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船冲苏联集体农庄庄在那里

金寨县梅山镇 信息公开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金寨县梅山镇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报告 / 公民 / 其他 /
&发布机构:
&金寨县梅山镇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生成日期:
&信息格式:
&服务对象:
&生命周期:
&内容概述:
梅山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一、加压奋进,2014年各项工作实现争先进位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超常的工作力度、快速的工作节奏,镇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坚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强化作风效能建设为手段、以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为目标,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措施、更快的速度,负重加压、大干快上,实现了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社会局面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这一年,是各项机制不断建立完善的一年。以干部岗位责任制考评和村、社区目标管理考评为抓手,实行月评积分,推动考评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导向化,推动机关管理更加规范化、节约化、高效化。
这一年,是各项工作不断攻坚克难的一年。从城区文明创建、公房拆迁、地块包保,到农村“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美好乡村建设、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工作在千头万绪中平稳推进。
这一年,是各项成果不断喜获丰收的一年。成功争创全省、全国文明村镇和全省卫生、园林县城,以及全县一类乡镇综合目标管理考评第一名,多项工作争先进位,荣获表彰。
(一)以扭住产业发展为支撑,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59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7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43 元。
1、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全面完成年度招商任务的基础上,将大别山实验站、林兰石斛、金龙玉珠茶叶、东田起重等4个项目进行储备。同时,快速高效平稳推进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小南京光伏产业园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流转土地3788.4亩、拆迁151户),荣获招商引资优质服务奖。
2、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进发展的有效举措。用工业化的理念和产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推进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计划。整合涉农资金1850万元,流转土地4478亩,发展特色产业520亩,新增县级合作社、家庭农场3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创办科技示范园4家、科技示范基地5家、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4家和农家小院9家,荣获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二等奖。
3、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年谋划项目22个,争取财政项目资金3298.4万元,实施后扶项目、“一事一议”项目49个,项目建设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有力抓手。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助推金融机构网点下沉,增设4个营业网点,建成村级金融服务室4个、助农取款点5个,成立“创福”公司18个。
(二)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坚持以“三城同创”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为抓手,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合力共建美丽乡村。
1、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和全省卫生、园林县城的主战场,充分发挥东道主作用,加强机械化作业,创新清扫保洁模式,加大垃圾清运频率,改造城区公厕,加大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综合治理,严格环卫考核奖惩,城区环境卫生实现全天候、全覆盖保洁。二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规范。开展文明创建进社区、进小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开展“道德讲堂”、“三关爱”活动,让志愿服务活动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同时,细化“门前三包”,加强文明劝导,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三是农村环境治理保持常态化。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以“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为抓手,印发一封信、签定责任书,开展“小手拉大手”、“卫生清洁户”评比和卫生费征收等活动,修建垃圾池、搭建竹篱笆、打造文化墙,城乡环境干净整洁优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初步实现常态化。红河社区、红村社区荣获“安徽省文明社区”,苏畈村、红河社区荣获“省级卫生村(社区)”,红村社区、小南京村荣获“市级卫生村(社区)”。
2、强力推进拆违控违、征地拆迁。全面摸底登记近年来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情况,累计查处违法建设30例2158平方米,拆除历年存量违法建设14户1370平方米,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66起。完成公房拆迁11处、江店棚户区地块、大别山生态谷项目、党校二期、小南京光伏产业园和生态停车场、安农大试验站等地211户拆迁包保任务。
3、逐步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加强环境保护。集中对库区沿线村河道进行清理,逐步取缔镇域内网箱养殖;拆除2座粘土砖窑厂,关停6处石料厂,整合6家石料厂为1家,并进行土地平整和生态恢复,开展午、秋两季标杆禁烧综合治理。二是加强林业生产与管理。认真实施“桂花工程”、“映山红工程”、“毛竹产业工程”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及长防林工程,对周边矿山、墓地、交通干线两侧实施生态修复。全年完成人工造林、育林、补绿7559亩、植树13万株,林权流转2600亩,查处森林火灾责任追究4起。三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123亩,新增耕地152亩,复垦126亩,清理闲置土地170.48亩,土地招拍挂出让617.3亩,整改违法图斑数3宗。
4、提升美好乡村建设品味。在完善苏畈美好乡村后续建设的同时,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实施小南京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生态停车场、民俗文化广场、体验园道路“白改黑”等工程建设。小南京村成为县内外干部群众体验、观光、旅游和参观考察的景点和示范点。汪冲村纳入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规划工作全面完成,部分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获得全县考评先进乡镇。
(三)以保障民生民利为根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维护民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准实施,注重实效,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对五保、低保、优抚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对城乡低保户重新核查认定,按时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采集城镇劳动力资源信息,开展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工作,顺利通过长寿之乡基础资料申报。实施两批光伏发电项目148户,完成贫困农户档案录入,实施“整村推进”和“雨露计划”,荣获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乡镇。开展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在各中小学校统一开设政策宣传课,开办培训班,严格按照程序规范管理项目,资金拨付层层审核把关。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支持教育布局调整,有效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利用。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实施“中国最长、华夏最美”登山健身步道建设,认真组织参与各项赛事活动。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优化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荣获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获得全市表彰。组建农民演出队送戏进村,实施16个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完成直播卫星安装调试,开放梅山城区文化服务中心,完善村级农家书屋。完成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3、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力支持开展“一村一警”试点工作,认真实施“无越级上访乡镇”创建活动和“五集中”专项行动,有效化解征地拆迁、拆违控违、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企业公房处置等信访事项73起,荣获全县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开展非煤矿山生产、道路水上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荣获全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加强。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专项测评,加大重点工作督办力度,政府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开展专项资金清理,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察。与此同时,人民武装、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四老”工作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2014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夯实了基础,在务实奋进中凝聚了力量,很多成绩可圈可点,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建立机制,切实加强对机关和镇村干部的规范管理。在总结过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度,确定等次;建立月评工作制度,量化到村到人;建立考勤制度,每月公示;建立周例会制度,印发工作通报;建立来信来访和督办事项办理制度,归口统一回复;建立专项测评制度,纳入总评;建立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经费分类管理、分层审核审批。二是服务中心,全力做好县涉镇重点工作服务保障。县涉镇重点工作保障责任组全力全方位参与支持配合城区文明创建、征地拆迁、拆违控违、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在小南京光伏产业园、江店棚户区改造等征地拆迁中,在江店农贸市场搬迁、小区整治提升、背街小巷整治等创建中,在新江路、梅古路、火车站沿线等环境治理中,全体干部当好东道主,勇当排头兵,努力做到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坚决做好,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坚决配合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加压鼓劲,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抓责任落实。加大效能督查督办力度,加大干部责任制考评,加大班子成员分管工作精准精细管理,健全定责、履责、问责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抓作风转变。大力推进落细落小落实,敬终如始,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在工作中主动介入,争当主角,不当配角,在岗在干在行。抓氛围营造。大力倡导同心同向同行,要求班子带头示范,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用同一把尺度执行;坚持凭德行、凭能力、凭实绩用干部,弘扬正气,凝聚力量。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成功凝聚智慧。成绩的取得,源自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统筹各方,得益于人大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归功于全镇上下的风雨同舟、团结拼搏,离不开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的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事创事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干部责任意识、压力意识、创新意识和跨越发展意识不够强,工作作风不够实,工作标准不够高。这与全县快节奏、高效率、大干快上的工作要求相比,与城关镇高站位、争一流、勇当排头兵的工作定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招大商难,招工业项目难,全镇工业经济总量不大;农业项目生产和生活性用地受控制区制约,影响了农业项目落户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合作经济规模小而散。这与建设经济强镇的目标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控违拆违工作压力较大。2003年以来长期冻结控制区建房,致使“三房户”(危房户、困难户、倒房户)群众意见大,强行违建依然时有发生。同时,2012年7月份航拍图后的违章建筑,因没有任何补偿,拆除难度大。四是社区管理服务相对滞后。随着城区面积、人口的逐年增加,征地拆迁、城市建设、文明创建、民生保障、信访维稳等新问题、新矛盾也日益增多,现有的社区办公条件、公共设施、人员配备、服务功能等滞后于县城发展需要。这与社区更好地服务和参与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乘势而为,努力推进2015年各项工作再创佳绩
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县“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之年,是全镇跨越发展的重要之年。镇党委、政府将抓住国家优惠的政策机遇、稳定的政治机遇和系列的发展机遇,站高位置,定好位子,从一个更高更宽的视野审视发展,明晰思路,推动梅山各项工作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的发展目标,坚持“项目拉动发展,产业支撑发展,结构优化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正视差距、负重加压、争先保位,早谋划、快动手、抓落实,推动镇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6.5%,财政收入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3‰以内。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要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决心,要有“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要有“你给我一滴水,我还你一桶油”的魄力,增强发展后劲,共享发展成果。全力做好小南京村山路光伏产业园项目土地流转工作,大力支持和服务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在做好2014年引进的大别山实验培训中心、林兰石斛、祥泰瓜蒌、金龙玉珠和东田起重5个招商项目后续建设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跟踪服务和盛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和顺石材厂等洽谈项目,加快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提升招商质量,将工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努力突破工业项目引进持续低迷的困境。
(二)着力培育产业经济。坚持以产业化的思维经营产品市场、集体经济、农林业特色资源和旅游业。扩张市场规模。加大硬件投入、加大环境整治、加大规范管理,推动开顺果蔬市场、徐冲边贸市场、船冲板栗市场、汪冲茶叶市场既做到显化特色、又发挥辐射带动。培育经营主体。以创福公司为平台,因村制宜引导公司建设光伏电站和推进土地流转;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支持分产业组建联合社,整合资源扶优壮大一批产业合作社,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全年力争创建市级合作社3家以上。加大基地建设。配合支持光伏产业园新建1.6万平方米蔬菜园,积极支持小南京、百禄桥蔬菜基地建设和徐冲、小南京村猕猴桃产业园发展,实施良种改造板栗园4200亩,建成2—3处育秧工场。提升旅游经济。以小南京果蔬、光伏发电、生态体验园,源丰示范园,“农家小院”,健身步道为重点,精心策划、打造精品、推介线路,丰富“养心金寨”内涵,用活“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加大农家、茶谷、养生小院创建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让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巩固“三城同创”成果,深化“门前三包”,细化网格管理,健全环卫机制,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保洁;巩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治理成果,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参与支持大城关建设,始终保持主体责任的站位投入到新老城区建设发展中去。服务好县直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深化党员与居民互动,提升市民素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治理、“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让创建延伸每家每户,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常抓长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加大项目谋划与推进,加快灾后水毁工程修复。持续推进小南京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汪冲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村庄。完善网格化控违管理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始终以高压的态势控制新的违章建筑发生。推动生态林业建设,深入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桂花工程、映山红工程,完成造林1600亩,义务植树6万株,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
(四)着力保障民生事业。把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建设平安梅山、和谐梅山、幸福梅山。实施民生工程。严格落实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开展绩效评价,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强化社会保障。对照标准,严肃纪律,动态核查认定城乡居民低保户,精准识别城乡低保对象,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制度,实现金融社保卡全覆盖。加强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尤其是已领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人员生存验证工作。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强重残救助,积极服务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争创工作。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实施“阳光增收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确保实施3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695组,60千瓦18座村集体光伏发电站建设工程。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校办工作,加强单班教学点等薄弱学校建设。突出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村为主”工作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高计生对象服务满意率。实施第二批广播“村村响”工程和马店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完善梅山城区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农家书屋功能,培育村级农民文艺演出队,提升文化实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统筹抓好兵役、县志档案、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加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力度,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推进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坚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立体型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三、创业创优,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神圣的使命,考验着我们的责任担当;艰巨的任务,检验着我们的行政能力。我们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政府系统的执行力、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公信力。坚持改革创新。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我们不能坐等条件具备、困难消失。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两个清单”建设,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加法。稳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落实好上级各项改革任务。在项目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关键环节创新方法,有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提升效能。把“马上就办”当作一种行政文化来培育,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对议定的事、群众的事、发展的事,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用心去做、用力去拼,多想“怎么办”、不说“不能办”。扩大网络问政,强化行政问责,杜绝不作为、摒弃慢作为、惩治乱作为,对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要落实责任主体、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完成时限,进一步健全考核到人、督查到位、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和落实机制,不断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征求意见、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和公告公示等制度,聘请法律顾问,提高规范化水平。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执政,自觉增强法制意识,主动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案,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坚持清正廉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力戒“四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监管。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面深化政务公开,规范信息公开,推进预算公开,推行公务卡消费,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促发展、惠民生上,以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梅山这一方热土,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梅山这一块沃土,正迸发出厚积薄发的冲力与干劲。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不动摇,固守职责不懈怠,保持定力再出发,锐意进取、齐心协力、奋勇争先,为把梅山建设得更加美好幸福而不懈奋斗!
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金寨县委宣传部承办&&Email:&&电话:
本站访问:&人次&&&技术支持:&&日&&&&星期一
热门搜索:
客服QQ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
关于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10:22:09
核心提示:
金寨县是大县,该县板栗产业发展很有特色,成效很大。为进一步探索林业产业改革和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根据厅里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3]9号”文件要求开展全省林业政策大调研的部署,我们到金寨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该县板栗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情况
金寨县地处皖西边陲,鄂、豫、皖三省八县结合部,总面积538.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31万亩。全县辖29个乡(镇、办事处),437个行政村,总人口62.8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均占有山场面积7.2亩。林业生产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充分发挥林业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金寨县在狠抓造林绿化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大力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生产,经过十余年努力,全县板栗生产取得了突出成绩,已发展栗园50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351万亩的14%,占全省板栗总面积的20%。目前,已有栗树1600万株,年产板栗达2万吨以上,占全省板栗总产3.5万吨的57.1%,年创综合产值近亿元。板栗面积、株数、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是全国第二板栗大县和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1994年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板栗经济已经成为金寨县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当前金寨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全县板栗连片面积在万亩以上乡镇有15个。在437个行政村中有418个发展板栗,其中55个村板栗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占村农业总收入的60%,15个村板栗收入超100万元,人均板栗收入4000元,20个村板栗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现全县发展板栗的农户有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全县发展板栗的农业人口人均板栗纯收入300元。目前,全县板栗单项年收入超5万元的有230户,超3万元的有310户,1.5―3万元的有550户,1―1.5万元的有900户,0.5―1万元的有1200户,2000元以上的农户比比皆是。随着板栗生产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加工、销售、运输业也兴旺起来,逐步改变着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现板栗收入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7.2%,板栗每年向县财政提供农林特产税1000万元。10年来共创产值10亿多元,提供税收近6000万元。
板栗生产已成为全县主要的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要想富,栽栗树”;“家有千株栗,不愁奔小康”这些民谣俗语,充分表露了如今板栗在金寨人心目中的地位,人们亲切地称板栗树为“摇钱树”。板栗带给金寨人绿色、金钱、生机和活力!板栗带给金寨人智慧、聪敏、进步和文明。
二、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经过十余年努力,金寨县板栗生产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规模经营。金寨县在发展板栗生产初期,即将板栗发展定位为金寨县的支柱产业,在板栗基地建设上,根据总体布局要求,坚持统一规划设汁、统一标准质量、统一筹措资金、统一供应种苗,打破家庭界限和区域界限,以乡或村组织集体会战,连片开发,建骨干基地,规模经营。自1988年以来,全县已建成栗园50万亩,有栗树1600多万株,其中100―500亩成片栗园550处12.2万亩,501―1000亩栗园81处5.3万亩,1000亩以上栗园30处3.4万亩,建成了一条长140华里,栗园达9万亩的百里板栗带,拥有15个万亩以上板栗重点乡,50个2000亩以上板栗专业村,大规模的成片栗园在全省独树一帜。
(二)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为板栗产业发展做好服务。为加速板栗产业发展,金寨县建成了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板栗产业服务网络。1988年,金寨县、乡两级就成立了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板栗产业服务专门机构――板栗生产领导组和办公室,有人员,有牌子,有办公地点,有办公经费,拥有板栗生产专业技术人员120多名,活跃在板栗生产第一线。1989年以来,先后在全县择优聘用了33名农民板栗辅导员,形成了近200名的板栗技术推广队伍。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板栗协会,拥有会员1350余人。在10个重点乡镇建立了板栗医院,成立了9个板栗科技服务部,建立了15个板栗病虫测报点,把科技指导与科技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县林业局、县板栗办和乡(镇)板栗办为依托,以协会和板栗辅导员为纽带,以板栗大户和乡村林场为点,林科教相结合的板栗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三)强化技术推广,促进板栗产业发展。金寨县在板栗产业发展中,坚持实行“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低产改造”,以科技为依托,大力推进板栗产业化,通过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送板栗科技下乡活动,着力提高劳动者板栗科技素质。十年来,共举办各类板栗生产技术培训班1800余期,培训栗农近5万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建立板栗丰产示范园2万余亩。全县培育出高标准、高质量、丰产稳产栗园18.6万亩。目前,全县栗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以上,中耕除草率80%以上,整形修剪、根际施肥、叶面喷肥等技术普及率达70%以上。成片栗园每年垦覆抚育,重点栗园修筑了水保工程。由过去粗放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变,全县挂果栗树平均株产由过去不足1公斤提高到2.0公斤以上。部分地区栗园单株产量在15斤以上,亩产250公斤以上,逐步走向丰产稳产。板栗大小年现象在我县开始逐步得到控制,自1997年以来,全县板栗产量都在1万吨以上,平均每年以十几个百分点递增。
(四)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服务,促进板栗产业发展。金寨县在抓基地建设,培育产业龙头的同时,注重引导生产和经营、加工的结合,大力培植板栗市场,全县逐步形成了“农产+基地”、“基地+市场”的产业格局,建起了多层次、多元化市场体系,立足本地资源,面向市场搞活流通。先后建成年生产能力1000吨的板栗罐头厂、年贮藏能力1500吨的板栗冷库。在交通方便的江店镇建立了年板栗交易量8000吨的全省第一大板栗市场――船冲板栗大市场。并以此为中心,在其它重点乡镇建立了5个小型板栗市场,吸收和接纳了数千家板栗客商,年交易额在7000万元以上。金寨板栗以其果个玲珑、色泽鲜艳,产量高、品质好,远销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板栗增产,农民增收。
三、存在问题
在金寨县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县板栗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一)偏重规模发展,忽视经营管理。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基地规模,忽视栗园经营管理,没有在提高老基地经营质量上下功夫。每年发展相当规模的新基地,但新建基地起点不高,苗木没有严把质量关,栽后不事管理,导致生长缓慢,成园速度慢,栗园荒芜。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地区没有一块高质量的栗园,单位产量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投资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全县板栗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投资渠道单一,规模普遍较小;社会资本对板栗产业发展的关注不够,投资热情不高。主要原因:一是板栗生产的规模小,不利于吸引大规模的社会投资;二是融资的相关程序和机制不清或不规范;三是现有银行体系贷款政策对创业性投资的缺位和对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歧视或是风险评级过高。
板栗经营企业的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阻碍了产业的发展。由于银行对贷款要求很高,企业根本贷不到款或贷款不够用,以至于企业有定单无钱进货,到手的定单不敢接,影响了企业经营。
(三)思想观念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是板栗生产经营者受小农经济意识和陈旧观念影响,一方面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各找销路;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经营企业是个体经营或家庭企业,家长式管理,经营理念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企业生命力不旺盛。二是政府在指导产业思路和方法上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重项目和管理,忽视研究问题和服务,在抓产业发展时,依然延续传统方法,注重向上要项目和资金,注重对经营者的行政管理,甚至侵犯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不注意研究问题,不会用市场的办法来引导和指导产业发展,对企业的需求不清,服务跟不上。
(四)缺少龙头带动,综合开发加工程度低,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板栗经营企业规模小、零星分散,无法形成经营企业龙头,加之中间环节过多互相杀价、无序竞争,造成板栗生产者和部分经营企业效益年年下滑,影响了板栗产业的发展;二是金寨县板栗产业的主要项目是板栗生果的生产,没有真正的板栗加工企业,加工业龙头没有形成,深加工的产品没有。三是综合开发加工程度低,关键技术缺陷,影响了板栗产业发展。例如,由于生产季节板栗病虫害防治不全面、不彻底,加之采收时气温较高,采收后又没有进行必要的杀虫灭菌处理,批量板栗堆集一处,发热发汗,不仅加快栗子内栗实象和雪片象虫卵的孵化,虫蛀发生严重;而且又极易受病菌感染。栗子霉了,影响外观和质量,降低了商品率,板栗不但价格上不去,卖不出,而且影响声誉,损失较大。据统计,每年全县板栗仅此一项损失达100万公斤以上,1999年达150万公斤以上,数量惊人。
(五)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缺少“名、特、优”品种。金寨县板栗生产规模虽大,但是由于发展初期过分关注量的积累,没有进行统一的板栗品种区域规划布局,对品种的选择关注不够,导致目前全县板栗生产总量虽大,但是单位产量偏低,品质较差,多数是大路货,没能形成特色产品。此外,近几年各地在市场的引导下纷纷舍弃本地区优良的中、晚熟品种,盲目加大早熟品种产量,早熟品种产量占全县板栗总产量的50%以上。早熟品种的比重增大,导致在中秋节前集中上市的板栗产量大幅度增加,超过了市场购买力。此外,由于早熟品种不耐贮藏,倍受消费者冷落,市场购买力下降,价格急剧下挫。连续二年价格每公斤都在5元左右。而传统栽培品种“大油栗”及其它中、晚熟品种,则因其色、香、味俱佳,籽粒均匀,供不应求,货紧价扬,每公斤达8元左右。
四、政策建议
总结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和壮大的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制定符合安徽实际的林业产业政策,指导和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推动安徽林业产业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引导企业规模经营,培育板栗产业龙头。引导板栗产业的优秀企业和其他产业的优秀企业,围绕做大做强板栗产业,按照市场原则,组建对外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经营,对内分工协作的企业联合体,集团可以先松散后紧密,通过经营形成合力。加大对板栗产业优秀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资金、税收、政策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财政贴息贷款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外商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创办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龙头带动,加快林产工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富裕农民,壮大农村经济。
(二)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板栗产业开发。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允许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兴办板栗林场,或与国有、乡村林场联营,采用租赁、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开发。多方位吸引人、财、物,加速板栗产业发展。
(三)抓流通建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当前,金寨县板栗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最迫切的是抓市场和流通,把产品加工转换和流通销售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一是按市场体制运作,进―步扩大金寨县船冲板栗市场,改善环境设施,增加市场容量,加大宣传,建成安徽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板栗交易中心市场。二是完善销售和经营经纪人协会组织制度,交流经验和信息,拓展销售和经营渠道,实行自主管理,维护市场公正和经纪人权益。三是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契机,以优质的原料,创立品牌,扩大出口,增加销售量。四是利用现有企业积极与外地企业联营开展板栗半成品加工或进行板栗附加原料生产。五是加大保鲜处理技术攻关,通过辐射等措施,开展杀虫灭菌,进行产品保鲜,提高产品质量,调控市场,延长销售期,实现贮藏增值。
(四)加强管理,提高林分质量。板栗生产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提高栗园经营质量上来,把加强栗园管理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板栗产量,变规模速度型为质量效益型。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适度发展新的基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林种结构,适度规模经营,控制纯林规模,提高林分对病虫害的防护能力。
(五)改善融投资机制。一是协调银行、财政等部门对板栗等林业产业的融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完善林业贷款程序,确保林业政策性贷款按规定落实到符合贷款条件的林业企业。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以林权证或青山抵押贷款,解决板栗产业等林业产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山区综合开发项目、黄淮海项目等资金应加大对板栗产业等林业产业的投资比重。四是每年从征收的板栗农业税中拿出20%,返还于板栗生产。五是从库区资金、老区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贴息贷款中切块一部分,集中用于产业扶持和科技推广工作等。
(六)改善服务,优化环境。―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为企业和农户做好服务。严查“吃、拿、卡、要”行为,坚决杜绝市场流通中的“三乱”。二是加强综合服务职能,打破条块分割,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产品销售、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问题。积极推行一次性征收、“一站式”服务。对重点龙头企业要实行“挂牌服务”,定期开展企业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赞助商链接
诚信商会员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