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县2016年纪检1.下车村建设新农村利用建化粪池赚取国家补贴,另外要每家每户论坛出3000元。2

新农村建设是否还要村民自己出钱?在我这每家每户都必须出钱如果不出就不给建设。请问这是什么新农村建设?_百度知道
新农村建设是否还要村民自己出钱?在我这每家每户都必须出钱如果不出就不给建设。请问这是什么新农村建设?
2,利用国家这一规定。3。4,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它都是以自愿原则下实行的、政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主要以政府补助资金形式来完完成的,体现在国家对农村居民强国富民政策,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是绝不允许的、环境优美。5、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农村进行经济,私自护大或是变象收取农民不合理的收费、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或是说城市的居民想参加也不给予的,至于有的地方,参加一定是没有待遇的、设施完善,这些都是政府出台的新农村建设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1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方政府都这样,但都拿不出钱、要形象。,然后上报修多了多少条路、要面子。,还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要政绩。都成了他们的功劳,只能从农民口袋里掏、建了多少个广场
新农村建设 是国家政府出钱 村民不用出钱 我看是那些贪官来找钱了
每家每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您(@)目前可用积分:270153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9:26 &&
【转贴】农民涉及国家机密,是国家机密还是机密国家?文章提交者:白虎头加油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5月15日,北海警方以“非法经营罪”刑事拘留了白虎头村村长许坤,至今没有将法律文件送达家属和律师;另外,广西北海警方日前又以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拒绝许坤的律师会见当事人。&&&&许坤的律师郑建伟已陪同许坤的妻子同当地公安局交涉,他认为,公安局没有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时送达法律文件,他说:“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许坤的刑事拘留通知书没有送达家属,律师不能会见的通知书也没有送达律师。这两个东西没有收到的结果是,许坤的目前状况我们不清楚,一点都不清楚。”&&&&警方拒绝律师见许坤村长时说,案件涉及“国家机密”。对此,郑建伟律师觉得很奇怪,1件非法经营案件怎么会同“国家机密”扯上干系?&&&&许坤作为1一个最基层的村主任,手里有“国家机密”?这到底是国家机密还是机密国家?晕了![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0:30:16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51:31 &&
【转贴】国家统计局姚总经济师是在“替谁说话”?文章提交者:祝振强 加帖在原创评论【凯迪网络】&&&&去冬今春及至当下,大蒜被爆炒,平素不起眼的一头大蒜,转眼间零售价上涨几十倍!每公斤的零售价竟然要10几元、几十元!并且,一段时间以来,这种炒作此起彼伏,方兴未艾。据当事者讲,某小企业主卖掉30万元卖掉企业,转手就稳赚几百万元。有作家形容:现在若是一张口说话,满嘴大蒜臭气,请别自卑也别担心―― 这是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君不见,当下中国,富豪皆争相比试谁口里冒出的大蒜气味更臭。&&&&对此,有敏锐的南方媒体接连深入报道,使炒作真相大白于天下。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只要吃喝拉撒,只要去买菜市场的菜或吃菜市场的菜,都知道大蒜疯涨,是个用脚丫子都能搞明白的现实。危险的是,炒家们炒作完大蒜,又开始炒作绿豆以及田七等中草药。&&&&中国是个法治国家,是个行政机构全覆盖的国家,但是,对于此番炒作风潮及其蕴含的危险,相关部门却后知后觉,麻木不仁。若不是敏锐的媒体凭借着良知、道义以及工作流程将这一事实昭告天下,恐酿成大祸危局,才会出现诸如“领导高度重视”之批示、视察、指示之类。最终,受祸害的是民众、国家。&&&&诡谲与令人气愤的还不在于此――就在民众、媒体对以大蒜炒作为代表的炒作狂潮忧心忡忡、束手无策之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5月22日向媒体及公众正式表态,发布高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农副产品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游资进入到农副产品领域。&&&&此论一出,民众及社会大哗。更多的明眼社会公众马上看出了这种论调的不正常以及其后可能隐藏的机心、祸心。但几番争辩,对于堂堂国家统计局之总经济师代表国家、政府对社会、民众的正式表态,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重视。人们不禁反复自问:难道我们自己体验到的大蒜等农产品涨价,只是局部地区的极个别现象,并不具有整体上的代表性?难道事实果然如姚总经济师所说的那样,大蒜不具有投资属性,大蒜根本没有被炒作,只是天气的原因,才使我们少吃、吃不起大蒜?可以说,姚总经济师以此高论,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社会舆论与公众的判断、认知。下一步,或许政府决策就要以此为根据,制订出周详的、具有前瞻性、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举措了。&&&&但是,更加诡谲与令人气愤的事情在其后2天里出现了――5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目前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与极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密切相关,将出重拳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此语并非官员个人的意见,并非空穴来风,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安定人民群众生活。3部门指出,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几年丰收,粮油肉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步增加,库存充裕,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价格基本稳定。但近一个时期,部分地方少数经营者利用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少数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出现波动之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对于3部门“严厉打击”的效果如何,我们姑且不论。单就3部门的语气来看,目前炒作农产品之风,不是没有,而是相当严重;不是有没有危害,而是危害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此,我们对政府最高权威部门出尔反尔、自摆乌龙、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说法、做法非常困惑不解。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国家统计局姚总经济师代表的政府相关1个或几个部门,违背基本常识以及社会风向,闭门造车,自玩文字、文件游戏,且不乏官老爷作风,严重背离、脱离国家总体经济走向,方作出如此荒谬、错误的判断、论断。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仅凭此判断、论断,有关部门及人员即当承担责任,说明事实真相作出检讨直至引咎辞职。实际上,这个姚总经济师出此违背常识、与社会生活背道而驰的判断、论断,已非首次。我们不禁要问:是这个总经济师的能力、水平问题,还是别有花花肠子?&&&&接下来,这就要讨论其次的问题,即,有关部门人员经常性的常识错误判断、论断,内中是否隐含着利益导向、利益驱使?我们不知道姚总经济师家里是否经常吃大蒜,或者是否知道大蒜的价格。若稍有这方面的留意,即不难发现从去年冬天开始,大蒜价格很长时间不正常的事实。而作为国家最权威的经济统计部门,各种统计数据、经济动向包括游资炒作的动向,怕是不会没有洞悉、掌握的吧?若此,做出如许判断、论断,实难以理解。仅就姚总经济师的大蒜论,我们有必要追问:姚总经济师的无炒作论,是在替谁说话?是替游资,还是替民众?是代表游资方,还是代表政府方、国家方、民众方?是欲掩盖真相麻痹社会、公众,开脱游资违法犯罪之举,还是欲误导国家、政府决策?&&&&还有,我们要问的是,作为最高政府部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是通盘合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立场相同、对民众的关切认知相同、对所从事的社会经济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相同,还是彼此化解为牢,老死不相往来,你侍弄你的一亩三分地,我圈地我的三十亩地一头牛?可以做一个基本的判断:若是前者,则断不会出现一头大蒜问题上的南辕北辙、今是昨非。若是后者,则有不要责问、检讨政府部门内部的工作方略、工作作风与工作效率。这种情形,与社会民众事实上的“一盘散沙”,究竟又何不同?是社会民众的“一盘散沙”影响、渗透到了政府部门,还是政府部门的“一盘散沙”决定了社会,这很值得人们深思。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07:24 &&
【转贴】10年了,时间给某些嘴上漂亮的人一个大大的耳光!文章提交者:lvpao 加帖在中间地带【凯迪网络】本帖最后由 蓝水河 于 01:08 编辑&&&&昨天晚上认真看完2000年录播的57分钟视频《对话》,突然想起刘亦婷来,想要了解她的现状,于是就百度了一下,发现还有个刘亦婷吧,进去看了几个帖子,终于知道她嫁给了1个美国白人,在1个基金做副总裁,代理大中华区,拿了美国绿卡,没有考上哈佛商学院,也没有回国的迹象。这让我又想起另1个人来,她叫马楠,曾经在克林顿来访时代表中国青年表达对美国的不满,而之后却嫁给了美国白人,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刘亦婷曾说要学成回国建设家园,而现状与之大相径庭,马楠貌似坚定地排斥美国,却生下了美国人的孩子。这样的结果不让人感到惊诧才怪呢。不过仔细想来,都是我们这个大环境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所致,就像看新闻联播时间长了,各位领导的表演也在我们的心目中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并不是想要贬低2位女性,要把她们与那几个领导人放在同样的位置,我必然不会这样侮辱曾经是我偶像的可爱的姐姐的。可是,这样的言语与行动上的矛盾还是给了我们一些虚伪的印象,不过与新闻联播等的表演而言,真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理解她们,虽然有些遗憾,毕竟我是个自私的中国男人。接下来我又链接到另1个初中时期影响过我的女孩――黄思路。得知她北大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最近听说她也嫁给了白人老外。还记得她吗?曾经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全才的黄思路。&&&&《对话》里面韩寒和黄思路面对面,也没几句话的交流,他们都是18岁的样子,彼此羞涩拘谨,现在看起来甚是有趣。现在看2000年的这期节目,给人一种很鲜明的感觉,那就是10年时间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从对1个异类的怀疑恐惧,到现在的司空见惯甚至是崇拜喜爱,我们都不用1个年代的时间。那些所谓的教授、研究员,在1个18岁的孩子面前显得多么迂腐无知,那些观众的提问又是多么的哗众取宠呢。我闻到了进步,也嗅到了悲哀。新生事物必定会碾过旧的保守的事物,这简直就成了金科玉律了。而在我的心里,却早早地被移植了控制叛逆的机关,于是早早地我便缴械投降,在1个同样的年纪站在了老学究们那一边。&&&&这录像真是个给人顿悟的好东西,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本质,还有这个社会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未来。文化的专制与制度的专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我们也是没法搞得清楚。专制是贫困的产物,当贫困取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专制机器。在人类为了自由奋斗的时候,那种追求的精神也就随着自由的到来而消失殆尽。到底生活在那个阶段的人是幸福的呢?&&&&第1次读《三重门》时,我在上初中,那时有人讨论韩寒文化,我就觉得很奇怪。从纵向来说,非科班的才子墨客古来有之,要命名这种文化,恐怕轮不到韩寒。从模向来说,韩寒有选择任何成长方式的权利,其他每个人也都有这种权利,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可研究的。尽管如此,当时社会对韩寒的研究是不遗余力的,其中讨论最广的,应算央视在2000年做的1期《对话》。现在不断有人问我对韩寒的看法,于是我把这期节目找出来,对比现在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韩寒,观察其中的滑稽与失衡。&&&&10年前,我觉得这个节目很不光彩,满口的仁义道德,字里行间都是吃人。&&&&10年后,我怀疑这是央视当时有意为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衬托韩寒是1个难得的合格人类。&&&&10年前的社科院博导陈晓明,认为韩寒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10年后,在陈晓明不遗余力地歌颂祖国时,韩寒却成长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10年前的华东师大教授陈永明,认为社会应该把握韩寒、拯救韩寒。&&&&10年后,社会已把无数学生把握成了房奴,而韩寒却在拯救社会。&&&&10年前,用来歌颂中国教育制度的黄思路,被主持人得意洋洋地请来反衬韩寒。&&&&10年后,黄思路跑路去了美国,为白人相夫教子,而韩寒却在用文章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10年前,那个会用ICQ以及OICQ的麻花辫妈妈,认为韩寒是只幼稚的土鸡。&&&&10年后,她随着ICQ和OICQ一起消失在人海,而不用聊天工具的韩寒却话语传遍中国。&&&&10年前,那个司法学校的学生,认为韩寒的自由是太过分了。&&&&10年后,他这批学生大概走上了工作岗位,结果司法没有自由。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叫贾连春。&&&&10年前,那个孩子喜欢昆虫的父亲,庆幸自己坚决不让孩子研究昆虫。&&&&10年后,一代孩子的儿时梦想毁灭了,他们开始在泪水中嫉妒韩寒,愤恨命运不公。&&&&10年前,那个说韩寒记仇的人,认为韩寒的讽刺是一种报复。&&&&10年后,韩寒用他的成长,让上面的每一个人贻笑大方,不妨说他确实记仇吧,他分分秒秒都在报复。&&&&要我说,社会宽容度如此之低,就说明这社会欠折腾,每有韩寒这样的人出来赏它一耳光,它就能长进一点。中国特色主流文化,无非就是对货物模式的追求,对个体权利的忽视,以及对不同声音的镇压。韩寒没有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个狠人,用他的行动生生把这荒唐制度撕开一条口子,捍卫了自己作为人类的尊严。我没有资格评论任何人,只有时间才有资格,这期节目跨越10年所展示的诸多丑态,正是时间对韩寒的最生动评价。[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1:18:01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16:06 &&
【转贴】刘洪波:拆迁逼你上轨道文章提交者:残阳映雪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拆迁变搬迁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未见进展,而征地拆迁已经到了国务院要发紧急通知的程度。&&&&新闻报道说,紧急通知禁止“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强制拆迁行为。&&&&紧急通知禁止的,根据《拆迁管理条例》也不被允许。拆迁要程序合法,拆迁应当就拆迁补偿、安置等事项订立协议,都明文载诸《拆迁管理条例》。所以,紧急通知其实再现了“三令五申”的中国故事,证明了违法拆迁已经泛滥和凶猛到非踩急刹车不可的水平。&&&&然而,以今日的行政效能来看,既然法规在前,违法行政仍能蔚然成风、强制拆迁仍能凶残胜虎,那么紧急通知能否起到作用,实难令人坚信不疑,效果只能拭目以待。&&&&很难统计,在迅速发展的这片大地上,有多少拆迁抗争和拆迁悲剧。哭告与跪求仍是优先选择的“国家主人”甚至都开始举刀相争或举火自焚,这种“兔子急了也咬人”的场景,足以证明征地拆迁的野蛮和不公已经变成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然而,拆迁者仍然心无愧疚。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后,当时的强拆执行人,1个城管队长迅速复出,坦然表示心里没有歉意,自己是执法行为,而唐福珍是法盲。这种执法心理与权力心理,与其说是自负,不如说是谵妄。&&&&人们感受了被强拆者的愤怒,权力者未曾感知火山的运行。在荷枪实弹的秩序力量和舞刀弄棍的黑恶势力的保驾护航下,强制拆迁都拆成了。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阻挠强拆无异于螳臂挡车。&&&&螳臂挡车,这个词是多么好啊,它形容了力量的强弱,车轮怎么可以因螳臂阻挡而感到有什么危险呢?这个说法还定义了强拆抗议者不过是螳螂而已,螳螂的死活有什么意义,车轮要向前才是正当的,所以一只螳螂或者无数的螳螂,都死不足惜,坐在车上的人心安理得。而且螳螂伸出臂膀去挡车,就表明了螳螂的不智。这就是为什么权力面对举火自焚护家园的唐福珍的尸骨,可以义正辞严地称之为“一个法盲”。&&&&当然,更多的人并没有成为唐福珍,没有成为江苏东海那一对自焚的老年父子(那个父亲都活了90多岁了),没有成为举刀刺死强拆者的辽宁本溪市民张剑,也没有成为河北定州绳油村、江苏邳州运河湾村村民那样的征地冤魂。他们只是无奈地接受车轮的碾压,螳螂们知趣地求生了;他们只是进行哭诉而且无门。&&&&像是1个有意配合的例证,就在报道国务院紧急通知的同一天,媒体有河北邯郸广平县10天拆迁1000多户的盛大举动。然而,这大概只是1个巧合,今天的中国,要找到拆迁壮举,真的不费吹灰之力,县城以上,例子唾手而得,报道不报道,选择的困难不在于事情不典型,而在于哪里都似曾相识,记者、编者和读者都渐近看多不怪,眼睛已经疲劳。&&&&强调“邯郸广平县”是必要的,这不只是便于地域定位,而且有利于指明因由。广平提出“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一纸通知乃至一纸通知都不送达,千户人家顿失居所,“自愿拆迁”。此举是邯郸市下达拆迁指标,由广平县攻坚而超额完成。强拆风暴既是从上到下,被拆者告诉无门就完全可以理解。&&&&这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说了,“广平经济比较发达,现在有这个能力搞这些东西”。很多人会认为一年财政收入才1.3亿不该放此大话,但政府可能认为财政收入低正是没有早拆的恶果。“大拆促大建”,拆是发展的总开关。你看千户流离是一日变生的惨剧,他看千家要房是一夜制造的需求,拆就是需求的强制升级。这样就能人人为GDP作贡献了,你会筹钱买房的。补偿当然不能足够,你说“一夜返贫”,政府说“逼你发展”,你得动脑筋致富。&&&&灾害有利发展,因为打碎窗子、摧毁房屋可制造需求,合乎“破窗理论”。无灾害怎么办,那就制造灾害,“大拆促大建”,号哭正是发展家耳中动听的歌声。这是人性的沦丧,但确实加快了资本流转,人们在失去立锥之地,但财富迅速集中,发展车轮得以滚动。你穷愁不已,你负债重重,但你确实被绑上了“快速发展轨道”。&&&&拆迁征地之所以凶猛无比、无人可挡,根子在于这个时代没有人不愿听“快速发展”的雄壮旋律。它如革命进行曲那般激越,行动也如革命般不讲温良。在资本运作的发展革命里,有房变无房实在是平常人能够作出的最大贡献。这就是为什么征地拆迁势不可挡。人们被违法剥夺了居所和土地,但发展开始加速,现在这正成为权力合法性的证明。当高楼耸起,权力会对着被剥夺者说:“看,这就是成就,伟大的证明”,很多人真的由此欢欣不已。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5:40 &&
【转贴】河南发生拆迁坠亡案,死者被挖掘机从2楼扯下文章提交者:sunjun1989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别拆!别拆!屋里还睡着10多个人。”有人在饭店楼顶高喊,但挖掘机挥舞的长臂并没有停止。&&&&昨日早上7时许,须水镇发生拆迁致人死亡事件,阻止拆迁的商户陈先碧被从2楼楼顶“扯下”,命丧当场。事发后,当地政府、公安等部门先后赶至现场。45岁老板娘横尸挖掘机旁&&&&昨日上午9时10分,记者接报料后赶至郑上路与西四环交叉口大转盘西北角的广场。现场警戒线外聚集着近500名围观群众,60多名统一着迷彩服的保安拉起人墙在维持秩序。&&&&广场西北侧有一座“L”形二层楼,黄色墙体上,刷着8个斗大的“拆”字。东西向楼体2楼的窗户被拆得七零八落,地上散落着砖头瓦块。南北向楼体1层悬有2家饭店的门头,1家为“小肥羊”,1家为“香锅里辣”。&&&&1辆橙色大吨位挖掘机停在拐角处香锅里辣饭店门前,履带旁的残垣断壁上有1个面积30多平方米的广告牌,已摔得变形。死者尸体就在广告牌下,盖着花被单,露出一双脚。&&&&香锅里辣饭店的7~8位员工聚在现场,大多是四川口音。他们说,死者名叫陈先碧,四川人,是香锅里辣饭店的老板娘,45岁。&&&&1名个子高高的女士正在接受民警调查,她情绪激动,不时号啕大哭。她自称名叫王学丽,25岁,安徽籍,死者是她的婆婆。跟广告牌一起被挖掘机扯了下来&&&&王学丽说,昨天早上7时许,员工们还在2楼宿舍睡觉,忽然听到巨响,“像地震一样”。&&&&“听到响动,我们赶紧跑到窗户边看。楼下有一大群人,房东谢国民也在,他们开来1辆大钩机。我婆婆喊着‘别拆!别拆!屋里还睡着10多个人’,他们根本不管。我婆婆就跑下楼跟拆迁的人理论,不管用,我婆婆又跑到2楼楼顶,大声喊着:‘不要拆,屋里还有人,再拆我就跳下去!’拆迁的人说:‘你跳好了!’”&&&&7时20分左右,挖掘机的“长臂大手”伸向陈先碧扒着的广告牌。&&&&“我婆婆跟广告牌一起硬是被扯了下来。”王学丽哭着说:“我们都吓坏了,跑下楼大喊:‘救命啊!救命啊!’”&&&&记者随饭店员工吴勇来到位于东西向楼2层的员工宿舍。当天,1间宿舍住有4名女员工,1间住着4名男员工。员工宿舍的走廊上到处是瓦砾。吴勇说,陈先碧先是在窗口喊,见阻止不了,又从隔壁小肥羊饭店爬楼梯上了楼顶。&&&&记者随吴勇取道小肥羊饭店,上了楼顶。楼顶边沿砌着水泥护墩。吴勇说,钢铁支架的广告牌固定在水泥护墩上,当时陈先碧就骑在水泥护墩上,手扒着广告牌支架。早上6点被拆迁声响震醒&&&&“香锅里辣”南隔壁的小肥羊饭店的老板刘志勇告诉记者:“我们从来没有接到过正式的拆迁通知,我以前听说过要拆,还专门问过房东谢国民。他说再过2年也不会拆,让我放心经营。5月12日,我改造装修了饭店,花了4000多元,当时谢国民还说房子肯定不会拆。”&&&&“今天先扒的是我们的店。”小肥羊饭店员工刘艳波和厨师郭玉东说:“早上6点多,我们听到外面轰轰响,开门一看,饭店门头已经被拆了,外面停着3~4辆轿车、2辆面包车和1辆钩机,来了有20个人。我们连忙喊‘别弄!屋里有人’,钩机这才拐过头,开到‘香锅里辣’那边去了。”房东曾鼓动装修豪华些&&&&上午9时20分,下起了雨。&&&&几名保安试图将尸体抬走,被王学丽骂退了。王学丽说:“我老公4月份才租了这个房子,5月1日开业,先给谢国民交了半年15000元的租金,干了还没1个月……”&&&&王学丽说,当初租房准备开饭店时,谢国民说:“你们大胆租吧,最好装修豪华一些,这样才能吸引顾客。”&&&&为了经营好饭店,王学丽的丈夫叶小龙一家老少全部上阵,还从四川老家喊来了亲戚朋友帮忙,“现在已经投进去20多万元”。拆后要建“德美元通纺织城”&&&&刘志勇和王学丽都告诉记者,他们饭店所在的地段属于须水镇须水村,对这里要拆迁的事,他们早就听说过,但从没见过具体的红头文件。刘志勇拿出1份宣传彩页说:“这就是拆迁办给我们的材料。”&&&&这份宣传彩页展开有A4纸大小,页面3折,一面印有规划效果图,另外两面印有文字说明。宣传页文字称该建设项目的全称为“德美元通纺织城”,由香港锦艺集团、德力西集团、河南元通纺织城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50亿元。刘志勇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拆迁指挥部,就在西4环上的中国元通纺织城内,距离事发地点不足500米。&&&&昨天上午近10时,记者赶至元通纺织城。雨中的西四环西侧沿途,拆迁留下一路残垣断壁,沿街扯着不少红底白字的宣传条幅,其中1条印着“依法拆迁顺民意,有情拆迁暖人心”的字样,格外刺眼。“拆迁补偿主要针对业主”&&&&李文强称,他对此事的发生“表示震惊”。&&&&李文强说,德美元通纺织城是省、市、区和须水镇的重点招商项目,纺织城拆迁指挥部位于元通纺织城大门口的一排商铺中。&&&&因为拆迁涉及的是村民的集体土地,按照郑州市政府(号文《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有关单位对每家每户都进行了补偿,今年5月15日,一半的拆迁补偿金已送达业主手中。李副镇长介绍说,前期的拆迁普查工作早在2008年就已开始,今年5月12日,拆迁部门又专门布置了宣传任务,“我们主要是和业主商量拆迁补偿,至于商户与业主的关系,涉及特殊补偿,具体的金额和办法,还需要业主和商户自己协商”。副镇长强调,不属“强制拆迁”&&&&李文强同时介绍了业主谢国民的基本情况。谢国民45岁,须水村人,在西4环房产比较多,除了小肥羊、香锅里辣2家饭店,还有2家烟酒店、2家五金店租的也是谢国民的房子。此外,其楼体还有广告位对外出租。&&&&李副镇长强调,此事不属“强制拆迁”,理由是项目征地的性质为集体土地。李文强称他了解到的情况是:“拆迁香锅里辣的邻居时,老板娘趁人不备,从2楼掉下身亡”;“如果知道里面住的有人,绝对不会拆迁”。而关于死者坠楼原因,“现在说法很多,中原公安分局刑侦队已介入调查,应以警方的结果为准”。“组织拆迁的全是村组干部”&&&&李文强说,组织本次拆迁的全部是须水村的村、组干部,而具体到个人,他称不便作答。拆迁手续也是有的。&&&&昨日10时45分,记者再次来到事发地。陈先碧的儿子、王学丽的丈夫叶小龙说:“我是4月初和谢国民谈的租房子的事,他告诉我放心大胆地干,房子不会拆。5月12日早上,谢国民突然拿着1张通知书找我,说房子保不住了,让我自己想办法。”&&&&叶小龙出示了那张通知书,是用A4纸打印的,全文不到70个字:“接区政府通知,于日前搬迁完毕,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后果自负。20日起停水停电。各商户务必搬迁完毕,望各商户相互转告。”落款日期为“日”,无公章,也没有下达通知的单位名称。“5月12日给我送来了4月16日下达的通知,还限我们7天搬完,饭店这么大的摊子,这可能吗?”“房东有人赔,我们谁管啊?”&&&&“昨天我给中原区区长热线打了好几次电话。”叶小龙说,26日上午和下午,他先后致电多个政府部门,均未得到明确答复。“拆房子的时候为什么房东也在场?他肯定是得到赔偿了。我们的损失谁管啊?”叶小龙说:谢国民在事发1个小时后,曾悄悄问他,需要多少钱,他可以赔。“必须先给我个说法”&&&&围观者中确实也有人说死者是因对政府拆迁不满,自己跳楼的。但持这种说法的都是“听别人说的”。而隔壁小肥羊饭店的老板刘志勇证实,他亲眼见到陈先碧“拽着广告牌上的角铁,大喊不让拆,结果钩机一拽,把人连广告牌一起拽下来了”。该饭店的张师傅补充说:“钩机司机一看人摔下来了,跳下车就跑。”&&&&16时40分,记者再次来到事发现场。看到挖掘机还在,尸首未动,家属在尸体上搭起了1个不大的蓝色灵棚。&&&&叶小龙说:14时,围观者大都散去,他们找人来搭了灵棚。15时左右,有位叫“洪局长”(音)的人来找他协商,叫他将尸体先送到殡仪馆,因为这样影响市容。“还有这领导、那领导的来了不少,都说让我先把我妈送到他们指定的医院安放,再等待他们处理”。叶小龙说没有同意:“必须先给我个说法。”房主及钩车司机已被控制&&&&记者昨晚从郑州市中原区委、区政府得到消息,经调查,起因是一谢姓村民在拆除自有房屋过程中,租赁人家属陈某意外坠楼死亡。事故发生后,中原区委、区政府立即成立了由公安、政法及地方党委、政府参加的事故调查处理组,已对事故发生地须水镇相关责任人一副镇长、一副主任给予免职处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2:25 &&
【转贴】傅一河:中国的钱,在哪里?文章提交者:万里如虎 加帖在中间地带【凯迪网络】&&&&我喜欢钱。儿时给家里打酱油,分几次打,四舍五入,抠出几个分分钱,买上几颗花生米,颗颗香,猪八戒吃人参果。钱真是个好东西啊。后来我没有“下海”,一不炒股票,二不买彩票,三不买基金,守着工资,因其实在,睡得着。&&&&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带动大部分人共同富裕。前半句早已实现,后半句也许永远成不了现实。现实是我国财富差距超过40倍,专家说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我以为不仅早逼近了,而且早超过了。百姓有常识:灾难的数字要做加法甚至做乘法;吉祥的数字要做减法甚至做除法。不少统计数字落在不少百姓头上等于零。譬如“被增长”一类。&&&&中国的钱,在哪里?&&&&钱在贪官手上。有消息说500个贪官卷走了500亿美元。这是暴露出来了的,没暴露的贪官贪了多少?不见统计,从不公布。我私下估计没有几十万,至少也有个几万吧。前10几年有民谣:“挨着枪毙有冤枉的,隔一个枪毙有漏网的。”今天贪官更密集。&&&&钱在老板手上,其是在房产老板、煤老板身上。榆林市神木法官胆大包天,公然违规入股、经商牟利、利令智昏,执法犯法,敢打官司索要1100万红利,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钱在富人们身上。这类富人有本事,是人才的办人才移民,有技术的办技术移民,有大钱的办资本移民。精英与财富一起流失。&&&&钱在外资公司手上。员工跳楼讨薪,出现“12连跳楼”的“杯具”。外资公司的“半军事化管理”,工人“机器配件似的生存”,以命博取血汗工资,最后不要命了。&&&&钱在政府手上。中国政府成为世界上美元的最大债主国,富得流油。穷困人口多,少钱,没钱,买不起房子,看不起大病,上不起大学,小菜涨价,吃饭困难。我国教育投入,多年来一直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以下,许多大城市,上个幼儿园、读个小学要好几万元的“赞助费”,以及种种乱收费,该打政府的又大又肥的屁股。政府有了很多很多的钱,用了很多的很多的钱,包养“三公”消费、大建堂馆建设,大搞形象工程,甚至给公务员买低价房,等等。权力一一自肥,政府处处不公。&&&&金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哪里?&&&&中国广东东莞石排镇,镇上的户口可与美国绿卡媲美,比新加坡、香港也不逊色。从幼儿园到读博士,25年都免费。陕西省神木县推行了12年免费教育,还给学子们每天补助3.5元的午餐费。甘肃裕固族自治县实行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 年免费教育。这些地方的政府,是人民欢呼的好政府!&&&&政府取之于民,民穷了(中国人民的税负是世界上最高的),政府富了。富政府,穷百姓,怎么办?还富于民,投入“公益性”事业。2008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政府盈余全民分享计划”,给国民发了1个相当于43亿人民币的大“红包”。我国香港政府因巨额财政盈余而决定退税400亿港元,退税率高达75%。目前重庆市政府着手建设“公租房”,让月收入2000元以下、家庭收入3000元以下的,尤其是年轻人住得上房子,德行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让人民从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中得到实惠,这不仅是政府人权观念的巨大进步,而且是政府公正廉洁的显著标志。世界上还富于民的政府,才是公正廉洁的政府,而不论其如何标榜。&&&&因此我相信,政府公正廉洁,民间就不会刷出“冤有头,债有主,前面右转是政府”的标语,就不会发生“校园系列屠戮案”,就不会出现“连续12跳楼案”,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增强了,社会就和谐了。&&&&政府德隆,全民幸哉!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59:07 &&
【转贴】凌宸:维护社会稳定不能靠打压公民生活文章提交者:余何 加帖在中间地带【凯迪网络】&&&&推友发来1条消息:“公安部规定精神病院无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打开网页链接,果然属实,来源为中国警察网,虽是在上班时间,我觉得也不能不写些东西了,因为我是越发觉得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正常人,有着进精神病院的危险。&&&&但这个规定引发的焦虑及荒谬感还不仅于此,看完这新闻后,在我“正常人”的意识里,陆续引发了各种疑问,不能解答。&&&&第一,公安部是什么时候和精神病院扯上关系的?这年头或许久远了,不惜抱着对历史最为恶意的揣测,说不定是从1949年起。但在社会职能简单划分上来说,1个是有关于社会治安的系统,另1个却是社会卫生的系统,两者之间何以能发生1个这么诡异的交集,难道莫非也是中国特殊的国情麽?则如此,或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国度正常的人越来越少吧。&&&&第二,从“公安部规定精神病院无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也可以推论出,精神病院以前曾收留过正常人,不然何以要出这样的通知?那么就很疑惑,精神病院是精神有病症的人去才的地方,何以会收治正常人呢?让没有病的人去医院,这不是有病麽?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我们国家的精神病院并不正常。&&&&第三,再往下推论,就是精神病院收留正常人,并没有得到警方的同意。那么,这必然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对法律的亵渎,属于犯法行为,警方所做的应该是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维护正义。可实际情况呢?无妨再往下分析。&&&&第四,“无警方同意不得收治”,言外之意就是有警方的同意,就可以收治正常人了。1件简单到常识的事情在我们国家就奇妙了起来。该不该收治1个人到精神病院,不是经过病理的检测、医院的查核,而却是取决于警方的同意?我真是不明白,警方拿什么来同意,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知法犯法,还能公开谈到同意?难道送人到精神病院他们还有利益分配,可以收回扣?&&&&第五,原来说白了,在中国精神病院是可以收治正常人的。不过这个规定用词不是很准确,既然是正常,你可以收,“治”却是从何而来,除非你把别人没病整成有病,那么这倒是与警方经常刑讯逼供,把无罪者屈打成招的作风相似了。&&&&第六,1个人是不是精神病,不是医院说了不算,而是由警方来决定。这确然是让我害怕了,若这规定得以顺利执行,那么岂不是弱势群体的人们都有被当作精神病人的危险?医院不履行本身的职责,却由警方越职代替,这是1个什么样的政府呢?我觉得人有精神病的,倒是难免的。政府有了精神病院,却倒是真的的危险矣。所以,要紧不是这些精神病人,而是把这个不受制约、监督的,且为精神病倾向的权力关到牢子里去,让它恢复基本的健康,不能伤害正常人。&&&&现在提倡打黑,整治社会犯罪现象,提升市民生活安全系数,这当然是好的理念。但在执行的层面,却不能靠着侵犯公民权利、压宿公民生活空间来实现。若如此,则可谓是南辕北辙,糊涂透顶。再退一步想,即使这样取得了暂时的成效,可真是能保持长久吗?一个社会的所谓和谐与稳定是来自于内心,可不是取决于外在的压力,把正常人当作精神病而进行收治的体制能长久麽?这可是稍具正常思维的人都能想到的问题,但是,问题就在于何以他们就想不到?所以不妨一问,精神病到底是谁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08:57 &&
【转贴】谨防以“发展”的名义瞎折腾文章提交者:余何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来源:中国民事执行网 &&&&据中国民事执行网报道,去年财政收入仅1.3亿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邯郸广平县,旨在“三年大变样”,今年提出“11168”工程目标,计划年内完成20多亿元的市政工程建设,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33万多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而这些拆迁都是在没签订补偿协议、没对群众进行妥善安置情况下进行的,属于违法拆迁。&&&&近段时间,贫困县频出惊人之举的新闻可谓多矣。先是老区江苏阜宁县斥资数百万元,打造1座煞有介事的“山寨版世博中国馆”。接着,国家级贫困县四川通江县被曝耗资120万元,建起了1座只能栽花养草、不能走人的“景观天桥”。更有甚者,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元的内蒙古清水河县,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造1座新城,已经历时10年的这场造城运动,除了立起几座现代气派的政府办公楼,其余便是一堆“烂尾楼”。&&&&基于屡见不鲜的上述背景,河北广平县试图以小搏大、以弱搏强的超常目标以及“10天拆迁33万平方米”的速成业绩,并没有让我们大跌眼镜,倒是让我们更添一份忧虑与不安:发展真的不能这样蛮干。&&&&不安现状,穷则思变。这个道理永远站得住脚。县穷志不穷,励志图强的进取精神值得倡导。对广平县而言,“赶超先进县”这个目标可以有,也很激励人,但它的实现赖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个时期内突破常规、加速发展无可厚非,但发展总是要有轨道的,而不能信马由僵、乱了方寸。如果有勇无谋,穷得只剩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一股蛮劲,到头来极有可能是“穷折腾”一场,使自己本不硬朗的“身子骨”更伤元气。&&&&综观这些贫困县抛出的一个又一个 “大手笔”,我们不难看到其背后共同的情绪浮躁,这种情绪浮躁表面上看是急于求成的方式方法问题,而实质上不能排除受制于某种政绩冲动与政绩幻觉。为什么不等经济好时再实施“三年大变样”?广平县有关负责人的回答是:“我们的工作干不好,那考核肯定是不行。”如此政绩诉求之下,“折腾”也就在所难免,甚至不惜违法行事。&&&&欲折腾,何患无词。我们看到,但凡这些“胆大妄为”的贫困县,莫不有自己的一套政治托词,值得警示的是,这些托词基本上都与“发展”挂上钩。建一个大而无当的“山寨版世博中国馆”,阜宁县的解释是“提升地方影响力”,广平县这次“大跃进”式发展,出发点是“利用3年时间改善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即便当年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的山西省和顺县投巨资盖豪华办公楼,其令人咋舌的自我标榜也是“改善县城形象的标志性工程,勤政为民的便民利民工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33:54 &&
【转贴】谁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慰安妇?文章提交者:北极风雪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日期:&&&&在昨天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表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1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看到这则新闻,我不禁感叹:我们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成为了1个任人差遣、任人凌辱的慰安妇。慰安妇是日本帝国主义用来奖励、安慰他们士兵的,而我们呢,读大学的机会、读研究生的机会也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安慰的手段。在体育赛事上拿了奖就能读大学,在部队里立了功就能读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1学期更能读研究生了。这貌似让多方受益,唯独让大学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哈佛大学在1986年拒绝授予里根总统荣誉博士学位,因为哈佛历来以学术水平为聘任教授和授予荣誉学位称号的唯一标准。而我们呢?学位不过是1个廉价的慰安妇罢了,需要安慰谁,就给谁1个学位。&&&&表面上来看,这属于“利诱”。只要你们安安稳稳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农村老老实实工作,我就给你奖励,让你免试攻读研究生。可是,这算哪门子“利诱”呢?1个硕士学位又能干什么呢?就算拿到了硕士学位,在边远山区当1个中小学老师,1个月仍然是拿那么一点可怜的工资,1个硕士学位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也就是说,这样的奖励不过是类似于说“我精神上支持你”,其实等于什么也没支持。慰安妇还能在肉体上支持一下呢!奖励1个硕士学位似乎连慰安妇都不如。再说了,人家只是说工作满1学期以后可以申请,你能不能申请到,至少从字面上来看,人家可不保证。&&&&仔细一推敲,发现这个政策其实更是一种“威逼”,让免费师范生套牢得越来越深,沉没成本越来越大,违约越来越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首先要在中小学任教长达10年,如果中途违约,就要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这个“威逼”本来已经够厉害了,如今又加上了1条:如果是在攻读在职教育硕士期间违约,就要取消学籍,并要公布违约记录,记入人事档案。在中国,大部分人只要一听说记入档案,肯定要好好掂量、退却三分了。貌似“利诱”,实为 “威逼”,用《没完没了》里面傅彪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高,真高!&&&&国家要鼓励大学生去基层从事教育工作,我举双手赞成。可是,真正的鼓励办法不是威逼,也不是通过画饼充饥、“精神上支持”一类的方法来利诱,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两级分化的格局。社会主义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所以,所有的政策、所有的资源都向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集中。在北京,学生可以享受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最好的老师,还能享受最低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谁不想让孩子在北京呢?谁还想去上山下乡,让下一代跟着在农村落地生根呢?所以,在华中师范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免费师范生说100万个不情愿回农村去当老师,我就直接了当地告诉她:拿出违约的勇气,付出一些暂时的代价,我虽然希望你对中国的基层教育负责,但是,我更希望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真要支持基层教育,真要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当教师,那就要拿出一点诚意来。如果北京的老师1个月5000块,那么,1个在贵州农村当老师的,1个月工资就至少要8000块。因为在北京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呀,至少孩子高考更容易进入北大吧?那就必须要拿多出来的这3000块补贴贵州教师的损失。在深圳,最最基层的公务员,1个月的基本工资至少7000元。如果1个深圳的城管月薪7000,那么,1个贵州的乡村教师就足以月薪7万!因为,1个贵州教师为社会做出来的贡献至少是1个深圳城管的10倍,甚至是无穷大倍(任何1个正数都是零的无穷倍)。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基层教师的福利待遇,至少,要让1个乡村中学的教师在收入上超过当地的乡长、乡党委书记的待遇,让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才能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无所顾虑地去当乡村教师。&&&&哎,与虎谋皮,不说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38:14 &&
【转贴】政府不能再自制拆迁火药桶文章提交者:等风的旗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1个去年财政收入仅1.3亿元的贫困县,1年的市政工程计划却有20多亿元,这意味着什么?政府高负债率?招商引资的压力?&&&&当然不是。在河北贫困县广平县,这不过就意味着一件事:拆迁。而且既不签补偿协议,也没有临时安置办法,10天完成33万多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轻而易举使1000多户居民房屋被拆,土地被征用。&&&&“有人管这个事吗?”被拆迁户李运得哭着问。这不是李运得1个人的绝望追问,这样的问题四川成都的唐福珍问过,还有江苏东海的陶会西、湖北武汉的王翠云、安徽青阳的朱正亮。不幸的是,他们用自焚这样极端方式的追问,当然没有等到结果。李运得今次的呐喊又能得到什么?&&&&近几年,拆迁已成为社会最大的矛盾焦点。在各地城市化推进的过程,充斥着种种关于拆迁的悲惨、荒唐的故事。&&&&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把拆迁冲突当回事。面对这些冲突,主事者大多以“发展大局”“社会稳定”一言以蔽之。在这样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拆迁冲突被演绎为一般的个体利益纠纷。甚至有拆迁者以执法者的姿态自诩,俨然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臣。唐福珍事件发生后,曾在拆迁现场指挥的城管局长钟昌林,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唐福珍自焚是法盲的悲剧”,对唐福珍“不存在歉意。我是执法者,应该严格执法,在法律面前不应该有歉意”。&&&&在钟昌林们看来,死1个唐福珍算什么,拆迁照样进行,机构依旧运转。那块发生过自焚的土地上,瓦砾将被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挺立的高楼。车流、人流不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真的如钟昌林们所想象的那样照常升起吗?城市化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拆迁冲突,其实质是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利之争、利益之争。即便强拆能够持续,这种以牺牲某一群体利益而成就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如何能保持平衡,有何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坐在拆迁的火药桶上。在巨大的社会矛盾冲突面前,每个人都不可能超然在外。这一点,有人看到了,可还有很多人视而不见。在中央层面,拆迁“变法”已提上议事日程,国务院日前又发出《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因工作不力引发征地拆迁恶性事件追责,以缓和愈演愈烈的拆迁矛盾。而在地方,河北广平县的违法拆迁却仍在持续。李运得,被拆迁后临时栖身的不足10平米的塑料棚屋,将再次面临拆迁。&&&&“有人管这个事吗?”李运得的绝望追问,你可忍心听得下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30:21 &&
【转贴】8旬夫妇拉车10年为儿治病,不知独子已去世多时文章提交者:沉思顿悟宁静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来源:广州日报&&&&每天清晨,住在广东清远城区松岗市场的居民就会见到一对八旬老夫妻拉着装有烂水果和菜叶的平板车,佝偻着身躯在人流车流中穿行,10余年来,老夫妻风雨不改地为尿毒症儿子辛苦筹集30多万元治疗费,但凡见过此场景的人都觉得心酸。&&&&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原来老人的儿子已于20天前离世,终年37岁,善良的村民担心垂垂老人经不起打击,悄悄地为其办理了后事。筹救命钱,8旬夫妻起早摸黑干活&&&&在穿梭的车流中,陈老伯弓着腰,吃力地拉着歪歪扭扭的平板车在大马路上缓慢前行,车辆在他身边飞驰而过,老人究竟要去哪里呀?“我要拉去清新县迳口,要走3个小时啊!”从老伯含糊不清的言语中,记者得知,原来这对年龄加起来160岁的老夫妻每天凌晨3时多就要起身,从20多公里外的城郊拉车徒步进城,到了市场已经天亮,接着他们分头去拣一些烂菜叶等装好车,再一路拉回去喂猪,到了家里已是月上梢头。1个8旬老伯拉着平板车从松岗市场去清新迳口,就算是1个正常人行路,也要走几个小时,别说是拉车了。陈伯的举动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的目光,他为何要这样折磨自己啊?&&&&陈伯满脸愁容地说:“儿子患尿毒症10多年了,靠我们两公婆养猪为他治病。”&&&&原来陈伯只有1个儿子,今年37岁了,10年前被诊断出尿毒症,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10几年来,陈伯两公婆从白湾山区移居到县城后,靠拉车养猪卖钱,为儿子治病。而陈伯的老伴,无论风雨交加还是烈日当头,每天都出现在黄坑水果批发市场,佝偻着身躯,在水果档踱来踱去,拣一些腐烂的水果。独子先逝,垂暮双亲不知情&&&&在陈伯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村边一处废弃的杂屋,找到了陈伯儿子的住处,但是却大门紧锁,乡亲们走过来告诉陈伯,他的儿子去医院治疗去了,还没有回来。此时,陈伯的1个亲戚把记者拉到村道外,偷偷地告诉了1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原来陈伯的儿子在20天前离开了人世,村民担心2位老人知道承受不了丧子打击,便悄悄地为死者办理了后事,并隐瞒至今,不知情的老人依旧每天出去拉车,满怀希望地喂猪,一分一分地存钱为儿子治病。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1:48 &&
广东最穷农村调查:穷了千年,石缝生存日期: 15:48:30&&来源:南方日报记者徐剑桥、实习生周游|清远报道&&&&唐朝诗人韩愈当年贬为阳山县令时,曾慨叹这里“乃天下之穷处也”。&&&&阳山县孟山村距广州4个多小时车程。尽管千年过去,改革开放也已32年,地处石灰岩山区的山村似乎依然沉睡,并有被富庶地区加速抛弃之虞。&&&&日,正是在阳山,省委书记汪洋第1次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阳山,因此成为全省“双到”工作的思想发端地。如今,阳山全县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仍有1人,其中38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人。&&&&巍巍大山,拖住了阳山脱贫的脚步。更残酷的是,扶贫工作还遭遇新挑战:气候变化同时在影响这片地域,孟山村,3年之内便遭受了3场极端的天灾。  石头山中的“望天田”  &&&&孟山村440亩水田中有285亩是“望天田”。&&&&什么是“望天田”?用村委会主任陈金胜的话说,全年只能耕种一造,无法灌溉耕作。“眼看着天上下来雨水,却留不住。”&&&&石灰岩山区的典型地貌,带给这里的影响过于深刻。&&&&站在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孟山村远望,目之所及,一片灰黑。多少年过去,“石多土少、坑多水少、人多地少”的“老三句”仍在这里经年传唱。没有矿山,没有工厂,又无力改变自然,孟山村民在自然经济的脆弱中日复一日地艰难活着。&&&&每当夜晚降临,40岁的苏招娣就躺在自家咯吱作响的木床上,看着远处连绵的石灰岩山体――10几年前,她嫁到孟山村,家中便无大门遮风挡雨。如今,小儿子陈永吉已经13岁了,窘况依然如故。&&&&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苏招娣从不担心窃贼乘虚入屋,她指着卧室里1台15英寸、外壳早已斑驳的彩电说:“这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小偷进来能偷到什么呢。”在这个残破的屋子里,她完成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2次分娩。但现在,这却转化成其身心上的无限重压。&&&&“家里只有2亩水田,基本没有经济来源。”苏招娣说,承担不起1对儿女1年近万元的读书费用,4年前,她选择到佛山1家酒店做传菜员,月薪800元,省吃俭用每月能寄200~300元回家。&&&&中午时分,苏招娣的老公陈记清扛着锄头往地里走去。“要开始刨地种姜了。”说这话的时候,几条土狗跟在他后面乱窜。他沿着村子一路向东,那些倾颓的屋子在他眼中一溜闪过――大多数人家已大门紧锁,举家外出了,村子一片死寂。&&&&一袋烟的工夫,陈记清消失在山林中没了踪影。自家的地,他也说不清楚位置,“还得去山坳坳里找找”。&&&&“地”,其实只是散布在石灰岩夹缝中的土疙瘩。在孟山村,谷槽中的土壤多被垦为水田种植水稻,但多数溶蚀洼地则缺水干旱。在“石山”和“土山”交错分布中,被切割得分散的小地块,几乎产不出经济效益。“都是石头,山地太少,只能靠水田种水稻,1年只收1造,碰到雨水少,收1造都不保险。”陈记清说。&&&&说到满山密布的石头,村里的老党员陈炳坤就来气。他说,村民们仅有的一点旱地,多是在石头缝中开荒出来的。从他记事起,村民们靠人工犁耙分得的户均1~2亩水田维持生计。&&&&然而,即便是靠天取水这种最原始的耕作模式,在孟山也难以实现,因为石灰岩太多,土壤涵水能力太差,水利设施尤其不完善。&&&&村民们其实做梦都在想挖几口水塘,以解决农业灌溉和饮水问题。6~7年前,他们从山深处一路凿下一条细沟,引来从石头缝里渗出的山泉水。但限于财力,山底下只挖出了几口约2米深的蓄水池,等水管布到村民家门口时,已经渗不出几点水滴。&&&&“要解决全村的饮水问题,需要10~20万元的资金挖塘打井。”陈金胜说。但他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是:整个村子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及村民种植油茶零散作物,人均年收入仅为3000元。去年,靠电站分红,村集体的收入才4800元。  气候变化的新受害者  &&&&阳山是广东省16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提到阳山,人们都说,大山闭塞导致了它的贫困。鲜为人知的是:如今,气候变化导致的冰灾、雹灾、旱灾、水土流失等灾害,正在这片地域渐趋频繁。&&&&群山怀抱中的孟山村,不幸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脆弱山村的一个缩影。&&&&5月20日,持续1天的暴雨过后,孟山村后山多条枯河水位陡涨。当天下午3时,山洪暴发,夹杂着泥土、石块和树枝的泥石流,冲向孟山村,推倒了村民王文修家的1间房屋,另有3间房屋受损,大片庄稼因山洪淹没绝收。&&&&“村子背后半边山塌了下来。”村民们说,突如其来的洪水还将村旁公路淹没,直到当日下午6时许,洪水逐渐退去。此后两天,由于电线杆被洪水冲断,全村断电。至今,全村数十处泥石流残留下的泥土,也无法及时清理。&&&&这场洪灾,是孟山村3年内遭受的第3场自然灾害。&&&&记者在孟山村采访时,39岁的单身汉陈世春,正坐在土砖房里看电视,眼神寂寥。每隔几分钟,他都要起身拍拍机壳。“天冷时,电视放1个多小时就算超常发挥,赶上天热放半个小时就熄了火。”他说。&&&&和村里的多数人家一样,陈世春家的电视旁也放着1台升压器。屋里点着的电灯泡,宛若萤火,根本照不亮厅房。陈世春指着门前100米处垂落的电线说,前年的罕见冰灾中,一些电线被压垮,村里的供电电压至今不稳。&&&&据村委会主任陈金胜提供的数字,当年的冰灾,共造成全村3000多亩苗竹、杉木被压断,多处房屋受损变成危房,受此影响,很多村民家庭经济至今没有缓过劲来。&&&&今年54岁的谢火木和陈世春一样,是村里的近20个光棍之一。他种了8分水田,又接种了别人给的一点二亩旱地,去年的毛收入仅1000元左右。“前年收入更少。”谢火木说,就在冰灾后的当年,村里又遭受大旱,旱情自夏天一直持续到年底,村民们连担水都需要跑到几里地外的山沟,而那些玉米苗只能生生旱死在地里,“好一点的人家才收了1~2担稻谷”。&&&&在陈炳坤的眼中,这些年,“天”确实变了。“又是冰灾,又是旱灾,有时还秋冬连旱,雨水越下越少了,感觉气温在升高。”他回忆说,2007年夏季村子里连续30多天滴雨未下,田地干裂禾苗绝收。“幸亏靠着政府提供的五保费和旱灾补贴,才勉强维持了生活”。&&&&阳山县政府后来统计了此次旱灾的损失:全县作物受旱面积达9671.5公顷,其中重旱2134.4公顷,干枯333.5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在孟山村担任了10年驻村干部的胡子莲认为,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孟山村其实具备试种反季节蔬菜的条件。但由于当地石灰岩地质构造很难存住水,田地只能靠天吃饭。特别是最近几年灾害频发,以致一场天灾,便足以摧毁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3年连遭自然灾害,成了业已贫困的村民不可承受之重。村子里稍有能力的人,慢慢都选择搬迁了。如今,在孟山村一些村民小组,没有1栋新房,多数村民家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间的土坯房上,都还写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穷则思变要干革命”的标语。艰&& 难&& “突&& 围”  &&&&在陈金胜和大部分村民眼中,近10年来,孟山村之变仅限于:修通了1条砂石路和1栋2层的村委会办公楼。&&&&1997年,村民们凑了两万多块钱,终于打通了通往竹田、水塘等小组的砂石路。而建于1999年的村委会小楼,过了好几年,才找到孟山籍外出人员和扶贫单位赞助,还清建楼债务。&&&&留守是没有希望的,孟山人一直在试图突围。上世纪90年代,村里人第1次集体走出大山,去佛山顺德做拆楼工人,“整个村当时的壮年劳力基本都去过了,但没有赚到钱。后来因为不习惯出山后的生活,又都回来了”。&&&&67岁的熊火兰当时没去做拆楼工人。在村里修通砂石路那一年,因为“在村里种田实在活不下去”,他决定走出大山,到邻近的连州捡垃圾谋生。在50多岁的时候,他讨到了老婆。如今,一提到这段经历,他就咯咯地笑。&&&&12年过去,女儿熊秀芳如今已到了上中学的年龄。&&&&然而,由于户口没有在连州当地入户,熊秀芳至今没法入学。熊火兰这次赶回孟山村,正要解决让他焦头烂额的户口问题。但去村委会和镇政府跑了一圈下来,他发现自己连迁户口的钱都不够。家族的几个兄弟都太穷,无人有余钱借给他。&&&&与熊火兰一样,今年51岁的陈国营在1994年就离开了村子。此后5~6年间,他在阳山县城卖过蔬菜,卖过水果,后来又和几个朋友合伙做建筑水泥生意。&&&&陈国营延续了熊火兰的幸运:在县城,他也找到了老婆。迁出和留守,在孟山村,似乎成了找不找得到老婆的分割线。&&&&陈国营将新家安在阳山县城的移民新村里。这里居住着从11个乡镇迁来的近7000名移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阳山开始对石灰岩山区群众实施扶贫搬迁,至今已安置近6万人,其中县内安置4万多人,移民新村正是其中1个重要的安置点。&&&&1998年,只花了3000元钱,陈国营在新村内买了1块地皮,建起了1栋1层小楼。5~6年过去,他将房子卖掉,再花15000元地皮费重新建起了1栋2层小楼。“这些年,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折腾过来了。”&&&&女儿在县城上5年级,陈国营将母亲接过来照顾,开支不小。为此,老婆跑到佛山做保姆贴补家用,而陈国营在县里找些建筑散工,“活比较稳定的时候,1年能赚1万多块钱”。&&&&在整个孟山村,像陈国营这样在外打工赚到一点钱就搬迁的村民,这几年慢慢多了。2000年12月份,孟山全村人口1944人,到2009年底这一数字是1823人,除去少数死亡人口,数字递减基本都是外迁人口。&&&&村委会主任陈金胜说,孟山村村民的外迁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90年代,但至今,对这些外迁人口而言,面临的问题仍是:在由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过程中,想要保证生存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大多无一技之长。&&&&熊火兰的遭遇或许更具代表性。来自阳山县的数字显示,从最初移民搬迁开始,10多年过去,安置到县外的近2万山区移民,仍然有2000多户没有在当地入户。这直接衍生了子女教育、就业、计划生育管理等社会问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9:32 &&
张悟本:13年折腾成“神医” 日期:&&来源:新京报&&&&&&从1个纺织厂下岗工人,到大红大紫的中医“大师”,张悟本经历了13年。&&&&13年间,张悟本没停止“折腾”,他口才好,卖商品、保健品,上函授班。&&&&最重要的,他遇到了几个“贵人”。&&&&2007年他遇到1个做养生产品、熟知市场的“贵人”后,他的命运变了。&&&&他后来成了“神医”。&&&&张悟本是怎么成为“神医”的?“贵人”又为什么“帮助”他?  &&&&张悟本下岗是13年前了。&&&&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1981年张悟本进纺织厂做了名工人。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0多年,直到1997年下岗。&&&&下岗后,张悟本折腾过很多事。&&&&卖过小商品,卖过安利的产品,后来又卖钙片。&&&&数年后,2010年的张悟本,突然火了,成了“神医”。&&&&他能“治”很多病。按他自己说,能治近百种疑难杂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不说,还能“治”癌症,肝癌、肾癌……他说癌一点都不可怕,是让医生宣传得神乎其神。&&&&总之,世界医学界的难题,张悟本解决了。&&&&方法?吃绿豆、茄子和白萝卜等。&&&&火了的张悟本,称自己是中医世家。&&&&4代中医世家,6岁从父学医,前天,他还是这样说。&&&&不过,5月24日,他的父亲说,他不知道儿子跟谁学的医。他跟儿子一样,都曾是纺织厂的工人。目前他还从原厂里领着退休金。&&&&张悟本怎么学的医,怎么突然火起来的?&&&&  社区讲座后遇“贵人”&&&&  &&&&张悟本学过“医”。&&&&调查显示,在他下岗后,辅助推销保健品事业,2000年,张悟本到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自学了1个函授班,专业名为“中医药”。&&&&这是个自学班,开卷考试。&&&&另有据可查的是,他还学过看手相治病。&&&&1名接触张悟本的知情者说,在销售钙片时,张悟本已以“中医养生专家”和“高级营养师”自居。&&&&而张悟本真正以“专家”形象出现,是3年前。2007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下面的1个事业单位――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下称合作中心),组织了1次活动。&&&&正是这个活动,开启了张悟本的“食疗第一人”之路。&&&&据中医科学院一负责人介绍,合作中心属独立法人,自收自支,除总经理鄢良为中医科学院在编人员,其余均为外聘人员。&&&&中医科学院一内部人士则称,合作中心其实就是1个卖保健品生产技术的公司。&&&&2007年6月,该中心要组织“普及中医知识、治未病”的社区讲座。其职员王小雨是张悟本的朋友,王小雨向鄢良推荐聘请张悟本主讲。&&&&5月25日,鄢良接受采访时说,当时聘请中医大家不现实,报酬也高,而张悟本表达能力强,能“深入浅出”。&&&&鄢良称,这个讲座开展近两年,是免费的,引来媒体报道,主讲人张悟本被关注。&&&&而讲座引来了“回头客”,合作中心于是成立了收费的“中研健康之家”,由张悟本坐诊。&&&&根据中医科学院内部人士讲,进社区讲座其实是该中心一系列商业宣传活动之一,目的就是推广产品和专家,并通过媒体报道扩大宣传力度。&&&&在进社区开讲座的这个阶段,张悟本认识了1个叫唐燕飞的人。&&&&“唐燕飞称,他自2007年结识张悟本以后,就竭力想包装推广张悟本。”1名后来参与包装运作张悟本的人士透露。&&&&唐燕飞是何许人?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他2000年成立了“北京悟心堂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北京第1批经营中医养生类产品的公司。&&&&后来包装张悟本的中奥纵横(北京)文化传播公司(下称中奥公司),唐燕飞时任副总。&&&&参与包装张悟本的知情人士介绍,当时开讲座的张悟本已被媒体关注到,让了解养生市场需求的人,对包装张悟本的市场前景,充满了期许。&&&&  策划“奇人”加入包装团队&&&&  &&&&中奥公司2007年开始包装张悟本,但一直不是太见成效。&&&&直到2年后,1个人的加盟,出版人贺雄飞。&&&&贺雄飞又是何许人?上世纪90年代,他曾被称为中国民间出版第一人。他擅长策划出版“学术”书籍,号称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出版家。据称他曾推出汪国真、余杰、孔庆东和摩罗等文化名人。&&&&贺雄飞策划出版的“草原部落”与“黑马文丛”系列丛书,均是上世纪90年代最受关注的文化类畅销书。因一些个人因素,他在20世纪初逐渐淡出出版一线。&&&&张悟本蹿红后,媒体调查发现了背后的贺雄飞。被认为是张悟本一夜走红的主要策划者。&&&&今年5月25日,贺雄飞称,2009年8月,1名影视投资界的朋友找到他,向他推荐1名叫张悟本的中医大师,看能否为他策划1本书。朋友称已有1家公司在包装这名大师,但一直不顺利。朋友送给了贺雄飞1张演讲光盘。&&&&这名演讲的大师,便是张悟本。&&&&“那是我第1次接触张悟本的观点,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觉得这个人的观点十分新颖,与我们接触过的所有权威医学专家学者的观点,都不一样,而且言辞幽默善于表达。”贺雄飞说。&&&&他通过朋友引荐,结识了已在包装张悟本的中奥公司老总姜勇、副总唐燕飞与吴威。&&&&贺雄飞说,中奥的人告诉他,他们捧张悟本几年了,制作了由其讲演个性化中医观点的电视光盘,本想卖给地方电视台,但电视台不买还说要播出需要交钱,“张悟本当时名气太小,没人关注”。&&&&而中奥公司想要打造张悟本,“当务之急是要使其出名。”于是中奥公司又想到出书。贺雄飞称,中奥公司找他之前曾找过许多出版商,对方都拒绝了。&&&&贺雄飞称,中奥团队曾找过张小波等出版人出版,被拒绝了。&&&&5月26日,张小波告诉记者,很多类似养生类书籍的稿子找到他,想出版,但“但我们的原则是,违背常识或宣扬迷信的一律不碰”。&&&&张小波说,养生方面的书,有些书籍语不惊人死不休,造成乱象。也有人以出书为幌子,建名声,非法行医或贩卖一些自制产品,“这样的人我们一般是不接触,或者接触了也会马上断绝关系”。&&&&而自称长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贺雄飞称,张悟本深深吸引了自己。&&&&“在一个全民重视养生时代,他的观点又如此与众不同。我认为张悟本经过包装后一定能火起来,书肯定能畅销。”贺雄飞说。&&&&  畅销书横空出世&&&&  &&&&“当时觉得,这本书做出来肯定畅销,不做必然遗憾终生。”贺雄飞说。&&&&他介绍,书的文字内容,全部来自于中奥公司摄制的题目为“大国医道”的张悟本讲演光盘,“直接从光盘中扒下来的,都是他说的话”。&&&&据1名参与“包装”张悟本的内部人士介绍,当初为了制作张悟本的光盘,中奥曾招募了一批懂中医和养生并能写文案搞策划的人,来做张悟本的助手。&&&&作为策划人,贺雄飞说,他给这书取了1个口号式的名字:《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贺雄飞认为,这个口号,有助于建立1个“革命性的理念”。&&&&第二步,贺雄飞提出要找权威的出版社。&&&&他介绍,当时中奥公司准备找的是其他出版社,而贺提出,一定要由够主流够官方和够权威的出版社来出。&&&&于是,通过私人关系,贺雄飞找到了人民日报出版社。&&&&5月26日,记者致电人民日报出版社《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责编,出版时对作者和书中内容有无严格审核,该书责任编辑称,“我们只负责编书,其他的我们不能说,有事可以找中奥纵横的吴威”。&&&&“出版社都是卖书号的,只要你这书不是刊登反动违法内容,其内容真伪没人去仔细审核。”出版人贺雄飞说。&&&&2009年11月,《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出版。据称,出版社为了加大宣传就投资了100多万。&&&&该书交由贺雄飞之弟贺鹏飞经营的鹏飞一力公司负责发行,“我对我弟弟说,这本书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宣传,这是一辈子的机会”。&&&&贺雄飞称,鹏飞一力高额广告投入下,2大售书网站当当网与卓越网先后在首页重点推荐此书,并加大宣传力度,“每天网上销售达到8000多册,所有书店均占销量头名”。&&&&“养生类书现在是个热点,基本上谁做谁火,市场空间大。”贺雄飞称,张悟本这本书,是他出版生涯中“商业效益最好”的书。&&&&“你看下北京大小书店的排行榜,这书销售量一直排在榜首,有半年了。”贺雄飞称,书出来半年销量已过300万册,预计今年6月底可达500万册,年终目标是1000万册。&&&&  两次“触电”大增知名度&&&&  &&&&“书的销量上去以后,电视台的态度也就转变了,之前是中奥在求着电视台来采访张,还要花钱,书畅销后,电视台纷纷主动邀张去上节目。”贺雄飞称。&&&&2010年初,北京电视台《城市》栏目“民以食为天”节目邀请张悟本上节目。&&&&5月26日,北京电视台《城市》栏目组李姓副制片人称,张悟本的节目是他们自己制作的,不存在商业合作宣传一说。&&&&今年2、3、4月,张悟本3上湖南卫视的脱口秀节目“百科全说”。他言辞诙谐幽默,养生观点“标新立异”,引来无数观众追捧。&&&&据媒体报道,《百科全说》播出“张悟本谈养生”的第1期,就登上了史上同时段收视率前3名。据说,不少人一到固定时段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张悟本的“脱口秀”。&&&&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制片人李隽宇接受采访时称,他们曾了解张悟本养生书籍的情况,也参考了张悟本在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他所讲的是食物的属性和功效性,这也是大众感兴趣的。”而张悟本健谈、直率,适合1档脱口秀节目。&&&&李隽宇称,湖南卫视没有给张悟本钱,张也没有给湖南卫视钱,“双方不是商业推广的合作关系”。&&&&到2家电视台“触电”,给张悟本带来大量粉丝,许多观众看了电视后去买张悟本的书和光盘,并按照其中的方子开始食疗。&&&&“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张悟本在电视节目中的结束语,已被无数观众传诵。&&&&  “超豪华”运作团队&&&&  &&&&在策划包装张悟本的同时,1个新的公司成立。&&&&2009年8月,北京悟本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朝阳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唐燕飞,出资1.62万元,股东姜勇出资1.08万元、吴威出资3000元。&&&&营业执照显示,该公司成立时经营范围为技术推广活动、经济贸易咨询等,去年12月21日,变更登记,增加了批发零售预包装食品、图书电子出版物的零售。&&&&此后,张悟本在“悟本堂”坐诊开方子。&&&&1名参与策划推广“大国医道”的知情者透露,为了包装推广张悟本,中奥公司曾出巨资聘请了超豪华策划团队,参与策划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曾任央视《赢在中国》节目全国推广总监的高强,负责动用自己电视台的人脉,向各大电视台推销张悟本;人民日报市场信息中心策划主管吴宗群负责将张悟本观点梳理成30集讲座,并将文字编撰成书;贺雄飞则整合自己出版和传媒业的资源,扩大该书宣传,进行发行推广。&&&&“这几乎是一个顶尖的推广团队,从电视到纸媒再到网络,我们全方位地展开宣传推广。其中一些质疑文章也是我们推广的一部分。” 这名人士说,第1篇质疑稿件是《人民日报》下面的《生命时报》刊登,其实也是策划的一部分。&&&&不过,《生命时报》撰写报道的江大红记者说,这是绝无可能的。做该选题前,是感觉张的观点很忽悠人,于是展开了调查。“我们做了这个稿子后,出版社对我们有意见。领导也承受了很大压力。”&&&&而该内部人士称,现在外界有争议了,他们还会继续出关于张悟本现象调查的书籍,围绕张悟本展开中西医文化间的争论,可以保持较高的关注度。&&&&该人士称:“毕竟吃绿豆、萝卜和茄子,也吃不死人。外界再质疑,没有权威部门说张悟本的方子就是扯淡,把谁谁吃出啥毛病来了。没有这样的前提,张悟本是扳不倒的”。&&&&  “造神”与“吸金大法”&&&&  &&&&如今,张悟本做一个讲座,出场费20万元。&&&&他15分钟看1个患者,收费2000元。据称这样的号已排到了2011年。&&&&还有收费1万元1个月的康复营。&&&&“加上卖书、光碟等,你可以算一下,他1年能帮老板赚多少钱。”贺雄飞说。&&&&有知情者估算,至今年底,张悟本为该公司创造的收入,不会低于1个亿。而张悟本食疗方子中的绿豆等“食材”引发的农产品涨价背后的利益,无从估算。&&&&贺雄飞证实,悟本堂正在筹建自己的绿豆种植基地,而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续集也将不久面世,“吸金还将继续”。&&&&网上百度中奥公司,关于这个影视公司,全是招聘理疗师、医务助理等的广告。网上显示其地址,与悟本堂公司注册地址一模一样。&&&&贺雄飞说,唐燕飞一直将成功发掘张悟本作为自己的骄傲。&&&&针对经营张悟本搞创收的过程,记者致电唐燕飞,在获悉记者采访意图后,唐拒绝接受采访。&&&&对于捧红张悟本,贺雄飞怎么看“神医胡万林”?贺雄飞说,胡万林让人吃芒硝,结果吃死人了,张悟本顶多让群众吃点绿豆,反正不会死人。他没行医资格却收高额挂号费,收高额培训费的康复营是否超出了公司经营范围,这些都是卫生部门与工商部门管的事,“媒体炒来炒去有什么用”。&&&&“即使媒体证实了张悟本学历与中医世家的身份是假的,也不会彻底搞垮张悟本的,除非权威部门和专家能证实张悟本的观点是错的。”贺雄飞担心的是,张悟本书籍的续集,是否还委托他策划出版。&&&&贺雄飞说,张悟本出书后,悟本堂赚大头,张悟本赚中头,他赚小头。不过他很满足,“赚个几百万,不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吗,谁想过能这么火呢?”&&&&  张悟本的“成名”路&&&&  &&&&1997年下岗,2000年卖保健品,期间函授“中医药”。&&&&2007年,朋友王小雨将其推荐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以“中医专家”到社区开讲座。&&&&2007年,讲座期间,遇到做养生类产品的唐燕飞。唐燕飞看好张悟本,此后开始包装他。&&&&2009年8月,中奥公司与出版策划人贺雄飞合作。&&&&2009年11月,《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并大力推广。&&&&2010年2月,张悟本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月,张悟本3上湖南卫视,火遍全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6:33 &&
一生鞠躬尽瘁的张居正为何死后被抄家?日期:&&来源:东方纵横-往事与随想&&&&电视连续剧《张居正》的编剧是学者,故剧中情节大都于史有据。比如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的细节描写。&&&&张居正被抄家的原因当然不止一个。然而重要因素是,万历皇帝相信张居正生前像嘉靖朝的严嵩一样,蓄积了大量财富,“宝藏逾天府”。尤其是抄了冯保家后,发现冯保家“金银珠宝钜万计”,于是皇帝也怀疑张居正“多蓄”,“益心艳之”。偏在这时,有人揭发张居正贪污过抄没财产,万历皇帝便命刑部右侍郎左吞嗾懦希巴V荩啪诱募摇&&&&死后的张居正,有如“墙倒众人推”,“新进者益务攻居正”。但是也有人敢站出来为他说公道话,这个人是万历朝的翰林于慎行。&&&&奉命去荆州抄家的左诔龇⑶埃拥胶擦钟谏餍械1封信,信中充满了为张居正辩白之词。明人李诩的《戒庵漫笔》中,收有这封信的全文。&&&&于慎行称左喜猿啤吧保谛胖兴担骸吧捏拇柿衷挠心晁辍保哉啪诱氖寄┙杂心慷谩<瓤吹搅怂疑琊伴榫现恰币部吹搅怂龅囊恍┙嵩褂谏舷碌米锶酥隆!暗逼浔保俪唐涔Χ桓已云涔劣诮袢占劝埽俪髌渥锒桓揖倨涔Α=苑瞧淝槭狄印薄饬街智榭龆际遣蛔既返摹K衔飧鍪焙颍哉啪诱氖欠枪岩员姹稹5档匠乙皇拢霸鹪谑拐摺G杂猩盥牵椅喜轮薄>褪撬担谴游畔氲慕嵌壤闯率鲎约阂饧摹&&&&于慎行认为,当今皇帝之所以要抄张居正的家,“一则恨冯c(保)之厚藏,而欲求当于外;一则考某某之故事,而欲合符于前”。这里的某某,当指嘉靖朝之严嵩。嘉靖皇帝抄严嵩之家,获得大量财宝。于慎行说,张居正跟这两个人,没有共同之处。&&&&于慎行分析说,冯保的财富来自太监的积蓄。“内中大小监局号为二十四衙门”,加上看门扫地的小太监,何止千万?“每有一缺,即纳金于保,大者以万计,其次数千,小乃数百。予者不以为贿,以为例也;受者不以为贪,以为例也”,张居正哪里有这种收入?自从嘉靖朝以来,西苑里的太监积赀钜万者不计其数。每当有人病重时,冯保就派手下人去护丧侍药,“至则扃其堂室,逐其弟侄,禁其饮啖,坐而待其毙”,然后将死者的生前积蓄全部据为己有。这种事情冯保做了何止数十家!其所得何可赀量?张居正怎能做这种事?&&&&于慎行说,张居正跟严嵩也不一样。当年严嵩卖官鬻爵,门庭若市,交手相易,万货毕萃,所以才聚敛了许多财富。而张居正则不然:“其平生显为名高,而阴为厚实;以法绳天下,而间结以恩”,不能排除个别高官和深交密戚向他行贿,但是人数肯定不多,其所收入也有限。所以,张居正的财富也就不到冯保、严嵩的1/10。&&&&于慎行说,虽然张居正的财富不及那两个人的1/10,但他得罪的人却比那两个人多10倍。“执此而取盈,故甚难也”。况且,张居正去世已经2年,“即有所藏,度已流散”。在这种情况下去抄其家,简直是捕空投虚,结果难以让皇帝满意。如果深挖穷追,必然是“株连全楚,公私重受其累”。应该怎么办呢?于慎行建议左ü嘞蚧实圩鲂┙馐凸ぷ鳎蛞挥行В喜梢陨俚P┰鹑巍&&&&于慎行最后恳切地说:张居正老母尚在世,已经80多岁,他的那些儿子,也都是一些读书人,不涉世事。“籍没之后,一簪不得著身,必至落魄流离,无所栖止,可为酸楚也”。他希望左凇笆履锒ā⒐ㄒ颜谩敝螅堋靶羝涔骆恕⒋嫫溲场保蛘咔肭蠡噬希蛘咚较轮龈烙泄毓僭薄捌蛞跃勐樱粢粤⒆吨亍保偶液笕肆粝碌慊盥贰&&&&《明史?于慎行传》说,这封信“辞极恳挚,时论韪之”。&&&&从后来的事情上看,于慎行的这封信没有发挥作用。据《明史》,张家人在左酱锞V葜熬捅还亟瘴葑永锼似鹄础5鹊酱蚩潘保丫岸鏊勒呤啾病薄7蠲业娜恕熬》⑵渲钭有值懿兀没平鹜蛄剑捉鹗嗤蛄健保牖实鬯谕200万两相差太远。张居正之子张敬修忍受不了刑讯,诬服将30万两藏于别处,而后自缢而死。“事闻,申时行等六卿大臣合疏,请少缓之”。皇帝给了这些官员点面子:“诏留空宅一所、田十顷,赡其母”,但是对于张居正的怨恨并没有缓解,“诏尽削居正官秩,夺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示天下”;居正的弟弟居易、儿子嗣修,被“发戍烟瘴地”。而左虮簧滩孔笫汤伞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2:58 &&
社论:漠视收入差距扩大势必积聚社会风险日期:日&&来源:南方都市报&&&&因为规定了“同工同酬”、“工资集体协商”等内容,拟定中的《工资条例》一直广受关注,但也波折四起。刚刚有消息说该条例年内即可出台,马上就有媒体报道,“由于阻碍重重,《工资条例》即使进展再快,也难以在年内出台”。&&&&“阻碍重重”来自何方?其中之一是国有垄断企业。新闻中说:1位参与《工资条例》制定的人士近日向记者透露,该条例遭遇了来自垄断行业央企的极力反对。许多网站据此提炼新闻,标题径直改为《遭国有垄断企业反对,年内难出台》,国有垄断企业遂引来了网民骂声一片。《工资条例》出台的阻力很多,单单把矛头指向垄断国企,有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之嫌,但网民的愤怒也并非无的放矢,因为垄断国企对《工资条例》不感冒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工资条例》,网民的情绪如此激昂,初看上去似乎不好理解。且不说坦言《工资条例》的相关配套措施不成熟的专家并不看好这个《条例》,就是只凭经验判断也能明白,《工资条例》即使成为文本,也很难改变劳动者在资本面前的极度弱势处境,不易扭转劳动报酬过低的困局。过去连新《劳动合同法》都会被抵制和杯葛,何况今日的一纸《条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情绪性反应又在情理之中。当前任何一个事件,只要与收入分配改革有关,就能吸引公众眼球,尽管凭借朴素的智慧,底层民众也明白,《工资条例》未必会很大地改善自己的收入状况,但在他们眼里,这个条例本身或许并不重要,而其出台与否却是一个风向标,代表我们这个社会是否真在关心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个问题。&&&&我们是否真在关心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仿佛不值得一问。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专家还是草根,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公共平台还是私人空间,收入分配改革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但表面的喧嚣之后,却隐藏着另一种真实。新华社主办的《磐沸挛胖芸罱闹赋觯耙恍┗愀刹咳衔泄说男睦沓惺苣芰κ乔康模杖敕峙洳罹嗬螅故谴υ诳沙惺艿姆段В挥Ω糜惺裁创缶」帧I踔劣懈刹咳衔衷谑杖胛侍庵皇窃谄笠的诓坑胱史接行┟埽苣研纬纱蠊婺J录!&&&&基层干部认为国人心理承受能力强,和垄断国企反对让利,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内心里并不把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当作多大个事儿。不得不说,这是当下既得利益者一种普遍的心理。虽然他们时不时也会惊呼“仇富”,也会在接连的诡异事件面前感叹“怎么得了”,可一旦需要他们做出调整,表现节制,乃至让渡部分权利时,他们又会漠然置之:没什么大不了,出不了大乱子。&&&&国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以致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不是就出不了大乱子?中央高层对此有清醒认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就曾这样说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在我们的既得利益者心目中,这难道还不是大事吗?究竟需要怎样的霹雳才能惊醒他们呢?&&&&国民收入差距扩大,是任何1个国家在前进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它,或者明明看到了也装作没有看到,看到了也不以为意。漠视收入差距扩大势必积聚巨大的社会风险,它的直接后果是,任何旨在缩小国民收入差距的行动都将被“潜消”,使喧嚣终归沉寂,从而让翘首期盼 “收入新政”的人们失去耐心。&&&&哪怕象征性内容居多,《工资条例》也不应继续难产下去,它至少表明了我们对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个问题的态度。如果《工资条例》在表面的“多元博弈”中继续难产,那无疑是在宣示,当下的“多元”格局中某一元过于强势,这种用多元来掩盖的一元比过去的一元格局更为可虑,因为“伪多元”往往以假充真,无形中加大了社会改革的成本。
共 3462524 次点击,10005 个回复&
本版块主题总数:3078247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9182 / 昨日发帖:30656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贴]纪念仗义执言的李尚平老师……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家每户都要用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