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改革对外奉行什么政策?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中的东欧政策评析新思维,评析,外交政策,思维,东欧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中的东欧政策评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我们党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严重挫折和损失。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
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年初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就国内来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同时始终未能完全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制约了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结果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比较缓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就国际来看,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迅速发展,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面对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二)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在说明改革必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他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31993134
搞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把两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把改革体制误看成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谁搞改革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犯了弥天大罪,必然形成僵化的体制,阻碍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例如,60年代初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探索受批判,就是因为未能区分坚持基本制度与改革体制的问题。1962年7月,全国已有20%的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说,搞包产到户,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等人支持包产到户是站在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包产到户的改革实验被压了下去。这就把本属于改变体制方面的问题当成了改变基本制度的问题,因担心动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反对包产到户式的体制改革,至使改革中途夭折。未能科学区分体制和基本制度,这也是毛泽东晚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一种是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改变,使改革变成“改向”。由于在理论上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混为一谈,虽然在实践中看到僵化体制带来的明显弊端,却误以为是基本制度的弊端,因而必然会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改变,使改革变成了“改向”。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之所以最后把改革变成了“改向”,原因就在于把“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划等号,把体制上的弊端算到了基本制度的头上。因而,本应对体制的改革变成了“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最终导致了改变的不是模式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出现了历史大倒退。
(《邓小平文选》第31993181
4.改革开放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努力,经受住了“国内外政治风波”、“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等各种严峻考验,把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17607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有四个重大问题需要作出准确回答:一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三是改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四是用什么标准检验改革实践的成败得失。对第一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毛泽东,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对第二、三、四个问题作出完整而科学回答的是邓小平,从而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革命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与改革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分析。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19381952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揭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19562341957227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途径的对比中阐明这一观点的。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21994182
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提出只是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根据正反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根据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初级阶段理论,他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第一,提出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还是矛盾的新的标准。这方面不同于毛泽东的地方,在于他不是简单的根据是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即不是简单的根据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做出判断,而要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就是说判断的标准不能从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出发,简单从经济成分的性质来确定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要求;而是要根据当时当地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它的发展要求,对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究竟与之适应还是矛盾,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这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他突破了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通过革命解放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社会主义还需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的新命题。提出这个命题的根据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他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存在许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现成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由于这种矛盾不是旧的社会制度下那种对抗性矛盾,所以也不需要用政治革命的方式来解决。但是,这种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社会生产力仍然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在不变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对我们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体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通过不断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上,过去我们的失误除了相当长的时期内不适当地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外,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上也存在着偏差。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科学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为什么从农村入手?万里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纵论改革:“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历史的缘由。因为亿万农民在僵化体制下受苦最深,改革的要求最强烈、最迫切;而广大农村又是旧体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1978年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首先开始。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当时二十户人家个个当过队干部,“算盘响,换队长”已成为这里特有的规律。到1977年底,小岗队社员已是一无所有,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饭。1978年12月,小岗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 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热情,实行分田到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的农业产量就有大幅度提高。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阶段: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8年是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繁荣,商品丰富,人民生活生活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改革的深度及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1988年至1992年初是总结经验,整顿调整时期。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者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1992年初至今是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所决定。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学技术体制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邓小平论述了改革作为全社会的革命性变革,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而且还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的变革对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如果社会生活的改革滞后,同样会制约上述两项改革。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在阐述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把社会生活的改革提到日程上来。他指出,我国的改革是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务实创新意识,以及效率意识等等;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甚至损公肥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也容易滋长蔓延开来。通过这些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正处于全方位的新型发展过程中。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并不意味着其他体制改革没有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也不意味着其他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简单和容易。实际上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相互交织和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3.改革开放是中国近30年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进入30年,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过去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过去30年改革开放很好地实现了改革开放的预期目的。第一,改革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1978年到2006年之间,中国GDP总量年均增长9.7%,2006年是1978年的57.5倍。第二,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1978年到2006年之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45%,2006年是1978年的34.2倍。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7.21%,2006年是1978年的85.3倍;外汇储备年均增长36.74%,2006年是1978年的6385倍。第三,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迅速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6年的2.3%。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人,2006年减少到2148万人,贫困人口比原来减少了10多倍。
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始终坚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由此,带来了中国近代10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其成就举世公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针对姓“社”姓“资”的质疑提出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时候起,由于许多人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总是用“左”的眼光看问题,不断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实践是姓“社”还是姓“资”的质疑。较为突出的有四个回合:第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姓“社”还是姓“资”?从改革开放一开始,极左思潮就在不断地发起这场争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首先突破的。在那个时候,他们就问过包产到户姓“社”还是姓“资”?他们的答案是: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他们问过它姓“社”还是姓“资”?他们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姓“资”。还有人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第二,经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答案是在特区只有那面飘扬的旗子是红的,其他都是“白”的,姓“资”! 划出一块地方给外商承包开发,姓“社”还是姓“资”?他们说: 这不仅是姓“资”,而且是出卖国家主权,丧权辱国,简直是卖国,是卖国贼!多利用一点外资,他们大嚷:过去帝国主义夹着尾巴跑了,现在又夹着皮包回来了。多一份外资就多一份资本主义,姓“资”!第三,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他们说: 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以来最实质最基本的进步,都难以逃脱他们扣过来的“资本主义”大帽子。
针对阻碍改革、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他多年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判断改革实践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延伸和具体化为“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指标体系。“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生产力水平,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综合国力的增强,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又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中,核心和基础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最根本的标准,改革、建设都必须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生产力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核心地位,并不否认“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标志和目的。邓小平的这个概括,既突出了生产力这个最根本的标准,又扩大了它的外延,把它与社会主义的综合发展联系起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既体现了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立场,又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可以说,这是最全面、最准确的生产力标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我们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标准。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应该肯定,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决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高标准。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2.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30“”“”()“”“”“”“”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一道进行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一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另一方面,又把改革政策也称为开放政策。他说,实际上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既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对外开放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对外开放理论的孕育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面临的也是能不能把对外开放业已存在的经济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设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苏联得到14亿美元的贷款,进行了156项重点工程为主的建设。1957年,我们的生产总值占世界的6。5%,GNP比日本、西德、意大利还多一倍以上。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新中国实施敌视、封锁和禁运的政策,当时的开放是极其有限的。在50年代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开放的对象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特别是“四人帮”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完全对立起来,“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致使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在进一步发展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关系的同时,也推动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新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再次复出,并于1978年9月至10月间,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实行开放政策,要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至于怎么能发展得多一点、好一点、快一点、省一点,这更不违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前,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
1978年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此后,党和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包括: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设备,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外国智力;在对外开放中要警惕和抑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等等。由此表明,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3、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时期
1984年10月中旬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实行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全方位开放的阶段。与此同时,邓小平在对外开放的认识上也在逐渐升华。在这一阶段,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主要有: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不仅在20世纪内需要实行开放政策,在21世纪100年内开放政策也不会变;对外开放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形式必须多样化;“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等等。根据邓小平的思路,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由沿海到内地的逐步推进的策略。这一阶段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及其指导下卓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实践,标志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已经形成。
4.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党和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主要有:一是充分肯定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提出扩大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二是明确阐明了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关思想认识问题,如特区姓“社”不姓“资”;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对外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三是进一步阐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四是对外开放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外资的领域拓宽,发展外向型经济。五是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想,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强调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1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是发展的,也是开放的。由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引发的生产、资本、金融、交通和信息国际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密切。中国只有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才能成为相互依存的开放的世界的一个有机部分,以赢得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发生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更加深化了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中国只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互接互补,才能在经济发展上不落伍于历史时代的发展。
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越出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其中,科学技术革命起了重要作用。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一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发展成为国际分工,使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国际分工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成和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开放性世界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国际分工决定了国际交换进而决定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而要求突破国界,更多地从国外取得原料和销售其产品。这就使工业与农业部门间的分工越来越超出民族经济的狭窄界限,使一系列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国际分工的范围,卷入国际交换中来,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此同时,海上和陆路交通工具的革新,大大加强了各大洲、各地区之间的联系。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这时,机器大工业对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依赖日益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仅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对许多国家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使这些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一是生产国际化;二是资本国际化;三是金融国际化;四是交通、信息国际化。这都反映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取决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一,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国是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型的制度。从历史上看,中国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状态,经济不发达。纵观中外历史和现实,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因此,“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开放的历史是比较早的。载入中国史册的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就是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和开展经济技术交流的成功范例。但是,自明成祖死后,中国开始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而恰恰是在中国自我封闭的二三百年时间内,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长期的闭关政策,一方面使我国长期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况缺乏了解,尤其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落后的、闭塞的封建意识和统治阶级的百般阻挠,扼杀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致使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渐趋落后。在西方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们仍然抱残守缺。“脱亚入欧“的日本赶上去了,中国却沦为了半殖民地,任列强宰割。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强调:“中国无论何时也应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但中国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能闭关。”
建国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封锁和禁运,中国并没有完全改变与世隔绝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当时,我国从苏联获得约14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引进156项成套设备。60年代中期,我国通过延期付款方式,利用西方国家几亿美元,引进了一批急需的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精密机械等技术设备。这些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可是,由于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特别是我们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偏差,曾一度开放的大门又关起来了。特别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把我国的经济建设同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完全隔绝开来。正是由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关门搞建设的政策,因而使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比较起来,进一步拉开了距离。正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中,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应当有全面的认识。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要充分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
(《邓小平文选》第3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73
&197491991Ο——
1983198534““”&
(三)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所谓独立自主,就是不受任何国家的控制和干涉,根据我国的情况,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所谓自力更生,就是从本国具体条件出发,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发展本国经济以及各项事业。
1.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使自己壮大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在对外开放中一定要自己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确立本国的发展道路,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实现经济独立,保证政治独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但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决不会放弃民族独立来听任别国的摆布或求得别国的施舍。
2.在对外开放中坚持自力更生,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国情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世界上一些小国那样,在一个时期主要依靠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其他援助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更不可能像有的国家那样,一些资源和食品长期依赖进口,依赖国外市场。特别像粮食这样的战略物资,中国决不能也不可能依靠国外得到解决。中国的事情要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包办代替解决中国的问题。我们这样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全部的资金和技术。单靠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可能使我国富强起来,基本的途径,只能是依靠我国人民自力更生。邓小平说: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基本上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还发射了人造卫星,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科技基础和力量,而且要把引进与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我们既要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国外资源来加快发展,同时更要坚持面向庞大的国内市场,针对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以内需为主来拉动经济增长。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并不是绝对排斥的。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总之,没有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对外开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自力更生能力越强,国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我国的对外开放就会搞得越好。而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别国的先进成果,才能提高自己,增强自立和自主的能力。由此可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34页)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各民族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发展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可以和我们互通有无,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他说:“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是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据主导地位,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因此,我们在全方位的开放中,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面。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主要从那里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发展中国家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国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各具特点和长处,与我国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实践证明,对世界所有类型国家实行全方位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扩大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回旋余地,规避市场、金融等各种风险,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我国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开放地区或地带——内陆开放地区。经济特区,是指在利用外资方面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和实行特殊管理体制的经济区域,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是开放总格局中的前沿阵地。目前有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特区的“特”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力争以外销为主;二是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部分的比重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三是经济运行一开始就以市场调节为主,是我国最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四是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兴办经济特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过程中曾很好地发挥了“窗口”作用。要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开放地区或开放地带,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沿海:包括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国家先后确定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周围省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契机,着重推动重庆以下长江流域的全面开发开放,以贯通东西、幅射南北。浦东虽然没有被命名为特区,但迄今为上,中央给它的政策已优于深圳等5个特区。沿边:为适应我国内陆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先后决定开放东北的满洲里、黑河、绥芬河、辉春四城市,以及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的一系列沿边城市。沿路:是指从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这段铁路的沿线地区,它是连结欧亚两洲“大陆桥”的一部分。内陆开放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层次,它是对外开放格局的纵深腹地,是加快内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90年代初开始,国家先后批准所有内陆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内陆中心城市实行开放优惠政策。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在开放范围上,除经济领域外,在政治上、军事上、思想文化上都要开放;都要吸收、借鉴和利用其他国家一切积极的对我有益的东西。20年来,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诸如互派留学生、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等丰富多样的交往活动。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他领域的对外开放,又促进了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30年来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是开放领域不断拓宽的过程。在开放空间上,由生产领域扩展到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许多领域,全面走向国际市场。我国对海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涉足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出口带动型的制造业,科研开发型的高科技与信息业、贸易与金融型的服务业、劳务输出型的工程承包业等诸多行业。在开放形式上,全面地利用国际通行的各种贸易形式和投资形式。
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显著增加。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意味着竞争更激烈,经济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与各国的经济联系继续加深,贸易摩擦增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等一些新的现象不断出现。为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加强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外开放推向新的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首先是以“引进来”为主。通过积极引进大量的国内急需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 “引进来”的基础上又开始实施了“走出去”的新战略,并取得初步成效。我国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因此,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戈尔巴乔夫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