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流传原因在中国流传经历的四大历史时期

(微信搜索 360星座)
当前位置: >
佛法末年佛教经历的五大劫难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近两千年中,经历了五次最严重的浩劫。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毁掉了诸多佛学典籍与佛教至宝,更对中国众多文物古迹造成了严重破坏,是中华文明的大劫难。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这些历史。  三武一宗灭佛  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教难,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等四位帝王所带来的四次大祸害。当时,无数的寺院、经书、佛像、法器等被焚毁、破坏,数以千万的僧侣遭到杀戮,或被迫还俗。这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佛教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扼杀,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起因于武帝听信道士寇谦之及宰相崔浩的谗言所致。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入主中原后,道武帝、明元帝都信奉佛教,并兴建不少寺院。太武帝即位之初也信奉佛法,礼敬沙门。北魏灭北凉后,还带回许多沙门到京师,当时对北魏佛教产生重大影响的沙门玄高、师贤、昙曜等人都是来自凉州。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他还听信宰相崔浩的谗言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崔浩出身于着名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经常参与军政机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寇谦之早年就热中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入平城,结交崔浩,常通霄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纳。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谦之献上道书,但当时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于是上书劝谏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并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U,兴建静轮天宫,奉祀太平真君,改年号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供养沙门,并限期交出藏匿的沙门,若有隐瞒,满门抄斩。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但也由于如此,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废佛后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  二、北周武帝灭佛  第二次的废佛事件发生在北周武帝之时,距北魏太武帝的废佛,约有一百一十余年。武帝宇文邕,继明帝之后即位,后改元保定。北周继西魏之后,统领关陇地区,这一带从晋代以来佛教盛行,其中长安曾有鸠摩罗什的僧团在此长期译经传教,影响很大。当时,全国的僧尼有两百多万人,佛寺有三万多所。北朝的历代帝王,不少都笃信佛教,北周武帝即位之初,也依照先朝往例,礼敬沙门,但由于他励精图治,一心想用儒术平治天下,因此最重儒术。他在亲政前,曾多次召集臣僚、沙门、道士讨论释、道、儒三教的问题。当时,他对佛教并没有特别憎恶排斥的观感。显然的,他后来的废佛政策,主要是受到卫元嵩和道士张宾的影响。  卫元嵩是四川成都人,精通阴阳历算,性情谲诈。年少时随益州野安寺亡名禅师为沙弥,不耐清苦,佯装狂放,以吟诗咏赋来博取声名,并四处向人预卜未来。后来还俗,从四川到长安,结交北周权贵。天和二年(五六七),他向武帝上奏:寺塔佛像对国家治安无益,应该删减。彻底改革佛教,将佛教纳入国法的规范中。以经济措施改革佛教界贪婪腐败的风气。据《广弘明集》卷七记载,卫元嵩的奏文共列有十五条:劝行大乘、劝念贫穷、劝舍悭贪、劝人发露、劝益国民、劝獠为民、劝人和合、劝恩爱会、劝立市利、劝行敬奉、劝寺无军人、劝立无贪三藏、劝少立三藏、劝僧训僧、劝敬大乘戒。  卫元嵩着有《佛道二论》,论辩大小乘;又着有《齐三教论》七卷,阐扬会通三教的思想。他认为当时佛道二教崇尚空论,违背大慈为本、安乐众生的立教宗旨,主张应该用古代圣王的治道来矫正这些弊病。他的论点,刚好契合武帝的心意,因此受到重用。  又据《广弘明集》卷八记载,当时民间普遍流传着一句谶语,说“黑衣当得天下”。深信谶纬之学的武帝,对此预言非常忌讳,卫元嵩和道士张宾就乘机毁谤佛教,指沙门身穿黑衣,必为国禁,道士穿黄衣,必为国祥。武帝听信他的话,渐渐重道轻佛。天和四年,先后四次召集佛、道、儒三教学者,论议教义的高低。武帝的本意,想以儒教为先,佛教为后,道教最上,但因几次聚众议论,三教各执一词,因此悬而不决。后来甄鸾上《笑道论》,道安上《二教论》等书,极力为佛教辩护,破斥道教。武帝对于佛道二教互相攻击,极感不快,敕令暂时搁置二教优劣的议论。建德二年(五七三)十二月,又召集群臣、道士、沙门等,辩论三教先后,结果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最后。如此一来,引起佛教界的激烈反应,先后有猛法师、道积等人的抗旨直谏。建德三年,武帝已决心毁佛,召集僧道二众在太极殿辩论,张宾极力斥佛扬道,却被智炫法师论破,武帝乃亲自升座,试图加以论难,不料智炫法师应对安详,陈义甚高,武帝在盛怒之下离开太极殿。次日,下诏废佛、道二教,破毁寺塔,焚烧经像,勒令沙门、道士还俗。当时,被迫还俗的沙门有二万多人,关陇一带的佛法被破坏殆尽。  建德六年,北周灭了北齐,武帝又对北齐之地实行排佛政策,焚毁一切经像,废四万所寺庙,被迫还俗的僧尼达三百余万。北方佛教一时之间销声匿迹,史称周武法难。次年,武帝罹患剧疮而亡。宣帝、静帝相继即位,佛教才又渐渐恢复。  在周武帝废佛以后,部份僧侣混迹民间,或逃匿山林,另有部份僧人则南渡陈朝,因此促进南北朝佛教的交流。  三、唐武宗灭佛  唐代佛教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然而,唐代各朝帝王对佛道二教的态度颇为不同,有的扬佛抑道,有的佛道并奉,也有不少位帝王崇道而抑佛。唐高祖奉道教始祖李耳为祖先;太宗曾下诏置道教于佛教之上;武后则改佛教在道教之上;玄宗曾采纳姚崇的奏章,令僧尼还俗,他虽然尊崇道教,但仍一度敕令注释《金刚经》流传天下;宪宗时,韩愈谏阻迎佛骨,写《论佛骨表》、《原道》等排斥佛教;在穆宗、敬宗、文宗之世,都还依历朝惯例,在宫中设斋行道,但敬宗本人笃信道教;文宗时已有毁佛之议,而且曾经禁止度僧及营建寺院;到了武宗,更是全面性地崇信道教,贬斥佛教。  另一方面,虽然历经几位帝王的崇道抑佛,但佛教在民间的力量反而越加炽盛,僧尼的人数越来越多,寺院也越建越广。寺院往往领有广大的庄园,并可免除徭役;而僧尼、寺院激增的结果,不免增加国库的负担。当时不少士大夫基于儒家治术的观点,认为佛教的蓬勃发展将危害国家的经济,因而大加抨击。唐武宗时,排佛的呼声越演越烈,这使得本已笃信道教的武宗更加决心毁佛。这时,道士赵归真与宰相李德裕推波助澜,趁机煽动,佛教因而面临一场“三武一宗”法难中最大的破佛事件。  会昌元年(八四一)元月四日国忌日,敕令行香,设千僧斋;但六月十一日的武宗诞辰之日在大内设斋时,敕令两街供养大德及道士四对论议,其中有两位道士被赐紫衣,却禁止释门大德披着紫衣。武宗在即位之前就喜好道术修摄之事,曾经召请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宫,在三殿修金U道场,并亲受法U。会昌元年的六月中,又召衡山道士刘玄靖入内,与赵归真同修法U。  会昌二年三月,因李德裕上奏,武宗敕令遣散未曾登录在僧籍名册的僧尼,又不许置童子沙弥,这时已略见毁佛的迹象。六月十一日,敕令僧道二众在殿前论议,道士二人赐紫衣,僧门仍不得披着紫衣。  会昌三年二月,敕令已经还俗的僧尼不得再行入寺;至于没有登录名籍的僧尼,不仅严禁住在寺中,且不许住在京城或进入镇内。同年九月,下令各级地方政府严密注意附近寺院的住僧,纵使是登录有案的,如果无法详细说明出身来历,应予逮捕,送到官府盘问。  武宗废佛的政策,是采取渐进方式的,从史料看,其法令之严酷,与日俱增。会昌四年三月,下令不许供养佛牙、佛骨,如果违反法令,送一钱供养者,即杖打二十下,一时之间,寺院的四处,人迹断绝。而在宫中的内道场,历来往例均安置佛教经像,武宗却下令焚烧经教,拆毁佛像,在道场内安置天尊老君之像。六月,在武宗诞辰日,首度不召僧入内议论。又不许僧尼在街里行走,如有外出,需在钟声未响前归寺;也不许别住他寺,违者敕罪。由于武宗深信赵归真,赵乘隙进言,认为佛教并非中国本有的宗教,蠹害生灵,应该尽除。于是,是年七、八月开始,发动空前的法难,敕令拆毁天下山房、招提、兰若、普通佛堂、义井、村邑斋堂等,凡是寮房未满两百间,或没有获颁寺额的道场,则勒令僧尼还俗。  会昌五年三月,武宗敕令天下诸寺不许置庄园,并随时检查寺舍的财产。四月,敕令僧尼还俗,如有抗命不从的,以违抗圣旨论罪,当场决杀。八月下诏,大举毁寺,总计会昌年间,拆毁佛寺四千六百余所,招提、兰若等四万余所,被迫还俗的僧尼有二十六万余人,没收良田数千万顷,又将佛像、钟磬等法器改铸为钱币、农具等物,乃至私家所藏金银等像亦敕令限时送官。此一空前浩劫,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晚唐以后诸宗的衰颓不振,与这次毁佛有密切的关系。次年,武帝服用道士金丹,中毒身亡,宣宗即位,诛杀赵归真等人,并大力复兴佛教。  四、后周世宗灭佛  第四次法难发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九五五)。世宗为了贯彻以儒教为主的统治政策,以佛教寺院僧尼乃构成国家财政上的负荷为理由,下诏禁止私自出家;订立严苛的出家条件,并规定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否则无效;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违反的僧尼,课以严刑;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民间的佛像、铜器,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总计,废毁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大量的佛像及钟、磬等法器被铸成通钱,世称一宗法难。相传世宗下诏毁坏佛像时,镇州有一尊铜制观世音菩萨极为灵验,因此无人敢去毁损。世宗乃亲自前往该寺,用斧头砍毁菩萨胸部。显德六年,世宗在北征途中,胸部突发痈疽而身亡。  三武一宗的教难,虽然使得佛教几经摧残而致衰微不振,但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以后的茁壮成长,精深伟大的思想已深植社会民心,普受大众的肯定与欢迎,因此,在遭受重重打击之后,却始终屹立不摇,并很快地复兴佛法;而太武帝等四位帝王的毁法废佛,最后也不免自食恶果,遭到凄惨的报应。  中国佛教经过南北朝的两武灭佛,(即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并没有衰落下去,反而在隋唐达到了鼎盛时期。究其外在原因,一是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一国灭佛,另一国仍在兴佛;一是两者都是武力与行政地镇压,对佛教来说是外部力量,一旦外部力量消失,就可以回复。  唐朝后期唐武宗会昌灭佛,是中国佛教的由盛而衰的分水岭。由于唐武宗崇道灭佛,毁寺减僧,销毁经卷,使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使原来唐朝鼎盛的宗派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几乎灭尽。后来到了宋朝,天台宗和华严宗才从朝鲜和日本重新迎回论集,开始有点恢复,而唯识宗则一直衰落下去。  五代十国后周的周武帝是灭佛中的一武,不过那是国家分裂,佛教没有再受毁灭性打击。北宋年间佛教开始恢复,同时儒家的宋明理学吸纳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开始兴起,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崇道抑佛,想以道教同化佛教,再次给佛教沉重打击,不过没过多久,他和儿子一起被金国俘虏。但汉地佛教一路衰落下去。  明朝的早期皇帝没有灭佛,但是道教,特别是武当的真武道教兴盛起来,反而佛教没有什么影响。到后期的明世宗又开始崇道灭佛,使佛教极度衰落。为了佛教的复兴,出现了明末的四大高僧。  清朝后期,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佛教已无力回应,信徒大量流失。太平天国运动发起拜上帝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十数年,使其地的佛教荡然无存。太平天国灭亡后,佛教更是祸不单行,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上书&庙产兴学&,自此佛教衰落到低谷。  民国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佛教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虽然没有对儒教的冲击大)。  第五次法难:新中国文化大革命  在当年红卫兵“打倒一切!”、“砸烂旧世界”的喊叫声中,中国佛教继三武一宗灭佛后,又一次遭到了无比惨痛的打击。文革时期的事情至今可以说仍然是人们最谨慎对待的事情之一,之所以谨慎,文革时期佛教的状况也一直无人问津或者很少有人提及和关注。整整十年,佛教遭受了什么?佛被怎么定义?佛法怎样存世?僧人如何度过?这些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  文革法难持续时间最长  日,着名的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革的开始,8月19日这天,北京街头首先开始了大规模的破“四旧”运动,高呼“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我们要批判、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佛教在他们看来是从里到外旧透了,自然要破。从此,佛教十年的浩劫开始了。这十年里对佛教的破坏是全面的、持久的。我们和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禁佛做个对比。历史上第一次法难,北魏太武帝公元444年诛杀佛教高僧释玄高和慧崇开始到文成帝即位佛教恢复,前后达7年之久。公元574年,从北周武帝禁佛,公元578年宣、静二帝即位,佛教恢复,历时4年。会昌三年(公元843)四月,命杀天下摩尼师,唐武宗灭佛,实始于会昌初年,会昌六年武帝死宣宗即位恢复佛教,假如从会昌元年算,会昌法难历时6年。后周世宗禁佛,从公元955年开始,对全国的佛像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史称&世宗毁佛&,至959年世宗崩,此次法难历时4年。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文革法难持续时间之久是前所未有的。  文革期间对佛教寺庙、经典、文物的破坏最严重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历经了三武一宗法难,可能不及文革时期对佛教的破坏,全国各地大寺,百年古刹丛林,乃至乡间淳朴寺院,或拆或焚,被破坏者,不知凡几。唐宋写经、木刻经卷、唐彩佛像,无一逃过劫难。  据不完全统计,只北京全市6843处文物古迹中,有4922处被毁掉,各类文物53万8千件被毁掉,这些都是永不再生的国宝,佛教的古迹文物自然也是沦落如此。“破四旧”时,西藏的喇嘛教文物便遭到了灭顶之灾。仅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为例,8月间,摧毁了建筑艺术水平较高的文昌庙、南海殿、贡巴寺等45座寺庙。烧毁宗教用品及经卷68万部(件)。大昭寺前院,遍地堆积着被砸烂的佛像、法器、供具以及其他的佛教象征物。  中国内地寺院都不同程度的被红卫兵进行了洗劫。比如“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破四旧”时它自然也是洗劫对象。寺院旁边有个白马寺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率领农民去革命,乱砸一通,一千多年的辽代泥塑十八罗汉被毁,两千年前一位印度高僧带来的贝叶经被焚。稀世之宝玉马被砸烂。  文革期间对佛教圣物的亵渎最惨痛  佛教有很多被视为圣物的的东西,在佛教徒心目中,它们件件皆是无上的至宝,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一般民众也有一定的崇敬之心。哪怕是被冠以“强盗”的部分探险家、侵略者对此类生物也会敬畏三分。在文革期间,在红卫兵那里,这些全是牛鬼蛇神,是蛊惑、诱骗人心的封建产物。  世界佛教第一至宝,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六祖真身舍利,历史上共遭受过三次大的人为破坏,新罗人的传说和日本人的损害,但他只是被动了一下和用手术刀剖开胸腔。《佛源老和尚法汇》中老和尚写道:“一天,六祖真身被红卫兵用手推车推到韶关游行,说是坏蛋、是假的、骗人的,要烧掉。结果被人用铁棒在背胸上打了碗口大的一个洞,将五脏六腹抓出来,丢在大佛殿。肋骨、脊梁骨丢满一地,说是猪骨头、狗骨头,是假的。并在六祖头上盖个铁钵,面上写:‘坏蛋’二字,放在大佛殿。原不准我们看,但我们仍偷偷跑去看了,心里难过得流泪,偷偷把六祖灵骨收拾起来,但没有地方可藏。一者怕人知道;二者怕自己不知道哪天被打死。”这段历史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回顾和研究的,但我们可以从这段史实中反思一些东西也是好的。  文革期间对僧人的迫害最严重  红卫兵对佛教僧侣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无疑是牛鬼蛇神的走狗。十年间僧侣或被迫还俗、劳改、斗争,乃至枪杀。从东北各省到西藏,草木皆兵,风云变色。  据有关资料记载,山西大学的学生到山西五台县佛教胜地五台山去扫荡四旧,除了砸庙宇外,将大多数和尚、尼姑斗争了一通。学生走后,当地党组织下令,将二百八十九名僧、尼、喇嘛逐出山门,强制遣送回了原籍。班玛才旺活佛和第四世多智钦日洛仁波切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死。法门寺住持良卿法师以自焚保护佛祖的灵骨,吓退年轻的红卫兵的故事更是惊心动魄。  文革时期对僧人的迫害不只是身体的摧残,还有对其宗教感情的辱蔑。位于我国最北端城市哈尔滨市的名寺――极乐寺,被一群红卫兵捣毁,寺庙墙上贴满了标语,红卫兵勒令和尚们举着“什么佛经尽放狗屁”的大横幅在寺院门前示众,然后焚烧经书,捣毁佛陀塑像。但是极乐寺的遭遇,仅仅是中国佛教在文革中遭遇空前浩劫的冰山一角,详见频道今日高清图组:哈尔滨极乐寺文革法难  五次法难,是中国佛教遭遇的历史劫难,尤其是第五次,更是中国佛教的空前浩劫,也是中华文明的深重灾难,已然成为我们民族锥心泣血无比惨痛的集体记忆,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原本应该更加珍惜佛教今日的发展,更应该保护佛教,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努力发展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但是我们痛心的看到,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人不顾历史的教训,不顾因果报应的铁律,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违背天理良心,违反党纪国法,以一己私利,悍然将罪恶的黑手再次伸向佛教,兴教寺事件,瑞云寺事件,驱僧夺寺、毁佛拆庙此起彼伏,令人愤懑痛心,唯有呼吁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为了历史不再重演。重申因果报应的法则,为了警醒无知无畏的人不要重蹈覆辙。  总结:不仅仅是佛教,文化大革命中,因为那些无知的红卫兵毁了诸多文化典籍,丹青墨宝更是数不胜数,只是觉得不念书的人真会比较狭隘。您可能还喜欢:
白羊座 3月21-4月20
白羊座 3月21-4月20
金牛座 4月21-5月21
双子座 5月22-6月21
巨蟹座 6月22-7月22
狮子座 7月23-8月23
处女座 8月24-9月23
天秤座 9月24-10月23
天蝎座 10月24-11月22
射手座 11月23-12月21
魔羯座 12月22-1月20
水瓶座 1月21-2月19
双鱼座 2月20-3月20
白羊座爱情
白羊座爱情
金牛座爱情
双子座爱情
巨蟹座爱情
狮子座爱情
处女座爱情
天秤座爱情
天蝎座爱情
射手座爱情
摩羯座爱情
水瓶座爱情
双鱼座爱情
白羊座性格
白羊座性格
金牛座性格
双子座性格
巨蟹座性格
狮子座性格
处女座性格
天秤座性格
天蝎座性格
射手座性格
摩羯座性格
水瓶座性格
双鱼座性格
白羊座致命弱点
白羊座致命弱点
金牛座致命弱点
双子座致命弱点
巨蟹座致命弱点
狮子座致命弱点
处女座致命弱点
天秤座致命弱点
天蝎座致命弱点
射手座致命弱点
摩羯座致命弱点
水瓶座致命弱点
双鱼座致命弱点
属鼠人的性格
属鼠人的性格
属牛人的性格
属虎人的性格
属兔人的性格
属龙人的性格
属蛇人的性格
属马人的性格
属羊人的性格
属猴人的性格
属鸡人的性格
属狗人的性格
属猪人的性格
1980年命运
1980年命运
1981年命运
1982年命运
1983年命运
1984年命运
1985年命运
1986年命运
1987年命运
1988年命运
1989年命运
1990年命运
1991年命运
手机请访问南传佛教传入中国后 500年在云南形成四大教派|南传佛教|四大教派_凤凰佛教
南传佛教传入中国后 500年在云南形成四大教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传佛教也称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在我国主要流传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保山等地,为当地的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民族及少数佤族群众所信仰。南传佛教何时传入我国,学术界和民间目前尚无定论,
南传佛教(图片来源:资料图) 南传佛教也称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在我国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普洱、临沧、保山等地,为当地的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民族及少数佤族群众所信仰。南传佛教何时传入我国,学术界和民间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公元7世纪开始传入云南的观点较为普遍。
500余年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公元7世纪,南传佛教在缅甸已经流行,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与缅甸接壤,这个时期,南传佛教就开始传入西双版纳。但直到12世纪,南传佛教对西双版纳社会以及文化没有形成太大影响。13至14世纪,随着用泰国兰那泰文译注的大批巴利文佛经在傣族文化区的传播,西双版纳开始建立佛教僧团,修建寺塔。特别是西双版纳创立傣文,有了刻在贝叶经上的佛经之后,南传佛教才正式传入。15世纪以后,南传佛教从西双版纳陆续传播到德宏、普洱、临沧和保山等民族地区。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南传佛教在云南颇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云南边疆的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民族地区,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封建领主制和土司制度,因此,与封建领主制相依存的南传佛教僧侣组织、寺院制度也沿袭着历史旧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云南民族地区&和平协商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南传佛教寺院组织旧制也宣告结束。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地成立了佛教协会,各寺院著名长老、住持成为各级佛协负责人。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云南南传佛教受到&文革&的冲击,长老、住持、僧尼被遣散回乡,寺院无人管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南传佛教得以恢复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底,云南省共有南传佛教信众95.7万人,正式登记的寺院共1539处,教职人员2309人。
教派多样 南传佛教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中国等国后,由于传播地域日渐宽广,情况复杂多样,加上僧侣对于教义、教理、戒律的不同理解,因而陆续出现并形成了各种教派。经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的南传佛教主要有4个教派:润、摆奘、朵列、左抵。其中,润派最早传入西双版纳,之后,摆奘、朵列、左抵等派先后传入德宏、临沧、普洱等地,并逐步得到传播和发展。
润派。润派分为润坝(或称摆坝、坝派,亦称林居派)和润孙(或称摆孙、摆顺、孙派、耿润,亦称住田园派)两支。润派约于15世纪成规模传入西双版纳,现今在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等地均有分布。信仰润派的主要是傣族,另有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克木人。润坝派的佛寺原建于山野,离村寨较远,平时无固定的信众前往布施,全靠僧侣每天外出化缘。该派原来持戒较严,僧侣出行不许左顾右盼,过午不食,不吃荤腥,终身不娶,不置田产,以苦行生活为荣。后来润坝派佛寺逐渐向村寨靠近,戒律也渐趋宽松,各方面渐与润孙派趋于接近。润孙派的佛寺修建于寨中或寨边,僧人与村民接触较多,持戒较宽,无论剃度或还俗都比较自由。
摆奘派。南传佛教摆奘派主要在云南德宏流传,为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群众所信仰。摆奘派的经典与润派相似,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和观音菩萨。此派允许僧侣骑马、饲养家畜家禽,也可还俗,戒律比较宽松。在家信徒一般不受什么戒律限制,生活随意,多数村民乐于皈依。所以,摆奘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寺院、僧侣和信徒数量居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传佛教各教派之首。
朵列派。朵列派历史上以缅甸北部为中心传播,在我国云南主要在德宏州瑞丽市和盈江县、临沧市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傣族聚居区流传,形成了较大规模,其声势和影响在当地仅次于摆奘派。朵列派属于林居派,宣称阿拉含是佛教真宗,为本派的祖师。该派戒律严格,僧侣严守教规。
左抵派。左抵派最早由缅甸南坎传入云南临沧的耿马、双江等县,后来才传入德宏州,在南传佛教的4个派别中传入时间最晚。左抵派僧侣遵守戒律最严,素食,不杀生,不捉鱼摸虾,过着苦行僧的生活。目前只有少数老年人保持此派信仰。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佛教在中国流传经历的四大历史时期_百度知道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尔雅通识课四大名著鉴赏考试全答案讲课.doc27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我的答案:B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
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
C、年代太过久远
D、古代政治影响
我的答案:A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我的答案:D
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
C、朱自清D、沈从文
我的答案:B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A、历史主义写法
B、现实主义写法
C、古典主义写法
D、理想主义写法
我的答案:C
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我的答案:×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我的答案:√
《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已完成
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
我的答案:A
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
A、客死他乡B、远嫁他乡
C、剃发为尼
D、流落风尘
我的答案:C
《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我的答案:√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我的答案:×
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上)已完成
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A、脂本系统
B、刊本系统
我的答案:B
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我的答案:D
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我的答案:C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的四大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