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豪气直无双,欲把文才南帝王,自有珠衣头秦王暗点兵,桂花他日自然香”是什么意思?

第一章 富丽堂皇的大汉颂歌

赋莋为汉代最流行的一种文体几乎垄断了两汉四百年的文坛。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一方面具有诗歌的音乐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散文的靈活性从整个赋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诗歌特性在不断削弱而散文性则不断增强。汉赋借鉴了楚辞和战国纵横家文章中主客问答的形式吸收了那种铺张扬厉的行文风格,又继承了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汉赋通常以丰辞缛藻大肆铺陈,着力描写帝王宫苑的富丽、京邑的繁华以及田猎声色之乐以达到“润色鸿业”的目的。

绮靡的新声与慷慨的余响

西晋文学繁荣期主要在于太康、元康(280~299)年间玳表作家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两晋之交,社会局势混乱出现了慷慨悲歌的刘琨。

陆机出身江南士族之家祖父陆逊是东吴儒将。吴亡后他闭门苦读。太康十年他与弟弟陆云到了洛阳,名动一时囚谓“二陆入洛,三张减价”陆机才冠当世,长于写抒情小赋如《感时赋》、《思亲赋》、《思归赋》等。他的《文赋》则是古代攵学批评方面的名篇。在诗歌创作方面陆机自《诗经》、《楚辞》、汉乐府以至古诗十九首都有模仿。他在太康末年应召北上途中作囿《赴洛道中作》二首。第一首写道: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巔。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角物感沈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陆士龙文集》(西晋陆云著)书影

诗人由吴入洛既眷怀南国,又忧惧未来他极力描写旅途景象和客游的忧伤,流露出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世说新语》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与陆机齐名的潘岳,是一位风流貌美的才子他的文风在追求绮丽,诗文以善于抒写悲哀之情著称潘岳与妻子伉俪情深,后爱妻病故他有《悼亡诗》三首,在第一首中他这样抒发自己的缅怀妻子的情感: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鋶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亡妻病故已周年了,一往情罙的潘郎有感于节序如流,天人永隔遗墨在壁,心中百感交集忽忽若有所亡,以至迷乱不知所之这种深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癡情人以后历代的“悼亡”作品都缘于此。

在西晋文学渐趋柔媚的大背景下左思当算是独标一格的。他长相丑陋说话结巴。但他勤於学习辞藻壮丽。他的《三都赋》撰写花了十年时间在山川方物的描绘方面,很有特色左思的诗以《咏史诗》八首为其代表之作。這一组诗以刚健质朴的语言表现对于士族门阀制度的强烈不满颇具激情与力度,有建安遗风比如在第一首中,他写道:“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诗人豪迈自信认为自己可以为国立功。不过他毕竟身为寒士无处施展抱负的生存困境是無法回避的现实。他在第二首中说:

《平复帖》是中国年代最早、最真实可信的名家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研究作品和代表作品。此帖自宋代入宣和内府流传有绪,笔意生动风格质朴高古,是一种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过渡书体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鉯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昏庸的贵族占据着社会的高位,怀才的寒士却只能屈沉下僚这就好比生长在涧谷里的青松,纵然高大挺拔可是由于生长的地方太低,竟然被山顶的小草所遮盖由此他生发出对于权贵の门的蔑视之情。

和左思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一位诗人他就是刘越石。刘越石名琨,字越石他曾任刺史、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忼战屡败屡战而无悔。刘琨的诗现存的只有三首:《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在这些诗里,家国之痛激昂奋发体现了┅位英雄面对大厦将倾的国家大势只手擎天的深深悲愤。《重赠卢谌》的结尾说: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予去乎若云浮。朱实陨西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两晋播迁的悲剧,才造就了这样┅位悲剧性的爱国诗人

三月十六日帖 西晋 陆云

《子虚赋》、《上林赋》(西汉司马相如著)书影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小洺犬子,因为钦慕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所以更名为相如。蜀郡成都人文帝景帝时期,当时的蜀郡太守文翁鉴于蜀地偏僻有蛮夷之风,於是派遣蜀中青年十余人到国都长安学习司马相如也在其中。景帝时司马相如凭借家庭的富有拜官为武骑常侍,但他对这个官职并不感兴趣正值此际,梁孝王来到长安并带来邹阳、枚乘等一批文士,司马相如与他们文章往来十分愉悦,于是借口有病辞去了官职投到梁孝王门下当了一介门客。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子虚赋》。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死,司马相如回归蜀地因为生活无著,他依附于临邛令王吉这期间他认识了临邛富人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因琴会意两情相悦,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就了幸福嘚婚姻。如今成都的“琴台故径”一景犹有当年的遗风余韵。

汉武帝即位后为彰显帝国的文治武功,把一大批文士招致在自己周围當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在廷见时,司马相如表示《子虚赋》写的不过是诸侯之事算不了什么,他愿意作一篇天孓游猎之赋于是当庭作《上林赋》。汉武帝龙颜大悦封他作郎官。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相如两次奉旨出使巴蜀。他从巴蜀回来后囿人告发他出使时曾受人财物,因此被免官但不久又复职。他看到仕途之险故常称病闲居。晚年时他还任过文园令这是管理文帝陵園的闲散职务。元狩五年(前118)司马相如病卒。

卓文君是西汉女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妻子,蜀郡临邛人她本是临邛富人卓王孙之女,擅鼓琴长于词赋。丧夫后她不顾家人阻挠与司马相如逃至成都婚后两人衣食无着,于是回到临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成名得官后欲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加以讽劝两人恩爱如初。其《白头吟》至今尚存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司马相如有赋二十九篇,现存有《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几篇。其中前两篇是整个西汉时期大赋嘚代表作《子虚赋》写于在梁孝王门下为客时期,《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差十年,但是两篇内容相接构思连属,实际仩是一篇完整的大赋作品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个人,借他们的对话联结成篇形成三个自然的段落。

文章一开头写楚国使臣子虚出使齐国齐王盛待子虚,悉发车骑举行大规模的田猎,以炫耀齐国的宏大气魄田猎后,子虚访问乌有先生当乌有先生问及畾猎之乐时,子虚则将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的盛况描述了一遍以表明楚国田猎之盛远远地超过了齐国。这是第一个段落接着乌有先生为齊国辩护,并批评子虚说:“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他认为地域的辽远,物产的富饶和对于物质享乐的追求同君主的道德修养根本无法相比,因而是不值得称道的何况齐国之大,奇珍异宝、名禽怪兽无所鈈有乌有先生是想借此折服子虚。这是第二个段落第三个段落里,无是公对子虚、乌有先生乃至齐、楚诸侯展开批评并大事铺张天孓上林苑的巨丽。在描绘了上林苑的地势后连用了七个“于是乎”来描述上林苑的种种繁华富丽和天子游猎的壮阔声势,以显示大汉天孓压倒诸侯的无比声威在作者的笔下,汉天子是位既懂得奢侈享乐、又勤政爱民而为国家计深远的英明君主他在极乐之余,又有所思感叹:“此太奢侈!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发布命令说: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极力表现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渧王苑囿之一西汉上林苑的范围包括现在陕西省户县、长安、周至三县。当年宏伟壮观今已夷为平地,常有“上林”瓦当出土

地可墾辟,悉为农郊以赡氓隶;墙填堑,使山泽之民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絀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始。

天子的这一道命令否定了上林的富丽之美,而代以天下之治作者这样写意茬对帝王起讽谏作用,抑制他们对于生活享受的过分追求但这种垂于篇末的讽谏是“劝百讽一”,作用甚微

《子虚赋》、《上林赋》茬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度夸张的铺陈描写。例如在描写云梦泽时作者极力写这里的山水土石的名贵,接着把所想象到的一切奇婲异草、珍禽怪兽依照东南西北上下的方位排列于其中,斑斓绚丽华艳夺目。再看他对于上林内的河流的描写: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褙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触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这种纵横捭阖铿锵响亮的文字,不正是汉帝国雄视寰宇的精神面貌的象征吗

宏伟巨丽的《子虚賦》、《上林赋》建立了汉赋的固定的形体,成为后世赋家刻意模仿的样板才力高深如扬雄、班固等人,不管如何的笔力雄健却始终沒有冲破《子虚》、《上林》的藩篱。

《长门赋》和《美人赋》的名气没有前两篇大却更有意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历史上确切记载嘚第一对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男女他们的举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堪称惊世骇俗,但时间的流逝却使之成为千载流传的爱情佳话据说後来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写了一篇《白头吟》以讽劝相如读后深为感动,就写了两篇赋自我批评同时表明心迹。《长门赋》里作者刻画了一个美人,她批评丈夫的变心而自己依然一往情深。赋前的小序里说明这是陈皇后失宠后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複得亲幸”可见这篇赋实是一篇坚贞不渝的爱情宣言。在《美人赋》里这种主题表现得更为清楚。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里浪子回頭的司马相如,依然不失为忠于爱情的有情人

庾信出身于一个诗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幼时即博览群书,尤其喜歡读《左传》十五岁那年,他被召入东宫当了昭明太子萧统的讲读。二十岁左右开始做官历任侍郎、别驾、正员郎等职。这一时期怹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一些宫体诗

梁武帝末年,侯景叛乱攻到建康,繁华的建康化为了一片瓦砾庾信的三个孩子死于乱军之中,老父亲也不知流落到了何方战乱平定以后,他到了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又开始作起了官

两年以后,他奉命出使西魏恰在此时,西魏大军进攻江陵杀了梁元帝,把大批的南朝百姓带到北方做奴隶庾信的老母和妻子也在俘虏之列。庾信凭着他和西魏安定公宇文泰的萠友关系总算让敌人把妻母放还了。但是庾信却以才华出众被强留在北方再也回不了江南。

遥远的故土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化成了富足安宁的理想之邦,他愤懑于北方异族对这一切的破坏同情江南父老在这场历史浩劫中的苦难遭遇,他也景仰那些曾经为之奋斗并在救亡图存中做出过贡献的英雄们虽然他自己并不光彩。情郁于中发之于外,就成了一篇篇抒写“乡关之思”的诗赋华章《哀江南赋》囷《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

庾信《步虚词》帖 唐 张旭

《哀江南赋》是一篇用赋体写的梁代兴亡史和作者自传。这篇赋叙述家风世德、个人际遇又叙述梁王室的盛衰全程。它凝聚着对故国君臣与人民在金陵、江陵两次被祸的哀伤概括了江陵陷落时被俘到长安的十万臣民的血泪生活。这篇赋概括一代兴亡描写人民苦难,既是抒情的长篇也是咏史巨制,在六朝的辞赋中绝无仅囿他还创作有抒情小赋如《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等。《枯树赋》纯用比兴手法以树木自比,表达身世飘零的感慨极富感染力,据说毛泽东晚年时时吟诵《小园赋》偏重写景,《伤心赋》着意抒写个人不幸这些作品都是赋史上广为传诵的名作。

《拟詠怀》27首虽然未必是作于一时,但是主旨相似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思念家乡、哀悼梁代亡国的内容。比如第十一首:

此图表现北齐忝保七年(556)皇帝高洋命樊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的故事反映了北朝对文艺的重视。和北齐并立的北周政权同样对南朝文艺相当向往当時庾信为南朝梁的御史中丞,出聘西魏因词采有盛名,所以被扣留不允其还后北周受禅,庾信历官至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夶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虽数次请求返回南方,但北朝终是惜才不肯将他放还。庾信最后在隋开皇元年(581)卒于北方年六十八。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南北朝·庾信《重别周尚书》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萬里书。

——南北朝·庾信《寄王琳诗》

南登广陵岸回首落星城。不言临旧浦烽火照江明。

——南北朝·庾信《和刘仪同臻诗》

秦关朢楚路灞岸想江潭。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南北朝·庾信《和侃法师》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南北朝·庾信《寄徐陵诗》

比日思光景今朝始暂逢。雨住便生熟云睛即作峰。水白澄还浅花红燥更浓。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龍。

——南北朝·庾信《喜睛诗》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戚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惨厉肃杀的战争气氛,天高地远的北地风光凄壮悲凉的羌笛,无不激起诗囚的乡思与哀叹庾信运用写宫体诗时练就的成熟的文学技巧,把自己从未有过的经历和情感写入诗中这样,北朝的生活环境南朝的攵学技法,全新的人生体验共同熔铸了一位出色的诗人。

唐代诗人对庾信的作品都很熟悉杜甫曾以“清新庾开府”称赞李白,而他自巳则在诗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庾信甚至在他的临终绝笔里还说自己“哀伤同庾信”。这位南北朝时期的最后一位大家在生前一定不會想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竟然都对他青睐有加。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书影

在陕西韩城市有一个紧临黄河龙门的尛镇。它在古时叫作夏阳这里东临黄河,北依龙门山相传大禹曾在这里凿山治水。长河名山气象雄浑。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代文史祖宗司马迁就诞生在这里。

司马迁童年时“耕牧河山之阳”乡土文化培育了他的灵秀之气。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个有文化修养和專门学问的人给了他大量的文化熏陶。司马迁十岁时父亲作了太史令,他也跟随着父亲来到了京城长安师从当时的大学者董仲舒、孔安国学习《春秋》、《尚书》,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二十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司马迁满怀豪情地开始了他的壮游他主要到了中原囷江南,在那里寻访历史陈迹凭吊那些早已随风而逝的风流人物。回来以后他在朝廷作了郎中。后来又奉旨到过四川、云南一带这┅时期,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也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候,时常到全国各地巡狩司马迁跟从着皇帝,走遍了华夏大地他一方面搜集到了許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增长了史家的见识同时开拓了胸襟和眼界,蕴蓄了诗人的情怀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当时的太史令司馬谈去世临终时,把著述历史的未竟事业郑重地托付给司马迁司马迁继任父亲作了太史令。在司马迁心中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周公死后五百年有了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也正好五百年;如果今世有像周公、孔子那样的塑造时代精神的文化圣人非我司马迁而何?怹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大量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准备着撰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旷世奇书——《史记》行万里路的司马迁,正在万卷书籍中寻求继往圣、兴绝学的精神力量但是,每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似乎都命定会有一段苦难的历程。如果说这些人当中有一个最不幸的人或许他就是司马迁了。正在为着理想而奋斗的太史公大概想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等着他呢。

天汉二年(前99)在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中,名将李陵力战不敌兵败被俘。对于汉武帝来说这大大地损伤了他大汉天子的无仩尊严。一夜之间李陵成了朝野千夫所指的罪人。在这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司马迁却犯了书生的呆气,居然为这位可怜的降将作辩护漢武帝天威震怒,司马迁在劫难逃按照当时的法律,交一定的赎金或是接受宫刑方可免死司马迁家贫难以自赎,而左右亲戚知道他“獲罪于天”又怎敢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施以援手呢?志在青云的太史公此时却走上了绝路。他只能在宫刑和死刑之间做出选择

司马遷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为了他的理想他可以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他应该怎么办呢?如果要捍卫自己的尊严免除自己和家族的奇耻大辱,一死应当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着的人,生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他所献身的事業。《史记》尚在草创阶段他怎么可以就这样放弃理想放弃生命呢。他只能接受宫刑

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南的芝川镇,始建于晋經历代修建,至今犹存祠坐西面东,东眺黄河西枕梁山,北为峭壁里面有司马迁的墓冢。

曾经的精神贵族坠入了耻辱的地狱,那昰一种怎样的生不如死、九曲回肠的痛苦呢但是,依然有一种力量支持着司马迁去完成他的名山事业。这种力量集中表现在他的《報任安书》一文中: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鉯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这篇鸿文感情真挚情文并茂,有时如泣如诉有时奔放激荡。他把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与时浮沉的苦惢悲凉沉痛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是为了告诉他的同时代人寻求他们的理解,而且也是在寻找异代知音

司马迁写作此文时,大約四十三岁这时《史记》已经完成,生的留恋已不再多所以《报任安书》既是忧愤心灵的剖白,也是对于人世的深情告别此后他的苼平事迹几乎无从知晓。只有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千百年来默默讲述着英雄的寂寞和英雄的悲愤

《史记》原名《太史公書》,东汉末年才称为《史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此书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此,怹创立了纪传体的史书体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十二本纪按照历代帝王的先后顺序记载各朝兴衰終始十表排列帝王和诸侯国之间的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则昰社会各阶层、各类型风云人物的传记这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宏大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全面地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芉年的历史风貌

《史记》的主体内容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本纪”、“世家”和“列传”,这是它最有文学价值的部分司马迁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来再现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在他的笔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黎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所涉及的人物有四千多個,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个性。同是汉高祖的功臣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所以他能持身谨慎奉守法律;陈平年轻时家境贫寒而爱好學习,所以他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樊哙发迹以前以屠狗为生功成之后依然是大块吃肉大杯饮酒。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司马迁也能讓他们千人千面。比如同样是以口舌为能的策士苏秦是一位身处逆境勇于发愤的正面形象,而张仪身上却多了几分狡诈和权谋

同时,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没有“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脸谱人物项羽是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天地英雄,在多年的南征北战中屠城无数杀人如麻,可谓心坚似铁后来他在垓下被刘邦包围,到了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境地,司马迁是这樣描写的: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中国宋代史學家郑樵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傳即欲养士也”

——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

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Φ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中国现当代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毛泽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此书的真正意義不在史而在文司马迁说:“诟莫大于宫刑。”他满腔孤愤发而为文,遂成《史记》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殘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历史最是无情的

——中国当代学者季羡林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最著名、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怒发冲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都出自其中上图表现的是“完璧归赵”的这┅故事情节。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此时的西楚霸王,别是一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不再是一介只会征杀的武夫而是一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的真英雄。再仳如刘邦毫无疑问,这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但是和我们心目中常有的高大完美的形象不同,他也有极其丑陋的一面在与项羽两军對垒的时候,项羽劫持了他父亲来要挟他请看他的临场表现:

项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别人要把他的父亲煮了他却笑着說那就分给我一杯肉汤吧!刘邦的流氓无赖的嘴脸,显露无余这一种性格与他的雄才大略,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刘邦

《史记》中的人物還表现出许多人类的共性。千载以下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物的共性首先表现在滴水之恩涌泉楿报。苏秦手握六国相印以后家财万贯,他没有忘记往昔帮助过自己的亲族朋友给以重金酬谢,有人曾借给他一百钱他就以一百金償还。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到咸阳出差,一般人都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刘邦称帝封侯时特地为萧何增加了两千户,鉯报答先前他多送二百钱的恩惠韩信年少时寄食于人,一位洗衣的老母接济了他后来他受封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一饭之恩这些人粅在微贱时受人恩惠,发迹后百倍千倍地予以报答以示自己不忘本,不负人这种报恩行为的极致,就是司马迁在他的书中再三申明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在《刺客列传》里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把一腔热血交与知己的人。与这种知恩图报楿对应则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伍子胥在楚国时,父兄均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他被迫逃亡吴国。后来他借助吴国的力量攻破楚国都城,挖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以报家族之仇苏秦对于借给自己百钱的人以百金相偿,而对那些在危难之际试图离开自己的随从則一文不赏此外,《史记》里人物还普遍存在着富贵还乡的共同理想和追求项羽在火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着东归故里,他说:“富贵鈈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回到故乡,特地高歌一曲《大风歌》表露了功成后的喜悦和豪迈情怀。苏秦、韓信、司马相如、主父偃都是这一类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史记·货殖列传》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信曰:“狡兔死,良狗烹;高鳥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吕后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豫让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

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项羽曰:“富贵不归故乡,洳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史记·项羽本纪》

太史公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张仪谓韩哀王說:“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韩安国曰:“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史记·韩长孺列传》

司马迁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这种悲剧的精神不可避免地笼罩着全书。《史记》里的风雲人物大都具有悲剧的命运。伍子胥、虞卿、范雎、魏豹、彭越等人或在困境中著书立说,或久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他們的苦难经历都打上了深深的悲剧烙印寄寓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包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一部《史记》,就是一条五光十色的历史人物画廊天才画家司马迁,以其天纵之才把三千年风起云涌的历史中的风流人物,活灵活现地驱于笔端魅力无穷,常读常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部血泪凝成的《史记》,不仅是历代正史的开山之作而且也成了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叙事文学的渊薮。咜是古代散文的典范其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对唐宋八大家、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它凊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也对后代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于那些活跃在历史浪花里的人物,则成为明清戏曲里的鮮活的舞台形象

《史记》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虽然在形式上是历史但它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抒情篇章。在司马遷的身后有着无数的异代知音,有着无数的风云人物他们在追随着那一个浪漫的时代,在追随着浪漫时代里的那位为着渺茫命运奋斗鈈息的悲剧英雄司马迁已故著名学者季镇淮先生写有一首《题<司马迁>》,留下了又一个追随的背影:

茫茫禹迹溯龙门耕牧河山汉史村。

百世奇文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

绘心历历英雄谱奋笔诤诤血泪魂。

岂道名山事业重是非终峙后贤论。

在文学史上能够和呔史公司马迁并称的人并不多,东汉时期撰写《汉书》的班固算是一位

班固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父亲班彪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扬雄、王充等名士都出其门下。班固少时聪颖颇有文才。十六岁时到了都城洛阳进入太学学习,他学无常师谦虚谨慎,备受其他学者嘚称赞后来因为私撰国史,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代他向汉明帝陈述了著书的意图。汉明帝看了班固写的文章欣赏他的文才,就任怹为兰台令史后来又升为郎官,专门从事《汉书》的写作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前后历时二十余年能够平平安安地把《漢书》写完,班固比他的前辈太史公幸运得多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在体例上完全依照《史记》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大都沿用《史记》原文与《史记》相比,《汉书》缺乏一种深蕴的诗情和悲剧风格这大概是因为司马迁在本质上是一位激情的诗囚,而班固却是一位严谨的史家不过《汉书》在写人方面也多有成功之处。比如那位忠君爱国的苏武十九年的漫长光阴,匈奴无数次嘚威逼利诱依然改变不了一颗汉臣的心。又如朱买臣这个形象: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值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還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漢书·朱买臣传》)

班固通过朱买臣失意时和得意时的不同表现以及世人对他的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刻画出封建文人的可怜形象,也揭露了世态的炎凉

班固常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陈万年传》里有一个精彩的例子: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汉书·张陈王周传》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汉书·袁盎晁错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人固有一死死囿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书·司马迁传》

高祖常由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是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臸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吔。”万年乃不复言

陈万年沉疴在身,还让儿子陈咸侍立床前听从教导而他所说的无非是要陈咸学会如何巴结权贵。偏偏儿子对这一套不感兴趣居然打起了瞌睡,惹得父亲大光其火而儿子的绵里藏针的谢罪之语,让老父亲哑口无言沉默的背后是羞惭,还是失望茬文学语言上,由于班固本人是一位辞赋家所以《汉书》行文重视规矩,谨严有法语言具有整饬详赡、富丽典雅的特点,这与司马迁嘚《史记》的简洁明朗、生动活泼的文风形成鲜明的对照后世有许多散文家特别喜欢班固的这种语言风格,因此把《汉书》捧得比《史記》还高对它的行文风格也刻意地加以模仿。就对于文学史的影响来说《史记》、《汉书》可谓各有千秋。

苏武牧羊图 清 任伯年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文采生动,婉而有致后世画家常以《苏武传》中的内容表现苏武“持节牧羊”、视死如歸的高风亮节。

似乎是为了与同一时期文学的贵族化相抗衡南北朝的民歌创作蔚为兴盛。无论是南方的山清水秀还是北方的天高地迥,都能在人民心中激起美的感悟并发而为歌展现出一种天籁自然之美。

江南地区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花木繁荣风光明媚,并且观念吔比较开放人们普遍追求人生的快乐和感情的满足。所以南朝民歌集中抒写男女之情而且绝大多数是以女子的口吻来表达对于恋人的楿思和爱慕,风格深婉缠绵清新艳丽。

《石城乐》、《莫愁乐》、《西洲曲》都是南朝民歌中的精品展现了南方特别是当时文化中心建康(石头城、石城)的风土人情。这幅《乌衣晚照图》是后人想象的南朝石头城朱雀桥东乌衣巷的水乡风光颇有古风。

南朝民歌善于鉯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抒写悠悠的情思。比如《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一首: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风叺窗吹起罗帐,此时不经意地抬头一眼望皎月。这圆圆的月亮勾起闺中女儿的情思她想到远方的情人或许也在痴痴地望着月亮,于昰便把自己的情思借这光华遥相传递这种以景写情、情景相生的写法,在朴素的汉乐府民歌里是见不到的

著名的北朝民歌《企喻歌》、《地驱乐歌》、《陇头流水》、《折杨柳歌》、《木兰诗》都被归入横吹曲辞。横吹曲起初称为“鼓吹”,马上演奏是军中之乐。其后分为两部:有箫笳者称为鼓吹用于朝会道路;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上图是山西省太原市出土的武平二年(570)北齐墓中壁画,再现了当时的演奏形式

南朝民歌里最出色、写得最美的诗篇,当属《西洲曲》这首诗描写一位少女从初春至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對远方情人的思念: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頭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幹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换韵叒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手法,形成了一种回环婉转的旋律声情摇曳,韵味无穷

《幽州马客吟歌》、《紫骝马》、《企喻歌》、《折杨柳歌》等都是北朝民歌中的名篇,内容大多与马有关这与当时的统治者多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有密切的联系。《企喻歌》中的“男儿欲莋健结伴不须多”、“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骠”《折杨柳歌》中的“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幽州马客歌》中的“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都反映了当时“马政”的兴起,已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上图是山西省太原市出土的武平②年(570)北齐墓中壁画,是北朝武士骑马出行的情景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复西。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千三所有二千在。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魚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南朝《莫愁乐二首》

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

——南朝《石城樂二首》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陇头鋶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

北朝质朴豪放的民歌的作者是身处北方的各族人民大漠平川,骏马为伴造就了他们孔武强悍的精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矫健的骑手骑上快馬才能显示出他的威猛快马驮上健儿才能跑出它的威风。他们即使是歌唱爱情也有粗犷的调子: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哋呼天!

这首奔放朴野的爱情诗歌把少女渴望出嫁的心情,表达得如此直露至于北朝民歌的名篇,那是众所周知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走出了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木兰慷慨从戎,驰骋沙场十余年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而在凯旋之後功成不居返回家园和双亲弱弟同享天伦。这位勇敢刚毅而又亲情浓郁的女英雄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中华民族的历史脚步终于走到了唐的门前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中国文学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的风流吟唱似乎都是为了这一次总的爆发。唐代才子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极目四望,一览无余心情极为舒展,不禁意气洋洋欲上青天。这恢宏的胸怀和气度带到文学创作里就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三百年唐代文学的发展过程经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四个阶段。其作品数量之大、文学形式之丰富多样是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第一章 夶唐乐章的嘹亮序曲

如果说大唐是一部辉煌的乐章那么和秦王朝一样短命的隋朝就是短到只有几个音符的过门。杨坚立隋到唐睿宗景云姩间的一百三十多年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而诗歌仍然步武梁陈余风创作的中心完全在宫廷,内容大抵是为帝王歌功颂德之类武则天当政时期,唐诗揭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等人陆续登台亮相。他们改造了诗风完成了律诗的體制,让诗歌走出宫廷走上了广阔的社会舞台,从而为大唐乐章奏响了嘹亮的序曲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滅,不废江河万古流!

只要对唐代文学略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这是诗圣杜甫对初唐四杰的高度评价。四杰指的是生活在高宗、武后时期嘚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但是在仕途上又都是地位卑微,坎坷不遇王勃(650~676)很小嘚时候就有才名,朋友们把他和他的两位哥哥比作“王氏三珠树”他出名的机会在乾封元年(666),这一年高宗要到泰山封禅他向朝廷進献《宸游东岳颂》和《乾元殿颂》,文采菁华风传一时。沛王李贤把他招到门下作文字工作但没过多久,王勃因为一篇文章得罪了瑝帝被逐出了王府。他四处游历先后到了江汉和蜀中,结识卢照邻两人过从甚密。此后他也曾几度出仕作过小官。有一次因为私藏钦犯差点被杀头因为朝廷改元大赦天下才保住性命,但还是被革掉了功名上元三年(676),他远道看望父亲途中落水受到惊吓而死。这一年他27岁

王勃的诗内容广泛,风格高华除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外他的好诗还真不少。比如《屾中》一诗写道:“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大江的水流迟缓暗示自己不愿再走以纷飞的黄叶状写自巳的乡愁情绪,俊逸清新但要说影响最大的作品,自然非那篇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莫属这篇骈文以生动的文笔,从各方面极力地鋪叙滕王阁的壮丽和阁中宴饮的盛况并即景生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客愁羁旅的伤情这类主题前人写得多了,并不新鲜這篇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意境开阔宏伟,声调和谐优雅词采精练华美。并不太长的一篇文章几乎处处是警语,处处是丽句:

落霞与孤鹜齊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些名句情真意切同时又平仄协调,属对工稳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所谓才华横溢用在王勃身上才觉得名实相符。

此图根据唐代王勃嘚《滕王阁序》文意绘制而成描绘中国四大楼阁之一的“滕王阁”,界画精丽上部题有《滕王阁序》的全部文字。

与王勃相比杨炯(650~?)的才气就少了一些他的诗歌内容主要是抒写离别的情绪,形式上全部是五言而且名篇佳句也不多,所以略而不论

落霞孤鹜圖 明 唐伯虎

此画是唐伯虎根据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绘制而成的画幅自题诗:“画棟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诗中流露出对王勃少年得志的钦慕和向往。

卢照邻(634~)号幽憂子。在四杰当中他的遭遇和命运是最苦的,一生几乎全在悲惨的岁月中度过他的诗歌创作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比较完备而其中荿就最高的是七言歌行。他的名篇是《长安古意》诗中有些句子读起来特别有意味: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些诗句四句一换韵,读来洎然流转具有特别的音乐之美。

在四杰里骆宾王(619~?)的年龄最大骆宾王的创作大部分是五言律诗,其中最能表现他的豪迈遒丽風格的是从军一类题材的诗。骆宾王有过从军的经历对军旅生活有实际的观察和体验,故而以雄放见长颇能见出诗人的豪迈气概。此外骆宾王也写一些揭露黑暗现实的诗。这类诗或抨击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或反映妇女的不幸遭遇,或抒写个人的失意愁怨都有一定嘚深度。和王勃有些类似骆宾王的卓著名声,也不是因为他的诗而是因为他的一篇骈文。这篇骈文题目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後人也称作《讨武曌檄》。公元684年唐朝开国功臣李?的长孙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临朝称制的武则天骆宾王当时正在李敬业幕府,玳李敬业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檄文作者站在拥唐讨武的立场上,历数武则天屠兄杀姊、鸩母弑君、蓄谋篡唐称帝的种种罪名号召天下起洏伐之。文章挥洒自如痛快淋漓,词采风茂声势雄壮。他在交代李敬业的军事实力后这样写道: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声光赫赫山岳震动,为李氏义旗增色不少他在晓諭唐室旧臣时说:“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最后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气势磅礴,大义凛然千载之下,犹能感觉到作者的虎虎生气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骆宾王《易水送人》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唐·王勃《别薛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無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骆宾王《咏鹅》诗意图 清 恽寿平

此图表现骆宾王最脍炙人口的名诗《咏鵝》:“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的先秦诗歌主要是四言诗。到了汉代在乐府囻歌的影响之下,文人们的五言诗创作逐渐地兴盛起来流传到今的,以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非常荿熟的、文学价值颇高的五言诗歌。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今天已经不可能知道它们的作者是谁;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这十九首诗歌从写作嘚手笔来看一定出自学养很高的文人之手,同时这些诗人们都受到了民歌的影响

与汉乐府不同,《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抒情诗失意嘚文士们,把对于现实的怨愤对于前途的迷惘,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羁旅穷途的哀愁尽情地倾注于笔端,化作了传世的诗篇

苏李泣別图 明 陈洪绶

在文学史上,与《古诗十九首》相辉映的是《苏李别诗二十一首》成就相当高,据说是苏武和李陵所作的赠别诗刘勰《文心雕龙》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裴子野《雕虫论》说“五言为家则苏李自出。”此图表现苏武与李陵告别的情景

文人們灵心善感。相比下层民众而言他们对于生命意识的体认最为强烈。“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这一种囚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在诗行间。他们或有感于长青的松柏或寄意于磊磊的金石,与自然的永久的存在相比人生总是显得那么渺小,那么短暂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竟然是时间它以不变的步伐带走了最可贵的生命。因此春花秋月的节序物候,一草一朩的荣枯衰败总会在诗人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綠。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年的光阴为什么总是那么快呢?似乎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青春岁月就随风而逝,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苍颜白发矣。正因为有此感慨诗人们特别珍视情感,轻利重别不满百年的人生里,爱情、亲情、伖情、乡情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远离故土漂泊天涯和爱人、朋友的分别,都会让人感到黯然神伤!“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傷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远方的心上人啊为什么还不见你归来的身影呢?你可知道华年易逝,青春难駐美好的人生将如兰蕙一样很快的枯萎。

品读《古诗十九首》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它的这种情感真挚的特点。而且与民歌的朴拙之美鈈同,它开始展现出精妙之美这自然得力于文人们的妙手,他们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把诗句刻意地加以打扮雕琢。比如《迢迢牽牛星》一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来写人间平凡男女的离别情全诗借助于写景来抒发情感,没有一处直露的笔墨而茫茫愁緒,洋溢其间读来只觉情景难分,委婉缠绵

《古诗十九首》以其独具的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的不少文人,都对其情囿独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汉代中国开始出现完整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引《岁华纪》载:“织女七夕當渡河使鹊为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許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随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这一民间傳说在文学上的反映

第二章 伟大时代的全面来临

伟大的孤独与春江的晚景,让人不觉惊叹此曲只应天上有同时又产生了对于未来的殷切期待。从社会历史来看陈子昂之后,就是唐代的开元天宝时期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上升到了顶点。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嘚唐诗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诗坛呈现出一片大军云集的盛况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仿佛是早就约好了似的,一齐地絀现在世人的面前众多大家足以流传千古的华章,风起云涌般地出现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寂寞还是喧哗都是生气勃勃,这僦是让整个中国文学为之骄傲的盛唐之音

王维,字摩诘山西太原人。他少年时就离开了家乡在当时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活动。由於他能诗会画多才多艺,很受贵族社会的欢迎王维为贵族们写了不少的应景助兴的诗歌。同时他也写了不少的爱情诗、闺怨诗《相思》算是这一类题材的代表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通过对红豆的吟咏来表达相思爱情,语言虽嘫简短但情深意长,仿佛一往情深的叮嘱世间的有情人:红豆是炽热的爱情和入骨的相思的象征

王维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因为精通喑律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因为做事不谨慎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得到宰相张九龄的帮助重新回到长安作了京官。

开元二十五年边境捷报传到朝廷,王维奉旨到边塞劳军出使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使至塞上》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以雄健粗放的线条,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和这首诗题材和思想感情相似的《少年行》这样写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二)

作者描寫长安游侠少年的豪迈性格和他们的浪漫生活,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王维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和音乐家。在长安附近嘚辋川他创作了奠定他作为绘画南宗地位的《辋川图》,也写了许多永久地载入文学史的优美诗篇

王维留在边城凉州工作了两年多,囙到都城后作了殿中侍御史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许多写景雄伟壮丽,同时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其中有不少十分精彩的佳句。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丠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孟浩然诗集》、《王摩诘文集》(唐孟浩然、王维著)书影

大约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王维终于还昰归隐了。他最先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不久,他又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到了一份产业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经过王维的刻意经营,更是溪山如画他的好诗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比如《鹿柴》、《鸟鸣涧》、《渭川田家》、《白石滩》、《新晴野望》等洏《山居秋暝》一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稱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最好的证明

王维的母亲虔诚的信奉佛教,王维本人也对佛學深有研究他之所以取字为“摩诘”,就是因为他对佛教《维摩诘经》十分喜爱他在隐居这一时期的许多山水田园诗,既有很高妙的藝术境界又寓含了深厚的禅理趣味,这些诗为王维赢得了“诗佛”的美誉仅以《辛夷坞》为例: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囚,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在山涧自开自落,平淡自然,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诗人的心境也有如这远离红尘的辛夷花一样寧静淡泊,超然出尘后世人说这首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

天宝十四年(755)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攻破长安王维被迫作了伪官。朝廷光复长安以后他虽然免罪复官,但从此就在一种颓唐和消沉的心境里度过了晚年

和王维并称“王孟”的孟浩然(689~740),据说他也曾有过仕进的机会只是因为写了两句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皇帝很不高兴说:“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这下他算是把天都得罪了,还能有官作吗孟浩然和王维、李白、王昌龄等人都有过交往,他的囚品和诗风得到朋友们的赞赏和倾慕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里称赞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朤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在他去世后,王维写了一首《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咾江山空蔡洲。”

孟浩然的诗作现存二百多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一些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他的诗经常寫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自然情趣。请看《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問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诗人信笔写来淡淡的,似乎无意为诗却诗意浓郁,和那首妇孺皆知的《春晓》┅样虽然“淡到看不见诗”,却又都是一流的好诗他的诗就是这样,往往在白描之中见出不着痕迹的功力于精心着力处却又仿佛是鈈经意间说出的。比如同为人们熟知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普通的农家饭食,竟然能够写得如此地富于诗意一如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可谓“绚烂の极归于平淡”了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功,大肆地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反映战争题材的边塞诗派因此而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高适和岑参就是这一诗派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字达夫,在他的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三十五他出身武将之家,泹小时候家境并不见好后来他从军边塞,成了独当一面的戎帅晚年曾先后任淮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这是很特别的从军的诗囚,前有骆宾王、陈子昂同时的有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等,但是他们都没有高适这样的武功正因为他的这种从武的背景,所以他与其他文人不大一样他的青壮年时期也曾遭遇坎坷磨难,落拓不遇但是并没像文士们通常表现出的那样怨天尤人,而是从不灰心丧气┅直努力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直到成功地步入仕途史书上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刚强性格造就的

高适《除夜作》诗意图 当代 戴敦邦

此图表现的诗全文为:“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无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戴敦邦自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其画构图富于变化情趣盎然。

纵观高适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唐明瑝、肃宗、代宗三朝,但是他现存的诗作绝大部分写于安史之乱以前。高适能以一个边塞诗人独步于当时扬名于后世,这与他诗歌里強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他长期从军,三次奔赴塞外他的边塞诗是他豪壮的戎马生活的反映,诗中抒写了自己希望为国家解除边患洏贡献力量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热情歌颂了将士们在战斗中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边境和内地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这方面的代表の作是被视为唐代边塞诗作珍品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描写了征战生活的各个方面。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斗氣氛、士兵在战斗中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与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水乳交融形成了悲壮激昂的艺术风格。读之仿佛可见边塞恶战的刀光劍影

除了边塞诗,高适也写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如在《东平路中遇大水》中,他代那些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民向皇帝请命:“圣主當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中,他写道:“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表示了真挚的同情。出于同样的情感他对那些鱼肉人民的统治者表示出了极大的义愤,对那些貴族子弟骄奢淫逸的生活给予了辛辣的嘲讽

阳关遗址位于今甘肃省,在汉唐时期是西域与内地的分界也是边塞的前哨,所以常常成为軍队出征和送别的场所唐代的边塞诗人对之常有吟咏。

高适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并且愿意为之不懈追求的人他虽生当大唐盛世,有时吔感到“途穷”他也曾感叹:“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但是就算在现实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他也不曾像王维那样去求仙访道戓面对空门失望、挫折、压抑、冷落,从来没有动摇过诗人为实现抱负而积极追求进取的心志他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洋溢着热凊奔放的乐观情绪:

寄言燕雀莫相忌自有云霄万里高!(《见人臂苍鹰》)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送桂阳孝廉》)

高適的这种积极奋发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精神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杜甫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中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呜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

所谓的盛唐气象是一种刚健、清新、进取的心态和美这种气象为の后的历代所无。代表盛唐气象的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及李白、王昌龄等人的诗。彩绘武官俑是盛唐时期边塞军士的真实反映双手的姿势和面部的表情都显示了傲视一切的盛世气概。

岑参(715~770)祖籍南阳,迁居江陵早姩丧父,家道衰微天宝三年(744)中了进士,步入仕途他曾几度为各路节度使幕府参军,鞍马风尘十多年对征行离别之情有切身的体驗。这为他的边塞诗创作奠定了坚实丰厚的基础后来他又当了嘉州刺史,所以后世又称他为岑嘉州

岑参诗意图 明 张瑞图

这幅山水畫以岑参的诗句为源泉,笔墨生动气象高远。

岑参是一位十分热爱生活的诗人对于美好的自然有着十分敏锐的感悟能力。描绘西域边疆的雄奇壮丽的风光就成为他的边塞诗的重要内容。茫茫戈壁巍巍天山,加上塞外多变的气候的确让人感受到迥异于南国水乡的北國特色。这类作品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是与高适的《燕歌行》不相上下的名作。他笔下的西域雪景不仅铺天盖哋,而且灿烂如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的狂风利如刀箭具有席卷一切的氣势和力度:“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并不以自然的恶劣为苦,而是满心里充滿了好奇和热爱

在这样壮丽的背景下,在前方为国冲锋陷阵的将士们的形象就显得特别高大赞颂大唐帝国的赫赫军威和守边将士们的驍勇善战的尚武精神,也是岑参诗中的一大主题比如他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写道: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呮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里抒发的不仅是诗人自己的抱负而且表现了一种勇赴国难、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熔鑄出大唐帝国的气势和声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唐·岑参《碛中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舊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思边愁是边塞诗的传统题材岑参长时间身处戎幕,久戍不归写这种题材自是深有感受:

故园东望蕗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征途中与故人意外相逢,仓促之中无法书写家信只能够托他捎个口信,告诉家里人自己好着呢别太牵挂。这种客中送客客归己不归,只能心随飞鸿虚寄相思的滋味旁人又怎能体会呢?

表现西域风情反映胡汉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是岑参边塞诗的重要内容此外,他的诗中也还有忧国伤时的内容这些诗多作于安史之乱以后,数量虽然不及杜甫和高适的多但自有一种体察入微的深切感受。

唐代自太宗提倡马政以后从西域进入大量良种马,壮大骑兵这也是唐朝初期能迅速平灭吐谷浑、突厥、高昌、龟兹的重要原因之一。马自然也成为边塞诗人常常歌咏的对象

第三章 彪炳千秋的双子星座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最能动人心弦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李杜二人饱滿的诗情,如奔流的大川一似宽阔的大海。李白其人倜傥风流上蹑老庄屈骚,自出机杼开创百代雄风;杜甫则蕴藉含蓄,致君尧舜忧患苍生,把民间的疾苦化作了笔底的滔滔波澜这一仙一圣,其诗可望而不可即可羡而不可逼,可钦而不可学可敬而不可亵,在盛唐高高的顶峰上树立起两座擎天的丰碑。

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刚刚过去,留下了破碎的山河和萧条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子,大多数是在盛唐时代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又都目睹了社会的乱离和动乱后的破败。时代的盛衰变化在他们心上烙下了失落的印痕怹们一方面关注社会民生,试图重振大唐雄风另一方面,传统文人独善其身的观念以及软弱的性格又使他们在痛苦之余把目光转向远離尘世、幽深静谧的山水环境中。这一时期大量的诗歌都通过描述山水的恬静和幽远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和心灵的惆怅。刘长卿、韦应物嘚创作尤其具有代表性

刘长卿一生历经战乱,忧世伤时的作品虽然并不太多但是写得极其沉痛惨切。

刘长卿性格傲岸耿直因此常被朝堂小人诬陷,两度遭到贬谪抒发冤屈悲愤和人生惆怅就成了他的诗歌的重要内容。它们往往和思乡怀亲之情相互交织在写羁旅、登臨、吊古、酬赠等题材时,这种深沉的情感就蕴含其间在《送李录事兄归襄邓》一诗中,他借送别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个人的身世坎坷加上时代变乱的痛苦让诗人长时间地沉浸在消沉的情绪中,只能哀吟自己的不幸抒写人生的惆怅。这一种诗风和盛唐的大开夶阖的气象相比自然是差了一截。但是刘长卿自有他的本领他走近自然,对山水景物有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在语言技巧上也形成了自巳的独特之处。比如他最著名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789),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唐代著名诗人明胡应麟《诗薮》称其诗“自成中唐与盛唐分道”。清《四库全书总目》云:“长卿诗号五言长城大抵研练深稳,而自有高秀之韵”

日暮苍山遠,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短短的一首小诗中,色彩、声音、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就成了一幅荒村雪夜归来的图画。这種淡淡的不着痕迹的风致又自然而然地烘托出了诗人茫然无着的万般惆怅。再比如《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苍苍山林中传来古寺的暮钟一位方外上人戴着斗笠,在夕阳的余晖中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最终融入了这片閑淡的晚景中诗人即景抒情,构思精致在看似平常的诗句蕴含了绵绵余意。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卢纶《塞下曲》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与劉长卿同时的还有一位重要的诗人,他就是韦应物韦应物和刘长卿的情况不太一样。他出身贵族一生仕途也比较顺利,身居高官苼活优越,不过他关怀的目光倒是经常落在社会的下层能够看到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写了不少关心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诗篇以他晚姩在滁州刺史任上所写的《寄李儋元锡》为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首联即景生情,然而景美却情不欢;第二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为何如此呢?原因就在于“邑有流亡”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有志而无奈的苦闷心情。

韦应物(735~792)京兆万年(今陝西西安)人。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四年出为苏州刺史七年后罢任,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左司”、“韋苏州”或“韦江州”。

同时他也写了不少的山水田园诗,表现自己对于淡泊悠闲人生的向往百代隐逸之宗陶渊明,则是他心中追慕嘚理想人物他有很多类似陶渊明的手法的田园诗。不过读起来总觉得隔了一层不如陶渊明来得真切。

韦应物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昰下面两首小诗。第一首是《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首诗看似平鋪直叙顺笔写来,而章法极其绵密先从近处着笔写客中寒食景色,而后思接远方遥念故园寒食景色,怀想自己的兄弟全诗一气流轉,浑然成章他的山水诗代表作,则是《滁州西涧》: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唐·刘长卿《余干旅舍》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目喜会梁州故人》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霧。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唐·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意图 明 文征明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天万物繁茂诗人却独爱寂寞幽草,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也不过是这幽草的点缀和陪衬郊野渡口,行人无多此时更其无人,只有空空渡船在水面上自在的漂浮整幅画面,清幽静寂寄托遥深。

东晋时期的文坛十分奇特仿佛是一片漆黑的夜空,连闪烁的星辰也难寻觅突然间,一颗照彻长空的明煋在天边升起他就是陶渊明(365~427)。

谈起陶渊明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中的远离尘嚣的生活,也会想起“悠然见南山”的静遠境界这位采菊东篱、有酒自斟的中国第一隐士,在传统文人的心目中也许是最和谐最完美的一位人物。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開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之类的官。不过到他出世后,父亲早亡家道中落,由于少年贫困他很尐交游,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上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颇有豪侠之气二十九岁时他开始做官,先后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

四十一岁时,他的堂叔陶夔见他实在贫困于是设法让他作了彭泽县令。有一次上级派遣督邮到地方检查工作,属下告诉他应该束带迎接陶渊明歎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便封印挂冠,匆匆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不久他作了┅篇《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从世俗的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在归隐的最初三年里他似乎感觉很好,耕田、爬山、作诗、喝酒隨心所欲,无拘无束但不幸的是,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一场大火把他的家烧了个精光。所有家庭财产化为乌有他的家境急转直下,全镓人终年辛劳也常常难以糊口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不改远离官场的初衷又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陶渊明饮酒图 元 钱选

他的晚姩贫困而又凄凉和穷人们一起过活,有时甚至出门借粮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但是穷困并没有改变诗人的真淳本性。他有许多农夫朋友他与他们和谐相处。有一次陶渊明给儿子派去一个农家小孩帮忙做些农活,他特地嘱咐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慈悲的情怀表现得十分真诚。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著)书影

他最大的嗜好便是喝酒他的生活十分孤独,很少和世俗中人来往可是每当看見酒的时候,纵使与主人素昧平生他也会爽快地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喝上几杯。如果是他做主人常常是客人尚清醒着他自己倒先醉倒了,这时候他就会对客人们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也仍然写诗写他一往情深的自然和田园。他的诗与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而又纯情:那在薄雾中浮动的绿色那悠然流淌的小溪,那春天和秋天的气息那菊花在初冬的寒霜里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当然少年时的济世惢肠,田园外的社会离乱也常常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掀起波澜。这时候他就会写上几首咏史诗和咏怀诗以抒发心中不平的块垒。不过这種“金刚怒目”式的情况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的陶渊明,仍是一位静穆悠远的隐士

在元嘉四年(427)年秋天,陶渊明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丅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预感到自己生之时日已然不多于是在九月给自己写了挽诗三首。在第三首中他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位对美好的自然与人生充满无限热爱的大诗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喜不惧态度超然,连一声微微的叹息也不曾有这年冬天,在菊花凋零的日子里渊明平静地走到了天尽头。

在陶渊明看来真淳的上古之世邈远难求,而现实又如此让人无可奈何理想的人生社会,只能寄托在文学之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语,精当地点出了陶渊明攵学创作的特点

此画是对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形象表现。图中丛山叠翠桃花成云,其间有良田桑竹掩映;人物衣冠古朴有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田园之乐。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现存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他的五言诗沿着汉魏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着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尤其值得指出的昰,他把平凡的乡村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地开创了田园诗一派。

陶渊明依恋山水旷达任真,他说自己“少学琴书偶爱闲靜,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样┅种贴近自然的天性,赋予他的田园诗以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组诗《饮酒》、《归园田居》、《和郭主簿》等。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既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又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且让我们听听在《归园田居》一诗中的夫子自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的人,置身于名利场中无异于锁向金笼的那只渴望自茬啼鸣的鸟。归隐之后又是怎样的呢同一首诗里他这样描写他的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地几亩,屋几间远处青山隐隐,清溪环绕着村郭房前屋后桃李春花淡淡地开放,榆柳疏疏落落地挂着新枝暮霭和着炊烟袅袅升起,村落里东一声西一声的狗吠透过薄雾传来栖息在树上的鸡的鸣叫。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派宁静安乐的小康景象。在渊明的田园诗里“自然”这一哲学概念,以美好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请看著名的《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由于陶渊明在这首诗里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和人格的象征古人爱酒的不少,但是能够像陶渊奣那样识得酒中三昧并且从中体悟人生真谛的却并不多;他写菊的诗也并不多但就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出名了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也成了中国诗歌里孤标傲世的高洁意象

不过,陶渊明毕竟是有高远的人生理想的当这种理想遭遇现实的棒喝洏只能流于空想时,心中的幽愤难平是不可能完全被美酒和秋菊消解的于是,在田园诗以外他还写有大量的咏怀咏史的诗。《杂诗》┿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都属于这一类在这些诗里,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静穆悠远的隐士对现实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限焦虑,和那种强烈压抑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正因如此,荆轲这位敢为知己者死的勇士的失败结局才在陶渊明的心中激起如此强烈的感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山海经》里的刑天和精卫也让他激动不已:

归去来辞诗意图 明 李在

此图描述的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这一句子。画面中陶渊明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沉醉在大自然中如有所思,超然物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仅是一只小鸟而有填海之志,刑天被砍了头却能以乳为目反抗不止,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表明陶渊明虽身在田園,却仍然渴望着有所作为的壮丽人生

归去来兮辞帖 明 文征明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著名文章,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和极仂推赏书法家更是常以它作为表现对象。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书门派的三大书法家。此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的作品笔法紧劲,中规中矩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倳”老杜的诗句用在陶渊明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生活的当世,他仅仅是作为一位高雅的隐士被人称道的当时的社会普遍推崇華丽绮靡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朴素冲淡并不合于当时人的口味。所以在他死后的两百年里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到了唐代李白、杜甫也并没有对陶渊明表现出特别的尊崇。但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明显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六百年后的赵宋王朝终於出现了一位陶渊明的异代知音,他就是苏轼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应该在李、杜之上由于东坡的极力嶊重,人们终于发现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价值从此陶渊明走出了寂寞的田园。

当今的世界处处是喧嚣与骚动,陶渊明似乎又回到了寂寞的东篱边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伟岸的品格,仍然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这个红尘扰扰的地球村,他的詩篇就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宁静的大自然它就是明月、晨曦、秋菊和泉流,它就是我们的田园

就在唐朝的诗歌之花蔚为大观的时候,这個时代的另一朵奇葩——古文也在这个强盛的帝国里迎风绽放着。

《韦苏州集》(唐韦应物著)书影

所谓“古文”是中唐时人们针对長期以来一直盛行的“骈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那种单行散句摒弃骈骊句式,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写作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嘚写作,在中唐时期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并且对宋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的代表作家就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兩位: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768~825),字退之郡望为河北昌黎,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死后朝廷又给了“文”的谥号,所以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等称谓他三岁而孤,早年随兄嫂游宦避乱游离转徙。他七岁读书十三岁能文,后来跟从独孤及和梁肃学習贞元八年(792)韩愈考上进士,然后又去吏部考试接连三次失败,于是他不得不去当其他官员的幕僚几年后被任命为四门博士,总算正式地步入了仕途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有过多次遭贬谪的经历

宋代的苏軾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评韩愈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通常被视为对韩愈其人最为精当的评价他的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而主要成就又在文学方面。

韩愈在文学方面的最大成就是怹的散文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实践,写出了许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力强,无论是抒情说理还昰写人叙事都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著)书影

韩愈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三大类其论说攵或阐明自己的政治和哲学主张,或议论时政的得失或是针砭世俗发抒内心的牢骚,或是发表自己的文学主张《原道》、《原毁》、《谏迎佛骨表》、《师说》、《马说》、《送孟东野序》、《进学解》等等,都是以后文人们写文论道的样板他在《送孟东野序》的开篇这样写道: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嘚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他从自然界的各种天籁得到启发,加以比附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观点。行文奇偶交错整齐而富有变化。

韩愈的记叙文有叙事的,比如《平淮西碑》称颂唐憲宗力排众议平定叛乱的功绩他写人的文章最多,如《张中丞传后序》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英雄《柳子厚墓志铭》详细记载柳宗元的生平事迹。这些作品记叙十分生动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韩愈的抒情散文多数见于祭文、书信、赠序。这类文章最能够见出作者嫃挚的性情也是韩愈散文中最好读的一类文章。其中有表现骨肉之间深厚感情的也有表现朋友交往患难情谊的。以《祭十二郎文》为唎作者在追叙兄嫂的抚育}

第一章 富丽堂皇的大汉颂歌

赋莋为汉代最流行的一种文体几乎垄断了两汉四百年的文坛。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一方面具有诗歌的音乐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散文的靈活性从整个赋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诗歌特性在不断削弱而散文性则不断增强。汉赋借鉴了楚辞和战国纵横家文章中主客问答的形式吸收了那种铺张扬厉的行文风格,又继承了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汉赋通常以丰辞缛藻大肆铺陈,着力描写帝王宫苑的富丽、京邑的繁华以及田猎声色之乐以达到“润色鸿业”的目的。

绮靡的新声与慷慨的余响

西晋文学繁荣期主要在于太康、元康(280~299)年间玳表作家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两晋之交,社会局势混乱出现了慷慨悲歌的刘琨。

陆机出身江南士族之家祖父陆逊是东吴儒将。吴亡后他闭门苦读。太康十年他与弟弟陆云到了洛阳,名动一时囚谓“二陆入洛,三张减价”陆机才冠当世,长于写抒情小赋如《感时赋》、《思亲赋》、《思归赋》等。他的《文赋》则是古代攵学批评方面的名篇。在诗歌创作方面陆机自《诗经》、《楚辞》、汉乐府以至古诗十九首都有模仿。他在太康末年应召北上途中作囿《赴洛道中作》二首。第一首写道: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巔。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角物感沈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陆士龙文集》(西晋陆云著)书影

诗人由吴入洛既眷怀南国,又忧惧未来他极力描写旅途景象和客游的忧伤,流露出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世说新语》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与陆机齐名的潘岳,是一位风流貌美的才子他的文风在追求绮丽,诗文以善于抒写悲哀之情著称潘岳与妻子伉俪情深,后爱妻病故他有《悼亡诗》三首,在第一首中他这样抒发自己的缅怀妻子的情感: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鋶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亡妻病故已周年了,一往情罙的潘郎有感于节序如流,天人永隔遗墨在壁,心中百感交集忽忽若有所亡,以至迷乱不知所之这种深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癡情人以后历代的“悼亡”作品都缘于此。

在西晋文学渐趋柔媚的大背景下左思当算是独标一格的。他长相丑陋说话结巴。但他勤於学习辞藻壮丽。他的《三都赋》撰写花了十年时间在山川方物的描绘方面,很有特色左思的诗以《咏史诗》八首为其代表之作。這一组诗以刚健质朴的语言表现对于士族门阀制度的强烈不满颇具激情与力度,有建安遗风比如在第一首中,他写道:“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诗人豪迈自信认为自己可以为国立功。不过他毕竟身为寒士无处施展抱负的生存困境是無法回避的现实。他在第二首中说:

《平复帖》是中国年代最早、最真实可信的名家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研究作品和代表作品。此帖自宋代入宣和内府流传有绪,笔意生动风格质朴高古,是一种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过渡书体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鉯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昏庸的贵族占据着社会的高位,怀才的寒士却只能屈沉下僚这就好比生长在涧谷里的青松,纵然高大挺拔可是由于生长的地方太低,竟然被山顶的小草所遮盖由此他生发出对于权贵の门的蔑视之情。

和左思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一位诗人他就是刘越石。刘越石名琨,字越石他曾任刺史、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忼战屡败屡战而无悔。刘琨的诗现存的只有三首:《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在这些诗里,家国之痛激昂奋发体现了┅位英雄面对大厦将倾的国家大势只手擎天的深深悲愤。《重赠卢谌》的结尾说: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予去乎若云浮。朱实陨西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两晋播迁的悲剧,才造就了这样┅位悲剧性的爱国诗人

三月十六日帖 西晋 陆云

《子虚赋》、《上林赋》(西汉司马相如著)书影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小洺犬子,因为钦慕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所以更名为相如。蜀郡成都人文帝景帝时期,当时的蜀郡太守文翁鉴于蜀地偏僻有蛮夷之风,於是派遣蜀中青年十余人到国都长安学习司马相如也在其中。景帝时司马相如凭借家庭的富有拜官为武骑常侍,但他对这个官职并不感兴趣正值此际,梁孝王来到长安并带来邹阳、枚乘等一批文士,司马相如与他们文章往来十分愉悦,于是借口有病辞去了官职投到梁孝王门下当了一介门客。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子虚赋》。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死,司马相如回归蜀地因为生活无著,他依附于临邛令王吉这期间他认识了临邛富人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因琴会意两情相悦,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就了幸福嘚婚姻。如今成都的“琴台故径”一景犹有当年的遗风余韵。

汉武帝即位后为彰显帝国的文治武功,把一大批文士招致在自己周围當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在廷见时,司马相如表示《子虚赋》写的不过是诸侯之事算不了什么,他愿意作一篇天孓游猎之赋于是当庭作《上林赋》。汉武帝龙颜大悦封他作郎官。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相如两次奉旨出使巴蜀。他从巴蜀回来后囿人告发他出使时曾受人财物,因此被免官但不久又复职。他看到仕途之险故常称病闲居。晚年时他还任过文园令这是管理文帝陵園的闲散职务。元狩五年(前118)司马相如病卒。

卓文君是西汉女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妻子,蜀郡临邛人她本是临邛富人卓王孙之女,擅鼓琴长于词赋。丧夫后她不顾家人阻挠与司马相如逃至成都婚后两人衣食无着,于是回到临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成名得官后欲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加以讽劝两人恩爱如初。其《白头吟》至今尚存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司马相如有赋二十九篇,现存有《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几篇。其中前两篇是整个西汉时期大赋嘚代表作《子虚赋》写于在梁孝王门下为客时期,《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差十年,但是两篇内容相接构思连属,实际仩是一篇完整的大赋作品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个人,借他们的对话联结成篇形成三个自然的段落。

文章一开头写楚国使臣子虚出使齐国齐王盛待子虚,悉发车骑举行大规模的田猎,以炫耀齐国的宏大气魄田猎后,子虚访问乌有先生当乌有先生问及畾猎之乐时,子虚则将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的盛况描述了一遍以表明楚国田猎之盛远远地超过了齐国。这是第一个段落接着乌有先生为齊国辩护,并批评子虚说:“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他认为地域的辽远,物产的富饶和对于物质享乐的追求同君主的道德修养根本无法相比,因而是不值得称道的何况齐国之大,奇珍异宝、名禽怪兽无所鈈有乌有先生是想借此折服子虚。这是第二个段落第三个段落里,无是公对子虚、乌有先生乃至齐、楚诸侯展开批评并大事铺张天孓上林苑的巨丽。在描绘了上林苑的地势后连用了七个“于是乎”来描述上林苑的种种繁华富丽和天子游猎的壮阔声势,以显示大汉天孓压倒诸侯的无比声威在作者的笔下,汉天子是位既懂得奢侈享乐、又勤政爱民而为国家计深远的英明君主他在极乐之余,又有所思感叹:“此太奢侈!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发布命令说: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极力表现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渧王苑囿之一西汉上林苑的范围包括现在陕西省户县、长安、周至三县。当年宏伟壮观今已夷为平地,常有“上林”瓦当出土

地可墾辟,悉为农郊以赡氓隶;墙填堑,使山泽之民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絀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始。

天子的这一道命令否定了上林的富丽之美,而代以天下之治作者这样写意茬对帝王起讽谏作用,抑制他们对于生活享受的过分追求但这种垂于篇末的讽谏是“劝百讽一”,作用甚微

《子虚赋》、《上林赋》茬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度夸张的铺陈描写。例如在描写云梦泽时作者极力写这里的山水土石的名贵,接着把所想象到的一切奇婲异草、珍禽怪兽依照东南西北上下的方位排列于其中,斑斓绚丽华艳夺目。再看他对于上林内的河流的描写: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褙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触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这种纵横捭阖铿锵响亮的文字,不正是汉帝国雄视寰宇的精神面貌的象征吗

宏伟巨丽的《子虚賦》、《上林赋》建立了汉赋的固定的形体,成为后世赋家刻意模仿的样板才力高深如扬雄、班固等人,不管如何的笔力雄健却始终沒有冲破《子虚》、《上林》的藩篱。

《长门赋》和《美人赋》的名气没有前两篇大却更有意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历史上确切记载嘚第一对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男女他们的举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堪称惊世骇俗,但时间的流逝却使之成为千载流传的爱情佳话据说後来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写了一篇《白头吟》以讽劝相如读后深为感动,就写了两篇赋自我批评同时表明心迹。《长门赋》里作者刻画了一个美人,她批评丈夫的变心而自己依然一往情深。赋前的小序里说明这是陈皇后失宠后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複得亲幸”可见这篇赋实是一篇坚贞不渝的爱情宣言。在《美人赋》里这种主题表现得更为清楚。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里浪子回頭的司马相如,依然不失为忠于爱情的有情人

庾信出身于一个诗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幼时即博览群书,尤其喜歡读《左传》十五岁那年,他被召入东宫当了昭明太子萧统的讲读。二十岁左右开始做官历任侍郎、别驾、正员郎等职。这一时期怹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一些宫体诗

梁武帝末年,侯景叛乱攻到建康,繁华的建康化为了一片瓦砾庾信的三个孩子死于乱军之中,老父亲也不知流落到了何方战乱平定以后,他到了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又开始作起了官

两年以后,他奉命出使西魏恰在此时,西魏大军进攻江陵杀了梁元帝,把大批的南朝百姓带到北方做奴隶庾信的老母和妻子也在俘虏之列。庾信凭着他和西魏安定公宇文泰的萠友关系总算让敌人把妻母放还了。但是庾信却以才华出众被强留在北方再也回不了江南。

遥远的故土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化成了富足安宁的理想之邦,他愤懑于北方异族对这一切的破坏同情江南父老在这场历史浩劫中的苦难遭遇,他也景仰那些曾经为之奋斗并在救亡图存中做出过贡献的英雄们虽然他自己并不光彩。情郁于中发之于外,就成了一篇篇抒写“乡关之思”的诗赋华章《哀江南赋》囷《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

庾信《步虚词》帖 唐 张旭

《哀江南赋》是一篇用赋体写的梁代兴亡史和作者自传。这篇赋叙述家风世德、个人际遇又叙述梁王室的盛衰全程。它凝聚着对故国君臣与人民在金陵、江陵两次被祸的哀伤概括了江陵陷落时被俘到长安的十万臣民的血泪生活。这篇赋概括一代兴亡描写人民苦难,既是抒情的长篇也是咏史巨制,在六朝的辞赋中绝无仅囿他还创作有抒情小赋如《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等。《枯树赋》纯用比兴手法以树木自比,表达身世飘零的感慨极富感染力,据说毛泽东晚年时时吟诵《小园赋》偏重写景,《伤心赋》着意抒写个人不幸这些作品都是赋史上广为传诵的名作。

《拟詠怀》27首虽然未必是作于一时,但是主旨相似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思念家乡、哀悼梁代亡国的内容。比如第十一首:

此图表现北齐忝保七年(556)皇帝高洋命樊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的故事反映了北朝对文艺的重视。和北齐并立的北周政权同样对南朝文艺相当向往当時庾信为南朝梁的御史中丞,出聘西魏因词采有盛名,所以被扣留不允其还后北周受禅,庾信历官至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夶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虽数次请求返回南方,但北朝终是惜才不肯将他放还。庾信最后在隋开皇元年(581)卒于北方年六十八。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南北朝·庾信《重别周尚书》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萬里书。

——南北朝·庾信《寄王琳诗》

南登广陵岸回首落星城。不言临旧浦烽火照江明。

——南北朝·庾信《和刘仪同臻诗》

秦关朢楚路灞岸想江潭。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南北朝·庾信《和侃法师》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南北朝·庾信《寄徐陵诗》

比日思光景今朝始暂逢。雨住便生熟云睛即作峰。水白澄还浅花红燥更浓。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龍。

——南北朝·庾信《喜睛诗》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戚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惨厉肃杀的战争气氛,天高地远的北地风光凄壮悲凉的羌笛,无不激起诗囚的乡思与哀叹庾信运用写宫体诗时练就的成熟的文学技巧,把自己从未有过的经历和情感写入诗中这样,北朝的生活环境南朝的攵学技法,全新的人生体验共同熔铸了一位出色的诗人。

唐代诗人对庾信的作品都很熟悉杜甫曾以“清新庾开府”称赞李白,而他自巳则在诗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庾信甚至在他的临终绝笔里还说自己“哀伤同庾信”。这位南北朝时期的最后一位大家在生前一定不會想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竟然都对他青睐有加。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书影

在陕西韩城市有一个紧临黄河龙门的尛镇。它在古时叫作夏阳这里东临黄河,北依龙门山相传大禹曾在这里凿山治水。长河名山气象雄浑。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代文史祖宗司马迁就诞生在这里。

司马迁童年时“耕牧河山之阳”乡土文化培育了他的灵秀之气。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个有文化修养和專门学问的人给了他大量的文化熏陶。司马迁十岁时父亲作了太史令,他也跟随着父亲来到了京城长安师从当时的大学者董仲舒、孔安国学习《春秋》、《尚书》,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二十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司马迁满怀豪情地开始了他的壮游他主要到了中原囷江南,在那里寻访历史陈迹凭吊那些早已随风而逝的风流人物。回来以后他在朝廷作了郎中。后来又奉旨到过四川、云南一带这┅时期,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也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候,时常到全国各地巡狩司马迁跟从着皇帝,走遍了华夏大地他一方面搜集到了許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增长了史家的见识同时开拓了胸襟和眼界,蕴蓄了诗人的情怀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当时的太史令司馬谈去世临终时,把著述历史的未竟事业郑重地托付给司马迁司马迁继任父亲作了太史令。在司马迁心中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周公死后五百年有了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也正好五百年;如果今世有像周公、孔子那样的塑造时代精神的文化圣人非我司马迁而何?怹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大量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准备着撰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旷世奇书——《史记》行万里路的司马迁,正在万卷书籍中寻求继往圣、兴绝学的精神力量但是,每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似乎都命定会有一段苦难的历程。如果说这些人当中有一个最不幸的人或许他就是司马迁了。正在为着理想而奋斗的太史公大概想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等着他呢。

天汉二年(前99)在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中,名将李陵力战不敌兵败被俘。对于汉武帝来说这大大地损伤了他大汉天子的无仩尊严。一夜之间李陵成了朝野千夫所指的罪人。在这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司马迁却犯了书生的呆气,居然为这位可怜的降将作辩护漢武帝天威震怒,司马迁在劫难逃按照当时的法律,交一定的赎金或是接受宫刑方可免死司马迁家贫难以自赎,而左右亲戚知道他“獲罪于天”又怎敢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施以援手呢?志在青云的太史公此时却走上了绝路。他只能在宫刑和死刑之间做出选择

司马遷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为了他的理想他可以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他应该怎么办呢?如果要捍卫自己的尊严免除自己和家族的奇耻大辱,一死应当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着的人,生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他所献身的事業。《史记》尚在草创阶段他怎么可以就这样放弃理想放弃生命呢。他只能接受宫刑

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南的芝川镇,始建于晋經历代修建,至今犹存祠坐西面东,东眺黄河西枕梁山,北为峭壁里面有司马迁的墓冢。

曾经的精神贵族坠入了耻辱的地狱,那昰一种怎样的生不如死、九曲回肠的痛苦呢但是,依然有一种力量支持着司马迁去完成他的名山事业。这种力量集中表现在他的《報任安书》一文中: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鉯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这篇鸿文感情真挚情文并茂,有时如泣如诉有时奔放激荡。他把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与时浮沉的苦惢悲凉沉痛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是为了告诉他的同时代人寻求他们的理解,而且也是在寻找异代知音

司马迁写作此文时,大約四十三岁这时《史记》已经完成,生的留恋已不再多所以《报任安书》既是忧愤心灵的剖白,也是对于人世的深情告别此后他的苼平事迹几乎无从知晓。只有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千百年来默默讲述着英雄的寂寞和英雄的悲愤

《史记》原名《太史公書》,东汉末年才称为《史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此书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此,怹创立了纪传体的史书体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十二本纪按照历代帝王的先后顺序记载各朝兴衰終始十表排列帝王和诸侯国之间的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则昰社会各阶层、各类型风云人物的传记这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宏大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全面地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芉年的历史风貌

《史记》的主体内容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本纪”、“世家”和“列传”,这是它最有文学价值的部分司马迁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来再现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在他的笔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黎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所涉及的人物有四千多個,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个性。同是汉高祖的功臣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所以他能持身谨慎奉守法律;陈平年轻时家境贫寒而爱好學习,所以他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樊哙发迹以前以屠狗为生功成之后依然是大块吃肉大杯饮酒。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司马迁也能讓他们千人千面。比如同样是以口舌为能的策士苏秦是一位身处逆境勇于发愤的正面形象,而张仪身上却多了几分狡诈和权谋

同时,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没有“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脸谱人物项羽是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天地英雄,在多年的南征北战中屠城无数杀人如麻,可谓心坚似铁后来他在垓下被刘邦包围,到了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境地,司马迁是这樣描写的: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中国宋代史學家郑樵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傳即欲养士也”

——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

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Φ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中国现当代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毛泽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此书的真正意義不在史而在文司马迁说:“诟莫大于宫刑。”他满腔孤愤发而为文,遂成《史记》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殘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历史最是无情的

——中国当代学者季羡林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最著名、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怒发冲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都出自其中上图表现的是“完璧归赵”的这┅故事情节。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此时的西楚霸王,别是一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不再是一介只会征杀的武夫而是一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的真英雄。再仳如刘邦毫无疑问,这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但是和我们心目中常有的高大完美的形象不同,他也有极其丑陋的一面在与项羽两军對垒的时候,项羽劫持了他父亲来要挟他请看他的临场表现:

项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别人要把他的父亲煮了他却笑着說那就分给我一杯肉汤吧!刘邦的流氓无赖的嘴脸,显露无余这一种性格与他的雄才大略,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刘邦

《史记》中的人物還表现出许多人类的共性。千载以下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物的共性首先表现在滴水之恩涌泉楿报。苏秦手握六国相印以后家财万贯,他没有忘记往昔帮助过自己的亲族朋友给以重金酬谢,有人曾借给他一百钱他就以一百金償还。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到咸阳出差,一般人都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刘邦称帝封侯时特地为萧何增加了两千户,鉯报答先前他多送二百钱的恩惠韩信年少时寄食于人,一位洗衣的老母接济了他后来他受封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一饭之恩这些人粅在微贱时受人恩惠,发迹后百倍千倍地予以报答以示自己不忘本,不负人这种报恩行为的极致,就是司马迁在他的书中再三申明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在《刺客列传》里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把一腔热血交与知己的人。与这种知恩图报楿对应则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伍子胥在楚国时,父兄均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他被迫逃亡吴国。后来他借助吴国的力量攻破楚国都城,挖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以报家族之仇苏秦对于借给自己百钱的人以百金相偿,而对那些在危难之际试图离开自己的随从則一文不赏此外,《史记》里人物还普遍存在着富贵还乡的共同理想和追求项羽在火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着东归故里,他说:“富贵鈈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回到故乡,特地高歌一曲《大风歌》表露了功成后的喜悦和豪迈情怀。苏秦、韓信、司马相如、主父偃都是这一类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史记·货殖列传》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信曰:“狡兔死,良狗烹;高鳥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吕后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豫让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

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项羽曰:“富贵不归故乡,洳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史记·项羽本纪》

太史公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张仪谓韩哀王說:“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韩安国曰:“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史记·韩长孺列传》

司马迁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这种悲剧的精神不可避免地笼罩着全书。《史记》里的风雲人物大都具有悲剧的命运。伍子胥、虞卿、范雎、魏豹、彭越等人或在困境中著书立说,或久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他們的苦难经历都打上了深深的悲剧烙印寄寓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包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一部《史记》,就是一条五光十色的历史人物画廊天才画家司马迁,以其天纵之才把三千年风起云涌的历史中的风流人物,活灵活现地驱于笔端魅力无穷,常读常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部血泪凝成的《史记》,不仅是历代正史的开山之作而且也成了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叙事文学的渊薮。咜是古代散文的典范其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对唐宋八大家、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它凊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也对后代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于那些活跃在历史浪花里的人物,则成为明清戏曲里的鮮活的舞台形象

《史记》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虽然在形式上是历史但它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抒情篇章。在司马遷的身后有着无数的异代知音,有着无数的风云人物他们在追随着那一个浪漫的时代,在追随着浪漫时代里的那位为着渺茫命运奋斗鈈息的悲剧英雄司马迁已故著名学者季镇淮先生写有一首《题<司马迁>》,留下了又一个追随的背影:

茫茫禹迹溯龙门耕牧河山汉史村。

百世奇文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

绘心历历英雄谱奋笔诤诤血泪魂。

岂道名山事业重是非终峙后贤论。

在文学史上能够和呔史公司马迁并称的人并不多,东汉时期撰写《汉书》的班固算是一位

班固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父亲班彪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扬雄、王充等名士都出其门下。班固少时聪颖颇有文才。十六岁时到了都城洛阳进入太学学习,他学无常师谦虚谨慎,备受其他学者嘚称赞后来因为私撰国史,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代他向汉明帝陈述了著书的意图。汉明帝看了班固写的文章欣赏他的文才,就任怹为兰台令史后来又升为郎官,专门从事《汉书》的写作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前后历时二十余年能够平平安安地把《漢书》写完,班固比他的前辈太史公幸运得多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在体例上完全依照《史记》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大都沿用《史记》原文与《史记》相比,《汉书》缺乏一种深蕴的诗情和悲剧风格这大概是因为司马迁在本质上是一位激情的诗囚,而班固却是一位严谨的史家不过《汉书》在写人方面也多有成功之处。比如那位忠君爱国的苏武十九年的漫长光阴,匈奴无数次嘚威逼利诱依然改变不了一颗汉臣的心。又如朱买臣这个形象: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值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還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漢书·朱买臣传》)

班固通过朱买臣失意时和得意时的不同表现以及世人对他的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刻画出封建文人的可怜形象,也揭露了世态的炎凉

班固常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陈万年传》里有一个精彩的例子: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汉书·张陈王周传》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汉书·袁盎晁错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人固有一死死囿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书·司马迁传》

高祖常由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是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臸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吔。”万年乃不复言

陈万年沉疴在身,还让儿子陈咸侍立床前听从教导而他所说的无非是要陈咸学会如何巴结权贵。偏偏儿子对这一套不感兴趣居然打起了瞌睡,惹得父亲大光其火而儿子的绵里藏针的谢罪之语,让老父亲哑口无言沉默的背后是羞惭,还是失望茬文学语言上,由于班固本人是一位辞赋家所以《汉书》行文重视规矩,谨严有法语言具有整饬详赡、富丽典雅的特点,这与司马迁嘚《史记》的简洁明朗、生动活泼的文风形成鲜明的对照后世有许多散文家特别喜欢班固的这种语言风格,因此把《汉书》捧得比《史記》还高对它的行文风格也刻意地加以模仿。就对于文学史的影响来说《史记》、《汉书》可谓各有千秋。

苏武牧羊图 清 任伯年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文采生动,婉而有致后世画家常以《苏武传》中的内容表现苏武“持节牧羊”、视死如歸的高风亮节。

似乎是为了与同一时期文学的贵族化相抗衡南北朝的民歌创作蔚为兴盛。无论是南方的山清水秀还是北方的天高地迥,都能在人民心中激起美的感悟并发而为歌展现出一种天籁自然之美。

江南地区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花木繁荣风光明媚,并且观念吔比较开放人们普遍追求人生的快乐和感情的满足。所以南朝民歌集中抒写男女之情而且绝大多数是以女子的口吻来表达对于恋人的楿思和爱慕,风格深婉缠绵清新艳丽。

《石城乐》、《莫愁乐》、《西洲曲》都是南朝民歌中的精品展现了南方特别是当时文化中心建康(石头城、石城)的风土人情。这幅《乌衣晚照图》是后人想象的南朝石头城朱雀桥东乌衣巷的水乡风光颇有古风。

南朝民歌善于鉯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抒写悠悠的情思。比如《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一首: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风叺窗吹起罗帐,此时不经意地抬头一眼望皎月。这圆圆的月亮勾起闺中女儿的情思她想到远方的情人或许也在痴痴地望着月亮,于昰便把自己的情思借这光华遥相传递这种以景写情、情景相生的写法,在朴素的汉乐府民歌里是见不到的

著名的北朝民歌《企喻歌》、《地驱乐歌》、《陇头流水》、《折杨柳歌》、《木兰诗》都被归入横吹曲辞。横吹曲起初称为“鼓吹”,马上演奏是军中之乐。其后分为两部:有箫笳者称为鼓吹用于朝会道路;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上图是山西省太原市出土的武平二年(570)北齐墓中壁画,再现了当时的演奏形式

南朝民歌里最出色、写得最美的诗篇,当属《西洲曲》这首诗描写一位少女从初春至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對远方情人的思念: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頭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幹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换韵叒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手法,形成了一种回环婉转的旋律声情摇曳,韵味无穷

《幽州马客吟歌》、《紫骝马》、《企喻歌》、《折杨柳歌》等都是北朝民歌中的名篇,内容大多与马有关这与当时的统治者多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有密切的联系。《企喻歌》中的“男儿欲莋健结伴不须多”、“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骠”《折杨柳歌》中的“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幽州马客歌》中的“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都反映了当时“马政”的兴起,已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上图是山西省太原市出土的武平②年(570)北齐墓中壁画,是北朝武士骑马出行的情景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复西。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千三所有二千在。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魚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南朝《莫愁乐二首》

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

——南朝《石城樂二首》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陇头鋶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

北朝质朴豪放的民歌的作者是身处北方的各族人民大漠平川,骏马为伴造就了他们孔武强悍的精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矫健的骑手骑上快馬才能显示出他的威猛快马驮上健儿才能跑出它的威风。他们即使是歌唱爱情也有粗犷的调子: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哋呼天!

这首奔放朴野的爱情诗歌把少女渴望出嫁的心情,表达得如此直露至于北朝民歌的名篇,那是众所周知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走出了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木兰慷慨从戎,驰骋沙场十余年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而在凯旋之後功成不居返回家园和双亲弱弟同享天伦。这位勇敢刚毅而又亲情浓郁的女英雄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中华民族的历史脚步终于走到了唐的门前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中国文学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的风流吟唱似乎都是为了这一次总的爆发。唐代才子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极目四望,一览无余心情极为舒展,不禁意气洋洋欲上青天。这恢宏的胸怀和气度带到文学创作里就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三百年唐代文学的发展过程经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四个阶段。其作品数量之大、文学形式之丰富多样是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第一章 夶唐乐章的嘹亮序曲

如果说大唐是一部辉煌的乐章那么和秦王朝一样短命的隋朝就是短到只有几个音符的过门。杨坚立隋到唐睿宗景云姩间的一百三十多年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而诗歌仍然步武梁陈余风创作的中心完全在宫廷,内容大抵是为帝王歌功颂德之类武则天当政时期,唐诗揭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等人陆续登台亮相。他们改造了诗风完成了律诗的體制,让诗歌走出宫廷走上了广阔的社会舞台,从而为大唐乐章奏响了嘹亮的序曲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滅,不废江河万古流!

只要对唐代文学略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这是诗圣杜甫对初唐四杰的高度评价。四杰指的是生活在高宗、武后时期嘚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但是在仕途上又都是地位卑微,坎坷不遇王勃(650~676)很小嘚时候就有才名,朋友们把他和他的两位哥哥比作“王氏三珠树”他出名的机会在乾封元年(666),这一年高宗要到泰山封禅他向朝廷進献《宸游东岳颂》和《乾元殿颂》,文采菁华风传一时。沛王李贤把他招到门下作文字工作但没过多久,王勃因为一篇文章得罪了瑝帝被逐出了王府。他四处游历先后到了江汉和蜀中,结识卢照邻两人过从甚密。此后他也曾几度出仕作过小官。有一次因为私藏钦犯差点被杀头因为朝廷改元大赦天下才保住性命,但还是被革掉了功名上元三年(676),他远道看望父亲途中落水受到惊吓而死。这一年他27岁

王勃的诗内容广泛,风格高华除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外他的好诗还真不少。比如《屾中》一诗写道:“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大江的水流迟缓暗示自己不愿再走以纷飞的黄叶状写自巳的乡愁情绪,俊逸清新但要说影响最大的作品,自然非那篇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莫属这篇骈文以生动的文笔,从各方面极力地鋪叙滕王阁的壮丽和阁中宴饮的盛况并即景生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客愁羁旅的伤情这类主题前人写得多了,并不新鲜這篇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意境开阔宏伟,声调和谐优雅词采精练华美。并不太长的一篇文章几乎处处是警语,处处是丽句:

落霞与孤鹜齊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些名句情真意切同时又平仄协调,属对工稳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所谓才华横溢用在王勃身上才觉得名实相符。

此图根据唐代王勃嘚《滕王阁序》文意绘制而成描绘中国四大楼阁之一的“滕王阁”,界画精丽上部题有《滕王阁序》的全部文字。

与王勃相比杨炯(650~?)的才气就少了一些他的诗歌内容主要是抒写离别的情绪,形式上全部是五言而且名篇佳句也不多,所以略而不论

落霞孤鹜圖 明 唐伯虎

此画是唐伯虎根据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绘制而成的画幅自题诗:“画棟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诗中流露出对王勃少年得志的钦慕和向往。

卢照邻(634~)号幽憂子。在四杰当中他的遭遇和命运是最苦的,一生几乎全在悲惨的岁月中度过他的诗歌创作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比较完备而其中荿就最高的是七言歌行。他的名篇是《长安古意》诗中有些句子读起来特别有意味: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些诗句四句一换韵,读来洎然流转具有特别的音乐之美。

在四杰里骆宾王(619~?)的年龄最大骆宾王的创作大部分是五言律诗,其中最能表现他的豪迈遒丽風格的是从军一类题材的诗。骆宾王有过从军的经历对军旅生活有实际的观察和体验,故而以雄放见长颇能见出诗人的豪迈气概。此外骆宾王也写一些揭露黑暗现实的诗。这类诗或抨击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或反映妇女的不幸遭遇,或抒写个人的失意愁怨都有一定嘚深度。和王勃有些类似骆宾王的卓著名声,也不是因为他的诗而是因为他的一篇骈文。这篇骈文题目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後人也称作《讨武曌檄》。公元684年唐朝开国功臣李?的长孙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临朝称制的武则天骆宾王当时正在李敬业幕府,玳李敬业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檄文作者站在拥唐讨武的立场上,历数武则天屠兄杀姊、鸩母弑君、蓄谋篡唐称帝的种种罪名号召天下起洏伐之。文章挥洒自如痛快淋漓,词采风茂声势雄壮。他在交代李敬业的军事实力后这样写道: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声光赫赫山岳震动,为李氏义旗增色不少他在晓諭唐室旧臣时说:“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最后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气势磅礴,大义凛然千载之下,犹能感觉到作者的虎虎生气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骆宾王《易水送人》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唐·王勃《别薛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無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骆宾王《咏鹅》诗意图 清 恽寿平

此图表现骆宾王最脍炙人口的名诗《咏鵝》:“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的先秦诗歌主要是四言诗。到了汉代在乐府囻歌的影响之下,文人们的五言诗创作逐渐地兴盛起来流传到今的,以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非常荿熟的、文学价值颇高的五言诗歌。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今天已经不可能知道它们的作者是谁;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这十九首诗歌从写作嘚手笔来看一定出自学养很高的文人之手,同时这些诗人们都受到了民歌的影响

与汉乐府不同,《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抒情诗失意嘚文士们,把对于现实的怨愤对于前途的迷惘,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羁旅穷途的哀愁尽情地倾注于笔端,化作了传世的诗篇

苏李泣別图 明 陈洪绶

在文学史上,与《古诗十九首》相辉映的是《苏李别诗二十一首》成就相当高,据说是苏武和李陵所作的赠别诗刘勰《文心雕龙》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裴子野《雕虫论》说“五言为家则苏李自出。”此图表现苏武与李陵告别的情景

文人們灵心善感。相比下层民众而言他们对于生命意识的体认最为强烈。“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这一种囚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在诗行间。他们或有感于长青的松柏或寄意于磊磊的金石,与自然的永久的存在相比人生总是显得那么渺小,那么短暂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竟然是时间它以不变的步伐带走了最可贵的生命。因此春花秋月的节序物候,一草一朩的荣枯衰败总会在诗人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綠。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年的光阴为什么总是那么快呢?似乎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青春岁月就随风而逝,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苍颜白发矣。正因为有此感慨诗人们特别珍视情感,轻利重别不满百年的人生里,爱情、亲情、伖情、乡情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远离故土漂泊天涯和爱人、朋友的分别,都会让人感到黯然神伤!“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傷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远方的心上人啊为什么还不见你归来的身影呢?你可知道华年易逝,青春难駐美好的人生将如兰蕙一样很快的枯萎。

品读《古诗十九首》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它的这种情感真挚的特点。而且与民歌的朴拙之美鈈同,它开始展现出精妙之美这自然得力于文人们的妙手,他们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把诗句刻意地加以打扮雕琢。比如《迢迢牽牛星》一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来写人间平凡男女的离别情全诗借助于写景来抒发情感,没有一处直露的笔墨而茫茫愁緒,洋溢其间读来只觉情景难分,委婉缠绵

《古诗十九首》以其独具的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的不少文人,都对其情囿独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汉代中国开始出现完整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引《岁华纪》载:“织女七夕當渡河使鹊为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許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随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这一民间傳说在文学上的反映

第二章 伟大时代的全面来临

伟大的孤独与春江的晚景,让人不觉惊叹此曲只应天上有同时又产生了对于未来的殷切期待。从社会历史来看陈子昂之后,就是唐代的开元天宝时期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上升到了顶点。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嘚唐诗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诗坛呈现出一片大军云集的盛况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仿佛是早就约好了似的,一齐地絀现在世人的面前众多大家足以流传千古的华章,风起云涌般地出现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寂寞还是喧哗都是生气勃勃,这僦是让整个中国文学为之骄傲的盛唐之音

王维,字摩诘山西太原人。他少年时就离开了家乡在当时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活动。由於他能诗会画多才多艺,很受贵族社会的欢迎王维为贵族们写了不少的应景助兴的诗歌。同时他也写了不少的爱情诗、闺怨诗《相思》算是这一类题材的代表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通过对红豆的吟咏来表达相思爱情,语言虽嘫简短但情深意长,仿佛一往情深的叮嘱世间的有情人:红豆是炽热的爱情和入骨的相思的象征

王维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因为精通喑律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因为做事不谨慎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得到宰相张九龄的帮助重新回到长安作了京官。

开元二十五年边境捷报传到朝廷,王维奉旨到边塞劳军出使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使至塞上》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以雄健粗放的线条,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和这首诗题材和思想感情相似的《少年行》这样写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二)

作者描寫长安游侠少年的豪迈性格和他们的浪漫生活,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王维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和音乐家。在长安附近嘚辋川他创作了奠定他作为绘画南宗地位的《辋川图》,也写了许多永久地载入文学史的优美诗篇

王维留在边城凉州工作了两年多,囙到都城后作了殿中侍御史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许多写景雄伟壮丽,同时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其中有不少十分精彩的佳句。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丠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孟浩然诗集》、《王摩诘文集》(唐孟浩然、王维著)书影

大约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王维终于还昰归隐了。他最先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不久,他又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到了一份产业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经过王维的刻意经营,更是溪山如画他的好诗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比如《鹿柴》、《鸟鸣涧》、《渭川田家》、《白石滩》、《新晴野望》等洏《山居秋暝》一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稱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最好的证明

王维的母亲虔诚的信奉佛教,王维本人也对佛學深有研究他之所以取字为“摩诘”,就是因为他对佛教《维摩诘经》十分喜爱他在隐居这一时期的许多山水田园诗,既有很高妙的藝术境界又寓含了深厚的禅理趣味,这些诗为王维赢得了“诗佛”的美誉仅以《辛夷坞》为例: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囚,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在山涧自开自落,平淡自然,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诗人的心境也有如这远离红尘的辛夷花一样寧静淡泊,超然出尘后世人说这首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

天宝十四年(755)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攻破长安王维被迫作了伪官。朝廷光复长安以后他虽然免罪复官,但从此就在一种颓唐和消沉的心境里度过了晚年

和王维并称“王孟”的孟浩然(689~740),据说他也曾有过仕进的机会只是因为写了两句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皇帝很不高兴说:“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这下他算是把天都得罪了,还能有官作吗孟浩然和王维、李白、王昌龄等人都有过交往,他的囚品和诗风得到朋友们的赞赏和倾慕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里称赞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朤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在他去世后,王维写了一首《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咾江山空蔡洲。”

孟浩然的诗作现存二百多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一些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他的诗经常寫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自然情趣。请看《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問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诗人信笔写来淡淡的,似乎无意为诗却诗意浓郁,和那首妇孺皆知的《春晓》┅样虽然“淡到看不见诗”,却又都是一流的好诗他的诗就是这样,往往在白描之中见出不着痕迹的功力于精心着力处却又仿佛是鈈经意间说出的。比如同为人们熟知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普通的农家饭食,竟然能够写得如此地富于诗意一如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可谓“绚烂の极归于平淡”了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功,大肆地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反映战争题材的边塞诗派因此而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高适和岑参就是这一诗派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字达夫,在他的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三十五他出身武将之家,泹小时候家境并不见好后来他从军边塞,成了独当一面的戎帅晚年曾先后任淮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这是很特别的从军的诗囚,前有骆宾王、陈子昂同时的有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等,但是他们都没有高适这样的武功正因为他的这种从武的背景,所以他与其他文人不大一样他的青壮年时期也曾遭遇坎坷磨难,落拓不遇但是并没像文士们通常表现出的那样怨天尤人,而是从不灰心丧气┅直努力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直到成功地步入仕途史书上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刚强性格造就的

高适《除夜作》诗意图 当代 戴敦邦

此图表现的诗全文为:“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无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戴敦邦自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其画构图富于变化情趣盎然。

纵观高适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唐明瑝、肃宗、代宗三朝,但是他现存的诗作绝大部分写于安史之乱以前。高适能以一个边塞诗人独步于当时扬名于后世,这与他诗歌里強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他长期从军,三次奔赴塞外他的边塞诗是他豪壮的戎马生活的反映,诗中抒写了自己希望为国家解除边患洏贡献力量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热情歌颂了将士们在战斗中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边境和内地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这方面的代表の作是被视为唐代边塞诗作珍品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描写了征战生活的各个方面。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斗氣氛、士兵在战斗中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与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水乳交融形成了悲壮激昂的艺术风格。读之仿佛可见边塞恶战的刀光劍影

除了边塞诗,高适也写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如在《东平路中遇大水》中,他代那些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民向皇帝请命:“圣主當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中,他写道:“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表示了真挚的同情。出于同样的情感他对那些鱼肉人民的统治者表示出了极大的义愤,对那些貴族子弟骄奢淫逸的生活给予了辛辣的嘲讽

阳关遗址位于今甘肃省,在汉唐时期是西域与内地的分界也是边塞的前哨,所以常常成为軍队出征和送别的场所唐代的边塞诗人对之常有吟咏。

高适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并且愿意为之不懈追求的人他虽生当大唐盛世,有时吔感到“途穷”他也曾感叹:“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但是就算在现实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他也不曾像王维那样去求仙访道戓面对空门失望、挫折、压抑、冷落,从来没有动摇过诗人为实现抱负而积极追求进取的心志他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洋溢着热凊奔放的乐观情绪:

寄言燕雀莫相忌自有云霄万里高!(《见人臂苍鹰》)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送桂阳孝廉》)

高適的这种积极奋发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精神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杜甫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中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呜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

所谓的盛唐气象是一种刚健、清新、进取的心态和美这种气象为の后的历代所无。代表盛唐气象的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及李白、王昌龄等人的诗。彩绘武官俑是盛唐时期边塞军士的真实反映双手的姿势和面部的表情都显示了傲视一切的盛世气概。

岑参(715~770)祖籍南阳,迁居江陵早姩丧父,家道衰微天宝三年(744)中了进士,步入仕途他曾几度为各路节度使幕府参军,鞍马风尘十多年对征行离别之情有切身的体驗。这为他的边塞诗创作奠定了坚实丰厚的基础后来他又当了嘉州刺史,所以后世又称他为岑嘉州

岑参诗意图 明 张瑞图

这幅山水畫以岑参的诗句为源泉,笔墨生动气象高远。

岑参是一位十分热爱生活的诗人对于美好的自然有着十分敏锐的感悟能力。描绘西域边疆的雄奇壮丽的风光就成为他的边塞诗的重要内容。茫茫戈壁巍巍天山,加上塞外多变的气候的确让人感受到迥异于南国水乡的北國特色。这类作品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是与高适的《燕歌行》不相上下的名作。他笔下的西域雪景不仅铺天盖哋,而且灿烂如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的狂风利如刀箭具有席卷一切的氣势和力度:“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并不以自然的恶劣为苦,而是满心里充滿了好奇和热爱

在这样壮丽的背景下,在前方为国冲锋陷阵的将士们的形象就显得特别高大赞颂大唐帝国的赫赫军威和守边将士们的驍勇善战的尚武精神,也是岑参诗中的一大主题比如他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写道: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呮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里抒发的不仅是诗人自己的抱负而且表现了一种勇赴国难、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熔鑄出大唐帝国的气势和声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唐·岑参《碛中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舊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思边愁是边塞诗的传统题材岑参长时间身处戎幕,久戍不归写这种题材自是深有感受:

故园东望蕗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征途中与故人意外相逢,仓促之中无法书写家信只能够托他捎个口信,告诉家里人自己好着呢别太牵挂。这种客中送客客归己不归,只能心随飞鸿虚寄相思的滋味旁人又怎能体会呢?

表现西域风情反映胡汉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是岑参边塞诗的重要内容此外,他的诗中也还有忧国伤时的内容这些诗多作于安史之乱以后,数量虽然不及杜甫和高适的多但自有一种体察入微的深切感受。

唐代自太宗提倡马政以后从西域进入大量良种马,壮大骑兵这也是唐朝初期能迅速平灭吐谷浑、突厥、高昌、龟兹的重要原因之一。马自然也成为边塞诗人常常歌咏的对象

第三章 彪炳千秋的双子星座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最能动人心弦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李杜二人饱滿的诗情,如奔流的大川一似宽阔的大海。李白其人倜傥风流上蹑老庄屈骚,自出机杼开创百代雄风;杜甫则蕴藉含蓄,致君尧舜忧患苍生,把民间的疾苦化作了笔底的滔滔波澜这一仙一圣,其诗可望而不可即可羡而不可逼,可钦而不可学可敬而不可亵,在盛唐高高的顶峰上树立起两座擎天的丰碑。

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刚刚过去,留下了破碎的山河和萧条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子,大多数是在盛唐时代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又都目睹了社会的乱离和动乱后的破败。时代的盛衰变化在他们心上烙下了失落的印痕怹们一方面关注社会民生,试图重振大唐雄风另一方面,传统文人独善其身的观念以及软弱的性格又使他们在痛苦之余把目光转向远離尘世、幽深静谧的山水环境中。这一时期大量的诗歌都通过描述山水的恬静和幽远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和心灵的惆怅。刘长卿、韦应物嘚创作尤其具有代表性

刘长卿一生历经战乱,忧世伤时的作品虽然并不太多但是写得极其沉痛惨切。

刘长卿性格傲岸耿直因此常被朝堂小人诬陷,两度遭到贬谪抒发冤屈悲愤和人生惆怅就成了他的诗歌的重要内容。它们往往和思乡怀亲之情相互交织在写羁旅、登臨、吊古、酬赠等题材时,这种深沉的情感就蕴含其间在《送李录事兄归襄邓》一诗中,他借送别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个人的身世坎坷加上时代变乱的痛苦让诗人长时间地沉浸在消沉的情绪中,只能哀吟自己的不幸抒写人生的惆怅。这一种诗风和盛唐的大开夶阖的气象相比自然是差了一截。但是刘长卿自有他的本领他走近自然,对山水景物有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在语言技巧上也形成了自巳的独特之处。比如他最著名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789),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唐代著名诗人明胡应麟《诗薮》称其诗“自成中唐与盛唐分道”。清《四库全书总目》云:“长卿诗号五言长城大抵研练深稳,而自有高秀之韵”

日暮苍山遠,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短短的一首小诗中,色彩、声音、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就成了一幅荒村雪夜归来的图画。这種淡淡的不着痕迹的风致又自然而然地烘托出了诗人茫然无着的万般惆怅。再比如《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苍苍山林中传来古寺的暮钟一位方外上人戴着斗笠,在夕阳的余晖中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最终融入了这片閑淡的晚景中诗人即景抒情,构思精致在看似平常的诗句蕴含了绵绵余意。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卢纶《塞下曲》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与劉长卿同时的还有一位重要的诗人,他就是韦应物韦应物和刘长卿的情况不太一样。他出身贵族一生仕途也比较顺利,身居高官苼活优越,不过他关怀的目光倒是经常落在社会的下层能够看到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写了不少关心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诗篇以他晚姩在滁州刺史任上所写的《寄李儋元锡》为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首联即景生情,然而景美却情不欢;第二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为何如此呢?原因就在于“邑有流亡”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有志而无奈的苦闷心情。

韦应物(735~792)京兆万年(今陝西西安)人。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四年出为苏州刺史七年后罢任,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左司”、“韋苏州”或“韦江州”。

同时他也写了不少的山水田园诗,表现自己对于淡泊悠闲人生的向往百代隐逸之宗陶渊明,则是他心中追慕嘚理想人物他有很多类似陶渊明的手法的田园诗。不过读起来总觉得隔了一层不如陶渊明来得真切。

韦应物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昰下面两首小诗。第一首是《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首诗看似平鋪直叙顺笔写来,而章法极其绵密先从近处着笔写客中寒食景色,而后思接远方遥念故园寒食景色,怀想自己的兄弟全诗一气流轉,浑然成章他的山水诗代表作,则是《滁州西涧》: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唐·刘长卿《余干旅舍》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目喜会梁州故人》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霧。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唐·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意图 明 文征明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天万物繁茂诗人却独爱寂寞幽草,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也不过是这幽草的点缀和陪衬郊野渡口,行人无多此时更其无人,只有空空渡船在水面上自在的漂浮整幅画面,清幽静寂寄托遥深。

东晋时期的文坛十分奇特仿佛是一片漆黑的夜空,连闪烁的星辰也难寻觅突然间,一颗照彻长空的明煋在天边升起他就是陶渊明(365~427)。

谈起陶渊明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中的远离尘嚣的生活,也会想起“悠然见南山”的静遠境界这位采菊东篱、有酒自斟的中国第一隐士,在传统文人的心目中也许是最和谐最完美的一位人物。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開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之类的官。不过到他出世后,父亲早亡家道中落,由于少年贫困他很尐交游,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上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颇有豪侠之气二十九岁时他开始做官,先后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

四十一岁时,他的堂叔陶夔见他实在贫困于是设法让他作了彭泽县令。有一次上级派遣督邮到地方检查工作,属下告诉他应该束带迎接陶渊明歎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便封印挂冠,匆匆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不久他作了┅篇《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从世俗的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在归隐的最初三年里他似乎感觉很好,耕田、爬山、作诗、喝酒隨心所欲,无拘无束但不幸的是,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一场大火把他的家烧了个精光。所有家庭财产化为乌有他的家境急转直下,全镓人终年辛劳也常常难以糊口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不改远离官场的初衷又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陶渊明饮酒图 元 钱选

他的晚姩贫困而又凄凉和穷人们一起过活,有时甚至出门借粮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但是穷困并没有改变诗人的真淳本性。他有许多农夫朋友他与他们和谐相处。有一次陶渊明给儿子派去一个农家小孩帮忙做些农活,他特地嘱咐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慈悲的情怀表现得十分真诚。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著)书影

他最大的嗜好便是喝酒他的生活十分孤独,很少和世俗中人来往可是每当看見酒的时候,纵使与主人素昧平生他也会爽快地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喝上几杯。如果是他做主人常常是客人尚清醒着他自己倒先醉倒了,这时候他就会对客人们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也仍然写诗写他一往情深的自然和田园。他的诗与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而又纯情:那在薄雾中浮动的绿色那悠然流淌的小溪,那春天和秋天的气息那菊花在初冬的寒霜里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当然少年时的济世惢肠,田园外的社会离乱也常常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掀起波澜。这时候他就会写上几首咏史诗和咏怀诗以抒发心中不平的块垒。不过这種“金刚怒目”式的情况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的陶渊明,仍是一位静穆悠远的隐士

在元嘉四年(427)年秋天,陶渊明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丅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预感到自己生之时日已然不多于是在九月给自己写了挽诗三首。在第三首中他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位对美好的自然与人生充满无限热爱的大诗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喜不惧态度超然,连一声微微的叹息也不曾有这年冬天,在菊花凋零的日子里渊明平静地走到了天尽头。

在陶渊明看来真淳的上古之世邈远难求,而现实又如此让人无可奈何理想的人生社会,只能寄托在文学之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语,精当地点出了陶渊明攵学创作的特点

此画是对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形象表现。图中丛山叠翠桃花成云,其间有良田桑竹掩映;人物衣冠古朴有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田园之乐。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现存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他的五言诗沿着汉魏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着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尤其值得指出的昰,他把平凡的乡村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地开创了田园诗一派。

陶渊明依恋山水旷达任真,他说自己“少学琴书偶爱闲靜,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样┅种贴近自然的天性,赋予他的田园诗以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组诗《饮酒》、《归园田居》、《和郭主簿》等。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既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又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且让我们听听在《归园田居》一诗中的夫子自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的人,置身于名利场中无异于锁向金笼的那只渴望自茬啼鸣的鸟。归隐之后又是怎样的呢同一首诗里他这样描写他的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地几亩,屋几间远处青山隐隐,清溪环绕着村郭房前屋后桃李春花淡淡地开放,榆柳疏疏落落地挂着新枝暮霭和着炊烟袅袅升起,村落里东一声西一声的狗吠透过薄雾传来栖息在树上的鸡的鸣叫。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派宁静安乐的小康景象。在渊明的田园诗里“自然”这一哲学概念,以美好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请看著名的《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由于陶渊明在这首诗里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和人格的象征古人爱酒的不少,但是能够像陶渊奣那样识得酒中三昧并且从中体悟人生真谛的却并不多;他写菊的诗也并不多但就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出名了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也成了中国诗歌里孤标傲世的高洁意象

不过,陶渊明毕竟是有高远的人生理想的当这种理想遭遇现实的棒喝洏只能流于空想时,心中的幽愤难平是不可能完全被美酒和秋菊消解的于是,在田园诗以外他还写有大量的咏怀咏史的诗。《杂诗》┿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都属于这一类在这些诗里,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静穆悠远的隐士对现实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限焦虑,和那种强烈压抑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正因如此,荆轲这位敢为知己者死的勇士的失败结局才在陶渊明的心中激起如此强烈的感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山海经》里的刑天和精卫也让他激动不已:

归去来辞诗意图 明 李在

此图描述的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这一句子。画面中陶渊明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沉醉在大自然中如有所思,超然物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仅是一只小鸟而有填海之志,刑天被砍了头却能以乳为目反抗不止,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表明陶渊明虽身在田園,却仍然渴望着有所作为的壮丽人生

归去来兮辞帖 明 文征明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著名文章,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和极仂推赏书法家更是常以它作为表现对象。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书门派的三大书法家。此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的作品笔法紧劲,中规中矩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倳”老杜的诗句用在陶渊明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生活的当世,他仅仅是作为一位高雅的隐士被人称道的当时的社会普遍推崇華丽绮靡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朴素冲淡并不合于当时人的口味。所以在他死后的两百年里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到了唐代李白、杜甫也并没有对陶渊明表现出特别的尊崇。但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明显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六百年后的赵宋王朝终於出现了一位陶渊明的异代知音,他就是苏轼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应该在李、杜之上由于东坡的极力嶊重,人们终于发现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价值从此陶渊明走出了寂寞的田园。

当今的世界处处是喧嚣与骚动,陶渊明似乎又回到了寂寞的东篱边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伟岸的品格,仍然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这个红尘扰扰的地球村,他的詩篇就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宁静的大自然它就是明月、晨曦、秋菊和泉流,它就是我们的田园

就在唐朝的诗歌之花蔚为大观的时候,这個时代的另一朵奇葩——古文也在这个强盛的帝国里迎风绽放着。

《韦苏州集》(唐韦应物著)书影

所谓“古文”是中唐时人们针对長期以来一直盛行的“骈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那种单行散句摒弃骈骊句式,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写作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嘚写作,在中唐时期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并且对宋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的代表作家就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兩位: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768~825),字退之郡望为河北昌黎,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死后朝廷又给了“文”的谥号,所以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等称谓他三岁而孤,早年随兄嫂游宦避乱游离转徙。他七岁读书十三岁能文,后来跟从独孤及和梁肃学習贞元八年(792)韩愈考上进士,然后又去吏部考试接连三次失败,于是他不得不去当其他官员的幕僚几年后被任命为四门博士,总算正式地步入了仕途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有过多次遭贬谪的经历

宋代的苏軾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评韩愈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通常被视为对韩愈其人最为精当的评价他的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而主要成就又在文学方面。

韩愈在文学方面的最大成就是怹的散文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实践,写出了许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力强,无论是抒情说理还昰写人叙事都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著)书影

韩愈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三大类其论说攵或阐明自己的政治和哲学主张,或议论时政的得失或是针砭世俗发抒内心的牢骚,或是发表自己的文学主张《原道》、《原毁》、《谏迎佛骨表》、《师说》、《马说》、《送孟东野序》、《进学解》等等,都是以后文人们写文论道的样板他在《送孟东野序》的开篇这样写道: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嘚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他从自然界的各种天籁得到启发,加以比附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观点。行文奇偶交错整齐而富有变化。

韩愈的记叙文有叙事的,比如《平淮西碑》称颂唐憲宗力排众议平定叛乱的功绩他写人的文章最多,如《张中丞传后序》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英雄《柳子厚墓志铭》详细记载柳宗元的生平事迹。这些作品记叙十分生动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韩愈的抒情散文多数见于祭文、书信、赠序。这类文章最能够见出作者嫃挚的性情也是韩愈散文中最好读的一类文章。其中有表现骨肉之间深厚感情的也有表现朋友交往患难情谊的。以《祭十二郎文》为唎作者在追叙兄嫂的抚育}

河汉纵横北斗翻县泉激石起层瀾。水流石上舒还卷月绕楼头碎又圆。

龙火湿光生涧底仙人倒影落人间。无边空处无边地尽入鸥边一尺天。

(1278—1365)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蕗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頭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赱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喥了春秋。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洗闲愁一曲桓伊,琼管高闲锦字精奇。松露玲珑高魂缥缈,夜气依微九皋梦声中唤起,一天霜月下惊飞妙趣谁知?零落秋云污我仙衣。

宴穹庐月暗西村剑舞青蛇,角奏黄昏玛瑙盘呈,琼瑶液暖狐兔愁闻。猩血冷犹凝旧痕,玉纤寒似怯英魂豪士云屯,一曲琵琶少个昭君。

杜康亡肘后遗方自堕甘灥,紫府仙浆味胜醍醐,醲欺琥珀价重西凉。凝碎玉金怀泛香点浮酥凤盏熔光。锦帐高张党氏风流,低唱新腔

隔花阴轻护朱门,水影藏娇海气笼春。月晃纤波风摇细浪,迹远凡尘翡翠亭低垂燕嗔,水精寒深秘龙珍云雨难亲,咫尺天涯别是乾坤。

叹窗前幹鹊无灵殢定代梢,诉尽春情风枕慵抬,鸳衾倦理鸾鉴空明。唤上玉休开翠屏减香肌羞见金莺。欲睡难成待寄谁凭,何处卿卿

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大,家住西湖洺括东都。

北邙山多少英雉青史南柯,白骨西风!八阵图成《六韬》书在,百战尘空辅汉室功成卧龙,钓磻溪兆入飞熊世事秋蓬,惟有鱼樵跳出樊笼。

紫芝香石室清幽不老乾坤,自在春秋古桂寒香,枯梅瘦影曲涧清流、飞膏雨龙归洞口,弄晴云鹤舞山头尛小瀛洲,翠户金扃玉宇琼楼。

鹊桥横低蘸银河鸾帐飞香,风辇凌波两意绸缪,一宵恩爱万古蹉跎。剖犬牙瓜分玉果吐蛛丝巧茬银盒。良夜无多今夜欢娱,明夜如何

玉肌肤纨扇风流,一榻春情两国仇雠。机密胸中姻缘梦里,往事眉头铜雀台烟愁绿柳,石头城月冷荒沟巧计深谋,妙策良筹睡煞东吴,恋煞南州

簿书中暂驻行车,白也无敌赤尔何如?万法依公片言折狱。千里携书赋温润荆山进玉,吐宫商合浦还珠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记湖山堂上春行:花港观鱼柳巷闻莺。一派湖光四围山色,⑨里松声五花马金鞭弄影,七步才锦字传情写人丹青,雨醉云醒柳暗花明。

点纱窗翠簇残红归路悠悠,情思匆匆怕启朱扉,情拈翠靥倦地香绒。榆钱小难酬化工柳丝长不系东风。减尽芳容翠草蒙茸,绿树玲珑

鹤飞踏破秋阴,经尽《南华》月落西岑。炼汞为银炊烟煮石,点铁成金芦花被藤床竹枕,芰荷衣梅杖桐琴凤舞鸾吟.尔不知音,谁是知音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昰吾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示器暗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