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者得仁,上帝允许自慰吗一切愿望如在眼前。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能像摩尼宝和如意树一样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给众生带来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益,那佛陀是否就像外道所谓的“大自在天”、“上帝”那样,是万能的呢? -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能像摩尼宝和如意树一样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给众生带来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益,那佛陀是否就像外道所谓的“大自在天”、“上帝”那样,是万能的呢?
 [点击:1129] 
您的浏览器禁用了脚本功能,无法支持繁简体切换和编辑字体大小。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能像摩尼宝和如意树一样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给众生带来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益,那佛陀是否就像外道所谓的“大自在天”、“上帝”那样,是万能的呢?
答: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外道认为他们的创世主是万能的,而佛陀则是三界的怙主,那么佛陀更应该是万能的了。这样的认识,是对佛陀的误解,反而把尊贵的佛陀想成了大自在天、大梵天、上帝一样的角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有情是万能的,这是这个世界的因缘规律所决定了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谁是万能的,“他”应该能直接消除贫困、不公,甚至直接消除地狱等众生的痛苦,但是这根本不可能发生,也与现量相违。因为世俗的缘起定律,已经决定了一切的现象,只有在因缘条件具备了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因缘条件,又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因素,而是又受它们各自的因缘所支配,因此认为不需要因缘而万能的有情,纯粹是一种遍计执的妄想,根本不符合真实的情况。外道的“大自在天”、“大梵天”、“上帝”等,其实是天界的天王,因为他们投生天界的时候,世界正好处于成住坏空中的成劫,因此它们误认为是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而以为自己有万能的力量,这种信仰,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那么导师佛陀不是万能,和导师佛陀的“能作一切义”是否矛盾呢?这并不矛盾,因为能作一切义,是指佛陀已经具备了救度众生所需要的一切的能力,就算给众生布施一个断证圆满的佛果,也完全做得到。但是佛陀的这些能力,要得到有效地施展,还需要依靠众生自身因缘的配合,这个因缘,就是众生的善根,具体而言,就是众生的根基与意乐等。就是说,尽管佛陀以不可思议的大慈大悲,无时无刻不在救度众生,但是如果众生没有生起寻求佛陀加持的意乐,也没有具备获得这些加持的根基,则也不能感受到佛陀相应的加持。这也就是接下来的偈颂里说的:“此由众生善,愿力现佛身。”
那么佛陀又如何来利益众生呢?佛陀的利益,就是通过逐渐成熟众生的善根,让众生产生并增上获得相应的福德的能力。佛陀本身,也正是走过了这样的一条道路,通过艰苦卓绝的菩提行,成熟了自相续的善根,而获得究竟的佛果的。
出世的解脱道对众生来说是全新而陌生的,因此众生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佛菩萨与传承上师,正是他们无微不至的逐步引导与加持,众生才最后成就了佛果,即使十地菩萨,也是在佛陀慈悲的接引之下,才进入金刚喻定,破除了最微细的一分无明,而成就佛果的。
由此可见,佛教的特色不在于赐福,而在于演说妙法。通过演说妙法,让众生认识到苦因的业和烦恼,以及苦果的生死轮回,本身都是客尘,是无常的、是有漏的、是无自性的,因此正在发生的当下,它就是虚幻性的,它们本身并没有束缚众生的能力,但是当众生将它们执为实有之后,它们的能力会骤然出现,而显现出种种迷乱的轮回现象,将众生牢牢地束缚住了。所以众生只要通过闻思修佛法的三个步骤,在自相续上改变因缘,放下对它们的执著,成熟善根,就能摆脱它们的束缚,呈现出本具的佛性,获得佛陀那样的真实利益。佛陀正是通过演说妙法,给众生揭开了这个大秘密,并且引导众生开发了这个大宝藏,才具备了对众生无比殊胜的价值与恩德。因此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力量、最究竟的加持,就是演说妙法。
获得了这样的定解,则对于内外道的区别,以及内道超胜于一切外道的无与伦比的殊胜性,才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也可以认识到,外道所谓的不需要自身的精进努力,仅需要取悦常一自在的万能的上帝,就能摆脱痛苦,这完全是第六意识凭空作意出来的倒世俗。
这样同时也会认识到,学修佛法必须将自力和他力互相配合,自力就是自己的善根、意乐等,他力就是佛陀功德身。这样会避免走向完全依靠自力,或完全依靠他力的两个极端。
大家或许会问,这和净土宗的依赖他力是否矛盾呢?
并不矛盾,净土宗是以借用阿弥陀佛为众生创造的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悲智交融的愿力,因此是充分地发挥了他力的作用。但是这个他力,如果没有与信愿行这个自力相结合,因缘就没有相遇,因此往生的殊胜果报就不会产生。
上一篇:下一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本站不从事或参与任何经营活动]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系列站点
佛教艺术欣赏
佛教音乐-MP3下载
金刚经专辑
大藏经-在线阅读
佛教日历[佛历]
万世佛香 佛骨舍利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天眼佛教网址大全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求仁德便仁德比喻理想愿望实现楼说错求仁者必仁求则仁句句祝福用语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求仁德便仁德比喻理想愿望实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帝为什么允许罪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