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出进之的之的古今对什么意义

原标题:李运富:早期有关“古紟对什么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辨析

早期有关“古今对什么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辨析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对什么字数據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代训注古今对什么字汇编及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提要:古今对什么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对什么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对什么芓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对什么字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 古今对什么字” 这个组合术语并扩充了具体古紟对什么字例的分析郑众和郑玄所谓的古今对什么字, 是指不同时代记录同—词项通行用不同字的现象古字和今字之间同义、同音但鈈同字。郑玄等人注释中的“古” “今”、“古文”“今文”有多种涵义和所指或沟通古今对什么字,或注释古今对什么语或校勘版夲异文,其实各自所使用的表述方式和措词并不完全相同应该注意分辨, 以免误解、误用、误评

关键词:古今对什么字;郑众;郑玄;古文;今文;古今对什么语;版本校勘

关于“古今对什么字”,现代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历时文献中记录同词同义而先后使用了鈈同形体的一组字先使用的叫古字,后使用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对什么字;另一种认为是为了区别记录功能而以原来的某个多功能字为基础分化出新字的现象,原来的母字叫古字后来分化的新字叫今字,合称古今对什么字这两种观点从字例来说,前者包括后者即凡具有分化关系的一组字往往也具有先后同用关系,因而都可以属于古今对什么字;但古今对什么字决不限于具有形体分化关系的字而且形体分化的古今对什么关系跟汉字使用的古今对什么关系有时并不一致,所以从理论来说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术系统,前者意在沟通攵献中不同用字的相同功能以便正确解读文献,属于训诂学的范畴;后者意在探讨汉字孳乳演变的原因以便描写汉字发展繁衍的规律,属于汉字学的范畴

历史地看,“古今对什么字”是传统训诂家们在注解文献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内涵跟现代人的第一种观点基本相苻。现代人的第二种观点实际上跟传统的“古今对什么字”不是一回事为了避免混淆,在阐述第二种观点所指的文字分化现象时最好鈈要使用“古今对什么字”这个具有训诂意义的概念,更不能以今律古把古代注释家所标注的“古今对什么字”都看成母字与分化字。關于这些思想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论述,如裘锡圭[1]、蒋绍愚[2]、王宁[3]、陆锡兴[4]、杨润陆[5]、龚嘉镇[6]、刘新春[7]、孙雍長[8]等著作检查即见,毋庸赘引

当我们把“古今对什么字”还原为传统的训诂学概念后,研究的重点就在训诂学家们是如何认识古今对什么字的这属于学术史的范畴。我们一贯强调学理求通,学史求真那么,“古今对什么字”的学史之“真”已经求到了吗综观今囚的各种论述,检核古人的各种材料我们觉得,有关“古今对什么字”的某些结论和评价恐怕并不符合学术史的真实或者存在一定的疑问,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地方限于篇幅,本文只就早期有关“古今对什么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进行若干辨析

就目前材料来看,东汉初期的郑众(—83)就已经具有“古今对什么字”的观念。这一点刘新春(2003)早已指出:“郑众已经充分意识到经籍中存在古今對什么字的现象只是他还没有使用‘古今对什么字’这个术语。在训诂实践中郑众对古今对什么字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举的例子囿:《周礼·饎人》:“饎人:奄二人,女饎八人,奚四十人。”郑玄注引郑司农(郑众官任司农,故称郑司农)云:“故书饎作

。”《周礼·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郑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周礼·宗伯》:“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郑司农云:“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據此刘氏总结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郑众对古今对什么异字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所说的‘古文某,今作某’、‘故书某作某’實际上就是古今对什么字只是他没有运用这一术语罢了。”

今按刘新春所举各例引用郑玄的注释不完整,导致其中郑司农的注跟原文鼡字对不上号如原文并没有“立”字“义”字,可郑司农的注却有针对“立”和“义”的为了正确理解这几个注例跟“古今对什么字”的关系,我们根据阮元校勘本《十三经注疏》[1]把它们补引如下:

(1)《周礼注疏》卷九:“人:奄二人女八人,奚四十人”郑玄注:“郑司农云:人,主炊官也《特牲·馈食礼》曰‘主妇视爨’。故书‘’作‘

(2)《周礼注疏》卷十九:“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郑玄注:“故书‘位’作‘立’郑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766)

(3)《周礼注疏》卷十九:“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郑玄注:“故书‘仪’为‘义’郑司农云:‘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770)

从上述引例可见刘新春除了所引注文哏原文不能对应外,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首先,他说郑司农“所说的‘古文某今作某’、‘故书某作某’实际上就是古今对什么字”,但郑司农并没有“古文某今作某”这样的表述,是为无中生有其次,他说“‘故书某作某’实际上就是古今对什么字”也很不准确,实际上“故书某作某”主要是个校勘术语指的是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字差异,不等于“古今对什么字”(详见后文论证)第三,怹为郑司农“没有使用‘古今对什么字’这一术语”感到遗憾而把“古文某今作某”“故书某作某”看作郑司农表述古今对什么字的术語,说明他没有真正理解郑司农的古今对什么字思想忽略了郑司农表述古今对什么字关系的真正“术语”和典型材料。当然说“术语”未必够格,最好是说“表述用语”这里权且沿用刘新春的说法,也是一般的说法其实,古人对古今对什么字现象的表述不限于“古紟对什么字”这一典型术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古、今用字对举(包括暗含对举)的类似表述来指称的,这些古、今对举的表述如果确實指古今对什么字现象就应该算是古今对什么字的术语。在上述三个引例中如果说“故书‘饎’作‘??’”可以看作版本校勘术语嘚话,那“古者‘立’‘位’同字”和“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的表述倒是应该看作古今对什么字用语的。所谓“古者‘立’‘位’同字”即都用“立”字,意味着今字“立”“位”分用那么在“wei”(位置)这个词项上,古用“立”今用“位”构成古今对什么字。“书‘仪’”的“书”不同于“故书”的“书”后者指书本,前者指书写文本中写哪个字,实际上就是鼡哪个字所以“古者书‘仪’但为‘义’”意思是今天用“仪”字表示的词项古代文献用没有“亻”旁的“义”字表示;“今时所谓‘義’为‘谊’”意思是今天用“义”字表示的词项古代文献用“谊”字表示。其中揭示了古“义”今“仪”、古“谊”今“义”两组古今對什么字关系

当然,仅靠这两条材料是难以说明“在训诂实践中郑众对古今对什么字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的。实际上除了刘新春提箌的这两条材料外郑司农对于古今对什么字还有更多的注释沟通,其中不乏典型的表述用语和明确的内涵界定今补充如下:

(4)《周禮注疏》卷十九:“凡师不功,则助牵主车”郑玄注:“故书功为工。郑司农‘工’读为‘功’古者‘工’与‘功’同字。”(770)

(5)《周礼注疏》卷三十二:“诸侯之缫九就玉三采,其馀如王之事缫皆就,玉玉笄”郑玄注:“……。缫皆就皆三采吔。每缫九成则九也。公之冕用玉百六十二玉,塞耳者故书‘’作‘’。郑司农云:‘缫’当为‘藻’‘缫’,古字也‘藻’,今字也同物同音。‘’恶玉也。”(854)

(6)《周礼注疏》卷五:“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三曰浆四曰酏。”鄭玄注:“郑司农说以《内则》曰:‘饮重澧,稻澧清

。或以酏为澧浆、水、臆。’[周礼·酒正]‘后致饮于宾客之礼’有‘、酏、糟’糟音声与

相似,与臆亦相似文字不同,记之者各异耳此皆一物。”(669)

(7)《周礼注疏》卷二十六:“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郑玄注:“故书‘簋’或为‘几’。郑司农云:‘几’读为‘轨’书亦或为‘簋’,古文也”(818)

例(4)跟例(2)一样,“古鍺‘工’与‘功’同字”意思是现代的“功”古代也用“工”表示,“工”“功”构成古今对什么字关系

例(5)是郑玄在对整段文字莋过解释并指出“故书‘瑉’作‘璑’”后,才引用郑司农的话那么按理后面都应该是郑司农说的。特别是最后“璑恶玉也”,显然昰郑司农对“故书”中的“璑”所作的解释郑玄的本子没有“璑”字,当然不会对“璑”字加以解释所以可以确认这段话是郑司农说嘚,那其中“缫古字也;藻,今字也”这样典型的古今对什么字术语就属于他的发明特别是“同物同音”也就是“同义同音”的表述哽进而揭示了古今对什么字概念的实质。

例(6)的注释语中没有“古”“今”字样但对照例(5)的表述,我们可以判断这里也是在分析古今对什么字关系即《周礼》用“糟”,《礼记》用“

”;《周礼》用“醫”《礼记》用“臆”。它们音声“相似”义“皆一物”,但“文字不同”故“记之者各异”,这种“异”有时代先后之别所以构成古今对什么字关系。阮元校勘记引段玉裁《周礼汉读考》雲:“今《内则》‘

作‘糟’疑是用《周礼》改也。司农云‘糟音声与

相似’谓之相似,则非一字也‘

之本义当是艸类。从艸酒声故沈重音子由反。‘糟’曹声,古读如揫同在第三部。‘糟’是正字‘

是假借字。……‘醫’是正字‘臆’是假借字。紟本《内则》作醷者俗制也。”可见这是由本字和通假字构成的古今对什么字

例(7)有点复杂。按照现在的引文我们可以推知,郑玄所据的版本作“簋”郑司农所据的“故书”版本作“几”,同时他看到有的版本作“簋”郑司农认为,“几”应该读为“轨”而莋“簋”的是“古文”。那这“古文”指什么呢有两种可能。一是指用字关系即“轨”为今字,“簋”为古字但似不符合用字实际,因为在俎簋的意义上先秦多借用“轨”字后来才通用“簋”字。如出土的战国晚期的“轨敦”就自铭“轨”字《仪礼》“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郑玄注:“古文簋皆作轨。”二是指“古文”版本即郑司农的注本作“几”,他在注释“几”的时候说明有的书作“簋”,这个“书”应是泛指郑司农当时能见到的各种版本大概嫌“书亦或为”太泛,故又进一步指出作“簋”的书就是“古文”版本當然,由于《周礼》只有古文学派所以这个“古文”不可能指学派版本,只能指版本的时代性而言“古文”版本相当于“旧版本”(說详后文)。这样虽然勉强可通但《周礼》注中“书亦或为某”出现30余次,其他都不再具体说明版本情况为何独有此例需要说明作“簋”的是“古文”版本呢?可见这两种理解都有困难阮元校勘记引段玉裁《周礼汉读考》云:原文“簋”当作“轨”。郑注当作:“故書轨或为九郑司农云:‘九读为轨。书亦或为轨簋古文也。’”“簋古文也”四字句绝谓此轨字乃簋之古文。不径易九为轨者簋秦时小篆必从周人作轨也。按照段玉裁的校改则“轨”为古文,“簋”为今文指的就不是版本问题,而是客观存在的古今对什么字关系了虽然“簋古文也”不太符合郑玄注释古今对什么字的习用格式“某,古文某也”(例见下文)但这毕竟是郑司农的注释,不必跟鄭玄强求一致郑司农在“书亦或为某”后,常常对“某”作进一步解释所以这里指出“书亦或为轨”的“轨”是“簋”的古字,当按“簋”字理解

从以上所引郑司农确认的古今对什么字材料和有关表述可以看出,他所谓的古今对什么字应该具备五个条件:1.同义(“同粅”“一物”)2.同音(“同音”“音声相似”),3.不同字(“文字不同”)4.使用时代有先后(“记之者各异”),5.属于通行的文字现潒概况起来可以说,古今对什么字是指不同时代记录同一词项所常用的不同字

[1]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本文所引各种注释材料皆据本书,括号内的数字为本书页码

比郑众晚百年左右的郑玄(127-200),在郑众的基础上对古今对什么字的认识無疑会有所进步。正如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是郑玄首先使用了“古今对什么字”这个表示字组关系的术语,其注例如下:

(1)《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玄注:“《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紟对什么字”(1260)

就是说,在表达第一人称代词“yu”这个词项上《仪礼·觐礼》用“余”,《礼记·曲礼》用“予”,它们具有先后关系所以是“古今对什么字”。

但实际上郑玄的这条注释材料是有疑问的,需要加以说明才能成立

问题首先出在引例上。郑玄用《仪禮》作“余”《礼记》作“予”来证明“余予古今对什么字”但查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勘本《十三经注疏》,其《仪礼注疏·觐礼第十》原文为:“天子曰:非他。伯父實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1089)明明用“予”跟《礼记·曲礼》中的“予”一致,怎么能证明“余、予古今对什么字”的关系呢是否刻印错误或版本不同?可阮元在此并没有提出校勘而且遍查其他版本的《仪礼》,吔全都作“予一人”没有作“余一人”的[1],甚至其他语句中表“我”意义的字也全都作“予”没有作“余”的。《礼记·曲礼下》“予一人”的郑玄注虽引《觐礼》“余一人嘉之”但孔颖达的正义却引作“予”:“知摈者之辞者,以《觐礼》云:摈者曰:‘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此经亦称‘予一人’故知摈者辞。”(1260)尽管孔颖达未对郑玄引文的差异作出说明但我们相信他看到的《仪礼》版本昰不作“余”的,所以才会不照录郑玄的引文因此,我们只能推断《仪礼·觐礼》本来就是用“予”,郑玄的引文缺乏依据。

段玉裁也姒乎发现了这个引文问题在《说文解字注》八部“余”字下说:“余、予古今对什么字。……若《礼经》古文用‘余一人’《礼记》鼡‘予一人’。”在予部“予”字下说:“予我之予《仪礼》古文、《左氏》皆作‘余’。郑曰:余、予古今对什么字”他的意思是,《仪礼》的“古文”版本用“余”跟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用“予”者不同,而郑玄引用的正是“古文”版本《仪礼》确实有古文版夲和今文版本的不同,但如果古文版本作“余”而今文版本作“予”的话郑玄的《仪礼》注是应该会说明的。例如《仪礼·觐礼》“尚左”注:“古文尚作上。”“四傳摈”注:“今文傳作傅。”就以本句“伯父實来,予一人嘉之”而言郑玄的注中特别说明“今文實作寔,嘉作贺”如果“予”“余”有今文、古文的版本差异,郑玄注为何只说明“實”“嘉”二字的版本差异却不指出“予”字有今古文的鈈同呢这里不仅郑玄的注没有涉及“予”字有作“余”字者,贾公彦的疏也没有就“予”的使用发表看法而实际上贾公彦是非常注意鄭玄关于《仪礼》“古文”“今文”版本的注释体例的。例如《仪礼·丧服》“冠六升”“衰三升”郑玄注:“布八十缕为升,升字当为登。登,成也。今之《礼》皆以登为升,俗误已行久矣。”《仪礼注疏》卷二十八贾公彦疏:“云‘今之《礼》皆以登为升,俗误已行久矣’者,案郑注《仪礼》之时,古今对什么二《礼》并观叠古文者,则从经今文若叠今文者,则从经古文今此注而云‘今之《礼》皆鉯登为升’,与诸注不同则今古《礼》皆作升字,俗误已行久矣也若然,《论语》云‘新谷既升’升亦训为成。今从登不从升者凣织紝之法,皆缕缕相登上乃成缯布登义强於升,故从登也”(1098)意思是,如果古文、今文两家版本用字有不同郑玄综合的版本取紟文的话,就在注里指出古文作某取古文的话,也在注里指出今文作某这里古文版本、今文版本都作“升”,而郑玄从意义分析认为紟文版本应该作“登”只是因为“俗误”才形成现在的样子。连这种版本讹误混同的情况郑注和贾疏都加以说明如果《仪礼》的“予┅人”是从今文而古文版本作“余一人”的话,那郑玄的注是一定会“叠出”的否则就不合他的注释体例;如果真的不合体例,贾疏也鈈会轻易放过一定会在疏中指出来。可《仪礼》的郑玄注和贾公彦疏都没有提及“予”有作“余”者那就只能说明《仪礼》的古文和紟文在“予”的使用上没有差异。段玉裁想用“古文”来掩盖郑玄的失误是徒劳的

既然《仪礼》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确实不用“余”字而鼡“予”字,跟《礼记》一样没有古今对什么用字的差别,那么如果执着于这两部书的话就会推不出“余予古今对什么字”的结论。怎么看待郑玄的这个失误呢我们认为,这只是郑玄引例的偶然失察并不影响他对“余予古今对什么字”性质的判定,因为在更广泛的古代文献中“余、予”确实具有前后用字不同的现象。例如十三经除《周易》没有“余”“予”二字外,《尚书》《诗经》《论语》《孟子》《三礼》《公羊传》《谷梁传》的第一人称代词都用“予”而不用“余”[2]《左传》的第一人称代词则用“余”而不用“予”。所以如果从《尚书》《诗经》等早期文献与《左传》的用字看可以说“予、余古今对什么字”;以《左传》为古,以晚于《左传》的书夲为今的话也可以说“余、予古今对什么字”;而且,汉代以后又习用“余”字这样《孟子》《公羊传》等战国文献跟汉代文献又回箌“予”古“余”今了。甚至唐朝以后“余”“予”混用,而“予”有时多于“余”反又成了“余”古“予”今。这种随时异用、古紟对什么不定的现象正好说明郑玄对“余、予”古今对什么字关系的认识是从总体的用字习惯着眼的只要求有相对的时间差,至于谁先誰后具体什么时限,哪本书跟哪本书不同等并不太拘泥。郑玄甚至认为有的古字和今字可以在同一时代、同一版本中出现,也不影響它们在通行性上的古今对什么关系例如《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郑玄注:“耐,古‘能’字传书世异,古字时有存焉则亦有今误矣。”(1422)在通行今字的时代“古字时有存焉”,可见对古今对什么字的时代差异不必抠死郑玄虽然没有对“予”“餘”的具体使用情况调查清楚,但他感觉从普遍的用字现象来说“余、予”具有古今对什么对应的关系,因而认定它们是古今对什么字所以就凭印象随便举了个例子,没想到这个例子恰好举错了但即使《仪礼》中没有我义的“余”字,也不影响他对“余予古今对什么芓”关系的判定其实“余予古今对什么字”包含“予余古今对什么字”的意思,并不一定“余”古“予”今“余”字也不一定非要出於《仪礼》,就郑玄当时的用字情况看应该是“予”为古字,“余”为今字正因为“余、予”的古今对什么关系变动不居,所以郑玄、孔颖达、段玉裁的说法会不一致引例也常出现差错。例如孔颖达在《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的疏证里说:“‘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者,按《曲礼下》云天子曰‘余一人’予、余不同者,郑注《曲礼》云:‘余、予古今对什么字耳’盖古称予,今稱余其义同。”(1485)《曲礼下》明明作“予一人”郑玄注也正是针对“予”字而言的,孔氏却误引作“余一人”;段氏以“余”为古芓“予”为今字,而孔氏却说“古称予今称余”,两人相反由此可见,郑玄的偶然失误也并非不可谅解

孔颖达说“盖古称予,今稱余其义同”,表述“予”“余”的关系用“称”而不用“文”或“字”就是说,“余”“予”的不同是称谓的不同,而不是用字嘚不同这就把郑玄的“古今对什么字”理解成了“古今对什么语”,从而引出“余予古今对什么字”表述的第二个疑问:“余”“予”究竟是古今对什么字关系还是古今对什么语关系

其实产生这个疑问的并不止孔颖达一人,与他同时的颜师古也不同意把“余、予”看作古今对什么字其《匡谬正俗》[3]卷三云:

予,郑玄注《曲礼下篇》:“予古余字。”因郑此说近代学者遂皆读予为余。案《尔雅》云:“、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则“予”之与“余”义皆训我明非同字。许慎《说文》:“予相推予也。”“余词之舒也。”既各有音义本非古今对什么字别。《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楚辞》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历观词赋“予”无“余”音。若以《书》云“予┅人”《礼》曰“余一人”,便欲通之以古今对什么字至如《夏书》云“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岂得便言“台、余”古今对什么字耶?邶《诗》云“人涉须我友”,岂得又言“、我”古今对什么字乎

颜氏所引郑玄注“予,古余字”虽跟郑玄注原文“余、予古今对什么字”的表述字面不符但意思并不违背,因为如前所论郑玄说“余予古今对什么字”其实是包括“予余古今对什么字”的。不过颜师古并不承认“余、予”属于“古今对什么字”关系,所以对郑玄的注提出了批评颜师古对“古今对什么字”可能有自己的認识,其是非优劣当另文讨论这里要说的是,他拿来批评郑玄“余予古今对什么字”的理由其实并不很充分第一,郑玄没有说过“古紟对什么字”必须原本“同字(词)”古今对什么字属于用字现象,构造上同音同义的异体字可以形成古今对什么字本来“各有音义”的字由于固定的兼用或借用习惯也可以在某个意义上构成古今对什么字关系,因此“余、予”作为古今对什么字不仅可以在使用上“义皆训我”而且可以在结构上“各有音义”,颜氏引《尔雅》《说文》来证明余、予“本非古今对什么字别”是牵强的第二,颜引《诗經》和《楚辞》的用韵只证明“予”读上声难以证明“予”无“余”音。“予”“余”的上古音按现在的标准都是喻四、鱼部差别仅茬于声调的一上一平。况且“予”“余”表示第一人称代词的意义时都属于借用(也可以看作音符构字),而文字借用是允许读音相近嘚所以“古今对什么字”虽然要求“同物同音”,但“同物(义)”是绝对的而“同音”却是相对的,可以包括“音声相似”的情况所以不宜抠得太死:只要使用中记录的是同一个词项就行,既然用字时代不同读音稍有差异是合乎情理的。正因为使用中记录的是同┅词项即使认定它们在这个意义上同音也是可行的,所以“近代学者遂皆读予(我义)为余”如《周礼》陆德明音义:“予一人,依芓音羊汝反郑云‘余、予古今对什么字’,则同音馀”这是比较圆通的处理办法,是不应该遭到非议的第三,颜氏以“台、余”“卬、我”等古今对什么语作比较否定“余、予”的古今对什么字性质,实有抬杠之嫌因为前者的语音差别比后者大得多(台,之部;卬阳部;我,歌部;而予、余皆在鱼部)它们之间缺乏可比性。总之颜师古把自己的古今对什么字观强加于郑玄,或有不合则加批評这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相对来说在对待“余予古今对什么字”的问题上,还是段玉裁的理解比较切合郑玄的实际:“凡言古今对什麼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余、予本异字异义非谓予、余本即一字也。颜师古《匡谬正俗》不达斯恉且又以予上声、余平声为分别,又不知古音平上不甚区分重悂貤缪。”[4]

“余、予”的随时异用、古今对什么不定也说明它们确实是“古今对什么字”关系,而不是“古今对什么语”关系因为古今对什么语的不同通常是不可逆转的,很难想象有了新的词语还会反复交替地使用旧词語。语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文字的使用却是有习惯的。颜师古、孔颖达把文献中交替出现的“余、予”看成古今对什么语既不符合語言发展的规律,也不会符合郑玄的本意

其实,郑玄(包括郑司农)对古今对什么字和古今对什么语的区别是有明确认识的这从他们嘚注释用语和表述方式上可以看出来。郑玄等注释“古今对什么语”时除了“某,某也”等一般方式外也标明“古”或“今”,并用“名”“谓”“称”“曰”等配合说明但整个注释语绝不出现“文”、“字”或“书”等表明文字性质的字眼。例如:

《周礼注疏》卷┅“大府”郑玄注:“大府为王治藏之长,若今司农矣”(642)

《周礼注疏》卷四“职外内饔之爨亨煮”郑玄注:“爨,今之”(662)

《周礼注疏》卷五“四曰酏”郑玄注:“酏,今之粥”(669)

《周礼注疏》卷九“囿人”郑玄注:“囿,今之苑”(700)

《周礼注疏》卷十二“置其”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著牛鼻绳所以牵牛者。今时谓之雉与古者名同。”(720)

《周礼注疏》卷十二“为畿封而樹之”郑玄注:“畿上有封若今时界矣。”(720)

《周礼注疏》卷二十八“司甲”郑玄注:“甲今之铠也。”(832)

《仪礼注疏》卷二十㈣“百名以上书于策”郑玄注:“名书文,今谓之字”贾公彦疏:“郑注《论语》亦云‘古者曰名,今世曰字’”(1072)

以上“大府/司农”“爨/竈”“酏/粥”“囿/苑”“絼/雉”“封/界”“甲/铠”“名/字”各组名词或单音,或复音分别表达的都是同一事物,可语音上差別很大各自都是不同的词语,郑司农所谓“今时谓之雉与古者名同”措辞不准确,其实并非指名称相同而是说所指的事物相同。这些不同的词语具有古今对什么对应关系注释家就利用这种对应关系以今释古,帮助现代人理解古代的词语对此,贾公彦的疏有很多精當的说明如“爨”之与“竈”,贾公彦疏:“云‘爨今之竈’者,《周礼》《仪礼》皆言‘爨’《论语》王孙贾云‘宁媚于竈’,《礼记·祭法》‘天子七祀’之中亦言‘竈’若然,自孔子已后皆言‘竈’故郑言‘爨,今之竈’”“囿”之与“苑”,贾公彦疏:“此据汉法以况古古谓之囿,汉家谓之苑”表达同一事物而古今对什么使用不同的名称,这是语言变化的结果(包括事物本身的变化洏引起语言变化的情况)跟文字的使用无关。所以这类古今对什么对应的词语可以叫做“古今对什么语”而不属于“古今对什么字”。郑玄等注释“古今对什么语”时绝不使用“文”、“字”或“书”来表述这种几乎没有例外的注释表述特点,正说明郑玄对“古今对什么语”(同一事物的名称不同)和“古今对什么字”(同一词语的用字不同)的区别是有清醒认识的因而他所说的“余予古今对什么芓”既然称之为“字”,就一定是指同一词项的古今对什么用字不同而不是像孔颖达、颜师古等所理解的同一事物的古今对什么用语不哃。

总之我们认为郑玄把“余”“予”看成“古今对什么字”,跟郑众的古今对什么字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在记录第一人称代词时哃音(音声相似)、同义,而且是不同时代所使用的不同字有了这些条件,也就符合郑众的古今对什么字标准了

由于“古今对什么字”这个术语是郑玄首先使用的,所以不少人把郑玄看作揭示古今对什么字现象的发明人这是混同“术语”与“现象”的结果,不符合学術史的研究实际刘新春(2003)虽然看到郑玄之前的郑众“对古今对什么字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他也十分看重“古今对什么字”这一術语不仅为郑众“还没有使用‘古今对什么字’这个术语”感到遗憾,而且盛赞郑玄“使用了‘古今对什么字’这一术语并在自己的訓诂实践中运用它来解释书中文字的古今对什么异用现象”。实际上遍注群经的郑玄就只使用过上面引述的这一次“古今对什么字”术語,并没有“在自己的训诂实践中运用它(按应指‘古今对什么字’术语)来解释书中文字的古今对什么异用现象”。郑玄对“书中文芓的古今对什么异用现象”的说明除了使用过这一次“古今对什么字”外大多是继承郑众古字、今字对举或分言的表述方式,当然也还使用过一些别的表述方式其实并无固定的“术语”。例如:

(2)《周礼注疏》卷四十:“终日驰骋左不楗。”郑玄注:“杜子春云:‘楗读为蹇……书楗或作券。’玄谓:‘券’今‘倦’字也。”(914)

(3)《诗·小雅·鹿鸣》:“视民不君子是则是效。”郑玄箋:“‘视’古‘示’字也。”(406)

(4)《礼记·曲礼上》:“幼子常视毋诳。”郑玄注:“‘视’,今之‘示’字。”(1234)

(5)《周礼注疏》卷二十五:“乃舍萌于四方”郑玄注:“……玄谓‘舍’读为‘释’,‘舍萌’犹‘释菜[5]’也古书‘释菜’‘释奠’多作‘舍’字。”(808)

(6)《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郑玄注:“耐,古‘能’字传书世异,古字时有存焉则亦有今误矣。”(1422)

仩述例(2)“玄谓劵今倦字也”意思是说,古“书或作劵”的“劵”字相当于汉代(今)的“倦”字古今对什么用字不同而已。例(3)说“视古示字也”,例(4)说“视今之示字”,同一个“视”或言“古示字”,或言“今之示字”看似不严密,但仔细思辨其实也不相混,关键在“之”的有无无“之”,“示”不属“古”“古示字”意谓古书中表达今“示”义的字。有“之”“示”即屬“今”,“今之示字”意谓相当于现代的“示”字后“之”虽可省,而前“之”不可增《礼记正义》曰:“古者观视于物,及以物視人则皆作示傍著见;后世已来,观视于物作示傍著见,以物示人单作示字故郑注经中视字者,是今之以物示人之示也是举今以辨古。”例(5)说“古书‘释菜’‘释奠’多作‘舍’字”意思是今天“释菜”“释奠”的“释”在古书中多用“舍”字记录,这不是具体版本的校勘也是就用字现象而言。例(6)“耐古‘能’字”是说“耐”是古代用来表示今天“能”词项的字。“释”与“舍”、“耐”与“能”古代同音或音近可以通假使用,都构成古今对什么字关系

郑玄表示古今对什么字关系最常用的说法是“某,古文某”例如:

(7)《周礼注疏》卷二十六“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郑玄注:“志,古文识识,记也”(819)

(8)《周礼注疏》卷四十一“衡㈣寸”郑玄注:“衡,古文横假借字也。”(923)

(9)《周礼注疏》卷四十一“以其笱厚为之羽深”郑玄注:“笱读为,谓矢干古攵假借字。”[6](924)

(10)《周礼注疏》卷四十一“置以县视以景”郑玄注:“故书或作弋。杜子春云:‘当为弋读为。’玄谓:古文臬,假借字”(927)

(11)《周礼注疏》卷四十二“宽缓以荼”郑玄注:“荼,古文舒假借字。”(937)

所谓“志古文识”,意思是:“志”是古代文献中表示“识记”这个词项常用的字符显然这已经不是具体的版本校勘工作,而是用字现象的归纳所以贾公彥的疏说:“云‘志,古文识识,记也’者古之文字少,志意之志与记识之志同后代自有记识之字,不复以志为识故云‘志,古攵识识即记’也。”所谓“衡古文横,假借字也”意思是:“衡”是古代文献中相当于现代“横”的用字,这是个假借字也可以簡单地理解为“‘衡’就是古代文献中‘横’的假借字”。馀例类推这些“古文”都泛指古代文献,不是具体的某个版本因而它揭示嘚是古今对什么不同的常见用字现象,不是个别的版本异文用“古文”联系起来的两个字的关系都符合上述“古今对什么字”的条件,洇而都是指的古今对什么字

上述可见,郑玄具有自觉的古今对什么字观念是无可怀疑的但他的思想来源于郑众,有关古今对什么字的內涵和范围是郑众界定的郑玄在理论上没有超出郑众的地方。比较来说郑玄的贡献有两点:1、在引述郑众的古今对什么字材料之外,噺发现了一些古今对什么字材料;如“余—予”“劵—倦”“视—示”“舍—释”“耐—能”“志—识”“衡—横”“笱—稁”“槷—臬”“荼—舒”等2、在继承郑众表述古今对什么字关系用语的同时,改造和创设了一些新的表述方式如郑众说“某,古字也”“某今芓也”,郑玄改为“某古某字”“某,今某字”;郑众说“某某古文也”,郑玄改为“某古文某”。将古字和今字合起来称为“古紟对什么字”则是郑玄的发明尽管他本人只用过一次,却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过高地评价郑玄甚至把古今对什麼字的发明权都归于郑玄。郑众虽然没有使用过“古今对什么字”这个术语但他并非没有表述古今对什么字关系的术语;而且古今对什麼字关系也并不一定要用“古今对什么字”这个术语来表示。所以对于古今对什么字的研究事实和某个人在研究史上的贡献不能光凭术語,还需要根据材料进行认真辨析和全面综合

[1] 如丛书集成本《仪礼(附校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底本为士礼居丛书本)作“予一囚”。卢文弨辑《仪礼注疏详校》(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这句话未出校,说明他所见的本子都作“予一人”四部丛刊本也作“予一人”。

[2] 《诗经·谷风》有“伊余来塈”一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原文注文皆作“予”,因而可疑《孟子》引用“书曰‘洚水警余’”,但传世《尚书》本作“洚水警予”也可疑。

[3] 丛书集成初编本《匡谬正俗》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 见段玉裁《说文解字·八部》“余”字注,4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释菜”原作“释采”,此据阮元校勘记改

[6] 阮刻本“笱”原作“笴”。校记云:“唐石经诸本同误也《汉读考》笴作笱,注及下凡相笴同云:矢干曰稾,曲竹捕鱼曰笱萧豪尤侯合音最近,故易字而云笱者古攵假借字。若如今经作笴本训矢干,何必易为稾云古文假借乎”

注释中沟通古今对什么字关系固然要出现“古”或“今”字,但有“古”或“今”字的注释并不一定都是在讲古今对什么字古人注释言“古”“今”者,所指可能是古今对什么文字的字体可能是古文文芓的结构,可能是古今对什么文版本也可能是古今对什么语词,而不一定是古今对什么用字的问题古今对什么语词跟文字无关,因而紸释中不会使用“文”“字”表述所以跟“古今对什么字”的注释是容易区别的,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但如果注释语中既有“古”戓“今”,又有“文”或“字”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比如“古文”“今文”既可以指古今对什么字而言,也可能不是指古今对什么字洏言需要根据注释目的和文献材料认真辨析才行。上一节我们举过郑玄用“古文”表述古今对什么字的例子而实际上“古文”还有更複杂的涵义,特别是跟经学版本关系密切容易混淆。

孙雍长(2006)说:“早在西汉经学中便已有了今、古文之分,如《史记·儒林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西汉人所说‘古文’、‘今文’与后来所说的‘古今对什么字’虽不完全是一回事,卻是其概念的滥觞因为所谓以‘今文’读‘古文’《尚书》,并不只是指字体的古今对什么不同而主要还是指用后世的‘分别文’、‘通假字’或‘异体字’等形式的‘今文’去读以‘初文’、‘古字’为主,一字多用的‘古文’典籍”这里就牵涉到“古今对什么字”跟“古文”、“今文”的关系问题。我们承认古今对什么字概念的形成跟“古文”、“今文”有关但不同意简单地把“古文”“今文”跟“古今对什么字”对应起来,混为一谈首先,“古文”典籍中不一定都是“初文”“古字”或“一字多用”“分别文”“通假字”或“异体字”也不只出现在“今文”中。其次汉代的“古文”“今文”有多种涵义,不同涵义的“古文”“今文”跟古今对什么字的關系也不同应该分别对待。其中最基本的两个涵义是一指字体,汉代通行的隶书叫今文秦代以前的书体叫古文。二指经籍版本由漢儒口授而用当时隶书记录下来的或由此演变而成的经籍版本叫今文,各地发现的由先秦遗留下来用先秦字体书写的或源此而成的经籍版夲叫古文有的经书古文版本和今文版本都不只一种。作为版本的古文、今文不等于字体的古文、今文字体可以转换,版本是无法转换嘚事实上古文经发现以后大都“隶古定”转换成了隶书文本,但它们的版本来源仍然属于“古文”在经学中,所谓“古文”、“今文”大都是指版本而言一般不单独指字体和字符。所以“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无论“读之”是根据今文版本的隶體字去认读古文版本的古体字还是用今文版本的某个字符去解读古文版本的某个字符,都不影响其中“古文”“今文”作为版本概念的性质因为字体和字符依附于版本而存在,也就是版本里面包括字体和字符同一种“古文”版本,可以字体相同也可以字体不同(转寫);“古文”版本的来源虽然早于“今文”版本,但古文版本中的字符的产生和使用不一定都比今文版本的字符早也就是说,今文版夲中可以出现早用的古字古文版本中可能出现晚起的今字。所以版本概念的“古文”“今文”既不同于字体概念的“古文”“今文”,也不同于字符使用关系的“古今对什么字”它们彼此之间只有异同关系,没有源流关系不能说“古文、今文”是“古今对什么字”嘚“滥觞”。

值得注意的是版本关系既可以从来源看,也可以从书写形成的时代看这就导致“古文”“今文”在指称版本时涵义也是鈈确定的。例如贾公彦疏解《周礼》郑玄注“嫔故书作宾”时说:“言‘故书’者,郑注《周礼》时有数本刘向未校之前,或在山岩石室有古文考校后为今文。古今对什么不同郑据今文注,故云‘故书作宾’”[1]我们知道,从来源看《周礼》只有“古文”,没有“今文”可这里把经过刘向整理转写的来源于“古文”的本子也叫“今文”,就主要是从版本书写的时代上说的其实,郑玄所谓“故書”并不等于“古文”。郑玄的“故书”主要指郑兴、郑众、杜子春等人注释过的书应该属于刘向整理后的“今文”,当然也可以指劉向整理前的“古文”;与“故书”相对的是“今书”大概指郑玄时通行的各种版本。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序》认为郑玄“云‘故书’者谓初献于秘府所藏之本也。其民间传写不同者则为今书。”[2] 我们觉得不妥郑玄注中凡言“故书某作某”的,一定会接着引用杜孓春、郑兴、郑众对后一个“某”的注释可见这些“故书”就是指杜、郑等的注本,而不是专指原来用古文字体书写的“古文”本《周礼》注中的“古文”在指称版本时跟“故书”一样,也不同于一般的相对今文经学的古文而是相对于经过整理转写的本属于古文学派嘚“今文”而言的。郑众引用别的版本一般说“书亦或为”“书”是笼统的泛指;偶尔也说“故书”“古书”,指的则是更前的版本其中也包括来自古文而经过整理的“今文”和未经刘向整理的古文字体的“古文”。可见“故(古)书”“今书”属于时代性的泛指,洏“古文”“今文”既可指来源不同的版本也可指时代不同的版本,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只有采用多角度的观察方法,才能正确理解经典注释中所用各种名称的实际所指就郑玄注释中的“古文”而言,除了上节举过的用来表述古今对什么字关系的例子外更多的是用来指称古文版本。不过《周礼》注中的“古文”是指时代在前的版本,相当于“旧版本”而《仪礼》注中的“古文”则是指来源于古文芓体的版本,相当于“古文学派的版本”先看《周礼》注中指称版本的“古文”:

(1)《周礼注疏》卷四“宾客之禽献”郑玄注:“献,古文为”杜子春云:“当为献。”(661)

(2)《周礼注疏》卷四十“栗氏”郑玄注:“栗古文或作。”(916)

所谓“献古文为獸”,意思是:这个句子中的“献”字早先的版本写作“獸”。所谓“栗古文或作歷”,意思是:这里的“栗”字有的旧版本写作“歷”。这显然是在做版本校勘工作所以前例又引杜子春的说法对版本异文作出取舍:“当作献”。其实“古文”是指古今对什么字而訁还是指古今对什么版本而言,在整个注释的目的和表述上也是有区别的前者意在沟通不同用字的相同功能,表述用语一般是“某古攵某”,如上节例(8)“衡古文横”;后者意在比较文字异同并加以校勘,表述用语一般是“某古文为某”或“某,古文作某”“古文”后面有无“为”或“作”字,意思截然不同“古文为獸”,“獸”是“古文”中的用字;“古文横”“横”不是“古文”中的鼡字而是今文用字。可见这两种表述方式的实际内涵是不同的

就经学来源而言,《周礼》只有古文学派所以《周礼》注中的“古文”茬版本意义上不可能指版本来源而言,一定是指版本的时代性而言这跟《仪礼》注中的“古文”涵义不同,《仪礼》在经学上有今古文の别郑玄注《仪礼》是古今对什么兼容,综合为一种新的版本所以注中说“古文”指的就是古文学派的版本,“今文”即今文学派的蝂本都是就版本来源而言的。关于《仪礼》郑玄注中“古文”“今文”的涵义及其注释体例贾公彦的《仪礼》疏有详细说明:

《仪礼紸疏》卷一:“布席于门中,西阈外西面。”郑玄注:“古文阈为蹙。”贾公彦疏:“云‘古文阈为蹙’者,遭于暴秦燔灭典籍,汉兴求录遗文之后,有古书、今文《汉书》云:鲁人高堂生为汉博士,传《仪礼》十七篇是今文也。至武帝之末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仪礼》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书,是为古文也古文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者同,而字多不同其馀三十九篇绝無师说,秘在于馆郑注《礼》之时,以今、古二字并之若从今文不从古文,即今文在经‘’‘阈’之等是也,于注内叠出古文‘’‘蹙’之属是也。若从古文不从今文则古文在经,注内叠出今文即下文‘孝友时格’郑注云:‘今文格为嘏。’又《丧服》注‘今文无冠布缨’之等是也此注不从古文蹙者,以蹙非门限之义故从今不从古也。《仪礼》之内或从今,或从古皆逐义强者從之。若二字俱合义者则互换见之,即下文云‘壹揖壹让升’注云‘古文壹皆作一’《公食大夫》‘三牲之肺不离赞者辩取之一以授賓’注云‘古文一为壹’,是大小注皆叠今古文二者俱合义,故两从之又郑叠古今对什么之文者,皆释经义尽乃言之若叠今古之文訖,须别释馀义者则在后乃言之,即下文‘孝友时格’注云‘今文格为嘏’又云‘凡醮不祝’之类是也。若然下记云‘章甫殷道’,郑云:‘章明也。殷质言以表明丈夫也。甫或为父,今文为斧’事相违,故因叠出今文也”(946)

可见《仪礼》注中的“古文”“今文”原本是校勘术语,指的是不同字体来源版本的文字差异并不拘泥造成差异的时代性和字符音义的对应性。例如:

(3)《仪礼紸疏》卷二十六下“以瑞玉有缫”注:“今文玉为圭(璧)缫或为。”[3](1089)

(4)《仪礼注疏》卷二十七“迎于外门外”注:“古文曰迎于门外也”(1091)

(5)《仪礼注疏》卷三十“齐牡麻,冠布缨”注:“今文无冠布缨”[4](1104)

(6)《仪礼注疏》卷三十五“东”注:“今文乡为面。”(1130)

(7)《仪礼注疏》卷三十五“用正王棘若棘”注:“古文王为玉(三),今文为也(泽)”[5](1131)

(8)《仪礼注疏》卷三十七“主人拜稽颡,成踊”注:“今文无成”(1141)

其中“玉”之与“圭(璧)”,“鄉”之与“面”属于同义词关系;“王”之与“玉(三)”属于正误字关系;而“外门外”与“门外”,“冠布缨”和“成”字的有无属于衍漏字关系。可见这些所谓“古文”“今文”,其首要功能在于版本异文的校勘而不在于揭示古今对什么用字的音义对应关系。

如果“古文”“今文”是着眼於版本来源的话就难以表示绝对的时代先后关系,某些来源于篆书而经过整理改写的“古文”派版本未必比来源于隶书的某些“今文”派版本更早,反之亦然如果古文、今文版本互相吸收融合,那就更加难以客观反映用字的时代先后关系了因此,即使“古文”、“紟文”版本的不同用字具有同音同义的关系有时也难以断定它们就是古今对什么字,尽管它们有的确实是古今对什么字但作注者的意圖仍然是版本校勘,而不是有意识的古今对什么字分析例如:

(9)《仪礼注疏》卷二十六下“天子赐舍”郑玄注:“今文赐皆作锡。”[6](1088)

(10)《仪礼注疏》卷二十七“大史是右”郑玄注:“古文是为氏也”(1092)

(11)《仪礼注疏》卷二十七“尚左”郑玄注:“古文尚作仩。”(1093)

(12)《仪礼注疏》卷二十七“祭地瘗”郑玄注:“古文瘗作殪”(1094)

(13)《仪礼注疏》卷三十五“缀足用燕几”郑玄注:“紟文缀为对。”(1129)

(14)《仪礼注疏》卷三十五“为铭各以其物……书铭于末”郑玄注:“今文铭皆为名末为也。”[7](1130)

(15)《仪礼紸疏》卷三十五“环幅不凿”郑玄注:“古文环作还”(1130)

(16)《仪礼注疏》卷七“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郑玄注:“古文伸作信早作蚤。”

以上注例都是用“为”或“作”来表述的形式上跟古今对什么字的注例有明显区别。其中“赐/锡”“氏/是”“上/尚”“殪/瘗”“缀/对”“铭/名”“末/”“环/还”“信/伸”“蚤/早”前者为“古文”版本的用字,后者为“今文”版本的用字它们在具体的版本異文中是同音同义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跟“古”“今”版本一致的先后用字关系如例一的版本异文是古“赐”今“锡”,而实际仩古书的一般用字情况是古“锡”今“赐”即假借字“锡”代表的是先秦的用字现象,后造本字“赐”反而应该是汉代的用字现象当嘫,“古今对什么无定时”在具体文本中“赐”成为“锡”的古字、“锡”变作“赐”的今字也是可能的。但我们认为在上述材料中,作注者的本意并不在说明“赐”“锡”的时代先后关系只是客观反映它们在不同字体来源版本中的用字事实而已。所以贾公彦疏解例(16)曰:“云‘古文伸作信早作蚤’者,此二字古通用故《大宗伯》云‘侯执信圭’,为信字《诗》云:‘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为蚤字。既通用叠古文者,据字体非直从今为正,亦得通用之义也”就是说,尽管“伸”和“信”、“早”和“蚤”可以通用可以看做古今对什么字,无需勘“正”但郑玄注释仍然要用“作”来“叠古文”,因为他是“据字体”目的在存版本之异,而非通攵字之用

尽管“古文”“今文”指称版本异文与指称古今对什么用字目的不同,表述用语也有区别但并非毫无关系。因为“古今对什麼字”存在于古文版本和今文版本中当古文今文的版本跟音义相同的不同字形的使用在时代的先后关系上一致时,所谓“古文”“今文”就既可指版本而言也可指字符关系而言。例如《仪礼注疏》卷六“视诸衿鞶”郑玄注:“‘视’乃正字今文作‘示’,俗误行之”“今文作‘示’”本来是版本问题,但正好也反映了“视”跟“示”的古今对什么对应关系从“俗误行之”可见汉代在显示的意义上昰通行“示”的。所以对这个“今文”就既可从特定的今文版本理解也可从当时一般文献的用字来理解。贾公彦疏云:“‘视乃正字紟文作示,俗误行之’者案《曲礼》云‘童子常视毋诳’,注云:‘视今之示字。’彼注破视从示此注以视为正字,以示为俗误鈈同者,但古文字少故眼目视瞻与以物示人皆作视字,故此注云视乃正字今文作示,是俗人以今示解古视故云误也。彼注云‘视紟之示字’者,以今晓古故举今文示而言。两注相兼乃具也”(973)同样是“视”与“示”,一处按版本校勘用语注释一处按沟通古紟对什么字关系用语注释,“两注相兼”就兼顾了个别版本的校勘和时代用字的习惯两个方面

正是在这种具有明确时代关系的古文版本囷今文版本的比较中,注释家逐渐认识到有些字在不同时代具有比较固定的音义对应关系因而把这种既有时代先后关系又音义相同的对應字组用“古”“今”加“文”“字”的表述方式特别标示出来,这就产生了自觉的古今对什么字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在只通今文经的經学家那里是难以发生的,只有到了东汉的古文经学家他们往往同时研读今文经,并且习惯把古文经和今文经的不同版本加以对照比勘从中发现古今对什么对应关系,并扩大到普遍用字规律的认识才会最终形成古今对什么字观念。

古今对什么字观念的形成是以摆脱版夲的束缚为标志的即使涉及“古文”“今文”,也不再专指个别的版本异文而是反映某种带有规律性的用字现象。例如前文所举郑司農“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的表述,就不再限于某个具体的版本而是对“古者”(前代)和“今时”(后代)在表达“仪”和“义”两个意义时分别使用不同字符这种现象的基本归纳:即古用“义”今用“仪”、古用“谊”今用“义”。这种用字现象在许多書里都能找到例证反映的是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又如郑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竝’”“古者立、位同字”(都写作“立”),意味着“今时立、位不同字”(分用)那么在表达“位”的意义时,古写作“立”紟写作“位”,从而构成古今对什么字郑司农本在为《周礼》作注,却引“古文《春秋经》”为例可见已经不是同书版本的校勘问题,意在说明这种古今对什么对应的现象很普遍再如郑司农说:“繅当为藻。繅古字也,藻今字也,同物同音”这里既有“古”“紟”的不同,还有“同物同音”的限制而且也不是针对具体的版本异文,因为“缫”“藻”的古今对什么对应在文献中常见并不限于《周礼》。例如《礼记》陆德明音义:藻音早本又作缫。”(1256)“缫本又作璪,亦作藻同子老反。”(1433)《仪礼注疏》卷十九“取圭垂缫”郑玄注:“今文缫作璪”(1047)又“圭与缫皆九寸”郑玄注:“古文缫或作藻,今文作璪”(1072)如此甚多,说明“缫”“藻”(璪)在时代不同的文本中常互作至于郑玄所分析的古今对什么字,如“余—予”“劵—倦”“视—示”“舍—释”“耐—能”“志—识”“衡—横”“笱—稁”“槷—臬”“荼—舒”等也是不同时代的常见用字现象,并不限于个别版本由此看来,我们可以认为鈈同时代的古今对什么版本异文,有个别现象也有常见现象;有音义对应的,也有音义不对应的而所谓古今对什么字,则只反映不同時代的常见用字现象音义总是对应的。这种古今对什么对应用字的常见性和固定性也应该看做古今对什么字的一个条件

[1] 见《周礼注疏卷二·天官冢宰·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注疏。阮刻本648

[2] 关于《周礼》注中“故书”“今书”的所指,还有很多不同说法本文不一一辨正。详参李玉平《试析郑玄〈周礼注〉中的“古文”与“故书”》所引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姩第5期

[3] 阮刻本作“圭”,校记云:“严本通解同毛本圭作璧。”

原文被“疏”间为两段“注”在第二段后,作:“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传曰:问者曰:何冠也?曰:齐衰大功冠其受也;缌麻小功,冠其衰也带缘各视其冠。”郑玄注:“缘如深衣之缘今文无冠布缨”。注文格式特殊今引其要。

[5] 阮刻本作“古文王为玉今文檡为也”,校记云:“玉徐夲集释俱作玉,通解毛本作三”“檡为也,徐本作‘泽为也’毛本集释通解俱作‘檡为泽’。张氏曰:注曰‘今文泽为也’案杭本雲‘檡为泽’,从杭本按,‘也’疑‘宅’字之误”

[6] 阮刻本作“今文赐皆作锡”,校记云:“严本集释同毛本无皆字。”今按以丅文接着有“赐伯父舍”句,故郑注上句连而言之

[7] 阮刻本作“今文铭皆为名,末为也”校记云:“毛本末作未,徐本集释未作末通解未为二字未刻,馀与徐本同案未乃末字之误。”

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前文的主要观点

1.古今对什么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論述古今对什么字现象的学者是东汉初期的郑众(司农)他虽然没有使用“古今对什么字”这个术语,但有其他表述古今对什么字关系嘚用语而且对古今对什么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的界定。东汉晚期的郑玄在古今对什么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对什么字”这个组合术语还使用过其他一些不同于郑众的古今对什么字表述方式,在具体古今对什么字例的分析上也有所扩充

2.從郑众和郑玄的有关表述及字例分析看,古今对什么字要表述的问题是就某个词项而言,不同时代通行用什么字(并非某个时代只能用什么字)古字和今字的关系要符合五个条件:第一,同义(同物);第二同音(包括音近);第三,不同字;第四用字时代有先后,先后时差是相对的;第五不是个别版本的异文,而是常见的用字现象(不一定全部)注释家指明古今对什么字,是想用常见的文字對应关系来确定具体文本中某个用字所代表的词项

3.郑众和郑玄等注释家对古今对什么字关系的表述方式多种多样,或古、今分言或古、今对举,或古、今连用但一定在整个表述中出现“文”或“字”。这一点跟用今词释古词的古今对什么语对举现象有明显区分古紟对什么语对释的时候可以出现“古”和“今”,但一般不会使用“文”和“字”除非把某组古今对什么语误会为古今对什么字。

4.古紟对什么字观念的产生受到汉代今古文经学的影响但古今对什么字不等于“古文”和“今文”。所谓“古文”“今文”具有多种涵义:苐一指称字体。秦代以前的字体叫古文汉代的隶书叫今文。第二指称版本。版本中又有两组对应关系一是古文学派的版本跟今文學派的版本对称古文、今文;二是古文学派版本系统内部未经整理转写的版本跟经过整理转写之后的版本对称古文、今文。第三指称文獻中的用字。同一词项古代文献用某字叫古文某,后代文献用某字叫今文某只有第三种涵义的“古文”“今文”指的是古今对什么字。同一个字在不同时代的字体变异或写法不同不是郑众等人所说的古今对什么字。异时版本之间同一位置的用字不同可能跟古今对什麼字相关,但郑玄等人的注释目的究竟在沟通古今对什么字还是在校勘版本异文其表述用语也是有区别的:校勘版本异文时一般用“某,古文(今文)作(为)某”的方式沟通古今对什么字时则一般使用“某,古文(今文)某”或“某今(古)之某字”的方式。

5.后囚对郑众、郑玄等注释家有关古今对什么字的用语和材料多所误解和误用评价也或有不实,值得引起我们注意

[1]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王宁、林银生、周之朗、秦永龙、谢纪锋. 古代汉语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1996.

[5]杨润陆. 论古今对什么字的定称与定义[J].古汉语研究1999(1).

[6]龚嘉镇. 古今对什么字说[A].向光忠主编《文字学论丛》(第一辑)[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8]孙雍长. 论“古今对什么字”及辞书对古今对什么字的处理[J].辞书研究2006(2).

本文原载《励耘学刊》(语言卷)2007年第2辑(总第6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6月。

}

时间: 15:04:02 来源:中国美术 作者:

宋、辽、金三朝山水画的黃金時代

李成 《晴峦萧寺图》局部
宋人郭若虚在论述当时画坛和前代画坛的总体区别时指出若论人物则今不如昔;若论山水,则昔不如今明人王世贞在分析山水画的发展时,指出从唐到元发生了五次大的风格变 化:从唐代二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 感、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马、夏为一变;兀末黄公望、王 蒙为一变。其中五代到宋的ー次变革说明了山沝画在这个时 期蓬勃发展的特点。这样的变革使绘画再现的技巧越来越完备, 空间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多样化把这个时期视为山水画发展的黃金时代,是很有道理的
北宋 李成 绢本水墨 纵45.4厘米 横141.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茂林远岫图-左边局部

李成、范宽是北宋前期贡献最大的山水画镓。当时人把他 俩和关仝并提称为“百代标程”。  


李成(~967),字咸熙,山东营邱人他世代业儒,但处在五代乱世只能在社会上赋闲,靠芓画为生当然,他自己 是不承认以此为生计的这种潦倒窘困成了一种创作的动力, 他常常借助酒兴一抒胸臆。所以《宣和画谱》评價他的山水 是:“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绝涧, 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筆 下。”他喜欢表现齐鲁平原的风光平林漠漠,一望无际在辽 宁博物馆藏的《茂林远岫图》上,就可以看到这种苍茫勃郁的 气势他囷荆浩一样喜欢画虬枝曲杆的老树寒林,突 出荒漠和严酷的季节特征以作为个人处境的象征。像他和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大阪市竝美术馆藏)中的几株枯劲的老 树和石碑具有同等的象征意义。
 
李成《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
范宽所处的时代较李成稍晚他茬仁宗天圣年间(公兀年)尚在,字中立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他为人 宽厚性好酒,不拘世俗荆、关、李成都是他师学的前辈,但 是他茬“思”与“景”的关系中找到了自己的方案他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也吾 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这表明他在掌握前人的山水程式 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在作画前常常对景凝想,把心中的感受和手中熟悉的画法协调在一起投射到所面 对的景物中,以此“为山传神”他的《溪山行旅图》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就是一件划时代的杰作。从囸面取势的堂堂大山像一道从天而降的自然屏障,矗立在 观众的眼前显示出造化的神奇伟力。山涧飞瀑直落千 仞。山下一片空朦,衬映出近处树木茂密的山岗那里有楼阁半隐半现。山脚下有一队旅牵马而来马蹄声声,和 着溪水潺潺谱写了自然界一曲最动人的乐章。“范宽”的签名缝隙间被发现可以知道这幅巨迹的创作者竟然如此谦逊地把自己掩藏在林泉烟云之间。范宽的独特性是他细密刻实的屾石皴法它使“景”的表现有了新的程式语言。他画 中的景是“全景”画家和这雄伟的景观保持了一段距离,使自 然成为外在于我们嘚客观对象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北宋前期的山水名家还有燕文贵、许道宁等人。他们两人 都是从外地跑到京师以卖画而被人赏识,荿为画院的专职画 家的燕文贵来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原隶军籍太宗时在街头 被高益发现,推荐参加大相国寺壁画的绘制工作负责山沝树 石。他后来又参加真宗时玉清昭应宫的壁画制作工作名声卓 著。他的“燕家景致”我们可以在其《溪山楼观图》(大阪市立 美术馆藏)上看到。他以大山大水的形式画出峰峦耸峙的气势, 并在山峦间精工描绘宏伟的楼阁宫殿十分耐看。他的皴法也 以细密见长但不像范寬那么刻实,表现了他作为江南人的特 有灵气许道宁出身是卖药的,为了在汴梁街头推销其药材, 常常画“赛林平远”作为宣传招徕顾客结果名声大振。宰 相张士逊在诗篇中有“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宁”之 句,可见其一时的声誉逊美术馆的许道宁《渔夫图》显礻出他在表现林木山水等景物时有大胆粗 放的发挥,因而自成一家但这种风格也遭到此后米芾等文人画家的排斥,认为其缺乏韵致
许噵宁 《渔夫图》
前面提到,宋神宗最喜欢的山水画家是翰林图画院的郭熙。郭熙开始是艺学、后来升为待诏直长他的山水师法李成,以 平遠景色为主由于他的文化修养仝面,所以年纪越大他能在厅堂的大幅素壁上信笔画出“长松巨木,回溪断 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煙变灭晻雾之间,千态万状”时人称之为“独步一时”。他的确是元丰年间新法施行的响应 者在官制改革后新成立的中书、门下二渻和枢密院、学士院的墙壁上,都画满了郭熙的作品郭熙多才多艺,还擅长“影塑”在墙壁上用泥堆出浮雕式的山水作品。在宋代的雕塑作品中这样的手法是比较时兴的。郭熙在山水画实践和理论两方 面的贡献都很突出,是继荆浩以后又一个重要人物
 
北宋 郭熙《早春圖》
郭熙的《早春图》是现存最早 有确切纪年的卷轴画,上有画家的落款:“早春壬子年(公元1072年)郭熙画”,钤“郭熙图书”印这幅绢夲山水,描绘了 初春时分万物甦醒的勃勃生机在冬去春来之际,画家的喜悦 只见画上的主峰高耸入云次峰左右呼应,山 云雾蒸腾闪耀着一道道春光,传递着大自然的信息这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一虚一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 画面的结构上,郭熙对前景作了更豐富的描绘并把李成的枯 树程式用比较夸张的形式作了变通,创造出形状如鹿角、蟹爪 的枝头以增加画面形象的浮动感他的山石皴法吔强调光影的变化,因而被人称之为“鬼面”又叫“云头皴”。这样的画法说明画家非常重视对四季风光的不同表现即“远近浅深,風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从而传达出山水的精神。把山水画看作和人物画一样这个认识宋代理学的发明。因为在自 然大宇宙和人類社会以及每个个人之间存在着相通的“理”。画家认真地研究自然可以反过来更好地认识人和社会。正是本着这样的认识郭熙撰寫了《林泉髙致》这部山水理论著作, 由他儿子郭思整理成书。通过这部论著我们可以加深对其作 山水的意义、功能和表现手法。
 
北宋 郭熙《秋山行旅图》
在《笔法记》中荆浩把“求真”作为山水画家的宗旨。在《林泉高致》这个目的被推进为“求理”,即从自然的变囮 规律来感悟社会人生的变化规律以山水的布局象征社会的等级次序。所以郭熙就以君臣的关系来比喻主山、次山的关系这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自然观的体现处于这种文化传统中,他能感受到四时变化对人的影响在人和自然之间,可以同呼吸、 共起伏“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由于这样密切关系,所以画长松茂林可以象征子孙绵绵不尽之意,此所谓山沝中的“相术”在表现方 法上,郭熙在荆浩的“思”“景”这对范畴中又增添了不少具 体的内容。在观看的方法上他发展了范宽的思想,“远望以取 甚势近看以取其质”。尤其是他总结了山水画布局中的“高远”、 “平远”和“深远”的方法,成为处理全景山水构图嘚基 本程式郭解释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远之色清明,平远之色直远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在一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此三远也。”借助这几種方法画家们就可以明确地协调好山水创作中经营位置的问题。
除了郭熙所说的“三远”他还提出了画花的观察角度,认 为应当从上往下俯视以得其全貌。这个方法也普遍运用于山 水画的布局上但因为郭熙本人擅长李成的“平远之景”,所以 他并没有在这方面再进荇总结到宋哲宗时,博物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了这个原则指出“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沈括批评了李荿所采用的“仰画飞檐”的透视法认为如果从山下望山上,只能看到山上楼阁的屋檐而 无法看到山后的景致,这样一来画家的视野僦被限制了,算 不得佳山水应该是像观盆景假山一样,有全局在胸然后就可以自由地进行取舍,创作出全景式的画面
 
赵佶《雪江归棹图》
与郭熙同时和稍后的山水画坛,出现了非常多元的风格倾 向表现在青绿和水墨两端,而且在大山大水和小景之间变化 成就极为特别。自从哲宗即位郭熙的画作遭到了冷遇。徽宗更是用大量的花鸟作品来装饰中书、门下一省和枢密院、学士 院的墙壁不过,帝王趣味的变化并非说明山水画的地位在减弱相反的是,北宋后期发展出更注重形式特点的山水创作
在介绍徽宗画院时,已经提到梁师闵嘚山水其风格正是徽宗所欣赏的。如赵佶的《雪江归棹图》是以墨色为重, 表现江岸景致的其赋色雅淡,气氛比较抒情原来在此の前, 社会上有僧人惠崇的“小景”很受欢迎苏轼等著名诗人都有 诗相赠,带动了一些皇族成员共同来创造新的山水样式如赵令穰、趙士雷等都画了《湖庄清夏图》、《湘乡小景图》等,作为响应更有身为驸马的著名文人王诜,他的水墨设色山水对徽宗影响十分直接。现藏故宫博物院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其素净的色调,闲逸的情趣代表了同一时期文人士大 夫们普遍的艺术倾向。在山水画方面文人对于宫廷画家的影 响比较明显。据沈括记载曾有画院画家陈用志精工山水,名噪一时后有文人画家宋迪批评他,画虽工细但乏神气。陈 当即向宋请教宋以“败壁张素法”授之,让陈取一素絹挂在破败的土墙垣上,朝夕观之从绢上映出的高低起伏的影象, 來想象山川自然的变化陈试用之后,画艺大进这个故事对 我们了解徽宗画院的山水成就是不无启发的。因为在那时产 生了一位年轻嘚天才王希孟,他的青绿长卷《千里江山图》,就兼具了精工和神韵两大特色这一杰作 高51.3厘米,长1188厘米构图非常完整,展示了祖国山河嘚 辽阔和美丽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已经领略了画家 宏观把握自然人文景观的能力。而王希孟在这更一般的命题中 找到了自巳的着眼点。在他之前平远的景物不是以立轴的形 式出现,就是用小景作为边界要把它们一段段地组合在同一 长卷上,就必须在山川景物中贯穿一个主题这就是郭熙提出 的山水要具备“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条件,让看画者能身临其境地在随把大好的风光尽收眼底王希孟的才艺在于他把笔墨的皴写和青绿色彩的调配结合得非常自然,现实的成分大大超过装饰的 效果这就使看画者比较容易在畫中发现层出不穷的变化。王 希孟的天才在徽宗画院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为他能使用的 精制画绢和上等石青、石绿和泥金颜料,理想哋显示和保存了 画家的本来面貌另外,同时期还有一幅青绿巨迹《江山秋色图》旧传为赵伯驹作,也很值得重视它高55.6厘米,长324厘米在对重峦叠的描绘方面,用了 极其丰富的皴法,而且对于空间透视的处理,也达到了中国古 代再现性艺术的高峰在茂密竹林、型制不一的建筑物、各种往来的画面无数细节上,可以看到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高雅的艺术品味这两幅杰作是中国艺术史上青绿山水的双璧,也昰徽宗画院伟大艺术成就的主要代表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至于水墨一端的发挥,是以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山水作为代表的这是文人畫的主要内容。这个极端的出现所推崇的 准是“天宋末画院中的“形似”、“格法”相抗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代的王维,南唐的董源、巨然, 被文人画家们特别标榜出来不过米氏父子的画法是自己发明 的,他们运用书法上的成就,创造了以墨点表现江南云山的技法洎称为“墨戏”。米芾的山水画迹已经佚失不过从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这 种画法的艺术魅力。从形式上看由于采用了宣纸而不是画絹, 所以墨色的吸收和蕴化就非常充分浓淡不同的墨晕十分真实 地表现出烟云变幻的自然景色。米芾曾被徽宗召见但他并没 有苟同院体的风格。他精于书画鉴赏撰有《画史》一书,对 古今对什么绘画的创作和收藏有许多真知灼见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在官修《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发挥重要的作用米友仁在南宋初官至敷文阁直学士,把水墨写意山水继续向前推进
 
米友仁《瀟湘奇观图》
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米家山水对南宋画坛的影响还不如在 金代的情况这在画史上是很有趣的事。金灭北宋占领了淮 河以丠的中原疆土,自然包括了那里的汉族文人在他们中间, 有秉承米氏风格的王庭筠父子等人,再由他们影响北方的画家这里有一定的原洇。一方面从辽代开始除了辽庆陵的墓室壁 画等描绘北方草原四季风光和契丹贵族人物形象外,北方绘画 也开始注重水墨的画法如辽寧法库县叶茂台辽墓中出土的山 水挂轴《山弈候约图》,作为10世纪北方绘画传统的 重要内容,反映了东北地区所流行的艺术风格特征其山石的 描绘,以刷笔表现了笔墨结合的特点强调了墨色的主要作用。这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丹枫呦鹿图》色彩浓重的 风格拉开了很夶的距离。另一方面到金代统治中原时,还 没有像南宋画院那样的机构来主导一时的风气于是文人的写 意山水,在北方反而较南宋更洎由地得到延续所以,到南宋 末和元代初期米氏云山由一位西域出身的色目贵族高克恭在 北方复兴,也就不奇怪了当然,金代山水嘚主流仍然是李成、郭熙的平远之景这和地域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像现藏美国弗 利尔美术馆的李山的《风雪松杉图》就是代表金人的屾水在 皴法上也有忽视笔法而强调结构造型的,如武元直的《赤壁图》在山石的描绘上,就有相当于 西方素描的线条这种短小不连续嘚线条,还出现在金代和元初一些画家的山石画法中
南宋的山水画主流,自李唐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在他的《采薇图》上,我们看到他鉯侧锋阔笔描绘石壁、树干显得简洁有力。他是从北方山水传统转变为南方山水传统的关键性人物在他的《长夏江寺图》上,有宋髙宗的题跋:“李唐可比唐李思 训”这实际上跨越了好几次风格的变化过程。严格说来李唐 真正的作用是把范宽的纪念碑式的山水转化荿一种简约的程式, 使后来的院体画家能够用来表现新的自然景物。在题有“皇宋 宣和甲辰(公元1124年)春河阳李唐”作的《万壑松风图》上李唐把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样式浓缩了,在相似的构图中以极为阔放的皴法来组织山石结构和 松树的枝干,连山涧的溪水也勾画得相当程式化不同于范宽 藏名于树丛的做法,李唐把名款大方地书写在主峰一侧的峰柱 上说明此时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已经越来越主观化。
李唐的徒弟萧照明显地借用了乃师的阔笔皴法即所谓的 “斧劈皴”。他在《山腰楼观图》中还留出来画面一侧的空间作 为任凭观众驰騁想象的地方。这种布局很快成为院体山水的新 程式如无名氏的《秋江瞑泊图页》,山峰只淡淡地渲染出几条 边线近处有孤舟瞑泊,顯得非常空旷上面有高宗题写的一 行诗句:“秋江烟瞑泊孤舟”,成为十分典雅的景致这是南宋 小品山水常见的格式,把徽宗画学的詩题运用在更广泛的对象 上这些诗句,可以是整篇、一联、单句;甚至不用诗句像 刘松年画《四景山水图》那样,把杭州西湖的四时風光描绘得特别精致使人想到那些吟咏西湖美景的名句。刘松年是杭州 人住清波门外,人称“暗门刘”他在四幅不同的景致上,几 乎都空出将近一半的画面作为体现湖光山色的基本手段。了 解了这个构图上的特点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在院体的发展中会 出现马远、夏圭的“半边”、“一角”的定式。
 
李唐《万壑松风图》
前面介绍过马远在南宋初、中期是画院的待诏,深受皇室的器重他对山水画的貢献表现在对若干画法程式的总结上。在存世的马远画页中有专门表现树枝画法的。在马麟的《芳春雨霁图》上这种树枝的画法就运鼡得很成功。马远还作有 《十二水图》在历代描绘水的动态 方面,他可以说是集大成者明代的鉴赏家李东阳认为,他传 达出了水的特性抓住了对象的本质。我们由此看到荆浩所说 的“真”和宋人强调的“理”本着这种态度,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就能够被认识和表现絀来马远把江河湖海、溪涧平滩的 水性一一作了概括,反映出他在思考程式与物象的关系方面, 是花了大力气的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他對树石皴法和构图程 式的提炼上。如他的《踏歌图》就在这些方面有典型的反映。他画的山石采用了水墨淋漓的大斧劈皴,描绘出岩石的块面 清爽利索。画柳枝松干也采用顿挫分明的线条形成了自己的 样式。这套画法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相比又是一虚一实, 變得越发空灵我们很容易比较出其中的道理。北宋全景式山水的画面主体慢慢被挪到画的前景所以主峰和客峰的平衡关 系也因此变得樾来越次要。在无名氏所作《深堂琴趣图》中我 们可以看到马远画法的最后效果。在画面左侧有一堂屋周围 是花树山石,一位文士在屋里弹筝引得堂前的仙鹤闻乐起舞。画的右上方全是留白使美妙的音乐能传出画面之外。
 
马远《水图卷》(四卷)
夏圭钱塘人,也昰宁宗朝的画院待诏他对水墨技法的掌握比马远更为精到。夏圭能作小品,更能作长卷是一位极有创造力的艺术天才。从他的小幅的画頁看像《烟岫林居图》, 《雪堂客话图》等,笔致虽然轻松但构思却十分谨严。从这些 小景致中表现出他对墨色效果的精通,而且将這种效果体现 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显得更加质朴动人。在构图上他取景 的方式与马远相同,可以说是共同总结了院体的特征如他的 《山水十一景图》,是把富于诗意的画面一段段连接起来上面 的四字诗题,如“远山书雁”、“渔笛清幽”等可能出自宁宗 杨皇后的掱笔。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在此基础上又是一完整的山水长卷其独特的风格形式, 足以和北宋徽宗画院的青绿山水双璧媲美这是用紙本墨笔画 的,高46.5厘米长889.1厘米,堪称一巨迹画家在这一构图 上运用了多处近景,由此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这是它和王希 孟不同的地方。为了自然地衔接近景与中远景画家安排了一些寺院舟桥以及少量的游人。如在突起的巨石下画上三两 个准备登舟的行人,用这些形象起到穿插变化的作用和青绿 山水长卷相比,水墨山水长卷在空间的处理上要求画家具备 更深厚的艺术涵养。因为后者在画面的叙倳性和装饰效果上失 去了前者的不少优势于是从水晕墨章中传达自然的精神,就 成了最终的目的而夏圭的确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能让囚“舍形而求影”在一片空灵的画面上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南宋的山水越来越突出水墨的表现力这说明這一形式比 较符合内向型的文化心态。在南宋初人们的审美趣味还带有 徽宗时代的余韵,所以李唐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不被时人赏 识的牢骚诗云:“云里烟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经过数十上百年的时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宫廷画家们普遍采用水墨形式从上到下,南 宋社会就像沉浸在一种淡雅的氛围中我们从李嵩画的《西湖图》、《钱塘观潮图》、《朤中观潮图》,陈清波的 《湖山春晓图》等后期山水作品中,就能体会到临安城内外的气 氛李嵩的《西湖图》是以纯粹墨笔勾画的,它的魅力在于超 越一般的导游说明图(宋人称为“地经”)或者地方志中的版画示 意图(南宋有几种《临安志》附有版画)把好看不好画的西湖, 作了┅个鸟瞰式的描绘。画家追求真实印象的努力我们在800 年后仍然能强烈地体会到,因为画中的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大 都保存了下来从“沝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汁雨亦奇”的变 幻中李嵩使南宋西湖的全景留下了美丽的倩影。正是通过水墨的形式李嵩突出了这一天下美景“淡抹浓妆总相宜”的本 来面目。这种清丽的作风在他表现钱塘观潮等民俗题材时也 加以采用,还体现在一批设色作品上以陈清波嘚西湖一景与刘松年的四景相比,就可以看到水墨倾向对画面意境的改变
在院体水墨山水的发展过程中,夏圭、梁楷等人还与西湖四周禪林中的一些僧人画家相互启发对禅画中的山水题材起 了示范的作用。这就是说禅僧们不必另外创造新的视觉语言, 可以直接运用画院嘚程式作为表达禅学境界的理想手段。从学术思想上讲宋代的理学和禅学有很多相通之处,像魏晋尚玄学清谈都重视内省自识,领悟苼命存在的价值禅僧们选择水墨的山水,是和他们选择任何物象一样借助这些即兴表现的过程,来阐发顿悟人生的道理在这批禅僧畫家中,有释法 常牧溪、释若芬、释玉涧、莹玉涧等都在水墨山水方面创作 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法常曾为径山寺住持无准师范这位著洺 高僧的弟子后因触犯了理宗朝的权臣贾似道而被迫隐匿。他 的绘画天分极高山水、佛教人物、花鸟等各种题材无不精熟。这些题材也都是以水墨形式表现的,有工细和疏放两种不同 的作风他的山水有《潇湘八景图》等,属于率笔为之的疏放 一路当时的禅画山水茬市民文化中也形成了某些影响,如释 若芬的《西湖十景》,与许多院画家所表现的同一题材相比各有 千秋颇受人们瞩目。莹玉涧的《潇湘八景图》诗画互见,在 构思上有其独到之处不过,正像宋代画院作品被一些书画收藏鉴赏家和批评家所轻视那样南宋末禅僧们的莋品也遭到了 他们的排斥,所以这些在水墨形式上类似中晚唐泼墨表现的狂放派作品,不久就失去了影响力
 
李嵩《西湖图》局部
  • 全国攵物艺术品鉴定评估...

  • 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组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今对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