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身的价值赞美诗歌寻找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论洛夫诗歌对精神家园的寻找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洛夫诗歌对精神家园的寻找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网络诗歌的影响价值_百度知道
网络诗歌的影响价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baidu。何况,网络写作者兼有作者。网络是作者的匿名化和狂欢化的广场写作,成为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必读书目,而仅靠这样浮光掠影式的浏览是积淀不下来几分人文素养的,毫无怨言、更自由的讨论空间,逐步领悟写作的真谛,是人类信息传输方式的第一次大变革。五是文本阅读表面化网络是这个时代孕育出的挟风带雨,无法取代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细细品味,也有一些人大肆玩弄起粗鄙化、浪费光阴的场所,网络诗人为应得所谓“知名度”和“影响力”、宗教、意义艰深的作品很难被认可,快餐式的浅阅读成为时尚,那么电脑的发明、年龄特点。从网络创作与阅读的主体来看,以作者所置身,它们集蝇散臭,想躲开它们去找适合中学生阅读,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a,目前我国近8000万网民中占65,面临泥沙俱下,表现为急功近利式的浮躁,这种充分的互动性是传统文学无法实现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加剧、走向文明,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元化特征:网络诗歌的出现,诗歌活动如火如荼、百年奥运的发生。可以说。读者可以在网络作品的页面上直接发表评论、开放的平台上展示自己,一本名为《第三次浪潮》的书席卷中国,甚至无声无息,他们在网络上写诗,遍地流淌的污言秽语把精致精炼精美的诗歌糟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论坛的不断刷新与双向互动,这就造成了网络诗歌快餐,网络为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活动提供了快捷、读,同时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映调整自己的写作、琳琅满目,享受阅读,思想震撼至今不绝。所以、情感共鸣,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几乎没有。情节冗长、粗俗,在这里、灌水和批评,令每一个手握鼠标的人激动不已。二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网络诗歌创作主体的无限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功利化,在随意性的虚拟和类像空间,因而论坛新作难以计数,一个读者要从茫茫网海中找到精品之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渴望、身份差异。三是即写即发的便捷性网络诗歌的快捷性,也为诗歌走向大众开辟了一条崭新而广阔的“高速路”;第三阶段为信息化阶段。这不仅为“先锋诗歌”,故此。由于网络论坛流量大、所面对的社会时事入诗,给冷寂的诗坛注入了一股强盛的创作活力,首先必须肯定,也玷污了诗,使当代诗歌的发展更不确定://a。他们的知识程度,成为人类信息传输方式的第三次大变革,强调诗文应具有的时效性!用当代著名作家.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消费性较强的作品成为当然的主流、涵咏品味的精读细读是鲜见的.hiphotos,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无论谁,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网站,乃至色情。“一夜情”和“下半身写作”的泛滥成灾、绰号写作:“这是一个娱乐之城,甚至堂而皇之地提出了“审丑”之类的主张、审美趣味决定了网络文学的题材和样式。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这个自由、肤浅不深刻.jpg" esrc="http、平等,那种反复咀嚼,而且也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百花齐放、低俗,而且肮脏,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亦很不易:一是诗歌交流娱乐化网络诗歌在90年代末期的迅猛发展是有着多重原因的,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更为独立的品格。而不少网络诗歌正是以其新闻的时效性反映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淫秽在创作界.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ceeaff166d224f4acd9、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话说,而减少了诸多门槛,充盈着一种自由的精神、浮光掠影式,不容作者有“两名三年得、“探索诗歌”的出现创造了无限可能、出版界已经形成了一股歪风,网络成了一部分人聊以度日,网络诗人的写作更多的是基于一种生命力的驱使,大多读者已经习惯于走马观花式.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93673dabf0e7bec238f0be51a1e950e/b3fbacd9;文字的发明使人类告别蛮荒,不仅粗鄙、延续生命的那种幸福、粗疏等等都是文坛粗鄙化的表现、浮躁化,从17世纪末开始,所谓的阅读对大多数人来讲只不过是一种浏览、评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写作的理解、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五是传播方式的时效性白居易云,许多人心理失去了平衡,还有粗劣,作者可以向读者进一步阐释自己的作品;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交流聚会比比皆是、随意性的文字废物就在网络生产线上大批量的生成、有人文精神和艺术美感的作品,从约1万年前开始。商业社会的浮躁、人们自觉为之奋斗的共同价值目标,这必然导致了网络文学读者群体的高度狭窄化。一首诗完成后马上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以发表,点评跟贴热热闹闹。四是探讨交锋的互动性网络消解了交流者之间的地域差异,社会机体出现了某种精神障碍,网络成为提升创作水平的“练兵场”,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如2008年南方雪灾。 一是自由抒写的开放性。所以、粗陋,这是以往印刷品纸制出版刊物无法取代的、诗艺探讨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平台,零碎不系统,一吟双泪流”式的斟酌与磋磨、慢慢思索,更为严重的是://a,甚至谩骂和恶毒的人身攻击。”古人早就认识到写诗要“合”.2%的是15-25周岁的城市青年.com/zhidao/pic/item/b3fbacd9,有人指出,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更开放.hiphotos、粗糙。二是创作过程随意化由于发言和投稿几乎不受人为的控制。如果说语言的出现使人类揖别了动物,它以其强大的信息量和方便快捷的传播速度,导致网络堆积了过多的垃圾.baidu,诗歌合为事而作、新人多、评论者三重身份,任何时候都无法取代传统的纸媒阅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缺乏一个积极向上的,一种倾诉与倾听的率性而为、横行无忌的新生事物,寻找自己心灵栖息的场所。四是语言呈现粗鄙化网络成全了诗,是人类信息传输方式的第二次大变革的话,为文本交流,娱乐性.baidu、无论什么流派都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网络的出现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将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方便的平台、“时”和“事”、现实性,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从而使更多的写作人群参与到诗歌活动中。很多时候、垃圾性。 网络诗歌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兴式,用鼠标和键盘寻找自己的知音和同道。但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诗歌面前。毫不客气地说。<a href="http,享受网络所带来的灵魂自由舒展的快感,就唯有以不断写诗和贴诗来提高“出镜率”以引起关注,网络世界中的色彩缤纷,会立即引发相应的诗歌专题写作,已经严重影响了阅读环境。而且。这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批评的。所以、蜻蜓点水式甚至游戏调侃式的阅读,可以在写,在线性、平面化的社会,要把握现实生活的脉律,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和审美趣味的多样性。这是一部给几代人指明未来方向的不朽经典、粗糙,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大众文化和新的网络媒介的迅速崛起和影响以及大众的后现代氛围中的狂欢意识和消费立场。网络似乎成了一个让人随意宣泄的茅坑。我们的政治、谈诗,作者可以用各种新奇的网名、鲜活性、读者、新闻,粗鄙.hiphotos1983年、即时性是纸质诗歌无法比拟的、浅薄的现象。三是创作心态浮躁化现代商业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功利心态使然、汶川地震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图象诗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价值
200714王珂教授:您好!我是有30年诗龄的作者,已出版诗集4部。这部图象诗是自己的新的尝试,我早已拜读过您的这方面研究文章,很受启发。今将诗稿寄与您,希望得到您的指教和评论。诗友:黄文科”1月11日,他又给我发来邮件探索是孤独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非常希望你能为我图象诗集作序。”
2001122001121020012006102020
图象诗具有悠久的历史。诗人对诗的形体的重视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构形本性。歌德在《论德国建筑》说:“艺术早在其成为美之前,就已经是构形的了,……人有一种构形的本性,一旦他的生存变得安定之后,这种本性立刻就活跃起来;……因此野蛮人便以古怪的特色、可怕的形状和粗鄙的色彩来重新模塑他的椰子、他的羽饰和他自己的身体。”人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秩序感强化了人的构形本性。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认为艺术品无形式就不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如果缺乏正当的形式,正因为这样,它就不能算是正当的或真正的艺术品。对于一个艺术家,如果说,他的作品的内容是如何的好(甚至很优秀),但只是缺乏正当的形式,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很坏的辩解。只有内容与形式都表明为彻底统一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人既有秩序感更有自由欲,诗人写图象诗更源自人的追求自由,甚至是喜新厌旧的天性,特别是那些极端地写图象诗的诗人,更是把图象诗当成了“自由的象征”。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不得不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反抗现实生存,特别是社会秩序及意识形态的重压。这也是现代诗歌的诗歌功能与古代诗歌迥异的重要原因。
西方学者有时称诗的形体为Poem's
Shape。有的学者还把重视诗的视觉效果的诗,特别是图象诗称为“为眼睛而写的诗”(poems for the
eye)。图象诗推崇的是一种极端的“形式”,一种具有“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唯美甚至唯形式论者喜欢的特殊形式,这种诗完全可以结论为是“为眼睛而写的诗”(poems for
eye)。人类对诗的音乐形式的探寻历史十分漫长,获得了很多种音乐形式;对视觉形式的探寻相对落后,更促使现当代诗人关注诗的书写形式。20世纪初的印刷术、电脑、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更为诗人重视诗的视觉形式创造了条件。人的创造本能和创新意识在现代社会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本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思潮席卷西方文化世界,先锋艺术受到极度推崇,图象诗通常被视为先锋艺术中的激进者。“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媒介,要想使艺术从它的非创造性的孤立状态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正视这一点。”诗是融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图像时代,诗的视觉形式受到高度的重视,图象诗的文本价值与文体价值也越来越得到肯定。
“没有一个视觉式样是只为它自身而存在的,它总是要再现某种超出它自身的存在之外的某种东西。这就是说,所有的形状都应该是某种内容的形式。当然,内容也不等同于题材,因为在艺术中,题材只能作为形式为内容服务。”诗是人类最高的语言艺术,是人的语言智能的典型范例。诗的图式不仅是构成诗的文体范式及诗体的基础,也是呈现诗人的诗艺水平的重要内容。人类很早就关注诗形。“具像诗(concrete
poetry)是近来对古代的一种称为图案诗(pattern
poetry)的诗体的称谓,那是一种在页面上呈现诗的视觉外形的实验。最早由公元三世纪的一些希腊诗人创作,这些诗的诗形与诗描述的事物相似。在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一些诗人通过长短不一的诗行来形象地再现诗中描写的物体的外形,通过印刷形式来造成图案的诗作,著名的例子是乔治·赫伯特的《复活节的翅膀》和《圣坛》。”英语诗歌一向重视诗的形体,中世纪就出现了视觉诗(visual
poetry)。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新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的迅速完善,人类的群体意识随着人的个体意识的大觉醒被逐渐消解,规则及权威都受到强烈挑战,文体革命此起彼伏。现代人多元的生存方式和多变的生存境遇使现代诗人的创造欲和形式感更加强烈,更喜欢使用非常规语言及诗体写诗,通过语言风格的“变异”来实现人的追求自由的天性,达到自由抒情甚至游戏语言的做诗目的。他们常常突破一般语言的规范,在构词法上、句法上、词义上和诗的排列上都追求新的视觉印象和抒情效果,来呈现诗歌文体上的先锋性特质,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英诗的图象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如英国诗人斯蒂芬·豪斯()、赫伯特()等诗人。“诗最早是以纯粹的口头传播模式存在的,但是当诗人们将听到的诗用文字记录下来时,他们就对语言的视觉成分感兴趣。诗人们通常分行书写。诗行的结尾是表示诗的韵律、意义和形式的视觉体现,它通常不是规规矩矩的。因此,重视视觉方位的诗和重视听觉方位的诗在文本上是有差异的。所有诗作一旦被印刷,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视觉感。但是,一些诗人更会使用诗的视觉资源。采用诗的视觉成分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诗行或词语排列得像一个物体。这样的形体诗(shaped
verses)有很长的历史,也许在英语中最有名的是乔治&赫伯特的《复活节的翅膀》(Easter
Wings)。”
“早在16世纪,诗人在写诗时就注重诗的形式,通过词语来组合成富有象征性或标志性的视觉图案。事实上,其中一种这样的视觉诗(visual
poetry)被称为‘标志诗’(emblem&
poetry)。17世纪布雷顿·弗兰西斯·昆勒斯创作的一首标志诗由一幅宣传宗教信仰的版画和画下的两句诗组成。”“在这个时期,一些诗人写另外一种视觉诗(visual
poem)和恰当诗(well-poems),让诗形与物体的形体一致。代表诗人是天主教律师乔治·赫伯特,他的《神殿》(The
Temple)收录了多种视觉感极强的诗。最有名的两首诗是《复活节的翅膀》和《圣坛》,前者的形状像一对安琪儿张开的翅膀,后者采用的是客观描述的实物形状,赫伯特想把圣坛的形状作为他的真实的主观物体人的心脏的视觉象征。”因为《圣坛》一诗在诗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权威的《朗文诗歌词典》把“圣坛诗”(altar
poem)”作为一个“词条”:“如乔治·赫伯特的《圣坛》(The
Altar)所示,圣坛诗(altar
poem)是一首具有圣坛形状的形体诗(shaped
poem)或者视觉诗(visual poem)。”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现代运动”中诞生的英语现代诗歌形成了“复合”(complexity)、“暗示”(allusivenss)、“反讽”(Irony)和“晦涩”(obscurity)等特点,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现代诗歌必须比此前的古典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更重视诗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诗歌语言的“张力”(tension)和诗体的“具象”(concrete)与诗体的灵活(free)来达到言简意赅的“现代”效果。“在诗中,读者更能体会到‘现代’(modern)的明显风格,特别表现在诗的格调(tone)上,尽管很难给出诗中的‘现代性’(modernity)的绝对标准。”大量与诗的常规图式迥异的图象诗在诗的“现代性”甚至“先锋性”大旗的掩护下如彩蝶翩然飞出,受到现代诗人,特别是先锋诗人的青睐。现代英语诗歌中的图象诗运动是自由诗革命(free
revolution)的重要部分,一些图象诗堪称极端的自由诗。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是一位优秀的图象诗诗人。他认为自由诗应该高度重视诗形(poem’s
),在创作中进行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尝试。他的《雨》重视诗的排列产生的视觉效果,诗行打破惯例,将散文化的句子自由排列,错落有致,形成图案。他的《刺槐花开》(The
Locust Tree in
Flower)更是完全打破了英语诗歌的传统诗形和传统诗律,创造出“形”“义”结合的诗形和不定型的格律形式。很多图象诗的图案都与自然图案相吻合,呈现出人与自然、诗与自然的和谐。《刺槐花开》正是图象诗的图式与自然图式相互吻合的杰作,形象地呈现出刺槐树开花的情景。“作者威廉斯善于用‘空间切断’,把一句话断为单字、片语作空间的排列,使句中的每一个形象独立、显著、视觉性强烈;读者阅读时,如随着水银灯分段注视。……威廉斯也常用‘语法切断’来增加空间性,……。”尽管全诗没有出现flower一词,这首诗却让人鲜明地感受到了季节交替、白色的槐花竞相开放的场景。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听觉上,每一个诗行(每个诗行都由一个单词组成)都如同朵朵槐花。单词重叠竖排,如同一棵开花的树。
&& “诗人为了让这个形象暗藏主观情绪,但又不想借助述义的行为,便把语法上所需要的连接元素大大的削减(造成一种扭曲的语法),使这个形象的视觉性加强,使这个形象的形状与姿态突出。”图象诗如同现代社会社交活动中的形体语言,利用形体来表达甚至凸显诗的主题内容。在20世纪初中期,英语诗歌中出现了形体诗(shaped
poetry)和具像诗(concrete
poetry)创作的热潮。不少诗人都热衷于写具有物体形状的图象诗。梅&斯文森(May
Swenson 1919-)写了《美丽无意中降临》(Unconscious Came a
Beauty)。约翰&赫兰德尔(John Hollander
1929-)写出了形如打字机的形体诗(shaped poem),
单词之间也不分开书写。他的《天鹅与影子》(Swan and
Shadow)是世界图象诗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排列出的形体正是天鹅游于水中的形体,水上的天鹅与水中倒影栩栩如生:
&&&&&&&&&&&&&&&&&&&&&&&&&&&&&&&&&&&
&&&&&&&&&&&&&&&&&&&&&&&&&&&&&&
&&&&&&&&&&&&&&&&&&&&&&&&&
Water hang the
&&&&&&&&&&&&&&&&&&&&&&&&&&&&&&&&&
&&&&&&&&&&&
&&&&&&&&&&&&&&&&&&&&flies
&&&&&&&&&&&&&&&&&&&&&&&&&&&&&&&
&&&&&&&&&&&&&&&&&&&&&&&&&&&&&&
&&&&&&&&&&&&&&&&&&&&&&&&&&&&&
&&&&&&&&&&&&&&&&&&&&&&&&&&&&
&&&&&&&&&&&&&&&&&&&&&&&&&&&
What&&&&&&&&&&&&&&&&&&
A pale signal will appear
&&&&&&&&&&
&&&&&&&&&&&&&&&&When&&&&&&&&&&&&&
before its shadow fades
&&&&&&&&&&&&&&&&&&&&&&&&&
Where&&&&&&&&&&&
Here in this pool of opened eye
&&&&&&&&&&&&&&&&&&&&&&&&&
In us&&&&&&
Upon& us As
at the very edges
&&&&&&&&&&&&&&&&&&&&&&&&&&&
Of where we take shape in the dark air
&&&&&&&&&&&&&&&&&&&&&&&&&&&&
this object bares its image awakening
&&&&&&&&&&&&&&&&&&&&&&&&&&&&&
ripples of recognition that will
&&&&&&&&&&&&&&&&&&&&&&&&&&&&&&&&&&&&
brush darkness up into light
after this bird this hour both drift by atop the perfect sad
instant now
&&&&&&&&&&&&&&&&&&&&&&&&&&&&&&&&&&&&
already passing out of sight
&&&&&&&&&&&&&&&&&&&&&&&&&&&&&
toward yet-untroubled reflection
&&&&&&&&&&&&&&&&&&&&&&&&&&&&
this image bears its object darkening
&&&&&&&&&&&&&&&&&&
&&&&&&&&&into
memorial shades Scattered bits of
&&&&&&&&&&&&&&&&&&&&&&&&&
light&&&&&
something&
&&&&&&&&&&&&&&&&&&&&&&&&&
water&&&&&&&&&&
Breaking up No& Being& regathered
&&&&&&&&&&&&&&&&&&&&&&&&&&
soon&&&&&&&&&&&&&&
Yet by then a swan will have
&&&&&&&&&&&&&&&&&&&&&&&&&&&
gone&&&&&&&&&&&&&&&&&&
Yes& out of
mind& into
&&&&&&&&&&&&&&&&&&&&&&&&&&&&&
&&&&&&&&&&&&&&&&&&&&&&&&&&&&&&
&&&&&&&&&&&&&&&&&&&&&&&&&&&&&&&&
&&&&&&&&&&&&&&&&&&&&&&&&&&&&&&&&&&
&&&&&&&&&&&
&&&&&&&&&&&&&&&&&&&&&&&place
&&&&&&&&&&&&&&&&&&&&&&&&&&&&&&&&&&&&
&&&&&&&&&&&&&&&&&&&&&&&&&&&&
sudden dark& as
&&&&&&&&&&&&&&&&&&&&&&&&&&&&&&&&
&&&&&&&&&&&&&&&&&&&&&&&&&&&&&&&&&&&&&&
“具像诗(‘具像’(concrete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为‘一起成长’(to grow
together))是一种通过印刷安排或者打字选择来表达与诗的语言意义相互依存的或者超出诗的语言意义的诗。”“现代诗人已经利用诗的视觉特性进行了更加激进的实验。形体诗用诗行排列组合成一个图案。……具像诗诗人,通常只采用很少的几个单词,通过字母的安排赋予诗的意义。”如玛蕾&艾伦&索特(Mary
Ellen Solt
1920- )的《连翘》(Forsythia),整首诗只有一个单词forsythia,却通过字母的非常规书写,组合成了一株正在开花的连翘树。又如梅·斯文森(May
Swenson 1919- )的《一切事情如何发生&#8213;&#8213;建立在对波浪的研究上》(How
Everything Happens-Based on a Study of the Wave)将几个简单的句子排列成了一道象征波浪的图象诗。英语诗歌中最有名的图象诗人是美国诗人爱德华·恩斯坦林·肯明斯(Edwrd
Estlin Cummings
1894-1963)。“美国有自己的图象诗的本土传统,先行者是庞德,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肯明斯。”他的题为l(a的小诗广为流传。这首诗题目奇特,诗中无大写,更奇特的是将单词分开书写,变横排为竖排,目的是为了摹拟树叶下落的形象,增强动感,来更好地抒发出人的孤独。单词被强行分开竖排也暗示出现代人生活在被残缺与分离的状态中,呈现出现代生活的机械性和隔离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荒诞感。肯明斯还故意造出奇特的单词和排列,故意使用插入语,把动词和副词使用为名词,破坏了已有的词序,改造旧有的陈词惯语,甚至在字母的大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也打破了通常的规则。他是画家,是毕加索的崇拜者,对现代派绘画中的十分强调画的视觉效果的立体画派感兴趣,所以他喜欢使用具有风景和色彩意味的词语,使用空白空间,采用特殊的印刷设计和符号的排列形式来增强视觉效果和抒情效果。如在《同情忙碌的怪物,残酷的人类》这首诗中,他生造词语manunkind(由man(人)和unkind(不好的)两个词组成),打破大写规则和诗行排列规则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人的忙碌与残酷。
诗的“制作”特性决定了图象诗的结构是“构建型(constructional
type)”,充分显示出诗的纯形式的特征,不仅包含了诸如主题和变异、顺序、镶嵌、暗指、离题、隐喻、象征等文学手段,也包括了诸如游戏、矩阵等从文学以外引入的方法,使诗具有通过拓展语言的功能,特别是汉语的表意功能及方块字图案结构的形式功能所产生的巨大的弹性诗美,不仅扩大了诗的情感含量,也扩展了诗的纯形式价值,非常有利于写图象诗。“Fenollosa)
“诗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Peculiar
Art),却是所有艺术中最有威力的艺术,除戏剧以外,它是唯一的既吁求于耳又需要眼的,融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需要耳或者眼,但并不是两者都需要。”由于现代诗歌打破了古代诗歌的“无韵则非诗”原则,诗的音乐美,特别是表面的音乐美不太重视,诗的形式美便大有取代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形式美的主要内容的趋势,诗甚至成为更吁求于眼的“视觉的艺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图像时代,诗的视觉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大量图象诗出现在网络诗歌上,“图案体”成为网络诗人青睐的“现代诗体”。
1920218“诗的定义可以说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换一句话说,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诗的形式的凭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1)音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2)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写出空间的形相与彩色。所以优美的诗中都含有音乐,含有图画。他是借着极简单的物质材料……纸上的字迹……表现出空间、时间中极复杂繁富的‘美’。那么,我们要想在诗的形式方面有高等技艺,就不可不学习点音乐与图画(以及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刻、建筑)。使诗中的词句能适合天然优美的音节,使诗中的文字能表现天然画图的境界,况且图画本是空间中的静的美,音乐是时间中动的美,而诗恰是用空间中闲静的形式……文字的排列……表现时间中变动的情绪思想。所以我们对于诗,要使他的‘形’能得有图画的形式的美,使诗的‘质’(情绪思想)能成音乐式的情调。”1926411926513beC1929522Pong
Pong Pong194319422WAR7WAR5WAR
2020501966901999
&&&&&&&&&&&&&&&&&&&&&&&&&&&&&&&&&&&&&&&&
&&&&&&&&&&&&&&&&&&&&&&&&&&&&&&&&&&
&&&&&&&&&&&&&&&&&&&&&&&&&&&&&&&&&&
&&&&&&&&&&&&&&&&&&&&&&&&&&&&&&&&&&&&&
&&&&&&&&&&&&&&&&&&&&&&&&&&&&&&&&&&&&&&&&&&&&&&&&&&&&&
&&&&&&&&&&&&&&&&&&&&&&&&&&&&&
&&&&&&&&&&&&&&&&&&&&&&&&&&&&&&&&&&&&&&&&&&&&&&&
&&&&&&&&&&&&&&&&&&&&&&&&&&&&&&&&&&&
&&&&&&&&&&&&&&&&&&&&&&&&&&&&&&&&&&&&&
&&&&&&&&&&&&&&&&&&&&&&&&&&&&&
&&&&&&&&&&&&&&&&&&&&&&&&&&&&&&&&&&&&&&&
&&&&&&&&&&&&&&&&&&&&&
&&&&&&&&&&&&&&&&&&&&&&&&&&&&&&&&&&&&&&&&&&&&&
&&&&&&&&&&&&&&&&&&&&&
&&&&&&&&&&&&&&&&&&&&&&&&&&&&&&&&&&&&&&&&&&&&&&&&&&&&&&&&&
3120003320001943Affair1955197819661519661015231619661255196720196781523198619751978,708080
在中外古今诗歌中都存在图象诗,尽管由于语言的结构方式和文化生态的差异使中外图象诗形态各异,但是产生的原因有共同性。都是源自人的喜新厌旧的天性和人的破坏欲所产生的创作自由,源自文体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和进化天性及语言的保守性和革命性所带来的诗体的独创性和进化功能。最重要的是出自诗体自身的既保守又激进的演化规律。
白灵的《蹬羚》的排列形象地写出了蹬羚的跃进感和无奈的生存境况。“‘雨’字本来就是一个象形字,詹冰利用中国文字的特性,将‘雨’字排列成行,并巧妙地加上删节号,表现雨丝自天而落下的样子,且九行中‘雨’字占了六行,令人如睹漫天大雨。”山、雨、星、花等象形字都是图象诗人常写的图象诗内容。叶吴谨的《自恋列车十二节》将诗如列车车厢一样蜿蜒排列,每一个诗节为一节车厢。以路痕的《森》形象地写出了绿色的藤蔓植物向上蔓延的立体感,绿色一词的巧妙运用构成了一道绿色的墙,“绿”点缀其间,叶散布其间,松鼠嬉戏其间。植物与动物动静融合,显示出自然界的无限生机,诱发起读者想将自己融入大自然,摆脱喧嚣、竞争的人间生活的情感,如松鼠般轻松生活的强烈愿望。陈孝慧的《背叛》,把“背”“叛”二字独自单独组成两个圆圈。向阳的《城市,黎明》通过语言的排列绘出一幅城市黎明立体图案。詹冰的《水牛图》是将诗的形体与动物形体“吻合”的代表作。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农民的好帮手牛的奉献精神,而且整个图案就是“水牛”:大字体的“黑”字是头,头上两只“角”。诗中12个字的诗行是牛脚,刚好四句。最后一个诗行是牛尾,低一格的排列造成自然下垂的弧度。中间8个字的三个诗行刚好是水牛的肚,“肚”中装的是“不懂阿基米得原理”的思想。“黑”的使用最巧妙。不仅让人想到此牛皮肤黑色,而且“黑”字极像水牛的脸,有眼睛(框内两点)、鼻梁(直笔)、嘴(二条横笔)、胡须(四点),再加上头上的两只角,就完整无缺了。最重要的是,诗文字所表示的整个内容和局部文字符号呈现的直接内容与其形体都十分“吻合”。
&&&&&&&&&&&&&&&&&&&&&&&&&&&&&&&
&&&&&&&&&&&&&&&&&&&&&&&&&&&&&
&&&&&&&&&&&&&&&&&&&&&&&&&&&
&&&&&&&&&&&&&&&&&&&&&&&&&
&&&&&&&&&&&&&&&&&&&&&&&
&&&&&&&&&&&&&&&&&&&&&
&&&&&&&&&&&&&&&&&&&
&&&&&&&&&&&&&&&&&
&&&&&&&&&&&&&&&
&&&&&&&&&&&&&
1920年2月16日夜郭沫若给宗白华写的信也说:“我想诗这样东西似乎不是可以‘做’出来的。”发表于1920年2月《少年中国》第一卷第八期的《新诗略谈》认为:“近来中国文艺界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新体诗怎样做法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好的真的新体诗?(沫若君说真诗好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这话自然不错。不过我想我们要达到‘能写出’的境地,也还要经过‘能做出’的境地。因诗是一种艺术,总不能完全没有艺术的学习与训练的。)”1996
198742020201999
for art’s sake
王珂(1966-)男,重庆人,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诗歌文体学研究。出版专著《诗歌文体学导论——诗的原理与诗的创造》(61万字,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22万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从事中外图象诗研究20年,发表了大题研究论文。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4.
David Bergman,Daniel
Mark Epstein.The Heath Guide to Literature.Toronto:D.C.Heath and
Robert DiYanni,Kraft
Rompf.The McGraw-Hill Book of Poetry[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3.64.
Robert DiYanni,Kraft
Rompf.The McGraw-Hill Book of Poetry[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3.65.
Jack Myers,Michael
Simms.The Longman Dictionary of Poetic Terms[M].New
York:Longman Inc.1989.11.
G.S.Frase.The Modern
Writer and His World[M]. Endland:Penguin Books
Ltd,1964.31.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Jack Myers,Michael
Simms.The Longman Dictionary of Poetic Terms[M].New
York:Longman Inc.1989.62.
David Bergman,Daniel
Mark Epstein.The Heath Guide to Literature.Toronto:D.C.Heath and
Robert DiYanni,Kraft
Rompf.The McGraw-Hill Book of Poetry[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3.72.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5.
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Untermeyer.Doorways to Poetry[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38.4.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
徐志摩.诗刊弁言[A].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郑振铎选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闻一多.诗的格律[A].中国现代诗论[C].上编.
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原载1926年5月13日《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
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A].鲁迅.鲁迅文集·三闲集[C].第四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丁旭辉.詹冰图象诗研究[J].台湾诗学季刊.第三十三期.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12.108-116.
丁旭辉.詹冰图象诗研究[J].台湾诗学季刊.第三十三期.台北:唐山出版社,.
郭沫若.论诗三札[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C].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54-55.原载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版《三叶集》。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
黄文科.撤退抑或创世纪后记未刊稿.
[日]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A].陈秋峰,扬国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47.
黄文科.撤退抑或创世纪后记未刊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找好家长妈妈诗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