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有妖气是什么剧情工作室是什么样的? 我想加入。。。。。

走近中国漫画成长阵地“有妖气”
参观有妖气的幸运读者们
  转载自《校园报告 三十九度二》
  “有妖气”()这个有点儿傲娇的名字来自一家展现本土漫画家才华的网站,如果你对本土漫画的印象还尘封在十年前的姚非拉上,那不妨来这里逛逛,这个去年才成立的平台目前聚集了3000部作品,每天的点击率近400万次,挖掘出不少优秀作者。392小队的张岩、姚尧、郭妍伶来到“有妖气”大本营探访,与一群默默为本土漫画培育土壤的编辑们畅所欲言——
  姚尧:工作室里是一片繁忙景象!虽然都叫编辑,但是每个人工种不同,有网站技术、有内容跟进,有出版发行,都是帅哥美女,养眼!还见到了传说中的妖气君啊(周经理)!很帅很年轻~真是舍不得从二次元世界回到现实了!
  张岩:老一辈人认可红太狼拿平底锅狠扁灰太狼的镜头,却不能接受小学生之间闹别扭打架的场景;他们把国画作者都尊为艺术家,而漫画作者只是在挂满蜘蛛网的房间里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这种代沟目前还无法解决,希望“有妖气”的成立,使国内漫画作者看到曙光。
  郭妍伶:我翻阅着“有妖气”的杂志《HI漫画》,看到原创作者们的“孩子”正在这片由一群对他们有着十足爱意的编辑们所创造的天地间顽强地生长,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国产和原创的漫画呢?
  392&“有妖气”网站总经理周靖淇
  392:漫画作者里面专职与业余的比例是?
  周:基本上是1:10吧,专职以工作室为主,业余主要是闲暇时间较多的人,在校学生是主力,也会有公务员、公司职员之类。画漫画在中国还算不上“正当职业”,很难养活自己。
  392:收费作品多么?
  周:很少,基本上是千分之一。像《死神的阴谋》开通收费后点击率依旧很高,作者每个月都有三、四千块收入,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读者看1页只支付3分钱。我们希望能把付费市场培育起来,让喜欢漫画的人不再为生存苦苦挣扎,让中国漫画家成为体面的职业。
  392:编辑是怎么催更(催促作者更新)的?
  周:一般编辑只对签约作者和VIP作者催更,普通作者自由掌控节奏。国内由于都是兼职画画,一个月更新20多页就不错了。当然如果市场成熟后,进入付费阶段的作者根本不用编辑催,自己就充满干劲啦!
  392:漫画编辑可以天天看漫画了,多好啊~
  周:哈哈,其实很痛苦啦!因为不是每部作品你都喜欢,而且对于每一部作品至少要读五遍,要和作者反复沟通、修改。漫画编辑与其他编辑最大的不同是介入感很强,像《圣斗士星矢》的作者车田正美其实完全就是个画手,是幕后编辑来控制整个故事走向的。
  392:向392的读者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吧!
  周:《拜见女皇陛下》、《女儿国传奇》、《死神的阴谋》、《以彼之名》、《雏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专访“有妖气”董志凌:专注动漫经营权|界面新闻oJMedia没有领导排排坐,没有艳俗背景板,有的只是简单的舞台,精美的幻灯片,以及身着黑色T恤加牛仔裤,在台上幽默风趣、侃侃而谈的董志凌。这就是前天有妖气出品的动画新作《雏蜂》发布会的现场。有妖气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董志凌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们像不像卖手机的。&
作为乔布斯的忠实粉,董志凌不仅在发布会风格上借鉴了苹果简洁有料的路子,更重要的是,在对有妖气的未来规划上,他也希望有妖气能够成为动漫产业的颠覆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2年,有妖气将平台上的人气漫画《十万个冷笑话》改成动画版,累计网络播放量超过20亿次;2014年,有妖气推出手机游戏业务;同年底,有妖气踏入动画电影界,电影版《十万个冷笑话》上映后得到各界&无节操&人士的好评,累计票房1.2亿;今天,有妖气出品的动画新作《雏蜂》正式放送,并将于8月15日进军日本动画市场,日版PV甚至邀请到日本大热的声优花泽香菜为女主献声。作为一家原创漫画平台公司,成立6年的有妖气已经写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情怀的动漫人:在荒漠上开出一片绿洲
听到&有妖气&这个词,恐怕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鬼&。董志凌也承认说,第一眼看到这个词觉得怪怪的,&但是这个名字其实是能传达一些信息出来的,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要的就是这个。&不过,有妖气只是上海分公司的名字,因为&在除上海以外的大多数地方,地方政府都比较忌讳(妖气这个词)。&尽管北京这边的两个公司名字听起来正常多了,然而并没有有妖气叫得响亮。
在谈到关于有妖气的定位时,董志凌说:&以前纠结过,现在已经不纠结了。说它是文化公司也OK,动漫公司也OK,互联网公司也OK。&他相信未来行业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如果说你还是一个很纯粹的企业的话,我觉得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凡是熟悉动漫产业的人应该都知道,传说中的&动漫产业链&只存在于书本上,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用崔健的歌词来形容就是&听说过,没见过&。这个领域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政策上的扶持。但是这种扶持有可能适得其反。董志凌也清楚动漫产业的现状,在《雏蜂》发布会上,他开玩笑称步入行业之前以为动漫产业是安居乐业的农村,尽管不发达,起码各司其职;进入产业之后才发现,这就是一片荒漠啊!
于是,有妖气的使命就是在荒漠上开出一片绿洲。
从动画到电影,整合IP链步履不停
&时代变了&,是董志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从《十万个冷笑话》到《雏蜂》,董志凌和有妖气坚持做着从零到一的事情。
&如何变现&,这是董志凌初入行业后最苦恼的一件事。当初《十万个冷笑话》从漫画改成动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董志凌他们经过深思熟虑找到了解决方法:在视频后面加入赞助商,相当于植入广告。尽管也曾遭到网站的&负隅反抗&,但在双方的拉锯战中,对方还是&给了生存的空间&。更可喜的是有妖气盈利了。
接下来,这群坚持情怀的年轻人,再次增加挑战的难度系数,他们决定把《十万个冷笑话》搬上大银幕。董志凌坦诚说,《十冷》动画出来后,他就有拍成电影的想法:&你到电影院看一圈,那种片子他们也好意思上映,你会觉得说还不如我来呢。&
如果说动画电影算是电影市场的一叶扁舟,那么2D动画电影只能算作沧海一粟。更加棘手的难题是,国产动画片的主流受众是少年儿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动漫一直在低幼的病态中徘徊。而这次,有妖气要做的,是拍一部有态度的面对80后、90后的动画电影。
《十冷》电影版的变现,有妖气选择了万达作为合作伙伴。二者的合作在董志凌看来是水到渠成:&万达项目的负责人陈宏伟,他正好是一个爱好者,他懂这个想法。&同时,董志凌相信万达最大的优势在于排片:&好歹它是中国院线中份额最大的那个。&
最终,《十万个冷笑话》取得1.2亿票房,也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非低龄国产动画电影&。不过,对于这次电影试水,董志凌内心还是有遗憾的,经验欠缺、资金不足,怎样在寸草不生的动漫行业做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动画电影,这都是有妖气面临的现实难题。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开端,&整个行业处在一个从业者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先让行业人吃饱饭。不是饿着肚子做事,这个事情就容易做起来。&
有胆有识的有妖气确实没有停下脚步。就在前天的发布会上,他们表示《雏蜂》的真人电影正在筹划中。这次他们玩的更大,甚至走到了好莱坞,邀请更加优秀的团队参与其中。
除了电影,游戏也是有妖气在进行动漫IP后续开发的主攻方向。早在2013年,有妖气就与蓝港联手开展深度合作。此次《雏蜂》的大陆手游改编权和全球发行运营权也由蓝港负责。
一路走来,有妖气坚持整合IP链走多线发展。他们做电影、做游戏,与雪碧、美特斯邦威等品牌合作,甚至还搞过舞台剧。董志凌认真地说:&我们会用所有的方式走。因为文化这个东西,糟糕的地方在于它太抽象了。但是文化的优势,也在于它太抽象了。&
专注于经营,有妖气不只是中国的迪斯尼
媒体常常把有妖气比作中国的迪斯尼。董志凌谦虚地说,迪斯尼绝对是他们的榜样,但是有妖气要学习的不只是迪斯尼一家公司。对于未来的格局,董志凌有自己的想法。
董志凌认为做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著作版权。在他的眼里,迪斯尼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版权经营能力,它把一个IP的价值挖掘到了极限。&当然可口可乐这点也做得很好,卖糖水卖了很久嘛,米老鼠也是一样。他们能让一个好的IP经营很久,这也是我们整个中国需要的。&
动漫的优势,就在于二次元的东西永远不会老:没有嘴巴的Hello Kitty过了不惑之年,直立行走的Snoopy已经65岁,连米奇的红短裤都穿了87年,更别说丁丁和白雪从1929年就开始了历险。董志凌相信动漫是&一个很长线的东西&,尽管当下的环境仍然很浮躁,但是&现在大家开始有意识了。做文化需要熬,你得撑住不要死,你就能够牛逼。&
集英社,是有妖气追逐的另一个榜样。作为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集英社出版了多种漫画杂志。董志凌觉得,集英社的做法和体系更加符合东方的文化环境,&动漫行业其实和改革是一样的,时机成熟的时候,它能形成倒逼,但是你不能急功近利的去改变&。于是,有妖气学习集英社的理性做法,他们从漫画到动画,再到电影,一边积累经验,一边等待时机,慢慢的所有配套的东西都跟上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它的风险是能够可控的。&
敢想、敢玩、敢做实事,这是有妖气在动漫行业不景气的当下,依旧能够获得众多关注的原因。有妖气让董志凌感到自豪的一点是,近200人的公司不搞创作,只专注经营。董志凌认为,整个行业之前很糟糕的地方在于,最优秀的漫画人才开始组织工作室,越做越大,最后往往变成了商人,不得不放下画笔。因此,让有漫画天赋的人天马行空搞创作,让有商业头脑的人坚持创新搞经营,有妖气一直在成为行业颠覆者的道路上努力着。
首席娱乐官:我原以为有妖气是几个动漫出身的人做的,您刚说你们是做游戏出身,为什么要坚定的走动漫行业?
董志凌:谁说做游戏出身的不能有情怀呢?很多事情可能是植根于内心的一些东西,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办法做而已。我们平台上的漫画作者,很多人很优秀,不管他们原来是做兽医的,做公务员的,做水利工程的,其实跟艺术八竿子打不到边。但是他们内心有这个东西就是OK的。信息时代的驱动力在于什么呢?它能够给更多的人一些原来不存在的机会。整个社会就是这样,需要公平的机会,让一些真的有理想或者有能力的人出来,形成一个自然的商业的优胜劣汰的循环。这个循环出来之后,就会让整个体系变得好。
首席娱乐官:有妖气这个平台有多少签约作者?
董志凌:我们一般不签人,我们签作品。广义上的那些独家的作品大概有3000部,我们有这些作品的经营权。相当于我们养作者的孩子(作品)。就像如果说我娶了一个姑娘,我得对她负责对吧,跟着你她是有奔头的,她才愿意跟着你。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不会轻易许诺一些作品,一旦许诺了我们会拿出诚意来,然后大家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合作体系。我们希望作者把作品做好之后,我们就帮他做好商业化的事情,你做好收钱的事情就可以了。
首席娱乐官:《十冷》试水电影也算是积累经验吧?
董志凌:其实对有妖气来说,电影属于提升档次的阶段。我们做动画、做电视剧或者做一些网络剧,是属于积累用户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不一样。先积累粉丝、口碑,而拍电影则是提升逼格。但直接去做电影可能就没粉丝了。娱乐圈或者泛娱乐圈都是相通的,我一直认为动漫是娱乐圈的一种类型,我可能不像一些艺术家认为它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从艺术表现形式来说它是独特的,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它是比较娱乐化的东西。
首席娱乐官:跟游戏公司的合作会有什么样的经验?动漫跟电影、游戏的契合度哪个高?
董志凌:都高。就变现来说,可能是游戏变现方便一些,在中国是这样的。所以目前大家都有这个意向和想法。这条路其实没错,但是做版权它远不该如此。你打开迪斯尼的财报去看一眼,国际上都已经有公开的范例摆在那边了,你照着别人全部都做一遍,都能做成,你就很牛了。所以这个事情其实不需要我们探索,在宏观上的方向和目标是比较省力的。难的地方就在于怎么样做出中国特色,就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怎么样开花结果。外来的和尚他没有办法在这念经,给中国的和尚留出了机会。
首席娱乐官:动漫行业什么时候会迎来像去年手游那样井喷的时代?
董志凌:我觉得动漫比游戏来说,节奏、步调、估值都会不太一样。动漫产业好的产品的整体周期要比游戏长,整体的速度也会相对慢一些,不确定性风险也会相对高一些。但是至少来说它会触底开始反弹了,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首席娱乐官:谈谈公司的文化吧。
董志凌:我们整个公司的文化和对外的形象受到了《十万个冷笑话》的影响是比较重的&&但其实不太一样。我们是很有梦想,也很认真做事的,当然年轻人嘛,一些事也比较开放。但是《十万个冷笑话》主要代表作品的个性,不代表平台个性。我们的个性是偏向于对于梦想的一种憧憬呀,对于理想的一种追求呀,以及对于改变现状的一种渴望。我们其实有一个slogan,但是一直没怎么用,因为这个slogan有点大,有点浮和夸。
首席娱乐官:说一下吧。
董志凌:改变中国动漫。我们用这个slogan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好说的,因为不管这个事情做得成功与否,但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改变、改变、改变。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有趣、有料、有态度的娱乐产业第一垂直媒体平台,报道产业、服务精英。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您就是未来的“首席娱乐官”。相关文章乐趣热文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加入游戏工作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