简述新文学从替换 第一个 第二个十年到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演变

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对新世纪十年文学的一点理解 陈思和&
 新世纪开始之际,有两个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是911事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直接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美国政府用反恐取代了以前的意识形态冷战,中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一个有利的世界环境;另一个是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制度接轨,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个成员,革命时代的桀骜习性逐渐被理性的合作精神所取代,中国向世界开放了难以想象的庞大市场,同时,国内许多政策不能不受到制约,经济发展更加有序。这两个事件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这是近十年来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是一条潜龙,如跃在渊,在深渊潜藏多年,经受苦难、贫困、落后、耻辱的长期折磨,一旦起飞,决不会干干净净地腾飞在天,必然会拖泥带水,藏污纳垢,造成巨大的社会震荡。繁华与腐烂现象同体共生,贫富不均以至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和伦理冲突骤然尖锐,外在的狂欢假面舞会掩盖了内在集权控制的紧张,这一切都是在意料之中的。这一切都刺激了文学创作,迫使文学直逼社会转型中的大量感性的生活素材,也迫使中国文学重新回到一二百年前欧洲(特别是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古典现实主义大师们的批判立场和视角,当代文学再度发挥了雄浑的批判力量和理智的愤怒情绪。在这个重振雄风的新世纪中国文学行列里,从知青文学、后知青文学起步的作家们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人到中年,历尽了青春激情、理想受挫、社会实践,最终形成了表达自我的成熟风格,而他们的美学追求,也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   去年我在香港岭南大学作过一篇题为《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的讲演,提出了一个理解新文学史的视角:以“五四”为标记的新文学运动,是通过一系列先锋文学运动,形成了特殊的发展轨迹。这种文学洋溢了青春的激烈情绪,是通过与前辈的“断裂”来完成自我塑造。如“五四”一代的新文学,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1942年以后的工农兵文学,“文革”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文学,不管它们在文学史上呈现的面貌有多大的不同,性质有多大的距离,在对待历史传统与前人的态度是相一致的,都是通过激烈否定前人的文化积累来完成自我的确立。这是一种先锋姿态,因为先锋文学观念认为文学是可以引导社会变革风气的,是可以通过调整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指导人们怎样生活的。到了“文革”以后,尤其是19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先锋观念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在经历新写实小说、王朔现象、王小波现象等等争论以及市场经济大潮以后,文学在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中慢慢消失了先锋性,形成了常态的发展模式,文学不再担负指导生活的责任,它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以感应社会生活的姿态成为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反馈以及记忆。文学如果要改变生活或指导生活,就必须要话语权,就不得不向政治靠拢,成为某种政治意识的宣传工具;但文学一旦放弃了这种责任,还原了自身的审美功能和表达模式,自然就会边缘化,尤其是在这政治权力高于一切的社会中。这种常态在1990年代已经出现,经过一二十年的演变,新世纪文学真正完成了文学与生活的新关系,那就是在边缘立场上进行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我们从现代文学史上看到的代际间的冲突、争论、更替等热闹场面,现在已经消失,作家们各就其位进行自己的创作,通过市场发表作品换取报酬,一切盘踞在文学之上的力量渐渐远离。如果说,1990年代人们因为不适应或者不习惯这种演变而产生种种争论和批评,那么,新世纪里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运行的常识了。这种常态的发展,我比作“中年心态”,与“五四”新文学的“少年情怀”作一对照。   在“五四”新文学传统里,文学潮流变化非常激烈,差不多十年为一个周期,必有一代新人产生,话语中心由此发生转移。这对作家而言,好处是成名早,一般在二十出头就写出了传世之作,反过来看,其对文坛影响力也短,一般也是一二十年左右。鲁迅走上文坛后实行过一次成功转型(由“五四”作家转而为左翼作家),在文坛上活跃的时间也只有十八年。其他作家很早就写出了成名作,但文坛风气一变,他们就不再受到关注,影响力也渐渐减弱。“五四”时期,老作家不受欢迎,北大教授钱玄同有一句名言流传甚广,说是“人活过四十岁就应该被枪毙”;诗人刘半农在1930年代初编了一本白话诗稿,在序里感叹:“我们一不小心都被挤到三代以上了。” 所以,现代文学史上大器晚成的作家不多,晚年奉献出扛鼎之作的也不多,都是在各领风骚十来年的循环下自然被淘汰。而在1990年代以后的常态文学不一样,文坛风气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这就为当代作家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环境,作家们在各个时期都可以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张炜、韩少功、林白、阎连科、张承志、苏童、余华、李锐等等,这一代作家的幸运,就在于当他们以先锋姿态走上文坛以后,当代文学在市场经济刺激下转型为常态了,去工具化的当代文学拥有了较为稳定的生命力,不再为了社会剧变而血脉贲张。他们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在整整三十年的文学跋涉中,他们获得了时间优势,每隔几年都能拿出新的作品,传递出他们与这个时代的血肉关系。阅历增长、经验积累、人到中年意味着成熟。而他们的前辈却几乎没有中年。以巴金为例,巴金在三十岁左右创作的《家》、《爱情的三部曲》等青春反叛小说轰动一时,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当他在四十多岁创作了更加成熟的《憩园》、《寒夜》时,影响反不如之前,当时更为激进的抗战文艺掩盖了这批作品,而到了1950年代以后,他的志愿军小说基本是失败之作。所以巴金如果不是晚年写出了《随想录》,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永远停留在青春期。这类现象也可以说明与巴金同辈的其他作家(譬如曹禺)。可是在1990年代以后成熟起来的中年作家,能够在五十岁以后依然成为时代的文学中坚,他们的新作依然是官方主流奖项的候选者、学院派批评家的关注点以及图书市场的新宠。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作家的语言风格,这些作家不需要跟随时代动荡而不断变换个人风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个人风格三十年来是一贯的,越来越成熟,拥有自己的鲜明的语言艺术。   如果把当下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放在近百年的历史框架下加以考察,我以为当下文学是毫不逊色的。一百年前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晚清文学,是刚刚起步的现代转型,是梁启超先生大声疾呼少年中国的时代,我们对照两个十年的文学,其成就高低是摆明了的。一个是老年的余绪和少年的学步,另一个是中年的成熟和恢宏。这点进步,包含了百年六代知识分子的血泪教训和生命体验,来不得半点轻薄和狂妄。百年的中国文学应该有内在一致的追求和目标,但因为现代性是建设民族国家的目标,所以文学的现代转型以先锋形态来推动文学进步,不得不依仗了政治力量,结果是走向了自我的异化――文学性的异化和人性的异化,沦为政治权力的工具。但近三十年来,接受了沉重教训以后的当下文学终于完成自我救赎,恢复了自身的美学功能。它是理性的批判而不是激进的呼喊,是独立的观察而不是依附的学舌,是追求个人的风格而不是追逐时尚的外衣,是土生土长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文学而不是拾了外国的理论牙慧拉大旗做虎皮,是中年的成熟魅力而不是青春的单纯热情。相比之下,我觉得当下的文学批评反倒不如创作领域那么沉着和成熟,有些理论似乎还停留在青春期的激情中。我这个判断必然会涉及到对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我是用一种比较狭隘的视域来讨论当下文学的某种优势,我所指的当下文学就是新世纪的文学,并不包括当代文学的全部。说实话,我不赞成学者们对当代文学作笼统的赞扬,因为某些历史阶段不可能产生成熟的传世之作,文学史上对几百年的文学的描述可能才写上几十行字,不是所有的年代都有优秀之作。六十年的当代文学有的是闹剧、惨剧和悲剧,需要我们总结教训,警戒后来,仅仅用“壮怀激烈”来歌颂是没有意义的。
  不能因为有外国汉学家批评当代文学,我们就偏来高声赞美。如鲁迅所说的,不能因为人家提倡讲卫生,我们就偏要吃苍蝇。文学艺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能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现象。但批评既然涉及我们自己的文学,我们就应该认真倾听意见,至少先理解再反驳。具体到顾彬教授对当代文学的评价,我觉得也应如此,仔细辨别他的批评思路,不能根据他的国籍、肤色或者人种来判定他的观点是对还是错。顾彬教授首先是诗人,其次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汉学家,因为是诗人,他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是研究古典文学的汉学家,所以对中国文学史上的艺术精品有比较深刻的感受。鉴于这两个方面,他从语言的精致性和丰富性来衡量当代文学是有理由的,如果注意到顾彬教授对于德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就更容易理解了。顾彬教授对文学的要求是一视同仁的。比如对伯尔、格拉斯等诺贝尔奖获者,他也是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们“语言很差”,他推崇的德国文学主要是诗歌而不是小说。他所赞扬的德国小说,也都是精工细雕的现代派作品。所以他看到中国作家能够在短短时间里创作出鸿篇巨著,就感到困惑,甚至怀疑中国作家对文学的态度是否真诚。稍微熟悉当下文学创作的人都可以理解顾彬教授的批评,事实上,即使是非常优秀的中国作家也往往改不掉粗制滥造的毛病。顾彬教授对纳粹德国时代遗留下来的语言深恶痛绝。他曾经告诉我,二战以后德国的优秀作家为了改变纳粹时代的语言习惯,宁肯去翻译其他语言的作品,通过学习外国语言来恢复被纳粹污染了的德语的美感。他感到不解的是,中国作家经历了“文革”这样一个野蛮时代,为什么对于这种疯狂的野蛮语言还津津乐道?在这个意义上他批评中国当下作家的语言太差和不懂外语。这里面当然有顾彬教授的误解,因为中国作家如王蒙、王朔、刘震云、莫言、阎连科等,都曾经在小说里故意夸张使用疯狂时代的乌托邦语言,通过这些语言泛滥成灾来达到解构的目的,揭穿乌托邦语言的暴力和虚伪。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便是一例,作家用“文革”语言来描写淫乱的性技巧,达到对这类语言的否定。顾彬教授不一定能够理解中国作家的反讽语言,也无法理解“文革”语言在中国读者心理上所产生的复杂影响,惟有夸张地亵渎它消解它表面的光环,才能揭露其包含的野蛮与血腥暴力。   当我们理解了顾彬教授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思想脉络以后,才能与他的观点作正面讨论。顾彬教授有一个著名的论点,也是中国的许多批评者都赞同的观点,即:中国当代文学不如中国现代文学,这就是著名的“五粮液”与“二锅头”的比较。记得在三十年前,复旦大学有个学生发表了一篇论文,把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当代文学三十年()相比较,结论当然是当代不如现代。这一观点引起轩然大波,但它是符合事实的。现在,时间又过了三十年(),如果我们把两个不同性质的当代文学三十年混淆起来,笼统地去与现代文学比较,当然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但顾彬教授的比较范围很明确,他是将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当代文学的后三十年作比较,根本没有把六十年视为一个整体。那么我们按照顾彬教授的视域,把现代文学三十年与“文革”后三十年文学进行比较,是不是可以简单地得出当代不如现代呢?我以为也不能做如此简单的回答。当然,在表达的自由度上,当下创作仍然有很大的制约,未必能赶上现代文学,但是从现代汉语的运用技巧以及文学表达社会和人性的深度来说,在一般水平上,当下主流作家水平不在现代作家之下。不妨以女作家为例,以冰心、丁玲、萧红、张爱玲、林徽因五位作家,对比当下女性作家舒婷、林白、方方、王安忆、严歌苓,我觉得她们同样以女性立场感应时代、社会和人性的各种困境,表达了各自的深度,从整体水平上很难一比高下。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代作家真正从事创作的时间都比较短促,个人命运都比较坎坷,现代政治力量对她们的制约又太多,使她们几乎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从容进行创作,而当下这三十年来虽然也不乏惊涛骇浪,但毕竟使作家有了安定的写作环境,她们能够从容地写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示出不凡的高度。   至于两个时代的男性作家的比较,情况复杂一些,原因是现代作家中鲁迅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因此这类讨论常常会在“今天谁能超过鲁迅”这样的问题面前嘎然终止。这就是超出了“一般水平”的比较。但其实,我们今天说的鲁迅,已经是个充分偶像化了的、集中了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渲染的鲁迅,每一代知识分子都把最前卫的思想理论与最美好的文学想象赋予了鲁迅,使之成了一个不可取代不可超越的高峰。这个阐释中的鲁迅与现实生活中的鲁迅已经有了很大的距离,而现实中的鲁迅之伟大,是因为他代表了一个现在已经萎缩了的知识分子传统:即站在庙堂以外向民众进行启蒙,向社会进行宣战,并呈现出不妥协的战斗风貌的广场意识。鲁迅是一个广场上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先锋,他背后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作支撑。即使这样,鲁迅的精神也不是没有传人的,当下的知识分子群体里也有这样的战斗者。但我还想说的是,从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上说,除了广场型以外,还有另一种,我称之为民间岗位型的价值取向。正如前面我把文学进展形态分为先锋性和常态性一样,断裂式的先锋发展依靠的是广场型的知识分子(鲁迅),但还是有一种常态的发展模式。作家作为知识分子,他首先需要在民间取得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既是谋生的也含有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道义感,作家对社会的批判是通过日常工作来完成的。新文学史上大多数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岗位型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老舍、沈从文、叶圣陶、许地山、徐志摩、闻一多、曹禺、丰子恺、郑振铎、张恨水、施蛰存、林语堂、冯至、傅雷、张爱玲、无名氏、穆旦等等。他们的身份是教授、作家、编辑,他们的主要贡献是文学创作,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基本上都是通过他们的写作实践,并且是在艺术创造中体现出倾向性。唯有巴金比较例外,他早先是一个先锋型的政治理想的鼓吹者,一个广场上的知识分子,但他很快就调正了自己的道路,在1935年底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以后,逐渐转型为民间岗位型作家。如果我们把广场型和民间岗位型的作家区别对待,那么可以看到,当下的中国作家中,也是有两类作家,一是漂流海外的作家,他们虽然也谋得了国外的职业,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但是就他们与对中国现实的关系而言依然是广场型的,而大多数在国内生活写作的作家,比较倾向于民间岗位型,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写作,通过个人的创造性劳动来体现他们的思想、立场和态度。(当然这两类作家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只是大致而言)。如果我们分开来比较的话,就可以看到,以岗位型作家的创作而言,现代作家与当下作家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这是不可厚非的。问题只在于我们通过几十年的现代文学研究,已经把现代文学学科化、经典化,尤其是进入了大学的中文教学体制,这才是把现代文学看得比较神圣的一个原因。顾彬教授在德国生活,他主要接触的是流亡海外的中国作家,无形之中对国内的中国作家产生了偏见。譬如他非常推崇鲁迅的批判精神,可是他看不到中国国内大量的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实实在在的批判因素,也无法从表面上晦涩混乱的奴隶语言中感受到中国作家的真正的愤怒所在。   在海外生活的不少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待依然是广场型的反抗,这也是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所以他们会觉得中国今天没有鲁迅,从广场的角度看这是事实,我们也不能回避。问题是中国作家有自己的表达形式和批判形式,他们的社会良知是与民众的情绪连在一起的,是与这个拖泥带水、藏污纳垢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我们很多学者和批评家也看不到。当下中国的经济界、法律界、学术界的主流都不乏为权力者出谋策划、为富人阶级献媚辩护的现象,反而是文学创作的主流,始终站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一边表达他们的愤怒。他们的创作可能不够完美,但他们的创作情感是真实的,独立的。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对当下的新世纪文学作准确的判断。我从杂志上看到莫言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论坛上的演讲稿,他有针对性地提到了一个流传的故事:歌德与贝多芬面对国王的不同态度,贝多芬昂首而过,歌德却退向一边,脱帽鞠躬。莫言评价说,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他意识到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反倒像歌德那样做更需要勇气。莫言的比喻也许是因为在德国演讲而信手拈来,虽然不够准确,还是表达了广场型知识分子与民间岗位型知识分子的区别,也是青春先锋与中年常态的区别。我从中读到了一点悲哀,由此联想到中国的一个传统故事:赵氏孤儿。这个故事也讲了两个人,一个是公孙先生,为了保护孤儿牺牲生命,成了流芳百世的英雄,另一个程婴先生,为了保护赵氏孤儿,不但献出了自己的儿子,还被国人唾骂为卖主求荣,忍辱负重十几年。我常想,如果在这十几年中,赵氏孤儿不幸死了,那这个冤案就永远说不清楚了,程婴也许就要遗臭万年。我觉得赵氏孤儿可以是一个象征,他是赵家的遗孤,也可以是文化与民族精血的遗孤,等等,然而,两种保护遗孤的途径都是需要的,而忍辱负重的程婴先生似乎更加困难一些。回到中国当下的文学生存状态来说,今天文学创作的客观环境并没有变得好一些,但是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一部又一部产生出来。像贾平凹的《秦腔》,如此逼真、厚重的艺术笔墨,描绘出农村文化经济的衰败以及作家面对衰败的复杂感情;像莫言的《生死疲劳》,如此机智的想象力,颠覆土改以来意识形态宣传下的农村历史书写;像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如此宽大的胸怀,创造了中国民间集苦难、慈悲、博大、机智为一体的大地母亲形象;像阎连科的《受活》,如此喜怒笑骂的怪诞姿态,把国际共运史的失败与现代性的反思结合起来给以讽刺;像余华的《兄弟》,如此尖锐活泼地描绘三十年来时代的恐怖与狂欢,揭示出改革开放在中国城镇经济发展中的怪诞世相,等等。这些作品,不要说1980年代不可能产生,五六十年代更不可能产生,就连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作家也没有拿出如此记录中国社会历史的煌煌巨著。可以说,这些作品是无愧于我们今天激变中的大时代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新世纪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在对当下文学的批评中,文学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不可绕过去的问题。198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还没有形成,文学创作是在宣传部门的管理之下,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我以为,现在学术界缅怀、神话80年代有些不正常,1980年代的文学没有那么繁荣,作家们经过探索、实验、冲破禁区的努力,与保守的文学观念、僵化的文学政策进行反复的冲突和较量,常常是以悲剧性代价换来喜剧性的进步。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来之不易的进步,后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显得多么微不足道。1990年代市场经济崛起,二元对立的观念随之瓦解,文学随着文化发展三分天下:主旋律文学通过经济资助、奖项活动来调控、左右导向,精英文学转向民间,坚持了独立的声音,在学术圈里依然被看好,而一部分走市场的文学则离开了纯文学追求,向影视媒体、通俗读物等方向靠拢,以求获得更大的利益。三种价值取向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但在这三者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市场的力量逐渐增大,慢慢地,它开始渗透到另外两个领域,主流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精英都不得不向它让步。新世纪十年中,文化市场有了迅速的发展,相对地趋向成熟。就文学而言,市场本身的结构极为复杂,文学市场的对象是普通读者群体,这些群体可以被分成两大类:被制造的群体和主动性的群体。被制造的群体是指一些原先没有固定趣味的读者群体,他们是通过媒体宣传包装煽动后才决定阅读,或者说,他们是在欲望化、宣泄化以及明星化的广告刺激下被引导阅读;另一种主动性的群体则相反,他们一般都有固定的文学期待和文学要求,并且在长期阅读中形成对作家的选择和认同。后一种读者群体是文学市场的主动者,不是他们迎合市场的塑造,而是市场不得不迁就他们的爱好,真正的文学读者是这类群体,他们通过各自的特殊品味来影响市场,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这种读者主动选择的图书市场,较之以前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上到下地灌输、强加和控制读者的精神生活,要宽松而且丰富,这也是当下文学创作繁荣的基本保证。   既然读者有权利选择作家,作家也一定会照顾到读者群体的阅读趣味。这一点涉及到作家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我们考察这一现象时不能否认,作家也会考虑到市场效应而使作品变得媚俗的现象。顾彬教授曾经批评中国作家写长篇小说主要靠讲故事,而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古典的写法,也是落后的写法。这种观点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刚刚崛起的时候确实流行过一阵,但很快就被证明,讲故事并不能决定文学艺术品质的高低。中国读者和德国读者都喜欢从文学中读到故事,这没有什么不好,关键还是作家在创作中有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故事形态。作家不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他也是普通人群的一员,只能属于某一个主体性的读者群体,他的生活观念、美学趣味和艺术追求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的阅读要求,他所有的思考、表达与追求,都是与这个群体相一致的,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既是描绘自己的隐秘的欲望,也是激发起这个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的欲望,他是为这一部分读者写作的。一般情况下,作家不可能满足多个读者群体,更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读者群体。不同的读者群体有不同的艺术标准和阅读兴趣,在市场成为文学作品与读者交流的唯一渠道的状况下,作家迁就、满足自己的读者群体,也是正常的文化现象,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作家与读者的关系相当复杂,作家要用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影响和培养读者,相反读者也会以他们的趣味、爱好来影响和制约作家,长期的磨合慢慢地形成一个认同这个作家风格的读者群体。新世纪十年来,图书市场逐渐培养了作家与不同读者群体之间的联系,也逐渐调整双方之间的关系,道路虽然艰难,但较之以前国家对文学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同时又要统一的出版发行渠道而言,毕竟有了很大的变化。         注释:   (1)参阅拙作《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2)顾彬教授对当代文学的评价,见诸国内很多媒体的报道,我本人与顾彬教授多次讨论这些问题,这里所概括的顾彬教授的观点都是来自与顾彬教授的多次谈话,所以不具体引用哪家媒体的报道。   (3)参阅莫言:《优秀的文学没有国界》,载《上海文学》2010年第3期。   
原载:《文艺争鸣》2010/07
阅读数[1035]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第一&第2个十年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1
第一个十年
一、“五四”小说成为文学正宗
(一)清末民初的小说
1、“小说界革命”& 190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提倡“新小说”。
2、“新小说”的发展&&
出版传播手段、市民读者群体、稿费制度
3、“新小说”的局限商品化媚俗倾向黑幕、鸳蝴&&&&&
文言束缚 文言章回体的衰败
(二)“五四”小说转型
1918《新青年》4卷5号《狂人日记》
1、社会变革的推动&
新式教育产生的读者作者群体、白话文运动的成功。
2、西洋小说的影响&
林译小说、周译小说。
3、小说中心的形成&
小说现代化进程加快。&
思想启蒙、反思人生、叛逆主流。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一)“问题小说”
处于近代社会小说和30年代社会小说之间。承续和区别。
1、“问题小说”风气的形成发端:新潮社《新潮》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
开创:冰心《斯人独憔悴》1919高潮:文学研究会1921原因:
思想启蒙和思考的一代。&&
用小说提出和讨论社会人生问题,探问人生的终极,关注生存价值;尖锐性第一,形象化降低,简单化、概念化倾向。欧洲现实主义的影响。&
《新青年》“易卜生专号”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
对“为人生”的肯定。沈雁冰《文学与人生》《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2、冰心的“问题小说”创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1921&
不事情节铺张,着力揭示人物心理、抒发作者感受的“五四”性质。
3、王统照问题小说:突出“爱”与“美”,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沉思》 “爱”与“美”理想的破灭。&《微笑》
夸大“爱”与“美”的力量。艺术个性:擅长象征,与写实性并存,受古诗影响。《春雨之夜》短篇集
从空想中设境的虚幻色彩。《湖畔儿语》
社会现实感加强,困境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沉船》《生与死的一行列》沉实的笔触,底层人民穷苦惨痛的生活图景。
长篇实践揭露封建家族丑恶。感伤意绪,控制气氛的笔力。不纯正的写实笔调,单线条结构。
《一叶》22出版,与张资平《冲积期化石》同时。《黄昏》23.1连载《小说月报》,早庐隐《海滨故人》、张闻天《旅途》、杨振声《玉君》&
30年代创作&&&
《山雨》 破产农民流入城市前后的心理、意识变化。
(二)人生派写实小说叶圣陶问题小说
《这也是一个人?》(《一生》)、《低能儿》
“爱”与“美”的倾向。《隔膜》《苦菜》《一个朋友》
“隔膜”的主题。人生派写实小说:现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冷静批判的立场。
《隔膜》《火灾》集&
《饭》《校长》教育界腐败现象。《&?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潘先生在难中》小市民典型。暴露中内蕴讽刺喜剧手法,经社会心理透视人物心理。
30年代创作&&&&
《倪涣之》
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五四理想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寓讽刺于悲哀的平淡中。
乡土小说作家群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侨寓文学”和“乡愁”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旧梦》:“乡土文学”“地方趣味”王鲁彦:对国民性的批判。
《柚子》 暴露社会黑暗,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菊英的出嫁》
典型环境描写的新范式,民俗学价值。《许是不至于吧》
小有产者在战争中保全财产地位的心理。《宴会》
讽刺官僚,刻写复杂性格的尝试。《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集&
开掘浙江乡镇市民的社会心理状态,坚持批判态度,对丑与恶的深入体验。&&&&
◎《野火》(《愤怒的乡村》)关于农民逐步走向反抗的长篇。&
彭家煌:含泪的微笑。《怂恿》
闭塞乡村的世态人情,讽刺性小说,冷静风趣,地方色彩。《隔壁人家》《我们的犯罪》
悲剧故事的喜剧色彩。《莫校长》《皮克的情书》
对知识分子、小市民的嘲讽。台静农《地之子》悲哀、淳朴。
“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民间性强,突出宗法制度对乡民的精神统治。《烛焰》《蚯蚓们》《负伤者》
乡俗中异常惨烈的事件。《天二哥》《新坟》《拜堂》
悲剧型乡镇传奇。恐怖阴冷。《建塔者》集
从乡土到革命,文学视域的拓展。许钦文(语丝社)鲁迅的影响。对五四青年婚恋心理的探讨和讽刺。
《父亲的花园》个人色彩的感伤回忆。&&&
浙东农民的悲惨境遇。《石宕》乡间采石人的命运。&&&&&
《鼻涕阿二》阿Q式人物。《理想的伙伴》
貌新实旧的恋爱观。《口约三章》《毛线袜》婚后平淡无味的家庭观和反思。冷静白描基础上的心理分析。
蹇先艾(文研会)坚持写实的批判和讽刺。《在贵州道上》《盐巴客》
《水葬》野蛮的水葬死刑和闭塞乡村的大众灵魂,平静的文字压抑着愤懑。许杰
以喜剧式嘲讽的笔调暴露,风格更粗犷。《惨雾》&
乡间原始械斗,好斗习俗和宗族观念被封建势力利用,结构严密、情节紧张。《赌徒吉顺》农村经济社会半殖民地化带来的道德观念、农民心理的变迁,具有时代新特色的典型性格。
《子卿先生》《的笃戏》
讽刺讼棍、官僚。乡土小说的贡献拓宽题材
从知识青年转向社会民众。&
从关心个人理想、感伤、回忆,到关注社会现实。手法写实从主观抒情到客观写实。讽刺、实地描写、细节刻画。纠正旧小说简括叙述的遗留。
人物中心从情节、情绪的展示到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
1、概述来源时代的抒情倾向。传统文学的抒情气质。外国抒情文学的影响。
19C欧洲浪漫主义、1921日本“私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特征:创造社“主情主义”
强调小说的主观性和抒情性。侧重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私生活和性心理描写,作为向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郭沫若《鼠灾》《未央》 初具特征&&
2、郁达夫“自叙传”多用第一人称:《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
借他者写自己:《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采石矶》自叙传不是自传:不重情节结构,写情绪心理,才气和激情充溢,真切的感伤和忧愤。
常用手法:&
直书胸臆、自我解剖、长篇独白。《沉沦》《薄奠》身世和弱国子民情结结合:&
与“五四”后青年的经济、婚恋苦闷和精神失落呼应。“零余者”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彷徨、弱小或被损害的小人物,与现实势不两立,以痛骂或变态行为反抗。《沉沦》
个性解放和爱国情怀受到压抑,因绝望而麻醉、戕害自己。《茑萝行》《杨梅烧酒》在经济、政治压力下,或失望去国,或颓唐堕落。
作者精神困境的自述或宣泄&
拷问自己,探索五四知识者精神。“倡优士子”模式的现代意义&
彷徨无路中遭遇都市沦落女子。《春风沉醉的晚上》“时代病”颓废变态的心理言行&
“五四”退潮后青年知识者的身心病态。抗议黑暗的病态社会&
《沉沦》个性和自由为社会所不容而成忧郁症。与祖国民族命运相连&
祖国的贫病是青年“时代病”的成因之一。《沉沦》性描写对生命、性格中情欲问题的正视和剖析。&
内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天性。在日本“私小说”影响下以写性阐释爱恋生死。对虚伪传统道德和矫饰习气的挑战意味&
名士气度和现代民主自由精神。感伤美源于忧郁激愤:屈辱、贫病和不平。
大胆暴露、无顾忌的自虐自伤自悼的文字,富于情绪的感染力,激起巨大共鸣的感伤风格。发展
《过去》摆脱自叙传模式的尝试。&&&
写实增加而仍保持感伤酣畅。《迟桂花》和谐的诗化意境,返归自然净化心灵的主旨。从感伤美到宁静美的转化,抒情方式的改变。
抒情作家群体(创造社为主)倪贻德&
《玄武湖之秋》《残夜》
身世感伤,哀婉悲抑的浪漫主义风格。陶晶孙《音乐会小曲》《木犀》飘渺的恋情,细微的情感触角,唯美的抒情,“新罗曼主义”。
周全平《梦里的微笑》集《林中》回忆爱情的缠绵情调。&&&
《楼头的烦恼》理性和病态的性心理交错。叶鼎洛(绿波社)&&&&
《前梦》《双影》
自传性强,感伤情绪。叶灵凤多角的感伤恋情小说。受浪漫主义及唯美派、颓废派影响。
《菊子夫人》《姊嫁之夜》变态性心理和弗罗伊德主义,幻美的氛围。滕固(文研会,后加入狮吼社)
《壁画》渲染奇崛、病态情感。&&&
《银杏之果》
自叙传。王以仁(文研会)《孤雁》六篇书信组成。时代青年的生活历程,凄清低沉的情绪中蕴有反抗精神。自我暴露、独白、病态、伤感:郁达夫的影响。
庐隐和淦女士与创造社无传承关系。
(文研会)创作道路问题小说
《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抒情小说
《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曼丽》《灵海潮汐》《玫瑰的刺》《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
艺术风格叙写“五四”青年的情感世界&&
关切新女性的命运、心态和历史。纯“五四”式风格&
激切直露,笔调哀伤。叹句,日记、书信,重视气氛,结构散漫。《海滨故人》:风格转变的标志
自叙传,纤微细腻的心理笔致,感伤色调。新旧交替时期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
& 2、淦女士
(受创造社前期影响)《隔绝》《隔绝之后》《慈母》《旅行》大胆袒露内心的抒情独白,表现青春期女性的爱情生活,冲破牢笼的新女性的内心真实的写照。
《春痕》书信体小说。磨去锋芒后的忧伤和困惑,“五四”退潮后知识女性的面影。
浅草—沉钟社抒情小说德国浪漫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影响。
& 1、陈翔鹤《茫然》《西风吹到了枕边》
主人公为C,激愤哀怨的自叙传。《悼——》
追念亡妻。&
《不安定的灵魂》书信体。心灵受伤而死,悲观压抑。
2、陈炜谟《轻雾》、林如稷《将过去》&
挖掘魂灵,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
& 3、冯至&
充满诗意的叙事作品
冯文炳和许地山
1、冯文炳(语丝社)以抒情见长的乡土田园作家。&
《浣衣母》《桃园》《竹林的故事》&
冲淡质朴的笔调,古朴和谐的田园寂静之美。人物纯朴和景物清新形成对应,借鉴古典诗词手法构设富于诗情的象征境界。从郁达夫到沈从文的中间环节。
2、许地山浪漫主义想象和宗教传奇意味。《命命鸟》
对待生命的态度,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缀网劳蛛》对待苦难的方式。对社会退让后仍执著于人生,保持苦涩的韧力。
《春桃》 30年代的力作。民间仁义和宗教慈爱混合。
&《铁鱼底鳃》 挖掘民族性格的坚忍不屈。
短篇小说现代文体的形成&&&&&&
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结构:脱离史传文学“纵剖”式叙述结构,采用“横截面”结构方式。
人物:重视人物和环境的关联,以人物为中心,摆脱类型化、简单化。叙述:区别作者与叙述人,消除“说书”痕迹,发展客观、主观、限制性叙事。
技巧:开放性多样性发展。凌叔华《酒后》《绣枕》
心理小说名篇。& 鲁迅《补天》《铸剑》
浪漫想象和现实讽喻。张资平《约檀河之水》《冲积期化石》《飞絮》写实中的抒情加肉欲。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2
第二个十年&?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一)“左联”准备期
1、太阳社&用文学为革命呐喊。
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通病。粗暴的革命画面,“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①蒋光慈
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
《少年漂泊者》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
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丽莎的哀怨》
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②洪灵菲凄婉与刚烈、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统一。后转向工农题材。
《流亡》知识分子型革命者在革命流亡中的困顿、爱情与不屈。自叙传色彩。③华汉
《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从政治观念生发故事。1932重版时五个序言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历史批判性总结。
2、柔石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
《二月》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理想在封建主义习惯势力前的碰壁,大时代下知识者徘徊、倒退的思想面貌。细腻的心理笔触,抒情风格。
《为奴隶的母亲》对忍辱负重的农妇灵魂的如实表现。朴素平易的内在笔力。
3、胡也频早期多表现爱情、劳苦与不幸。后期将爱情、革命与壮伟的历史图景结合。
《北风里》
穷愁潦倒时愤懑的呼喊。《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由无政府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思想历程。
(二)“左联”作家群:深化和变异从革命文学到“左联”文学
“新写实主义”&
扫除概念化风气,力图把政治性与真实性结合。丁玲《水》、张天翼《二十一个》、沙汀《法律外的航线》
丁玲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时代的鲜明印记。①《莎菲女士的日记》
“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细腻大胆、感情饱满的人物心理刻画。追求而无出路,伤感、自恋、颓唐的“时代病”,病态的反抗。包含深刻的历史批判性。
②《韦护》 流行公式的独特观察,捕捉过渡性历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
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知识分子。《阿毛》现代都市文明对农村姑娘的心理影响。
《田家冲》 革命思想在农民心灵深处激起的感情微澜。③《水》
“普罗”文学重大突破。农民觉醒、反抗的群像,放弃对个别典型的刻画。《母亲》&
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没落,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张天翼讽刺小说家、文体家。几次率先突破左翼创作僵局。
①早期作品《三天半的梦》《二十一个》、《从空虚到充实》集
感伤情绪描写底层人民的挣扎和抗争,更了解市民生活,新鲜流动的口语。讽刺题材刚露头。
②讽刺小说作品:《包氏父子》
两代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别,使人发笑的悲剧。《笑》《脊背与奶子》《出走以后》《同乡们》《万仞约》《清明时节》
主题: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者、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
③艺术个性糅合方言的口语化文学语言。&&
东南沿海市镇社会的揭发者。片断性、速写体的短篇体式。&&
锋利劲捷、泼辣豪放的夸张。④抗战作品《&?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华威先生》
“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典型。尖锐、冷峭,戏剧性节奏。《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
“速写三篇”蒋牧良取材与张天翼接近。抓住社会弊端中典型事件刻写讽刺性人物,偏于冷静,语言质朴。
《雷》《集成四公》
周文《雪地》川康边地风情和军阀的倾轧、丑恶的吏治。讽刺中的喜剧因素。《红丸》《烟苗季》《在白森镇》
沙汀①早期作品《法律外的航线》《老人》《战后》
较概念化《丁跛公》《代理县长》《凶手》《兽道》《在祠堂里》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沉闷、闭塞、阴暗。以四川特殊的黑暗观照旧中国的普遍黑暗。
不露声色的凝重细密笔致:细节、气氛、场景。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白描,细节深化,回叙和点染。
浓厚的地方色彩:从人物、环境的复杂关联中,描摹四川世态人情。②暴露讽刺作品:现代讽刺小说民族化。
《防空》 讽刺黄金季节的开端。《在其香居茶馆里》
喜剧性的紧张,丑闻中抽出谐趣。《淘金记》为发国难财而掀起的内讧,个性化语言,客观、浓缩描写。
《困兽记》后方乡村教师的苦闷,对知识分子的暴露及严峻批判态度。《还乡记》
初次闪出反抗者的光彩,贫农形象冯大生。《堪察加小景》(《一个秋天晚上》)丑和美一并揭示,阴暗中的亮色。
《呼嚎》《医生》
揭露国民党覆灭前的每一件丑行。《范老老师》中争民主、反内战的新主题。吴组缃
《西柳集》冷静的农村社会分析,高度集中、深入开掘平凡的人和事。人物个性化,地方色彩,精密而流动的叙事风格。
《樊家铺》 农村的残破,母女关系的变态。《一千八百担》
争夺宗祠积谷的丑恶表演,反映农村经济的崩溃。《菉竹山房》守寡的二姑,内心仍藏有爱火。诡秘的行为,阴森的气氛。
叶紫多真实表现大革命失败前后洞庭农民的生活和斗争。火和血的事实,农民的性格及成长。“黑白分明的铅画”,时代、战斗的产物。
《丰收》 在无情的现实前觉醒的老农。&
《星》妇女在农民运动中的成长。《山村一夜》受小生产者眼界束缚,麻木愚昧的汉生爹。父子思想矛盾。
艾芜①早期作品开拓反映现实的新领域,明丽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主观抒情性。
《南行记》集&
漂泊知识者对边疆异域下层生活的观察,刻画流民形象,不避畸形和污垢,又总能从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灵魂美。《人生哲学的一课》走投无路的青年,困窘而不低沉,对生活依然执著。
《山峡中》
铤而走险的流浪者,仍憧憬美好生活,爱憎分明。①战争期间浪漫色彩消退,转向暴露压迫和苦难。
《丰饶的原野》 《春天》《落花时节》
“以农立国”的探索,三种农民性格。《山野》结构紧凑,反映抗日阵线的各类斗争,过分明晰的理念分析。
《故乡》战时腐败、病态心理,场面错综,笔调悲怆,冷峻的批判态度。《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谷》
贫苦无告的农村妇女。《石青嫂子》
不幸中对生活仍有信心。萧红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明丽、凄婉而纯净。
《生死场》&&
9.18前后的东北北部农村市镇生活,坚韧挣扎的农村妇女,北中国农村的沉滞、闭塞,对民族活力的窒息。
《呼兰河传》&
北方小城镇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深刻的生命体验。
10、萧军《八月的乡村》抗日游击队的成长,短篇连缀式结构,尖锐、雄浑、遒劲。
《羊》《江上》
东北下层人民的质朴坚韧。《过去的年代》从农村自发反抗到城市有组织斗争,对东北地区“民魂”的深入开掘。
& 11、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悲愤郁怒潜藏于平静的叙述。《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大地的海》
抗日题材和东北风情。《科尔沁旗草原》 史诗性的宏篇巨制。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京派概说乡村中国的文艺形态,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
①文化保守主义立场。 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呼唤。②远避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
文化批评的自由立场。③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
发现平民世界,对平凡人生的审美。④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
追寻逝去的美。⑤抒情体、讽刺体小说样式。废名
①作品分析《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着重内心生活的揭露和人物对自然景物的反应,隐逸气息。诗境中加入荒诞和讥刺。后稍向现实人生倾斜。
《桥》乡村景物风俗人情之美,透露出人生态度和体悟生命的方式:对人间纯美的向往。②文体贡献
“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
淡化故事的戏剧性,词句简僻有涩味,用唐绝句方法写小说。周作人文艺观念在小说领域的实践。
富于理趣。
西方哲学与东方禅宗的调和。萧乾体现京派发展的多样性。
①早期作品“城中两个世界”的结构,“忧郁者的自白”。《篱下》《矮檐》
人间炎凉和不平等,坚忍的“妈妈”形象《印子车的命运》《花子与老黄》《邓山东》
下层人物的自爱自重性格,审美的距离。感伤而有生气、有诗味。②宗教题材和社会斗争
反宗教姿态,社会批判笔力的加强。《皈依》《昙》《鹏程》《参商》贫富世界形象化的延长,暴露“吃教者”的伪善。
《栗子》 “一二·九”中青年思想变化。《邮票》
以东北救亡运动为背景。③爱情小说都是自我经历的写照。爱情体验是其所有小说的感情基础。&
《蚕》《梦之谷》芦焚①叙述立场“精神还乡”的结构,印象式写人写景。
荒凉与辛酸交织,充满悲音的诗意。沉思默想的叙事风格。《谷》
第一个短篇集,深切表现北方农村的衰败,悲哀的抒情气质。《春梦》《掠影记》
人物的回乡过程。②艺术个性贫富的区分明显。 《人下人》
忠于主人而被嘲弄仇视的长工。抒情与讽刺结合。 《无言者》 士兵死前的想象。
《百顺街》寓意。叙事技巧的讲究。
“回叙”的品格,旁观叙述人,多样的角度。③“孤岛”时期(师陀)对河南家乡的哀伤回忆。文体创造的倾向。
《无望村的馆主》&
三种类型地主的衰亡,传奇色彩和哀叹笔调。《果园城记》短篇集。凄凉又温暖的回忆手法,小城的历史和人物的命运。
&&&&&&&&&&&
《城主》《桃红》《颜料盒》《一吻》《狩猎》《结婚》 讽刺长篇,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悲喜剧,小知识分子的毁灭,给讽刺文学加入了传奇和寓意的性质,奇幻和暴露结合。
《玉君》长篇。 《报复》《抢亲》《抛锚》
渔民美好人性。李健吾&&&
《终条山的传说》 收入《大系》
《陷阱》《坛子》 平民化京派特色。
&&&&&&&&&&
《心病》长篇。叙述角度转换,意识流和日记体交叉的现代性。林徽因&&&
《九十九度中》 酷暑天北京胡同里形形色色的人生。
&&&&&&&&&&&&
《模影零篇》年华易逝的生命体验。
李劼人《编辑室的风波》
收入《大系》&& 《暴风雨前》《大波》
“大河小说”《死水微澜》史诗性质与世态描写的高度结合。罗歪嘴、顾天成、蔡大嫂。
二、海派小说初期海派: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①概说
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 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过渡性都市描写。
沉醉于物质享受而又有负罪感。“都市男女”主题。性爱小说风尚,表现现代人性的“新式肉欲小说”。
重视形式的创新。
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②张资平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主题,彻底的媚俗化。
“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显示出海派的驳杂。创作《苔莉》后与创造社闹翻。《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③叶灵凤以感伤恋情小说为起点,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
31年后转向对都会女性的动态刻画。最现代的文体,狂放颓丧背后潜藏着旧式的温婉。《朱古律的回忆》《七颗心的人》
还创作过通俗长篇小说。新感觉派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海派承上启下极重要的一个阶段。
现代人的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文化根源和外来影响。①刘呐鸥《都市风景线》集&
发现上海的现代性,对都市人生存处境的体验。感觉意识流动跳跃的文体,五光十色又混沌不清,缺少批判力。《残留》《风景》
②穆时英“穆时英笔调”
心理型小说流行用语和特殊修辞,文字暴发户,激烈的动作性描写。《南北极》集&
下层流浪汉生活,笔调短促别致的写实。《上海的狐步舞》无数条线索、无数个故事构成的“蒙太奇的语法”。
《黑牡丹》
逃离都市,舞女生活段落。《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公墓》《白金女体的塑像》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总体的批判和局部的迷醉,潜在的哀婉气息。
③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堪称独步。不断尝试新技巧。城乡二元倾向。
《上元灯》集&
初恋怀旧情绪、小市民生活《鸠摩罗什》
转向以精神分析学说创作心理小说。《将军底头》《石秀》《李师师》
重新解释历史人物和事件。《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现代环境下的女性世界,由情爱透视人性。
“文化碰撞结构”,社会变迁隐约包含在人物心理变迁之内。④黑婴&&&
都市流浪女成为都市女主人。《1000尺卡通》《雷梦娜》《伞·香水·女人》《咖啡座的忧郁》《女性嫌恶症患者》《回力线》
⑤禾金&&&
《造形动力学》《副型爱郁症》《蝴蝶样》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2
第二个十年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一)“左联”准备期
1、太阳社&用文学为革命呐喊。
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通病。粗暴的革命画面,“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①蒋光慈
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
《少年漂泊者》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
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丽莎的哀怨》
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②洪灵菲凄婉与刚烈、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统一。后转向工农题材。
《流亡》知识分子型革命者在革命流亡中的困顿、爱情与不屈。自叙传色彩。③华汉
《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从政治观念生发故事。1932重版时五个序言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历史批判性总结。
2、柔石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
《二月》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理想在封建主义习惯势力前的碰壁,大时代下知识者徘徊、倒退的思想面貌。细腻的心理笔触,抒情风格。
《为奴隶的母亲》对忍辱负重的农妇灵魂的如实表现。朴素平易的内在笔力。
3、胡也频早期多表现爱情、劳苦与不幸。后期将爱情、革命与壮伟的历史图景结合。
《北风里》
穷愁潦倒时愤懑的呼喊。《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由无政府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思想历程。
(二)“左联”作家群:深化和变异从革命文学到“左联”文学
“新写实主义”&
扫除概念化风气,力图把政治性与真实性结合。丁玲《水》、张天翼《二十一个》、沙汀《法律外的航线》
丁玲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时代的鲜明印记。①《莎菲女士的日记》
“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细腻大胆、感情饱满的人物心理刻画。追求而无出路,伤感、自恋、颓唐的“时代病”,病态的反抗。包含深刻的历史批判性。
②《韦护》 流行公式的独特观察,捕捉过渡性历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
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知识分子。《阿毛》现代都市文明对农村姑娘的心理影响。
《田家冲》 革命思想在农民心灵深处激起的感情微澜。③《水》
“普罗”文学重大突破。农民觉醒、反抗的群像,放弃对个别典型的刻画。《母亲》&
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没落,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张天翼讽刺小说家、文体家。几次率先突破左翼创作僵局。
①早期作品《三天半的梦》《二十一个》、《从空虚到充实》集
感伤情绪描写底层人民的挣扎和抗争,更了解市民生活,新鲜流动的口语。讽刺题材刚露头。
②讽刺小说作品:《包氏父子》
两代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别,使人发笑的悲剧。《笑》《脊背与奶子》《出走以后》《同乡们》《万仞约》《清明时节》
主题: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者、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
③艺术个性糅合方言的口语化文学语言。&&
东南沿海市镇社会的揭发者。片断性、速写体的短篇体式。&&
锋利劲捷、泼辣豪放的夸张。④抗战作品《&?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华威先生》
“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典型。尖锐、冷峭,戏剧性节奏。《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
“速写三篇”蒋牧良取材与张天翼接近。抓住社会弊端中典型事件刻写讽刺性人物,偏于冷静,语言质朴。
《雷》《集成四公》
周文《雪地》川康边地风情和军阀的倾轧、丑恶的吏治。讽刺中的喜剧因素。《红丸》《烟苗季》《在白森镇》
沙汀①早期作品《法律外的航线》《老人》《战后》
较概念化《丁跛公》《代理县长》《凶手》《兽道》《在祠堂里》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沉闷、闭塞、阴暗。以四川特殊的黑暗观照旧中国的普遍黑暗。
不露声色的凝重细密笔致:细节、气氛、场景。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白描,细节深化,回叙和点染。
浓厚的地方色彩:从人物、环境的复杂关联中,描摹四川世态人情。②暴露讽刺作品:现代讽刺小说民族化。
《防空》 讽刺黄金季节的开端。《在其香居茶馆里》
喜剧性的紧张,丑闻中抽出谐趣。《淘金记》为发国难财而掀起的内讧,个性化语言,客观、浓缩描写。
《困兽记》后方乡村教师的苦闷,对知识分子的暴露及严峻批判态度。《还乡记》
初次闪出反抗者的光彩,贫农形象冯大生。《堪察加小景》(《一个秋天晚上》)丑和美一并揭示,阴暗中的亮色。
《呼嚎》《医生》
揭露国民党覆灭前的每一件丑行。《范老老师》中争民主、反内战的新主题。吴组缃
《西柳集》冷静的农村社会分析,高度集中、深入开掘平凡的人和事。人物个性化,地方色彩,精密而流动的叙事风格。
《樊家铺》 农村的残破,母女关系的变态。《一千八百担》
争夺宗祠积谷的丑恶表演,反映农村经济的崩溃。《菉竹山房》守寡的二姑,内心仍藏有爱火。诡秘的行为,阴森的气氛。
叶紫多真实表现大革命失败前后洞庭农民的生活和斗争。火和血的事实,农民的性格及成长。“黑白分明的铅画”,时代、战斗的产物。
《丰收》 在无情的现实前觉醒的老农。&
《星》妇女在农民运动中的成长。《山村一夜》受小生产者眼界束缚,麻木愚昧的汉生爹。父子思想矛盾。
艾芜①早期作品开拓反映现实的新领域,明丽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主观抒情性。
《南行记》集&
漂泊知识者对边疆异域下层生活的观察,刻画流民形象,不避畸形和污垢,又总能从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灵魂美。《人生哲学的一课》走投无路的青年,困窘而不低沉,对生活依然执著。
《山峡中》
铤而走险的流浪者,仍憧憬美好生活,爱憎分明。①战争期间浪漫色彩消退,转向暴露压迫和苦难。
《丰饶的原野》 《春天》《落花时节》
“以农立国”的探索,三种农民性格。《山野》结构紧凑,反映抗日阵线的各类斗争,过分明晰的理念分析。
《故乡》战时腐败、病态心理,场面错综,笔调悲怆,冷峻的批判态度。《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谷》
贫苦无告的农村妇女。《石青嫂子》
不幸中对生活仍有信心。萧红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明丽、凄婉而纯净。
《生死场》&&
9.18前后的东北北部农村市镇生活,坚韧挣扎的农村妇女,北中国农村的沉滞、闭塞,对民族活力的窒息。
《呼兰河传》&
北方小城镇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深刻的生命体验。
10、萧军《八月的乡村》抗日游击队的成长,短篇连缀式结构,尖锐、雄浑、遒劲。
《羊》《江上》
东北下层人民的质朴坚韧。《过去的年代》从农村自发反抗到城市有组织斗争,对东北地区“民魂”的深入开掘。
& 11、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悲愤郁怒潜藏于平静的叙述。《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大地的海》
抗日题材和东北风情。《科尔沁旗草原》 史诗性的宏篇巨制。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京派概说乡村中国的文艺形态,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
①文化保守主义立场。 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呼唤。②远避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
文化批评的自由立场。③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
发现平民世界,对平凡人生的审美。④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
追寻逝去的美。⑤抒情体、讽刺体小说样式。废名
①作品分析《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着重内心生活的揭露和人物对自然景物的反应,隐逸气息。诗境中加入荒诞和讥刺。后稍向现实人生倾斜。
《桥》乡村景物风俗人情之美,透露出人生态度和体悟生命的方式:对人间纯美的向往。②文体贡献
“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
淡化故事的戏剧性,词句简僻有涩味,用唐绝句方法写小说。周作人文艺观念在小说领域的实践。
富于理趣。
西方哲学与东方禅宗的调和。萧乾体现京派发展的多样性。
①早期作品“城中两个世界”的结构,“忧郁者的自白”。《篱下》《矮檐》
人间炎凉和不平等,坚忍的“妈妈”形象《印子车的命运》《花子与老黄》《邓山东》
下层人物的自爱自重性格,审美的距离。感伤而有生气、有诗味。②宗教题材和社会斗争
反宗教姿态,社会批判笔力的加强。《皈依》《昙》《鹏程》《参商》贫富世界形象化的延长,暴露“吃教者”的伪善。
《栗子》 “一二·九”中青年思想变化。《邮票》
以东北救亡运动为背景。③爱情小说都是自我经历的写照。爱情体验是其所有小说的感情基础。&
《蚕》《梦之谷》芦焚①叙述立场“精神还乡”的结构,印象式写人写景。
荒凉与辛酸交织,充满悲音的诗意。沉思默想的叙事风格。《谷》
第一个短篇集,深切表现北方农村的衰败,悲哀的抒情气质。《春梦》《掠影记》
人物的回乡过程。②艺术个性贫富的区分明显。 《人下人》
忠于主人而被嘲弄仇视的长工。抒情与讽刺结合。 《无言者》 士兵死前的想象。
《百顺街》寓意。叙事技巧的讲究。
“回叙”的品格,旁观叙述人,多样的角度。③“孤岛”时期(师陀)对河南家乡的哀伤回忆。文体创造的倾向。
《无望村的馆主》&
三种类型地主的衰亡,传奇色彩和哀叹笔调。《果园城记》短篇集。凄凉又温暖的回忆手法,小城的历史和人物的命运。
&&&&&&&&&&&
《城主》《桃红》《颜料盒》《一吻》《狩猎》《结婚》 讽刺长篇,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悲喜剧,小知识分子的毁灭,给讽刺文学加入了传奇和寓意的性质,奇幻和暴露结合。
《玉君》长篇。 《报复》《抢亲》《抛锚》
渔民美好人性。李健吾&&&
《终条山的传说》 收入《大系》
《陷阱》《坛子》 平民化京派特色。
&&&&&&&&&&
《心病》长篇。叙述角度转换,意识流和日记体交叉的现代性。林徽因&&&
《九十九度中》 酷暑天北京胡同里形形色色的人生。
&&&&&&&&&&&&
《模影零篇》年华易逝的生命体验。
李劼人《编辑室的风波》
收入《大系》&& 《暴风雨前》《大波》
“大河小说”《死水微澜》史诗性质与世态描写的高度结合。罗歪嘴、顾天成、蔡大嫂。
二、海派小说初期海派: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①概说
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 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过渡性都市描写。
沉醉于物质享受而又有负罪感。“都市男女”主题。性爱小说风尚,表现现代人性的“新式肉欲小说”。
重视形式的创新。
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②张资平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主题,彻底的媚俗化。
“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显示出海派的驳杂。创作《苔莉》后与创造社闹翻。《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③叶灵凤以感伤恋情小说为起点,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
31年后转向对都会女性的动态刻画。最现代的文体,狂放颓丧背后潜藏着旧式的温婉。《朱古律的回忆》《七颗心的人》
还创作过通俗长篇小说。新感觉派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海派承上启下极重要的一个阶段。
现代人的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文化根源和外来影响。①刘呐鸥《都市风景线》集&
发现上海的现代性,对都市人生存处境的体验。感觉意识流动跳跃的文体,五光十色又混沌不清,缺少批判力。《残留》《风景》
②穆时英“穆时英笔调”
心理型小说流行用语和特殊修辞,文字暴发户,激烈的动作性描写。《南北极》集&
下层流浪汉生活,笔调短促别致的写实。《上海的狐步舞》无数条线索、无数个故事构成的“蒙太奇的语法”。
《黑牡丹》
逃离都市,舞女生活段落。《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公墓》《白金女体的塑像》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总体的批判和局部的迷醉,潜在的哀婉气息。
③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堪称独步。不断尝试新技巧。城乡二元倾向。
《上元灯》集&
初恋怀旧情绪、小市民生活《鸠摩罗什》
转向以精神分析学说创作心理小说。《将军底头》《石秀》《李师师》
重新解释历史人物和事件。《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现代环境下的女性世界,由情爱透视人性。
“文化碰撞结构”,社会变迁隐约包含在人物心理变迁之内。④黑婴&&&
都市流浪女成为都市女主人。《1000尺卡通》《雷梦娜》《伞·香水·女人》《咖啡座的忧郁》《女性嫌恶症患者》《回力线》
⑤禾金&&&
《造形动力学》《副型爱郁症》《蝴蝶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文学中文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