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法雨寺方丈2016年方丈法号是什么

普陀山戒仁方丈是否被免职了?免职后为什么山上老百姓都欢呼雀跃?_百度知道
普陀山戒仁方丈是否被免职了?免职后为什么山上老百姓都欢呼雀跃?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没有方丈了普陀山上没有一个是善意的老百姓。当然很高兴,统统是一群吸善男善女的血的伪君子,巴不得出戒仁这样的和尚,那就更好吸血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普陀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普陀山上任方丈是谁
普陀山上任方丈是谁
09-07-15 &匿名提问
妙善老和尚俗名吴敬亭(年),江苏如皋人,24岁时赴丹阳志藏寺礼寂宽大师出家,同年在扬州高寺(日下加文)受戒,取法名心慈,字妙善。1944年来到“海天佛国”普陀山修行。后来,妙善重返普陀山,担任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并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普陀山全山方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圆通庵内山门圆通庵外山门圆通庵内近年新建的正法明铜殿康有为题的海山第一庵匾圆通庵圆主殿通宝殿随着羊年新春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年一度的春节旅游黄金周也即将来临,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又将迎来一个旅游高峰期。届时,到“海天佛国”普陀山朝圣游览的香游客,可千万别错过被近代名人康有为赞颂为“海山第一庵”的普陀山圆通庵。&&& 圆通庵位于普陀山西天景区内,心字石和西天门景点上方。你可在该处沿山间石阶香道拾级而上百余步,便可看到著名的圆通庵外门。新编《普陀山志》记载,此庵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僧圆献结庵梅岑山谷内,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乾隆、同治年间历代修建,渐具规模,原有念佛堂、韦驮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客堂等78间,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此庵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周边古木苍翠,鸟鸣啾啼,环境十分幽静,直目西天景色,气势不凡,号称“海天第一庵”。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圆通庵又重建兴建圆通宝殿和正法明如来铜殿。圆通宝殿重建于1997年,木质结构。殿广五间,进深三间,高十二米,单檐歇山式,四角起翘,巍峨壮丽。门扇窗花,殿顶藻井,雕技精湛,构图细密,式样繁多。殿内陈设,幢幡宝盖,宫灯供桌,富丽堂皇。正中供奉观音大士铜像,高三米,左右为善财、龙女,两旁为观音三十二座化身,亦纯铜铸造,铸工独特,容姿飘逸,金光闪烁,蔚为壮观。&&& 正法明如来铜殿兴建于1998年3月,同年10月峻工,是普陀山佛教协会所建的一座纯铜结构的殿宇。它集五台山头显通寺、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铜殿、普陀山法雨寺玉佛殿之长。青铜重檐歇山式,高七.八二米,面广七米,进深五米,重量一百八十吨, 耗资一千七百万元,现为全国最大的铜铸殿宇。殿内供奉由缅甸请来的正法明如来玉佛一尊。铜殿外四周平地皆用汉白玉石砌成,铜殿背靠山,正面朝海,翘阁飞檐,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俨然天降。 &&& 说起这“海天第一庵”,还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维新运动代表人物康有为首先赞颂的呢。想当年,康有为等发起的康梁变法失败后,一度曾流落东瀛,回国后,他便周游大江南北。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八月,他带着夫人张妙华来到普陀山。当时,康有为处境不佳,来到普陀山以后,也处处遭到冷遇。一天,他和夫人二人漫游在西天香道上,走着走着,不觉来到圆通庵门口。他欲进又止,正在犹豫间,庵里走出一个五十开外的和尚,双手合十,客客气气的招呼道:“施主莫非就是康老先生?请进小庵用茶!” 康有为也不客气,跟他进了客堂,坐定后问道:“请问当家法号!” 和尚笑咪咪答道:“我叫了达,不是庵院当家。请先生稍坐片刻,我去禀报当家。” 当家听了达通报,觉得为难的说:“了达呀,别的寺院都不接待,我们这小庵接待了,好吗?” 了达不以为然地说:“人家正有难处,何可怠慢?当初想请还请不到哩!如今来了不接待,岂不被人笑话我们出家人势利!” 当家听他说得在理,便点头答应接待。这样,康有为就在圆通庵住了下来。了达还安排一个十五六岁的小茶房专门招待。 这小茶房名叫阿亮。他每天为康有为夫妇送茶送水,热情招待。阿亮也听说过可康有为这个大名,觉得这样才学渊博的大名人,到时候“小帐铜钿”一定少不了。可是,快一个月了,一分茶钿也没捞到。阿亮心中不快,服侍也就不如开始那样殷诚了。有时候茶水还得康夫人自己去茶房冲。 一天, 康有为碰着阿亮,问道:“阿亮呀,近来香客多吗?” “不多,不多,我闲着没事哩!” “那为什么不给我送茶呀!” 阿亮听了,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不好意思地走了。 康有为忙叫住阿亮,笑咪咪地说:“跟我来,给你一件东西!” 阿亮一听,以为要给他外快铜钿,便高高兴兴地跟进了客房。谁知,康有为叫他磨墨。阿亮满肚子不高兴,又不便发作,只得耐着性子磨起墨来。磨了满满一砚池墨汁,康有为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唰唰几笔,在雪白宣纸上写下几个大字,晾干后,交给阿亮,说:“这几天要你辛苦了,这几个字,算是我对你的酬谢,收下吧!” 阿亮本以为可以捞几个外快铜钿,没想到给他一张题字,心里更加不高兴,便逢人就说康有为吝啬。 这事传到了达和尚耳朵里,他忙将阿亮叫来,要过题字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降伏心”三个大字,那字苍劲有力,意义深沉,了达爱不释手,便拿出三十元大洋,交给阿亮说:“阿亮呀,把题字卖给我吧!” 阿亮做梦也没想到,这三个字那么值钱。他捧着白花花的银洋,望着了达直发呆!从此以后阿亮对康有为夫妇服侍得更加殷诚了。&&& 了达把这题字拿去给当家看了,当家和尚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家忙打发了达去见康有为,请他为庵院题写一块匾额。了达来到康有为客房里,说明来意后,康有为走到窗前,望着浩瀚东海,感慨道:“这圆通庵虽小,却面临大海,居高临下,甚有气势,不愧为海山第一庵呀!”康有为当即为圆通庵题写了“海山第一庵”五个大字。“海山第一庵”的名声就这样传遍了普陀山。全山轰动后,原来屡遭冷遇的康有为,一下子“热”起来了,这家寺庙来请他题写匾额,那家庵院来请他书写对联,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普陀山佛教博物馆还收藏着康有为为法雨寺书写的对联“锦屏临海浪,法雨飞天花”和一幅中堂“游普陀题诗”: 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 楼阁高底二百寺,鱼龙轰卷万千波。 云和岛屿青未了,梵杂风潮音更多。 第一人间清净土,欲寻真歌竟如何。 对联对仗工整,意象深刻;这堂诗意新奇,字句佳丽。不但诗文精妙,书法高超,而且在落款处都盖有二方同样的印章,一方为白文篆体“康有为印”四字,另一方为四厘米半见方的朱文白地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经三十一年,行六十万里。”如此长文闲章,在金石史上少见,且其意境耐人寻味。图一为圆通庵外山门。图二为圆通庵内山门。图三为圆通庵圆主殿通宝殿。图四为康有为题的海山第一庵匾。图五为圆通庵内近年新建的正法明铜殿。图六为普陀山佛教博物馆收藏的康有为书写对联。
版权所有: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组委会    联系方式: 观音大士游天台----菩萨造桥罗汉建塔-----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书记师代谒...
观音大士游天台
话说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大士,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游玩一番,换一换新鲜的空气,想罢就登上山顶的最高峰——佛顶山,睁开慧眼,瞩目远眺,遥望天台山国清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很多的头陀和尚在那里来往不息。一定是我们一家人:「好吧,我就去天台山上走一遭!」想罢一个飞步,跨过「观音跳」(观音跳在紫竹林那一边,现有观音菩萨足迹,印于石上,传说观音菩萨是由此跳过海去的),来到天台山国清寺山门外,只见山明水秀,老树成荫;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真是「别有天地在人间」。国清寺里的五百个阿罗汉,他们每天三三两两的站在门外,东张西望,希望有甚么善男信女的大心檀越,来山进香,可以广结善缘,随手布施金钱。他们一眼看见观世音菩萨,衣履整齐,威仪庄严,以为这一个有钱的大护法,一定有很多的金银与我们结缘,因此他们都拿起看家的法宝来了,把衣服兜起来一齐说道:「阿弥陀佛,结结缘!」观世音菩萨以慧眼看出他们皆是活罗汉,应化人间,逢场作戏。一个个的活像真的,把观音围着化缘,他们也不知道彼此皆是一家人,更不知道是南海普陀山的大菩萨,简直被他们围得没有办法,菩萨只有笑而不言。最后还是国清寺的方丈大和尚,道德高尚,另具慧眼,他看这位不速之客,一定是那一座名山的大菩萨,下降人间游方度化的,因此赶紧上前,推开众人,打起招呼,合掌问讯:「请问大德,是从那座名山而来?」观音大士也就答礼道:「我是南海普陀山慈航普渡的观世音,今天特来贵山一赏名山胜境。」那一班傻罗汉,一听说是观世音更加高兴起来:「难得大菩萨光临敝山,使我们增光不少,一定在我们这个小地力,多盘桓几天,让我们这些小罗汉们供养供养大菩萨,我们大家做罗汉菜,请你吃我们的罗汉斋。」这就是俗人所说的:「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菩萨造桥罗汉建塔
观世音菩萨来到天台山,东游西玩,不知不觉的已经玩了好几天,每天都有不少的罗汉请他吃罗汉斋,同时又看罗汉们不是刀耕火种,就是静坐修禅,不觉从心中生起一种敬慕心来,心想我在这里整天的受他们供养,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一心想要对这座名山,有所报效,也好留一点「圣迹」才不负此行。有一天对他们罗汉说:「贵山虽有宽畅的大殿,但缺一座高大的宝塔,这是美中不足,不够庄严。我建议你们,能再建造一座宝塔,那就更壮观了!」其中有一位罗汉插嘴说道:「本山没有宝塔,并不大要紧,最感头痛的是我们千丈岩缺少一座交通桥,实在太不方便,人们来来去去的,总要绕一个大圈子,在我看来,不如先造桥,然后造塔。」观音菩萨,为欲成就这一件好事,便带着试探的口吻对他们说:「造塔是供养佛的,众生见了礼拜旋绕,有莫大的功德;桥虽重要,可是塔也不能少,现在我们分头工作,你们五百位罗汉,共同造塔,我一个人来替你们造一座桥,好不好?」五百罗汉,一听此话兴奋极了,齐声说道:「好呀!好呀!承蒙大菩萨不弃,发心帮助我们,这是再好没有了。」菩萨又说:「我们不妨来个竞赛,限定一夜之中,要把宝塔和大桥造成功,看谁的工作先完成?」罗汉们都是大神通的人,这一点小事算得了什么,一致的答道:「好!好!说做就做,今天夜里我们就开始吧!」他们两方面,各人心中皆有各自的打算,观音菩萨心想,要建筑一座高大的宝塔,一夜的时间看他们到那里运这些砖木材料来?我想他们是不容易竣工的,我只要如此这般,一座大桥就能造成功。罗汉们意谓:难道我们五百位大阿罗汉,输给一个观世音菩萨?俗语:「双手难比四拳,你看,千丈岩的地方,有这样高,这么阔,而想造一座大桥,一夜的工程,不怕你有什么通天的本领,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双方皆存了轻估对方的心理,都以为自己有办法,了不起。当更深夜静的时候,国清寺里送出清脆悦耳的钟声,大家也很熟习这是大众的号令(佛家的内行话叫做开大禁,就是招呼大众睡觉的号令)。罗汉们等到大家都睡了觉,便开始工作,他们这时大显神通,搬砖运石,搬的搬,砌的砌,忙得不亦乐乎,观世音菩萨为了好奇心驱使,躲在山凹里偷看他们如何建造宝塔,在黑暗中只见人头攒动,来来往往的忙个不休,他们真是神通广大,很快的时间,就把一座宝塔起得很高,真不愧是得了六神通的阿罗汉,不能再轻视他们无能了。这时观音菩萨忽然想起,自己是和人家比赛的,怎么老看着人家造塔,自己造桥的工作还没有动工,天已经差不多四更左右,如果再不动手的话,岂不是要打败仗了吗?祂赶快的一个飞身,跨上高山,显起大菩萨的神通妙法来,两脚跨在「千丈岩」的两岸,双手拉着两边山头,往中间一合,说也奇怪,山上的石头见了祂好象和好的面粉一样的柔软,两个山头,合成一起,就成为历史上千古有名的天台山上的「石梁桥」。观世音菩萨把桥造好了,外边的天还没有亮,再去看看罗汉们的宝塔,还没有竣工,菩萨忽然故意的和这班罗汉们,开一次玩笑,躲在山凹里学起雄鸡的声音,喔喔的啼个不休,罗汉们正忙得起劲的当儿,只有一个宝塔顶没有盖上去,忽然听到金鸡报晓的声音,以为是金鸡三唱五更明,不管工作完成不完成,时间一到就要住手,因此宝塔的顶没有盖上去,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五百罗汉一夜建成的「通天塔」。同时也有人说:「罗汉的功德没有菩萨圆满,所以宝塔不能完工。」第二天,天台山附近城市里的居民,屋上的烟囱都不翼而飞了,大家早上起来烧早饭,因为没有了烟囱,熏了满屋的烟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没有办法,只好在墙上开个洞排烟,起初以为一家如此,那知全城皆然,每家屋顶上的烟囱的砖头都没有,不知被什么人取去了,经过地方政府调查的结果,原来天台山国清寺忽然多了一座很高大的「通天塔」。大家听了都涌了去看,宝塔的砖头很不整齐,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黑黑白白,煞是奇观。这时大家才知道全城的砖头皆到了这里来造了宝塔,同时也都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显的神通,他们不但不怒恨,反而更加敬佩罗汉们的法力无边,因此习惯成了自然,一直到今天,天台山附近城市的居民屋上都没有烟囱,这也成为那个地方的风格,同时我们也多少知道一点地方常识,这就是天台山地方没有烟囱的由来。五百罗汉因为所造的宝塔,一夜未能竣工,成为千古遗憾!后来查明还是观世音菩萨暗中与他们开的玩笑,使他们不能完成,功亏一篑,这个玩笑开得真大,真是岂有此理!罗汉们心想你为什么到我们天台山来欺人,使我们五百人都被你愚弄,倒了架子,要我们当场现丑,今后我们有何面目见人?他们越想越恼,大家因此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目的是「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欺人太甚,我们这次吃他的亏,倒了架子,我们应该如何报复他一下?」其中有一位罗汉站起来建议说:「他能到我们天台山和我们取笑,教我们倒了架子,我们也可以一齐到普陀山去闹他一个天翻地覆,方出我们心头之恨。」大家一齐答道:「对!对!我们说去就去,乘着普陀山二月里是大香会期,二月十九又是观音圣诞,我们就在这时候去正好,乘来山进香的客人特别多,我们可以混进去,使他们人不知鬼不觉,我们可以看时行事。」说罢,纷纷的各显神通,腾云驾雾的直奔普陀山而去。
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
话说五百位大阿罗汉,离开了天台山,一齐来到南海普陀山住下,他们都是化成挂单的穷和尚,衣服不齐,破烂不堪,穷相毕露,甚至还有变五体不全、瞎眼哑口的丑和尚,更有什么十不全的疯颠僧,奇奇怪怪的无所不有。他们的目的是来破坏观世音菩萨齐整、庄严、清净美观的道场,倒他的架子,所以他们格外的装出穷样子,坏形相来,看见香客就把破海青兜起来向香客要钱——化小缘,到处皆听见他们的化缘声:「阿弥陀佛结结缘」,香客见他们可怜的样子,也还随缘乐助,拿出银子来分给他们;因此一直到现在,普陀山化小缘就成了风气习惯,大香会期间,各地都有很多的出家人,赶到普陀山来过香会期,化小缘。笔者在山上挂单时,有时也逢场作戏,跟着大众后边凑热闹,兜起衣服来向施主们化小缘,横竖不要我去叫唤,我是站在人丛中随缘的,看见香客走来,我们一字儿排起来,随着大家把衣服兜起,施主从我面前经过就随手拿出东西结缘,我们可以随手而得到很多东西,有的施针线毛巾线袜,铜钱钞票,种种不一。这种境界因为当时是罗汉在普陀山化小缘的,因此后人也就学起罗汉来化小缘,称这境界名之曰「罗汉境界」,懂得佛法的施主们并且很恭敬这一班化小缘的乞士,恐怕这些人当中总有罗汉隐藏在里边,所以对他们不敢随便轻慢,这就是普陀山和尚化缘的由来。有钱的大斋主,来山进香,打千僧斋供养十方云集来山的僧宝,五百罗汉来过堂应供,在未过堂吃饭以前,他们罗汉私下开了一个会议:今天我们去过堂,我们大家把罗汉肚子放下来大吃一顿,总要叫他斋堂的饭不够吃,也教观音菩萨失失面子,倒倒架子,我们也算报复他一下。因此他们五百个饿虎星下凡似的穷罗汉,念过供养咒后,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而特吃起来,三碗不够,五碗不饱,七碗八碗仍然不肯休,这一批生力军打起冲锋来,不要三五分钟,把斋堂的饭吃得一乾二净,结果五百人吃了五千人的饭还是不肯罢休,弄得大众不得下台,他们还是在斋堂闹着要饭吃,同时还说出好多不堪入耳的话来:「什么四海闻名的普陀山,连我们这几个和尚来吃饭都不够吃,还称什么大菩萨道场呢?不把饭给我们吃饱,我们不走!」他们七言八语的闹成一堆,最后还是纠察师父说好说歹请他们暂时出去:「今天已经临时煮了好几大锅的饭拿来,还是不够你们吃,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明天打斋一定给你们吃饱。」「好!明天饭再不够我们吃,我们就老实不客气的把你们的千僧大锅打掉。」和尚们说罢恨恨而去。观世音菩萨没有想到他们这一班捣蛋鬼来,以为是那里来的挂单的和尚,现在才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为欲报复前恨有意闹普陀山而来,他们来开玩笑,失了普陀的面子,闹得全寺不安,大众均在纷纷议论:「这些和尚不知那里来的,他们真是罗汉肚子,吃得这样多,如果这样吃下去,我们普陀山还要被他们吃穷呢!明天打斋,他们又要来吃,不知需要几十石米给他们吃?不够还要闹,饭头师现在辞职,不敢烧饭,怎么办?」这时忽然有一个和尚来说:「我愿当饭头,不怕他们有多少罗汉大肚皮来吃,我都教他们吃不了。」第二天果然这班饿虎似的穷罗汉,又在斋堂里打起冲锋来(军人抢着吃饭曰打冲锋,此语借用),可是他们不知道菩萨已有了准备,这时的饭菜源源而来,无有缺少,吃得他们「大腹便便」的不能再吃了,可是饭桶里的饭,仍然未曾见少,纠察师这时胆子也大起来,提高嗓子大声说道:「请大家发心吃饭,开了一个饭店,决不怕大肚子,你们昨天没有吃饱的人,今天尽量的吃,不怕你有多大的肚皮,我们的饭菜,你们是没有本领吃得完的!」五百罗汉这时也知道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明知罗汉是斗不过菩萨的,因此他们也就一声不响的走了。他们走过了以后菩萨吩咐把山门关起来,不许他们再来取闹,罗汉看见菩萨把山门关起来不准他们进来就说:「好!我看你山门关到什么时候,你那一天山门开下来,我们就来要饭吃!」这就是前寺大门永久不开的由来,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浓厚神话趣味的故事。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一位饭头师,是菩萨现身的,所以才能对付五百位罗汉,最后才能把罗汉送走,恐怕今后再有什么罗汉们来开玩笑,因此就把菩萨烧的这一锅饭,罗汉们吃不了的陈饭,留下来掺进第二次新饭中,不论临时添多少人,都够吃的,从无粥少僧多之虑,如此新新相陈,一直到千百年后的现在,还是如此。这就是前寺掺陈饭的由来。
书记师代谒圣天子
普陀既为名山胜地,又是菩萨应化,高僧辈出的古道场,当然是天下崇风,四海闻名。因此历代有不少的当今皇帝,御驾亲临。有的是游幸名山,欣赏海上风光,有的是专程前来,朝山拜佛,为太后娘娘还了心愿的。普陀自从开山到现在,也不知有多少当今皇帝,王公大臣,来山进香,朝拜观世音菩萨。在过去皇帝出门,不是像现在总统出巡这样随便,因此万岁驾临普陀山时,也不是像现在总统游普陀这样方便了。过去皇帝到那一个地方,或那一个佛寺,圣驾亲临、那真是不得了的了不得,全山清洁运动不要说,就是预备铺张接驾的排场,也不知要费煞多少人的苦心,深恐有欢迎不诚,招待不恭之罪嫌。有一次也不知是那一位皇帝万岁(忘记名字),御驾亲临到普陀山,在好多天前,地方官就派人通知普陀山普济寺的方丈大和尚,要他把全山整理清洁,合寺扫洒张灯结彩,欢迎圣驾,寺内大和尚接到通知以后,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万岁皇帝,亲自来山进香,使民众增信心,为名山增加光彩;惧的是自己没有学问,深山里的和尚,不但没有见过皇帝,就是地方的县府也很少见过,如果对皇帝的礼貌上稍有不周,就有冒犯圣驾的罪名,为了此事,大伤了脑筋。在万岁皇帝未来之前,普济寺方丈室开了一次高阶会议,一方面筹划万岁来山布置欢迎的场面,另一方面就是大和尚不敢出面接驾。可是一国之主的皇帝来了,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怎么可以不出来接驾呢?可是这位大和尚,是一位老修行,平时在寺内,对住众们开示,讲得很好,然而一到大庭广众与大人物接谈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和尚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一国之君来了,不能不以礼相见呀!见面时一定要有问必答。要晓得在专制时代的君主面前讲话,如果有一言之差,重则名山变色,轻则有慢君之罪,事关全山僧众的安全,一定要推选一位能言善辩,胆识过人的和尚来,代替方丈和尚见驾。开会的结果,大家公推客堂里书记师代表方丈和尚接驾,这位书记师是中年出家,想当初也是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不但见多识广,而且博学多才;不但威仪严肃,而且相貌庄严,因此这位书记师便代替见驾,面论佛理之荣。
观音大士游天台----菩萨造桥罗汉建塔-----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书记师代谒...由用户自行发布,观音大士游天台----菩萨造桥罗汉建塔-----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书记师代谒...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请自行分辨真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陀山全山方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