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金马仑高原三宝寺

松年() 当代高僧、书法篆刻家。俗名宋铁成,自号拓头陀,又称寒月斋主人。泰州城北港口人。6岁启蒙读书,16岁皈依佛教,17岁入清华大学攻读文学。21岁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律寺受戒,先后在镇江、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佛寺修读佛学。53岁时出任新加坡菩提阁住持。出版有书画集《松年法师百福》、《墨痕心影》、《松年法师书画特辑》、《松年法师书法义展作品》等。
张大千说“松年法师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其书法乃心之所驱、意之所向,笔端走马游龙。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松年法师“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一生淡泊名利,修佛参禅,寄情书画,虽无非凡的经历,生命却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日,松年法师出身于泰州北郊港口(今姜堰华港镇)一书香世家。
松年的父亲宋彭岭,工诗词、精书法,名噪邑里,可惜天不假年,宋彭岭在松年4岁那年去世。天资聪颖的松年,有着好学不倦的品性,1917年入私塾读书,1919年得以拜江南才子萧退闇为师,习书作画,每天笔不离手。松年有着超乎常人的悟性,他所见从殷商到晋唐的碑帖,只要练上半年,便能写得肖似原帖。这是松年后来成为一位书法篆刻家的基础。
1927年,松年舍俗出家,在泰州东乡(今海安)广福禅寺拜妙一法师为师,皈依佛教,并参研中医药。1928年,松年入清华大学攻读文学,其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质朴的品性,深受师生的爱戴,但学业未了,松年却因体弱多病不得不中途辍学。
1932年松年赴句容,在宝华山隆昌寺依德宽法师座下受戒,旋转常熟兴福寺内的法界学院受学。1935年毕业后,松年常住苏州木渎灵岩山,亲近一代高僧印光法师,修习念佛。这期间,镇江焦山定慧寺开办焦山佛学院,松年曾住院修读,是佛学院的首届毕业生。
1940年起,松年因战乱避居香港多年。1950年松年南下马来西亚,先后在槟城妙香林、洪福寺、金马仑三宝寺挂单,后在怡保三宝洞闭关自修3年。
1961年,松年转赴新加坡,先后驻锡毗卢寺和法施林。松年在法施林与竺摩、性仁二法师同住,受委为法施林信托人。
1964年,松年应菩提阁之邀,出任新加坡菩提阁住持兼受委为信托人,从此松年自修化世,未有间断。但在任内,松年凡事必亲力修为,终因操劳伤身,曾两度中风,几近落残。康复后,为强身去病,松年忝事拳术研究,凡20余年,专心修炼了太极拳以及各门派硬功,如少林拳、白鹤拳、罗汉拳等。
松年对各种拳术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同时他对佛禅的静修,以及自幼养成的书篆兴趣,也都臻至化境。松年是一位集文事武功于一身的高僧。
松年少年离乡,但故乡在他心里萦绕不去,他大量书画作品的款署皆为“海陵松年”。
日,松年法师圆寂,87岁。
新加坡佛教总会原主席隆根法师在纪念松年的文章中写道:“长老一生,据我所知,可分五期:童年时代,性好学习,受教私塾;壮年时代,喜爱梵呗,熟练经典;中年时代,寄心诗文,广结善缘;老年时候,放情园艺;晚年时代,静修禅施。”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松年法师“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一生淡泊名利,修佛参禅,寄情书画,虽无非凡的经历,生命却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新加坡社会发展部前政务部长庄日昆说:“松年法师是我国艺坛里有数的书法名家。他擅长于草书,作品自成一格,气势磅礴,如行云流水,向为艺术爱好者所珍爱。”
松年法师在书画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是经过他数十年的苦练得来的。他擅写狂草,气势犹如大草惊蛇,又如寒藤挂松,用笔生动,气势磅礴;他也擅写大篆、小篆、金文、甲骨文,而且还擅写钟鼎文、石鼓文,甚至会写铁线篆和三弓篆。
评论家蔡哲民说:“法师的书法,不论篆、隶、行、草,笔笔都有来处。法师初学柳书,继学颜体。深得颜筋柳骨之妙以后,再涉及周篆、汉隶,以至历代南碑北帖。单就‘龙门廿品’,他就花了六年工夫临池。可见一个成名书家,除了个人兴趣,天赋条件及师承之外,更重要的是勤学苦练。当法师兴致一来,振笔挥毫、全神贯注。心之所驱,意之所向,笔端走马游龙。有时疾如水银泻地,飞鸟入林;徐则盘根错节,生辣古拙,浑厚有致。结体则恰如其分,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他的诗词,韵律铿锵,易于上口,且善于用典,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他的印章,奏刀含蓄挺劲,布局疏密有致,有笔有墨又有变化,能呼应、极灵动,又富有雅趣。”
作为一位当代高僧,多年来,松年法师经常以书画教化有缘:“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凡事在心头,正是人间好时节。”这是禅者的心境。若进一步领悟,则“青青翠竹,尽是清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松年法师禅学修养精湛,他以禅悦的心境,反映在书法上,形象生动,意境高超,故特为爱好书画者喜爱。
新加坡观音救苦会会长林义丰评论道,松年法师的书画,将一些修心之法、养生之道、处世格言及禅机等,凝炼成佳句,以书法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我们在欣赏法师行云流水的书法之际,也同沾智慧的甘露:如“明镜止水以存心,泰山乔领以立身,青天白云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云水风度,松柏精神,乐生于智,寿本乎仁。”“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雁飞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等,皆令人回味无穷。
蔡哲民更说松年法师有“四绝”:“他不仅有乃父之风,精于书画,工于诗词,同时也擅长于金石,可谓青出于蓝。法师每作一画即席赋诗,付诸笔端,题于画上,钤以印章,集四绝于一炉,确有牡丹绿叶之妙。所以欣赏法师的画之外,又可吟他的诗,诵他的词,看他的书,赏他的印,诚为一举数得,其妙自在不言中。”
松年法师安住道场摄众度生之余,不忘社会公益。1984年他举行的“百福书法义展”,以百幅“福”字,每字一万元,为新加坡乒乓总会筹募建所基金百万元。同年,乒乓总会出版《松年法师百福》特辑,1986年出版松年法师作品集《墨痕心影》。
有评论总结松年法师的书法是自创一体——“松年体”,而最能体现“松年体”的是其“福、禄、寿”三字,即如张大千所说“松年法师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
松年法师曾有自谓:“出家人写字,不靠灵气”,“靠性情的自然流露”,“怎么想怎么写,宁拙勿巧”,“老老实实练,不要求好,练了自然会好”,他说他的书画集谓之《墨痕心影》就是这个意思,凡有墨痕皆是心影。
研究松年法师书艺的专著《禅与艺术:松年法师艺术探源》,其介绍中写道:“松年老法师为一代高僧并在书画艺术上已臻登峰造极的境地。法师擅写多种书体,举凡大草、金文、甲骨文、篆文,甚至石鼓文和钟鼎文都能显露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为人津津乐道和评价最高的应该算是他的狂草了。他的狂草,真可以笔飞墨舞来形容也不为过,那简直是神品。”
松年法师的书画,誉满东南亚及日本等国。1986年,应李光耀之邀,松年法师挥毫“福”、“寿”中堂两幅,作为李光耀访日时赠与日本裕仁天皇及中曾根首相的礼物,日本当时报刊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松年法师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松年法师的晚年,沉浸在了书画艺术中,他本着释家慈悲济众的胸怀,不断慷慨捐赠、义售书画,筹款济世:
1988年以写在七尺宣纸上的“一笔龙”赠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作永久收藏。
1989年举行“松年法师书画展”,出版《松年法师书画特辑》,为新加坡观音救苦会筹募建院基金,捐出105幅书画作品,筹得22万余元善款。
1990年为新加坡25周年国庆慈善基金会筹款,举行“百寿书法义展”,捐出百幅“寿”字,筹得30多万元善款捐给“李光耀卓越学者讲座基金”。此基金运转至今,已经有众多国际著名学者受邀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学。
1992年,松年与其他6位书法家响应华文报社集团举行的“名家义卖书画展”,捐出5幅书法作品,义卖所得捐赠给华社资助金。
1993年将所收藏117幅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画捐赠新加坡国家博物院,其中不乏明、清极品,丰富了博物院的收藏。1994年他又将个人创作的百幅书画作品以及个人收藏的中国古陶瓷器与青铜器赠送新加坡国家博物院。
1995年为南洋美术馆重建捐出112幅书画作品。1996年以“福”、“寿”两幅字为新加坡佛教坐禅中心筹得25.5万元基金。1997年为海印佛学会筹款,两幅书法作品筹得20.8万元。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日至12日 马来西亚金马仑准提法会_首愚法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8贴子:
日至12日 马来西亚金马仑准提法会
日至12日於金马仑三宝万佛寺举办七专修,由台湾十方禅林方丈首愚师父主法。有意参加 请加入QQ群:群中会有法会报名的最新消息。信息来源:实修驿站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您的当前位置: >
金马仑高原旅游指南(Cameron Highlands)
金马仑高原旅游指南(Cameron Highlands)
: [ &&&& ]&&
& & &金马仑高原,(Cameron Highlands) 座落在彭亨州内半岛主干山脉蒂蒂汪沙山脉海拔 1524 米的高处,位于彭亨州的东北部,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高原度假胜地,也是彭亨州最小的县区。从吉隆坡北上使用南北大道(PLUS),可由打巴处口转第59号联邦公路直上60 公里处;离首都吉隆坡约200 公里。或由南下怡保,通过Simpang Pulai出口使用第145 号路(新东西大道)直上。
& & &金马仑高原由于地势高,全年气候清爽凉快,加上邻近赤道,全年温度介于摄氏15至24度,与马来西亚其他平地城市的气温相差差不多有摄氏10度。游客前来金马仑高原旅游主要受其凉爽的气候与悠闲的生活步法所吸引。因此,这儿的游客活动大多为轻松休闲性质的或与大自然有关的为主。
& & &金马仑高原是根据一名英国探测家,威廉斯.金马仑(William Cameron) 于1885年的一个测图行动中所发现而命名的。
& & &在1925年,当佐治.玛史威公爵(Sir George Maxwell) 参观此高原后并决定把它发展为避暑胜地,一个发展小组于1931年成立。此时,一条由打巴至金马仑高原的弯区公路在他们的监督下,以单薄的人力完成。
& & &在此路完成后,英国的高官显要都在此建筑别墅,一些还定居并开发此高原。当时的居民以农牧为生。不久后,一个永久的英军军营在此成立。 在1929年,约翰.艾琪拔.路雪(John Archibald Russell),当时英国的总督之子,发展起目前著名的BOH茶叶种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金马仑高原于1957年转交马来亚联邦政府管理,发展维持到现在。
& & &金马仑高原除了出产茶叶,它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温带蔬菜与花朵种植区。其蔬菜与花朵除了供应本地市场,也出口至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区。
& & &它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其井然有序青翠的茶园,梯田式的花园,新鲜的蔬菜园,可随手栽食的草莓园,还有蜜蜂园,蝴蝶园和仙人掌世界。除此之外,喜欢大自然的朋友们也可登入原始森林漫步{Jungle trekking}或到临近的瀑布如依斯干达瀑布{Lata Iskandar}和;罗宾盛瀑布{Robinson Fall}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 & &游客还可以到著名的三宝万佛寺,原住民村免费参观。也可以到拥有18 洞的高尔夫球场打打高尔夫球,或者到拥有英国风味的烟屋 [The Smoke House]及湖边度假屋 The Lake House喝茶谈天。夜晚还可以到碧兰璋的夜市{Pasar Malam}逛逛。
金马仑高原的主要景点有:
金马伦仙人掌中心,自由免费参观,拥有仙人掌种类最多:新搬地点离美兰村 500米。
茶园,可到茶厂参观:BOH Tea Estate, Sungai Palas BOH Tea Estate, Bharat Tea Estate及Blue Valley Tea Estate.
菜园,亲身体验菜农的生活:巴登威利,美兰村,直冷甲,瓜拉特拉及甘榜拉惹。
花园,又与玫瑰花园最为出名:直冷甲玫瑰山谷,美兰村玫瑰山庄。还有菊花园,白合花园等,但大多不对外开放。
仙人掌园,拥有20岁的超大仙人掌:不兰璋仙人掌山谷。
草莓园,可随手栽食:美兰村,不兰璋及直冷甲。
美兰村蝴蝶园。
碧兰璋三宝万佛寺。
远登山路,可到金马仑最高峰(Mountain Brinchang)高海拔2032米,或Mountain Beremban海拔1840米,也可到Lata Iskandar 及 Robinson Fall瀑布野餐。
原住民村,看看原住民的生活。
菜市场及夜市,是每位游客必到之地,有价钱廉宜又新鲜的蔬菜及花朵,游客下山前都会在此血拼一场,以期奉收而归:美兰村菜市场,直冷甲菜市场及不兰璋夜市。
其他:烟屋(The Smoke House),湖边小屋(The Lake House),拥有18 洞的高尔夫球场等。
更多相关信息,请登录【】频道旅行社栏目()。&
文章及图片未注明来源为瑞投咨网,均为转载,如有不适,请联系删除!
金马仑高原旅游指南(Cameron Highlands),金马,仑,高原,旅游指南,Cameron,Highlands
均价:25400元/㎡
位置:吉隆坡满家乐区Dutamas路
均价:26888元/㎡
位置:吉隆坡安邦路领事馆区
均价:39800元/㎡
位置:马来西亚吉隆坡燕美路
位置:马来西亚柔佛州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skandar Malaysia)中心
位置:马来西亚吉隆坡满家乐
位置:吉隆坡康莱路
位置:马来西亚槟城垄尾
瑞投咨网手机客户端
瑞投咨网互动
瑞投咨网新浪微博
如需刊用本网站稿件,需注明转载来源:,否则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 2008- 瑞吉投资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权
&本站法律顾问:>>金马仑高原
金马仑高原
  金马仑高原位于马来西亚的彭亨州,是马来西亚面积最大的一座高原度假胜地,在很久以前就已经闻名世界。
[详细简介]
景点位置:马来西亚的彭亨州
建议旅游时间:7-8小时
好玩指数:四星
【高标住宿】: 新加坡段及马来西亚段三星级酒店含早; 【美味餐食】: 10正5早,正餐餐标25元/人早餐餐标15元/人; 【贴心服务】:
【高标住宿】: 吉隆坡Vivatel 酒店 .my或同级 珍拉丁-Impiana Resort Chera
1.交通-往返国际机票,团队经济舱,含机场建设税; 2.酒店三-五星级酒店(双人间); 3.用车-境外旅游巴士及外籍司机(根据团队人数,
【舒适航班】
★豪华客机往返,感受国际温馨服务
【特色景点】
★【舒享】特别升级酒店为全球高端CLUBMED度假村(珍
【高标住宿】: 佳兰文莱国际五星级海边度假村,高级房,酒店位置十分方便,酒店有私人海滩,高尔夫球场等,可随意安排自己的各种度假活动 【特
【舒适航班】
★豪华客机往返,感受国际温馨服务
【高标住宿】
★两晚吉隆坡国际五星酒店--Holiday Villa。
出境、港澳游常识
发票、合同、退款
常见问题及其它
签订旅游合同
关于五分旅游
Copyright 1997-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许可证:L-BJ-GJ00009 京ICP备号-8
关注我们:
热门地区&&|
国内旅游&&|隆根_百度百科
隆根长老:()江苏江都人,俗姓吕。家住江都东北隅的小农村陈家沟。父亲吕金余,务农为业,家道贫寒;母亲颜氏,于隆师出生后刚一个月,即因病辞世,隆师为他外祖父母所抚养。隆根先后游学于上海佛学院、武昌佛学院。 其后历任香港《无尽灯》、台湾《海潮音》、马来西亚《无尽灯》杂志主编,及星马佛教总会弘法主任。又曾旅台任善导寺监院。隆根法师是新加坡的佛教长老,一向致力于佛教文化事业,三十年前创办南洋佛学书局,嘉惠佛教人士。曾连任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十年,领导新加坡佛教。住持新加坡灵峰般若讲堂及南洋佛学书局,一生致力于推广星马地区之佛教文化。著有佛教评议集、玄奘大师生年之研究、圣僧掌故、佛学通解、善生经讲记等书。出版《华严字母珍藏集》、《四大祝延珍藏集》等苏腔梵呗唱诵光盘。
隆根受戒学法
自幼体弱多病,六岁入私塾就读,时以生病中断。外祖母送他到广济庵,寄名于师父
座下,并许愿“如果他能活到十岁,就送他出家”。九岁时外祖母病逝,十岁时外祖父为实践愿言,送他到窑头庄,礼志祥和尚剃度出家。他的师父参学在外,师祖守培住持镇江超岸寺,所以他的曾师祖三乘老人,就负起教导他的责任。
隆师在广济庵,烧香拜佛,学习唱念,对梵呗很有兴趣,后来又学诵经、拜忏、放焰口。乡下出家人不多,遇到佛事忙碌时,他也能到邻庵去帮忙。一九三八年, 他的曾师祖三乘老人圆寂,师祖守培上人回庵奔丧,并为老人守制三年。守培上人是当代有名的法师,对于唯识学深有研究,著有《新八识规矩颂》等论着。隆师陪伴师祖三年,使他在学力上大有进益。
一九四二年,隆师二十二岁,守培上人安排他到南京宝华山受戒。他在乡下小庙,沙弥戒尚没有受,故由沙弥十戒受起,进而再受具足戒。戒期圆满,本打算到焦山定慧寺佛学院受学,可到达定慧寺过晚,未能入院,乃回到超岸寺挂单。这时,震华法师在上海玉佛寺开办佛学院,隆师到上海参礼震华法师,震师是守培上人的学生,乃安排隆师进入玉佛寺佛学院受学。他在院中受学四年,先后在院讲课的教师有震华、超尘、守培、海珊、 宏慈、成一等诸位法师。圆瑛法师也曾到院作过演讲。
在佛学院的第三年(一九四五年)春天,时当中日战争的最后阶段,盟国飞机时到上海干扰,学校停课,他曾回江北泰县住了几个月,是年秋天抗战胜利,一九四六年春天又回到佛学院继续上课。是时
,太虚大师由重庆回上海,驻锡静安寺,在战争期间停办的武昌佛学院此时收回校舍,也发出招生通告,隆师和同学汇祥,透过玉佛寺方丈止方和尚的帮忙,向太虚大师请求入武院受学,太虚应允,通知武院让他二人入学。 同时获准入学的还有昌言、广净二师。
一九四六年夏天,他们一行四人由上海乘轮西上,到武昌入学。这时武院的院长是苇航法师,秋天开课,讲课的有智定、映平、世光诸师,印顺法师也在院中讲过《摄大乘论纲要》。武院复员,一切照计划进行,十分顺利,不意一九四七年连续传来噩耗,一是玉佛寺退院震华法师示寂,二是太虚大师晚年的入室弟子福善法师逝世,三是太虚大师本人突然中风,未几灭度。武院院长苇航赶到上海奔丧,继而接任玉佛寺住持,武院方面临时由法舫法师继任院长。一九四九年,法舫到湖南讲经,受战乱影响,回不了武昌,后来就出国到锡兰。这时武院因受战事影响而停课,学生各奔前程,隆师也随着逃难的人潮到了广州。
隆根赴台传法
他在广州六榕寺挂单时,遇到了湛山佛学院的乐渡法师,乐渡法师告知他北方战局严重的情形,劝他不如到香港去。他想到香港,苦于没有路费。适巧在湖南讲经的法舫法师也到了广州,驻锡六榕寺。隆师谒见法师,报告他离开武院的原因及想到香港的意愿。法师送他了两个袁大头(银元)作路费,他因此得以成行,到了香港。
抵港之初,先寄住荃湾鹿野苑,后来在东普陀寺和大屿山宝莲寺挂单。一九五三年,原来在香港校对《太虚大师全书》的演培、续明二位法师到台湾弘法,校对的责任由竺摩、隆根二师继任,这时隆师迁到跑马地的出岫轩(松泉法师的佛堂)居住。来年,竺摩法师到南洋弘化,校对的任务由隆师一人担任,所以《太虚大师全集》自第十篇后的三十二册,是隆师穷两年之力一个人校对出来的。
一九五六年,隆师应台北善导寺监院悟一法师之召,到善导寺任执 事,同行的还有一位生华法师。那时,善导寺的住持是印顺导师,隆师到寺年余之后,导师辞位,由演培法师继任,请隆师接任《海潮音》月刊编辑,海刊编辑部在新竹福严精舍,发行部在善导寺,他经常往返于台北、新竹之间。住在福严精舍时,随众听导师讲课,包括《成佛之道》、《楞伽经》等课程。在台期间,先后拜谒智光、南亭、东初、证莲、太沧、道安及李子宽、赵恒惕、张少齐、孙张清扬等缁素大德,同时以编《海潮音》的关系,也结识了为海刊撰稿的诸位法师与居士。后来,善导寺成立太虚图书馆,以原是大讲堂的建筑物为馆址,由隆师与李世杰居士负起筹备的责任。
隆根海外弘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图书馆筹备完成,一九六〇年六月开幕。隆师在此工作刚告一段落,又接到马来西亚本道法师的聘请,到槟榔屿去编辑演本法师的遗着。一九六〇年七月中旬,隆师离开居住了四年的台湾,飞抵槟榔屿。槟城的全马佛教总会主席竺摩法师、副主席本道法师及诸山长老,为他召开盛大的欢迎会,之后他即在本道法师住持的洪福寺住下来。以后两年,隆师展开弘法活动,经常应各地道场之请,讲经或演说。曾经到过木冠山的般若精舍、吉隆坡的佛教静修院、新加坡的毗卢寺、马六甲的青云亭、怡保的东莲小筑等寺院。
隆师在外弘化年余,一九六二年元月间回到槟城,在观音寺挂单,接任佛教刊物《无尽灯》双月刊的主编,又出任马来亚佛教总会的正弘法。同年八月,马来亚佛 总组织中南马弘法团,请隆师与金明、金星、寂晃四位法师,及陈瑞治、陈清水二位居士赴中南马弘化,如是又忙了一段时间。
一九六三年,隆师在槟城创设星马地区独一无二的佛学书局。隆师之有志从事佛教文化事业,系由二十年前校对《太虚大师全集》时起,前在台北编辑《海潮音》,编辑《无尽灯》, 都基于此一志趣。此时他见到马来西亚信佛人士日益增多,全国却没有一处佛书供应的地方。欲请佛书的人,全要向香港或台湾请购,不但耗时,并且费事。他以此事与竺摩、广余、清亮三位法师商议,希望四人合资开设佛学书局,由隆师主理书局业务,三位法师十分赞同这个构想,于是隆师积极筹备。
书局开设在槟城的胡椒街,一九六三年元月十二日正式开幕,为槟城佛教界提供不少方便。书局经营一年多,由于演培法师催促隆师到新加坡共同担任灵峰菩提学院的信托人,他
要迁到新加坡去,他先和竺摩等三位法师商议,三位法师同意让出股权,由灵师一人经营,因此灵师把书局迁到新加坡的吉宁街,于一九六四年六月开幕,更名为南洋佛学书局,开幕之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宏船法师剪彩,台湾的续明法师启钥,贺客盈门。佛学书局开幕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对于星马佛教文化的传播,有不可埋没的贡献。
一九六三年五月,为慈航菩萨示寂十周年之期。菩提兰若举行纪念法会,请当时在越南弘法的演培法师前去主持。演师到新加坡主持法会后,与广洽、达明二长老谈及,他将在越南筹建般若寺。二长老以越南战乱多年,局势不安,要建寺不如在新加坡觅地兴建。这时,慈航菩萨早年弘化之地的灵峰菩提学院,信托人林达坚居士(后来出家的慧圆法师),愿请演师为学院信托人,将学院交演师管理,作为其弘法道场。演师接受,并请灵师列名, 亦为信托人之一。
一九六七年,演培法师将菩提学院予以重建,易名为灵山般若讲堂,六九年初落成,印顺导师曾自台湾来星,主持说法开光。隆师以书局业务已趋安定,灵山般若讲堂业已竣工,在演培法师主持下已上正轨,因此决定闭关进修。他在双林禅寺讨一间空寮,于元月中旬入关,在关中阅读大藏经。是年五月,常凯法师创办《南洋佛学月刊》,由宏船法师任社长,请隆师任主编,隆师以闭关不便,答应暂代数个月,并答应刊物的发行部设在佛学书局,以发行时有 职员可以帮忙。
隆师在关中,阅读了一百册大藏经,写了近十万字的文稿。三年期满,于一九七二年元月出关,继续致力佛学书局的经营。隆师在星马多年,从不应酬一般佛事,尤不做焰口加持,唯以推展佛教文化为职志。
一九七三年六月,他的泰县同乡智通法师在槟城洪福寺示寂,隆师故人情重,特与演培法师飞抵槟城,协助本道法师为智师办理丧事。一九七七年八月,金马仑三宝万佛寺住持本道老法师八十寿诞,请台湾的印顺导师来传授三坛大戒,隆师受聘为陪堂。开堂和尚是来自台湾的戒德法师。一九七九年夏天,隆师访问菲律宾佛 教,受到瑞今长老、正宗、广范、广明、自立、唯慈等诸位法师的欢迎与接待。
是年十一月,灵峰般若讲堂住持演培法师退居,住持一职由隆师继任, 此后隆师长住般若讲堂,宏法度化。一九八〇年,由慧平老尼师创建的自度庵,迁址重建落成,礼请印顺导师自台湾到新加坡,主持佛教开光典礼,导师驻锡般若讲堂,与隆师话旧。是年冬季,隆师到缅甸仰光朝礼大金塔,请回石佛多尊。
隆根弘化利生
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后,一九八一年,年逾六十的隆根老法师,不辞辛劳,千里迢
迢,回到江苏泰县朝礼祖庭。回到故乡陈家沟,不仅是“人事已非”,同时是“景物亦非”。他出家的广济庵,在文革期间被拆除,了无痕迹可寻。他师祖守培老人生前驻锡的超岸寺,被公众占用,成为一个大杂院,连守培老人的灵骨塔也被毁了。所幸灵骨尚保存于寺中,隆老即计划迁塔事宜。后来于一九九一年,灵塔迁 建于丹徒五峰山绍隆寺。他曾到上海、镇江、扬州,搜寻守塔老人的遗着,带回新加坡,准备编印《守培全集》。
常凯法师于一九六九年创办《南洋佛 教》月刊,曾请隆老担任主编,隆老帮了一段时间的忙。一九八四年,隆老应创办人常凯法师之请,出任南洋佛教月刊社长,迄今已十余年。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菲律宾大乘信愿寺住持瑞今老和尚八秩寿诞,开坛传授三坛大戒,请隆老担任陪堂师兼维那,为此他去了一趟菲律宾。翌年春间,马尼拉自立法师住持的隐秀寺,重建落成,请隆老去为主持剪彩及为佛像开光,为此他第三度赴菲。同时应请剪彩的,还有唯慈、净良、了中、莲航、浩霖诸位法师。是年(一九八四年)五月,隆老去了一趟美国,访问了纽约、休斯敦、洛杉机、旧金山、檀香山各地寺院,受到诸山长老的欢迎。一九八六年四月,他赴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朝礼婆罗浮屠圣塔,同时也便道赴峇里岛一游。
隆老一向在新加坡佛教总会担任职务,一九八四年担任会中总务部主任期间,为推动佛教发展计划,提案开办佛学班、举办佛学讲座、兴建佛教会所等提案,以后都一一实施。一九九四年,隆老以众望所归,受推出任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是年隆老七十四岁,他老当益壮,为新加坡佛教的发展而努力。[2-3]
 隆根长老晚年除了住在灵峰般若讲堂,也经常住在自度庵,由自度庵住持贤祥法师照料他的饮食起居。
隆根安详示寂
隆根长老 灵堂
日12时38分隆根长老于新加坡灵峰般若讲堂,在四众同人念佛声中,安详舍报。
其弟子贤祥法师受访时说,隆老两个星期前便预知自己不久人世,开始交代后事,曾连续三遍的对她说:“不要伤心,要节哀顺变”。 长老不去西方极乐世界,具大悲心,承菩萨志,发大乘愿,发愿再来娑婆,度化娑婆疾苦众生。
老师父还嘱咐她一定要坚强,并问她是否见过他掉一滴眼泪?隆老上星期四离开自度庵,回返灵峰般若讲堂时,还和每一个人握手道别,这和过去的习惯不一样。
当年轻弟子们吁请他再回到自度庵吃饭时,他虽然口头允诺,可是一回到灵峰般若讲堂,却抱歉的对贤祥法师说,他“骗”了孩子们,因为他不会再回去自度庵吃饭了。
贤祥法师说,过去两个星期,他虽然如常起床走动,却表示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因为吃得很少,体力渐渐不济,但神智却异常清明,记性更是非常好。香港的一位法师来探望他时,他清楚的记得对方的寺院在落成,但他未能出席仪式。
15日上午,和隆根长老相识了60年、来自香港的融灵长老来看他,已在弥留的隆老右眼还开一条缝,似乎知道好友来送行。过不久,他便在众弟子的念佛声中舍报。
贤祥法师说,隆根长老的灵堂设在灵峰般若讲堂,16日下午2时封棺。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闻讯,即亲笔书写“慧灯眼灭”挽联,表示对高僧大德的哀思与崇敬。
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隆根老和尚圆寂赞颂传供仪式,昨天早上在灵峰般若讲堂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褚山长老、高僧大德莅临瞻礼追思。 隆根长老10岁便随广济庵志祥上人出家,僧腊81载,弘法足迹遍布中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各地。他舍报示寂,世界各地的褚山长老纷纷前来奔丧,参加他的荼毗仪式。
日早上在灵峰般若讲堂举行的隆公圆寂传供赞颂大典,属于佛教中最高级别的一种仪式,共有18位在汉传佛教中德高望重的褚山长老、名刹方丈参与传供仪式。
他们包括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了中长老、澳大利亚悉尼观音寺方丈法宗长老、香港大屿山观音寺方丈融灵长老、中国无锡灵山祥符禅寺方丈无相长老、中国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长老、台北临济护国禅寺方丈真光长老、台湾日月禅寺方丈圆宗长老、台湾圣灵寺方丈今能长老。  参与传供的还有槟城极乐寺方丈日恒大和尚、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柔佛宝莲禅寺方丈远藏大和尚、美国慈恩寺住持圣雄大和尚、菲律宾信愿寺方丈传印大和尚、美国纽约东禅寺方丈通智大和尚、台湾福严精舍方丈厚观大和尚、南京栖霞古寺方丈隆相大和尚、宁波七塔寺方丈可祥大和尚和台湾高雄光德寺代表心茂法师。
在传供仪式上,高僧大德们向隆根长老献上香、花、灯、涂(即水)、果、茶、食(饭、筷子、汤匙)、菜、宝、珠和衣等,之后是举赞、念供养咒、宣疏和结斋,仪式非常庄严殊胜,在本地难得一见。
隆重的传供赞颂仪式后是法眷追思祭,隆根长老生前所收的唯一剃度徒弟、自度庵住持贤祥法师在念祭文时悲恸难忍。隆老祖庙广济庵住持旭光法师、灵峰般若讲堂住持传显法师等,也以法眷身份参加仪式。隆根长老的弟弟吕春荣,也带着妻子从台湾赶来送别兄长。  来到告别公祭时,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杨木光率先上香,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了中长老宣读赞颂文,本地佛教团体由佛总秘书长广品法师带领大家上香、献花和献果。  告别式后便开始移灵,隆根长老的灵车用玫瑰、百合、向日葵和火鹤等花卉点缀。棺木则由数千朵茉莉花编织成的棺纬罩着。,信众正要开始最后的诵经仪式,准备将法师遗体送入灵车时,空中突然出现一道日晕。 由于该处并没有下雨,信众都觉得这道日晕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道佛光”。到场的信众,纷纷通知其他人仰头看,当中不少人更举起相机拍照,啧啧称奇。
隆根长老的灵柩,在千多名长老、法师、法眷和信众的相送下,于中午时分移往新民路的妙华山自度庵,灵柩和送殡队伍抵达自度庵后,先在众人的诵经声中进入大雄宝殿,之后才移到荼毗场,并由隆老的97岁好友法宗长老主持说法举火仪式举行庄严荼毗(火化)仪式。 上千名法师、信众、义工参加了庄严的荼毗仪式,荼毗场灵堂,摆了两个架子的藏书,原来都是隆根长老生前的著作,当中包括《佛教评议集》、《佛学通解》、《读大智度论笔志》、《无声话》、《无声话续集》、《七十自述·八十再述》等。 荼毗现场有近千人出席,有人挤不进去,仍站在篱笆外,双手合十送殡。
捡遗骨仪式由认识师父超过60年的好友主持。
主持仪式的是澳大利亚悉尼观音寺方丈法宗长老,和香港大屿山观音寺方丈融灵长老。  贤祥法师说,仪式分两部分,即“洒静”和“入塔”,长老们首先在火化炉洒上甘露水(洒静),才可启动开炉;跟着捡遗骨放入骨灰瓮(入塔)供奉。  她说,当开炉捡骨时,看到师父“人形”尚在,因他的头盖骨、顶骨、手脚关节和脊椎骨最后4节竟烧不毁,连骨盘和一些较大的骨片都还很完整。  “大家看到这种情形时,都觉得很奇怪!”  她也透露,在头盖骨部位,骨头显现深浅不一的红色,尾椎骨则显现金黄色。  她说,先把一些较小的骨头和骨灰放进瓮里,等日后再处理那些未烧完的较大的骨头。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来西亚金马仑高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