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乡郧阳农村精准扶贫名额额

&&01版:一版
用爱心点燃但愿 用举措播种阳光
“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公益捐赠勾当在安定区大河学校举行
作者:王进学
新闻&&&&时候:日&&&&来历:定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王进学)日前,上海众谷公益、芨芨草公益的爱心人士带着对山区孩子的无穷关爱,来到安定区杏园乡大河学校,举行了“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公益捐赠勾当。此次捐赠是在安定区杏园乡张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帮扶队队长杨宝权的积极协调下,上海公益单位向该校捐赠了价值13万元的再生电脑30台(25台台式电脑、5台条记本电脑)。  捐赠勾当对杏园乡教育精准扶贫事情将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该校师生暗示,将倍加爱惜这份来自上海的礼品,以实际举措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杰出民俗,唤起更多人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体贴农村塾子的发展。  据了解,上海众谷公益践行“全民公益、全民环保、全民低碳”的理念,组织实施“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和“爱翱翔?乡村教师培训”两个项目,通过汇聚各方优质资本,用公益体例使中西部贫困地区分享到了发财城市先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备等资本。项目已成为上海公益组织的一壁旌旗,荣获结合国、中国、上海市各种奖项30余项,2011年被评为“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公益项目”第一名。项目为甘肃、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28个省市区偏远乡村塾校及农人工后辈学校捐建电脑教室139间,为511所乡村塾校849位教师供给了体验式培训,累计有30万乡村师生收益。上海芨芨草公益奉行“随手公益,快乐志愿,日行一善”的公益习惯和志愿办事态度,累计在西部省市区捐建爱心图书室50多个,课桌椅20000多套、体裁用品5万余件,募集资金100多万元,累计直接受益的乡村师生2万余人。关于印发《繁峙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 17:53 来源:繁峙县政府办 作者:admin 点击:
繁发〔2015〕18号
中共繁峙县委
繁峙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繁峙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
各乡(镇)党委、政府,居民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扶贫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繁峙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 中共繁峙县委
&&&&&&繁峙县人民政府
&&&&&&&&&&&&&&&&&&&&&&&&&&&&&&&& 日
繁峙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加快全县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步伐,确保以&四到村四到户&为抓手,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坚持&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理念,以&一区一带十大产业园区&为承载平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切实增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贫困户,真正用在贫困地方,努力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总体目标与时间要求
全面推进&四到村四到户&(即项目规划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干部到村到户、扶持资金到村到户),实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高于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高于全市贫困区县平均水平,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县的贫困乡镇、贫困村实现现行标准(人均纯收入2736元)下的脱贫,减少贫困人口7.4万人,全县年均脱贫1.5万人。(详见繁峙县精准扶贫五年规划各乡镇脱贫人口分配表)
三、精准扶贫总体规划
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繁发(2014)39号)的精神,紧紧围绕&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以园区化、基地化、项目化、产业化为支撑,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有新亮点,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现按区域和项目对精准扶贫做出如下总体规划。
(一)分区域规划
1、边远山区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柏家庄乡、大营镇、砂河镇、东山乡、横涧乡、神堂堡乡、岩头乡的边远山区,对居住人口稀少、居住环境恶劣的村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此项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五件实事&之一,2014年已将这项工程列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工作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坚持以城镇化为主,因地制宜采取县城安置、城郊和中心乡镇安置、小村并入中心村安置和分散搬迁安置&四位一体&的多种形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扎实推动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扎实开展。总体规划搬迁经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的,户籍人口在300人以下、实际居住不足一半、农户自愿的贫困村(含自然村),及2014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认定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2、丘陵山区实施经济林、生态林绿化带工程。繁城镇、下茹越乡、集义庄乡、砂河镇、金山铺乡、神堂堡乡等丘陵山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按照&13232&重点林业工程规划,重点完成繁城镇、下茹越乡、集义庄乡新造林4.25万亩。在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格外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经济林营造比例。进一步发展仁用杏、白水杏、红富士等经济林,形成跨乡连片种植,以繁城镇赵家庄村为重点的白水杏、仁用杏、红富士苹果、玉露香梨为特色产业基地20000亩,实施贫困村人均半亩经济林工程,带动周边6个乡镇34个村1.5万人脱贫。
3、山川地区实施小杂粮、畜牧业产业工程。以谷子、黍子为主导产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以光裕堡乡、杏园乡、繁城镇、金山铺乡、柏家庄乡为主的5个万亩连片杂粮示范区(片)。在杏园乡、光裕堡乡、东山乡、金山铺乡、横涧乡的南部丘陵区发展畜牧业,结合我县出台的《繁峙县关于加快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牛羊产业发展&&四补一贴&实施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化养殖园区建设、&5+1&肉羊肉牛养殖户建设、人畜分离标准化小区。同时对建设牛羊交易物流市场及屠宰加工厂、饲草种植及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建设项目进行奖补。实施贫困村人均2亩小杂粮、人均2只羊工程,带动7个乡116村2.6贫困人口脱贫。
4、平原地区实施高效农业、标准化养殖工程。在繁城镇、砂河镇、杏园乡、集义庄乡、下茹越乡、东山乡、金山铺乡滹沱河沿线平川区,发展高效农业和标准化养殖产业工程。进一步完善集义庄千亩温室瓜菜园区,提高设施有机农业示范园区综合生产能力。新建综合蔬菜物流园区、深加工基地、运输公司、网络信息平台中心、花卉温室等设施,打造集采摘、现代观光旅游一体的示范温室。打造以集义庄乡、金山铺乡两个核心示范区为中心,辐射杏园、东山、砂河、大营等6个乡镇的6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全面提高我县玉米生产水平。适度发展畜牧业,重点发展后河园区、和村园区,以&两牛一猪一羊&为主的十大畜牧主导品种,结合我省千园万场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和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实施非贫困乡村插花贫困人口种菜养畜工程。实现人均一亩高效设施农业,人均一头牛或5只羊脱贫工程。带动8乡97村2.2万贫困人口脱贫。
(二)分项目类别规划
1、移民搬迁后续产业扶贫工程。在尊重群众自愿的前提下,五年内对我县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山区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大移民新村、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各职能部门共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培育发展后续产业,为确保搬出后&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今年省政府将扶持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列为&十大惠农工程&之一。依据省级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安排下达后续产业发展资金的任务和计划,对搬迁对象进行产业发展项目补助。由县政府统筹安排,集中扶持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构建新型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合作经营、家庭经营共同发展的新型后续产业经营体系。
2、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发挥区域优势,实施金融富民扶贫工程,扎实推进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攻坚。为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贷款难问题,从今年我县开始启动实施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富民工程&,此项工程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强农惠农十大政策。我县将邮储银行作为金融合作银行,现已注入5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金融合作机构按照注入扶贫资金总额8倍以上放大贷款额度。另外,省级扶贫部门将按年利率的5%给予贴息,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3、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一是突出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重点围绕牛羊为主规模养殖、设施蔬菜花卉、干鲜果经济林、小杂粮、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的特色产业,不断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新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利用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通过投资入股、土地租金或直接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实施旅游开发及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利用移民搬迁旧村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带动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参与旅游开发实现就业增收。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统筹解决企业产业扶贫融资难问题。统一规范产业扶贫企业贴息政策,对各类产业扶贫项目贷款,统一按照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企业产业扶贫项目优先享受&金融富民扶贫工程&贷款支持。将创新融资方式纳入贴息范围,通过发行私募债融资、信托公司融资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可享受贷款贴息政策支持。三是支持企业在全县贫困乡村实施产业扶贫开发。各类企业投资达到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基地,或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达到企业用工人数50%以上的项目,均可享受企业产业扶贫相关政策支持。四是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谋划和及时推介适合企业特点的产业扶贫项目。特别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引导推动、鼓励促成农产品加工企业、扶贫龙头企业与省属国有企业及省外知名企业开展多种形式项目合作,着力提高项目规模档次和质量效益,支持带动更大范围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增收。
4、教育扶贫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扎实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和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雨露计划&和教育扶贫力度,努力做到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农村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一技之长。一是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在继续对贫困高中生和中专生进行补助基础上,对农村贫困户中接受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贫困生给予生活困难补助。二是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在对考入公办本科高等院校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二本B类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实现教育扶贫应助尽助全覆盖,形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生、职高、职中生和大学生都给予帮扶的政策体系。三是组织实施好千村万人就业培训。结合新型农民职业培育工作,依托企业产业扶贫开发,进一步挖掘不离乡土的就业岗位,确保2000名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稳定就业。特别是支持农村妇女贫困劳动力有活可干,有业可就,逐步消除农村&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全覆盖,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务工收入明显增长。
5、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从2015年开始我县实施的农村危改工程用于精准扶贫识别对象。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视家庭收入、人员构成情况,合理确定改造面积和资金投入,逐村逐户建立档案,确保农村危房户基本信息准确无误。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的过程中,各乡镇要及时公布相关工程情况,提高危改项目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阳光操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不走过场。有效监督危改资金使用情况,让困难农户真正受益,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6、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力度,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现有基础设施基础上,结合全县发展规划,硬化完成所有乡镇的通村公路建设,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的目标。解决好水利基础设施延伸问题,建立起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灌溉问题。强化农村供电服务基础管理,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电网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成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农村电网,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用电,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鼓励支持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提高农村通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乡村通信网络覆盖率,提升广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信息服务水平。
四、实施精准扶贫具体措施
(一)精准识别
总的要求是,使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更强、精准化程度更高,确保&&四到村四到户&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1、精准建档立卡。根据《繁峙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程序,贫困户识别,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测算收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贫困村识别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全省贫困发生率的两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精准识别贫困类型。坚持分类指导,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进一步逐村逐户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仔细甄别,分类指导,对五保户和低保户中失去生产能力,无发展条件的纳入政府基本保障对象,社会捐赠、救济慰问等向其倾斜,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和有生产能力、有发展意愿的低保户纳入重点扶贫工作对象。
3、动态管理。贫困村、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做到有出有进,进出有据,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4、阳光操作。贫困户的确定,由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制定民主评议方案,逐户测算农户人均纯收入,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全县范围进行公告。贫困村的确定,由各村根据贫困村识别标准,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在规模控制范围内,产生贫困村初选名单。乡(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
(二)精准帮扶
1、项目规划到村到户。根据贫困户的主观意愿和客观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因户择业,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实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围绕畜牧、特色农业、小杂粮、中药材、经济林、旅游等产业,努力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殖大户。
由县扶贫开发领导组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帮助帮扶单位和乡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谁负责帮扶谁负责规划的原则,根据全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帮扶贫困村、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产业规划。以户为单位、以组或专业合作社为单位、以企业为单位分类进行扶贫。
扶贫部门要大力推进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和整体移民后期扶贫项目,因地制宜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帮扶干部到村到户。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通知要求,结合我县机关定点扶贫、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安排,以&单位包村、干部到户、稳定脱贫&的总体目标,县委、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繁峙县农村扶贫开发干部驻村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繁办发〔2015〕22号)文件,对我县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出的213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责任分解。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到户,一包五年,稳定脱贫&的总体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抓好干部驻村帮扶任务的落实,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和帮扶包村领导,每个贫困户都有具体帮扶责任人。
3、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各帮扶单位和包村干部要以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根据全县总体项目规划,落实扶贫到户责任制,针对所包扶贫困村制定贫困户年度帮扶计划,明确帮扶责任人和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具体帮扶措施,使贫困户收入水平有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有明显增强。
4、扶持资金到村到户。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县级产业资金到村到户,统筹各部门资金,根据产业规划,组织项目实施,吸纳贫困户参加就业和参加项目实施。县直部门和乡镇联系的产业扶持项目资金由各部门统筹安排到村到户。扶贫部门的专项扶贫资金要主要用于到村户项目的扶持,各行业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把扶持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经论证可行的产业项目,努力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殖大户。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全力支持和协助包扶单位完成减贫任务。县财政局、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要确保涉农资金使用安全,切实保障涉农资金到村到户。
5、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指导方针,重点在人、钱两个方面细化帮扶方式,确保精准扶贫到户到人。
6、因户施策,精准扶贫。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因户施策的帮扶措施,积极推进&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和项目资金,走出一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畜则畜、宜林则林的产业发展之路。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政府扶贫开发领导组负责组织全县精准扶贫的总体方案、安排部署;领导组办公室具体审核、督导、检查各乡镇、各单位&四到户&的实施。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乡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帮扶单位要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包村帮扶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职尽责,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宣传工作,发动社会扶贫力量参与扶贫,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努力营造决战贫困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职责落实。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要提高认识,强化帮扶责任,切实履行精准扶贫职责,帮扶措施细化到村到户到人。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将开展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年度考核结果将作为乡镇和县直包保单位党政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强化责任追究。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徇私枉法,弄虚作假,造成扶贫资金损失和其他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huaxiang)    ||
-- 国家部委网站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贸委
科学技术部
国防科工委
国土资源部
信息产业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计生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省市政府网站 --
-- 省直机关网站 --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山西省公安厅
山西省国家安全厅
山西省监察委员会
山西省民政厅
山西省司法厅
山西省财政厅
山西省人事厅
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山西省建设厅
山西省交通厅
山西省水利厅
山西省农业厅
山西省林业厅
山西省商务厅
山西省文化厅
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西省审计厅
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山西省地方税务局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
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山西省体育局
山西省统计局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山西省旅游局
山西省宗教事务局
山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山西省文物局
山西省粮食局
山西省中小企业局
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山西省经济协作办公室
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山西省物价局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山西省监狱管理局
山西省人民防空委员会办公室
山西省农机局
山西交通运输网
-- 市(地)党政网站 --
--县(区、市)党政网站--
【】【】【】【】【】【】【】【】【】【】【】【】
版权所有(C) 忻州市繁峙县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繁峙县府新街081号
主办:繁峙县人民政府 承办:繁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县长信箱: 热线电话:
技术支持:忻州市人民政府网络中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