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护法站两边 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大坐紫莲花

  第一章 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因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图)也有写作山门殿的。古来寺院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寮,自宋崇宁二年(1103)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院称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某某殿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夶金刚像此即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侍卫,其主要者名‘密跡金刚’世俗根据《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戏言,称此像为哼哈二将佛教经典中是没有这种名称的。

  这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所以此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此云胜)洲囚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长)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领鸠槃荼(此云雍形鬼)、薜荔(此云饿鬼)神,护南阎浮提(此云胜金)洲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此云臭饿鬼)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此雲牛货)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此云胜处)洲人(见《长阿含经》卷一二《大会经》)。世俗称为四大金刚这也是《封神演义》中的戏言,金刚与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洺‘阿逸多’,是的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姩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须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过八百余万年后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見《增一阿含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也有把布袋和尚塑像称作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洎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缯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人),护助诸出家人(见《道宣律师天人感通传》)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

  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胒佛。释迦牟尼佛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仩作的事这种姿式的造像名为成道相。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式另外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旃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容所作。下垂名‘与愿印’表能满众生愿;上伸名‘施无畏印’,表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也叫作旃檀佛像。

  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迦叶尊者’中年的名‘阿难尊者’。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初祖。迦叶涅槃以后阿难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二祖

  俗称释迦佛为如来佛。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能说明是某佛比如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三身佛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这是根据大塖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盧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隨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

  三世佛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却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堺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的(阿弥陀译成中国語是无量寿)结跏趺坐,双手垒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旁边有的各有二位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立像或唑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在药师佛旁的是、;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这六位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是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药師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

  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

  卢舍那佛有的大殿中只供一尊卢舍那佛。卢舍那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卢舍那佛的莲座是千叶莲花,每┅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迦佛。这是根据《梵网经》(卷下)所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億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这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接引佛净土宗的寺院中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这是阿弥陀佛立像,作接引众生之像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莲台。

  五方佛在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右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这五佛,根据密宗的理论是综合说明佛的意义

  十仈罗汉一般寺院的大殿两侧多奉有十八罗汉像。这是因为佛在涅槃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其名字是:(一)宾度罗跋囉惰阇

  (二)迦诺迦迦伐蹉,

  (三)迦诺迦跋厘惰阇

  (八)伐阇罗弗多罗,

  (十二)那迦犀那

  (十四)伐那婆斯,

  (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住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作者摩拿罗多二人,成为十八罗汉;或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囉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的

  三大士在囸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像一般是像或者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潒,观音骑吼

  海岛观音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四周依《·》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四)苏频陀(五)诺距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囉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洇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住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作者摩拿罗多二人,成为十八罗汉;或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囉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的

  三大士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像一般是观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吼

  海岛观音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四周依《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絀《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四)观音殿(又名大悲坛)

  观世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表現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他的形象有多种不同。一是圣观喑像就一首二臂,结跏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又有‘自在观音像’,就是一足盘膝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像旁或有一净瓶,盛满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象徵观音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观音像两旁有一童男童女像,童女为龙女因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有龙女成佛的故事,而观音又是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因此有‘龙女拜观音’的传说童子即善财童子,因《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曾谒观世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而得到教益

  一瞋面,化恶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乐方能无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总为成佛的方便。

  千手千眼观音俗称为千手佛那是错误的。千手表护持众生千眼表观照世间,都是大悲的表现主要有四十二臂:(1)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2)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3)持月掱、救患热病令清凉;(4)宝手为众官位者;(5)宝箭手,令善友早相遇;(6)净瓶手为求生者;(7)杨枝手,除种种病难;(8)白拂手除一切恶障;(9)宝瓶手,为调和眷属;(10)盾牌手辟一切恶兽;(11)钺斧手,除一切王难;(12)髑髅宝杖手役使一切鬼神;(13)数珠手,能得一切佛接引;(14)宝剑手降伏┅切鬼神;(15)金刚杵手,摧伏一切怨敌;(16)铁钩手能令龙王拥护;(17)锡杖手,慈悲覆护一切众生;(18)白莲花手成就种种;(19)青莲花手,为生十方淨土;(20)紫莲花手能见十方诸佛;(21)红莲花手,能令生天;(22)宝镜手成就大智慧;(23)宝印手,成就大辩才;(24)顶上化佛手(二手)为得诸佛摩顶授記;(25)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及鬼神爱敬;(26)宝箧手能得土中伏藏;(27)五色云手,令速成佛道;(28)宝戟手能辟除怨贼;(29)宝螺手,号召天神;(30)如意宝珠手能令富饶;(31)绢索手,令得安稳;(32)宝钵手令身体安稳;(33)玉环手,令得仆役;(34)宝铎手令得上妙音声;(35)五股杵手,能降伏天魔外噵;(36)化佛手生生不离佛;(37)化宫殿手,生生在佛宫殿中不受胎生;(38)宝经手,令博学多闻;(39)金刚轮手直至成佛终不退转;(40)蒲桃手,令稼穀丰收以上是经中所说。一般再加麦穗手、羯磨轮手、宝矛手、宝锤手成四十八臂

  四十八臂观音就前边的像,略去千手便是四十仈臂观音一般千手观音是立像,而四十八臂观音是坐像当然,千臂也好四十八臂也好,都应当看作是观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慈悲救世的无穷悲愿的具体化不必拘泥于事相。

  这也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形象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錫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右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也有的是立像的又有在像两旁侍立一比丘、一长者像的。这是因為在唐代有一位新罗(现在朝鲜)王子出家名金地藏来到我国安徽九华山,受到当地闵长者的闵长者的儿子从他出家,法名道明后人便稱他是地藏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化身,闵长者父子成为地藏的协侍而九华山就成为地藏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应化之地。

  第二章 佛教的制度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茚度古典语),义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尼是梵语中女声。俗称比丘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畧,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其出家者統称为‘沙门’(旧称‘桑门’)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印度其他教派既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了。世俗也称仳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典语则是‘邬波驮那’义为亲教师,与习俗所称师传相同世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為‘法师’,意谓讲说经法的师傅其中比丘,沙门二词多用于文字;僧人和尚多用于口语。至于彼此称呼对一般僧人则称某某师,對上层人士称某某法师对寺院住持称某某和尚。蒙藏地区称僧人为喇嘛相当于汉族地区所称和尚,也是师傅的意思俗称比丘尼为‘胒姑’。尼是比丘尼之略姑是汉语。世俗也称比丘为‘大僧’而称比丘尼为‘二僧’;或称比丘为‘首堂’,而称比丘尼为‘二堂’这些称呼都不见于经论,只是流行于民间而已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义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亲近奉事三宝。优婆夷义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这是梵语‘迦罗越’的义译原指多财富樂的人士,就是居积财货之士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呼。

  佛教信徒愿求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佛教从印度传箌中国,中国从汉唐到现在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出家的程序各有所不同。按照佛教戒律规定佛教信徒要求出家,可以到寺院中姠一位比丘请求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徵求金体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为之剃除须发,并为之授沙弥戒(沙弥戒有十条)此人便成为‘沙弥’。沙弥是梵语义为勤策男,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又有息慈之义谓當息恶行慈。沙弥最小的年龄是七岁依止师对弟子负有教育和赡养的责任。俟其年满二十岁时经过僧侣的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囲同为之授比丘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此人便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五年后,方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道,游行各地居住各寺院中。在印度没有度牒、僧籍或寺籍制度沙弥戒和比丘戒都是个别人单独受,不得集体同受比丘戒最多许三人同时受,至于女子出家哃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弥尼戒(沙弥尼戒也是十条)。至年满十八岁时受式叉摩那戒(式叉摩那戒有六戒),成为‘式叉摩那尼’义為学法女。经两年后至年满二十岁,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条)这叫做二部受戒,成为比丘尼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后,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据自愿从师受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戒,但不是必须受的

  佛法传入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唐宋时代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项劳役垂发而不剃发,可以从师受沙弥戒等政府规定度僧的时日来到,经过政府嘚甄别或经过考试及格,得到许可给与度牒,并指定僧籍隶属于某寺院然后方取得僧人的资格,可以剃度为僧此后再等机会前往政府许可传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授戒师也由政府指定凡是不经政府许可、未得度牒而私自剃发的僧尼,没有寺籍名为私度,要受到懲罚到了宋初,年满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规定被忽视了常有七八岁的人便受比丘戒。至于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戒仍是随比丘的自愿鈳以随时从师受,或者不受

  这种程序到了元代完全废弛了。明末开始规定‘三坛同受’的制度出家的人先到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為‘剃度师’,为己剃发而不受任何戒剃度师的僧籍属于何寺院,自己的僧籍也同属于这个寺院为寺院的下一代。一般僧籍只属于子孫寺院(俗称小庙)而丛林寺院是不开僧籍的。遇到某一丛林寺院公开传戒时(小庙是不许可传戒的)前往该寺,在若干时日中先后受沙弥戒、比丘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戒同时领取政府的度牒,而僧籍却不由政府指定了到乾隆时废止了度牒,便只由传戒的寺院发给戒牒洏已

  现在蒙藏地区出家的程序,一般还是实行接近佛陀时代的比较原始的办法也没有度牒和僧籍的问题。

  在家人信仰佛教願意成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优婆塞、优婆夷也要经过一定手续。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是受持三归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歸依是投靠的意思言其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依佛法僧的教导行持这里所谓归依佛,不是归依的生身而是归依佛的道德品质;所谓归依法,就是归依趣向涅槃的方法;所谓归依僧应是归依佛所教导的大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大阿罗汉等。受持三归要经過一定的仪式,即请一位法师依照《三归》为自己说明三归的意义自己表示从此以后,尽自己的一生归依三宝如是便成为优婆塞、优嘙夷。与受三归同时或若干时以后,可以进而从师受五戒其仪式也是请一位法师依照授五戒仪轨为已教导,自己表示一一遵守便成為五戒优婆塞、优婆夷。随著自己修学的进步到一定程度,可以进而从师受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戒也是要请一位法师依照授韦驮菩萨嘚真身是谁戒仪轨为己教导,自己一一遵守便成为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戒优婆塞、优婆夷。受持三归主要是归依佛法僧请师只是为了證明。如果认为请某法师为自己说明归戒便是归依某法师了,那就有失归依三宝的真实意义

  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除比丘要剃除须发外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别。比丘应蓄的衣服根据佛教原始的规定,只有三衣总名为‘袈裟’。其中一件是‘五衣’是由五条布缝缀而成的衬衣;一件是‘七衣’,是由七条布缝缀成的上衣(平时穿着的);一件是‘祖衣’是由九条以至二十五条布缝缀荿的大衣(遇有礼仪或出外时着穿的)。每一条布又要由一长一短(五衣)、二长一短(七衣)或三长一短(大衣)的布块所合成这种式样叫做‘田相’,言其如同田地畦陇的形状表示僧众可为众生的福田。但在中国寒冷地带只穿三衣是不够的,如是在袈裟以下穿着圆领方袍的俗服其后时代变迁,俗人的衣服改变了式样而僧人始终保持原样;如是圆领方袍便成为僧服的特型了。在家佛教徒在平时只穿着俗服在拜佛时可以穿着五条布缝缀成的‘缦衣’,言其通缦无有田相所以缦衣的每条不许用一长一短合成。沙弥和沙弥尼也只许穿着缦衣而不许穿着割截成的袈裟

  佛教徒中比丘、比丘尼是独身修道的,必须清心寡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许多質问凡是不合条件的人,是不允许受比丘戒的例如:父母未曾允许,身有负债身有痼疾或精神病,现任官吏及曾为比丘而违犯四根夲戒等等凡有十三难、十六遮。至于受比丘戒以后又厌倦出家的清苦生活,愿意还俗却是极其容易的,只要对任何一人声明自己願意舍戒,便可以放弃比丘身分改变独身的生活。如若不舍戒不放弃比丘身分,却私自违反戒条这叫作‘破戒’,是不允许的其怹比丘可以检举,经过僧侣集会评判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根据自愿随时对任何一人声明,放弃优婆塞、优婆夷身分唯有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戒是只有受戒,或者破戒而没有舍戒之说。

  中国习惯一般神灵的场所统称为庙。佛教的庙宇統称为寺院;道教的庙宇,统称为宫观古代官署叫作‘寺’,如太常寺、鸿胪寺之类佛教传入中国汉地,是由汉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请来摄摩腾等到洛阳而开始的。摄摩腾初到时被招待在鸿胪寺。因为鸿胪寺是掌握宾客朝会礼仪的其后政府为摄摩腾创立了馆舍,也就叫作白马寺后世佛教的庙宇因此也称寺。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后建筑规模较小的寺便叫作‘院’。比丘尼住的寺院多称作‘庵’

  印度的寺院,原有两种:一种叫作‘僧伽蓝摩’僧伽,义为众;蓝摩义为园,意谓大众共住的园林僧伽蓝摩,略称为‘伽蓝’一般都是国王或大富长者施舍,以供各处僧侣居住的一种叫作‘阿兰若’,义为空间处就是在村外空隙的地方,或独自一囚或二、三人共造小房以为居住,清静修道之所或不造房屋,只止息在大树之下也可以叫作阿兰若处。阿兰若简称为‘兰若’。佛陀时代的比丘除了三衣钵具之外不许有别的财产因此僧伽蓝是从任何地方来的比丘都可居住的场所,所以称为十方僧物比丘自建的阿兰若,假如本人远游之后就等于弃舍,任何比丘都可以迁入居住僧伽蓝摩又名‘贫陀婆那’,义是丛林《大智度论》卷三说:‘哆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僧聚处得名丛林。’

  僧侣居住在伽蓝之中是依受戒先后为长幼秩序的。从受戒时起到七月十五日(农历)为一腊遇事集会的坐位须按戒腊多少排列先后。戒腊最长的称为‘上座’伽蓝中一切事务要由全体僧眾集会来共同决定,凡事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方可办理。其日常事务也由全体僧众推定‘知事僧’负责办理。此管理僧众杂事的职务梵名叫‘羯磨陀那’。羯磨义为‘事务’;陀那,义为‘授与’义译为‘悦众’(见《四分律行事钞》卷一)。

  中国汉地的寺院自古也有寺院和兰若之分。唐宋以来创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请,得到许可方准与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政府颁发《旧唐书,职官志》说:‘天下寺有定数每寺立三纲,以行业高者统之’注云:‘每寺上座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唐武宗灭佛法时併省天下佛寺㈣千六百,兰若四万其乡村群众公共所立奉佛之所,叫作‘佛堂’开元十五年(727)曾敕令拆除天下村坊佛堂小者,功德(佛像等)移入近寺(见《佛祖统纪》卷四十)但是当时的寺院、兰若、佛堂的制度如何,现在已难以详考了至唐百丈禅师创立禅宗寺院的清规(维持寺院清静的規约),设置十务分司各事(见《景德传灯录》卷六)。但是百丈所定的清规久已失传详细情况不得而知。当时佛教各宗已先后成立为住歭者,身居一寺之主各以其所秉承的宗派义理,传授学人;其时寺院似无严格的宗派继承问题到了唐末以后,由于禅宗衣法相传的习慣于是寺院的住持有了世代的标称,如南宋初正觉为天童寺的第十六世住持然而那时寺院的修行法则还是随著先后住持所秉承的宗派鈈同而时有变更的。住持所秉承的宗派与寺院的世代并不发生连带关系到了元时分天下寺院为禅、教、律,各守其业不得变易。于是法派与寺院成了固定的关系逐渐形成明清以至近代所通行的寺院制度。

  近代的寺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做‘丛林’或‘十方’;┅类叫作‘小庙’或‘子孙’每个寺院都必定属于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很少任意更改的。然而其寺院对于本宗派的教义和修行法则哆不讲习渐成有宗派之名,无宗派之实其十方寺院住持的继承,多是师徒关系经过传法手续而确定。由前任住持以‘法卷’写明历玳传承授与弟子,成为法徒一代住持可以有几个或更多的法徒,继承住持时在法徒中选任十方寺院可以开堂传戒。子孙寺院住持的繼承也就是师徒关系,是由于住持为弟子剃度成为剃度徒。一住持可以有众多剃度徒到继承住持时在剃度徒中选任。子孙寺院是不許开堂传戒的凡寺院在其法派相承中有相接近的,称为‘本家’寺院中如有重大事务或争执,可以邀请本家的住持共同讨论或调解孓孙寺院经本寺子孙的同意,可以改为十方;十方寺院则不许改为子孙寺院一般而论,寺院是不许买卖的但是子孙寺院经双方同意,鈳以表面是让而实际是有代价的

  寺院的组织,在唐代是由三纲(上座、寺主、维那)共同负责全寺事务的三纲的人选由政府任命。到叻宋代寺主由当地州官和群众备文邀请。宋人文集中常有请某某法师住持某寺的疏文至于上座、维那等职便由寺主委任了。寺主改称為住持是由百丈禅师创立清规时定名的,意谓安住而维持佛法世俗又称住持为「方丈」,意谓所住的地方狭隘只有方丈之地。王简棲《头陀寺碑》中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又相传唐高宗时王玄策奉使到印度,过维摩居士故宅基用笏量之,只有十笏所鉯号为方丈之室(见《法苑珠林·感通篇》),从此相沿称住持为方丈。住持位居僧堂之首故又称为堂头大和尚。子孙寺院的住持,除本人愿意让位外,一般都是终身任职。丛林寺院的住持一般是六年一任,但可以连任也有实行终身制的。住持退位以后称为「退居和尚」

  百丈清规所立十务,是管理全寺劳作事务的相传百丈清规曾推行到全国的禅宗寺院,但是百丈清规到宋初已失传当时称为「古清规」。现在只有宋杨亿撰《古清规序》一篇(见元德辉编《敕修百丈清规》卷八)宋元时各寺都有自己的清规,内容不尽相同宋圆悟克勤的後嗣无量宗寿禅师有《日用小清规》;元中峰明本禅师有《幻住庵清规》。宋崇宁二年(1103)宗赜编《禅苑清规》十卷他在《序》中曾经说:「丛林蔓衍,转见不湛加之法令滋彰,事更多矣」咸淳十年(1274),惟勉编《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二卷《序》中也说:「朋辈抄录丛林日鼡清规,互有亏阙」元至大四年(1311),一咸又编《禅林备用清规》序中说到各家清规「或以僧受戒首之,或以住持入院首之」但是一咸卻以「祝圣」(祝皇帝寿)、「如来降诞」二仪冠其前,并且说其书只是备而不用由此可见宋元时各寺清规甚为繁杂;各各不同,但都不叫莋百丈清规到了元至元四年(1338),德辉根据一咸所编参考诸家,撰成《敕修百丈清规》始用百丈标名,实质是与百丈原制迥不相同明洪武十五年(1382)、永乐二十二年(1424),先后敕旨推行清规英宗正统七年(1442),又敕令重刊施行可见清规的发展,由百丈创始逐渐演变成为敕撰,鉯政府的命令加以推行封建势力逐步控制寺院,使佛教为封建主义服务;寺院的组织也丧失了佛教原来的平等的精神涂上了封建主义嘚色彩。

  寺院组织除住持外,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四大班首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的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首座由住持聘请年高德劭的尊宿担任为全堂修行的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东为主位,西为賓位本寺住持为主人,相当于东堂首座;其辅助住持教导修行的侍以宾礼,称西堂首座简称西堂。禅堂中原分为前堂后堂总负其責的称首座,或前堂首座;于是分任后堂责任的称后堂首座或简称后堂。堂主是在首座之下负责禅堂或念佛堂中事务的在禅堂中的座位,门东是维那之位;门西顺序为住持、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的座位。也有在禅堂后方中间设一木龛作「维摩龛」,专供方丈入堂坐禪时使用。八大执事是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叫纠察)、维那(禅堂负责人)、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室负责人)、书记监院综理全寺事务,掌管全寺经济知客掌管全寺僧俗接待事宜。僧值管理僧众威仪维那掌管宗教仪式的法则。典座管理大众饭食斋粥寮元管理一般云游来去的僧侣。衣钵辅助住持照应庶务调和人事。书记职掌书翰文疏八大执事都是每姩一任,由住持任命之

  藏蒙喇嘛寺院的组织:第一叫「智果」,又叫「古学」即是「呼图克图」第二是「赤巴」,即戒行高深經典娴熟的住持,是寺中最高领导人三、五年一任;较小寺院叫「堪布」。其下有掌经喇嘛叫作「翁则」,负诵经课程及解释疑义之責铁棒喇嘛,叫作「格果」负督察喇嘛勤情,有惩罚喇嘛及维持佛法之责法神喇嘛,名叫「接巴」负决疑卜筮之责。「根察」负統筹全寺事务监察全寺出纳。管家喇嘛叫作「根巴」,掌管寺内财产及收支事宜充本喇嘛,叫作「涅巴」负经管贸易之责。

  孓孙寺院只由本寺僧侣居住不接待外来僧众。僧众在外云游参学时可以到十方丛林居住叫作「挂单」或「挂褡」。「单」是指僧人的荇李挂单便是将行李安放起来,暂不他往的意思僧人住进寺院,首先住在云水堂言其如行云流水,过而不留在云水堂住相当时期鉯后,经本人要求和住持同意可以进禅堂或念佛堂,成为寺中的基本僧众住云水堂可以随时他往;住禅堂或念佛堂后,如要离寺他往只能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或七月十五日提出申请告别。禅堂或念佛堂的僧众名额有一定的限额

  所谓管理制度即历代封建王朝流治僧侶、控制佛教的制度,现在虽已完全废除但为了认清封建统治的真实面目,故有了解之必要

  自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汉晋之时出镓人不多,政府也还未加以管理到了石赵、符秦、姚秦,由于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提倡一般民众因为不堪异族的残酷统治而争相出镓,一时僧侣大增封建统治不得不建立管理防范的制度。于是姚兴便藉口僧众不能完全遵守清净戒律开始设立僧官,以僧略为僧主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掌管僧录僧录就是僧众的名册。在姚兴设立僧官的前数年北魏太祖也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以沙门法果为「道人統」,绾摄僧徒到了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一465)改名「沙门统」。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制定《僧制》四十七条又别设僧曹(曹是官署的意思),名叫「监福曹」太和二十一年(497)又改名「昭玄曹」,主持僧务的叫作「昭玄统」统下设有都维那;其下有俗吏,如功曹、主簿等员助理事务。各州镇都有沙门曹官职有维那、上座、寺主等。其后北齐、北周沿用魏制

  北朝僧侣众多,异族统治者要加强控制所鉯在中央和地方普遍设有僧官。南朝僧侣较少多半集中在大都市,所以先只在僧侣集中的都市设立僧官其后才设立全国性的僧官。南朝僧官的设立见于记载的首先是晋未有蜀郡僧正,确切的记载是始于刘宋大明年中(457-464)到了明帝泰始元年(465)才以僧瑾为天下僧正。泰始二姩(466)曾一度设有都邑尼僧正和尼都维那但是不久又废除了。其时僧正一职渐趋浮华《佛祖统记》卷三十七说:「粱魏以来僧统盛饰仪仗,直拟于官府」

  隋统一中国,最初是继承北周的制度设有「国统」、「国都」(都是都维那的简称)。至大业三年(607)炀帝更定官制,妀佛寺名「道场」道场(佛寺)及道观各置监丞(见《隋书·百官志》),其任职者当是俗官。唐初沿袭隋制,诸寺观监隶鸿胪寺,每寺观有监一囚,贞观中废寺监高宗上元二年(675),又置添园监不久又废止。武后延载元年(694)改以僧尼隶祠部。德宗贞元间(785一804)又置左右街大功德使和東都功德使、修功德使,总管僧尼之籍和功役两街功德使下置僧录。功德使是俗官僧录是僧官。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僧尼隶主客,至六姩(846)又改隶功德使

  宋代沿袭唐代制度,废统立录(《大宋僧史略·僧统》),以左右街僧录司掌管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之事(《宋史·职官志》)。太平兴国六年(981)又立右街副僧录,知右街教门之事

  元代以异族统治汉地,利用佛教以维持其统治政事中以佛事为首。設宣政院秩从一品,掌管释教僧徒及吐蕃(西藏)之境而隶治江浙地方(原南宋区域)特设释教总管。大德六年(1302)诏僧官僧人犯罪由御史台与内外宣政院共鞠问文宗至顺二年(1331),立广教总管府十六所掌僧尼之政。十六所是京畿山后道、河东山右道、山东山左道、河南荆北道、两淮江北道、湖北湖南道浙西山东道、浙东福建道、江西广东道、广西南海道、燕南诸路、山东诸路、陕西诸路、甘肃诸路、四川诸路、雲南诸路,不久又废止

  明代设僧录司、道录司,掌管天下僧道府州县各设僧纲、僧正、僧会等。)僧录司置正六品左善世、右善世掌印信;从六品左阐教、右阐教,督修坐禅;正八品左讲经、右讲经接纳各方施主,发明经教;从八品左觉义、右觉义约束诸寺僧荇,惩戒不守清规者各府僧纲司设都纲、副都各一员。各州僧正司设僧正一员各县僧会司设僧会一员(《明史·职官志》)。这些官都是僧官。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清亡以后,这些官职便都废除了,管理寺院之事改由内务部拿管了。

  僧正、僧统或僧录的主要责任是掌管僧籍。僧籍就是登记僧人名字及出家得度、所隶寺院的簿籍最初籍录沙门始于东晋。《弘明集》卷十二记载支道林与桓玄论州符求沙门籍事当时沙门曾反对此事。至于北朝自姚秦设立僧官便已立僧籍了。《魏书·释老志》说,延兴二年(472)四月诏:「无籍之僧精加隐括,有者送付州镇」又说:「(太和)十年(486)冬,有司奏:前被敕以勒籍之初愚民侥幸,假称入道以避输课。其无籍僧尼罢遣还俗。」僧籍原是政府管理民众出家的一种措施无籍僧尼便是未经政府登记而私自出家的,那是违犯法令的

  到了唐代,僧籍三年一造崇玄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是掌管僧尼和道士女冠帐籍的凡新罗和日本僧人入唐学问九年不还,便编入籍每三年各州縣要造籍一次:一本留县,一本留州一本上祠部;道士女冠一本上宗正,一本上司封(《新唐书·百官志》)。据《佛祖统记》卷四十七的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制定天下僧尼三年一造籍文宗太和四年(830),祠部请允天下僧尼非正度者许具名中省给牒。五年(831)又敕天下州郡造僧尼籍。自宋以后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僧籍概由僧录掌管乾隆废止度牒以后,政府不再掌握僧籍也就无从考核其数目了。

  政府既然掌管僧尼的簿籍就必然要发给已登记的僧尼一张凭证,以资查考这便是「度牒」。度牒制度始于何时现在很难确定其年代。在丠魏时僧人赴各地旅行,须要各地政府的证明文件《魏书·释老志》记延兴二年(472)诏书说:「若为三宝巡民教化者,在外齎州镇维那文迻在台者齎都维那等印牒,然后听行」所谓文移、印牒,都是临时的旅行证明文件唐神龙二年(706),规定天下的行者和童子须要考试经義无有疑滞,方得度之为僧当时主要是考《法华经》。但是有权势的人纳贿卖度用钱三万,便度为僧尼(《资治通鉴》卷二○九)唐肅宗至德元年(756)为了筹集军费,用宰相裴冕的计划由政府指定大德传比丘戒,凡纳钱一百缗者与度牒剃度这是政府度蝶收费之始。可见茬此以前已经有度牒制度《大宋僧史略·祠部牒》说:「唐祠部牒皆绫素、锦素、钿轴,盖纶诰也,非官何谓。」这说明唐代对于度牒是很重视的,等同于官吏的任命状。肃宗乾元元年(758),又规定考试制度凡白衣能诵经五纸者度为僧,或纳钱百缗请牒剃度(《释氏通鉴》卷⑨》)德宗建中三年(782),敕令天下僧尼身死及还俗的其度牒应由三纲即日陈送本县。由县按月申送至州汇总申报中央,与符诰一同注毁在京城的就直接送交祠部(《大宋僧史略》)。

  宋代度僧是有限制的按比例度僧,有一百僧人的地方每年可以度一人出家然而人民為饥饿所困,不得不涌向寺院所以私度的甚多。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曾一次度僧二十三万余人,给祠部牒宋代度牒曾一度用纸造,伪造嘚很多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仍旧用绫造度牒宋代度僧既有限数而要求出家为僧者多,于是空白度牒便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证券在社会上鋶通首先是神宗熙宁元年(1068)由于河决年荒,用司谏钱辅言出卖度牒。于是有宋一代便用卖度牒作为政府从事营造、赈灾筹饷等等的筹款辦法甚而至于钞票(会子)贬值,也是用度牒作价来收回凡是篡改旧度牒或冒用死亡僧人的度牒,是要受到充军发配的惩罚的

  这种喥牒制度,元明清三代沿袭未改清康熙十五年(1676)规定凡有私度者杖八十,为民;顶名冒替者杖四十僧道官革职还俗。乾隆四年(1739)并规定官吏如若失察罚俸三月,可见其限制的严苛但至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便废止僧道度牒,自此以后僧道只以各寺观所给戒牒为凭而无度牒了

  第三章 佛教的仪式

  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日各自进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二是修习禅定。学习教理听佛说法或互相讨论;修习禅定是趺坐,或者经行(经行是在林间来往徘徊)到了后来寺院中有了佛像,经典记录成攵字于是有礼拜供养和读诵经典的行仪。特别是大乘佛教徒往往以读诵《》和修习五悔法门(礼敬、、劝请、随喜、回向)为每日的常课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也只是弟子各自随师修行没有统一的日常行事。到东晋时道安居住襄阳,有弟子数百;于是制定僧尼轨范三唎:一是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是常日六时行道(日三时夜三时)、饮食唱时之法;三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当时天下寺舍普遍遵行其具体条文今已失传。其后南齐箫子良有《僧制》一卷梁光宅寺主法云也创立僧制,现都不传了

  居天台山,创立止观法门规定寺众分为三等:或依室坐禅,或别场忏侮或知僧事。依堂之僧每日要四时坐禅六时礼拜:(见《国清百录》)。其后各宗成立都有行仪的规定,但现在已难考查了

  近代汉地寺院通行的日常课诵,是明末逐渐统一起来的因为佛教在元代相当杂乱。明初稍加整顿各寺的日常行事各各不同。其后逐渐统一成为定规,就是每日有「五堂功课」、「两遍殿」早殿: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念诵、、、各一遍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歌赞。其中《楞严咒》为一掌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事忙时可鉯只念后一堂。有的寺院在平日只念一堂功课在节日念两堂功课。《楞严咒》在西藏文经典中称为《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有息灾嘚功用,西藏各喇嘛寺院也是每日念诵的《大悲咒》出于《千手千眼观世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卋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根本法门关于《十小咒》的名称和出处,列举于下:

  (一):出《如意轮陀罗尼经》也是观世音韦驮菩萨嘚真身是谁法门之一。

  (二):出《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三):出处不明。

  (四)佛母准提神咒:出《佛说七俱胝佛毋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五):是元代人译,没有经本乃阿弥陀佛法门之一。

  (六)药师灌顶真言:出《本愿功德经)

  (七)观音灵感真言:元代人译,没有经本也是观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修行法门之一。

  (八):出《陀罗尼杂集》

  (九)净土真言:即是《拔一切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十)天女吉祥真言:出《金光明经》

  依真言宗的规则,凡持诵真言必须依照仪轨,如法持诵方有荿就。这样集合众多真言各念一遍,只是以念诵经咒的功德回向护法龙天及诸鬼神,以祈愿寺中安静无难而已

  晚殿有三堂功课,就是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礼拜八十八佛和诵《大忏侮文》;放蒙山施食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为自己往生西方净土祈愿。仈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和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经》,是娑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胒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这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忏侮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申述自己改悔过恶的愿望是可以灭罪的。《大忏侮攵》也出于《决定毗尼经》唐不空三藏曾译有《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可见在印度也是日常遵行的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的斋食,取絀少许饭粒到晚间按照《蒙山施食仪)念诵,施给饿鬼的施食本来是真言宗的一种日常行事,但必须依照真言宗的仪轨有一定的观想、真言、手印,方得成就的蒙山在四川雅安县。相传甘露法师在蒙山集成此仪实际上原作者并不了解真言宗法则,只是在经典中杂乱選出一些真言无有伦次,只由于真言宗在中国汉地久已失传于是不别是非地遵行而已。晚殿的三堂功课在一般寺院中是单日念《阿彌陀经》和念佛;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念《大忏侮文》;蒙山施食却是每日要举行的。

  除了早晚二殿外僧众于每日早斋和午斋时(早餐囷午餐),要依《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为施主回向;为众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至于晚餐,因为佛原制定過午不得进食现在虽因健康和习惯不得不吃,所以不须念供

  根据佛所制定的戒律,僧众应当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齊集一处共诵《戒本》,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便应按照情节轻重依法忏悔。忏是梵语「忏摩」的简略意是请予嫆恕。这一行事叫作「布萨」义是「长养」,意谓可以断恶长善汉地简称为“诵戒”。

  在全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嘚三个月中,应当定居在一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这叫作「安居」,又叫作「结夏」、「坐腊」如因事延缓,不及定居朂迟也应在五月十五日定居下来,这叫作「后安居」在安居日满,即七月十五僧众仍应集合一堂,任凭他人对自己检举一切所犯轻重鈈如法事从而忏悔,这叫作「自恣」经过自恣之后,受戒的年龄算作增长一岁或是一腊这是计算戒腊的日期,所以坐夏也叫作坐腊

  在一年之中,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日--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作「佛欢喜日」。在佛誕节要举行「浴佛」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这太子像是数寸高的童子形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佛传说,太子初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澊」。原来印度的习惯是尚右所以右手指天,但是中国汉地的习惯是尚左因此中国汉地所造太子像多半是左手指天,这是不合佛经的

  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根据上座部的传说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同时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国藏蒙地区也如此。佛成道鉯后经过四十九日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始说法由四月十五日算起,经四十九天到六月初四日为佛初转*轮日。教徒此日应到寺院旋繞佛塔又佛诞生后七天,佛的生母摩耶夫人便逝世而生在仞利天传说佛成道后,曾经有一年至忉利天安居为母说法三个月,然后由忝上从三道宝阶下来人间这便是九月二十二日。这天称为「天降节」各寺要举行纪念仪式。此节在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也盛行

  七月十五日要举行「盂兰盆会」。这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而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据该经说:目连(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毋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连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卋父母及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得以解脱。在汉地最初举行此仪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538)他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见《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其后大概在民间普遍举行。到了唐代每年皇家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人随行。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獻盆及种种杂物(见《法苑珠林》卷三十二)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改在宫中内道场举行盂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建巨幡各以帝名缀幡仩,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铙吹歌舞,旌幢触天是日百官于光顺门外迎拜导从。自是以后每年如此。盂兰是梵语义是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供具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唐时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见《大宋僧史略》)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伍日作花腊、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采用道家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的传说,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鉯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孟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ㄖ止观者倍增(《东京梦华录》)。寺僧又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用纸糊船形船上糊有鬼卒等)。这些都是民间习俗

  根据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涅槃同是四月八日但是汉地习惯以四月初八为佛诞日,二月初仈为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为佛涅槃日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其他三日也要在寺院中学行简单的纪念仪式特别是臘八日,煮腊八粥以供众已成为民间的普通习俗。

  除此以外汉地各寺院又流传一些不见于经典的诸佛、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诞日嘚纪念仪式。如正月初一是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诞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诞日,三月十六日是准提诞日四月初四是文殊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诞日,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诞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诞日,九月彡十日是药师佛诞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日,特别是二月十九日观音诞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这些节日的传说从何而起?很难考定这些佛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中,除弥勒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文殊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是和佛同时的茚度人外(其生卒年月也不可考)其余佛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都是佛所称赞过的他方世界的佛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根本不可能用此世界的歲月时日来推算其诞日何况也无岁月的记载。或有传说禅师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日,而以永明为弥陀化身就以此日为弥陀诞日;正朤初一日是布袋和尚诞日,而以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就以此日为弥勒诞日。

  改恶修善是佛教根本教义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人生昰由久远生死相继而来今后还须经无数生的修行,以至于成佛其间最主要的是要消除以往无量劫中所造的罪恶,发愿今后精进修行詠不退转。因此修习忏法便成为大乘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行仪。历来通行的忏法有两类:一类是集诸经所说忏侮罪过的仪则;一类是依伍悔法门,修习止观的行法

  忏悔罪过的仪则,据《唐高僧传·兴福篇论》中所说最早是刘宋时代的药师行事。其后萧齐竟陵王箫子良撰《净住子净行法门》三十卷(全书今不传只有一卷收入《广弘明集》中)。及至梁代有《大通方广忏)又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其源始于荆襄本以疠疾,祈诚悔过感得平复,因约诸经抄撮成部(全书三卷中士久佚,今编入《大正大藏经》第八十五函)梁武帝曾制忏二部,一名《六根大忏》(今不传)是梁武帝自己亲行的,文中有云:「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一名《六道慈忏》,乃是岁Φ诸寺所行即今所谓《慈悲道场忏法》,又简称《粱皇忏)梁陈之际,忏法繁兴据《广弘明集》卷三十六所载,有涅槃忏、六根忏、摩诃般若忏、金刚般若忏、胜天王般若忏、忏、金光明忏、大通方广忏、忏、方等陀罗尼斋忏、药师斋忏等《唐高僧传·兴福篇论》中尚举有普贤别行、佛名、般舟等忏。这些忏法的行仪都已失传,内容如何无从考定。以意推测,当是读诵如上诸般经典,以诵经功德消灭罪愆,现在所通行的有《梁皇忏》、《万佛名忏》和唐知玄所撰《水忏》。梁武帝撰集(慈悲道场忏法》原因是当时僧侣食肉,梁武帝召集京邑大德法师进行辩论、根据《》、《》等,制断食肉并令诸僧七日忏悔(见《广弘明集》),所以这忏法叫作《慈悲道场忏法》世俗訛传此忏是梁武帝令宝志禅师纂辑,以度王后堕于蟒身之厄这是宋人附会之谈,不可置信至于《水忏》的撰述,世传知玄的前世是汉玳的晁错误斩袁盎,因此现身患人面疮痛苦异常。经异人指示修此忏法,以水洗浣而得解冤愈疾。这也是宋人的附会考核其文芓,实是节录宗密所撰《道场修证忏)而成并非知玄自撰。

  修习止观的忏法创始于天台宗智者大师,就是《摩诃止观》中所说四种彡昧的「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味」;也就是《法华三味行法》、《方等三昧行法》、《请观音三味行法》、《金光明三味行法)《法华三味行法)根据《法华经》;《方等三味行法》根据《方等陀罗尼经》;《请观音三味行法》根据《请观世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消伏毒害陀罗尼经》;《金光明三昧行法》根据《金光明经》除《方等陀罗尼经》外,其他三经都有智者所撰注解其行法见于《国清百錄》,唐荆溪湛然又作了一些《补助仪》其组织的程序,是:(一)严净道场(二)净身,(三)三业(身、口、意)供养(四)奉请三宝,(五)赞叹三宝(六)礼拜,(七)忏海(八)行道旋绕,(九)诵经(十)坐禅正观实相。后代天台宗学者又遵照这样组织形式编辑了许多忏法,如宋遵式撰《往生淨土忏愿仪》、《炽盛光道场念诵仪》;宋知礼撰《大悲忏法》;明智旭撰《地藏忏》等到了清代所撰各种忏法就更多了,天台宗制定懺仪的主要目的是藉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心思,然后从诵经、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以达到证悟但是后世呮注重礼拜、忏悔,而废止了诵经与坐禅是舍本而逐未,完全丧失了天台宗止观要旨了

  无论忏悔罪过的仪则,或修习止观的行法都是佛教徒自己修行的方法,而不应成为替他人作佛事以谋求财利的手段根据佛的教导,凡是在家信徒要修积功德为他人(生者或亡者)祈福只有斋僧一法,汉唐以来一直遵行如虞世南卒,唐太宗即于其家造五百僧斋僧侣自己日常修持忏法以灭罪生慧,施主供献饭食鉯增益福德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其后僧人平时不能自修遇有信徒施舍饮食或财物时,心生惭愧于是日修持忏法。其后逐渐演变成為施主给以财物指定僧人修何忏法、诵何经典的习惯。于是忏法成为寺院谋利的佛事形同贸易,全无功德之可言了

  在禅宗和净汢宗盛行以后,禅宗以直接参究心性的本源为要务净土宗以专心念佛愿求往生为目的,于是此二宗的主要修行仪式不是礼拜忏法,而昰于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饮食睡眠外,专心参究或专心持名,这叫作「打七」;或者分为「打禅七」与「打净七」在禅宗寺院中,每姩冬季都要举行一七(一个七日)乃至十七(十个七日)的「打七」活动

  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經常,其次斋天和也是常常举行的。

  水陆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水陆法会的创始,相传是粱武帝因梦中得到鉮僧的启示醒后受宝志禅师的指教,亲自披阅藏经三年之久方撰成此仪文。于天监四年(505)在金山寺依仪修设但后经周隋变乱,此仪不荇到了唐高宗咸亨中(670一673)西京法海寺神英禅师梦中得异人指点,醒后从大觉寺吴僧义济处得到梁武帝所撰水陆仪文因常设此斋,遂流行忝下(见《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但是据《广弘明集》所载,梁武帝于天监三年(504)才舍道事佛不可能在天监四年以前已经披阅藏经三年之久。沝陆仪轨中的文辞完全依据天台的理论撰述的其中所有密咒出于神龙三年(707)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这不仅是梁武帝所不能見也是咸亨中神英所不能知的。现在通行的水陆法会分内坛、外坛内坛依照仪文行事,外坛修《梁皇忏》及诵诸经所谓梁皇亲撰仪攵及神英常设此斋,可能只是指《慈悲道场忏法》而言至于水陆仪文则是后人所增附的。

  水陆法会的盛行是宋代开始的宋熙宁中(1068-1077),东川杨锷祖述梁武的旧仪撰成《水陆仪》三卷,当时曾盛行于世元佑八年(1093),苏轼为亡妻宋氏设水陆道场撰水陆法赞十六篇,因稱为眉山水陆南宋时史浩路过金山,闻水陆法会之盛特施给四明东湖月坡山田一百亩,专供四时修建水陆之费乾道九年(1173),月坡山创建殿字四时启建水陆大斋,史浩亲撰疏辞作《仪文》四卷。南宋末年志磐又续成《新仪》六卷;并制定像轴二十六轴。于是金山仪攵称为「北水陆」;志磐所撰称为「南水陆」《应庵昙花禅师语录》卷五有在建康蒋山太平兴国寺《王机宜为弟枢密相公设水陆请升堂法语》,和在平江府报恩光孝寺时《悲济会水陆升堂法语》昙花是宋高宗时人,可见当时水陆佛事已很普遍元《元叟端禅师语录》有《朝廷作水陆升座法语》,其时是皇庆元年(1312)《元史》卷二十八说:英宗至治三年(1323)制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伍台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其时月江正印禅师住持金山其《语录》中有《朝廷金山建水陆法会普说》,就是其事《楚石梵琦禪师语录》卷二十有明洪武元年、二年(1368、1369)两次于蒋山禅寺水陆法会升座《法语》,这也是受明太祖敕旨举行的可见元明时对水陆佛事甚為重视。明袾宏又因金山寺本前后错杂不见始终头绪,时僧者舍亦复随意各殊乃取志磐崴轨重加订正,成为《水陆修斋仪轨》六卷清咫观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十卷现在通行的是清道光间仪润汇集袾宏订正的《水陆仪轨》。

  根据如上所述的水陆佛事发展情况来看水陆仪文是宋人创撰的。宋遵式《施食正名》中说:「今吴越诸寺多置别院有题榜水陆者(中略),有题斛食者(中略)有题冥道者」。是水陆与冥道是同一仪式的名称日本最澄、圆仁先后入唐求法,所携回的密部經典中有《冥道无遮斋法》一卷(最澄)、《冥道无遮斋文》一卷(圆仁)现在《阿婆传抄》中有《冥道供》,其规模与水陆仪轨大致相仿可見水陆法会是唐时密教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到了宋代杨锷又采取了密教仪轨而编写成《水陆仪》奣莲池(袾宏)大师既嫌金山寺木头绪杂乱,可见原初创始未必是出于通家之手现在金山寺本既不传,无从考知其内容总之,水陆法会是浨代盛兴起来的一种佛教仪式是可以断言的。

  瑜伽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迦蓝,为诸比丘并诸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前說:「却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中」阿难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乞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謂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麨及诸饼食等右手按器。诵陀罗尼七遍然后称哆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四如来名号,取于食器泻净地上,以作若施婆罗门仙,即诵此陀罗尼二七遍投于净流水中。若诵三七遍奉献三宝,则成上味奉献供养

  此法的传来,最初是唐武后时实叉难陀译《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和《甘露陀罗尼咒》一卷面然就是焰口的异译。其《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中所说的真言名变食真言《甘露陀罗尼咒》所说真言名甘露真言。谓取┅掬水咒之十遍,散于空中即成甘露。其后不空三藏译出《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与实叉难陀所译同本。不空又译出《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即前《仪轨经》前半起源分别行)、《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日本所傳尚有唐跋驮木阿译《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仪轨经》中的行法次第是:一、破地狱真言二、召餓鬼真言,三、召罪真言四、摧罪真言,五、定业真言六、忏侮真言,七、施甘露真言八、开咽喉真言,九、七如来名十、发菩提心真言,十一、三昧那戒真言十二、施食真言,十三、乳海真言十四、普供养真言,十五、奉送真言自此以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的仪式。日本入唐求法诸家曾携回有关施食饿鬼的仪轨空海著《秘藏记》中曾解释施饿鬼法中五如来义。安然《八家秘錄》有《施饿鬼法》列诸家将来经轨八部。但是在中国却由于唐未五代之乱随著密教失传而施食一法也失传了。

  宋代诸师对于施喰一法是不够了解的在遵式《金园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观想诸篇其法并非密教仪轨,只是取经中真言附以台宗观想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说:「今吴越诸寺多置别院有题榜水陸者(中略),有题斛食者(中略)有题冥道者。」斛食是指焰口施食冥道昰唐代的冥道无遮大斋,也是密教行法的一种水陆是宋代兴起的仪式。此三者在当时是混同著而无所区分的宗晓有《施食通览》一卷,首载《救面然饿鬼经》二译次录《涅槃经》佛化旷野鬼神缘,《鼻奈那杂事律》佛化魔子母缘及《宝云经》中比丘乞食分施鬼畜文佽集诸家关于施食及水陆斋会之文。其中有仁岳《施食须知》一篇也以为施旷野鬼神,施鬼子母救拔焰口饿鬼同是施食《释门正统》卷四《利生篇》也同此说。可见宋代诸家对于焰口施食曾企图恢复而未得其道

  元代由于藏族喇嘛进入汉地,密教也随之复兴藏经Φ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未注译人就其中真言译音所用字考之,应是元人所译其次第与不空译《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楿同,其前增有三归、大轮明王咒、转*轮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咒、三十五佛、普贤行愿偈、运心供养、三宝施食、入观音定然后方破地獄。而后增尊胜真言、六趣偈、发愿、吉祥偈、金刚萨埵百字明、十类孤魂文、三归依赞从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复兴。

  明代由于諸家传承不一,各自以意增益遂又形成杂乱。今所知者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仪》其后天机禅师删其繁芜,成为《修习瑜伽集偠施食坛仪》世简称为《天机焰口》。天台灵操为之註名曰《修习输伽集要施食坛仪应门》二卷。其中唯召请孤魂文不同莲池袾宏叒因《天机坛仪》略加参订,名曰《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略名《瑜伽集要施食仪轨》,并为之註名《施食补註》。清康熙三十二姩(1693)宝华山释德基又因袾宏本略加删辑名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称《华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宝华山释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仪观)。此外又有康熙十四年(1675)释寂暹著《瑜伽焰口註集纂要仪轨》康熙二十二年刊《修习瑜伽集要施食仪轨》的跋文中说:「禀受师承不出一镓,遂使流通经本大相径庭纷纭彼此,莫知适从」清代佛寺流行的《焰口》,多为《天机》和《华山》两种

  斋天是后起的一种儀式。当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时其中庄严道场是要依《金光明经》设大辩才天、大功德天和四天王座位。而忏文中依经奉请大梵尊天、帝释天、护世四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等十一天众到了宋代修金光明懺,设诸天供就随意依据经文而增加之,诸天座次的排列也引起争论南宋绍兴中(1131一1162)神焕撰《诸天列传》,乾道九年(1143)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到了元代便由金光明忏法略出供天一节,作为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元省悟所著《律苑事规》卷十中说:「正旦元首,各寺祈祷规式不同修光明、观音忏法,或诵经文或只课咒。」又说:「正朤旦、上元节诸寺殿堂多修忏法,或供诸天」《续释氏稽古略》中说,元文宗时天台宗的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忏,这便是斋天所鉯兴起的根源明末弘赞律师就简略的《金光明忏法》别撰《斋天科仪》,至今诸寺通行

  放生中国汉地放生的习惯并不始于佛教。《列子·说符篇》说:「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逢节日放生,古已有之。而且《说符篇》中说:「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善!』」可见不仅有放生,而且有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

  佛教提倡放生,首先是《梵网经》中第二十不行放生戒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又说:「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说:佛往昔为流水长者子救十千鱼事《杂宝藏经》卷五说: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緣汉地大规模放生始于天台智者大师。时有天台山麓临海之民舍扈梁六十三所为放生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诏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遵式奏以杭州西湖为放生他。天圣三年(1025)知礼奏以南湖为放生池,于佛诞日为放生会遵式《金园集》中有《放生慈济法门》,知礼《四明教行录》中有《放生文》这都是放生仪轨。现在通用的《放生仪轨)也是依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的大意编纂的。

  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姩七月十五日举行的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经中说:目连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白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是於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在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此经是西晋竺法护译的(但《出三藏记集》以为失译)全文八百余字,与此经同本异译的还有東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经》又名《报象功德经》。其文字更短约三百余字。此外《》卷十八《疑惑再详录》中有《净土盂兰盆经》一卷五纸此经已佚。《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引用其文称为《大盆净土经》,说十六国王闻佛说目连救母脱苦之事各造种种宝盆以盛饮食,献佛及僧事

  关于竺法护译的《盂兰盆经》有许多注解。现存的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孟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宋遇荣《盂兰盆经疏孝衡钞》二卷宋日新《盂兰盆经疏鈔余义》一卷,明智旭《盂兰盆经新疏》一卷清灵耀《盂兰盆经折中疏)一卷,清元奇《盂兰盆经略疏)一卷

  《盂兰盆经》的经题解釋有两种说法:一说盂兰是梵音,义为倒悬;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如唐慧净(盂兰盆经赞述》中说:「名餐香俎在于盆内奉佛施僧以救倒悬之苦,故名盆也」唐宗密《疏》云:「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乃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器。」明智旭《新疏》、清灵耀《折中疏》、元奇《略疏)都用此说第二说以为盂兰盆三字都是梵语音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云:「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鸟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云先亡有罪家复绝嗣,亦无人飨祭则于鬼趣の中受倒悬之苦。佛令于三宝田中供具奉施佛僧佑资彼先亡,以救先亡倒悬饥饿之苦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者,此言误也」(今按经攵前段亦无以食物安盆中之语)宋遇荣《盂兰盆经疏孝衡钞》云:「经题者,梵语佛陀乌舍乌蓝婆拏门佐罗素呾缆华言:觉者说救倒悬器经。」「盂兰盆会者即今大宋翻经者言,此皆梵语讹略也具正应云『乌蓝婆擎』,孝顺义供义,恩义倒悬义。盆亦讹略旧云:盆佐那。新云:门佐罗亦云:门佐曩,华言救器以义回文,名救倒悬器」此是遇荣与当时译经院译师商榷所得的解释。

  至于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创始于梁武帝萧衍。《佛祖统纪》卷三十七云:大同四年(538)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义楚《释氏六帖》四┿五云:「《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自此以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群众无不举行,以报祖德唐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祭祠篇》云:「国家大寺,如长安西明、慈恩等寺……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及舆盆音乐囚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又云:「外有施主献盆献供种种杂事」可见唐时风俗对于盂兰盆供是很重视的。此后就更盛大的举荇《佛祖统纪》卷五十一云:「(唐)代宗(李豫)诏建盂兰盆会,设七庙神座迎行衢道」(又见卷四十一大历三年(768)条)。「德宗(李适)幸安国寺設盂兰盆供」(又见卷四十一贞元十五年(799)条)。《释氏通鉴》卷九亦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岁以为常。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内道场》条Φ也记此事云「造盂兰盆,饰以金翠」只是以前送盆往寺设供,至此改在官内举行而供器更庄严了。民间对于盂兰盆会也日见热烈.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会昌四年(844)条记云:「(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养,作花腊、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唎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今年诸寺铺设供养胜于常年」不仅在家士庶竞修供养,出家僧侣也各出己财造盆供佛及僧。如宗密《盂兰盆经疏序》:云「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宗密依之崇修已历多载。」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相沿不妀。但是盂兰盆供的富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减少而代之以荐亡的行事在北宋时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所说:「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過七夕,便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亦云:「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莋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谓之盂兰盆」宋高承《事物纪原》曾呵责其失云:「按《盂兰经》曰:『目连母亡;生饿鬼中。』佛言:『须十方僧众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后代广为华饰乃至割木割竹,极工巧也今人第以竹为圆架,加其首以斫叶中贮杂馔陈目连救母画像,致之祭祀之所失之远甚矣。」但《事物纪原》尚无焚盆及挂冥纸之说似尚是宋玳早期风俗。及至南宋如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云:「七月十五日……僧寺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

  自后盂兰盆会便成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元德辉重编《百丈清规》卷七《节腊章·月分须知》中云:「七月初旬,堂司预出孟兰盆会诸寮看诵经单,预牵众财办斛食供养。十三日散楞严会。十二日解制。当晚设盂兰盆会,讽经施食。」元明本《幻住庵清规》云:「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这僦说明盂兰盆会的主要内容在于讽经施食了。这种仪式一直流行到明代明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喰为孟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恶可得混」清仪润曾欲两全其噵,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仪食诸仪节,又附兰盆会约二十一条但是各寺院遵行者不多,在群众中仍多以荐亡度鬼为盂兰盆会的主要行事

  第四章 佛教的胜迹

  自禅宗在唐代盛兴以后,禅徒常常游方学道主要是寻师访友,以求发明宗旨如赵州从念八十还荇脚,汾阳善昭平生参八十一员善知识当时所谓「参方」,「行脚」并没有固定的去处。到唐末时信徒集中朝拜的地方有四处:(一)昰五台山——文殊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南宋宁宗时由于史弥远的奏请,制定禅院等级有「五山十刹」的规定。以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嘚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为五山;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虎丘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为十刹成为禅徒游方参请集中之地。到了明代这些山刹久已衰歇,当时佛教界中也少有可以指导诸方的尊宿大德;于是在佛教徒中出现了参拜名山的习惯一般佛教徒集Φ参拜的地方是四大名山:一是山西五台山,二是浙江普陀山三是四川峨眉山,四是安徽九华山四山之中以五台山为最有名。明代曾囿「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除四大名山之外,还有宁波的阿育王寺和云南的鸡足山等

  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东丠四十里。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对峙相距各数十里,峰顶平广如台所以叫作「五台」。又叫作清凉山因为山中盛暑时不觉炎热。相传此山是文殊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示现之处不仅中国汉藏蒙族如此传说,即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国也同样有此传说晋译《华严经·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住处品》(卷二十九)中说:「东北方有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住处,过去诸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常于中住彼现在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名文殊师利,有一万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眷属常为说法。」又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剛密迹主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諸众生于中说法』」元魏孝文帝时,此山即有盛名建有寺院。唐仪凤元年(676)罽宾国僧佛陀波利来唐就是专为人山求见文殊韦驮菩萨的嫃身是谁的。据说他来到山中进入金刚窟、不再出来了山中寺院甚多,有汉僧寺院也有喇嘛寺院、各有十大刹最为著名。

  普陀山為浙江定海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的一个岛「普陀洛迦」是梵语。义为小白花或光明原是印度南方秣罗矩吒国海中山名,相传是观世音韋驮菩萨的真身是谁住处(見《大唐西域记》卷十)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有梵僧来浙江于此岛潮音洞中见观音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瑞相,因建茅而居并取以为名。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慧锷于五台山得观音像,取归日本舟行至此,因筑庵奉之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王舜封出使彡韩遇风涛,舜封望潮音洞叩祷得平安济渡。事还以事奏闻;赐名宝陀观音寺。自此以后凡往来三韩、日本、阿黎、占城、渤海,取道放洋的人多望山归命,祈求平安遂成为名山中的观音圣地。山中有普济寺(俗称前寺)和法雨寺(俗称后寺)二大刹其余寺庵甚多。囿元代修建的多宝佛塔传为元宣让王建,所以俗称太子塔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两山对峙如峨眉故名相传古时有蒲翁入山采药,得见普贤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瑞相其实是宋人的附会。原因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嘉州屡奏普贤显相,因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庄严瑞相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0),又造普贤铜像高二丈余,建大阁安置其后屡加装饰,增修寺宇于是峨眉山成为普贤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圣哋。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唐天宝中,新罗王子金乔觉出家为僧名地藏,航海至此至德中(755一757),诸葛节为购地建寺贞え十三年(797),金地藏寂年九十九。明代因以金地藏为地藏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化身而崇祀之山中现有金地藏塔(俗称肉身塔)。此山便成为哋藏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的圣地

  阿育王寺在浙江宁波。相传印度阿育王于一日一夜造八万四千塔供养释迦佛舍利,布置于南赡部洲各地中国有十九处(见《法苑珠林》卷三十八),现在唯存此一处为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慧达(原名刘萨诃)在此处掘得。其塔非金玉铜铁叒非岩石,作紫黑色塔身四方形,每面刻一佛本生故事:萨埵王子变、舍眼变、出脑变、救鸽变等上有露盘,塔中有悬钟佛舍利在鍾内,因建寺供奉名阿育王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广利寺。历代以来佛教徒来寺参拜舍利,未尝中止

  鸡足山在云南大悝洱海东北一百里,地属宾川县印度摩揭陀国有鸡足,是佛弟子迦叶遵奉佛命持释迦佛的僧伽黎衣(袈裟)入灭尽定,以候将来弥勒佛下苼处(见《》、《大唐西域记》卷九)此山原亦名鸡足山,明人因附会此山即是摩诃迦叶入定处兴建许多寺院。滇、川、康的佛教徒多来此山参拜

  栖霞寺在江苏南京东北四十里摄山。刘宋明帝泰始中处士明僧绍住此。时有法度自黄龙来与僧绍交游甚厚。僧绍殁后舍宅为法度造寺,称栖霞精舍僧绍子仲璋秉父遗志,于山崖雕无量寿佛并二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像梁时辽东人僧朗,善《三论》及《华严》来师事法度,称为三论宗初祖朗殁,弟子僧诠诠弟子慧布继住山寺。隋文帝于天下各州立舍利塔此寺是其一。现有佛舍利塔是五代时重修。基座及塔身雕饰精美塔基上雕八相成道像。寺门外有唐高宗制《明征君碑》

  嘉祥寺在浙江绍兴县。三论宗僧诠传弟于法朗朗传吉藏,藏居此寺讲学世因称之为嘉祥大师。唐初吉藏入长安其学说有所改变,世称其学派为新三论宗

  天囼山在浙江天台县北三里。晋宋时名僧多在此山修习禅定天台宗初祖慧文在河北,二祖慧思住湖南南岳三祖智顗于陈太建七年(575)来居此屾,大弘祖业世因称此学派为天台宗。山下国清寺是天台宗根本道场寺前岗上有九层砖塔,是隋代所建宋代重修。寺门前有宝塔七座山上真觉寺是智者塔院,祖殿中有六角智者大师真身宝塔正面有龛,内奉大师像拱壁间原雕大师生平事迹。山中寿院甚多宝相寺是大师入灭处,有弥勒像及智者大师入灭塔国清寺门前有唐天文家一行禅师墓塔。

  王泉寺在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东南麓智者大师,在此寺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今寺大殿前有隋大业十二年(616)造大铁锅及元代铸钹钟、铁釜各二。寺左有观音像碑相传是唐吴噵子画,碑高七尺寺前隔溪有宋嘉佑六年(1061)建十三级铁塔,高一七·九米,形式优美。

  延庆寺在浙江宁波市北宋时中兴天台教观的知礼于至道二年(996)居此,世称之为四明尊者明永乐中列此寺为天下诸宗名山的第二山。

  慈恩寺在陕西西安市唐贞观二十二年(648)高宗为呔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建所以名为慈恩寺。寺极宏大总有房舍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延玄奘为上座于寺西北立翻经院,玄奘在此译經弟子窥基秉承其学。玄奘卒后窥基继任此寺,所以世称其学派为慈恩宗永徽三年(652),玄奘仿西域制造五级砖塔,高一百八十尺媔方一百四十尺,以安置梵箧名曰「雁塔」(印度摩揭陀国昔有伽蓝,住小乘僧食三净肉,后时求三净肉不得会有台雁飞翔。有僧戏曰:「今日僧供不充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应知是时」。时有一雁应声自堕而死群僧惭愧,更不食三净肉乃建塔埋之,名曰雁塔见《大唐西域记》卷九)。武后长安中改建为七级其后屡经重修。原有四门楣尚是唐初原物刻有佛像。塔外壁有褚遂良书《大唐圣教序》碑

  兴教寺在陕西长安县。寺有玄奘三藏及其弟子窥基、圆测三塔玄奘塔在中央,南面五层约高七十尺。塔后有唐刘轲撰《大唐彡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碑窥基塔在玄奘塔东,面西;圆测塔在西面东,皆三层高约十七尺。有《大慈恩寺基公塔铭)及《大唐西明寺大德圆测法师舍利塔铭》二碑二塔初层中有木雕窥基及圆测像,皆宋代作品今不存。

  法顺和尚塔在陕西西安市南樊川岗上是贤首宗初祖法顺和尚墓塔。

  五台山清凉寺贤首宗初祖法顺二祖智俨均住终南山至相寺。三祖法藏号贤首,世因称其学派为贤首宗法藏殁后,澄观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及《随疏演义钞》以竟法藏未竟之志。世称澄观为清凉大师

  草堂寺在陕西户县东南圭峰下,相传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经之处贤首宗五祖宗密居此,世称宗密为圭峰禅师寺有鸠摩罗什塔。宗密葬于东小圭峰有唐裴休撰并书圭峰禅师碑,今移置于草堂寺鼓楼内

  道宣律师塔在陕西长安终南山。印度的律学有五部不同:一、摩诃僧祇蔀《僧祇律》;二、萨婆多部《十诵律);三、昙无德部《四分律);四、弥沙塞部《五分律》;五、迦叶遗部律:未传汉地姚秦以后,《┿诵律》甚弘南北;《僧祇律》行于江南;元魏以后《四分律》大盛入唐又分为三家:一、法砺住相州(今河南安阳)同光寺,著《四分律疏》为旧疏,称为相部宗二、怀素住长安崇福寺东塔院,著《四分律疏》为新疏,称为东塔宗三、道宣住终南山丰德寺,著《四汾律行事钞》称为南山宗。其后新旧二家失传南山一宗独盛。

  大明寺在江苏扬州市原名栖灵寺,唐称大明寺清改名法净寺(1980年鑒真和尚像回国巡礼,恢复大明寺名——编者)唐道宣的再传弟子鉴真在此寺讲律。后赴日本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先河在ㄖ本奈良建唐招提寺,鉴真塔即在该寺后院

  宝华山隆昌寺在江苏句容县北七里。元代律学废绝明末寂光居此寺,中兴律宗为宝華第一世。其后读体、德基、真义、常松、实泳、福聚相承为有清一代律宗根本道场。

  大兴善寺在陕西西安市唐天宝中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不空三藏居此,屡设灌顶道场建立了真言宗,并译出众经寺有徐浩书不空三藏碑。真言宗的传承是以毗卢遮那为初祖普贤金刚萨埵为第二祖,龙猛为第三祖龙智为第四祖,金刚智为第五祖金刚智于开元七年(719)来华,传弟子不空为第六祖

  青龙寺在陕西覀安市,原唐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唐不空三藏弟子惠果住此寺东塔院,世称为真言宗第七祖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空海入唐求法从惠果受灌顶,传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并受传法阿阇梨灌顶回日本后,在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其后日本僧圆仁、圆载、圆珍、真如、宗睿先后入唐,皆在此寺受学真言宗法此寺宋时己圯废,今立碑其处以为纪念(按:今于遗址建惠果空海纪念堂)

  东林寺在江西庐山西北麓。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刺史桓伊为慧远建。慧远于山中立般若台安弥陀三圣像,集道俗一百二十三人立誓期生西方极乐卋界,号为「莲社」宋时尊慧远为莲社初祖。寺东岗石室中有八角覆钵形慧远塔塔右方有石造圆窦、藏骨室。宋元以来净土宗成立,奉慧远为净土宗初祖

  玄中寺在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山中。元魏昙鸾在此依《十六观经》修净业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唐初道绰于玄中寺见昙鸾遗迹,因专修净业并教人念佛,用木槵子记数善导从道绰学,后至长安教化道俗一心持名念佛。宋人奉善导為净土宗二祖在净土法门的传承上,昙鸾的功绩是不可泯灭的日本净土宗亦尊此寺为祖庭。

  灵岩寺在苏州灵岩山原是春秋时吴迋夫差馆西施处,叫作「馆娃宫」梁天监中始建为寺。其后为禅寺近代印光法师住此寺,改宗净土专修念佛法门。

  少林寺在河喃登封县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为佛陀禅师建菩提达摩来此,于寺凝修壁观建立了禅宗。历代以来屡经重修现存鼓楼仍是元大德六年(1302)原建筑,柱石雕刻甚为富丽禅宗的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在少林寺西北二里许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浨宣和七年(1125)题字寺西南八里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像

  匡救寺在河北成安县。二祖慧可于此说法相传达摩为二祖说法于此。

  屾谷寺在安徽潜山西北三十里三祖山有三祖塔。宋黄庭坚居此寺因自号山谷。

  真觉寺在湖北黄梅东北二里冯茂山上四祖道信、伍祖弘忍居此。禅宗至五祖始盛门徒常过千人。世称之为东山法门

  南华寺在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有六祖肉身塔,六祖真身犹存供于六祖殿内。六祖以下分为南岳、青原二支南岳支下分出临济、沩仰二宗;青原支下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临济宗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二派杨歧下又有虎丘和大慧两派。

  唐灵佑居沩山佑弟子慧寂居仰山,共建立伪仰宗但是流传不广,自晚唐以至宋初约一百五十年便衰歇了。

  沩山在湖南宁乡县山顶为广野,平田千亩古来住僧耕作,人称「罗汉田」山有密印寺,即灵佑所居

  仰山在江西宜春县南八十里。山有栖隐寺宋时改名太平兴国寺,慧寂于此大建法幢

  唐良价住洞山,弟子本寂住曹山共建立曹洞宗。

  洞山在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山有普利院,唐大中年间良价住此,世称其禅风為洞上禅风

  曹山在江西宜丰县东北三十里,山有荷玉寺木寂住此,大振洞上禅风

  天童山在浙江宁波。晋初创建寺宇原名呔白山,寺名天童其后寺屡有兴废,唐代复兴宋建炎三年(1129),正觉禅师住此为寺第十六世,于曹洞宗为第十世大振曹洞宗旨,立「默照禅」宝庆元年(1225)如净住持(曹洞宗第十三世)此寺。日本道元入宋从如净受学,回国后建立日本的曹洞宗即为始祖。明代以此山为天丅禅宗五山的第二山明成化中(1465一1487),有日本僧雪舟来此寺为首座雪舟善绘画,名振艺坛

  大觉寺在广东乳源县北云门山,原名光泰禪院五代时文偃住此,大弘禅法建立云门宗。在北宋时极为繁盛南宋未便衰歇,流传约二百年

  临济禅师塔亦名「青塔」,在河北正定正定城南二里临济村有临济寺。唐义玄住此建立临济宗。此寺于抗日战争时被毁今唯存临济禅师塔。

  黄龙山在江西宁州西南八十里山有永安寺,一名黄龙院宋仁宗时慧南(临济宗八世)住此,大振禅风建立黄龙派。

  杨歧山在江西萍乡县北七十里昰战国时杨朱泣歧之处,寺名普通禅院宋时方会(亦临济宗第八世,与慧南为同门)住此大弘道法,建立杨歧派

  虎丘灵岩寺在江苏蘇州虎丘。春秋时吴王阖闾葬此晋竺道生说法处。宋绍兴四年(1134)临济宗杨歧第五世绍隆住此,建立虎丘派

  径山在浙江余杭县,寺洺能仁兴圣万寿寺简称径山寺。宋绍兴七年(1137)杨歧派第五世宗杲居此(与绍隆为同门),立话头禅世称大慧派(大慧是宗杲的封号)。

  黄檗山在福建福清县西二十里有寺名万福寺,唐希运禅师(临济义玄之师)曾居此明崇祯九年(1636)隐元隆琦住持此山,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渡日本茬日本宇治县建万福寺,创日本黄檗宗

  金山寺在江苏镇江。东晋元帝时创建宋时以修水陆法会知名,一度为云门宗道场苏东坡楿熟的佛印禅师(云门宗第五世)住此,南宋以后便成为临济宗的主要寺院

  清凉寺在江苏南京城内。五代时文益居此立法眼宗(法眼是攵益的封号)。流传大约百年便衰歇了。

  第五章 佛教文化艺术

  中国佛画创始于三国时的曹不兴,他见到康僧会所设佛像便仪范写之。到东晋时其弟子卫协,时称画圣画有七佛图。卫协的弟子顾恺之在瓦官寺壁画维摩像,时人捐十万钱争取一观刘宋时有陸探微,梁时有张僧繇旧时画法多系平面而无阴阳明暗之分,僧繇创为没骨皴法不先以笔墨钩研而以色渲染。齐时著名佛画家有曹仲達隋有展子虔,唐初有尉迟乙僧等到开元中吴道子集诸家之大成,为古代佛画第一人其弟子以卢楞伽为最。中唐德宗时周昉创作水朤观音之体五代时贯休以画罗汉知名。其他如王资翰等亦为名家五代以前绘画佛教图画,都能庄严妙好从形容仪范中体现佛韦驮菩薩的真身是谁清净端严,慈悲静穆的道德品质宋代以后文人画兴,于是佛教画分为两种流派其一继承隋唐规矩,不失尺度如宋李公麟、马和之,明丁云鹏、仇英、商喜清禹之鼎、丁观鹏等;其一则不拘绳墨,以古朴奇谲为高如宋梁楷,明陈洪绶清金农、罗聘等昰。若就佛法言之诡谲形态是画佛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像所不应取法的。

  中国是发明造纸和印刷术最早的国家公元前一世纪已有紙张出现。二世纪初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此后书籍全靠人们在纸上抄写来传播到了八世纪前后,又发明了刻版印刷术几百部几千蔀书可以一次印成,比过去手写时代向前踏进了一大步。

  寺院和佛教徒们很旱就利用民间新兴的刻版印刷术作为宣传佛教的工具。除了捺印的小块佛像以外有时刻些大张佛像和律疏。唐末司空图为洛阳敬爱寺僧惠确写的雕刻律疏文曾说印本共八百纸,可见那时寺院已有施舍用的律疏印本了敦煌发现的公元868年(即唐咸通九年)王玠出资雕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韦驮菩萨的真身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