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抗日的革命将士出征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征的?

?视频列表自动连播
?近期关注度最高的视频纪念抗战文艺晚会:抗日将士出征歌-直播-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纪念抗战文艺晚会:抗日将士出征歌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扫一扫分享更方便
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
已成功订阅
下载客户端
独家抢先看新华报业传媒举倾心打造“交汇点”带来惊喜不断。[]
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
近期国家旅游局取消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
& & & 正文
《抗日将士出征歌》:生命的呐喊 出膛的子弹
【字号:&&】【】
  原标题:生命的呐喊出膛的子弹
  “陕北民歌粗犷豪放,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爱恨交加的歌唱。许许多多的优秀革命歌曲或用了民歌的元素,或以民歌填词的样式出现,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经典。《抗日将士出征歌》也是其中的一首佳作。”8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一谈起陕北民歌和抗战名歌,就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尚飞林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也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延安,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大潮之中。日,抗日战争爆发,大量的抗战歌曲迅速流传,形成了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团结一致、奋勇杀敌的精神力量。
  尚飞林介绍说,《抗日将士出征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其曲调简单明快,再加上进行曲的节奏,雄壮有力,恰似生命的呐喊、出膛的子弹,一经填词就广为流传。
  “我翻阅了一些资料,这首作品原来名为《革命将士出征歌》,最早的记载是1937年填词,但什么人填的词已经无从查找,这样的情况在延安时期比较普遍。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词一定是出自一位有较高文化素养,而且对全国抗战形势比较了解的人之手。”尚飞林告诉记者,从存在的几个不同的版本可以看出,这首歌后来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大概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又进行了多次的改动、扩充,尤其是对歌词中人物姓名的追加。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体的框架依然是最早的样式。
  据尚飞林介绍,20世纪70年代初,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关鹤岩率领陕西的词曲作家赴延安采风,根据当地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提供的陕北民歌素材,分别改编、创作出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工农齐武装》五首民歌。这几首新编民歌后来传遍大江南北,风靡全国,为陕北民歌的传播与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的《工农齐武装》就是《抗日将士出征歌》再一次重新填词的作品。
  “从《革命将士出征歌》到《抗日将士出征歌》,再到《工农齐武装》,这首陕北民歌以其朴素、大气的旋律和宽广、豪迈的情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一首风格独具、久唱不衰、在不同历史时期释放出不同能量的经典歌曲。由此,我们也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强大生命力。”尚飞林感慨道。
  (本报记者杨永林张哲浩)
  原标题: 《抗日将士出征歌》:生命的呐喊出膛的子弹
  稿源:人民网
  作者:
《抗日将士出征歌》:生命的呐喊 出膛的子弹
&&责任编辑:中江网编辑&&
本文中所记述的是德国外交部档案中记录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是以外交人员为主体的德国人群体对南京大屠杀的观察、记述和分析,这是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另一个角度的证明文本。这些材料作为第三方的冷静证词,证明南京大屠杀是无法抹杀的历史事实。这些材料使用了“亚洲式的”、“中世纪式的野蛮”这类词汇,并最早使用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概念。
”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于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提出过设想和时间表,比如先富带后富、“两个大局”、“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本文原标题:江泽民访日的意义。由于日本政府在“道歉立场”上不肯让步,中国政府内部也有过无限期延长访日的争议,但是,据中国官员告诉笔者,最后,中国当局总结认为,江泽民去日本访问的正面作用较大,至少可以增加中、日双方高层的相互了解,顺便也让日本高层人士体会到中国高层官员对各种问题的立场。
本文摘自《特别经历DD十位历史见证人的亲历实录》,曾五度进入中南海,担任中央高级领导人健康保健总管的王敏清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保健局的局长,他有一项例行的公事,就是每个星期六的上午九点,到北京医院北楼,听取有关住院的高层领导人病情的汇报。
1960年邓小平与毛泽东在北京(资料图)本文摘自《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薛庆超著,九州出版社,2011.4毛泽东逝世的时候,邓小平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处于一种活动空间仅限于自己家庭所在的大院内的“软禁”状态。他虽然不能亲自前往中共中央设置的吊唁大厅,向自己尊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表达无限沉痛的心情,但仍然和家人一起,在家中设置了一个悼念毛泽东的灵堂,献上了一幅花圈,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无限真挚的感情。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帖子主题:收集全国各地抗日纪念碑,让大家看看先辈们是怎么抗日的!
共&1255&个阅读者&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收集全国各地抗日纪念碑,让大家看看先辈们是怎么抗日的!
文章提交者:naddy001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收集全国各地抗日纪念碑,让大家看看先辈们是怎么抗日的!希望有的兄弟们一起来传。先发一张位于湖南浏阳境内的抗日伤亡将士纪念碑,立于1941年2月(三十年二月),正是相持阶段,很有纪念价值的纪念碑。
延伸阅读:
中国交警论坛欢迎您
公社基地:http://group.tiexue.net/122bbs/
全国基地: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收集全国各地抗日纪念碑,让大家看看先辈们是怎么抗日的!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常德会战纪念塔从1943年10月上旬开始,皖南、赣北、武汉、信阳等地的日军开始向江陵、沙市、石首集结。11月1日,日军第11军主力部队5个师团10万人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向南推进,分三路进攻军事要地常德,2个师团对抗牵制鄂西守军,战争阴云迅速笼罩古城常德。作为战时陪都重庆的一道屏障,常德是贯连华中五省两大战区的咽喉走廊,也是川贵物资集结中心。日军在作战命令中写道:“我军若将该地占领,东南可监视长沙、衡阳,西方可顾及四川东部,成为足以威胁重庆的战略要冲。”早在1943年5月,国民党74军军长王耀武便令57师进驻常德。57师师长余程万,生于1902年,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第一次东征和北伐,后任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是继李之龙后,最早进入少将官阶的黄埔生。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少将军官。他率领的57师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多次会战中表现出色。余程万对防御战极为擅长,1941年3月江西锦江上游的上高会战中,他指挥57师坚守下陂桥阵地,死守上高城,为兄弟部队赢得了时间,也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殊荣。常德会战前夕,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向罗斯福表示一定能守住常德,并电谕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与74军军长王耀武:“一定要保住常德,驻军必须与城共存亡。”随后,蒋介石又下达了“不成功,则成仁”的训令,再一次命令74军57师死守常德,企图把日军主力吸引到常德,在战略上对日军造成威胁,以便国民党军集中优势兵力反攻围歼之。日,时年41岁的余程万率部由郊区进入常德城防阵地。临行前,余程万给妻子写了绝笔书:“程万此次奉命保卫常德,任务固甚重大,但我以担负这个任务为光荣……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此诀别的时候,我谨将后句改为‘留取光芒照武陵’,吾妻以为如何?但念余从军二十余载,不治家产,景况萧条,高堂年老,以戎马倥偬,欠欠侍奉,但望吾妻艰苦支撑,以赎吾过……倘余果有不测,九泉之下再作孪涛。”遗嘱发出后,他即率领全师官兵宣誓:“非将敌寇驱退,决不生离常德”,并指嘱常德城一处高地为战死后的葬身之地。余程万开始有序地排兵布阵,分城郊防御,城墙防御和城市街道三个阶段御敌,准备与敌作生死一搏。为了民众的安全,余程万下令城内不留一人。57师与地方机关配合,强制居民疏散,余程万向全师8千余官兵发表了一篇长达3563字的《保卫常德文告》:“虎贲部队一向有良好的军誉……常德城里的各家各户,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取物,如有故违,就地枪决。”上等兵刘为才为市民担送行李出城后,索要2块大洋。余程万毫不犹豫地下令将其枪毙,以严明军纪,全军官兵莫不凛然正色,丝毫不敢懈怠。日军围攻常德城之时,城中的16万居民,除少数警察坚决要求留下抵抗外,均已安全转移。包围“放水” 传单“攻心”日军攻城无所不用日,日军第68师团户田部队500多人,利用汽艇向徐家湖进犯,57师第169团第三营警戒哨两个排,转战30多里,击毙日军200多人,打响了常德保卫战的第一枪。日军拼力突破澧水、洞庭湖等外围防线,向着国民党军倒“V”字防线的顶部,沅水北岸的常德城狂奔而来。11月21日,日军向常德东南5公里的沅江之制高点德山,发动多次进攻,由于188团团长邓先锋贪生怕死,稍稍抵抗便撤下孤峰岭阵地,使守德山的169团部队终难支持。23日夜,德山失手,守军除1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德山失守,使常德城守军失去犄角和退路,给守城带来极大困难。日军的4个师团均直指常德,从西、北、东三面对常德城中的57师8千人形成牢固的包围之势!23日,日军第11军所属3个师团,开始以三倍的兵力,配合飞机、大炮、毒瓦斯、燃烧弹向常德城猛攻,57师在四面包围中顽强抵抗,日军进扑三日均不得逞,又继续增援,这时敌人已五倍于守军,他们在常德城各门集中了200多门大炮,从东南西北同时进攻。随着常德城保卫战的逐次展开,固守常德城的我57师伤亡越来越大,而北、南两面的增援部队又不能立即到达,形势十分危急。于是重庆军委会电令,“中美空军继续轰炸湖内敌船,并任常德制空”。中国空军第4、第11大队先后出动飞机袭击常德外围增援之敌,向常德城郊敌阵低空扫射,并协助地面部队作战。美国14航空队在洞庭湖区域协助地面作战,炸毁敌登陆驳船多艘,日步、骑兵皆有伤亡。日军大本营闻常德久攻不下,极为恼怒,电令限第三师团两天内攻占常德。日军增至6万人,大炮400多门。与此同时,国民党第10军和第74军向黄石,石门的阻击日军全力攻击,并占领此二处。为了避免陷入被包围之势,日军第11军指挥官横山勇竟然命令将在常德的包围网开一面,让57师安全突围,好尽快攻克常德,向上级交差,然后回军北撤逃出这个险地。可是,突围的大道开放了整整2天,日军喊话几近哀求,57师誓死与常德城共存亡,为战区主力争取时间。日军从北门、西北突破了若干缺口,守军寸步不让,与敌展开激烈巷战,日军死伤严重。到27日下午,8千余守城官兵,剩下不足3000名。横山勇集中所有炮火逐区分段将常德城完全炸毁,甚至令炮兵推进至第一线,实施零距离射击,由于城内储备炮弹与57师迫击炮口径不合,守军炮兵火力匮乏,因此日军炮火可以没有威胁地抵近射击,但这样的炮击仍不能摧毁57师的斗志,日军开始采取攻心战,向城内散发招降传单,“日军爱护汝等,宜速反对抗战,与57师将兵扬起白旗。”身为黄埔一期学员的余程万在传单上批语,“黄埔军事教育,无悬起白旗之一语。”11月28日,横山勇下令对常德发起总攻,大量施放催泪弹和窒息性毒气,严令日军第3航空队不顾地面炮火进行超低空轰炸。常德城一片火海,毒气烟雾弥漫,爆炸声天崩地裂。5万多敌人向常德城发起全线攻击。东门、南门之敌以波浪式的集团冲锋,逐排、逐屋地层层爆破。由美军空军总司令陈纳德统率的“飞虎队”改组而成的美国第14航空队出动P-40C战斗机连续袭击洞庭湖区域,并在沅江突袭渡江日军,日军损失惨重。同日,中国空军向常德守军投送弹药及牛、猪肉各2000斤,还有书刊报纸,并且在返回途中于汉寿围堤湖两岸击毁敌木船100余只。11时,日本步兵第133联队第1、3大队首先从马木桥向城内突入时,中美混合空军团对其进行了猛烈的空袭。强大的空中支援仍旧抵不住日军的猛烈攻城态势,29日,日军以云梯进入东门,57师退守城内。此时,余程万清点人数,参战时的8315名官兵只剩500多人,重武器被敌人击毁90%,弹药也消耗多半。因战斗伤亡巨大,57师将常德警察40多人编入部队,从常德警察局挖出战前储备的1万发子弹作为弹药补充,继续与日军展开殊死巷战。“鬼子虽然进来了,但每一条街道都让他们前进得那么艰难。连续打了一个星期,子弹几乎打完了,战士们削尖竹竿当武器,有的战士被敌人围住后,就拉响了手榴弹。”亲历此役的老兵吴荣凯回忆。12月2日晚,57师在已成火海的常德城步步撤守,最后剩下师部指挥所“仅300公尺左右”的弹丸之地,士兵仅剩300多人。日军曾以“凄绝”形容常德保卫战,在向大本营的电报中称“此次攻防战激烈之程度,不禁使人想起南京攻击时,‘重庆’军之战意,诚不可辱也。”后来余程万在《常德守城战纪实》中也写下了当时的状况,“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则使刀矛或砖石木棒,与敌人死拼。直至弹尽粮绝。”然而,弹尽粮绝,城破人亡,援军却久盼不来。余程万知道,赶来援助的51军仍在常德城西百里余外的长岭岗被日军所阻。第10师师长孙明瑾在益家冲遭敌堵击,身中4弹殉国。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攻到常德南站的第3师第7团援军,向常德方向发出信号后,未见回应,以为守城军全部阵亡,无奈后撤。余程万向第6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发出“弹尽,援绝,人亡,城已破”的最后一电后,决定突围求援!孙连仲接到电报后眼含热泪,悲痛欲绝。吴荣凯回忆,“12月3日凌晨,师长余程万来到我们团部,师部和几个团部所剩下的指挥官已经没有几个了,军事会议就在我们团召开。”由谁突围求援在师长余程万和169团团长柴意新之间曾展开了一次争执。“余师长让柴团长带一些人从德山突围寻找援军,自己留守在中央银行一带坚持,但柴团长说,援军来的肯定都是师长以上的将军,让我一个团长怎么指挥,还是师长突围吧。”就这样,二人争执很久,最后决定柴意新带着50余人留在城里。突围前,余程万望着这一片火海,不禁潸然泪下。随即,他率领余下200名将士,用木梯翻过南门城墙,寻得一只大破木筏,顺流直下,横渡沅江向南突围。上岸时,与日军遭遇,且战且走,其他人都跑散了,只有副官旷文清和一名卫士跟着余程万一起向西北方突围。在一个村口,他们正巧遇上了疏散在此处的常德难民,被人认出,扶入村中热情款待,天亮后村民由小路将其护送到黄土店,才脱离险境。后来余程万把突围出去的散兵集合起来点算,只剩83人。169团团长柴意新率领的51人誓死不降,全部阵亡。3日,常德大西门失守,全城沦陷。常德保卫战从11月18日开始,到12月3日结束,日军攻城兵力接近9万人,大小炮300余门,而我守城官兵仅8千人左右。57师以极其惨重的伤亡将日军牢牢地拖在常德达16天之久,但其它部队进展迟缓,没有能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日军致命一击,反而是陆续到达,逐次投入战斗,被日军逐个阻裁。最终未能实现歼灭日军主力的目标,使日军长驱直入,扬长而去。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烟俊六在日记中记录此役的伤亡数为1万人,而《中华民国史料丛稿》中记载,日军伤亡近4万人。根据多方资料汇总,日军伤亡1万人的数字较为可信。战后的常德从东门直接就可看到西门,城里远远近近全是瓦砾堆,日军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得到一座废墟。12月18日,国民党军欧震兵团夺回常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长沙岳麓山抗战纪念馆和七十三军将士纪念碑长沙会战:从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是为三次长沙会战。73军参与了这三次会战及以后的常德会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衡阳抗战纪念城衡阳保卫战: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华军于1944年向豫湘桂黔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方先觉第十军坚持四十七昼夜之衡阳保卫战是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场孤城保卫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位于:汉阴县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是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命名并派人领导成立的一支人民军队。其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所属的陕西警备第二旅沈玺亭部汉阴籍下级军官何振亚(继周)、沈启贤(继禹)、王展(武林)、罗少伟等领导的几次兵变起义人员组合而成的陕南游击队,日正式成立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自1935年冬至1937年春,这支革命队伍相继在秦岭南麓的安康、商洛和汉中结合部的10余县的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仿效红军打土豪、分财物、救穷人,为劳苦群众谋利益,写标语、发传单、宣传革命、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历经大小战斗二十余次。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交由中共中央代表罗瑞卿同志负责接收。 1937年初,这支武装已经发展到千余人,奉命离开陕南,进驻甘肃庆阳驿马关,编为红十五军团警卫团(何振亚任团长,李雪三任政委,沈启贤任参谋长),任弼时同志曾率领中央代表团前往慰问。“七?七”事变爆发后,该团主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4旅警卫营,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在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战中英勇杀敌。此后,这支部队的将士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其建制逐渐由营扩大为团、旅,最后扩大为师,成为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部队39军117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39集团军117师。该部队曾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湖北、湖南、广西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志愿军主力部队的三十九军117师,跨过鸭绿江后打响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一仗“云山战斗”,全歼美军王牌骑一师第八联队,“大振军威,大振国威,震惊世界”,后又南下收复平壤,智渡临津江,攻克汉城。因战功卓著,该部队主要指战员何振亚、沈启贤1955年被授予少将,扬弃在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在整个抗战中,中国共投入兵力16个师16.2万人,伤亡10万多人(以上数据根据国民政府1945年12月《滇西战役统计表》及《抗日战争期间滇西损失统计表》报告);腾冲民众伤亡1万多人;共歼日军22600多人。创全歼日军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国人深受鼓舞,盟国为之振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位于香港新界东部,面向西贡海。纪念碑基座的“西贡抗日英烈纪念碑志”, 以及碑园西侧巨大的石书,记载着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历史,从中我们可以追溯到纪念碑落成之缘起: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作为港九大队抗日活动主要区域的西贡,有众多的港九大队战士和西贡民众英勇捐躯。为了缅怀先烈,1983年至1984年间,游击队老战士和西贡民众发起筹建抗日英烈纪念碑,得到香港各界人士以及海内外西贡乡亲的支持,筹款100多万港元。纪念碑由广州华南工学院建筑设计院设计。1989年纪念碑园落成。2004年5月,展示全民族和海外侨胞抗日救亡的大型雕塑《赤子报国》在纪念碑园内竖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公主府公园内,始建于1933年10月,1982年由呼市人民政府拨款重新修葺。日,在距当时北平60余里的怀柔县附近,傅作义将军指挥华北军第7军团第59军将士,与侵华日军主力展开了一场激战。在这一战役中,中国方面阵亡367人。同年9月,傅作义将军派人从当时的战场上将其中203位烈士遗体装殓入棺,运回呼和浩特,并修建公墓。公墓建纪念堂一所和纪念碑一座,纪念碑高约12米,呈三棱柱形,碑的正面有傅作义将军题写的碑名“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碑的下首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碑文。碑文由胡适撰文,钱玄同书丹,简述了59军将士顽强杀敌的英雄气概,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丰功伟绩。碑的另两面,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日落成。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勋”四个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1937年抗战爆发后,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3200多名华侨机工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分批回国参加抢修滇缅路,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共有1000余人殉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和牢记爱国华侨的这一段光荣历史,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集资修建了这个纪念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华人而建立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最近热播的一部空战连续剧就是说的这个吧位于重庆南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2005年9月重新修建的甲山抗日烈士纪念碑甲山抗日烈士纪念碑座落于河北遵化市铁厂镇甲山脚下日,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12团政委刘诚光,率领二营四连和独立营特务连约300人护送一批政工干部去平西整训,途径遵化铁厂附近时遭遇日伪军3000余人合围,被迫抢占甲山。从凌晨与敌激战到午后,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先后4次组织突围,但因敌重我寡,只有40余人杀出重围;敌人以密集的炮火从山脚下逐层向甲山猛烈攻击,刘诚光率部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在弹尽援绝之际,刘诚光等人烧毁文件、砸毁武器,用枪托、石块与敌人展开肉搏。他们有的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有的死抱敌人纵身跳崖……刘诚光等258名八路军干部战士血洒甲山,壮烈殉国。刘诚光牺牲时年仅27岁,他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将满腔热血洒在了英雄的甲山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绍兴县孙端镇前小库村抗日纪念碑1941年4月绍兴县沦陷后,中共绍兴县工委先后组建绍兴皋北抗日自卫队、浙东游击大队等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42年1月底,皋北抗日自卫队、浙东游击大队与国民党绍兴县自卫大队联合攻打驻孙端伪军王阿宝部后,遭日军偷袭,双方在皇甫庄发生激战。战斗中,皋北抗日自卫队、浙东游击大队杜泰永、朱阿根等27位战士牺牲,牺牲战士的遗体被当地群众合葬在皇甫庄天华寺旁。后几经迁移,牺牲战士的遗骨埋葬地逐渐模糊。经绍兴市新四军研究会有关人员的多方调查,2005年8月,终于在皇甫庄贺家池边发现抗日英雄忠骨。为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县委县政府在浙东游击大队成立地前小库关帝庙旁筹建抗日英雄纪念碑,以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后世子孙。本文内容于
12:46:45 被naddy001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莫那鲁道抗日紀念碑位于台湾雾社。雾社即今日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的旧称,乃因其终日云雾缭绕,因而得名。相信大家都看了今年的台湾原住民抗日纪念大片莫那鲁道,请记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都曾日血奋战,抗击日寇,尽管那不是我们熟知的8年抗战,但是从此可知我们中华民族的抗日历史源远流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傅作义将军修建的位于呼和浩特市郊建的59军抗日烈士纪念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8215 工分:7824
左箭头-小图标
原武汉中山公园抗日纪念碑,具体细节不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7条记录]&分页:
&对收集全国各地抗日纪念碑,让大家看看先辈们是怎么抗日的!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将士出征歌 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