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后来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和后来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和后来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和后来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我有更好的答案
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
因为丝绸之路是张骞走出来的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限制普通会员25份/天,赞助会员50份/天。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您。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共8分)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1)错误: 订正: (2)错误: 订正: (3)错误: 订正: (4)错误: 订正:答案(1)错误:卫青,订正:张骞;(2)错误:洛阳,订正:长安;(3)错误:西藏,订正:新疆;(4)错误:非洲,订正:欧洲。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两汉时期被称为( )A.西域B.漠北C.河西走廊D.新疆答案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文帝两次派出使西域②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③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④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4、西汉、清朝都在边疆设立了管辖机构。请根据表格中提示的信息列举中国西汉、清朝设置的管辖边疆的军、政机构名称。(3分) 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管理西域事务。 雍正帝时(1727年)设置,管理西藏事务。 清朝设置,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答案西域都护;驻藏大臣;伊犁将军。(3分)5、在全球史观的广阔视野下,中外交往史成为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古老的中国一路走来,外交的成败见证了民族的荣辱和国力的兴衰。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盛世雄风:古代中国的辉煌外交】材料一(1)图一、图二见证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兴盛。图一中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在位的皇帝是谁?(2分)(2)图三是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写出该条约的完整名称。(1分)【睡狮哀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同西方列强先后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3)有一座城市,因为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它是哪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什么?(2分)【巨龙风采: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曾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出东方巨龙的独特风采!(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列举两项70年代初期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2分)(5)“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之。(1分)(6)回眸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你有何感想或启示?(1分)答案(1)张骞通西域,明成祖(朱棣)。(2分)(2)中俄《尼布楚条约》。(1分)(3)南京,《九国公约》。(2分)(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日建交。(写出其中任意两例即可,2分。写中美建交不给分。)(5)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写出其中1项即可,1分。其它若符合题意亦可给分。)(6)中外交往源远流长,取长补短共谋发展;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才能独立自强;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只有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振兴民族,富国安邦;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等等。(写出1点即可得1分,其他若符合题意亦可给分。)6、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落伍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7、材料分析题(本题共6分)材料一 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也传到了西方。――摘自丝博网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唐宋元以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2)列举两例“隋唐宋元”时期我国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2分)(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2分)答案(1)①丝绸之路(1分)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1分)(2)唐: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遣唐使 宋:指南针的西传。元:马可?波罗东来(答出1个不得分,写出任意两个即可得分。注:答郑和下西洋和丝绸之路不得分)(3)①闭关锁国政策(1分)②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1分)(答出一点即可,意思对也可给分)8、阅读下面材料:(10分)材料一 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材料二 《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7000多公里。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2分)(2)请你介绍一位开辟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2分)(3)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3分)(4)请你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3分)答案(10分)(1)西汉(2分)(2)张骞(2分)(3)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3分)(4)复兴“丝绸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学生可自由发挥其想象力(3分)9、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图中,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答案C10、下列关于我国中央政府在对今新疆地区的管理措施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设立伊犁将军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答案:C11、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1)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距今 周年。(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该文献的实施距今 周年。(3) 年前,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答案(1)2150 (2)150 (3)6012、重大历史事件回顾。(1)汉朝时,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业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_。 (2)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为与封建主争取自治权,法国琅城市民的斗争方式是___________。(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流行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出现是在__________(改革)后。 答案(1)丝绸之路。(2)武装斗争(起义)。(3)查理?马特(改革)。13、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材料二 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材料三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材料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啊个历史事件有关?(1分)(2)宋代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其繁荣状况。(1分)(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1分)及促成这种特点的因素(2分)。(4)本世纪初,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最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1分)(2)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南宋的对外贸易所复,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1分。任答一点即可)(3)特点: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促成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或:加入WTO)14、西汉时期开通的“ ”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明朝前期的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架起了中外友好交往的海上桥梁。答案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15、(5分)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1分) 国别
结果 唐一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一日本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务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3)材料三中,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态度?(1分)答案(1)丝绸之路。(1分)(2)对外开放。(1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后果: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1分)(4)积极主动的与各国交流,学习他们文化当中先进的东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16、如图,历史地图记载着前人的足迹,历史书籍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这条商路形成于何时?对当时中国有何积极作用?(2分)(2)图二与图一有何联系?这部书对欧洲哪一事件产生了影响?(2分)(3)上述材料与问题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答案(1)汉代或西汉(1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汉朝对外交往或国家的兴盛。(1分)(2)马克.波罗曾沿丝绸之路到达中国,将其经历和见闻写成此书。(1分)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或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1分)(3)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交流有利于自身和世界的发展。(1分)17、如图,由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汉代和宋代对外贸易最大的不同是()A.出口货物的种类B.对外贸易的路线C.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D.出口货物的多少18、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答案C19、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实际也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走向融合的历史,民族融合推动国家统一发展是历史给我们的启发。下列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是( )。①张骞使西域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忽必烈“汉法”改革 ④文成公主入藏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20、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21、如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元二年(前139)到元朔三年(前126)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前后长达十三年。在经过河西走廊时,他们被匈奴发现并俘获。张骞被囚禁十余年后,终于寻机逃出来,依然不忘身上的使命,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撒马尔罕)到了阿姆河上游,终于找到了大月氏。然而此时大月氏早通过战争使大夏臣服,在这一带安居乐业,再也不想去跟匈奴报仇了。张骞回程中又被匈奴人抓住,所幸他再次逃脱,回到了长安。材料二: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的使命是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结成联盟,“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以断匈奴右臂”。这一次,他顺利地到达了乌孙的赤城谷,却正好乌孙发生内乱,又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但他却利用这次机会,与西域和中亚各国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请回答:(1)两则材料介绍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其中与我们学的史实有异议之处,请你指出来。(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作用有什么不同?(4)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的什么路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5)通过材料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张骞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张骞。答案(1)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与我们讲的不同,我们教材中是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而材料中是公元前139年。(2)汉武帝时期(3)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第二次目的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第一次的作用是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及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的作用是加强了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从此西去东来的人员增多。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4)丝绸之路。(5)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的探险家。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3分)(2)这条路线的在古代的起始点①是哪里?它现在的名称叫什么?(4分)(3)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4分)(4)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2分)(5)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2分)答案(1)丝绸之路。(3分)(2)长安(2分);西安。(2分)(3)西汉(2分);张骞。(2分)(4)西域都护府。(2分)(5)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材料三: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请回答:(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3分)(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成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8分)(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分)(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8分)(5)今天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答案(1)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历时13年,出发时100多人,回来只剩张骞和堂邑父两人。(2)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3)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4)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欧洲大秦;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5)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24、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7分)【图示解析】如图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1)上图中①②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应填写的地点是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 。(2分)【图片赏析】如图,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2)以上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的是 (填写字母)?(1分)【史料分析】材料一: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材料二:如图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4)材料二反映了明朝中外关系史中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分)【历史感悟】(5)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1分)答案(1)①长安(1分)②欧洲(大秦)(1分)(2)C(1分)(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1分)(4)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促进了南洋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5)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5、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7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⑴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1分)⑵宋代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请你结合有史实说明其繁荣状况。(1分)材料二: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⑶世界由互相隔绝到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请写出一个航海家的名字。(1分)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沟通起来以后产生的积极作用。(1分)材料三: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⑷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1分)及促成这种特点的因素。(2分)答案⑴张骞出使西域.(1分)⑵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任一点即可,1分)⑶哥伦布。(1分。其他航海家也可)积极作用:世界各地区间贸易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促进了物品交流传播。(1分)⑷特点: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促成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26、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走向是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答案C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图材料二: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问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当时中国是什么朝代?(2分)(2)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转到欧洲的?请写出它的路线及为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人物。(6分)(3)今天,我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你能否利用这条交通路线给政府提些可行的建议呢?(2分)答案(1)西汉时期。(2分)(2)丝绸之路。(2分)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2分)张骞、班固等均可。(2分)(3)言之有理即可。(2分)28、看图学史:(10分)如图:(1)图中箭头所示的交通路线的名称叫什么?(2分)(2)说出这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2分)答案(1)丝绸之路(2)长安,欧洲(或大秦)29、分析说明题(12分)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摘自丝博网(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3分)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摘自《魏书》(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1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2分)答案(1)丝绸之路,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越过今天的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由安息转运到欧洲和大秦(3)北魏孝文帝,目的;为了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4)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1)上图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2分)材料二:国别人物内容结果唐 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唐 日本 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2)把上表填写完整并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6分)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案(1)丝绸之路(2)鉴真;对外开放;《大唐西域记》(3)闭关锁国;影响(略)(4)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