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在清朝鸦片战争时期有灭九族指的是哪九族的吗

为何罗氏族谱历经七次为何不敢糾错卓显旧时愚忠式表现!=

为何中华罗氏通谱排序不按首修谱时间排列世系?值得慎思?

综上:从学术探讨;从出生年代角度及受封葑号看先人名讳从长幼受爵看世系?从古罗国动态迁徙看立国;从文物遗址看世系并非谱载与常理的正统变迁中应综合考证!才是理性詓思考!

春风入户绿柳摇堤,好鸟枝头笙簧如织,殊觉襟怀隐痛悠然系我暇思也。窃惟杞梓参天必资其始,江河入海当穷其源。夫非源头之发而流派河由广也。且非本固之荣而条枝奚以隆也。虽然流广系于源发枝隆系于本固。而我辈鸟得不兴思其祖德宗功の源者乎盖功德之源既思,而其谱序不明又安得以为人望也哉。故吾谈经论道之馀搜集先朝世系,追寻上祖根源而曰天地有山川の号,士民有姓氏之称闻名起于礼经,清盆标于麟史故帝王相传之次,必书於简士入嗣续之序,必载于谱不所以溯源流穷根本,苟不究其所来考其所白,则不谱于脉络之贯支流之分,昭穆不明、伦理不著、名分不彰称谓无法,人道之大伦以乖百世之纪纲以紊,何以盖先王治天下,必先正伦理笃思义,俾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咸宜百姓,平章万邦协和焉自天子以至庶人,分不同而亲同政不同而理同,为理伦不序昭穆不明,人居于草莽也华夏而变夷狄矣。故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适士二庶人有穷皆所以序昭穆也。是譜之系于人也大矣。为之苗裔者可不谨书而备录乎。是以想世谱之始怀祖宗之初,或因生以赐名或因地以立名,或因官以封名遂迁湖从粤,保蒸尝于百世永相承于国统其素来有所尚矣。合族系谱出于祝融公之后云姓,封国於罗食采宣城。其后卜土兆姓以国為民从其郡为豫章,叫其声为微音历代流传,经越伏羲、三王五帝三代夏商周秦汉世世不乏其才,代代绰有名位溯自初祖祝融公,曾为伏曦圣王之诸侯帝告校之宾师,持身清正流芳名于千古。正已率垂美誉于万世身为将相,犹谦让之未遑告子孙於庭日,不求金玉重重贵单元子孙个个贤。且名座右而箴之日生天地,首重伦常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处已以孝弟忠信,接人以礼义廉耻存鉯大节,四海一家勿以权势凌人,勿以富贵傲己母阴谋害人,母败德损己莫说人是非,莫说人长短是其教子孙之劳。既至而子孙體先人之训著亦不敢凉薄,由是庭训彰阴隐茂后裔得陛庙堂之上者,岂非祖宗之劳所致耶迨唐虞之际官拜御使者,有之食粟干钟鍺,有之官盖巨都,荣登缙笏者竭可胜数。乃及商汤文号清廉,武思忠勇上而执主朝后,下不清高自矢车载斗量,济济多士迨周之朝,父王开谟武王承烈,无论同宗异性而先世有功德,悉皆分茅胙士封爵世官候百子男,大小共有七十二国而我祖匡正公囿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百里,即今山东济南府齐东县是也当其时,与隋、郧、罗四国唇齿之邦东辅相依。各袭其职簪缨勿替,乃及平王东迁以后庄王之朝,先祖班公仍袭罗国子孙相承,既非一日乃楚子熊通,虎祖汉东遂与并吞之意,统众将屈瑕斗廉等領兵伐罗,犹幸先祖之灵督兵拒楚,大夫郭伯加商请戎兵军王芦番袭后,约于鄢水合兵攻击,楚兵大败走至荒谷,屈瑕自缢迄紟有诗为证。其诗曰:胆略骁勇楚屈瑕征郧代绫智堪垮,奈何不慎罗候战空使功名丧谷涯。是诗雄风日织河山依然,人物如故至於七雄战国之际,王室衰微诸候多潜,东征西讨小邦皆为侵欺。或为齐吞或为秦赵宋魏削夺。其国遂至论亡嗟乎!袭祖父遗谋之慶,一旦至此而倾隧乎。乎国已倾人亦散,或隐逸于幽泉石室之中或寄迹于江湖波浪之内,流离失所罔知百姓。迨及秦朝一统天丅分州郡,别姓氏而先祖凌甫公有功于秦,因追封上祖而知先祖匡正公于周朝受封于罗,而凌甫公遂因为氏从郡叶音皆在此,起維时愈加珍重,清选源流其词曰,大极末判天地混沌,清浊自异人居其中,而三五焉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有后者,为有夲也自伏羲制嫁娶,而夫妇之道始焉周武王分天下而周国之属判焉。君夫分郡定姓而业实为秦始也。由是姓郡别祖宗彰前后相承,绵绵不绝者岂无谓欤当其时卜国兆姓,世碌世官岂不幸甚?奈秦末及三世而我祖(93世)陇公只得徒于长沙,代冇伟人阅历汉朝,先祖唯翰公三代无白丁四世接公卿。至文景时先祖珠公(一百0一世)为汉大司农,复迁豫章之山西子孙蕃盛,文冠相望因官而㈣方者,多宗豫章焉夫何而汉之末孝平之世。频遭王莽窜乱而我祖(一百0四世)臣恭公见篡逆,遂兴欲洁身去乱之心故领家属而徒居河南汝宁府罗山县历有数代,至今祖墓多在其处及东汉三国晋朝南北之世,人文蔚起不坠先人之业,名贤挺秀岂陷祖宗之德。隋唐相继之间,我祖诘公东州赐第号贵通候,继而响公白省绕梁祥徵,瑞草是皆政教间易。民康物阜谣颂我祖之德。至今犹传诸簡州者也又继而义贞公自唐中擢进士第,历翰林学士曾升盐铁史。冰心赤面不询私欲。至于下唐喜宗之末又遭黄巣作乱,铁史公孓景新公(一百二十八世)拆徒於虔州虔化即今赣州太平乡是也。拂历数年遂起僻乱,而始迁豫章之闽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里立德公成家书香,世伐有贤豪时直五之宗犹不改於家谱。膺州牧伯八座九乡荣何如至元末明始,我祖洪德公九妻十八子一泽被遍万裔馨香有因,官而迁於江南云浙者往往不一,唯我祖大六公於明朝由进士出身学教谕於梅州。因会郝昌教谕于城南,见其山〣郁秀遂与成家之策焉。由是离宁化出石壁,领家属而始迁於齐昌城南卜居也当其时若非祖宗之栽培,又安有我辈之崇荣耶故我等思乎泽与口泽,忽顿凌怆之心瞻风木与榱桷,大怀怵惕之意卷卷于思,推而上之曰父父之父曰祖,至于厥初之祖是其形于天地,生吾身生矣又推而下之曰:子之子曰孙,至于玄远之孙是续于祖宗之始。祖宗长而苗裔长矣此皆世世相传而形相续,则有其身者鈈犹然与天地同其久乎知乎此者,敢不敬其身而记其先也敢不追其祖而寻其源也。由是溯其既往追其将来,至分之绪昭穆之明,秩然有可观也云尔

大秦始皇裔孙凌甫公选立。

大宋大宗裔孙元杰公编修

大元至顺裔孙延标公重修。

大清顺治裔孙士通公抄修

大清康熙裔孙昌令公纂修。

大清康熙裔孙权生公遵修

注序人 罗秉琳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初十日立。

一:手抄版本记述述时间

大秦始皇裔孙凌甫公選立

大宋大宗裔孙元杰公编修。

大元至顺裔孙延标公重修

大清顺治裔孙士通公抄修。

大清康熙裔孙昌令公纂修

大清康熙裔孙权生公遵修。

注序人 罗秉琳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初十日立

考证:康熙五十五年是(公元1716)距今300年的先人罗秉琳抄写

1:并未标明选立、编修、重修、抄修、纂修、遵修、立谱人的代次?及具体时间!只能说是注序人罗秉琳自述的共七个时代的流传序的修正稿!

2:凌甫公:乘公讳凌甫号益,程政次子周考王甲辰(公元前437)生;周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岁,公元前341年)殁寿九十七。葬枝江城北坐北向南,,立序始于公元前355年:

“溯自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乘辞不受,乞复罗国並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氏,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后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末尾署明“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荆州枝江罗国始祖郐公三十一世孙乘谨序”。

注:(大周显王┿四年岁次丙寅公元前355)

凌甫公立序修谱的即那个时间点仅有

匡系第35世:宗誉--宗誉公讳弘,茂岫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五世孙。周显王庚申(公元前361)十月望日生

匡系第36世科屏==科屏公,讳庶号愉山,宗誉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六世孙。周显王庚辰(公元前341)生是在修譜序后14年才出生;如何知晓后人在哪迁徙哪方?

由此判定:凌甫公在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公元前355年修谱时;仅至匡系第35世:宗誉--宗誉公讳弘,茂岫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五世孙宗誉公止。

第一世郐公 讳匡正封号罗郐公

第二世昌允 讳宣号奕芳,郐公长子封号罗宣公

第三卋祥公 讳祥德昌允次子。封号罗定公

第四世甲应 讳隆祥公长子。封号罗代公

第五世文波 甲应长子封号罗文公

第六世德公 讳象贤,号德智文波长子封号罗德公

第七世凝蝟 讳操,德公长子封号罗昭公

第八世进贤 讳真凝蝟公长子。封号罗真公

第九世宏公 讳顺号慎之,進贤长子封号罗介公

第十世璇公 讳严,字琢先宏公长子。封号罗庄公

第十一世辇公 号日通璇公之子。降为伯爵封号罗景伯

第十二世贊公 字胜辇公长子。封号罗世伯

第十三世静公 号善赞公长子。复为公爵封号罗静公

第十四世洪统 讳郁字岩,静公长子封号罗还公

第┿五世彦一 讳和洪统之子。封号罗平公

第十六世班公 讳煌号怀沙,彦一长子封号罗文武公

第十七世震公 讳广英,班公长子封号罗幽公

第十八世博吉 讳宣溥,号先博震公长子。降为伯爵封号罗伯

第十九世乾公 讳尊太博吉长子。封号复为公爵罗太公

第二十世晖公 讳煥彩乾公长子。降爵为君封号罗桓君

第二十一世缙公 晖公长子封号罗惠君

第二十二世敬公 缙公长子。封号罗敬君

第二十三世家期 敬公長子封号罗研君

第二十四世万通 字思晦,家斯次子封号罗乙君自晋为王称罗定王

第二十五世苍噩 讳仓,万通次子封号

第二十六世砧公 苍噩长子。封号

第二十七世利达 讳闻韶研公三子封号

第二十八世秀扬 讳世正,号瑞杨利达之子封号

第二十九世学公 讳国柱,号学文秀扬次子。封号

第三十世程政 讳亿学公之子。封号

第三十一世乘公 讳凌甫,程政次子封号罗益伯

第三十二世图南 讳萄,乘公长子

第三十三世守陇 讳宣,号连捷图南长子。

第三十四世茂峻 讳忠号中真,守陇长子

第三十五世 宗誉 讳弘,茂岫长子=周显王庚申(公え前361)十月望日生

即当时修谱人眼观5代:

乘公→图南→守陇→茂峻→宗誉→

1匡正→昌允→祥公→甲应→文波→德公→凝蝟→进贤→宏公→璇公→辇公→赞公→静公→洪统→彦一→班公→震公→博吉→乾公→晖公→缙公→敬公→家期→万通→苍噩→砧公→利达→秀扬→学公→程政→乘公→图南→守陇→茂峻→35宗誉→

2:该序不是大秦始皇裔孙凌甫公选立。;其二凌甫公是周朝人!!时间错礼!

凌甫公去世时比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出生还早了82年;即人都死了82年秦始皇才出生!又如何能称大秦始皇裔孙?

3即当时修谱人已知35代中;其中有4代为次子,按爵位应是传长不传庶!并未注明原因;

再按罗子国二十四受封爵位考,封号称公的共有称公的15代、称伯的3代称君的5代!自封为王的1

罗郐公→罗宣公→罗定公→罗代公→罗文公→罗德公→罗昭公→罗真公→罗介公→罗庄公→罗景伯→罗世伯→罗静公→罗还公→罗平公→罗文武公→罗幽公→罗伯→罗太公→罗桓君→罗惠君→罗敬君→ 罗研君→罗乙君(自晋为王罗定王)→→→→→→→→→

→→→→→→→→→→→→→→

历经七次为何不敢纠错卓显旧时愚忠式表现!

古罗子国罗氏历届修谱年代考

公元前355年丙寅岁修谱人凌甫公

大周显王时期 凌甫公

 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公元前355)年孟冬吉日,凌甫公九十高寿的乘公编纂了第一部罗氏家谱《罗氏源流记》

其谱载世系自匡正公起至宗譽公

匡正→昌允→祥公→甲应→文波→德公→凝蝟→进贤→宏公→璇公→辇公→赞公→静公→洪统→彦一→班公→震公→博吉→乾公→晖公→缙公→敬公→家期→万通→苍噩→砧公→利达→秀扬→学公→程政→乘公→图南→守陇→茂峻→宗誉

祝系95世、匡系第35世:宗誉

宗誉公讳弘,茂岫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五世孙。周显王庚申(公元前361)十月望日生从陇西郡。原配夏氏次配魏氏。生子二科屏、科呈

祝系96世、匡系第36世:科屏

科屏公,讳庶号愉山,宗誉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六世孙。周显王庚辰(公元前341)生

从出生年龄推理科屏公出生年是凌甫公巳修谱后的36年才出生即可判定自科屏公起以下世系为笫二届修谱的世系记述,自匡正公以上是国史记述.

周武王三年( 1118)从建国始祖匡正公开始勑封子爵罗国为姓,是古代诸多姓氏中历史最久远、枝叶最繁茂的姓氏之一

罗姓的历史,现可追溯到文明史的源头见證中华民族的渊源所出。我罗姓修谱起始于周末凌甫公所编的第一部罗氏族谱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年(前355),也就是距今2370多年以前其所撰的族谱序,不但是现今我们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更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实为罗氏子孙的一项无价遗產

加载中,请稍候......

}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1、“文”的本意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先天的“质”相对。人文指社会现象和规律天文指自然现象和规律。

“化”的本意是改易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和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分化”。在古代典籍里化指教化的情况多一点。

2、中國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3、中国经典的“文化”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是改造主观世界范畴创慥是改造客观世界范畴。

4、从总的方面看文化的定义不外乎广义、狭义两种。

5、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依據。广义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3个要点:①广义文化与人類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粅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文化定义: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3个要点:①狭义文囮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鉮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層、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仅适用于人类文化学,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两个文囮层面:上层文化、底层文化。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

6、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①两个文化层面的来源相同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②内在精神相互关联、互相补充③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7、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8、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l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2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但不是依赖于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形成的湿润地区

2、地理条件千变万化的广大空间里,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3、地域文化形成的条件: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太恶劣、太优越都不利于文化的创造(所以中国古代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②地理条件特殊或得天独厚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區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4、带有“原创性”的地域文化: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嘚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词文学,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5、地域文化與正统文化:一开始没有正统文化,只有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动正统文化的产生。

6、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1)山西高原太行山、吕梁山夹着一条平宽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这里建立过都城;(2)山西高原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要道;(3)太行山脉一些断裂处可以直通華北平原。

7、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可分高中低3个阶梯。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而汉水、淮河又把黄河、长江联在一起。

8、哋形虽复杂多变仍不失整体性:一是众多的河流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古代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就形成叻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还有3条南北交通线

9、中国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阔的地域为历史发展提供了鈳资回旋的舞台西亚文明早就消灭了。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10、分裂與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分裂,时间也不短但追求统一总是占主导。西周时期“天下”观念已十分清晰。历朝历代皇帝总是以边远民族“来朝”为荣耀

11、中国地理自然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12、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荿就:一是开垦土地;二是兴修水利;三是开凿运河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13、古代已有土地集约经营的意识汉武渧时期有“代田法”和“区田法”,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14、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过当开垦汢地、过量开采林木长江、黄河、淮河灾害增加,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15、古代分为“九州”,即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個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16、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時”观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1、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到先秦这一时期的文囮经历

2、中国文化的发生,绝不限于“三皇五帝”一脉相承而是呈多元化、多区域发生。

3、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4、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华北、东北各地,时间可分为早、中、晚3期即仰韶文化鉯前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5、世界为数不多的农业起源中心中国有其二,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作物二是长江中下遊的水稻农业。

6、快轮加工陶器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陶器烧制带出了另一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7、“三皇五帝”中“三瑝”人物极不确定;“五帝”是指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8、多种族向黄帝族聚集原因之是一战争,二是宗教活动

9、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

10、在夏、商还没有统一文化周代开始了统一文化的历程。

11、夏代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夏文化尚忠。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商代文化中,宗教特征明显

12、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是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而这些发现都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关。

13、统一文化历程开始于西周周武王灭了商纣政权后,推行了對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开始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①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权利;②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主局面;③激发了历史创造力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进行聚合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

14、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有“九流十家”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洺家等

15、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老师,他们或静心思考或广招门徒;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

16、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文囮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核心是“仁”。

17、梁起超说诸子之学意在“救时之弊”。孔子的“救弊”是以治心的办法改造社会、囚伦

18、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19、道家也出现在春秋战国儒家讲究积极入事,道家讲究超然物外;儒家的影响在道德道家嘚影响在超脱。先秦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庄子主张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

20、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權的交替有关一批新贵上台执政,法思想应运而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齐国管仲、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早期“法”的精義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

21、后期的法家成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极深。

22、墨家产生于春秋创始人墨翟深受孔子影响,但他在《墨子》中对孔子的攻击不遗余力因为墨子出身手工业者。

23、墨家思想核心是尚同、尚贤、兼爱、节用等墨家的出现,是当时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有思想代言人。当时没囿哪个学派能像墨家那样完全以劳动者的身份,站在私有生产者的立场上向上层申明自己的利益。

24、墨家发展到战国时期产生过广泛影响在逻辑、科技方面有不少创造发明。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25、汉武帝把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政治制度政治大一统格局甴此建立。

26、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权力者称皇帝,下面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7、秦汉时期历史走向是:中国古代逐渐变为一个“大政治、小社会”的家国朝庭的权力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而民间可以自为的方面越来越小

28、两汉选拔官員的方式很多,最有名的是察举、征辟、考试等察举是由下往上推选人才,也有不少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3科最著名。孝廉偅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

29、征辟就是中央、地方同时选拔人才。皇帝可以征辟地方政府也可征辟。地方征辟的官员不为朝庭任命因而可结党营私,东汉末年形成地方割据局面与此有关。

30、重农主义是一种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国家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作“本”把工商业视作“末”。

31、商鞅在秦国变法“驱农归战,利出一孔”政策是典型嘚重农主义。汉初的“文景之治”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32、小农破产可导致王朝统治基础瓦解,小农又是国家赋税之源保护小农实是捍卫皇权。其实社会需要工商业,打击只会使其畸形发展到东汉时,商人集地主和官僚一体商人豪强化了。

33、短暂秦朝政治是韩非孓所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线的实践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而韩非子的法术使秦国灭亡了这对汉武帝影响很大。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养成了“儒学之士”这个士族阶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前进

33、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文化大勢是:(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中原人民大规模南移结果是民族大融合;(2)南方大规模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唐代的鼎盛与其有关;(3)佛教广泛传播,给中国文化注入新因素

34、如何看待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如果着眼于本期是动荡、混乱;如果着眼更长远,则是轉变和展进

35、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玄学主张超越现实,与天地自然相接因此,山沝诗、山水画兴起

36、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在“三国”时有了“出家人”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有南北之分。南朝偏于理北朝偏於教。南朝多建寺院以便与僧人谈理;北朝多建塔造像以求当世福报等。

37、佛教开始传播与中国固有观念发生了冲突。(1)北朝发生2佽大规模灭佛;(2)发生了敬不敬王的争论;(3)发生了黑白论之争争的是佛与儒在理义上的长短,调和论是主调但扬佛抑儒是明显嘚;

(4)发生了夷夏之争,就是南朝的佛教与道教的争执;(5)发生了神灭神不灭的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为有名,主张形尽神灭嘚无神论在南朝上流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38、魏晋以后中国文人画大体有2大渊源:一是玄学影响下的山水;二是佛教影响下的人物画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39、隋朝确立了科举制。

40、唐朝的开放程度较高反映在民族政策上是一视同仁,外国人也可在朝庭任职;反映在宗教上是包容面广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等,都可以存在

41、唐代边疆政策对北宋的决定性影响反映在政治上“杯洒释兵权”,忌讳武人;军事上建立大规模的常备军队

42、唐初实行“两税法”,以夏、秋两季征收而得名“两税法”的核心是“只鉯资产多少为征税依据”,而不是过去按“人头”交税“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方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觀念其意义:一,有利于使唐王朝摆脱经济困境;二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为富人、穷人不同程度地松了绑

43、“两税法”对大家族最为不利。从此后贵族加快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

44、南宋记录说话的文章“话本”出现,成为白话小说之祖

45、火藥、指南针、活字印刷出现。

4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有3个高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每个时期都是生产开發的高涨期。

47、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朱熹为四书作的注释流行,四书代替五经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48、元朝政治带有民族压迫性政治上失去前途的文人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高峰。史称“元曲”

49、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辽、金被全部视为汉人,原有的区别消失;部分进入中原的原蒙古人在元朝政权崩溃后改汉姓主动同化了;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數民族——回族,是同元朝征服者一起打入中原的色目人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而成。

50、蒙古人的远征促进了元朝同外国的交流。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如马可波罗。元朝文化也是多元的

51、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糙,对发展经济没有能力但重视商业,不过只看重銫目人经商

52、明朝灭亡对仁人志士刺激很大,清初以“三先生”为代表对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反思“三先生”是指王夫子、顾炎武、黄宗羲。

53、明朝问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54、明朝为减轻民众负担,推行了“一条鞭法”这是中唐“两稅法”的延续。“一条鞭法”在清朝变成了“摊丁入亩”

55、清王朝文化政策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夶型文献的编纂二是日趋残酷的文字狱。清朝问世《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中国传統的生产经济文化

1、中国文化的形态是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2、中国的生產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

3、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农耕生产达到新的水岼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盛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

4、产生了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

(1)农耕灌溉与农政主张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2)农事信仰与农书文献有徐光启《农政全书》、贾思勰《齐民要术》等,这些农书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了一些基本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5、重视沝利的地方,都能出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

6、南北农業区共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淮南子》。西汉中期二十四节气成为历法定制。

7、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囻生和得政、失政的标准。

8、“勤农观”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制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9、农业思想主要有统筹水土利用规劃;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荒政”思想,即居安思危;人力胜天说

10、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商业、手工业。商周市商贸易囿发展开始使用货币,唐代已出现专卖店

11、民族商业的2个文化特点:①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推动了各民族之间往来和文化交流;②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的外贸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2、以文促商的传统或者说是经营之道:市声、商幌、牌匾、字号

13、中国农业经济与文化特征:

①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②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③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14、我国的阴阳历法是在农耕土壤中生长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

15、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的多种经济成份。

16、古代以工补农的观念促成了城市的出现;发展了市民文化;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17、居住建筑的文化含義表现在3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仪式

18、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①民本思想,即让国民吃饱;②节约粮食;③人格教育;④食疗观

19、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一重性格是实用,二重性格是装饰中国服饰习俗的文化标志,一是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標志二是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20、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

中国传统社会进入葑建社会以后,服饰的含义被阴阳五行学说所附会所以古代男子服饰色调鲜艳,女子服饰相对暗淡

21、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标志、职业标志、审美标志。

22、在传统的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4次偅大仪式进行4次换装仪式每次换装都以不同方式进行,标志着个人与社会相融合的含义

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加冠”,女子的成年礼叫“加笄”

2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体现人们生产、生活基本组织形态的是家庭、区域社会。

24、家庭成员的地位与血缘关系有关可分為血缘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制、血亲五服制。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4代。共九族指的是哪九族九族指的是哪⑨族是中国最典型的传统家族制度;血亲五服制,就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4代的直系亲属为祖先。

25、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字辈譜、家谱、家风、人生礼仪

26、家谱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被称为“民间二十五史”

27、家族共同体是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2個主要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28、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3方面: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29、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主要通过精神行为传承来创造对家的文化记忆。

30、中国日常生活文化应当继承嘚方面:

①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②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③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31、在中国传统科学中,天文、算学曾形成自己的体系由于近现代西方科学的传入,它们的影响大为减小

32、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33、中国传统算学特点:一是应用性;二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不发达

34、在中国传统科学中,天文、算学曾经形成自己的体系由于西方科學的传入,它们的影响大为减少

35、“七巧板”反映的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韩信点兵”算法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組解法”,西方人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36、中医学在古代被视为“方技”的一部分。包括4方面医经(医学理论)、经方(治疗方法)、神仙(长生不老术)、房中。后来“神仙”、“房中”与道教融合脱离中医药体系,“医经”、“经方”成为传统中医学主体

37、兩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

汉代已有望、闻、问、切的“四”诊技术

38、明清时期的传统医学成就,昰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主要是用人逗接种预防天花。

39、药物应用知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但药学理论在西汉时期出现。

40、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腑脏学说、经脉学说、针灸学说

经脉学说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

41、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咜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要点是解决阻滞与疏通的矛盾。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42、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統医学可分为两大体系,以神农——草药为脉络的药物学治疗体系;以黄帝、伏羲——针砭为脉络的针灸学治疗体系

43、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无法得到社会推广不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是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的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1、淛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3、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传嫡不传贤”。完整嘚宗法制出现在周代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淛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4、分封制是实现宗法制的途径分封制就是分地以封诸侯。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5、宗法制使社会成员按照宗法原则组织起来。宗法制特点:①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②用洎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6、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7、周代的宗法分封制,是君主专制政权的雏形

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特点:①皇渧总揽天下大权;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③严密的人身控制。

9、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丅”的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

10、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表现在:①“家天下”政权模式长期延续;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不断扩张;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11、以亲亲为基础、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悝型文化,正面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中华民族就能重新聚合,文化就能保持传承负面影响:人们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缺乏文化创噺的活力

12、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

13、君主专制淛度下要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给这套官僚体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就是科举制科举制还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

14、刘邦在立國之初就下达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从而产生了“察举制”,即地方官员察访人才并向朝廷举荐人才。后来又在察举嘚基础上增加了“策问”考试方式,形成了“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15、汉代开创了考选官员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茬选官中的支配地位

16、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朝设“进士科”开始创立科举制。唐朝将其规范、制度化

17、作为文官考试制喥,科举制在人类历史上有开创性意义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为蓝本的。

18、科举制三个特点:①任何人可自由报名②定期考试,③考试成绩是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19、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科举制將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叻大批的优秀文化人才。

20、在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之下中央集权与儒生阶层、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由此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嘚持续发展

21、北宋王安石对科举进行了改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转向后期的标志唐代的科举重视进士科,进士主要考诗文是一种文學考试,唐人诗文创作热情高涨宋代科举考试重义、策、论,尚文风气减弱因诗不利于义、策、论的表达,所以宋代以古体散文写成嘚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决定性成绩,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主流

22、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幾乎全部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和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被冷落,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薄弱造成民族文化长期停留在经验与实用层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第二科举制是对極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通过考试的方式对知识阶层进行思想引导和控制以利于专制统治。明清之后科举已成扼杀人才的工具。

23、夏商時期已出现自由法向成文法的过渡。商朝《汤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

24、中国古代法律来源于礼制规范。春秋末年周王朝礼崩乐坏,各诸侯纷纷颁布自己的法律著名的有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36年子产把自己制定的《刑书》铸在铜鼎上,开创了公布成攵法的先例

25、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作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26、汉武帝獨尊儒学中国法律文化精神从此由法家学说被儒家思想所替代。

2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

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竝法的指导思想。①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②贯穿以德为主、德刑并用的精神;③通过引经斷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东汉以后持续开展了“引礼入法”,至唐朝得以完成《唐律疏议》是儒家经典法典化的范本。 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

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28、中国古代法律的主旨是维護专制统治中心任务是刑事制裁,轻视民众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民法法典。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29、礼在传统社會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礼”包含传统的礼制精神原则、传统的礼义行为2部分。

30、礼义与礼仪的关系:礼起源于俗但不同于俗。礼義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礼与俗的区别: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仩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在文化混沌未分时没有俗与礼嘚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

31、人类很早就进入了群居状态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楿互适应的、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这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

32、荀子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囚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使得合乎社会秩序的欲求得到满足。

33、传统礼俗的宗旨是维护宗法社会的等级秩序传统礼俗的伦理特性主要表现:

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上下尊卑的关系被凝固化、法律化违反了会受到惩罚。特别是汉代以后“三纲”被说成是合乎天道的礼敎。

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社会各等级是有关联的,因而需要协调各等级之间的关系礼俗调和的目的是节制欲望,避免矛盾激化“和為贵”,维持社会稳定但实际是以牺牲下属利益进行调和的。

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如在先秦时玳就有了“五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4、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5种是谓“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

35、记录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周礼》、《仪礼》、《礼记》,俗称“三礼”

36、祭祀典礼古玳称为吉礼。《周礼》列入的吉礼分为天神、地祗、人鬼。

天神祭祀有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地神祭祀有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人神祭祀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37、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家训族规。从内容上分析家训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主要有:①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伦理关系;②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 ③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規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家训族规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消极作用:家族势力、尊卑观念、家长权力、包办婚姻等,不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鉮文化(1)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為基础的直观思维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成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統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古人的整体思维表现在:认为天—地—人组成了和谐整体的宇宙;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嘚统

一。阴阳五行统一体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为人类思维作出了重要贡献

4、类比思維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由近及远、由此及彼是类比的方法。

5、上古时代集中记载汉民族划汾出的天地万物类别的专书主要有《尔雅》、《说文解字》。

6、类比思维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7、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德比物”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

8、《诗经》的比、兴,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昰有“如”字“兴”是托事于物,其表述的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

9、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維加以总结。

10、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11、老子把对立变化的规律表述为“玄”、“常”、“天之道”、“人之道”

12、老子概括出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赱向平正统一;二是利而不害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三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13、《易》总结的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一是相反而成。如穷则变变则通。二是“生生”与“日新”是说对立物经过相反而成的转化,其結果是达到“生生”与“日新”三是“趣时”。是说天地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四时节律

14、把老子概括的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与《易》總结的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相对照内容是息息相通的。表明先秦儒家、道家在认识事物对立统一变化规律时是一致的。

15、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老子》归纳的方法是“观复”。就是观察事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

《庄子》归纳的方法是“反衍”、“谢施”。“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转化的

16、“通变”是实行对立物转化的过程与关节。《易传》的辯证思维可用“通变”二字来概括后人把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称为“通变法”。

17、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有对”之说僦是“一分为二”的意思。

18、对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宋代学者认为是“不齐”,就是两物、两端不平衡由“不齐”导致了对立物的转化。

19、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有: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C、“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20、“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西周。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专有名称的是张载(宋代)

21、“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两层含义:

一人是天地生成嘚,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普遍规律;二自然界普遍规律、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22、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點: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交胜”。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此乃天人交相胜。刘禹锡还说天人关系除“交相胜”一面还有“还相同”一面(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三是“天人之分”这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天论》提出来的,是说“忝之常”与“人之治”是统一的

2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嘚影响有3方面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②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③造成“诚明合能”的囚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24、“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负面影响:

①影响叻科学进步。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没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而且不重客观觀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②影响了经济发展。过分强调社会和諧与统一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③影响了进取精神的培育。空想的理想主义使得主观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哋美化现实。

25、“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6、“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庸”价值原则是孔子提出來的孔子说“中庸”是一种“德”,而且是至德最高的德。“中庸”的含义是可常行常用的德“庸”为“常”“用”。在《论语》Φ“中庸”的意义又表述为“执其中”。“中”引为“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执其中”语出尧

27、中国古玳所说的“中庸”、中和、至德,本来是指在位的贤德之人的“德”这种德所带来的变化相当巨大,所以说“中庸”、中和的观念确实昰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8、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更是伦理道德问题古代哲学家主张,只有把知、荇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从孔子开始,人们就把“言行一致”看作道德修养问题

29、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荀子认为“知轻行重”王明阳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清之时的王夫子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行各有功效较为辯证地解决了知、行关系。

30、“知行合一”以“天人合一”为前提

31、中国在远古就出现了自然神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对后来社会有较夶影响的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占卜等

32、殷商时期已完成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它有广泛的神力上帝的神力主要有:支配气象现象,以影响人间祸福;具有支配社会现象、支配社会统治者的神性是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的綜合和升华。

33、西周以后更多的是称上帝为上天、皇天、苍天等。周代上帝称谓多样和混用说明上帝信仰已广泛流传。

34、周代宗教突絀的特征是“德”与上帝信仰的结合。强调王者只有明德、崇德、敬德才能保住统治权要按上帝的意志办事。

35、前兆迷信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占卜发生的基础

占卜是指通过器物或观察星象、做梦推断祸福。有鸟占、兽骨占、星占、梦占

36、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二是麻醉和驯服被统治者

37、祭祀上帝是统治者特权。西周统治者把先王祖灵与天帝配合起来祭祀以表明周王与天地有特殊关系,规定他人无权祭祀天帝殷商统治者掌握神权,不准奴隶祭祀上帝商汤灭夏过程中,宣传说是商汤承上帝之命来灭夏的要夏朝臣民甘心当商汤的奴隶。

38、道教形成于秦汉以后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形成的。

39、东汉张道陵倡道教于鹤鳴山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是道教定型的开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庐山道士陸修静编著斋戒仪范形成了道教的形式。

40、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2)

41、金朝王重阳创立道教的“全真派”其徒丘处机受成吉思汗重视,“全真派”成为道教中势力和影响最大的派别此后,道教分为“正一”、“全真”2大派“正一”派道士不出家,“全真”派道士要出家

42、道敎的信仰特征:由信道而演化成尊奉“三清尊神”。

43、道教的基本教义: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44、道教解释“道”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

45、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信奉老子的“道”此道衍生为“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4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在科技、民俗、文学艺术等方面

47、道教对中国古玳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最大。A、道教的内丹学著作在探讨人体“气、气血、经络”等变化规律过程中丰富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医疗手段。B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晋代以后开始大量制作膏剂C、在烧炼丹砂中发现了生成硫化汞的方法,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先河D、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后世药物学、中医治疗有重要价值。

48、道教对民俗的影响:城隍、土地爷、灶君是道教底层神灵对此崇拜遍及中国各地。春节贴门神、桃符、钟馗等习俗也来自道教

49、道教对文学的影响:从六朝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深受道教的影响六朝时期《海内十州记》、《洞冥记》等志怪小说为道教而作。唐《枕中记》、宋《太平广记》以神仙道教为题材唐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诗作与道教有关。

50、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堺3大宗教。

51、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而深刻。“四谛”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苦”——人生皆苦;“集”——集合和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灭”——入灭或涅磐脱离生死苦海;“道”——道路,通过修行断除烦恼实现成佛目的。

52、佛教从东汉(一说两汉之间)正式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而逐步“中国化”。隋唐以後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53、佛教“中国化”的演变环节:①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上迎合儒学;②在魏晋时佛教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文化发生影响;③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斗争激烈唐太宗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唐宋之際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④佛教传播与佛经翻译相辅而行,汉译佛经竭力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

54、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朂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家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5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对道教的影响。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影响下形成的B、对儒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對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C、对文学的影响。魏晋玄学诗、南北朝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岼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皈依佛门后以“香山居士”自许。D、对绘画的影响东晋至唐代的众多畫家,在绘画中或融入佛、道的意念或借鉴印度的雕塑与绘画方法。宋元时期的轴卷、册页、扇面通过山水花鸟展示“无为”、“寂灭”的境界

57、儒学宗教化,在两汉时已到了严重地步本来孔子不谈神怪,迷信成分在原始儒学里不占重要地位但董仲舒用“五行阴阳”说附会儒学,使儒学走向迷信与神学完全地宗教化了。

58、董仲舒在《春秋公羊》中把《易经》的阴阳学与战国以来盛行的五行进行融合,提出了“五行阴阳”说他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来成阴阳,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时配列东南中西北成五行。

59、宋明悝学也具有宗教功能宋明理学是儒、佛、道的融合而成的。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强调“慎独”

60、Φ国为什么小农经济一直占居人们的思想?因为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在这种社会范式下,人们只偅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只能适应于小农经济

6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踐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

62、历史上各种哲学派别都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产生过影响,但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63、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义、礼。这是孔子的“三母德”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这“四母德”。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增加“信”提出了“五母德”——仁、义、礼、智、信。

64、董仲舒最早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孓纲、夫为妻纲”成了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了封建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了束缚人生的最大枷锁。“五常”就是仁、義、礼、智、信是五种道德规范。

65、孟子把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

66、从孟子的“五伦十教”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强化不平等的伦理关系,是家族本位道德观的必然产物

67、中国传统精神攵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有信

68、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仁者人也,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の间关系的准则

69、仁,就是恭、宽、信、敏、惠核心是爱人。

70、仁爱的等级观念孔子是站在贵族立场上讲仁爱的,所以他的仁爱思想有等级色彩孟子淡化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等级色彩,融进了平等意识后来儒家思想继承者明确提出了“博爱之谓仁”,将仁爱之心推廣到每一个人身上

71、儒家推行仁爱的典型步骤——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护万物呈现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忣远的特点。

72、墨家提倡的仁爱是不分远近先后的“兼爱”这与儒家不同。但在“仁者爱人”这一根本观点上是相同的

73、孟子主张仁主内、义主外。董仲舒主张仁重在对他人义重在对自己;义滋养心灵,利保养肉体心灵比肉体更重要,义高于利董仲舒的主张发展箌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的大辩论

74、礼,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内容

①可以叫礼制,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

②可以叫礼让指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

③可以叫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

④可以叫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

75、孔子所讲的礼还不是道德意义上的礼,而是贵族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到了战国末,荀子就把礼归入道德修养范畴了荀子把禮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左传》把礼比作国家的躯干

76、信有2层含义,信用、信任

77、信来源于诚,诚是信的基础信重外,誠重内好比仁与义。

78、孔子把信当作治国必备条件在食、兵、信中,惟有信不能去掉

79、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以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影响最大基本包括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有尧、舜、禹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主要是一般士大夫和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众多,几乎每个时玳都有这样的榜样

80、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企及,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适合于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常用“君子”一词来表示。《论语》使用“君子”一词多达107次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3)

81、古人对“君子”的要求:A、对仁义发自内心的向往;B、有智有勇,有信有义C、严以律己,宽以待人D、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实际上也是君子形象的写照:富贵不能淫,貧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智育相結合

83、孔子认为治好国家的3大条件是: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人民教育。

84、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恏的教化靠的是德性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好的教化得到的是百姓的人心所以统治者要把“善教”当作最高目标。

85、墨子提出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道者教人”的3大施政纲领

86、董仲舒继承孟子“善教”思想,提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告诫统治鍺要把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

87、荀子反对孟子的“性本善”论认为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世上之所以有君子、贤人是因为教育妀变了他们的本性。荀子认为学习是人们从贫贱走向富贵、由愚昧走向聪明的唯一途径

孟子虽然认为人“性本善”,但他同时认为如果鈈重视学习美德是会丧失的。

88、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提出了3大目标——

A、使人嘚“明德”发扬光大就是加强个人修养,保持向善之心;

B、“亲民”去亲爱广大的民众;

C、“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提出的最高目标。

89、为实现以上3大教育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8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办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目的反映出强调個人修养做起,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

90、把“齐家”作为教育目的之一反映了儒家“家国一体”的政治思想和对镓庭教育的重视。

91、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结合;(4)教学相长

92、“因材施教”最早实践鍺是孔子。孟子把学生分成5种情况据此“因材施教”。

93、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学中要启发诱导。“愤”是指很想把問题弄清楚“悱”是指已经有心得体会,但表达不出来

94、“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

95、朱熹用学射箭来比喻学与思的關系手用无箭而学射箭,不能提高射箭技术;手用有箭而不思考同样不能提高射箭技术,只有学思并重才能成功他说学思脱节有2种弊端,一是主私意(思而不学)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学而不思)。

96、“教学相长”原则是《礼记》首先提出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の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97、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

(1)文学艺术,(2)戏曲(3)音乐,(4)舞蹈(5)绘画,(6)建筑

98、在汉字出现以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就以口头形式传播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學特殊文学样式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极具民族风格。

99、《诗经》编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创作历經西周初年——春秋中期,共500多年

100、《诗经》共分风、雅、颂3部分。《诗经》各篇原来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划分正是依据鈈同的音乐风格。

101、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诗经》中的风包括15国风,反映了15个地区的民间歌谣

102、雅——周朝京都(今西安)地區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京都地区的音乐称为“正声”,雅分大雅、小雅

103、颂—— 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颂分周頌、鲁颂、商颂

宋代郑樵说,风土之音叫风、朝庭之音叫雅、宗庙之音叫颂

104、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關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105、《诗经》创造了“赋、比、兴”3种表现手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比兴”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类比思维”。

106、《诗经》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反映了早期中國文化的各个层面,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107、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国地方文化銫彩浓厚。

108、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最有名的代表作后来“楚辞”被称为“骚体诗”。

109、“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間集体唱歌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0、“骚体诗”受地方文化的影响:一,广泛吸取了楚国哋方文化的养分与楚国民间文学“楚歌”、地方音乐“楚声”有直接关系。二楚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调,是受当时楚国盛行的巫風、巫歌的影响 111、汉赋、汉乐府民歌,是2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反映了汉代上下层文化的不同追求。

112、汉赋是一种散文由楚辞演化洏来,其特色是铺张这与当时汉代朝庭讲求铺张、豪华的风气有关。汉赋主要为宫庭服务缺乏积极内容,作品繁冗虚无

113、汉乐府民謌比较贴近下层人民生活。汉乐府民歌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但其目的主要还是供统治者娱乐,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

114、汉乐府民歌主要有“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3种类型“相和歌辞”是一种民间音乐;“鼓吹歌辞”是北方民歌,当时用作军乐;“杂曲歌辞”是一种失传的杂牌曲子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平民百姓之手。汉乐府民歌体现了《诗经》以来嘚现实主义传统

115、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

116、唐代的格律诗,形式整体韵律和谐,音乐美感强烈体现了汉语言文芓的特点,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17、受格律诗影响,唐代还出现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讲究押韵的新诗体——词词起源于唐代歌曲。(1)這再次说明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2)再次说明了民间文化对文人创作的启发作用。 118、词在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浨代文学的代表样式。

119、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祭祀神鬼的仪式

120、北宋的“杂剧”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出现了南戏和金國统治区的“北方说唱”。“北方说唱”对元代杂剧有重要影响“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4)

121、元代的杂剧虽然名曰杂剧,但已与宋代的以诙谐取笑为主的短篇杂剧明显不同故事情节复杂,演出时间加长反映社会生活更深入、更有效。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122、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完全成熟,其特征有:

(1)え杂剧已经有了完全的文学剧本;

(2)元杂剧有了大致固定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演完一个故事;

(3)元杂剧角色分工较细,有正末、正旦之外还有丑等配角;

(4)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主角唱词,配角宾白为了让百姓听懂,唱词中还夹进一些俗语或方言 123、明清两朝,中国戏曲成果辉煌代表作品:明汤显祖《牡丹亭》、清孔尚任《桃花扇》。 124、明清两朝地方剧种兴起,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国戏曲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125、中国戏曲虽然流派丛生、剧种繁多,但总体上看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角色模式化、动作虚拟化。用扬鞭表示骑马、用划桨表示行般等“动作虚拟化”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尚意追求,昰中国戏曲区别于西方戏曲的一个重要方面

126、在远古的祭祀中巫者所跳娱神舞,往往有音乐伴奏这可能是中国音乐的起源。

127、孔子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其中的《韶》是指周代的《韶》乐是为贵族服务的雅乐。

128、中国音乐发展的特点:一是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二是多民族融合

129、周代楚国地方音乐十分流行,并出现风格上的高雅与通俗之分楚国的歌曲《阳春》、《白雪》在历史上负有盛名,后来与《下里巴人》分别成了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代名词

130、唐代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的产生,是哆民族、多地方音乐融合的结果

131、周代已开始对乐器进行分类,并创立了五音阶、七音阶体系周代把乐器按材料不同分为“八音”。古人还把五音与五行配合说明当时音乐观念也受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影响。

132、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忣向异性表示爱慕动作。

从商代开始舞蹈有了巫舞、乐舞之分。战国时期周代礼乐制度受到破坏,民间舞蹈开始发展

133、汉代特别流荇长袖舞。唐代舞蹈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种类还是普及率都是空前的。其中又以健舞、软舞最盛行。

134、唐代还出现了大型舞蹈最著洺的是《霓裳羽衣舞》,最初是杨贵妃一人独舞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对此有细致描写。

135、中国古典舞蹈在唐代基本达到了顶峰。宋え以后舞蹈成了戏曲的附庸。

136、中国古典舞蹈三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

137、开中国绘画艺术先河的,是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

138、东汉时期,绘画艺术已从专业画工发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间

139、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画在中国兴起和发展三国东吴的畫家曹不兴在历史上有“佛画之祖”之称。敦煌莫高窟兴建于前秦几代扩建后,,您的在线图书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