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黎波里塔尼亚安全局势

大家都在看
因利比亚局势恶化,多国在利比亚人士逃离黎波里。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特稿:难民问题日趋严峻谁之过|摩苏尔|的黎波里_凤凰资讯
特稿:难民问题日趋严峻谁之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4年流离失所问题全球趋势》报告,2014年,输出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次是阿富汗和索马里,来自这三个国家的难民数量占到全球总难民数的一半以上。
原标题:特稿:难民问题日趋严峻谁之过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李洁)此起彼伏的冲突、战争、迫害、自然灾害,让全球流离失所问题日趋严重。2014年,全球流离失所人数比上一年增加830万,达到5950万人,再创新高。而这一年,能够有机会重返家园的难民仅有12.6万。假如把全球流离失所者聚集起来成为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将是世界排名第24的人口大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益严峻的难民潮?除自然灾害和贫困外,发生难民潮的主要根源是战乱和武装冲突。移民问题专家认为,一些国家的局势动荡离不开西方国家的不当干预,在利益驱使下的介入导致了这些国家大规模动乱和长期不稳定;同时,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长期以来源于战乱和贫困。难民潮的发生离不开政治。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以提醒国际社会关注全球各地难民的困难处境。想回又回不去的家去年6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攻占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阿里同60万摩苏尔人逃离家乡。“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我们都梦想回到摩苏尔。”被迫离开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乡,是阿里心头无法愈合的一道伤口。今年5月,“伊斯兰国”武装占领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回想起逃难时的情景,已经逃到安全地区的纳吉仍神色惊恐。他痛苦地说:“我们的军队逃了,美军的空袭也没能拯救我们。现在我身无分文,每天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沿街乞讨,我们今后能去哪里?”在黎巴嫩贝鲁特的联合国难民署登记中心,坐满了从各地赶来的叙利亚难民。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办理延长难民身份手续,以便继续领取联合国难民署发放的救济物品。来自叙利亚阿勒颇农村的易卜拉欣满面愁容:“我已经过够了这种没有尊严的难民生活,每天都在祈祷战火尽快结束,以便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在经历了难民生活后,更觉得祖国比任何国家都好”。难民们表达得最多的愿望是早日结束难民生活,返回家园。但家乡正在发生的武装冲突和局势动荡让他们不敢回家。在肯尼亚东北部与索马里交界的达达布难民营,生活着约35万名因索马里内战而逃难至此的难民。尽管难民营的生活十分艰辛,阿米娜却坚持不回到索马里。和阿米娜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他们不愿意离开难民营,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回到索马里过那种伴着枪声、噩梦般的生活。达达布难民营协调人阿比说:“没有人想一辈子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对这些索马里难民来说,没有战乱的难民营成了他们的“家”,而那片哺育他们的家乡早已成了回不去的家。无家可归谁之过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4年流离失所问题全球趋势》报告,2014年,输出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次是阿富汗和索马里,来自这三个国家的难民数量占到全球总难民数的一半以上。“我们之所以沦为难民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民主的旗号挑起叙利亚内战所致。”在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的一处叙利亚难民营,来自大马士革郊区的萨勒瓦这样说。萨勒瓦认为,一些西方国家口头上大谈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但实际上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让叙利亚战火连绵不断。另一个难民营里的塔里克说:“这些西方国家根本不关心叙利亚百姓的死活,只是利用叙利亚反对派来达到他们控制叙利亚的目的。”一些移民问题专家认为,种种动荡局势都离不开西方国家的不当干预,因为往往在外力介入后才出现大规模动乱和长期不稳定,难民潮的发生离不开政治和利益。利比亚的黎波里大学政治学教授舒克里说,卡扎菲政权遭推翻后,是西方国家的“只破不立”使得利比亚安全和执法机构虚弱,人为制造了难民潮这样一个复杂的难题。重返家园路在何方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报告,2014年共有近22万人穿越地中海偷渡到欧洲,是2011年高峰时期的3倍还多。而地中海偷渡船翻沉事件屡屡发生,上千名偷渡者丧命途中。但从目前看,欧盟除了“出钱”在地中海加强巡查和搜救外,其他举措的实施都存在阻力。对于欧盟拟采取军事手段打击难民偷渡的提议,的黎波里大学人口学教授赛德格表示,欧盟的这一提议夹带私心,仅出于单方的利益考量,不能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根源。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跨大西洋中心”执行主任莱塞认为,移民问题具有长期性,欧盟需要一个更加全面的移民政策来应对地中海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利比亚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媒体中心主任阿布拉斯认为,欧盟应该同利比亚政府合作而非武力干涉,用于展开军事行动一半的资金,就足以资助这些难民所在国的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专家认为,非法移民问题已经演化成一个全球问题,贫穷、疾病和武装冲突都是致使非法移民增多的原因。国际社会需要寻求从根源上永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05641
播放数:323335
播放数:1393152
播放数:279018
48小时点击排行的黎波里安全形势好转(图)
8月31日,在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利比亚民众聚集在一起庆祝开斋节。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在反对派控制下安全局势正在好转,利比亚民众31日清晨迎接42年来第一个没有卡扎菲执政的开斋节。与政治形势一样,利比亚人开斋节前夕的生活与以往截然不同。英国政府将向利比亚中央银行发还部分被冻结资金。
  截至31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进驻的黎波里已经9天,的黎波里安全形势逐渐恢复正常,夜晚已经听不到密集的枪炮声,街上也已基本上看不到反对派和政府军的武装人员,设在主要街区的临时哨卡也明显减少。
  新华社报道员在的黎波里街头看到,尽管食品、药品、燃料等供应依然短缺,但居民已经敢上街采购生活用品了。糕点店和甜品店里又恢复了往日人流熙攘的情景,人们争相采购过节用的蛋糕及糖果等。
  在的黎波里和其他城镇,越来越多的人自发走上街头,清理战争留下的成千上万吨垃圾和残垣断壁。的黎波里的青年志愿者穆罕默德说:“现在利比亚已经是我们的了,为了自己,我们必须把它打扫干净。”
  中东局势动荡 未来迷雾重重
  ●突尼斯的本·阿里亡命天涯 ●埃及的穆巴拉克铁笼受审 ●利比亚的卡扎菲下落不明
  新华社记者
  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在亚洲西端、非洲北侧中东,抗议示威、暴力冲突如惊涛骇浪,滚滚而来,掀翻了一个又一个老牌政权。突尼斯的本·阿里亡命天涯,埃及的穆巴拉克铁笼受审,利比亚的卡扎菲下落不明。
  9月1日,利比亚国际联络小组会议将在巴黎召开,会议将对利比亚战后安排问题进行磋商。这表明,半年多来一直牵动着世界神经的利比亚局势开始转向战后重建。
  但是,动荡远未止息,未来迷雾重重。中东剧变将如何继续演进?将如何影响这一地区的政治生态?将对大国的利益产生什么样的牵扯?
  叙利亚、也门局势将走向何方
  继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之后,眼下在中东动荡漩涡中颠簸得最厉害的,要数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和也门的萨利赫政权了,尽管约旦、巴林、摩洛哥等国的政权也面临危险的暗流。
  也许是受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启发,叙利亚反对派8月2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宣布成立“全国委员会”。此前,也门反对派也成立了“全国和平变革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的目标都是为未来接掌政权做准备。
  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产生了:叙利亚和也门局势的发展是否将步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的后尘?
  国际观察家们认为,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海湾合作委员会强力介入,也门国内冲突已经出现和平解决的强烈征兆,而叙利亚国内的政治对峙虽然尖锐,但并未出现爆发内战迹象。
  中东政治生态将更复杂
  传统的中东内部平衡将进一步动摇
  中东剧变前,这一地区的内部平衡由两大派构成:一是以埃及和沙特为核心的温和派,一是以伊朗、叙利亚为核心的激进派。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都背靠后一派。
  埃及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成员阿克拉姆·胡萨姆表示,就区域影响力而言,埃及和土耳其将会增强,而伊朗和叙利亚会削弱。
  产生新政权的国家的未来政策取向更难预测
  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泰德·卡彭特指出,中东剧变前,即使是利比亚和叙利亚,它们还是为这一地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同时它们的政策也是可以预测的。但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变量。
  “一种可能是,(这些国家)出现和以前类似的政权,虽然领导人变了,但基本的方向、基本的领导风格、基本的政策还是大致一样的。另一种极端就是,出现激进的变化,出现伊斯兰政权,然后这些政权变得对西方敌对。”卡彭特说。
  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将更艰难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短期内,中东和平进程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多是负面的。
  这是因为,不管发生剧变后的国家出现何种新政权,但在决策中将更多顾及民意,而阿拉伯民众对以色列普遍怀有对立情绪。由于美国一直偏袒以色列,阿拉伯民意对美国长期不满。
  大国将加剧在中东博弈
  瓜分战后果实欧洲将跑得最快
  法国外交部长阿兰·朱佩8月27日说,法国介入利比亚军事冲突是“对未来的投资”。朱佩的这番话露骨地道破了西方国家介入利比亚危机的真正动机。
  于是,当利比亚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已经捷足先登。
  英国石油公司8月22日已宣布将在条件允许时重返利比亚。据报道,英国石油公司将寻求扩大在利比亚的投资;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从今年4月开始就与利比亚反对派保持接触,战争尚未结束,埃尼已派遣工程人员前往班加西。德国公司也睁大眼睛,觊觎着利比亚的油田。
  美国也将尽量多捞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利比亚战争中,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反对派也不可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美国不但推动了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的有关决议,早早就冻结了卡扎菲政权的资产,而且在战争初期,还担当了“总指挥”的角色。
  战后,在切分胜利蛋糕的时候,美国当然不会把自己的那一块“拱手相让”。
  北约是“惨胜”的赢家
  在利比亚战事中,北约故意曲解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把保护平民的行动转变成颠覆卡扎菲政权的战斗,帮助反对派实现了最终目标。
  “北约显然是大赢家。如果利比亚战事陷入僵局,无疑将给西方联军带来巨大伤害。但现在北约实现了其政策目标,而且是在没有派遣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实现的(除了那些与反对派联络的特别行动部队)。”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洲中心主任彼得·范说。
  然而,西方国家对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干涉能否带来“皆大欢喜”的结局,仍是未定之天,前有索马里的惨痛教训,后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面教材。
  分析人士认为,卡扎菲倒台后,西方国家无疑会在短期内扩大自己在利比亚的影响,并借此“邀功”,要求反对派上台后提供各种特权和优惠,包括在获得油气资源方面的特权。但是,从长期来看,西方国家未必始终处于谋取自身利益的制高点上。
  从利比亚到埃及、突尼斯,从也门到叙利亚、巴林,中东局势仍在剧烈震动,未来充满迷雾。
  穿越迷雾,国际社会将发现,主权、独立、自决、国家和民族利益将是这一地区人民的最终抉择,一切外来干涉终将“无可奈何花落去”。
  (据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74627条
评论72298条
评论67859条
评论56686条
评论54729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最新播报:
利比亚局势明显恶化 我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新华网的黎波里7月15日电(记者陈向阳 张远)鉴于连日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东部城市班加西等地接连爆发激烈武装冲突,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15日发布安全提醒,要求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避免前往冲突区域。
安全提醒说,民兵武装在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的交火仍在持续,进出港航班均被取消。使馆建议在利中国公民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冲突区域,注意与亲友保持联系,并登录使馆网页登记个人信息,以便使馆联系和提供协助。
使馆在安全提醒中公布了领事协助电话以及商务处联系电话,提醒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如遇紧急情况,立即向使馆以及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数支支持宗教势力的民兵武装本月13日对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发动进攻,企图从支持世俗势力的民兵武装手中夺取对机场的控制权。冲突爆发后,利比亚民航局立即宣布关闭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取消未来三天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
利比亚临时政府发言人说,的黎波里国际机场近九成停驻飞机在冲突中遭到毁坏。利临时政府已考虑请求国际社会干预。
14日,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发表声明称,由于利比亚安全局势急剧恶化,特派团已无法继续工作,将撤出全部驻利比亚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的黎波里国际机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