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次文代会四个主报告_中华文本库
第5页/共16页
标下组成了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文艺家,小资产阶级的文艺家,资产阶级的文艺家,以及其他一切爱国的新旧文艺人士。虽说在这个统一战线中,有一部分人在某些阶段上又忽略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原则斗争和严肃批评,产生了右倾的偏向。但整个说来,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是向前发展的,对抗日战争和民主运动是有相当的贡献的。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三年当中,在运动的主流方面,更有重要的发展和成绩。在国民党统治区,文学艺术工作者在百般压迫之下坚持了工作,一直到最后这支文艺军队并没有被打垮,而且产生了一些对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有强烈政治意义的作品,开始了若干在毛泽东文艺新方向的影响之下的和人民大众结合的努力。在解放区,由于客观条件的根本不同,由于在毛泽东思想的直接教育之下,由于许多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的学习和工作,从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以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解决了五四以来所未曾解决的问题,文学艺术开始作到真正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开始作到真正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极大的变化。这就是三十年来文艺统一战线的基本情况。这也就是三十年来文艺统一战线所获得的成绩和胜利的简略叙述。
三十年来,除了代表地主阶级的封建文艺已经在理论上解除武装,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法西斯文艺,一直受到全国文艺界和全国人民的唾弃以外,中国文艺界的主要论争是存在于这样两条路线之间:一条是代表软弱的自由资产阶级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路线,一条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的为人民而艺术的路线。三十年来斗争的结果,就是在欧美没落资产阶级文艺影响之下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理论已经完全破产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作品也已经丧失了群众。曾经在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之下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也逐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接受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领导。而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文学艺术,队伍日益壮大,方向日益明确,因此就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这样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中国资产阶级虽然也想在文艺上争取领导,但因为他们不能和人民结合,也就没有争取到的可能。这样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任何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他的努力就毫无结果。这正是深刻地说明了三十年来中国的文艺运动的新民主主义的性质。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里面说:“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较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的确,“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这个三十年来中国文艺历史的重要教训,一切认真的想在文艺上有所作为的文艺工作者都必须记取。现在,伟大的中国的革命的胜利震动了一切过去没有卷入革命的人们。这就使文艺统一战线也可能取得比过去更广泛的基础。毛泽东主席最近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说:“中国的革命是全民族人民大众的革命,除了帝国主义者,封建主义者,官僚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而外,其余的一切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有一个广大的和巩固的革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广大,它包含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文艺界的统一战线也是这样,文学艺术工作者首先应该在毛泽东主席所说的这样的范围内在政治上团结起来。文艺上和政治上一样,统一战线里面有着不同的阶级,就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观点。这些不同的观点不可能一下子就归于一致。因此,我们容忍这些不同观点的存在,但是我们除了首先在政治上团结之外,还希望在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团结。希望经过文艺界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经过文学艺术工作者本身的努力,能够完全达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文艺界和政治上一样,只有团结,没有批评,统一战线是不能巩固的。文艺界应该有一种健全的民主作风。只准自己批评任何人,不准任何人批评自己的歪风是一种专制主义的表现,应该为我们有思想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所不取。
各位代表先生们:我们这个空前盛大空前团结的代表大会能够召开,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革命和文艺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正确的领导之下,经历了长期的残酷的武装斗争和其他种种形式的斗争之后,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不久即可全部肃清。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在准备召开。全国性的民主联合政府即将成立。中国革命即将开始一个广泛的从事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来召开这样一个代表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出席了各方面的爱国民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代表人物,在这个大会上我们回顾过去,瞻望未来,不能不考虑到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当前的任务和这个广泛的文艺界统一战线今后应该如何加强组织,以便我们共同奋斗的问题。这是要在这个大会上来讨论和规定的。为了引起各位先生的讨论,我就来抛砖引玉,根据我以上对于中国新文艺的性质和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的认识,先来提出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今后的具体任务。请各位先生考虑:
第5页/共16页
寻找更多 ""第一次文代会四个主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一次文代会四个主报告
上传于||文档简介
&&周​恩​来​、​郭​沫​若​、​茅​盾​、​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做​的​报​告​。​有​需​者​留​下​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转载]第一次文代会&袁牧之&讲话
关于解放区电影工作
  一 抗战时期
  解放区开始有电影工作是在一九三八年秋季,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成立了电影团,下辖一个摄影队和一个放映队,当时技术人员很少,摄影队的六七个干部中才只有三个电影专门工作者。
  一九三九年一月,摄影队从延安出发到华北敌后,拍摄了第一部解放区的历史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一九四○年以后摄影队回到延安,在国民党反动派物资封锁下,继续拍摄了:《延安第一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工业展览会》,《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等片。这些影片都是在缺乏近代水电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制成的,我们在无声片放映时用留声机配及扩大器说明的方法来完成宣传任务。因为当时根本没有录音设备。
  二 “八一五”至东北及华北解放
  抗战胜利以后,一九四六年四月下旬我们接管了长春伪“满映”制片厂,五月上旬因为战争情况将该厂器材及部分旧有人员迁至北满合江省兴山,开始建立人民的电影厂——即现在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同时拨出重要器材的三分之一及少数技术人员进关交予华北解放区,拟在华北另外建立一个电影工作的据点(后来成立了华北电影队)。
  当时我们虽然有了器材,但如何建立起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电影,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建立东影厂,首先是忙于搬家和安家,从长春搬到了距离佳木斯东北一百余里的矿区——兴山,除了器材之外,一切都要重新着手建立,当时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旧满映的人员,如何改造他们的政治认识是当时首要的课题,而解放区的绝大部分干部,都是从未从事电影工作的,如何动员他们去学习并掌握电影技术,也成了建厂初期的最重要的关键,同时另一方面,又必须吸收广大青年用以培养大量的技术的和其他的干部,来适应当时与以后的需要,这样,我们便从有了器材,学习政治,掌握技术,培养新的干部来构成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基础。制片是从一九四七年开始的,初期的制片方针,是先从新闻记录片做起,从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出第一个作品到一九四八年底止,共出了九个出品。平均约两个月制成一部出品。
  这一阶段前后共二年时间,最初的搬家与安家获得了生产工具,又从工作中培养获得了初步的人力,这是新的人民电影厂中生产力的初步成熟;接着来到的问题是如何健全新的生产关系,并尝试有计划的生产。
  为此,遂更进一步开展了“正规化”,“科学化”,“统一化”的三化运动,订立了保证生产的公约,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订立了一九四九年的生产计划,任务较前一年增加一倍,即平均每月一个出品,全年制片十二部,共十万呎成品的计划,其中新闻记录片与故事片各半(随着东北的全部解放,东影厂已于本年春迁回长春“满映”旧址,最近因东影厂干部部分调北平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新闻片记录片的计划将由平影厂完成,东影厂只完成故事片的任务)。
  关于华北电影队,于一九四六年原拟在张家口成立一个制片厂,但当时亦因张市的战事关系,不得不暂时的迁至山沟里,在华北军区政治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华北电影队;而他们所遭遇到的困难,无论从人力、物力来说,比起东影厂的条件,则更为困难,得不到制片的发展。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他们将大部分器材藏在山洞里而将必要的制作器材装备在一辆大骡车上,在任何的情况下他们完全同战斗部队一样,可以随时随地转移,他们发挥了高度的热情和创造去克服种种的困难,以坚持工作,所以大多是用手工业方式来完成了一些新闻记录片。例如要从三里外挑水来冲片子,天气热大家就用扇子扇片子,录音依靠摩托车发电,拷贝机利用旧的摄影机,不能调光,没有自动回转;总之,一切一切惟一的办法只有用手来解决困难,但也终于先后完成了两号新闻记录片(今年四月华北电影队的制作部门已合并于北平电影制片厂工作)。
  根据上述情况,解放区的电影事业从两手空空发展到有规模的制片厂的建立,这之间曾与种种的困难作斗争,但更重要的是与思想作斗争,这是人民电影事业成长起来的主要因素。在思想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的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与爱好,而逐渐摸索着建设为工农兵服务的电影。
  我们在这几年的过程中,不仅在为建立工农兵电影的理想而学习,同时也从行动的实践去服务。我们的编剧,导演,演员等创作工作者,轮流的深入农村,深入部队,深入工厂去体验生活,搜集材料,摸索着工农兵电影的内容与表现方法。例如第一部故事片《桥》,一方面虽然还存在了很多缺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我们创作工作者所要共同追求的方向。
  我们的摄影队(已从最初的三个队发展到现在三十多个队),特别是其中大部分的战地摄影队,雨淋日晒,风吹雪打,在最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地随着部队行军作战,他们不仅意识到作为一个人民电影摄影员的光荣任务和作用,并因为每到一个部队,就提高了该部队的战斗情绪,因而更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极有作用的政治工作者,更有了不顾一切,英勇牺牲的精神,随着尖刀连,尖刀排,以至尖刀班,突击进到敌人的腹地,作战地摄影工作,也由于这样而不幸牺牲了我们三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解放战争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摄影师张绍柯,王静安,杨荫萱同志,也由于他们伟大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而获得了在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的记录片:《解放东北的最后战役》。
  三 目前阶段
  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开展下,长春,北平,南京,上海等地各敌伪制片厂已先后接管,根据新的形势,及今天电影管理工作繁重局面,业已成立了中央电影管理局,它的任务是管理全国公私营电影事业及对国际上有关电影事业之一切联系。
  管理局目前直辖之国营电影事业暂分为制片及发行二大系统。
  一、制片厂已有东北电影制片厂及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方面俟接管完竣后,即将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厂。
  二、发行系统现已成立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及华北影片经理公司,上海方面亦即将成立华东影片经理公司,此后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发行机构与发行网。
  四 主要的经验教训
  人民的电影事业,在几年来摸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和获得的经验与教训确是多方面的,目前尚未得机会从事全面的整理总结;为便于在文代大会上作一简略的报告,这里只提到三个主要的经验教训。
  第一,从一九三八年到现在这十二个年头里,我们从两架敝旧的放映机,一架三十五米的古老的“矮摩”和一架十六米的小摄影机起家,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到目前马上就要成立国营第三个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并将同时成立全国各地发行机构与发行网的今天,并在此过程中能够使我们在方针和方向上未绕大圈子与走弯路,这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新兴事业的正确领导,热诚的爱护与大力的支持,从党中央直到各级地方党和部队中的党以及各级政府,部队,机关,团体,在一切与电影事业有关的问题上,全做了充分负责的领导与帮助,这就使人民的电影事业获得了有力的依靠,否则解放区电影事业能有今天的局面是不可想像的。
  第二,解放区现在已经有了一千多个电影工作人员,这包括了最早延安电影团的人员,伪满映的人员,党中央从西北各单位调来的人员,东北文工一团全体人员,华北电影队的一部分人员,和正在从学习与工作中改造的伪中电三厂的人员,以及由我们所办的第一、二、三、四期训练班毕业的学员们,总之是从许多不同的单位合并的。但在每一单位合并之前,我们都首先相互提出警惕并共同抱下决心,以毛主席整顿三风的精神来彼此防止宗派主义,山头主义,与小集团主义,并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作斗争,这样,我们才达到了基本的团结,由于团结才有了力量,这是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第二个经验教训。
  第三,由于上述依靠了党的正确领导和基本上团结一致的干部条件,我们才能够全体一致以民主集中的精神,忍受了并克服了一切困难,坚持了并摸索了如何走向毛主席所指示的文艺方向,创造以工农兵为对象,为工农兵服务的电影。远自一九三八年起,以及在一九四六年建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初期,都是先用摄影机直接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的新闻记录片做起,然后再过渡到加工较多的艺术片。我们的艺术干部们一方面直接的走向工农兵群众学习与采访来寻求他们创作内容的源泉,另一方面又间接地从新闻记录片获取了经验。我们的新闻记录片和艺术片在立场上和方向上曾走了一条基本上是正确的道路,在风格上即使还是粗糙的,然而也已否定了传统的抄袭,初步地摸索了新的风格。
  但是我们还是锻炼得很不够成熟的,我们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还很低,掌握政策还很不够,创作方面也还残留着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以上是经验教训的第三点。
  五 结语
  十二年来解放区电影事业的发展,仅仅只能算是万里长征才开步,尚在幼稚状态中。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区的电影事业也随之扩大到全国范围,而成为人民国家的国营电影企业,这一国营企业又将在全国电影事业中居于领导地位。今后任务的繁重与前途的困难当比过去更甚,但只要按照上述依靠领导,紧密团结,坚持方向这三个主要经验教训所告诉我们的,更依靠于即将形成的人民民主政权的领导,更依靠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开诚布公地与最近会师的长期在国统区艰苦奋斗的进步电影工作者合作,虚心地相互学习,不断地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来加强团结,继续摸索主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电影,我们相信,上述三个主要的经验教训既曾引导我们从几架旧的机器起家而发展到今天解放区电影的胜利,我们也相信这三个主要的经验教训将引导我们到明天国营电影企业与全国电影事业的胜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代会_百度百科
文代会 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改称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分为中央文代会 和地方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于日开幕,7月19日闭幕,会期共17天,中间有若干次休会,实际开会时间为11天左右。至今已举办过9届全国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日开幕,7月19日闭幕,会期共17天,中间有若干次休会,实际开会时间为11天左右。
会上,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分别作报告总结了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工作。大会明确了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指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必须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表现工农兵生活,为工农兵服务。大会最后通过了《宣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和周扬任副主席,并成立了全国文联和文协等各个下属专业协会。 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这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始。从此,中国文学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建国后中央历次文代会
第二次文代会
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议代表。
第二次文代会意义: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1953年9月全国文协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10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
第三次文代会
至8月13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改选领导机构,主席是郭沫若。大会期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体代表。
第四次文代会
1979年11月,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改选领导机构,主席。大会期间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发表祝词。
第五次文代会
日至1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改选领导机构,执行主席为曹禺。
第六次文代会
日至2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会章,改选了领导机构。主席为周巍峙,常务副主席为高占祥,副主席为才旦卓玛、 、白淑湘、冯元蔚、冯骥才、吴厚民、刘晓江、李准、李瑛、李默然、杨伟光、吴贻弓、吴祖强、沈鹏、张锲、张君秋、罗扬、夏菊花、高运甲、谢晋、靳尚 谊(1999年增补田爱习、李世济,2000年增补赵志宏、陈晓光)。
大会期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开幕式。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在闭幕 联欢晚会上与代表们一同联欢。朱镕基副总理作关于经济形势的报告;钱其琛副总理作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丁关根同志在新当选的中国文联第六届全委会、中国作 协第五届全委会会议上作《团结奋进,繁荣文艺》的讲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作《肩负新使命,迈向新世纪: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而奋 斗》的工作报告。
第七次文代会
2001年12月,第七次文代会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希望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牢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个真理,高度重视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工作。特别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希望。
第八次文代会
2006年11月,第八次文代会召开,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称要高扬先进文化旗帜,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会上提出,要切实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打造文艺精品工程的能力。
第九次文代会
2011年11月,第九次文代会召开,胡锦涛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1]
.人民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