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法华经有一个传奇的徒弟

太虚闭关普陀山,印祖赠诗欲玉成
会 心   宣统元年(1909年),年方21岁的太虚法师在南京杨仁山老居士举办的祗洹精舍就学,下半年祗洹精舍停办,一位华山法师推荐他到普陀山法雨寺的化雨小学任教员,学生都是山中的小沙弥,太虚法师在山中住了半年,认识了法雨寺的了余和尚,也亲近了年已50岁的印光大师。太虚法师在《自传》中记: “下半年,普陀山小学因华山他去,荐我自代,我遂充当了化雨小学中半年的佛学教员。教的都是山中的小沙弥,无多兴趣,同事的有教国文及普通科学的两个教员。那半年,在普陀山于了余和尚及印光法师,略有亲近的机会。”  这是太虚法师第一次与印光大师相往还。  宣统二年(1910年),太虚法师在广州宣扬佛教,因与革命党人相往还,遭到清政府追捕。  宣统三年(1911年),太虚法师自广州回到上海,转往普陀山度夏,向了余老商定闭关的办法及看定闭关的房子,住了十余天。其间偕同豁宣法师访印光大师于后寺(法雨寺)藏经阁,每每清谈竟日,身意泰然。印光大师看了太虚法师的诗文,颇为赞许。太虚法师自传记: “辛亥年夏天,我从粤回沪,在哈同花园住了几天。乌目山僧宗仰,别号小隐,在园经印《频伽藏》。又遇温州僧白慧亦寓园,颇作诗唱和。至宁波,得诗友冯君木、章巨摩、穆穆斋等。转赴普陀山度夏,印光法师阅我的诗文,深为赞许,和我的掩字韵以勖勉,每深谈数小时不肯分手。从此, 印光法师也与我有了较深的感情。”  这次太虚法师离开普陀山赴南京之前,给印光大师来信,大师回信说: “昨聆手教,言欲往宁,若至中秋,或可再来。愚意座下学问文章,口碑载道,此行一去,必有挽令主讲,推令出世者,纷沓相寻。再来白华,恐徒成忆想而已。光年虽未老,神体极衰,入息虽存,出息难保。纵令座下再来,其复瞻懿范,重读佳作,未可预料。窃念现今世风浇薄,师友道丧。多从谄誉,不事箴规。致令上智迟入圣之期,下愚失日新之益。光本北陕鄙夫,质等沙石,每于良玉之前,横肆粗厉之态,必欲令彼速成完器,为举世珍。纵粉身碎骨,亦不暇顾。座下美玉无瑕,精金绝矿,何用箴规,岂陷谄誉。光之驴技,了无所施。然欲继往开来,现身说法,俯应群机,引人入胜,似乎或有小补。因取座下答易实甫诗而敷衍之,用申昨日相缘而动,择人而交之意。非曰吹毛求疵,实欲玉成完德。而语意丑拙,有刺雅目。祈愍谅愚诚,相忘于文言之外,则幸甚幸甚。”  大师在信中既高度赞扬了太虚大师的资质,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师赠给太虚法师的两首诗为:   其一,  “太虚大无边,何物能相掩! 
白云偶尔栖,当处便黮闇。
吹以浩荡风,毕竟了无点。
庶可见近者,莫由骋驳贬。”  其二, “太虚无形段,何处能著染?  红尘蓦地起,直下亡清湛。  洒以滂沱雨,彻底尽收敛。  方知从本来,原自无增减。”  八月间,太虚法师回普陀的时候,带了十余箱笼的经书回到普陀山闭关,到山准备了十余天,大约在八月下旬进关。了余和尚特地请德高望重的印光大师来给他封关。因为五月间来普陀时,太虚法师的一些好友如昱山法师与志圆法师都在普陀闭关,同时听了了余老和尚谈昔年在太虚法师将闭关的屋中修念佛三昧的一段亲证心境,这些都是他下定决心在普陀山闭关的外缘。太虚法师这次闭关果然成就了他的般若智慧,这是他以后分宗判教,掀动教海的本钱。   闭关两年多期间,印光大师时相过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后来两师弘法取向不同,甚或弟子辈有互相攻击者。太虚法师回顾说:“师与余相契之深,远非后时起信诸缁素所了知。”  1940年,印光大师圆寂往生,太虚法师在重庆亲自主持法会纪念。他在撰写的《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塔铭》中高度赞扬了印光大师的德业: “极乐往生一法,虽佛说多经,马鸣、龙树、无著、世亲诸师亦著于论,然至中国,弘扬始盛,蔚为大宗。唯佛教诸宗,在华各昌一时而浸衰,独莲宗递代增盛,旁流及朝鲜、日本、安南,靡不承中国之统。波澜转壮,则滥觞庐山莲社,博约其化于昙鸾、道绰,善导、永明又深其旨,至云栖爰集大成,灵峰梵天红螺益精卓,沿至清季民初,尽一生精力,荷担斯法,解行双绝者,则印光大师也。其语曰:非极乐往生一法,九界众生无以上极其觉,十方诸佛无以下尽其化,诚足网罗凡圣,俾小大显密之教麟宗凤,胥莫越此门,而平实之极,亦专自行教他以敦伦尽分念佛往生而已。师本由儒生入佛,历游禅教而归专净业。适儒士被弃于民初欧化之际,故清季以来,曾读儒书而被导入净土法门者独多也。余识师普陀后寺于宣统元年,继此十年间,余每每居普陀前寺,与师往返普陀前后山甚频,书偈赠答非一,近二十年始渐疏阔,师与余相契之深,远非后时起信诸缁素所了知。师志行纯笃,风致刚健,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然折服,翕然崇仰,为莲宗十三祖,洵获其当也。康寄遥居士等,营师舍利塔于西安终南山塔寺沟,乞余铭之。大师之行业已详纪略,乃叙莲宗史要以为之铭曰: “满众生觉,彻诸佛悲,  净土一法,独能尽之。  梵言虽广,华土乃弘,  庐山以降,递代增荣。  传此法流,沿至清季,  印师崛兴,遂极奥致。  纯笃刚健,天下仰风,  一塔永峙,华岳比崇。”
一九四三年秋,西北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公建   
——敬录自《弘化》2009年第4期。和南! 东营天宁寺(tianning0546)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礼敬法语!对所有众生都要起慈悲心祈愿它们消除其宿业而早登佛果之愿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只是比较大的众生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禅宗西天初祖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我的儿啊!不要期望在修行的旅途中,创造神话和传奇,你所获悉的一切,关于祖师大德的神迹和传说,都是源自平凡的坚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五月六号,天宁寺住持大和尚清净法师忘却了刚刚历经七天的水陆法会的疲倦,带两序弟子观看了佛教教育影片《大唐玄奘红墙青瓦的幽寂,隔断了多少的红尘。圆顶僧袍的神圣,谢落了多少的美丑。梵音嘹亮的经声,惊醒了多少的迷人。青灯凌晨3点,水陆法会内坛开始请上堂,整个坛场庄严殊胜。在主法法师的引领下,功德主排队依次恭敬礼拜上香,至诚奉请日,东营天宁寺水陆法会进入第二天,凌晨2点30分,圣德法师领众拈香,开始内坛洒净、结界等佛事《贤愚经》当中有一则金天的因缘: 佛世舍卫国有一位长者很富裕,有无数的财宝。长者生了个男孩,身体是金色,让人我从小身体弱,提不起气来,说话都懒得说,为此吃了很多中药,也时好时坏。 有同修介绍我读诵了《佛说柰女耆婆经》先讲个来果老和尚的故事。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一样,为近代公认的开悟的禅师,他也是近代公认的最严厉的禅师。来我是泰安的居士,有严重的失眠症,已经八年了,非常痛苦。由于失眠,心烦,特容易烦躁,焦虑,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真正的菩萨 都愿自己替別人倒霉文:净慧长老有人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情,师父 你看怎六祖把所有的对待法都回归空性一如的本源,万法自然就和谐起来。就像我们看到《楞严经》中讲到,如来藏到底是空的还2014年9月老伴年轻时所得肠胃出血病突然复发,便潜血不止,时好时犯,体弱极致,一年多住院六次不愈。2015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并希望他能发愿往生。可是这位读书人却回答说这一品,讲到了顿渐之争。我们从高僧传里,也可以看到过去很多的高僧大德,有时同门同辈纵有所争,也是在法上一点就我从小身体弱,提不起气来,说话都懒得说,为此吃了很多中药,也时好时坏。 有同修介绍我读诵了《佛说柰女耆婆经》我今年正月痔疮复发,开始流血,不排便时也流,用了西药栓剂得到缓解,然而不几日又复发,每天早晨如厕就像从地狱里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六祖继续说:“你现在依经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智根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亲爱的女孩,你好!
被锁在那片水泥森林里的你,累了吧?在纷扰喧杂的城市中,你每天面对着生活给出的各种难题,说到涅槃,一般人以为佛教所说的涅槃,就是死了的意思,这是极大的错误。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且是永生。 志道禅师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1875年—1961年),分析心理学的始创者。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意识、个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荆州天皇道悟禅师,石头迁禅师之法嗣,俗姓张,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东阳人。道悟禅师自幼就生得神仪超俗,迥异“净业三福”依浅深次第和修行特点,可例分为: 一、人天福:也就是世间的善事,以事业心(名利心,要获得美好的名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圆寂后,香严禅师到沩山灵佑禅师处学禅。沩山禅师对他说:“听说你在百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  几百年前,在亚洲某森林深处的山洞里,有七个比丘在禅修,他们向所有的众生平等地散播慈爱。这七个人分别是:他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曼殊室利”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就是“法王子”。古时候,太子就是继承王位的角色。同样,“法王子”将来也要成弥光老和尚诞生于1912年,湖南衡阳人。自幼天资灵秀,父母极为怜爱,举家水运买卖生活器皿为业,往返湖南、湖北占地面积200余亩的天宁寺是一个集信仰、弘法、修行、教育、安养、慈善、佛教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佛教场所。寺院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想扩大规模又缺少资金,贷款迟迟办不下来,心情不好偏偏又牙
一位居士讲述职场中的人情冷暖,是非纠葛,世态炎凉,感慨人与人感情越来越淡薄,人群中越来越不好混一位居士讲述职场中的人情冷暖,是非纠葛,世态炎凉,感慨人与人感情越来越淡薄,人群中越来越不好混。 清净讲了一一位居士愤怒地讲述了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现象,埋怨现代人贪嗔痴厚重,世风日下,不可救药,迟早会堕落云云。 清净给
保贤法师,笔名火头僧,法名隆安,山东省东平县郑氏。宣统元年十一月初九出生。法师九岁依蜀山寺(临济宗)tianning0546佛缘天宁,平安吉祥!东营天宁寺祝福您! 东营天宁寺官方平台。 佛学、法讯、通知、祈福、禅修、念佛。 地址:山东省垦利县胜坨镇热门文章最新文章tianning0546佛缘天宁,平安吉祥!东营天宁寺祝福您! 东营天宁寺官方平台。 佛学、法讯、通知、祈福、禅修、念佛。 地址:山东省垦利县胜坨镇三天内拍卖
当前位置: >
影尘回忆录(简体竖排)近代中国佛教界赫赫有名有“三虚”之称的三大高僧——虚云和尚、太虚大师、倓虚大师之一的倓虚大师的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背着大师私下记录而成&&&拍品编号:&
领 先 者:
起 拍 价:6元最小加价幅度: 2元
运&&&&&&费:
挂号印刷品:5.00,
快递:10.00
开始时间: 20:25:57
结束时间:
浏览次数:103次 出价次数:0次
线上收款方式:中介保护,即时到账
线下收款方式:
工商银行(4843303)
建设银行(0171689)
书店区在售的相关商品
作者:倓虚大师说 大光记述出版社:上海佛学书局印行出版时间:1993-11印刷时间:1993-11装订:平装品相:八品
品相描述:书脊有磨损。
详细描述:简介 编辑
《影尘回忆录》是近代中国佛教界赫赫有名有“三虚”之称的三大高僧——虚云和尚、太虚大师、 倓虚大师之一的倓虚大师的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背着大师私下记录而成。书中记录了倓虚大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至于本书的命名,因倓虚大师在末了结束其谈话时会引楞严经上的话说:‘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大师自己亦说:‘我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六根对六尘,在六识上留下这么些影子。所说的,无非是在这些影尘上,作一种往事的回忆’,因此名曰《影尘回忆录》。计全书共分二十三章,三十万字。书出版后感人无数,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传诵,是现代最著名的高僧自传之一。
2 目录 编辑
天台宗第四十四代倓虚大师传略
第一章 幼年时代的梦境
第二章 求学时代的暗示
第三章 死而复生的悲剧
第四章 命运蹉跎遇坎坷
第五章 中年以后的处境
第六章 出家的前前后后
第七章 观宗寺佛学时代
第八章 随谛老到北京
第九章 观宗学社二年
第十章 离开观宗寺以后
第十一章 井陉弘法第一声
第十二章 营口楞严寺创修经过
第十三章 奉天万寿寺办学时代
第十四章 哈尔滨极乐寺创修经过
第十五章 长春般若寺创修经过
第十六章 沈阳般若寺复兴经过
第十七章 北京弥勒院办学时代
第十八章 西安大兴善寺办学经过
第十九章 天津大悲院复兴经过
第二十章 青岛湛山寺创修经过
第二十一章 十年来的湛山回忆
第二十二章 三十年来的弘法经过
第二十三章 学佛真义重在行
3 成书经过 编辑
时代的浪潮在汹涌不停的宾士著,历史的发展也随了时代的不同而演进。人生像一个大的舞台,历史是一部常的剧本,古今来多少出身不同的人们,在各种变幻不同的时代里,扮著出没不同的角色,演出历史不同的剧本。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世法是这样,出世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溯自二千九百多年前,释迦世尊降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说法五十年,住世八十载,末了开权显实,演了一幕教化人天的悲喜剧,便示寂入灭了。跟著佛的弟子,把佛的言教结集起来,有了后人所读的经,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伟迹
汉明帝时,佛法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了,中间大德辈出,递有兴废;历史上也有著各种不同的记载。近世纪来,科学昌明,佛法式微,南北各地大德,肩荷著如来家业,以坚毅无屈的精神;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方便权巧;出没隐现,实行其弘法利生的工作;教化其应度机宜。这些位受佛咐嘱的如来使者,论本迹、论度生、亦各自有其不同的因缘。
本书是湛山倓虚大师徇众请求讲述其平生事迹和各种弘法因缘由大光私记成书的,此虽个人传记,算不得什么重要历史;然而传之将来,或不免为史家所据为写史的较详确的文献参考;最低亦可藉此了解到当时佛教情形的一斑。因此在未阅本书前,先谈谈记述本书的经过,也算是一个缘起吧!
那是一九四0年我正在当禅和子,到处求师问友,挂搭参访。同参道友聚在一块时,每每谈起当代大德的弘法事迹来,谓各自有其不可思议的境界!他们像空中的瑞霭慈云,庇荫著每一个后起的僧材;像天上的日月星光,照耀著世界上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令人们拥护著;向往著。据说这些位大德,多数是示迹在中国的长江南部;化缘也盛兴于南部,纵是示迹在北部的,其应化因缘也随了自然的趋势而南移,(这大概是指印老和弘老),如果说示迹在北部;而又久于支撑著北中国和东北边陲佛法的,那就非倓虚大师莫属了。自那时起,我以好奇的心理,注意搜集他老的史料;可是限于口耳传闻之间,所得有限,其他有关书刊记载所获无几。这大概是他老一向只顾事实,不重宣传的缘故吧!
一九四一年夏,我在北京中国佛教学院读书,这里边有很多是大师的旧学生;而且多数是东北籍的。在和他们的谈话里,我又得了些关于他老的轶事。过后五年间,在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里,我又听了他老两次开示;和一卷心经,一部始终心要,这便是我亲近他老的开始。
一九四五年夏,离北京南下,在济南逗留了一个时期。一九四七年春,由济南到青岛,那时正值大师在天津讲经并策划修大悲院,以后又去长春传戒。我到湛山一年多光景,每与同住师友谈起关于大师的经历,以为他们随侍日久,必能知道的较多较详细;然而事实不然,他们也一样的懵懂,有些事情也只是仿佛依稀的说个大概,详细情形就不知道了。
一九四八年夏初,大师由长春经平津回青岛,主持湛山校务,(当时我会写‘倓虚大师归来的前前后后’一文,登觉有情月刊),当时因在长春时,曾受饥荒影响,病体还没复元,所以暂时休息,没与学生上课,这时我认为是我搜集大师事略的一个最好机会了。当时我曾这样想:过去祖师大德,其事迹经人记述流传于后世者,史不乏例;如明末见月律师,曾把自己一生经历,应大众之请,写一部一梦漫言,不但其文字脍炙于人口,其砥节砺行实垂范于后世!今大师已是垂秋之年了,于佛法颇多贡献,著述虽已有刊行于世,而一生经历尚罕有人知,为利后世计,似已不容缄默。为了这种心理的驱使,到了快到暑假的时候,我乃从中发起,请大师讲述其出家前后的经过;和在各地盖庙、兴学、弘法、的各种因缘。当时大师没允许,他老回答的意思是说:咳!事情过去的过去了,现在的现在,未来的未来,有什么可说,说也不过是些前尘影事。后来我又拜托本寺方丈善波和尚,主讲澍培法师,教授王居士等,重去启请,经过再三的恳求,总算得到他老的允许了。那时正赶放暑假,每天早饭后讲一堂,每次讲一个多小时,把他老从小到老的一些经验阅历;和各种弘法事迹,以家常叙谈口吻一一道出,(但并不知有人为之纪录。)从五月底讲至七月初,讲了约一个多月时间。大师讲的时候,是想到说到,称性发挥,不但把故事的题材说得轻松动人,且有意义、有次第、有兴趣、富于幽默感,故使得每次听讲的人都哄堂大笑。平常跑街办事不到课堂的人,这时也都跑来听一个钟头的讲。几十年来,他老之所以能方便度生,能接引人,能摄受人,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暑假完了,大师又照常恢复了他的市内弘法工作。原来在青岛市内,有一处湛山精舍,是湛山的一个弘法支院,里面设有青岛市佛教会;和佛学研究会,每到礼拜天的下午,向例由湛山寺派人去办公讲演。这里距湛山约五六里,来回坐马车,约一个小时。那时我乘去佛教会办公之便,得侍讲筵,来去和大师同乘一车,藉机把书内之事由待补充或年月之待稽考者,一一就便提出询问;或有时入室请益,均蒙一一答复。不过有些地方的经过,当初是用大师的名义影响或由大师计划经由他人负责建设起来的,其详细情形,连大师自己亦不甚清楚,虽经与各方通讯搜集,终以时会非常,探访非易,就只好从略了。
之后我把记稿上的速记符号填起,然后慢慢整理,这使我感到是一件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因为大师所经过所创办的事情,大都是同一时期的:例如在奉天万寿寺办学时代,就开始修著营口楞严寺;修著哈尔滨极乐寺;修著长春般若寺;也修著沈阳南关般若寺,同时还应各地去讲经。事情的穿插,像乱丝般的团笼在一块,讲的时候,固属要提前想后,说东顾西,可是在整理时,也是最感麻烦的事!如果按当时的事实经过,则茫无头绪,按年代先后,则又恐顾此失彼,稍一思考抉择不慎,便模糊过去了。
最初我整理这稿子时,是先用第三者立场写出来三章,前面还有一篇序言。后来感到有两种不妥;一是因大师的慧业与事业二者各自有其高标独特之点,如以凡情妄测,难免深浅失当;二是以历史观点写他人传记,为顾念其本身事实,势必扬弃许多不必要的材料;可是这些材料如仍原之于传记本人之口,则又颇觉宝贵。基此之故,仍以讲录方式,将横竖复杂之事实,作分门别类之排比,然后按年代之先后,前后错综,次第加以叙事说明,这样写出来之后,则大师自大师,一切皆属本来面目。但其中亦有不按年代先后者,如修天津大悲院时,是在修青岛湛山寺以后,叙述时,却把大悲院列在湛山寺之前,这是因大师晚年栖迹湛山,人以‘湛山大师’称之,故以湛山殿其后。至于文字方面,巧拙如何,不敢自诩。不过为顾及兴趣起见,在著笔时,会尽量保持当日大师讲述时的轻松口吻,多少还带些文学性,免致读起来生厌!
从一九四八年冬开始整理出来八章,后来因我在常住里担任了一点别的事务,就把这事搁下了。一九四九年春,随大师南访香江,值华南学佛院创办,在这里又藉机把全稿续整完竣。至于本书的命名,因大师在末了结束其谈话时会引楞严经上的话说:‘纵灭一切,见闻觉知,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大师自己亦说:‘我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六根对六尘,在六识上留下这么些影子。所说的,无非是在这些影尘上,作一种往事的回忆’,因此名曰影尘回忆录。计全书共分二十三章,凡三十万言。并为醒目起见,在清稿时,酌为分章节段,因意命题,大师生平事迹,于焉可见一斑了。
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人,一九一七年,四十三岁,跟涞水县高明寺印魁老和尚出家,又依 谛闲老法师圆受具戒,继入观宗寺佛学研究社专攻天台一宗,深得谛老器重,曾亲书嫡传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统授之。一九二0年,回北方后,即随了各种不同的因缘,从事办学、修庙、弘法、等工作,三十年来未曾稍憩。计自一九二一年起,共创建十方弘法大丛林九处,弘法支院十七处,佛学院十三处,在家中学两处,小学两处,印经处两处,谈经二百余会,著述十余种。曾在门下受业学生一千余人,培养已能在各地担任弘法事业者三十余人,传法者十四人。计三十年来所有徒弟、徒侄、徒孙、戒弟子、皈依弟子、学生、及各地直接信众法眷属等不下十几万人!其间接者则又不知凡几;这是我十几年来搜集大师事略所得的综合缩写,也就是本书所欲叙述的经过。
窃以天台宗发源于北方,(北齐慧文,元魏慧思),盛弘于南方,(慧思以北人南游传智者),入民国后,又从南方盛弘于北方,(大师跟谛老学,回北方后,专弘天台一宗),今大师又从中国的东北边陲飞锡到海外的岭南来,期以天台心印与曹溪一脉相辅并宏,亦属法运攸关。几十年来他老在北方对佛法的宏传与建树,当然不用说大家也会知道的。不过以北人乍到南来,基于双方的了解不够,言语捍格,所以初时印象似较浅淡。就在这当儿有人得悉大师的回忆录未出版,为了对大师有较深的认识,于是竟相索阅,阅后又去和大师接谈,这时大师才知道他在几年前所讲的自己的身世已经编录成书了于是把稿子要来自己阅了两遍,结果给撕掉了不少。所幸没给完全烧掉,所剩下来的稿子仍由大光保存,中间几经师友们敦促出版,都为大师以‘多事’所阻。
最初我为了求得对大师的事迹知道得较详细较清楚,曾尽量从各方面搜集,最后幸承大师亲口讲述,总算得如所愿了。(释大光)
最新20条出价记录
没有出价记录。
敬告: 您的出价表明已认同本站的 , 根据本网所售商品的特殊性及古旧书行业的具体情况,网站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货。
最新20条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
您不是注册用户或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进行拍卖留言! &&&
您最近浏览的拍品记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孔夫子拍卖网  , All
Reserved 京ICP证110332号 京ICP备号-1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虚大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