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古代名人事迹生平事迹调查报告

名人生平事迹要事例不要简介_百度作业帮
名人生平事迹要事例不要简介
给你五个科学家,五个政治领袖,五个劳动模范的事迹:艾萨克·牛顿艾萨克·牛顿爵士,(日-日)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日-日),举世闻名德裔美国科学家,为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伽利略·伽利雷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他创制了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开辟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詹姆斯·瓦特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许多机械制造知识,以后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785年,他也因蒸汽机改进的重大贡献,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日瓦特在靠近伯明翰的希斯菲德逝世. 政治领袖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亚历山大大帝梦想征服世界的霸王亚历山大大帝,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伟略,勇于善战,领军驰聘欧亚非大陆,似的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 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年),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他毕生未进大学学习,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1758年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1774年和1775年,先后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出席第一届、第二届大陆会议.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组织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成立联邦最高法院.他在许多问题上倾向于联邦党人的主张,但力求在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之间保持平衡. 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镇压了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苦命的社会成果. 威灵顿第一威灵顿公爵(~) 阿瑟-韦尔斯利.别名铁公爵,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英国第25、27任首相.最初于印度军中发迹,西班牙半岛战争()时期建立战功,并在打败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1815)中分享胜利.最终更成为了英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国、沙俄、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6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被公认为是19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政治人物. 劳动模范雷锋雷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湖南望城县人.湖南长沙简家塘(今属望城)人.1949年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初期,雷锋在该乡人民政府当任通信员,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日因公殉职. 焦裕禄焦裕禄() 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1963年9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 孔繁森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农家庭.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王进喜王进喜同志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6岁开始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4岁被抓夫到玉门油矿做苦工,1950年春,他成为我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在大庆油田,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和钻井二大队大队长、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1970年因病逝世. 郑培民郑培民,男,日生,河北武安人,生于吉林省海龙县.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6月至1992年10月,郑培民先后担任湘潭市委副书记、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1992年10月至1995年10月,郑培民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95年10月,郑培民担任省委副书记.2001年1月,郑培民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日,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请列举古代历史上义乌的两位名人,并简单介绍其生平事迹。_百度知道
请列举古代历史上义乌的两位名人,并简单介绍其生平事迹。
誉为绝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才名远播,轰动朝野、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初唐四杰;“帝京”长篇。兵学大家——宗泽();讨武传檄,名流千古,堪称一代名将文学大家——骆宾王(619~约687),是北宋,文韬武略,7岁咏《鹅》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法号玄朗。唐咸亨四年生于义乌县上傅村(今义乌市塔山乡上傅村)。唐代高僧。善慧大士傅翁六世孙,人称左溪尊者,天台宗第八教祖玄朗(673—754),字惠明,俗姓傅
骆统(193~228),宇公绪。三国时乌伤(今浙江义乌)人。骆统曾任乌程相、郡功曹、行骑都尉、中郎将,升偏将军、濡须督,封新阳亭侯。为孙吴著名将领之一。
古代历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万荣县古代的祥瑞事件
&&白鱼入船、河图洛书,在古代被视为祥瑞,视为大吉之兆。在古代的谶讳学家眼中,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上天对当政者的行为及其政策的赞成或表彰,因此不吝赞美之词,也不惜搜罗之力。古代的祥瑞到底出现过多少,笔者还真不好冒昧蠡测,如果有人真感兴趣,大可去看《符瑞志》一类的专门记载;甚至万荣县古代出现的祥瑞有多少,笔者都不敢妄说。但古代万荣县无疑是有过祥瑞的,特别是有这么几个所谓祥瑞,曾经介入了国家的政治生活,改变过最高统治者的思想意志,笔者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盘点盘点。
一、汾阴现鼎
大家知道,汉武帝是古代帝王中使用年号的第一人,共用年号11个,其中的一个年号叫元鼎,用过6年。以前史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元鼎四年(前113)武帝曾得到一尊宝鼎,即是元鼎年号的来历。甚至有人因此推断说,元鼎才是帝王使用年号的开始,武帝之前所用的年号都是后来追加的。现在这个观点被颠覆了,大家都认同武帝所用的“建元”的确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
但这最起码说明,得鼎这件事在汉武帝的政治生活中很重要,很有意义。那么汉武帝在哪儿得到的宝鼎呢?就是在汾阴县,也即今天的万荣县。这件事在当时被传得挺玄,也挺曲折,所幸都被司马迁系统地记载在《史记·封禅书》里,我们还能搞清其中的来龙去脉。
大致在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的时候,赵国的一个方士新垣平对文帝说:“当年,周鼎曾失落在泗水之中。如今黄河水泛滥,直通泗水。我望见东北方的汾阴地区有金宝气,难道是周鼎要出现了吗?虽然征兆已现,但若不争取,它是不能主动来到人间的。”汉文帝听信了他的话,就命人在汾阴的南边修了一座庙,希望通过祭祀祈求周鼎的出现。
过了50多年,汉武帝元鼎四年冬(汉代以冬天为岁首),武帝在雍城郊外祭祀上天,说:“我亲自祭祀上帝,却不祭后土,与礼不合。”有关部门的官员就与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迁之父)、祠官宽舒商议,决定找一个地势低洼的地区去祭祀土地神,并选定了汾阴。于是就在汾阴县的脽丘上建起了后土祠,汉武帝带领群臣搞了一个盛大仪式,按祭祀上天的礼仪祭祀了后土。在此之后,汉武帝又多次来此祭祀后土,其中一次来时适值秋天,汉武帝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千古绝唱《秋风辞》。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这年夏季,汾阴县一个叫作锦的巫师,在魏脽后土祠旁为民祭祀时,见地下有个象钩一样的东西,挖开来一看,是一个大鼎。尺寸很大,与普通的鼎很不同,刻有花纹,但没有款识。觉得奇怪,告诉了小吏。小吏报告给河东太守胜,胜又上报朝廷。武帝派使者检查并询问得鼎的经过,确认中间没有奸诈作伪的事情,就按礼祭祀,把大鼎迎到甘泉宫。武帝本人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计划把鼎献给给上天。行到中山(所在不详),鼎的上空出现一片黄云,氤氲缭绕如同车盖。恰巧又有一头麃(狍子)经过,武帝就亲自射死了它,并顺便用它做了祭鼎的牲礼。回到长安后,公卿大夫都请求尊奉宝鼎。并说:“传说中的泰帝曾制作过一个神鼎,一就是壹统的意思,天地万物都要与宝鼎显示的现象相联系;黄帝制作过三个宝鼎,象征着天地人;禹铸九鼎,象征着天下九州,都曾经用来烹煮祭祀上帝和鬼神的牺牲。之后每逢圣主和盛世,鼎就会出现,……如今神鼎已到甘泉宫,您看它色泽光润,变化如龙,朝廷一定会承受无穷的福报。再说,走到中山时,有黄白云像车盖一样降落在鼎上,又出现麃这种瑞兽,包括您射麃用的弓矢,都是在神坛下得到的,这全是上天对您祭祀后土的回报啊。只有受天命而为帝的人,才能心知其意而与天德相合,所以鼎应该献给祖庙,藏于宫廷,以便和上述的各种符瑞应合。”汉武帝听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了一首《宝鼎歌》。歌中写道: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藌出鼎,皇祜元始。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但这尊宝鼎后来归落何处,史籍上再没有交待。但无论如何,这无疑是汉武帝时期一起重大的祥瑞事件。
二、介山见麟
汉武帝之后过了700多年,到了唐高宗龙朔年间,万荣县又出现了祥瑞。这一次来得更厉害,祥瑞居然是一只麒麟。这件事,《旧唐书》记载得很清楚:“(龙朔三年,即公元663年)冬十月丙申,绛州麟见于介山。丙午,含元殿前麟趾见……十二月庚子,诏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意思就是说,663年的十月丙申这一天,在绛州的介山上发现了麒麟,过了十多天的丙午日,在含元殿的门前又发现了麒麟的足迹。麒麟在古代那可是了不得的祥瑞,被称为“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也就是最高等级的瑞兆。于是高宗皇帝高兴了,在这一年十二月的庚子日,下令改元,将下一年的年号改为麟德。万荣县的一只麒麟又一次在帝王的头脑里产生了“风暴”。
但为什么说绛州介山就在万荣县呢?这一点,《新唐书·地理志三》可以查出:“绛州绛郡,雄。……(辖)正平、太平、曲沃、翼城、绛、闻喜、垣……”但这是唐末的建制情况,在同一卷的《河中府河东郡》条下有载:“万泉,上。……隶绛州,大顺二年(891)来属。有介山。”也就是说,万泉县在唐初本属绛州,直到晚唐昭宗年间的891年才划归河中府。介山正是万泉县境内的一座山。万泉与荣河合为万荣,因此介山就在万荣境内。
这个介山,说来是万荣人再熟悉不过的一座山,其实就是雄居万荣县中部的孤山,不过现在人们多称之为孤山或孤峰山而已。孤山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山海经》中称为景山,“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先秦之后,又多称之为介山,《汉书·武帝纪》:“朕用事介山,祭后土。”这个“介山”即指此山。东汉扬雄《河东赋》中说:“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揽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不仅谈到介山,还谈及了他得名的缘由,即这座山就是当年介子推奉老母而隐居的地方,晋文公寻找介子推而不得,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死也不出山,晋文公怜悯他,就以此山作为介子推的封田,故名为介山。介子推隐居之地史书上称“绵上山中”,故此山历史上亦称绵山。这件事,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有谈及,他说:“介山……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谓之子推祠。”郦道元对介山的特征介绍得倒很准确,一是它
“特立”,是孤零零的一座山,故人们称之“孤山”;一是它周回七十余里,山体庞大,呈四方形状,故又被称为“方山”。只是他并不认可这个介山是介子推封田的说法,认为介子推隐居的“绵上山中”在今天的晋中市。这是史学界的一桩公案,且不去管它。我们只要知道万荣县的介山曾出现过麒麟就够了。
不过,介山的风景倒也不错,元代大画家王冕曾写过一首《过孤山·次韵》赞美它:“蓦地见青山,徘徊落照间。泉飞千尺练,岚抹一梳鬟。古洞龙长蛰,深森鹿自闲。攀跻凌绝顶,长啸解尘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三、宝鼎再现
自从汉武帝亲自到万荣县祭祀后土之后,后土祭祀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祭奠活动。到了唐代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春,唐玄宗到北都太原等地巡察,路过河东。随从大臣张说乘机劝谏说:“……若便入京,路由河东,有汉武脽上后土之祀,此礼久阙,历代莫能行之。愿陛下绍斯坠典,以为三农祈谷,此诚万姓之福也。”唐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驻跸河东,准备举行祭祀活动。在行祭祀之前,唐玄宗下令对后土祠进行扩建,结果在施工中,祥瑞再次出现,一下子掘出了两尊宝鼎。这个“彩头”,可把玄宗皇帝高兴坏了,于是大加宣扬。这还不够,在《唐大诏令集·祀后土赏赐行事官等制》还有这样的记载:“北巡并都,南辕汾上,览汉武故事,修后土旧祠。时为仲春,地气萌动,将先政本,为众祈谷,宝鼎出地……荣光塞河……”就是说在升坛祭祀的时候,五色的云气弥满了河汾大地,唐玄宗更加高兴,祭祀结束,就下令改汾阴县为宝鼎县,以资纪念。并下令参与祭祀的官员,三品以上加一爵,四品以上加一阶,陪位官赐勋一转,“所经州、府、县无出今年地税”,还把建议祭祀后土的张说提拔为中书令。
想必是这次祭祀活动给唐玄宗留下了非常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十年之后的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再次北巡太原,返驾长安途中,中书令萧嵩说:“上一次祭祀后土,是为了给百姓祈谷。祭祀之后,后土保佑,连年丰收,百姓富饶,皇上应当再去祭祀,表示感谢。”唐玄宗欣然同意,当年11月,亲自到宝鼎后土举行了隆重的“赛礼”活动,以表示酬神还愿的心意。礼毕,“大餔三日”,并大赦天下,唐玄宗还亲自撰文,勒石纪念。
四、荣光溢河
因为有一座后土祠矗立在这里,万荣县的祥瑞也就有了名气。但光有名气还不够,还要有识货之人抬举你。到了宋代,这个识货之人就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宋代开国后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喜欢装神弄鬼的皇帝。大中祥符元年(1008),就曾自编自演过一出天降祥瑞的“天书”事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中祥符三年,宝鼎县进士薛南等率父老、僧道千余人联名请愿,强烈要求宋真宗到宝鼎县祭祀后土。宋真宗假意推托,薛南等坚意恳请,最后连朝中文武百官都动员起来,纷纷上书请求。于是宋真宗顺水推舟,答应第二年春天“有事于汾阴后土”。
皇帝出巡,天惊地动。为了准备这次祭祀活动,宋真宗做足了文章,不仅委派朝中诸大臣分工负责祭祀事务,还军队就征调了5000人,在宝鼎县专门建了一所行宫“奉祗宫”。第二年二月,宋真宗君临宝鼎,举办了隆重的祭祀后土活动。祭祀不仅祭奠了主神后土,还配祭了宋太祖、宋太宗两位先皇,为此,宋真宗亲自撰写了《汾阴二圣配飨铭》一文,勒刻为碑,至今还保存在万荣县后土祠内。
祭祀活动的高潮阶段,当然要有祥瑞出现,于是乎,“荣光溢河,休气四塞,光为五色”,整个黄河河面上都闪耀出奇异的五彩颜色,宋真宗的虚荣心也为此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仪式结束,宋真宗意犹未尽,委派官员分别祭奠了河东一带诸神,伏羲、神农、帝舜、成汤、周公,甚至包括历代来万荣祭祀后土的历代皇帝,都一一得到纪念。
祭祀完毕,宋真宗下令大赦天下,并宴请群臣和当地父老,那位主动凑趣的当地进士薛南,也因功受赏,被任命为“将作监主簿”。宋真宗当然没有忘记机缘巧合、给足他面子的黄河祥瑞,下令将宝鼎县改名为荣河县,以示纪念。
就这样,万荣当地的祥瑞,在满足最高当政者心愿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皇甫村(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下辖村)_百度百科
?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下辖村
(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下辖村)
皇甫村隶属于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位于城以东,乡政府所在地,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村共8个居民组,433户,1600多口人,6200多亩耕地。
皇甫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4名,全村共有村民代表32名。
全村共有4眼深井,满足了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村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苹果、桃和药材为主。
村中设有卫生所,幼儿园,小学,商铺等场所,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村里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已安装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广场以东新建了文化舞台及支村委办公场所。
村中街、巷、户道硬化已实现90%,并且全部安装上了路灯,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文艺宣传队。[1]
皇甫村第九届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党支部书记
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
纪检监督小组
负责党务、村务公开监督
重要事项监督工作
干部作风、廉政宣传等工作
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
村委副主任
负责治保、民调、土地、文教
负责卫生、妇女、水电
监督委员会
村三资公开、民政扶贫发放等工作
村级财务、村级工程监督
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民主理财小组
负责会议召开
监督本村财务制度实施
民事调解小组
解决村民纠纷
做好和谐文明村宣传工作
解决村民纠纷
农廉网查询室
负责农廉全面工作
查询室负责人
负责村民查询工作
查询室负责人
负责村民查询工作[2]
皇甫村村委班子届内任期目标
一、坚决贯彻执行乡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及时、圆满地完成乡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平、公正、公开地办好村里的每一件事。
三、坚决服从村党支部的领导,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维护村委会一班人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完成本村的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四、积极抢项目、争资金,重新建设农田村网道路工程,使群众出行、耕作方便,从土地上大做文章,使群众充分利用手中的土地,增加收入。
五、努力发展本村各项公益事业,活跃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时的化解矛盾,使我村成为一个安定和谐文明的新村。
六、工程实事:
1、每年的重阳节给70岁以上老人发100元慰问金。
2、完成好2011年街巷道硬化的后续工程,搞好街道绿化、亮化工程。
3、2013年在一级路口为村里建一座门楼。
4、2014年在村南建一个农贸市场。[3]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名将。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皇甫嵩是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的侄儿。父亲名叫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时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被察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聘他为官,他都没有应召。汉灵帝公车召他为侍郎,升任北地太守。
镇压黄巾之乱
钜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号“太平道”。他畜养弟子,为徒众画符治病;并分遣弟子八人,周行四方,以其道教化天下,深得农民信任。十多年时间,收聚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是,他便部署徒众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并传播流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皇甫嵩列传》)还派人在京城寺门和州郡官府等处都用白土写上“甲子”字样。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大方马元义等先聚集荆扬徒众几万人,以中常侍封谓、徐奉为内应,约定在三月五日内外一起起事。不料张角弟子唐周背叛,上书朝廷告密。汉廷收捕马元义,在洛阳车裂,并命令冀州刺史逐捕张角等人。张角见事已败露,便星夜传檄四方,于是“八州并发”。起义者都头裹黄巾为记,史称“黄巾之乱”。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黄巾义军所到之处,燔烧官府,劫略乡邑,一时,州郡失守,长吏逃亡,天下响应,京师为之震动。
东汉朝廷惶恐不安,马上采取镇压措施,首先,汉灵帝命各州郡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接着,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屯驻都亭;朝廷还采纳了皇甫嵩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另外,汉灵帝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义军。
皇甫嵩与朱儁调发五校(北军五校,为中央主要常备军,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同时招募精壮之士,共计四万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共同镇压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义军。
朱儁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皇甫嵩退守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率大兵包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儁合兵,乘胜追击。黄巾义军顽强抵抗,数万人惨遭屠戮。皇甫嵩则被晋封为都乡侯。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
八月,皇甫嵩在苍亭击败黄巾卜已部,擒获卜已,屠杀七千多人。这时,张角占据广宗,控制河北腹地,卢植、董卓前往镇压,先后败归。朝廷下诏命皇甫嵩率兵进击。在这紧要关头,张角病死,张梁担起守卫广宗的重任。皇甫嵩攻城,未能得逞,便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等到张梁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皇甫嵩立即乘夜调兵,鸡鸣时分冲入其阵,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焚烧黄巾辎重车三万多辆,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后汉书·皇甫嵩传》)。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冯翊,攻克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杀死张宝,斩杀俘虏十余万人。汉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
平定黄巾起义之后,皇甫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赡养饥民,献帝许之。史载百姓作歌说:“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皇甫嵩镇压黄巾,威震天下,但当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汉阳人阎中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皇甫嵩不用其计。
当时,湟中(今甘肃湟原)胡人北宫伯玉和先零羌起事,共拥边章、韩遂为帅,攻杀护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陈懿。第二年(185年),北宫伯玉等人侵三辅,朝廷诏令皇甫嵩回镇长安,保卫园陵。
当初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二千户。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凉州人王国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灵帝用人之际,又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率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士兵拒敌。董卓提出迅速进赴陈仓,他说:“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埶,在于此也。”皇甫嵩却说:“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埶也。夫埶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觽,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后汉书·皇甫嵩列传》)没有采纳董卓的建议。
王国率兵围攻陈仓,从冬到春,围了八十多天,但由于城坚守固,最后也未能攻下,部众疲劳不堪。只好于中平六年(189年)二月解围撤退。皇甫嵩立即起兵追击。董卓劝阻说:“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皇甫嵩说:““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说完,便独自率兵追击,而命董卓殿后。皇甫嵩连战连捷,大破王国的部众,斩杀一万多人。董卓义惭愧又遗憾,愈加忌恨皇甫嵩。
第二年,灵帝病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奉命。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说:“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后汉书·皇甫嵩列传》)于是上表。朝廷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增怨恨。后来,董卓秉政,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皇甫嵩应召将行,长史梁衍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皇甫嵩不听。皇甫嵩一到,主管官员便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他交付审判,想把他杀掉。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从长安跑到洛阳,投奔董卓。董卓正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抢步向前,与他辩理,且责以大义,叩头落泪。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董卓这才离席而起,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并派人释放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董卓到长安,公卿百官在道边迎接。董卓暗示御史中丞以下官员都迎拜车下,用此来屈降皇甫嵩意气。然后,拉着皇甫嵩的手问:“义真,你害怕了没有?”皇甫嵩回答:“倘若您用盛德辅佐朝廷,大的祥庆正将到来,有什么可害怕的?倘若您滥用刑罚,逞其私志,那么天下都要恐惧,不单我一个人!”
董卓被杀之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不久改任车骑将军,这年秋天,升任太尉。冬天,因为流星出现,被策免。此后,又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后来李傕作乱,皇甫嵩于公元195年病卒。朝廷赠以骠骑将军印绶。其子皇甫坚寿也很有名,后为侍中。
皇甫节:皇甫节,皇甫嵩之父,雁门太守。
皇甫坚寿:皇甫坚寿,皇甫嵩之子,后为侍中,辞不拜,病卒。
皇甫郦:皇甫郦,皇甫嵩之从子,平黄巾之乱时,曾建议嵩诛除不奉诏服从的董卓,后奉献帝之命劝和李傕、郭汜不果。
皇甫规:皇甫规,皇甫嵩之叔父。
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尽心国事。他在位期间,上表陈辞、劝谏或有所补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亲手书写,而且毁掉草稿,一点也不宣露于外。在军旅中,他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营幔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部下吏士有接受贿赂的,皇甫嵩并不显责,而是再赐给他钱物,吏士惭愧,有的竟至于自杀。皇甫嵩还折节下士,门无留客,当时人称扬他,纷纷归附。《后汉书·皇甫嵩传》亦称:“嵩为人爱慎尽勤”、“黄妖冲发,嵩乃奋钺。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4]
.阳光农廉网[引用日期]
.运城市阳光农廉网[引用日期]
.运城市阳光农廉网[引用日期]
.阳光农廉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的生平事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