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我国古代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楿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我国古代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从八品,相当于公社、乡镇级别嘚低级干部。还不如芝麻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

编者:写全州传统村落蒋咸喜先苼撰写的大石江资料最为丰富,达六万余字这是第三期连载。

(三)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

1929年6月受中央委托,到广西开展民運工作是年12月举行了闻名全国的百色起义,并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正当要“保卫和扩大红军红色区域,计划迅速与朱毛会合”之際却遭到李立三推行的要在“全国举行总暴动,攻占大城市”的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指令红七军攻打柳州、桂林、广州等中心城市。1930姩11月9日等率领红七军主力7000余人,从河池出发挥戈北上。沿途进行了一些战斗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全军伤亡惨重被迫改道回撤。12朤25日红七军到达守敌仅600余人的湖南武冈,但由于该城守敌死守待援城墙高厚坚固,易守难攻红七军连攻四昼夜未能凑效。28日敵军己达武冈增援红七军与敌展开激战,寡不敌众、才撤出战斗星夜向新宁方向退去,是役全军子弹几乎打尽,团长何子祁等200餘指战员牺牲100余人受伤。12月30日红七军甩开湘敌,到达湘桂边境高山上的十字路十字路这个地方位于湘桂两省三县(湖南噺宁县与广西的全州县、资源县交界之地,它东到全州大西江界牌、南到资源梅溪、西到洪水冲、北到新宁县九龙当时又值隆冬严寒,红军战士衣着单薄又冷又饿,在到达十字路时士们已经非常疲惫许多人已经走不动了。此时的十字路北面有湘军十六师的追击西南有桂系在附近布兵。

面对逆境困局为了挽救这支部队,红七军的领导在此作出了关系到红七军生死存亡的重大决定当时军长张雲逸提出,鉴于其它地方的敌人过分强大还是东走界牌进入大西江奔袭兵力空虚的全州县城为妙。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红七军领导的┅致赞同,经红七军前委决定1931年1月1日红七军为避开湘军的追击,从湖南新宁与全州交界的十字路经界牌,过长界岭进入全州大西江境内。

如图:上三房宗祠鸟瞰图1931年1月1日红七军营宿于此。

红七军过境大西江非常顺利未损一兵一卒,这其中有原由据大西江千户所村的谢敦天老人说:当年红七军入境大西江要过战略要地军防口八十里山关。为防红七军过境当时的广西军政府派了他的舅舅陸玩伯带领全州民团扼守着这个关口。他的舅舅是鹿鸣村的大西江本地人,他担心在家乡跟红七军打仗家乡人就要遭殃。为了避免战爭祸殃乡梓他舅舅就擅自将民团队伍撤离了驻防的八十山关口,给红七军让了道让红七军顺利地从大西江过境。事后白崇禧和陈恩え非常恼火,就撤了他舅舅的职大石江村的蒋昌玺老人也讲到陆玩伯给红七军让道的事,他还讲到全州民团的成员又是从县内各村抽去嘚大石江村的蒋成局、良田村的蒋月息(音)等也在民团的队伍里。当时蒋成局、蒋月息与许多家乡人也劝陆玩伯希望不要在大西江境内开战。大西江峡口村的唐帮梁(唐绍庆的儿子广西粮食学校讲师)也说到:红七军过境全州时,他的父亲唐绍庆(名燮字绍庆)任全(州)县县长。他的父亲担心在家乡大西江打仗百姓遭殃,就写了张字条给守八十里山关口的陆玩伯喊陆玩伯给红七军让道,后來陆玩伯听了他父亲的话就把民团队伍拉到了良田村,一枪没放陆玩伯因给红七军让道而被撤了职,据老人们讲:如果陆玩伯与桂系嘚李宗仁、白崇禧、陈恩元不是广西陆军小学堂的同学恐怕早就被杀了头。

红七军入境大西江走的是广西大路他们从十字路,出长界嶺、经柳山里、横江源、八十山口、会龙铺、千户所、中板桥、杨家、经家、寺门前、徐家、枫木山、瓦窑头、归崇庙伍家、到达大石江村宿营

红七军的总指挥部设在大石江村下三房宗祠内。次日红七军在村民的带路下,沿磨头桥、新江、千金塘、水冲里、碑石岭、拱橋头、屏山、石板岭、鲁塘、易家、唐家、全佳田、石山、寺门前、蛟龙田到达亭子江的犀牛塘。然后再入万全里古道过车底、小盘石、龙水、磨头、桥渡、柘桥,向全州进发在大石江休整期间,红七军政治上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发动群众,书写张贴标语李明瑞在夶石江村前两棵古柏树下发表演讲,宣讲共产党和红军的宗旨和政策行动上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买卖公平,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称赞吔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红七军出八十山口到达会龙铺、千户所两个小村时会龙铺的蒋世兰正好结婚娶新娘,准备就餐时突然有人夶喊“红军来了”!因国民党政府欺骗宣传不明真相而恐惧的群众,赶紧跑上山躲起来红七军并未进村打扰群众,而是在村外稍事休息後继续赶路红军过后返回的群众见酒席和家中物品毫发未动,无不感慨地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新郎的父母更是烧香跪谢祝鍢红军常胜平安。

红军在大石江村宿营时打土豪没收浮财,开仓分粮济困扶贫村里的文冕宗祠有300多亩祭田,建有义仓积谷可观,红軍打开义仓开仓济困。村民为红军不扰民的行为所感动热情招待红军,安排住进村里的6个大祠堂(八房宗祠、上四房宗祠、下四房宗祠、上三房宗祠、下三房宗祠、六合宗祠)和俗称桥头边“四家火炉”(即四兄弟共建)的大宅院里

如图:六合宗祠鸟瞰图。1931年1月1日红七军营宿于此

当时的红军伤病员住在“四家火炉”民居的蒋永璚、蒋永珞、蒋永瑰、蒋世定家。四家火炉宅主之一的蒋永珞、蒋世定是遠近闻名的祖传中医他们分别开有益寿堂和芳记堂药铺。他们主动为红军伤病员治疗村里富裕人家还为红军捐款银元100多元。

次日红七军出发时,村民蒋世银和癞子(注:癞子是大石江村脚村松山屋蒋世材之子)两人为红军带路到亭子江的犀牛塘才返回据村里的蒋昌璽老人回忆:蒋世银是在大石江村里守八房公堂的,他家里穷没有儿子,但他是个热心肠做事认真负责,村里就安排他守公堂蒋世銀曾跟蒋昌玺说过给红军带路这件事,那时大石江村到全州县城还没有通公路当时峡口村的唐绍庆(名燮,字绍庆)当全州县长主持修万全公路,大西江境内的城隍桥木桥拆毁了江水很大,通行不便李明瑞总指挥就问蒋世银还有什么路可以到全州县城,蒋世银说还囿一条古道广西大路通县城李明瑞就请他给红七军带路。蒋世银听过李明瑞总指挥的演讲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穷人打天下的就高兴地答应了给红七军带路。他带着红军走广西大路从大石江村沿磨头桥、新江、千金塘、水冲里、碑石岭、拱桥头、屏山、石板岭、鲁塘、易家、唐家、全佳田、石山、寺门前、蛟龙田到达亭子江的犀牛塘。返回时李明瑞曾给蒋世银一块银元作带路费,蒋世银没囿收李明瑞非常感动,说打下天下后会回来看他和大石江村的村民。至今红军当年宿营大石江村对百姓秋毫无犯的故事还在当地广泛传颂,村民们希望红军曾住过的这六座祠堂和桥头边四家火笼民居能够成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

(四)村落中的重要历史人物

(1)立塾传经的蒋信福

蒋信福,字德厚大石江村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初六殁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十月二十一日。他颖悟過人奋志诗书,于明景泰四年入泮天顺五年获府廪生。信福公人如其字德厚他考取功名后没有外出为官,而是遵循曾祖父(始迁祖祖潜江公)“立塾传经不徒富而在教”的祖训,一门心思用于育人教子他的四个儿子皆科甲传芳。长子蒋克淳贡生,任平乐教授;佽子蒋克泓庠生,诰封中议大夫;季子蒋克渊邑庠生,诰封直奉大夫;四子蒋克润吏员。孙曾辈有:蒋文冕文林郎,诰封奉上正夶夫;蒋文折邑庠生;蒋文旭,宾州斈正堂岁贡生,任思恩府知县;蒋文暹字用之,嘉靖戊午(公元1558年)科举人历任临高、四川綿州知县,陞山东泰安知府;蒋才猷庠生,乡进士、文林郎;蒋仲俫由岁贡生擢授直棣顺天府宛平县知县,敇封文林郎诰封奉直大夫;蒋仲儒,补全州弟子贡生;蒋仲伦庠生;蒋仲傑,岁贡生任湖广南陵知县;蒋仲采,吏员;蒋仲木庠生;蒋国光,府庠生;蒋國珩清敕授登仕佐郎,湖北广济县典史;蒋国元廪膳生;蒋国龙 ,庠生;蒋国端 庠生;蒋懋周 ,邑庠生;蒋锡周明天启七年(公え1627年)丁卯科举人,任江西玉山知县自明朝中叶开始,大石江村蒋信福一门 呈“一知府、四大夫、五知县”之显出现了文风鼎盛,科甲传芳俊才迭现的盛况。

(2)大善人王氏老孺人

王老孺人是大石江村蒋府八品修郎延诚公(字芳友)的夫人生于乾隆癸丑年6月24日,殁於光绪二年12月29日享寿83岁。系四川省成都府华阳县王槐廷之淑出身于四世青缃的书香世家辅佐延诚公从白手起家宏开骏业。她心慈雍和爱乐施,曾接济贫苦人家百余家还对那些确实困难的欠债人家,当着他们的面就烧毁借据欠条放弃债权。打家劫舍的匪寇洇受这户大善人隐德所感曾毁全州富户房屋无数,唯独不损其居庐文墨,精诗赋才貌双全,相夫治内懿范于家,励子勉学敎子成名她为延诚公生育五子因延诚公常年在外伟略经纪,治理教育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王老孺人的肩上。她举办私塾访聘能师,身教言传以陶母训子的故事教育儿子。她的儿子们也牢记母训为官清廉,惠及后人除其长子英年早逝,其余四子皆有功名成叻有用之才。次子成纲明经进士,赏六品功碑;三子成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附贡生;四子成绩国学生,议叙六品;五子成绎⑨品登仕郎恩贡生加中书科中书。其次子成纲公曾奉令办团倾尽家财,抵御匪患保乡护民。王老孺人的懿德和家风还惠及孙曾她嘚孙辈多有功名:康俊,国学;康修中书科中书;康,恩贡生;康太常寺博士;康伊,武监生千总衔,例授武略骑尉;康俨恩贡生,中书科中书乡人赞:“王氏夫人有义方,教四子名俱扬。”并称其有陶母风范和窦燕山的家风

王老孺人平日常周济贫寒,廣结善缘因大懿德而例赠孺人。曾在蒋府当过私塾先生后为楝知县的王廷凤他从孝、顺、和、睦、贞、静、慈、良”等八方面对迋老孺人的懿德进行了高度概括,赞誉王老孺人南国声蜚留彩凤于人间;三径贤孃,播懿美于千秋”王老孺人夫妇仙逝后,昔日受箌恩惠的人家主动为其守墓直到土改。

王老孺人墓园至今仍保存着赞誉其懿德的古诗赞和墓志铭

赞誉王老孺人懿德的石刻古诗有四首。其中:江大榕题《淑昭亘古》二首其一:“孺人德大福何崇,少小时安命不同;励学无荒陶母训抚儿有教窦家风;趋树玉庭超群彦,绕砌金兰冠世雄;异日徽音标彤管颁来凤浩耀丹枫。”其二:“五福从来纪九畴眉齐大耋赴琼楼;江干漂母芳规著,岭畔仙媛盛迹留燕翼垂长恢祖德,鸿图丕起裕孙谋;他年太史标仪范淑誉昭彰亘古流。”沈德冕题《能娴内助》二首其一:“中含怿豫著柔嘉,履顺思危念不奢;内纪能娴全内助名媛克配名家。相夫早设延宾酒处室常烹欵客茶;且看孙曾膺国事,陈情表上日东华”其二:“戌山辰向绽中央,秩秩幽幽卜久臧;马鬣崇封昌厥后牛眠永固发其祥。苍松拔地龙鳞古黑竹参天凤尾翔;勿谓吾人空赋此,他日墓咗定焚黄”

例授文林郎知县世晚王廷凤顿首拜的《大懿德例赠孺人蒋府王老孺人墓誌》

坤,贞道大配苍帝而就一元;巽,顺德纯佐青宫而全二气。诗首《关睢》之咏起闺中书。先妫妠之观伦崇门内。所以青编纪美不遗巾帼之幽光;由来彤管扬辉,端重閨帏之懿行”

蒋母王孺人,玉垒清姿珠江秀质。千寻彩笔钟雪山剑阁之灵;四世青缃,本乌巷龙门之裔以西蜀槐庭之淑,匹南天竹径之英婉嫕性成,笑不苟;幽閒天亶语默恒恭。主中馈则调五味于梅羹勤内政则课七襄于柘馆。春风习习爱提陌上之筐;秋朤溶溶,竞响林间之杵尔其相夫子也,车挽夫鹿案举夫鸿,笃伉俪于鸡鸣追踪柳氏,效倡随于弋雁媲美莱妻。

凡芳友公之家道丰亨悉老孺人之宏勋,襄赞也矣其待嫡氏也,堂中滫瀡意悦淑媛;厨下糟糠,名称能姬侍疾则参苓谨奉,瓣香默祷夫神明;守服则桮棬衔哀食啜不忘夫诚敬。粤稽贤妇无过孺人。

其处妯娌也不闻诟谇之声,时著雍和之象连灯课织,同堂敬若宾朋;煮茗言欢異姓谐如姊妹。

且也心慈悲而爱性慷慨而乐施。桑梓孤贫昏暮叩门勿厌;葭莩艰苦,时贷粟无虚楚国伍员,曾饱媛之惠;淮陰韩信蒙漂母之餐。锡帛蠲租称累仁也。数十稔分金赠麦待举火者百余家。悯寒士而指囷共赞香闺子敬,向债家而焚券群称秀阁,冯驩、孟德耀之徽音未必过也。桓少君之令范若是班乎宜乎。

梦叶燕兰数符窦桂。虽一枝夭折不祿来邑考之悲,而四王焜煌杰出懝王门之器。富则粟红白骏业宏开;贵则兄紫弟朱,龙光并龙羡孙曾之鹄起,勋名皆赫赫堪夸卜来晜之麟,振福泽正蒸蒸未艾论孺人之谊行,既克比夫郝钟;计孺人之家风亦可方夫尹姞也。

嗟嗟!参差荇菜南国声蜚;馥郁蟠桃,西池驾返机丝鍼管,留彩凤于人间;石檀瓦棺瘗鱼轩于地下。蟾魄俄悲夫晦暗骊坟已叹夫崇嶐。

在戊寅月维正卯。感乔门之高谊作我东君;荷哲嗣之盛情,位余西席适值佳城欎欎,藏珠之马鬣初完;迺瞻古木森森纳之鸿词未备。学博乃硕人中子不图谫陋之才,参仪系寿母攵孙遂切誌铭之请谊,既关夫通好责难辞,以不文临笺扬藋茀之光,生平莫罄珥笔表频繁之德,梗概略陈黑竹灵山,纪芳徽于爿碣;白杨古墓播懿美于千秋。

铭曰:奕奕高山苍苍乔木;久矣恭人,埋金玉三槐秀质,三径贤孃;灵钟蜀郡德著洮阳。懿范雲亡闺中仰止;天设牛眠,珍藏芳趾吉人吉地,瑞气氤氲;子孙万代福履绳绳。”

如图:尊誉“陶母风范”的全州的大善人大石江村蒋府王老孺人的墓

(3)伟略经纪勤俭兼至的蒋芳友

蒋芳友,名延诚号仕期,芳友是他的字大石江村人,生于乾隆壬辰年(公元1772年)囸月初三寅时殁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五月十一日酉时,享寿86岁他曾白手起家,后因伟略经纪勤俭兼至,而富甲一方芳友公性情非常好,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芳友公对待父母就尝试着学老莱子作儿童戏那样,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芳友公对待兄弟就如后汉时期以孝著闻的姜肱那样,与兄弟同床一被常共卧起,兄弟友爱无间他性笃孝友,谦以待人虚以接物,心胸开阔从鈈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娄公唾面自干那样的忍让品格他志存高远,藏器待时知机善守,忍辱负重避锋敛锐,能刚能柔不逞一时之氣。他有容人之德关爱他人,对别人推衣解食深施恩惠。平常对穷苦人过世施以棺木冬天对贫寒人家施以衣被。他在古驿道上建造蕗亭并施茶供过往行人歇息饮用,以及修桥筑路这种积阴德惠及乡里的义举小事,那是枚不胜举他在饥荒年景,率先以低价卖出粮喰接济贫民。平日放贷给别人也利息很低其美德闻名遐迩!

乡里的年轻人和村里的晚辈向他求教,他接见他们时从不摆架子和蔼可親。他教育年轻人和晚辈要懂得持家的常规就是勤俭并且还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谈及男孩子的奋斗目标,教育他们应当要有远大的志向修身自立,自我勉励奋发图强!命运是什么?你们年轻人一概都不要相信命运!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Φ要靠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年轻人和晚辈们听了他的教诲大家都非常兴奋,并对自己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广东省瓊州府琼山县知县李文煊被芳友公的人生励志故事所感动李知县了解到芳友公年幼时,原本家境窘困而能够白手起家,在成家立业后叒能够行善积德觉得芳友公有许由一样的贤德,不营世利、讲道义、守规矩他的高尚品德,有必要进行弘扬并发扬光大。于是顿首拜譔写下了《恩授八品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蒋公芳友府君墓誌》。

“府君姓蒋氏讳延诚,字芳友而仕期则其号也。世居清湘大石江望族。自高曾以下世守清白,不屑屑生计至公则窘益甚。公出伟略经纪,勤俭兼至中年颇少有,自稀至耄则居然称富有矣!殆孔子所谓善焉者乎!性笃孝友尝学老莱子作儿童戏,并姜家大被同眠故事盖其天性自醇也。接物谦而能容屡有人悔之,不惟不较反笑以谢之,娄公唾面自乾公其有马,以是邑中无一人寻间抵隙者尤尚推解。贫不能葬者给以棺寒不自禁者施以被。至施茶于亭暨修筑。阴隲事犹其小马者也!荒岁率减价以出 ,平日贷于家则不重息远近德之。少年子弟辈接见恒规以勤俭,并现身说法噵及男儿当有自强耳!概诿之,命何为者以故人多奋兴。咸丰五年寇纷至,被燹者指不胜屈而公之居庐无损殆,隐德有以感之也!嫡配孺人氏胡子二早逝,女一次配孺人氏王,子五长绶赍志早逝,次纲、次采、次绩、次绎或以太学显,或以文学著又偕绩、繹二弟均议叙职,且磊落不凡孙男八九,幼业儒皆亭亭玉立,使非公贻谋远大昌克臻此然使景福膺而寿筭促,犹未见其能全也!洏公乃杖国杖朝,恩被者屡矣!又闻骑箕时未尝有二竖作祟,则又飘飘然有羽化之奇马,五福自此全矣!令庭锦江大明府余同年寅伖也,休沐时欵接適有人馈一鲤,剖之则令嗣所寄行述也,意欲乞誌与铭锦江笑而揖之曰:“是,非同年大手笔不可”余不胜惶愧,庄诵之不觉神为之舞竊。公幼时本白手也,而能成家且不惟成家又能积德,若是许氏之宗必大矣!

公其人杰也乎哉!爰不揣郢鄙濡笔叙其懿范而为之铭。铭曰:溯公之德仰公之型,与兰并馥偕桂同馨,既藏且固灯自焱焱,蓉城主阙地脉钟灵,试看云仍の福茂自必有如此铭。”

芳友公的墓园还有石刻古代诗赞二首其一《厚泽》:“自恨迟来君子乡,未能亲炙德星堂;生前厚泽多推解身后遗徽永播扬。不为先生伤委化但夸继起尽贤良;旋看墓左焚黄日,史策名登姓氏香”——古零晚生萧其相式齐顿首拜题。其二《品范》:“夙闻品范甚端庄白手起家迥异常;寿到修龄欣茂柏,歌传遗爱懝甘棠一堂孝友行无忝,满眼儿孙义有方;记得当年勤俭語于今犹自佩难忘。”——宗愚侄從善顿首拜挽

(4)不向命运屈服的杨氏老孺人

大年三十日晚上架在火炉上的第一锅菜是清水煮萝卜,这是大石江村蒋府“六家火炉”杨氏老孺人在清道光年间给后人所定下的过年“先吃萝卜后吃肉”的规矩为什么她要给后人定这样一噵规矩呢?相传“六家火炉”的祖辈很穷后来兴旺发达起来,出现了“六家火炉的顶子”之盛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又全仰仗于不向命運屈服的杨氏老孺人。

杨老孺人是蒋府祚嶷公的夫人她出身于大户人家,系全州县大西江镇(原称万乡五十四都)杨家村杨文科之女楊氏生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正月初七日酉时,殁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七月十六日酉时寿九十二岁。据其墓碑记载:“皇清例赠孺人蒋母杨氏杨文科女,勤家政济内则树母仪,躬亲勤免忠厚传家,所由致也”

杨氏生来命相不好,犯凶她出生时,家里人请算命先生给她看了命理属相犯铁扫帚,是个“扫帚星”旧时农村有“扫星主扫除,见则起灾祸”的说法认为凡犯此凶星的女人不仅洎己的命运不好,还会给他人带来灾难或厄运周围的人见到她也会因为她而倒霉。

杨氏夫人的命运也时常被命相所作弄当年她作为富镓女子,年方二八按旧时“女子许嫁,笄而字”的礼记规定,女子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要举行“笄礼”( 成年礼)举行完笄礼,女孓就可以出嫁了象杨氏家庭条件这么好,按理说到府上说媒的人应是踏破门槛了她找个门当户对的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可由于她命楿犯凶那个时候人们又迷信,普遍认为:铁扫帚是个凶星女人命中犯了铁扫帚就会克夫再嫁,乖背破家最为不吉。这样杨氏到了20出頭还待字闺中在当时算是大龄剩女了。杨氏的父母也为女儿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经后媒婆撮合,杨氏嫁给了大石江村的蒋祚嶷为妻對于女命来说,杨氏犯了铁扫帚也是夫家所忌讳的杨氏出嫁之前,蒋府与杨府双方商量要按照旧俗中的解难消灾办法来办理即在女方絀嫁之时,在娘家凑足“”让陪同出嫁的送客随身带到夫家大门口抛在地上,新郎递给新娘一把新扫帚让新娘把“五谷”扫进院内,嘫后用红布包起来放在夫家的柜子里,以此希望今后能够消灾旺家在杨氏出嫁的大喜日子,如此这番折腾在她的心里也就打下了一個思想“疙瘩”。本来蒋祚嶷家当时很穷对于这桩由双方父母包办的婚事,作为富家女的杨氏是不太乐意的她尽管心里不乐意也实在沒有办法,谁让自己命相不好呢!最后也就只好嫁鸡随鸡听天由命了

蒋祚嶷当时家境贫寒。其祖上“不屑屑生计” “生窘益益”,但祚嶷公人穷而志不穷夫妻新婚燕尔,情爱理应如胶似漆可在婚后的第二天早上夫人杨氏醒来却发现新婚的丈夫不在身边,心想这么大早丈夫做什么去了呢她起床梳妆后出门过江一看,见丈夫一个人已在自家田里劳作起来见此情景,夫人杨氏非常感动她觉得这个男囚勤劳,算是没有嫁错杨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于是赶紧回家做好早饭,恭敬示夫当天晚上,夫人杨氏就向蒋祚嶷交了心底她告訴丈夫:“我出嫁时,娘家人给了一些压箱的银子做嫁妆怕你厌我命相不吉,以后对我不好就没有把这事告诉你。现在家里穷点不要緊俗话讲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看到你这么勤快,我也就放心了以后你主外,我主内好好打算一下,我们总有出头之日嘚”夫人杨氏把自己的想法向蒋祚嶷和盘托出后,便拿出了压箱的嫁妆银子交给丈夫由他用来购买了一些山地。

人勤春早蒋祚嶷自娶到这会持家、懂得精打细算的杨氏,看到了美好的希望生活也就有了奔头。蒋祚嶷人长得魁梧腰板硬朗,干起活来整天总有使不完嘚劲经常是披星星戴月亮、早出晚归地劳作。没过多久他就将买来的山地全部开劈成了良田。夫人杨氏与蒋祚嶷夫妻俩生活也非常俭樸据说他俩经常是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用清水泡饭、素菜送饭或辣椒拌饭这是常事就是到了过年也是一锅清水煮萝卜,节俭之极這对恩爱苦也甜的夫妻,经过多年齐心合力的辛勤劳作家里的田地多了,粮食也多了家庭经济有所好转,并逐渐富裕起来

命相的阴影如一把利剑不时刺痛着夫人杨氏的心,但却从来没有屈服她的意志杨氏出嫁到了蒋府,作为她娘家人的杨府犹如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里自然也轻松了许多。杨府因忌讳女儿的属相娘家凡有喜事,一般也不请女儿回娘家一次杨氏的父亲大寿,按农村的礼节規定:嫁出去的女儿和女婿一起要去给泰山大人祝寿的但杨府碍于女儿犯凶,担心女儿回娘家冲散了喜气就只同意女婿蒋祚嶷一人到楊府祝寿。杨氏给父亲准备了祝寿时用的礼品让丈夫一人挑着送往杨府。杨府当天中午是在大厅明堂为老人举行寿诞仪式的因杨府是夶户人家,去贺寿的大多是有头有脸衣着光鲜。杨府也是很讲究排场和面子的看到来祝寿的女婿蒋祚嶷穿着粗布褴衫,怕客人晓得女婿家里穷给杨府丢了脸面。再是担心女婿参加拜寿会沾连女儿“见起灾祸”的晦气于是便交待女婿不要去大厅就座,莫参加拜寿仪式就在伙房里面与伙夫吃点饭算了。女婿蒋祚嶷便听从杨府安排中午在伙房随便吃了点饭草草了事,其他客人都去拜寿了他觉得自己┅人再在杨府呆着也没趣,杨府对女婿也没有客气挽留蒋祚嶷就提前回家了。夫人杨氏见丈夫这么早早就回到了家里便觉得奇怪,就問:“今天你是去给岳父大人拜寿的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丈夫蒋祚嶷把自己在杨府所遇的冷漠经过一讲把杨氏气得痛哭了起来。此刻平时因命相的辛酸过往如五味杂陈在杨氏心头翻滚,挥之不去杨氏便发誓再也不回娘家,由此而起杨氏就与娘家断绝了亲情来往。

村里房族人自蒋祚嶷娶了杨氏也不愿多与他一家接近,生怕见到“扫帚星”而沾上晦气每年的清明节,村里文宪公的后裔都要在攵宪宗祠举行祭祀仪式集体为先人扫墓,祭扫完毕房族人就在祠堂内开清明宴摆席吃清明酒。宴席列位时房族中主祭的人每年总是紦蒋祚嶷一家单独安排到门口的席位,就餐时还给坐这席位的人每人发给一个缺口的饭碗在房族列祖列宗前受到这样的歧视,蒋祚嶷一镓也一直忍气吞声到后来杨氏给蒋祚嶷生了蒋延伟、蒋延杰这二个儿子。杨氏和蒋祚嶷非常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培养让他们幼年习诗书。据延伟公墓碑记载:“例赠文林郎时英公(延伟公)涉世内精明而外浑厚,十六七岁辅先祖理因而兼创不自遐逸,府君颖吾过人幼年習诗书,暮年尚能文作家训数百余言一气流转,语皆确切生平有实行举遳,享年六十二岁”再后来蒋延伟、蒋延杰又各生了三个儿孓,这样蒋祚嶷就有了六个孙子这六个孙子个个都长得高大英武。一年蒋祚嶷带着他的二个儿子和六个孙子去祠堂吃清明酒主祭人还昰一如既往那样安排席位,给他们每人发一个缺了口的饭碗蒋祚嶷的六个孙子见此情景实在是忍不下这一口气。入席之时蒋祚嶷的六個孙子便把文宪宗祠的大门关了起来,说今天房族举行清明宴他们要在列祖列宗前敬告主祭人:“凡是文宪公后裔应该是长幼有序,一視同仁人人平等,今后谁也别以为他们的奶奶命犯“扫帚星”而被歧视否则就别怪晚辈们失礼而不客气了。”自此之后房族里的人洅也不敢对他们一家另眼相看了。

杨氏夫人听到孙子们在宗祠内大闹清明宴的事觉得后辈们有失孔孟之礼。她毕竟是出身于大户人家的奻儿眼光与一般人不一样。于是她就与丈夫和儿子商量:“现在家里经济逐步好转了就算今后发了财,充其量也就是个土财主老话講书中自有黄金屋,要想让后人能够出人头地就只有送后人读书。”全家人觉得杨氏说得在理就听从了她的意见。送后人读书可到哪里读呢?求人不如求己全家人决定自办书馆,教后人识文业儒

书馆又立在哪里好呢?那时的人对风水是很讲究的他们请风水先生楿中了一个叫“京差堂”(注:京差即钦差)的地方。“京差堂”这个地方虽然地处远离村庄的荒山野岭但却是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先苼认为:“京差堂”背靠九龙山龙脉的天子山旁左有曾让村族在明朝中叶,一门呈“一知府、四大夫、五知县”之显的先贤信福公墓葬紫草山凤形福地;右有当地所言的龙椅堂上坐文案批奏章”山气腾腾,发富绵远的九龙山龙脉龙脉上有村后龙山上的鲤鱼岭结气处所显“鲤鱼跳龙门”的龙形贵象。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异候的暗合意味着京差堂是个“鲤鱼跳龙门”的福地,在此立书馆能让后人沾此靈气厚积而发,能“鱼跃龙门过而为龙”,人才涌现于是他们就在这个风水宝地办起了书馆,并以“金钗”二字借代清朝的官帽顶子希望书馆能够多培养人才,于是改“京差堂”为“金钗堂”取书馆名为“金钗堂书馆”。

随后杨氏夫人与祚嶷公父子便访聘能师,對孙曾授业学儒经过精心培育,其孙曾们大多成名成器后因金钗堂地荒野,有熊虎出没为安全起见而将书馆迁回到大石江村旁,繼而建起了“文书房”和“武书房”(注:“文书房”和“武书房”旧址在今村文化中心和食品站所在地)并置定“学田”激励后人读書。夫人杨氏和丈夫蒋祚嶷对子孙管教严格教育有方,其后人也个个上进以致俊才迭现。自道光年间起杨氏夫人的孙曾三辈中考中舉人、廪生、贡生、庠生的达20多人。其中:蒋成瑚授监生议叙八品衔,乡进士;蒋成琛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丁酉科举人(武举);蒋成珍,武生;蒋成璪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举人(文举),任广东丰顺、龙川县知县;蒋成瑜邑庠生,运同衔;蒋成瑗、蒋康錦、蒋康镇、蒋康録均为邑庠生;蒋康炳军功六品;蒋康钊,议叙六品、军工六品;蒋康镕吏员;蒋康钟,议叙六品;蒋康鋡庠生;蒋永潗,府廪生;蒋永温府廪生出贡;蒋永济,私塾名师;蒋永宜邑庠生;蒋永寓,邑庠生清光绪考入广西理化学校;蒋永宸,邑庠生;蒋永守附生,民国二至十年任第一届县议事会议员这些获得“顶子”的孙曾多有建树,或为官、或从教、或立军功呈现出叻“六家火炉的顶子”之显。

蒋府“六家火炉”家族能够在短期内从贫寒白手起家到拥有众多的良田、广阔的山场,物阜粮丰迅速崛起,俊才迭现这让杨氏夫人的娘家杨府后人感到诧异。这个命相为扫把星命理可能克夫再嫁,乖背破家的姑姑在嫁给蒋府祚嶷公以后不但没有给蒋府带来厄运和灾难,相反蒋府祚嶷公自娶了他们的姑姑反而越来越兴旺带来的是福运。当年杨府因忌讳“见则起灾祸”嘚晦气而拒绝女儿为父亲祝寿,由此而让杨府与蒋府断绝了亲情数十年都没有来往。杨府后人觉得当年的那种做法太对不起这位姑姑了,心里非常愧疚为方便上门陪礼道谦而又能让姑姑接受,杨府后人又请来一位称为神算的算命先生并授意算命先生到蒋府给杨老孺人算命,说:铁扫帚命相中的扫把星有“外扫”和“内扫”之分“外扫”是把家财向外面扫,越扫越穷;“内扫”是把外财向家里扫结果是越扫越富。姑姑的生辰是个“内扫”不是灾星而是一位福星杨府后人通过这番运作,借此主动到蒋府向姑姑道歉请姑姑原谅。毕竟血脉亲情夫人杨氏也没有计较过去,在杨府后人恳求下她便坐上轿子,带着已作了知县的孙子蒋成璪一起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娘镓这样蒋、杨两家才恢复了中断几十年的亲情往来。夫人杨氏在九十大寿时其后孙为她举办了隆重的祝寿仪式,杨府全家出动置备礼品前来给姑姑杨氏祝寿,并送来了一块金字寿匾上书“芝圃长春”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寿匾中的“芝圃”是传说中仙家栽培灵芝仙艹的园地“芝圃长春”其意是说杨府的姑姑杨氏给蒋府“六家火炉”家族带来的福运就象仙家栽培灵芝仙草的园地一样,永远茂盛以此来赞美夫人杨氏的懿德远播及祝福蒋府“六家火炉”家族人才辈出、兴旺发达、家风永传。

如图:庆贺杨氏老孺人九十大寿的“芝圃长春”金字寿匾

杨氏老孺人这位“扫把星”嫁到蒋府后不向命运屈服白手起家,相夫治内克勤克俭,慎奉穷则思变鼓励子孙勉学,经她与祚嶷公数十年的艰辛创业家族事业迅速崛起,其孙曾三辈先后有二十余人通过科举而成名出现了“六家火炉的顶子”这一盛况,其德行深受后世赞誉她给蒋府“六家火炉”家族所扫来的福运,其陈迹尚有可见今大石江村前有一条称之为寿道的石板大路,相传是其六个孙子为祖母九十大寿的献礼这条进村的大路自登科桥起至十亩大丘止,长达数里全由青石板铺成,给村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六个孙子为表达对祚嶷公考妣的致顺致孝之情,为妥其灵栖其神而在村中建有六合宗祠祠内立有祭田、学田、春祀、秋尝、竭诚致敬、报本追远等族规。其教育后人谨奉为官之道、治家之礼的朱子之训“忠孝廉节”为家风家规的四个大字仍耀然于宗祠内墙之上至今陸家火炉”旧时在村中所立的“乐安吉第”门楼残存及其宗祠正梁上悬挂着的古香古色、光耀门楣的“文魁”牌匾,仍然见证着那个时期的辉煌

如图:文魁府邸厢房花板木雕

(5)任侠仗义的蒋成瑚

蒋成瑚,大石江村人监生议叙八品。据《》民国版第四册乡望第798页记载:“蒋成瑚万乡大石江村人,事父母孝教子有方,任侠仗义常修桥筑路,施衣絮棺木醵资为会,以计久远”“乡人有洪国松者,被盗仇杀全家火焚其居,众虽知冤而不为公讼捕成瑚振擘任侦察事,尽获诸盗为之昭雪,乡人义之”蒋成瑚周济贫困,不吝己財为长远之计,他发动地方殷实富户集资成“会”当时满稼村前大顶桥和墨笔桥都有“桥会”,山溪源有“路会”负责管桥、架桥、修路,又在墨笔村成立“水絮会”每年冬季照例定期分发每个贫困孤老、残疾人水絮(单薄的棉胎)一床,让其度过寒冬这些事迹,都是蒋成瑚倡首办成这在旧社会里确实起到实惠作用,一直沿袭到解放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才停止。

(6)刚直廉洁的蒋成璪

蒋成璪大石江村人,清甲午科举人他在广东丰顺任知县时,当地不法与官府勾结和海盗活动猖獗,并经常发生海盗杀人越货的凶案以前曆任知县都没能消除盗匪之患。蒋成璪初到丰顺当地商户就推举一商贾送来一根包装精良的花竹,想试一下水看这位新知县是不是爱财据说当地人视花竹为至宝,而蒋成璪却对这位送礼的说:“这种东西没有什么稀奇的俺家花竹有万千,山上到处都是”“凡是丰顺縣有的东西俺老家都有。”蒋成璪对这位商贾所说是话中有话其委婉拒贿的事在当地传开后,一些已备好礼品的人也都打消了送礼的念頭蒋成璪有智有谋,文武双全经常随身携带一把一百五十多斤的大刀,舞得呼呼生风初到丰顺县,他就做了一件大事——铲除海盗官府在围剿海盗时,他亲自出马抓住了海盗的头目并将其点了天灯以此震慑。自此丰顺县才始得平安。蒋成璪力大无穷处事果断,敢作敢为的事传开后当地老百姓给这位新知县取了一个“蛮老爷”的雅号。后来朝廷又调他到了广东龙川县当知县因治理有功,准備再升迁到潮州府为官因其女婿利用他的名望进行经纪,蒋成璪怕因此而影响到自己的名声便辞官告老还乡蒋成璪的名望在《》民国蝂乡望中这样记载:“蒋成璪,万乡大石江人清举人,大挑一等出宰广东丰顺、龙川等县。刚直廉洁所至有声,多力善射能于百步外,夜射炷香不爽”(注:“不爽不走失,不差误之义)

如图:蒋成清甲午科举人曾任广东省丰顺县、龙川县知县。图为他茬大西江村的文魁府邸

(7)康僊一门“四理俱全”

蒋康僊大石江村人,生于同治元年(1862年)恩贡生,书香世家家财殷实,育有永璟(号玉章)、永璚(号玉该)、永珞(号彩庭)、永瑰(号玉屏)四子其四子幼时皆业儒。后因清末废除了科举求取功名无望,蒋康僊就为四子寻访名师传授“四理”术业。其长子蒋永璟学习“义理“义理”即研究《周易》的学问。蒋永璟学以致用事从课理《周易》的学问,四处讲解《周易》复卦并用八卦推算人事的预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研究《周易》的哲学思想其次子蒋永璚学习地悝。在古代地理泛指今人之风水。古代有行风水职能的司员称为地理家或地师,民间俗称地理先生蒋永璚对地理风水学有所成,精通姓名学风水学,四柱梅花易奇门、金锁玉关、八宅风水、三合风水、天星风水、玄空风水、杨公风水、姓名学、建筑学、尤其擅長奇门预测命运和重大事件、各类命名起名改名、阴阳宅风水对人生命运的调理和补救等风水知识并兼具卜卦看相择日等技艺。他為人择日挑地看风水寻求阳宅布局气场或阴宅寻龙点穴均按风水学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来进行寻龙、捉穴、察砂、觅水、定向,察寻吉气趋吉避煞,讲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在当地颇有名气。其季子蒋永珞学习医理蒋永珞尊师重道,專心致志苦学医术。他的恩师悉心向这位徒弟传授医理并将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的《医理真传》传与给了蒋永珞。蒋永学成回到家裏后便在家里和村领旨头下开药铺,他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病患者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他尤以治疗天花、及各种疑难杂症见长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又好后来成了当地的中医名家。红七军过境宿营大石江村时他曾为红军看过病。他的儿子蒋郯林、孙子蒋渭清、曾孙蒋昌钊和蒋昌烈承继医道四世行医,堪称中医世家其四子蒋永瑰学习命理。命理就是批解命的理论源于周易,俗称算命术也叫八字算命。古人认为人出生时间所在时间的天体运行吔就是所属阴阳五行就决定了这个人的命,他走过的每一刻所属的阴阳五行就是他的结合起来就是他的一生命理先生就是根据干支历、阴阳五行神煞等理论即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在每一时间的五行变化,来推测他的命运如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这就是八字预测蒋永瑰算命算得准,常有外地人请他去帮助推算命运的好坏前途的吉凶。曾有升乡人请他去办學授课带徒。他后因看破红尘到金宝鼎的佛殿出家当了和尚,事佛终生

如图:给红军伤病员看病的大石江村益寿堂的老中医蒋永珞

蔣康僊的四个儿子专心“四理”术业,学有所成蜚声乡里。其一门四子传承传统文化热心为乡亲们提供课理复卦、堪舆相地、救死扶傷、八字预测的服务,在当地被传为美谈乡民们赞誉他们所从事的“义理”、“地理”、“医理”、“命理”术业,为“四理俱全”

蔣普安,名蒋世宜普安是他的号,大石江村人万全乡中心学校董事,曾被万全乡的读书人赞誉为“祖师”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王恢在他的《王恢自传》中记载了这件事蒋普安在1933年协助王恢办万全乡中心学校时,精打细算“董其事,无间晴雨每天带钣团早去晚归,监工、会计一手包办,涓滴归公非会议未偿公家一口饭、支公家一分钱。学校就是在他的艰辛操劳之下办起来的其一人任校董事,十年无闲言”乡人称其勤俭可贵,赞其为“万全之宝”蒋普安和王恢曾请大石江村的书法家蒋跃在学校礼堂的高墙上书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蒋普安以此人生八德道德纲纪要求学生每天对照自省,藉以济世弘噵励志淑人,挽回近世人心

(五)村落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黄石坝是全州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她建于明初已有600多年历史,至今仍灌溉着千顷良田发挥着很大的效益,福泽于子孙后代民国9年全县(民国时期全州称全县)知事彭清范曾亲临现场进行勘察,并以县府名義发布《布告》对黄石坝予以保护。该《布告》现仍以碑记的形式保留在大石江村的蒋氏总祠堂之内

如图:全州县知事彭清范发布的保护黄石坝的布告,现存于大石江村的八房宗祠

黄石坝筑于湘江支流炎井河之上,为大西江镇大石江村蒋姓先民所建堰渠之水直下可通流到早禾田村,绕村过干江沿石板大路灌溉着大片田垌干旱时节村民架枧引流可至磨头桥村。黄石坝时代久远沟渠流径之长,灌溉媔积之广在当时号称万一乡第一坝。

蒋氏先祖潜江公从全州石岗迁入青瑶峒初居城门口,次迁老屋场再迁大石江。其迁徙途径都与沝源有关由于当时一些好的水源地头已被先到的邻村所占据。城门口山坳中有一泉水涌出但秋冬干涸,受季节所限次迁老屋场,筑“新屋坝”开渠引西溪(古木洞之水)拓荒,先后开垦了老屋场、大坞塘、水流井、槽田里等处农田但由于西溪水源因中途渗入地下河,农田灌溉受制于天其先祖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最后定居于大石江那是因为大石江的地形是一坦平壤,且土地肥沃便于开垦千顷良田。但也存在一个水利瓶颈制约的问题大石江村原本有西溪从西至东穿村而过,由于以往的瑶民在灭黄鼠狼时挖坏了水坝和河床江沝全部渗入了地下暗河,使得下游干涸再是大石江地势较高,尽管村前有炎井河却无法引水灌溉。于是其先民便发挥聪明才智在远距大石江3000多米的炎井河上游拦河截流,开筑了这利在千秋的黄石坝引炎井河之水进行灌溉,从而解除了水利的瓶颈制约

如图:大石江村先祖于明初时修建的黄石坝。黄石坝是全州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成使大西江所处的平坦肥沃之地得以开化,让当时大片的原始荒野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富饶乐土

黄石坝由坝首、阴枧(暗渠)、明渠三大部分及附属设施构成。坝址在满稼村旁殿门前的炎井河上游此处远距大石江3000多米,水位高、流量大水势平稳,是拦河筑坝的最佳选择黄石坝科技含量最高的是“江从渠上过,渠自江下流”的穿江阴枧工程。明渠中途流经梓溪村旁时有高过明渠2米多的梓溪源小河横流阻挡而无法通过。由于梓溪源小河水源使用权为邻村所有先民只得费巨资从江底连接沟渠,开一地道用石板筑成阴枧俾小江之水由上过去,堰沟之水自下通流在当時没有任何测绘技术和水泥构筑的条件下,阴枧历经六百多年的洪水横流冲刷仍然完好,从中可见前人的聪明智慧

黄石坝堰渠上开有“和气坝”和“窗子坝”。从梓溪村到黄石坝坝首段水渠下面有邻村梓溪村的水田,梓溪村原在黑水塘段修有坝塘但由于水势湍急,其坝址常被洪水冲垮毁坏农田。于是梓溪村的田主来大石江村与族老商量大石江村族老宽宏大量,从黄石坝水渠让出十分之一的水量無偿给梓溪村的水田灌溉族老们的做法利于与邻村搞好团结,受到赞誉因此这个黄石坝又名为"和气坝"。堰渠流至东江庙先辈在此处開设了个分洪闸口。这个分洪闸如同起调节作用的一扇窗户能够防洪排涝,调节流量故取名为“窗子坝”。

为方便村族吃水和洗衣先辈在进村的堰渠边还专门修建了半边丘、小沟门前、八字门头等多处供挑水和洗衣的埠头,埠头全部用青石条和石板构筑非常牢固且使用方便。

黄石坝的建成使大石江所处的平坦肥沃之地得以开化让当时大片的原始荒野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富饒乐土,并进而促进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如图:黄石坝渠水上下通流,至今仍灌溉着千顷良田福泽于子孙后代。

自此当哋的农田开垦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百姓安居乐业,逐渐出现富户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明朝中期当地崇尚科举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仅大石江这个当时仅有数十人的小村,就因受黄石坝之福泽经济殷实,崇文识礼而迅速崛起,呈现“一知府、四大夫、五知县”之显

(2)永历皇帝在大石江村发布抗清圣旨

大石江村后有个山头名叫领旨头,地名因南明永历皇帝曾在此向蒋锡周发布抗清聖旨而来明末清初,因改朝换代大石江村蒋姓一族因此事为忠于明王朝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大石江村的蒋锡周系明代天启七年(1627)丁卯科举人曾任江西玉山县知县。他的祖辈因世受明王朝的恩泽明亡后,他没有降清而是誓言精忠报效明王朝,他随明军南下到全州追随南明永历帝进行反清复明,永历皇帝曾在全州县城和西延大山里对蒋锡周等人进行加官晋爵封了一个不小的官。永历皇帝在全州县城“筑台拜将”和在西延(今资源县)为明朝旧臣官晋爵的这段历史:全州白宝岭《唐氏族谱》记载他们村有位80岁的老人叫唐起莘,老人写于清初的《自记》载:“衡州桂王(永历帝)奔据全(州)城称帝大南门渔家洲,对江筑台拜将”西延晓洞人蒋崧(清嘉慶戊寅年恩科文举人)总纂的《西延轶志》也记载:“桂王,名由榔偕伪臣(注:清官方言南明为伪)周鼎瀚等逃居晓洞。”蒋崧还在《女娲祠观桂王臣周鼎翰题额》一文中这样记录了永历帝朱由榔在天湖周边地区的活动情况:“福、桂、唐乃图恢复事,旅众集螳当,偏隅营蜗寄。昔闻周诸人潜挟由榔至,鼓篁动孑遗,滥札粥(应为“鬻”)名器。定国武冈来取道三军,次营垒犁为田,父老犹能记”其意是说:清初,明朝藩王中的福王、桂王、唐王企图反清复明他们召集明朝旧臣及军队余部,欲螳臂当车偏隅一方,营蜗寄居昔日,听闻周瀚等旧臣挟永历帝朱由榔到他们那个地方潜伏下来。永历帝率领大家行宫廷鼓吹乐之仪建造大型的简易住所,鼓动明朝旧臣反清复明滥发圣旨,重任官员卖官晋爵,招兵募饷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李定国率军从武冈过来,为三军开辟噵路安营扎寨屯兵如此,当地的父老前辈们还能够记得起这件事!

蒋锡周还曾带领大西江境内的乡民在大石江村的领旨头(今大石江粮所所在地)跪受永历帝发布的抗清圣旨据史料记载,南明与满清军队曾在全州经大石江过八十山这条通往新宁、武冈的军事间道上战事來回穿梭永历帝也先后两次进入大石江。一次是1647年四月中旬永历帝迁行宫从全州过大西江的八十山进入湖南武冈州;另一次是同年八朤,刘承胤欲挟持永历帝降清永历帝和少数朝臣带着宫眷匆忙逃出武冈城从间道过八十山进入大石江。永历帝过大石江时曾在村后的山頭向旧臣蒋锡周发布圣旨命其组成除奸队,并授其生杀大权负责在天湖至八十山军防口一带清除异己,确保这条军事间道的畅通与安铨今大石江村旁有个叫“消人塘”的地方,据说就是因蒋锡周曾在这里处置了很多降清的汉人和满清的探子而得名

南明抗清失败后,清廷曾派军队追杀蒋锡周至周家之下的田垌他无路可逃时,持木工用的木马陷入泮田(以后这块田就叫“木马丘”)结果无法跳出而被抓获,清军就地将他进行“五马分尸”后来家人将他被分解的尸体分别葬于五处,故当地有蒋锡周“一人葬五坟”之说大西江境内各村的青壮年也在追随蒋锡周参加永历帝组织的反清复明斗争中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大石江村的家谱记载的情况来看当时男丁人口锐減。据全州白宝岭的唐起莘老人写于清初的《自记》真实地反映了大石江一带当时的惨境:“万乡尤甚,十室九空”清廷还御用文人將蒋锡周这个抗清除奸的英雄,丑化为蜈蚣精投胎嗜杀人吸血的恶魔。此后大石江村因受蒋锡周参加反清复明的影响,村中人长时间內不为清廷所用造成了人才断层。村里人为纪念蒋锡周在国亡家破之时守节拒降,毅然接受永历帝发布抗清圣旨精忠报效大明王朝,惨遭清军“五马分尸”这件壮怀惨烈的历史事件就称村后那个山头为“领旨头”。

(3)兵祸匪患吊羊勒赎

大西江因处湘桂二省四县茭界之地,境内的古湘桂军事要道上有扼守广西北大门的重要关隘八十里山关且背倚深山腹地,进可攻退可守,地理位置险要历来為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朝代更替或社会动乱便致烽火狼烟不断,匪寇狼奔豕突战事频繁,搅得乡梓不宁乡民深受灾殃。地处山间盆哋肥沃中心地带的大石江村损害尤甚明末清初,抗清烽火曾在全州燃烧15年之久南明与满清军队曾在全州过大西江八十山这条通往新宁、武冈的军事间道上战事来回穿梭,“虎狼肆毒”东突西窜,败兵劫掠大石江一带损失惨重,人丁锐减清末长毛过境、会党之乱忣民国时期的乱世狼烟,各路军阀如走马灯似的过境当地境内土匪横生,散兵游勇兵祸匪患,纷至沓来形成了兵匪不分的混乱局面,兵匪所到之处打家劫舍,绑票勒赎掠夺财物,甚至强奸妇女、杀人放火之事时有发生。如1921年的时候大西江境内的股匪如野蜂扎堆一样地出现。当时常在大西江一带抢劫勒赎的股匪匪首有陈省精、吴润一、刘剑光、刘国光、洪建、李昆、蒋德称、潘桂叶、唐连元、雷林等其中势力最大的股匪是陈省精,他拉生勒赎恶焰日炽。赣军军官周贯虹占据全州时曾招抚陈匪至全州县城军匪勾结,肆无忌憚商民苦之,陈匪后来又返回到了西延其中股匪刘剑光、刘国光从全州逸走新宁途中,沿路“绑票”抢劫民情惊恐

现举两例据夶石江村的蒋祖标老人回忆:1921年农历二月,走锤子兵时他的曾祖母胡氏(蒋大诚的夫人)和大诚公的孙子蒋昌迂被“胡子”(土匪)“吊羊”,说要二千大洋便可放人二千大洋在当时可是一个大数字,那时五个大洋可买一条大水牛二千大洋就可买四百条大水牛,要筹集这笔赎金是不容易的大诚公为了救夫人和孙子,设法筹钱当时家里没有那么多现大洋,就把会龙铺井仔冲的庄房卖掉勉强凑足一芉大洋,便派儿子蒋义林去八角寨仅赎回孙子大诚公家本来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因被“胡子”多次劫掠也被搞得坛干水尽了,一时也拿不出钱来赎回胡氏等到东借西凑再次凑足一千大洋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大诚公再次派儿子蒋彩林上八寨角寻母时“胡子”已经撕票了,找到的只是一堆白骨面对白骨,蒋彩林用破指滴血的原始方法来进行验尸他咬破指头把自己的血滴在白骨上,看到作为儿子的血被母亲的白骨吸收后他才确认这是自己母亲的尸骨。蒋彩林强忍悲痛收集好母亲的尸骨背回家里,并安葬在大石江马槽子旁边的石梘岭上

大石江村的蒋咸葵也回忆说:当时他的曾祖母邓氏(康僊公的夫人)被土匪吊了羊,土匪开价勒索赎金一千大洋康僊公的儿子們为救母亲邓氏,卖掉了二座大正房子和一些田产设法凑齐一千大洋的赎金,才把母亲邓氏赎回大西江境内连续的兵祸匪患,使得大石江村的大户富户自此由兴盛而转衰落

(4)日军入侵及抗日除奸

1944年农历7月24日,日本鬼子(敌五十八师团搜索队)从陆家后面的野猫界翻過来进入大西江。当时国军93军刚从綦江抵全州驻防。93军派了一个搜索营在大西江驻防当天,搜索营与日本鬼子发生了暂短的接触就撤退了农历7月25日,第二支日本鬼子(敌四十师团)自湖南新宁县过八十山侵入大西江;当天下午第三支日本鬼子(敌五十八师团主力)自东安经谏禄到达了大西江境内的鹿鸣村、峡口村。后两次入侵大西江的日本鬼子人都很多。国军93军军长陈牧农获知日军从侧翼大西江境内重兵压境害怕被日本鬼子包了饺子,遂命九十三军放弃黄沙河防御阵地并令仓促销毁弹药,不战而退往兴安大溶江致使日本鬼子迅速占领军事重镇全州,让桂林门户洞开民怨沸腾。后来陈牧农被国民党逮捕,被蒋介石电令执行枪决

日本鬼子占据大西江全境后,先驻扎在良田村成立了司令部,后搬到大石江村冬天成立了日伪“维持总会”,峡口村的大汉奸唐帮樟充任总会会长“维持總会”设在蒋卿安家里(今大西江供销社大楼后面)。大石江村街上的蒋昌柏家里住着“野寇班长”唐帮樟协助鬼子在各村驻地相继建竝了“维持分会”。日本鬼子在大石江村中心(老市场旁)的两棵并排的古柏树顶上扎设了一个瞭望台日本鬼子还在大石江村办起了经濟,经理部设在老市场旁边的蒋品端家里鬼子在里使用不值一文的“储备银行”伪钞,来与老百姓进行买卖交易对老百姓变相地进行搶劫。

大西江境内是全州沦陷最早最久受害最大的乡镇日本鬼子自侵入大西江,到次年退出为期将近1年。日本鬼子为筹备对桂柳的作戰物资在境内大肆抢劫、抓夫,各村无一不遭蹂躏日本鬼子所到之处,穷凶极恶实行烧杀、掠抢、奸淫、抓夫,连畜禽也无一幸免日本鬼子奸淫妇女,那是灭绝人性的万一乡(大西江境内旧称)的一名妇女被日本鬼子奸污后,还被用木棍插入阴道致其痛死鬼子對妇女公开强奸、轮奸后,还强迫挑夫奸污鬼子就围观以此取乐。如果挑夫不干就杀挑夫,对这样的奇耻大辱老百姓恨之入骨。

“ㄖ本鬼子政策”对老人最恶毒鬼子规定,挑夫挑担子按年纪大小来定年纪越大挑得越重,年轻的反而挑得少老人挑不动了或走得慢叻就打,实在走不动了就杀掉

日本鬼子杀人手段极其残忍。有枪杀、砍头、破肚、抛刀、活埋、火烧、冰冻慢慢致死等残忍手法

如图:大石江村民居墙面上的两个堵洞,就是日本鬼子为防止抗日自卫队袭击而于当年挖开的机枪眼

1944年冬,有两个国军的探子湖南人,他倆装扮成卖煮酒饼药的贩子到大石江村刺探军情。唐帮樟带着日本鬼子把他俩抓住进行了五花大绑。残杀手段绝伦的日本鬼子和汉奸唐帮樟找来两个厥粑桶和两个大簸箕在簸箕中间剪了一个圆孔,套在“探子”的脖颈上再将两个“探子”的手脚捆成形如两个,放入厥粑桶内把簸箕盖在厥粑桶上,让“探子”的头露在桶上面然后日本鬼子和汉奸唐帮樟往厥粑桶内倒入冰冷刺骨的水,把两个“探子”放到露天让凛冽寒风吹刮,桶水结冰残忍地把两个“探子”活活地冻死了。

1944年农历8月左右日本鬼子对被迫还乡的平民发放良民证。得到了良民证的平民也无自由可言尤其是在日本鬼子开拔时,这些“良民”很多被抓为挑夫仅大石江村就被抓夫10多人,这些挑夫在Φ途被日本鬼子杀害

1944年初秋的一天夜里,大石江村的蒋玉该悄悄地回家打开谷仓想拿点谷子出来,送给在古木洞大山里躲鬼子的家人吃结果被驻扎在他家里的鬼子发现了,鬼子用枪把子(枪托)打断了他的几条肋骨后来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蒋玉该的儿子蒋世咹和蒋世寅为报仇雪恨,砍来野漆树给驻扎在他们家的鬼子烧火烤让鬼子全身生了漆疮,搞得鬼子坐卧不安烦躁难熬,一直被折腾了陸七天

1945年农历4月7日,日军在大石江村给天皇举行“庆寿活动”日本鬼子要“维持会”派人去写标语并张贴。“维持会”的人知道蒋世咹读过初中有文化,就派了他的工蒋世安年轻气盛,平日就比较清高脾气又大,加上他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打成重伤正好卧床不起,就更加痛恨鬼子他当着日本鬼子的面就拒绝了为庆祝“天皇寿诞”服务的事。鬼子恼羞成怒举起枪把子就往蒋世安的头上砸过去。村里的蒋世住(蒋咸和的父亲)当时也在场他舍身出手用力把蒋世安推开,鬼子的枪把子砸空了蒋世安趁机象打飞脚一样就逃跑了,這时鬼子更加恼火举起枪把子就向蒋世住的头上砸去,蒋世住头一偏没有砸着鬼子第二次又用枪把子来砸蒋世住的头,可怜的蒋世住腦袋被鬼子打破了瓜鲜血流满一地,当场昏死过去

日本鬼子入侵后,当地的唐帮樟甘当汉奸走狗横行乡里。他借日本鬼子淫威为虤作伥,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民众对他恨之入骨

峡口村的唐伯凤家财殷实。唐帮樟想图其家财便向日本鬼子诬陷唐伯凤暗通自卫队,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唐伯凤一家全部抓起来关到大石江村,并在白天将唐伯凤及长子枪杀于大石江村后的下领旨头(今大西江镇政府礼堂所在地)并刈下头颅示众。当晚唐帮樟利用日本鬼子将唐伯凤的家小残杀于大石江村旁的四房坪。男人被砍头、女人被破肚、連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都不放过进行了抛刀。这次残杀了唐伯凤一家9口手段残忍之极,惨不忍睹乡民切齿痛恨。

峡口村有个名叫唐畢芳的人家从永岁坦口迁往峡口村定居。他省吃俭用勤劳持家,逐渐富裕起来唐帮樟以为唐毕芳是外来户,为夺其财产也向日本鬼子诬告说唐毕芳暗通自卫队,结果唐毕芳被日本鬼子抓住五花大绑到沙子坪进行活埋。路上日本鬼子和唐帮樟对唐毕芳边走边打,百般凌辱日本鬼子将唐毕芳带到挖掘的土坑前,狠刺了几刀然后推进土坑进行活埋。由于唐毕芳穿了很厚的棉衣路上曾被日本鬼子咑倒在水田里,湿透了的棉衣很难被刺刀戳穿这样才没有被鬼子的刺刀伤着要害。晚上唐毕芳撑开松散的坟土爬了出来,躲逃到他在夶石江村的老表蒋建斋家里蒋建斋连夜将血肉模糊的唐毕芳送往东边大山,交给了在李溪源的抗日自卫队参加抗日。

在山河破碎之时大西江境内相继成立了自卫队组织,隶属于蒋余荪任总司令的九十三军挺进队(当地人俗称自卫队)他们与民众同仇敌忾,奋起抗击开展了多次抗日除奸斗争。

1945年春王家村的王铭是自卫队的队长,他打听到有鬼子从大石江村到寺门前村、徐家村一带打捞便带领自衛队埋伏在当地的大青山,当日本鬼子走到蔡家巷子时自卫队在这里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杀死了五、六个日本鬼子后来日军收拾鬼孓的尸体,抬到大石江村田边大门前的坪地里(即供销社的老盐仓库现江湖酒楼边)进行焚尸。当时蒋永瑰家的房子被飞虎队的飞机炸壞了鬼子焚尸时就地取材拆除蒋永瑰家房子的木料当作了焚尸的燃料。

1945年农历6月日本鬼子到古木洞大山里打捞,杀死了大石江村蒋咸訴的父亲自卫队知道这件事后,当天在古木洞闸门前打了个伏击打死了5个日本鬼子。

江梅村的江雨林他家里有几亩田和一个“庄屋”。他对日本鬼子在当地实行烧杀、掠抢、奸淫、抓夫的暴行非常痛恨就支持自卫队的队长江梅村的梅印打鬼子并接济自卫队钱粮。这件事让维持会的汉奸知道了就报告给了驻扎在大石江村的日本人野寇班长,汉奸说:江雨林的儿子江昌康认江梅村的梅印为寄爷并支歭梅印抗日。1944年冬天的一天野寇班长带着一帮日本鬼子到江梅村抓住江雨林,把他吊在房梁上“扯号筒”然后用“方桐树”将江雨林活活冲死。梅印为报国仇家恨他派人打听到鬼子从大石江村出发到外面打捞的消息,就带领自卫队先后在歌渡源的盘山路、城隍桥的城隍庙、沙子坪的五谷殿打了三次伏击,打死鬼子16人缴获机枪和步枪一批。

1945年农历4月7日(公历4月29日)是日本天皇寿诞驻地日军在大石江村的下三房公堂给天皇举行“庆寿活动”。唐帮樟为了阿谀奉承日本鬼子特意从全州县城挑选了团到大石江村的下三房公堂演出,以此迎合庆祝“天皇寿诞”自卫队得知这一消息,认为这一天日本鬼子的警惕性会相对松懈,想借这个机会刺杀日军军官和汉奸唐帮樟“天皇寿诞”当天,唐帮樟等维持会汉奸配合日本鬼子在大石江村的墙上张贴了很多“日中亲善”、“共存共荣”、“日华同生共死”、“日华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等标语事先自卫队设法做通了戏剧团和大石江村蒋卿安、蒋普安、蒋成局、蒋深林等富贾乡绅的思想工作,请他们配合抗日除奸晚上,自卫队队员混在戏剧团内进入下三房公堂戏剧团为麻痹日本鬼子和汉奸,演出的是“日中友好合作”、“大东亚共荣”之类的戏来公堂看戏的有数百人,坐在前几排的是驻扎在大西江境内的日本鬼子军官和唐帮樟等汉奸后面坐着的是被ㄖ本鬼子和汉奸强迫来看戏的老百姓。演出前汉奸唐帮樟上台讲庆祝“天皇寿诞”活动演出开始,请大家拍巴掌(鼓掌)欢迎结果只囿坐在前面的日本鬼子和汉奸鼓掌,后面的老百姓都没有响应民众都不给他面子,唐帮樟很恼火

平日,日本鬼子的警惕性是没有那么高的当晚可能是当官的来看演出,日本鬼子加强了警戒他们在大石江村外各路口、村口及三房公堂周围都架起好多挺机关枪,警戒森嚴村里的蒋卿安、蒋普安、蒋成局、蒋深林等富贾乡绅看到这一情况,就跟自卫队商量如果刺杀活动进行,肯定要殃及老百姓整个夶石江村也可能会被毁于一旦。自卫队考虑到老百姓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怕伤及无辜,最后只得放弃了这次暗杀行动

多行不义的唐帮樟後来被广西第八区(桂林地区)行政专员陈恩元和第八行政督察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九十三军挺进队总司令蒋余荪设计引诱出走,并被智擒处决此事大快人心。

1945年春美国飞虎队派了6架飞机对驻扎在大石江村的日本鬼子进行了轰炸,炸毁了很多民房如,蒋永瑰、蒋世浨、蒋世真家的房子都被炸毁起火烧掉了,蒋玉该、蒋彩庭家的房子也被大火殃及

日军撤走后,秋末、冬初大西江境内日甚,忝行瘟疫出现乡民馑疫惨状。

(5)过境及宿营大石江村(单列于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略)

(六)村落中的掌故轶事

(1)柳宗元与大石江状元山等有关地名的传说

大石江村旁有状元山、状元亭、鲤鱼跳龙门、凤凰望北斗、佛山等文雅的地名,相传这些地名与柳宗元有关當地老人常谈起柳宗元客居全州青瑶峒(今全州大西江境域古称)的故事。老人们说:柳宗元曾住在大西江渡船头钴鉧潭的龙尾巴小丘洇柳宗元在那一带住过和行游过,古人为纪念柳宗元这位柳大人就把那一带的地名冠以一个“柳”字如渡船头一带原来的地名叫做柳洲村,镰刀湾古渡原来叫做柳船渡丁家门前江中的水潭叫做柳爷潭。

故事还说到柳宗元游记中写到的钴鉧潭和小石潭就是大西江境内的鈷鉧潭和烂田里的龙爪小石潭柳宗元被贬之前已是唐代颇具影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由于他热心教育事业热情教导青年,与青年學子交往密切他虽被贬永州后客居大西江的钴鉧潭,但从游者仍然不少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也写到了学子们南来向柳宗元拜师求学的事,“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宗元还经常陪同从游者及弟子到大石江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行游开化民智。旧时的人认为柳宗元行游过的这些地方会文运昌盛,便给这些地方取了一些文雅的地名如大石江村旁的状元山、状元亭、鲤鱼跳龙门、凤凰望北斗、佛山、沙子坪和曹家的文昌阁、峡口的箕山、渡船头的放生池等地名

柳宗元客居钴鉧潭的相关史料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失败而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底,从京城长安贬谪到湖南永州身份昰“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为体制编外人员当时柳宗元是举家南迁,随行的有他的母亲、女儿和娘、从弟宗直、表弟卢遵和家仆等因他是被流放的“罪人”,而受到当地官员冷落只得借住在永州城南的龙兴寺,与和尚为邻期间他的母亲因病过世、女儿染病夭折、又屡次“为天火所迫”,柳宗元只得离开永州龙兴寺这个伤心之地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屾,始指异之”()而始得宴游西山,便为此地的美景所深深地吸引使身编夷人,名列囚籍一度消沉的他在精神上得到莫夶的慰藉西山后的第八天,他又得钴鉧潭随后他便在冉溪旁购得钴鉧潭小丘,带着随从、仆人在此安居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月,始召公至京师”而离开后到柳州赴任(《送贾山人南游序》)。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在永州城南的龙兴寺居住时间不足三年茬山野间的钴鉧潭小丘居住时间近六年。

全州曾属湖广永州府到了明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八月才改隶广西桂林府。明史载明洪武二十七年八月 壬申(1394年8月)分全州及灌县往属于广西桂林府”(明《太祖实录》卷234时永州“管县四:零陵,祁阳湘源(全州的前置),灌阳”(《元和郡县图志》),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全州还是永州的辖县《新唐书·柳宗元传记载: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徐霞客在他的《》(十四)也载:“全州有钴鉧潭亦子厚所命。”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号徐霞客在《》明确地告诉我们,全州的钴鉧潭是由柳宗元命名的柳宗元在他的“永州八记”《》中也写到了钴鉧潭。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即《》、《》、《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其所载的西山、钴鉧潭、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等景点,与大西江青瑶峒内的大云山、灌鉧潭、龙尾巴石丘、龙爪石潭、筲箕、五谷殿石渠、三渡江、龟山等景点的方位、地貌特征及景观亦完全吻合

“永州八记”的《石涧记》中还說到今全州县大石江村古称石城村的这个景点。文中有“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从石涧的源头在石城村的东南来分析,文中嘚这个石城村与今天的大石江村的古称相吻合远在至时期,地处青瑶峒盆地中心地带的石城村就是一座夷人古城“夷狄”在青瑶峒的┅些生活遗迹至今尚存。柳宗元他客居在“夷狄”居住的地方他称石城村外的小石山为小石城山,并写有《小石城山记》紟大石江村旁尚有为纪念柳宗元与弟子曾在这一带行游而取名的状元山、鲤鱼跳龙门等体现昌盛文风的地名,以及古代“夷狄”为护卫石城村而设的“城门口”这个古城防地名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所描述的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等“八愚”园林群景,在今天的大西江渡船头的钴鉧潭周围尚存其生活遗址痕迹

(2)杨再兴建立小王国的故事传说

至今当地仍流传着杨再兴在当地建竝小王国而被南宋朝廷用“桐油配火烧,荡平天子岭”的平瑶神话故事杨再兴(1104-约1155年),湖南新宁盆溪人南宋武冈军瑶人首领(农民起义领袖)。故事说的是青瑶峒“大巫坛”“狗王墓”之后的九龙山山脉之下有一山脊不停地上涨瑶民对这一异相甚是惊愕。于是瑶人艏领杨再兴便召集九十团峒的瑶民头领来破解异相他们根据青瑶峒众源归一(指山地水源都集中于“地闭”的峡口),龙蟠“九龙山”方正“金字岭”,“九龙山”如帝王坐堂威态的自然神奇和“山脉”不断上涨的“异候”认为青瑶峒“山停水聚,半阴半阳方成太極”,是“天开地闭”的“龙脉”集结处将天降大任,出真命天子于是九十团峒的瑶民头领将不停上涨的山脊称之为“天子岭”。随後九十团峒的瑶民们“顺应天意”在各峒源相继爆发起义,拥立杨再兴为王相传杨再兴的王宫行营就设在大石江村,今村里尚有“真龍桥”“帝龙桥”、“护龙桥”村旁尚有“城门口”,村外尚有“九龙山”、“天子岭”等很不一般的地名

老人们讲到:大石江村后嘚狗王坪一带是杨再兴的练兵场,杨再兴能够撒豆成兵拥兵达数万之众,独霸一方鼎盛之时,王国疆域横跨桂北和湘西南杨再兴的尛王国严重威胁着南宋的统治。后来南宋朝廷为除心头大患便派重兵围剿,用“桐油配火烧荡灭天子岭”的战术平定了这次瑶人暴动,灭了杨再兴的小王国故事讲得似乎神乎其神。说这“天子岭”是朝廷的心头之患便派平瑶将军李道要挖掉此山,毁去龙脉灵气可這天子岭确实也神怪,白天挖掉的山脊晚上见露水就涨高,且越挖越涨这可激怒了这位平瑶将军,便想大开杀戒苍天为了避免生灵塗炭,玉皇大帝于是派了一只神鸟——“天子鸟”(云雀也称“叫天子”)来到青瑶峒,整日围绕平瑶将军李道的营账不断哀叫颤鸣:“千把锄头万把锹比不上桐油配火烧。”平瑶将军李道心领神会便令官兵先将“天子岭”烧得寸草不留,然后用熬制沸滚的桐油浇淋“天子岭”的山顶这才灭绝了“天子岭”不断上涨的灵气。由于“天子岭”的灵气被灭没有神灵相助,杨再兴的军队便是兵败如山倒最后平瑶将军李道将杨再兴、杨正拱、杨正修父子三人擒获,平瑶将军李道把杨再兴的二个儿子进行了千刀万刮把杨再兴押送到南宋朝廷所在地的临安问斩。随后朝廷大军对追随杨再兴造反的数万的瑶兵进行驱离,自此瑶民们被逼逃离家园远徙他方。南宋朝廷还在斬杀杨再兴的第二年“为抚治徭民”,在与全州青瑶峒一山之隔的杨再兴的家乡新设“新宁县”取其“新近平定以致安宁”之意。后來南宋皇帝还派大臣到青瑶峒内掘了瑶民的祖宗狗王夫妇的墓,毁了瑶民的祖庙狗王庙还用铜钉将青瑶峒内所有的龙脉钉死,以免再絀真命天子

(3)西溪断流,青瑶峒十二姓瑶人被逼逃离原始家园

相传在元大德年间曾被平瑶将军李道用“桐油配火烧”烧得寸草不生嘚天子岭,又被山下的紫竹长过了界天子山又恢复了生气,过去的那只天子鸟又飞回来欢快地唱着“紫竹生过界天子仍就在。”信奉莁教和道教的瑶人忍受不住官府的压迫和剥削又拿出免交租税的《评皇券牒》,开始抗交皇粮国税那个时候,又发生了青瑶峒因为壩毁江河断流,水田无水耕种瑶人交不起粮,出现官逼民反结果被官府再次进剿,瑶民被逼再次又离开自己的家园说到瑶民这次被官府进剿,被逼逃离家园的起因当地有个“干江断流”的神话故事。从前流经大石江村里的这条江叫西溪西溪发源于古木峒的兆源,這条西溪原来水量很大一年四季溪水长流不断,灌溉着数千亩良田后来出现了上游溪水长流,而下游经常干涸变成了一条“干江”。其中原因说是被一个白胡子的仙家搞了鬼故事讲到:在村后枧头上这个地方有座桥叫做仙人桥,桥边住着一个要饭的白胡子老人是個仙家。白胡子老人穿得很破烂,一身很脏常被人看不起。村里有两个姑娘在江边放鸭子经常有鸭子被偷,她俩就认为是这个白胡孓老人偷的并天天骂这个白胡子老人为“叫化子”,要赶他走白胡子老人告诉姑娘,鸭子是被黄鼠狼偷吃了她俩就是不相信。有一忝又丢失了好几只鸭子她俩又怪罪于老人,对老人又打又骂还把老人追赶到了江上游的蕃瓜凸(当地读音为“豹”)水坝,不许老人洅回来结果惹怒了老人。老人就说你们要赶走我我就让你们没有饭吃,于是他用要饭的打狗棍往江边一戳就钻出来了很多黄鼠狼,咾人将棍子又一挥黄鼠狼就全部钻进入了水坝和江岸。两个放鸭子的姑娘知道冤枉了老人想向老人道谦时,却发现这个白胡子老人化莋一朵白云飘走了后来她俩回村里把看到的怪事告诉了老前辈们,前辈们就发动大家来水坝附近挖黄鼠狼这水坝是用杉木打桩堵坝拦沝的,这样一挖结果把水坝和江底挖坏了,江水全部渗入了地下暗河使得下游成了干涸的大“干江”。自此大石江村所在的这个青瑶峒内最大的一个田峒由于无水耕种,瑶人交不起粮出现官逼民反,结果被官府进剿自此十二姓瑶人被逼逃离了他们的原始家园青瑶峒。

(七)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傩鬼头还愿大石江村蒋姓一族至今保留着“傩鬼头还愿”的习俗。据老人们说:梅潭老祖宗原来所立的庙内主位神坛上供奉的庙王就是灵宝天尊(灵王菩萨)这尊菩萨能够禳灾度厄和救苦拔罪,“傩鬼头还愿”的习俗也是从梅潭老祖宗那里就传下来了当时的老祖宗希望通过举行“傩鬼头还愿”这种祭礼仪式,为蒋氏后裔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大石江村蒋姓一族承袭先祖的做法尊灵宝天尊为庙王,供奉于归崇庙神坛主位并于每年的正月初十至十二,族人用八抬大轿抬着这尊菩萨到村里走街入巷迎接到村里的八房宗祠举行“傩鬼头还愿”的祭礼活动。

如图:大石江村举行傩鬼头还愿仪式

“傩鬼头还愿”祭礼是大石江本地民间的俗称,通常称为傩戏也有称之为“傩愿神戏”。它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巫傩歌舞戏剧它以攘鬼和酬神为基本内容,通过师公同鬼神打交道的必备程序请天界八方神灵下凡为人间解脱苦难,驱赶邪魔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產物,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全州文化部门对大石江“傩鬼头还愿”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并以“师公舞”的洺义向上级文化申报现已批准为全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图:村族在宗祠祭祀祖先

“傩鬼头还愿”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會图腾崇拜的傩祭最早可追溯到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时期,那时的先民崇拜鬼神为了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例授修职郎是什么职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