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穷困地区孩子患难找什么电视栏目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英国5岁富二代捐出奢侈玩具帮助穷困孩子(组图)
& | & 来源: & | & 编辑:李林熹 & | &
  莱斯?波比在看了一档关于抗癌患者的节目后深受触动,决定捐出自己的奢侈品玩具。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9日报道,家住英国普利茅斯德文郡的莱斯?波比据称是全英国最娇惯的宝贝,她经常身穿阿玛尼,迪奥和香奈儿的华服,去沙龙里美发和美甲,拥有镶嵌着珠宝的玩具。然而,这位蜜罐里长大的小公主近日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她决定在迎来自己6岁生日之际,将自己所有的生日礼物都捐献出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据莱斯的母亲丽莎介绍,女儿这样做是因为看了《不屈的抗癌者》的电视节目后深受触动,在该节目播放的整个过程中,莱斯一直在掉眼泪。
  “她无法接受这世上还有因为父母被癌症夺去生命而变成孤儿,或是食不果腹的孩子的事实,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过生日了,她决定把自己收到的全部礼物都捐出去,”丽莎说,“起初我以为她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可莱斯一直坚持了好几天,直到我同意为止。我在想,也许她认识到自己确实拥有得太多了,特别是她的生日和圣诞节又近在眼前了,她不想让人们认为她是个被宠坏的孩子。”
  莱斯现在正在拍卖她的一部分私藏,其中就包括那辆1500英镑(约合人民币1.4万元)的奥迪玩具车。除此之外,还有一双45英镑(约合人民币432元)的童话《灰姑娘》里的水晶鞋,嵌有价值65英镑(约合人民币624元)的水晶的芭蕾舞裙,以及估价在80英镑(约合人民币768元)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的王冠。虽然丽莎这次又为庆祝女儿的生日花费了约2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9万元),但她为女儿慷慨助人的热情感到非常欣慰。
  据丽莎透露,他们也曾有过买不起礼物,没有什么能够送给孩子们的时候,但她会陪在他们的身边。丽莎回忆说,“莱斯出生那年,我失业了,但我们还是用心布置了圣诞的餐桌,还从一元店买了些小礼物。”而当一家人已经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小公主莱斯的爱心拍卖让丽莎坚信,她的孩子们不会变成自私自利的人。
  目前,丽莎夫妇也不确定莱斯的捐赠将去往何处,莱斯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带给别的孩子快乐。丽莎说那辆奥迪玩具车可能用来为名叫“拥抱亨利”的慈善机构筹款,捐赠给正在与一种罕见的癌症搏斗的年仅4岁的亨利?哈勒姆。其他礼物则会送往慈善商店或直接卖掉。(涟漪)1
更多新闻v&& 13:28:48您好, []|
穷困父亲把女儿送人收两万 称只想找个好人家
  这是个穷困的家庭,孩子妈妈说,只想给孩子找个好人家  民政局:国家《收养法》有规定,正常情况下,亲生子女也不能送养  法院人士:是否追究孩子她爸刑事责任,要看他是否以获利为目的  阿珍(化名)是云南人,她的丈夫阿健是四川人,两人现住在慈溪龙山镇达蓬村,打零工为生。  阿健和前妻有一个儿子,养在四川老家。和阿珍结婚后,两人又生下两个女儿,小女儿甜甜(化名)才一岁多。  家里穷,夫妻俩先后生病又借了很多钱,甜甜出生后,夫妻俩觉得快过不下去了。  恰好龙山镇某村一对夫妇结婚8年却没有孩子,一直想抱养一个孩子。9月22日,在双方亲戚的见证下,阿健把甜甜送给了这对夫妻。对方支付了阿健2万元,说是作为抚养费。  送掉甜甜的时候,阿珍在云南,并不知情。回来后见不到女儿,她提出见一见领养的夫妻,看看甜甜未来的生活环境。  但阿健说,没有对方的地址。10月3日,阿珍报警,想请警察帮她找到对方的地址。  警察找回了甜甜,也带走了阿健。  昨天,阿珍说,她报警只是想确定一下,领养她的家庭是不是能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们没能力养活她,只想给她找个好人家”  昨天,记者来到夫妻俩住的慈溪龙山镇达蓬村。  这个家在一间低矮的瓦房里,大概十多平米,光线很暗,除了一张床,一台电视机,几乎家徒四壁。  阿健被带走后,还没回来。形容憔悴的阿珍告诉我,她和老公的身体一直不好,三天两头看病吃药,欠了一屁股债,这边也没亲戚朋友可以依靠。养活四张嘴巴,全靠两人给附近工厂打点零活。  日子过得太苦了,她和老公也觉得亏待了孩子,早就有过把孩子送人的想法。  “做父母的怎么会卖孩子?我们实在是没能力养活她,只想给她找个好人家。”  这一点,从阿珍邻居口中得到证实。他们说,夫妻俩太穷了,早想把孩子送人了。  孩子她妈说曾有人要抚养孩子,只因夫妻不肯收钱,事情不了了之  在采访中,阿珍一再强调,丈夫收的是“抚养费”,不是“卖儿费”。  “我们不要钱,我们只要孩子好。”阿珍说,之前曾有人找上门来,说要领养甜甜。在了解了对方家庭情况后,夫妻俩同意了。  对方要给他们钱,但他们没要,原因是“我们不是在卖孩子”。对方觉得心里不踏实,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这2万元真的是对方看我们穷,主动给我们的。”她说,2万元中,他们花6千元买了辆摩托车,剩下2000多元,其他都拿来还债了。  在采访过程中,胖乎乎的甜甜趴在妈妈的肩头,睡得正香。  法院人士:  是否追究阿健刑事责任,要看他是否以获利为目的  昨天下午,慈溪市人民法院一名姓王的法官说,出卖亲生子女是否构成犯罪,主要看情节是否恶劣,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她说,《刑法》并未明确规定出卖亲生子女是否构成犯罪。日前最高法院首次明确,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将依法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收养法》也规定:“出卖亲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确实太穷,要把孩子送人怎么办  宁波市民政局答复:第一,首先要确认困难到什么程度。第二,如果小孩多,要送给别人收养,必须回小孩户口所在地民政局开困难家庭证明,然后办理收养手续。  而国家《收养法》有规定,正常情况下,亲生子女也不能送养。(王蓓 王晓峰)
[责任编辑:day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612)(429)(367)(915)(41)(371)(139)(61)(49)(29)(1)(4)(0)(0)(0)
&&&&&&&本博客的全名:&&&&&&&博主简介&2011年散文选刊主办的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二等奖;2011荣获《散文选刊》主办的嘉诚化工杯散文大赛二等奖;2012年中国散文学会岱山杯全国海洋散文大赛三等奖;2013年全国散文诗大赛三等奖。&&&应邀参加活动:沈阳世博会开幕式;中国第九届洞穴会议;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会议日,我应邀参加观第二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日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日应邀参加中国湖南旅游节桂东分会开幕式;2013年列为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访谈人物&&&&&&&&&&&&&(我的散文集《担木炭的山里孩子》被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做为学生读物出版,出版社只供我十本样书,本人现仅珍藏一本)&
&&我和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合影(2013年)我和《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合影(2013年)我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社长(原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委员长万里的大儿子)合影(2010年)&我与林非老师(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谈工作(2010年)我与雷达老师(著名文学评论家、原中国作家协会组联部主任)合影(2010年)我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在浙江岱山&我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石英合影与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现为常务副会长)红孩合影我与徐悲鸿的弟子、艺术大师戴泽合影(2013年)我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合影(2013年)我与财政部书法家郭代模夫妇合影(2013年)我与湖南娄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伍美华合影(2013年)
&在长沙的一次晚餐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朱有志赠一本他的著作给我,朱院长此时正在给赠书签名&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理事,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先生在一起依次为博主、人民大学的葛荣晋教授、核工业部任爱卿教授&与原交通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先生合影&我与著名作家、河北省省委办公厅张炳吉处长合影&&
&沈阳世博会:一千多名中外记者住在凯莱大酒店(我与知音杂志编辑陈清贫安排住在2209室)与知名记者、《知音》杂志主任编辑陈清贫在沈阳世博会采访现场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研讨会上,与法国远东学院的学者代表嘉志合影与人生2009年博主应邀参加世界汉诗协会首都端午节诗会,博主(右一)在会场留影(中为国际现代汉诗研讨会主席、美国诗人、教授阿法先生)&我与河北省邯郸市市长助理、秘书长、著名作家姬振江合影(2010年)我与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著名作家黄玲合影(2010年)我与《十月》期刊副主编张守仁合影(2011年)我与《人民文学》编辑杨海蒂合影(2011年)我与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著名诗人洪烛合影(2011年)
最新文化动态:
点击进入--&&
近期动态--&
近期观点--&
相关链接:
&&&&&&《&世界未解之谜》说:
”自然界总是有许多神秘的奇观让人类摸不着头脑,比如,成都邛崃市的一块约5平方公里的山脊上,绿色植物就组成了巨型类似汉字“犇”的图案。“
答 案:2014年3月,学者伍弱文成功破译了《红楼梦》的密码并发现:系《红楼梦》遗迹之一,是在山体上挖的“小沟”构成的字,在“沟”上的树长势较好,字面为繁体字“湘江”(篆体),另外有二层特别的含义,隐藏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另文再述。(按《红楼梦》的密码能很轻松地解答,类似“犇”,但不是“犇”字,并且北面还在有一个“江”字)。
《海燕》2015年第10期目录
中短篇小说
005&詹政伟/暗红色的纸伞
014&李子胜/少年的月光
022&赵&&欣/我等着你回来
030&杜景礼/老闪
032&刘春梅/军功章
035&午后茶/风从石门过
042&从&&棣/火车来了
045&木&&然/钢结构
049&老&&汤/食鱼与戒烟之间
051&包&&晗/转身
054&郝万民/古拙,纯全之大巧
060&赵&&丰/模糊性
064&江时位/鬼火(外一篇)
070&马凤鸣/宁静的沙湖(外一篇)
073&王&&都/苦儿苦儿
077&王宣凝/享受孤独(外一篇)
大连文学地理
081&刘兴雨/《崛起的诗群》余波
专栏·大连方言
086&董晓葵/跑腿子与孤老棒子
专栏·文玩品鉴
089&王晓峰/寻找那天籁般的味道
中国诗歌万里行·2015中国诗人大展
093&亚&&楠/亚楠的诗
098&箫&&风/箫风散文诗选
102&李&&犁/纤细与柔美及辽阔与寂静
104&刘亚明/四月的江湖
107&刘抚兴/被雨水鞭挞的灵魂
109&孙俊良/控告时光
111&肖许福/挖藕的人
113&武琳琳/家是一个圆(外二首)
115&蓝格子/我站在一匹马的影子里
118&邓&&刚/纵横万里任穿越
121&马玉飞/季羡林先生与泰山
079《海燕》走基层,助推莲城文学创作
124&&新运动·新生活
126&&大化医院
128&&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封面设计:于明龙
封面油画:大连港灯塔&&王学东/作
封二:《烟雨幽居图》&&姜礼翔/作&
栏目题图油画:姜红
封三:海昌控股(广告)
封底:泰山风景名胜区(广告)
《海燕》文学月刊期待您的关注: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微信平台关注 搜索公众号:hywxyk&&(文学大连)&
出版日期:每月1日
邮发代号:8—12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民康街15号报业大厦6楼海燕文学月刊社
邮政编码:116001
广告发行热线:3
本博特别提示:不要参加网站的在线投稿,网站是没有稿费的。多数的网站、专门的征稿博客一般借报纸刊物的名义征稿骗稿,要细察。
写作投稿必备总秘籍(中国写作投稿信息大全的博客倾情奉献)
本博客的全名:
博主简介:
写在前面:如何应对退稿?
这是每一个投稿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伍弱文观点:每一篇注入了心血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小草芽,小草如人,能面对风雨霜雪,要坚信每一棵小草的生命力,“它”总有一天会发表,也许明年,也许10年以后。
比如我写《红茑萝密码》,前5年准备工作,后3年扎扎实实坐下来夜以继日的赶写,2015年6月份时,我从1000余篇初稿中精选了200余篇投向投刊杂志,投稿前,我是希望能赚回给女儿今年9月上大学四年级的学费的,结果,没有一篇发表,我真的很沮丧,很受伤,但受了伤也只能自已捂着。《红楼梦》最初的设置密码作动机是为了“风骚不入时人眼”,而结果我破译《红楼梦》密码过程的《红茑萝密码》,入世第一次碰到的最初结局也是“风骚不入时人眼”,前一个“风骚不入时人眼”是作者“刻意隐瞒”,后一个“风骚不入时人眼”是作者“遇冷”,“遇冷”的原因不外乎二个:一是没有读懂,二是读懂了不敢发表,生怕《红茑萝密码》“革”了《红楼梦》的“命”,有的人干脆回复我说:“你说成吉思汗是贾宝玉,鬼才相信!”是啊,纵使我先知道天龙座化成铁木,真相当的是事实,但有谁同知我心音?因为目前我是全世界第一个读懂红楼梦的人,我的下一步的使命是把《红楼梦》真相一步步展露给人们。当然,最终的真相是挡不住的,真相就像春天的小苗,所幸的是,《红楼梦》的“贾宝玉是铁木真”的真相和《红楼梦》的总密钥通过我的系列密码散文,躲过编辑、主编们的眼睛,发表了出来。虽然,“贾宝玉的本质”还如天龙、星座般悬于宇宙,不为人知;虽然《红楼梦》的整个破译过程还如“心”在大都腹内,我相信,不久就会大白于天下。
有时,“遇冷”不仅来自社会,还来自家庭,因为,坐下来写作的这段时间,我的正工资只能支付女儿的上学生活等费用(在北京上大学),我偶尔的稿费支撑我的生活开支,没有一点其他收入。最初坐下来写作的几个月,一个大活人一天到晚坐在家里写,不出去捞钱,当然是有点“碍眼”,有点让家人脸上“挂不住”,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理解。接下来,我因继续写作《红茑萝密码》,与家人发生冷摩擦,我用强硬态度坚持了下来,我不得不向家人允诺用“一年时间”攻完全部《红楼梦》密码,但事与愿违,一年下来,只攻完三分之一。拖来拖去,结果,拖了三年,拖的原因是因为《红楼梦》的密码设置太复杂,远远出乎我最初的预料。三年,我在“三年不下楼”的日子中度过,在家人的“苦瓜脸”中度过,在“冷板凳”“冷火山”上度过,这真的是需要耐性。只有真正坐下来写作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坚持写”是多么不容易。
《红茑萝密码》的命运与人生的命运,与写作的命运,是何其相似。人就是在挫折中生存,写作就在退稿中升华,如果具备了面对退稿和“风骚不入时人眼”“泥牛入海无消息”的勇气,那么,可以开始投稿了。
再说,古代的文人投稿方式是手拿文稿一家一家地去敲大文豪的门,现在,用邮箱投稿,比古人幸运多了,大不了退稿而已,退了稿,再可投别的刊物的。
投稿必备总秘籍
因为我的破译《红楼梦》密码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茑萝密码》已完初稿,稍有空余,便以《红茑萝密码》创作及投稿的亲身体验,写写投稿体会,大家一起赚点稿费,众乐乐,才是大乐。
伍弱文观点:如果只写作而不投稿,如同农民只种庄稼而不收果实,如同工人生产产品积压在厂里而不去销卖产品。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记录世界和心灵释放的过程,有时是幸福的,有时是痛苦的,不管是幸福还是痛苦,多年以后再回顾自己写作的历程,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一个人的写作,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在于每一个人自己的耐力和环境的影响,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能坚持到最后的,坚持时间最久的,往往才是胜利者。
一、投稿工具:长期征稿的报刊杂志等文学投稿启事、电子邮箱汇编
伍弱文观点:
我二十余年的写作经验,只有七个字:
很感恩的记忆:
记得我第一年参加工作时,我是乡秘书,兼乡公安特派员、乡团委书记,乡党委袁寿喜书记对我说:“小伍,你在办公室正好可多看书看报,长知识,打底子,很有益,以后当上书记了,方方面面的事很多,就没那么多时间了”。七年后,我接替了袁书记的位置,真正体会到了工作忙的滋味。再以后,我进省城,进京城,靠的都是“文学底子”。
所以说,搞文学,是增添自己的生活的“底气”。而不挤时间,不做一只勤劳的蜜蜂,是很难写出较多作品的。如果没有较多作品,底气何来?
伍弱文观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多了解信息,多参赛,方可提高。互联网时代了,就不要再去弄那些打印稿投稿,现在除极少数因单位效益差而买不起电脑的刊社需用打印稿之外,全世界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报刊拒绝采用打印稿。所以,平时,多注意收集一些报刊的投稿电子邮箱。
投稿工具:长期征稿的报刊杂志等文学投稿启事:
二、全国报刊、杂志网站、编辑博客精选
鼠标点击一下报刊名称,就可进入相应报社网站: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7种报纸:
三、原来可以这样投稿及写稿资料总汇
说明一:很多网友发纸条来索要投稿邮箱、请求指教或指导等,因为我的工作、写稿都是盯着电脑,眼睛发花发痛,而博客纸条每天多达百余条,我实在再无精力去一一察看博客纸条,因此,申请设置了纸条过滤功能,这类纸条会不显示。我能做的都写在这篇博文里了,请自己仔细看看。谢谢理解
说明二:有的网友说:“我也觉得我又不是签约作家,为什么不能一稿多投,但内心还是感觉不地道。很纠结,最怕几家媒体同时用。”在此,我郑重说明一下:我这篇稿子绝非教大家不地道地投稿,因为不能一口气同时乱投。请仔细看懂我的内容:有的报刊只发表首发稿(如果发现你在别的地方发表了,会扣稿费,拉入黑名单),有的报刊不在乎首发不首发(只在乎不同城发稿)。你要选同时投那些不在乎首发的且不同城投稿。
一般对于新手来说,同时投1家国家级的、1家省级的、5-15家市、县级的(要求不同省),有0.99%的机会同时采用17篇,一般不会违反用稿规则。如果是高手,一般适宜一稿一投,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如何区分新手和高手呢?从作品中任选不相同的10篇,投往10个不同的邮箱,能发表2-3篇的,即为高手,这是因为10篇投稿中最后实际到达报刊邮箱并为编辑阅看过的仅为30%,即3篇左右)。
附上一篇以前的稿子:
原来可以这样投稿(写稿投稿十大招数)
作品写出来,就想想办法发表。对于实力写稿人,主要是多投稿,不必找关系走后门。我这里主要讲散文、小说、诗、杂文等副刊作品投稿。
专职写稿者提高稿费收入的途径是在用稿方的许可下(平时注意多查看报刊杂志的征稿启事,是否要求专稿专投在征文启事中有明确说明)投稿(即这家不用,约一二个月后再投下家,不要停止投稿,直到发表为止,其间,地市级报刊可同时多投几家)和写专栏稿。
那么,初投稿者要注意什么呢?我说,
一是不要向网站投稿,因为网站没有稿费,更主要的是,有的网站几年后停办,网页消失,而别人抄袭了你的稿子在纸媒体发表,这样,你反而说不过别人了,要是名家抄袭了你的作品,普通人打官司也没有胜算把握,如非你把最初投稿的邮箱内容和投稿状况剪贴下来并留了底。
二是独家的或有深度意义的稿件,投稿时,尽量往大一些的报刊杂志投稿。这样是防止小报小刊编辑的邮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造成泄露。
三是博客中尽量只放一些已发表过的稿件、质量差一些的半成品稿件,或时讯类的、图片类的东西,因为大部分的报刊杂志拒绝发表已在博客中出现过的稿子(名家除外)。
四是投稿后,不要焦急待发表与否,因为也许编辑根本没有收到或者没有查看你的稿子。当然,偶尔用百度、搜狗、谷歌等在网上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还是可以的。椐我个人的经历,现在多是编辑约稿,而我原来最初邮箱投稿时,中稿率是很低的。当然,各人的状况不同,只能作为参考,就是说,不要投一二篇,就在焦急地等待发表,那只能是空等,奇迹不是说没有,很少发生。如果因此而放弃写稿或心里咒骂编辑不识妙文,更加不好。一般报刊发稿,快的3天就见报,慢的半年至1年见报的都有。
五是自己要多方找找寻征稿信息,而不是总想着不劳而获去取别人现成的。再三烦请不要向我讨要投稿邮箱,半年前有一个人向我讨要人民日报的投稿邮箱(其实就是网上可搜索到的邮箱),我发给他了。他也按照它投稿了,结果,邮箱已满投不进入,他就给我留言说:“忽悠我,你高兴了吧”,然后,把我拉入了黑名单。所以,对有些心态不好的人,是不能做好事的。这里边有原因:比如,我有一次给人民日报投稿,连续19天投不进入,提示“邮箱已满”,但第20天上午投进入了,但下午就投不进入了。有时网络线路(不是你的电脑,指整个互联网或风络病毒)也投不进稿子。以上几点算是独家的,其他注意事项,比如注意网络语言不要用在稿子里(写文稿的资料尽量用公开发表的报刊杂志书籍中的资料,不要用百度百科和别人博客中的资料,主要是减少错误)、稿子中尽量减少用周周围的人名(比如“我和伍弱文到长城”,尽量用“我和朋友到长城”表述,因为编辑会考虑稿子见报后那个“伍弱文”是否有意见?)和政治性字眼(比如“我曾在某某乡里担任党委书记”尽量用“我曾在一个单位当头儿”表述,指在散文中,不是指通讯。如果是通讯,则一定用实称,并且通讯稿必须加盖相关部门的审批公章)、投稿时间(比如投写端午节的稿子,要在节前一个月左右就投,如果是端午节那天写的稿子,最好次年再投)、字数(杂志稿2000字以上,报刊稿1000字左右,我的稿子一般在私密博文中同一篇存有两个版本:一是杂志版、二是报刊版)、稿件后要附上通讯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详细联细地址、邮政编码、手机、QQ、邮箱、博客、个人简介等,主要用于编辑联系、发稿费、辨别是否抄袭等)网上搜索一下就有。不多说。
六是哪些稿件容易发表?
可按以下对应排列:1、写名人、要人的稿件;2、文字优美、且有思想性、感悟性的稿件;3、有独特观点、首次发现、揭秘、突发事件的稿件;4、写畸恋、奇事异闻等的稿件。
七、写作例文,请点击进入:
我的重大独家或首次发现:
(首批发现人之一);(伍弱文首次揭秘);(里面有一项系伍弱文首次发现);(伍弱文首次发现兴盛原因);(伍弱文首次发现血鸭产生故事);(伍弱文首次发现打树花习俗在唐代以前);(伍弱文首次把毛板船纳入湘商系统);(伍弱文首次发现黑龙江八里城煮盐古国)。
文史类知识:
地理类知识:
八、我的投稿邮箱主要来源:(说明:投稿邮箱每天都在变化,写稿人自己注意网上多搜索)
九、我的忠告: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写作是一种慢工细活,不能纯以发表论英雄,发表少并不表示作品没上等级,发表只是碰上了一个机会而已。特别目前大多数的文学征文比赛活动,是要先交钱去参加活动,然后才能“中奖”的,各种奖项带有安排的“需要”。因此,发表与否,写作,是不能停下的。目前总的来说,发表很难,单纯专职写稿很难生存,最好是只把写稿当作一种业余活动。
十、博友提问:
博友:现在编辑只看重名人稿,名人放的屁都是香的。我的回答是:名人稿肯定销路好,连请假条都可上报刊,是事实(但也不要以此否定名人,名人的名,肯定有其长项的)。但,也要看到一点:那么多报刊,名人写不了那么多稿的,用完了名人稿,还得用普通人稿。再说,名人也是由普通人成长的,当年鲁迅没成名时,发稿也相当难。请点击进入:
最新文化动态:
写稿必备基本资料总汇:
四、如何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各省作家协会成为会员?
伍弱文观点:
团队是用来交流的,在没成名以前,适当的交流和宣传也是不可少的。
不要懒于交流和宣传,哪怕是每天一点点,如一周走访5至10个博客或报刊电子版。如果你不是大师,或因干了坏事要避世,就不能闭关自守。
总是有一些博客朋友发纸条问我:如何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会员?
答:点上面的按钮,就是答案。
一般中国作协会员要出版三本书以上方可通过,省作协会员一本书以上(或相当数量的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有的地方当地的省作家协会网站发表的作品亦可)。
(我没时间一个一个地答复,便链接过来中国作家网的)。
五、如何功成名就:创新或独特的写作方式,如植入自己的作品密码
作家写到一定的时候,不注重创新,就很难提高。
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本身有别人的作品代替不了的特质,他们有大创新并植入了自己的作品密码。
写得驾轻就熟的时候,不妨试着在文字里面植入密码,就是别人盗走发表,也能识别出是你的作品。我完成《红茑萝密码》后感受最深的是“作品中要有作者的密码”。
六、如何应对退稿?
如何应对退稿?
这是每一个投稿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伍弱文观点:每一篇注入了心血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小草芽,小草如人,能面对风雨霜雪,要坚信每一棵小草的生命力,“它”总有一天会发表,也许明年,也许10年以后。我写《红茑萝密码》,前5年准备工作,后3年扎扎实实坐下来夜以继日的赶写,2015年6月份时,我从1000余篇初稿中精选了200余篇投向投刊杂志,投稿前,我是希望能赚回给女儿今年9月上大学四年级的学费的,结果,没有一篇发表,我真的很沮丧,但受了伤也只能自已捂着。《红楼梦》最初的设置密码作动机是为了“风骚不入时人眼”,而结果我破译《红楼梦》密码过程的《红茑萝密码》,入世第一次碰到的最初结局也是“风骚不入时人眼”,前一个“风骚不入时人眼”是作者“刻意隐瞒”,后一个“风骚不入时人眼”是作者“遇冷”,“遇冷”的原因不外乎二个:一是没有读懂,二是读懂了不敢发表,生怕《红茑萝密码》“革”了《红楼梦》的“命”,有的人干脆回复我说:“你说成吉思汗是贾宝玉,鬼才相信!”。是啊,纵使我先知道天龙座化成铁木,真相当的是事实,但有谁同知我心音?因为目前我是全世界第一个读懂红楼梦的人,我的下一步的使命是把《红楼梦》真相一步步展露给人们。当然,最终的真相是挡不住的,真相就像春天的小苗。
有时,“遇冷”不仅来自社会,还来自家庭,因为,坐下来写作的这段时间,我的正工资只能支付女儿的上学生活费用(在北京上大学),我偶尔的稿费支撑我的生活开支,没有一点其他收入。最初坐下来写作的几个月,一个大活人一天到晚坐在家里写,不出去捞钱,当然是有点“碍眼”,有点让家人脸上“挂不住”,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理解。接下来,我因继续写作《红茑萝密码》,与家人发生冷摩擦,我用强硬态度坚持了下来,我不得不向家人允诺用“一年时间”攻完全部《红楼梦》密码,但事与愿违,一年下来,只攻完三分之一。拖来拖去,结果,拖了三年,拖的原因是因为《红楼梦》的密码设置太复杂,远远出乎我最初的预料。三年,我在“三年不下楼”的日子中度过,在家人的“苦瓜脸”中度过,在“冷板凳”“冷火山”上度过,这真的是很需要耐性。只有真正坐下来写作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坚持写”是多么不容易。
《红茑萝密码》的命运与人生的命运,与写作的命运,是何其相似。
伍弱文观点:
坚持,坚持,大量的密码精品之后,不功成名就也难。
摆脱名利的格局(成名之后,衣食无忧之时;成名之前,是必须在考虑衣食的),能以宇宙为胸怀者,方能至创作者的最高境界。
我用长达8年之功完成长篇报告文学《红茑萝密码》即《红楼梦密码-解元代天书》,完全是无利也起早,因为写此书的过程中,我没有得一分钱的稿费。也就是说,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没有钱,也得进行写作。“探索(解谜)”、“奉献(记录)”,这是作家的天职。
博主友情留言:
1、因陆续有一些刊物、网站邀请我担任文学副主编、编辑之类的,尽管是挂名的,不要做杂志的任何事务,但我确实很忙,因此,我一概婉拒,请多理解。
2、凡加好友的,我因博客好友已加满,我不一一回复,在此做一总回复,同样请多理解。
3、不是伍弱文本人在征稿,伍弱文收不到参赛作者的稿件,也请不要向本博客发出问询参赛结果或“请查收”之类的纸条。同时提醒:根据伍弱文二十余年的投稿经验,对于有收费的征稿,要慎重或拒绝参加,这样就不会受骗。
4、不要参加网站的在线投稿,网站是没有稿费的。多数的网站、专门的征稿博客一般借报纸刊物的名义征稿骗稿,要细察。
&&&&&&&&&&&&&&&&&&&&&&&&&&&&
本启事来源:
杂志是一本以故事为载体,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讲述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大众类综合期刊。
&&&&&&&&&&&&&&&&&
主 编:刘玉芳
编 辑:姚胜祥
美 编:刘 丹
地 址:贵阳市北京路141号
邮 编:550004
(总)投稿邮箱:
邮发代号:66-57,国内刊号:CN52-1135/k
本启事来源:&
“条约钩沉”栏目征稿要求:
1、在中华民族被迫与侵略者签下的不平等条约背后寻找鲜为人知的史实、故事;
2、切忌教科书一样的文本,文章要生动、活泼、有可读性、故事性;
3、字数不超过5000字。
4、重要史料引用应注明出处。
注:来稿请注明“条约钩沉”字样。
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寄:,QQ:,或按本社地址邮寄。
▲梁鸿志
  日寇来时,叛国投敌;主子战败,又四处摇尾求救。梁鸿志枉读诗书,行状实在卑劣。
  抗日战争结束后,曾任汪伪政府监察院长、立法院长等职的梁鸿志,被国民党军统局逮捕,送至上海提篮桥监狱接受审判。在狱中,为淡化自己的汉奸事实,从而为其罄竹难书的卖国罪责开脱,梁鸿志可谓是绞尽脑汁。但历史是公正的,恶贯满盈的梁鸿志最终于日被上海高等法院判处死刑,11月9日在狱内被秘密执行。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为惩办卖国奸贼,整饬社会秩序,国民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肃奸,这让做了几年闲官直至汪精卫死后才“荣升”伪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梁鸿志心中异常惶恐。梁鸿志知道自己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时已坏事干尽,百姓和国民政府以及共产党都饶不了他,华中第一号汉奸的帽子必定非他莫属。情急之下,他想起了同乡李思浩,虽然自己当初聘请他做了维新政府的高等顾问,但他知道李思浩和重庆方面始终没有断绝联系,自己当权时对他不薄,想必他不会见死不救。
  于是,梁鸿志跑到李思浩家中请教避难之法。李思浩见梁鸿志来访,便已知其意,他向梁面授机宜:“我从侧面听说,佛海、援道都已走通了戴笠的线,他们都留好后路了。听说你和援道交情至深,应该赶快和他搞在一起,或者可保无虞。”梁鸿志一听大喜。当初在维新政府与任援道一起共事的时候,他和任的私交就很好,此时正受蒋介石委任担任先遣军总司令的任援道对梁鸿志来说,无疑是一棵救命稻草。
  李思浩一语惊醒梁鸿志,看着任援道在苏州驻节,他赶忙举家迁往苏州。可笑的是,梁鸿志此时竟还对其前景甚为乐观,出逃前吩咐家人说屋中物品如珍贵字画等一律不必收拾。梁以为到乡下躲几天避避风头,等风声过后依旧会平安无事,到时候自己还可以回来继续享清福。不料,梁鸿志的年轻姨太太在苏州躲了些日子后,耐不住回上海办事,在火车上被原来在维新政府工作的一个小职员发现,该职员知道梁鸿志是政府通缉要犯,为邀功请赏,便跟踪姨太太找到了梁鸿志避难的住所,梁鸿志由此被捕。
  被捕后,梁鸿志感觉情形不妙,立即给任援道打电话,请其设法解救。任援道得到消息后大惊,连忙亲自过去将梁鸿志带到自己的司令部。但任援道知道,这件事一发生,国民政府就知道梁鸿志在他手上,梁氏对政府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且其在伪政府中曾经地位显赫,正好让当局杀一儆百。一想到这些,任援道就不寒而栗,他觉得自己现在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遂决定陪梁鸿志去上海,同李思浩商量解决办法。
  李思浩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他与重庆方面有多年的关系,但毕竟也曾有“汉奸”之名,生性多疑的戴笠就派族人戴菊生住在其家里,名为保护,实为监视。而梁鸿志在苏州被捕,手眼通天的戴笠早就得到了消息,他在梁鸿志到上海前便赶到李思浩家里,故作痛苦地向李诉苦,说抓不到梁鸿志自己就交不了差,要李帮帮忙,提供一点梁的线索。李思浩不愿意把朋友往死路上送,戴笠便对其沉声说道:“我们是能够抓住他的,不过要连带惊动他的亲友,彼此不好看,还是请他亲自投案的好。”
  梁鸿志到了上海和李思浩会面后,觉得要想躲过牢狱之灾已不可能,他不愿意让老朋友为难,便决定去投案自首。为装出早就准备向国民政府投降的假象,梁鸿志赶造了一份自白书,把其时间填为日,请任援道转交戴笠。梁鸿志知道自己这一次被捕,生死难料,又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其在维新政府和汪伪政权中的活动,力图主动坦白,获得蒋介石的谅解。然后,他让李思浩打电话给戴笠,通知他梁鸿志就在自己家中。
  戴笠接到李思浩电话后,立即派了两辆小汽车将梁鸿志和他的两位小老婆都押进了军统局。为博得戴笠的好感,梁鸿志不等军统讯问便先将自己写给蒋介石的那份自白又写了一遍,请人交给戴笠,但他没想到这样做无疑是不打自招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从而为以后带来了不尽的麻烦。
  军统把上海抓来的汉奸,根据任伪职的高低,分别关押在不同的地方。梁鸿志在汉奸中的地位最高,就被关进了条件最好的楚园。楚园位于上海市福履理路,是原上海市警察局副局长卢英的家,卢英号楚僧,住的地方就称为楚园。楚园的看守人员态度都不错,管理也不严格,梁鸿志等人刚到的时候,看守所主任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并且给每个房间都派发了一份报纸。
  梁鸿志在众囚犯中地位最高,因此受到特别优待,他不光可以独自居住二楼亭子间,而且他的一位小老婆还可以每天早来晚去地过来料理私人事务,其私人厨师也居然能够随着他住进楚园,给他做菜。每天有小老婆作陪,还时常与人下几盘棋解解闷,为狱友写扇题画附庸一下风雅,加上厨师为其做的精致小菜,以及与旧友的把酒问盏,梁鸿志日子倒也过得滋润。
  除夕之夜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楚园内的众囚徒让厨房多准备点酒菜,准备饮酒守岁。开始的时候大家喝酒吃肉,谈笑风生;到了半夜的时候,酒足饭饱,随着爆竹声声辞旧岁,大家都不再说话。梁鸿志想起往日在家里自由自在、乐呵呵地迎接新年的样子,再看看现在身为囚徒,且前途未卜,不禁悲从中来。他含着泪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息壤在彼”几个大字,然后自己在纸上签了名,接下来众囚徒一一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望着这张斑斑墨痕的白纸,大家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不久,军统的大卡车又突然驶进楚园,将梁鸿志等人转往上海提篮桥监狱。在这之前,为便于审奸,监狱已将“忠”字监房腾出来,作为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上海高等法院)的临时看守所,梁鸿志随后亦被关进“忠”字监牢。在这里梁鸿志又受到了“优待”:其同行者入狱前均要登记姓名、年龄、案由、刑期,打上指模,再把头发剃光,剥光衣服去洗澡房冲洗一番,穿上特制的囚衣,而梁鸿志却除了指模,其他的一概免除。但监狱里每天两顿饭,以及每顿半盒褐色米饭加上仅有的几片菜叶,却令梁鸿志却很不习惯,有几次他甚至忍不住将咽下的饭菜吐了出来。
  17日,梁鸿志第一次出庭,首席检察官杜保祺亲自出马,讯问了他将近一个小时。接着,受理此案的检察官戴荣铎继续讯问。戴荣铎详细调查了他组织维新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的经过,以及维新政府与日本合办通讯、银行、铁路等情况。梁鸿志对于在自白书里承认自己“对于国家立场,未经兼顾,此自是个人昏愦糊涂,不能辞免罪责者也”后悔不已,他写下辩诉书,对“组织维新政府之动机”,“各部与日人订立临时条约之经过”,“绥靖军成立之实况”,“戒烟局成立之事实”等关键问题做了解释,于25日交至司法当局。29日,检察处再次开庭侦讯,复核第一次侦讯内容后,决定对梁鸿志提起公诉。
  6月5日上午,法院首次对梁鸿志汉奸卖国案开庭审理。梁鸿志竭尽所能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无奈他在华中坏事做尽,此时无异于欲盖弥彰,而且他聘请的两位律师和他交流不畅,这让梁鸿志十分焦急,他一面让律师赶快为他搜集旁证,一面要家里高薪聘请名律师为其辩护。
  14日,法院再次开庭,梁鸿志这时已有三名律师,还搜集了不少旁证,其中包括敌伪时期被他营救出狱的北平辅仁大学法学院院长董人骥和北平市教育局局长英千里的证明,先遣军司令任援道关于日本投降后梁鸿志曾协助维持秩序的证明,以及一封行政院长孔祥熙关于梁鸿志在抗战期间曾通过地下人员向重庆提供过情报的亲笔信,甚至曾为其传递情报的薛子奇也亲自出庭为他作证。与此同时,检察官方面也搜集了很多梁鸿志投敌卖国的铁证:如维新政府编撰的《维新政府现况》《维新政府一周年纪念特刊》等中日文版书刊,以及在档案中找到的梁鸿志在维新政府时期和日本签订的协定文本。
  日,法院开庭判决。由于罪证确凿,法官当众宣布对梁鸿志处以死刑。梁鸿志听到判决后脸色发白,法官问他有什么要说的,他表示要上诉。于是,炎热的7月梁鸿志及其家人忙得大汗淋漓:他们一面加紧再搜集旁证,一面向南京最高法院提起上诉,申请复判。但复判没有改变梁鸿志的命运,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根据上海高院送请复判以及被告申请复判的请求,由刑事第二庭于10月18日做出终审判决:“原判决核准。”国民政府司法部将终审判决送到上海,指令上海高等法院立即在提篮桥监狱内秘密执行。
  当时,知名度极高的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的上海提篮桥监狱虽号称远东第一监狱,但狱内原无刑场,司法部密令狱中枪决梁鸿志,这在提篮桥监狱史上尚属首次。毕业于湖北法政学校的典狱长徐崇文接令后先是一怔,沉思良久后他想起监狱围墙东边原有一块土地,属监狱所有,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时为西籍警官的网球场,后改为菜园,因无人照看,业已荒芜。该处场地南北长三四百米,东西宽不足百米,或可当作刑场。于是,徐崇文下令对该场地作突击整修布置,以其作为梁鸿志的伏法地。
  11月9日中午11时左右,上海高等法院派主办检察官戴荣铎去提篮桥监狱负责行刑。前一晚,梁鸿志还为薛大可《昔游诗》作跋,此时,当法警进入“忠”字监,通知其外出时,他已隐隐有一丝不祥之感。梁鸿志把衣裤换得整整齐齐,外穿黑条哔叽夹袍,灰绸扎里长裤,脚穿浅色麻纱丝袜,外蹬黑布缎鞋。经过走廊时,为了掩饰内心的惊恐,他还故作潇洒地向熟人点头打招呼。
  到达刑场后,只见检察官戴荣铎坐于审判席正中,左席为典狱长徐崇文,右席为书记官长王容海。待问明姓名、年岁、籍贯等项目后,他们将最高法院的判决书交给梁鸿志,并告之即日执行。梁鸿志匆匆翻阅后在上面签了字,但他同时提出抗辩,说依法收到复判书后,被告可有最后之抗告,不料庭上回答十分干脆:是奉令执行。梁又提出要求让他回牢房整理遗物,庭上仍不批准,但戴检察官表示可以当庭书写遗言,于是梁鸿志走到公案右侧前布置的书桌旁,提笔写下遗书:“余生平读诗书,尚知大义,不料从‘政’,因而至今日就刑,此乃佛语所谓前生罪孽。嗣后速来收尸,并盼丧事不要铺张。……”遗书写毕,梁又交代了一些家事,然后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收笔后,梁把所写之信交送戴检察官过目,并作最后挣扎:“我是懂法律的,执行时间未免太快。”他苦笑一下,想仿效陈公博在苏州狮子口监狱行刑前同检察官握握手,但遭到了拒绝。
  此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就在梁鸿志即将被执行时,一位西班牙记者突然疾步上前,想记录下这“历史的瞬间”,他问梁鸿志:枪毙?梁鸿志回答说:枪毙!记者又问:reason?(原因)梁鸿志答曰:treason!(叛国罪)。二人对话颇似单口相声,说完相视一笑。此事一时被人们传为笑谈。
  按照惯例,提篮桥监狱为临刑的梁鸿志准备了酒菜,但梁此刻已没了胃口,他把手表一只、眼镜一副、法币1.6万元、小女儿的照片和一本袖珍弥陀经等物品交给看守长柏其林保管,另于袋中取出饼干一包放在桌上,然后进入执行区,慢慢坐入行刑椅上,开始闭目吟诵:“年到六十四,行步移法场……”
  未及吟完,只听“叭”的一声枪响,梁鸿志颓然倒于行刑椅之左侧。约一分钟后,法警将梁的尸体翻转仰上,由检察官检验气已绝,尸体于下午送往沪西胶州路上海验尸所检验后,发还梁鸿志家属。至此,这个曾被称为“华中第一奸”的卖国奸贼最终在正义的枪声中结束了他可耻的生命,带着其不光彩的一生和一首未完成的诗去了另一个世界。
  文章来源:第153期
  作者:杨飞& 薛文娟
           
                      ▲马秀英
  历史上的贤皇后屈指可数,马秀英要算一个。但是贤惠的马秀英挡不住朱皇帝杀戮功臣的屠刀。
  马秀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据史书记载:马氏,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富豪。父亲马公,仗义好施,家业日贫。母亲郑媪,生下马氏不久即去世了。
  马公无子,视秀英为掌上明珠。秀英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性格亦颇倔强。按当时习俗,妇女皆缠足,秀英坚决不缠,人称“马大脚”。
  秀英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将爱女秀英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视同己出。后闻马公客死他方,益怜此女孤苦,加意抚养。子兴授以文字,夫人张氏则手把手教她针织刺绣。十几岁的秀英聪明无比,凡事一经指导,马上知晓。年近二十的马氏,出落得一副上好身材,模样端庄,神情秀越,秾而不艳,美而不骄;还有一种幽婉的态度,无论何急事,她总举止从容,并没有疾言厉色,所以子兴夫妇很是钟爱。每思与她联一佳偶,使她终身有托,不负马公遗言。
  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使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又遇黄河大决口,连年黄水横流,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1352年郭子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起兵响应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起义。凑巧朱元璋投军,每战辄胜,很为郭子兴夫妇器重,所以张氏倡仪,子兴赞同,将义女许配给朱元璋。自从朱元璋做了主帅的女婿后,人们就改称他为“朱公子”。他在军中的地位亦大大提高。马秀英与朱元璋志同道合,感情深厚。马氏随朱玩璋南征百战,忧勤相济,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朱元璋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时年36岁。从此,马皇后以皇后之尊留心政事,关心人民,礼待臣下,与朱元璋同心同德巩固大明王朝。
  马皇后为人富而不奢,贵而不骄,虽居高位,但仍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宫嫔敬服。
  先是太祖起兵,战无虚日,后随军中,辄语元璋(太祖)以不嗜杀人。册后以后,俭约如故,她亲自带领公主王妃刺绣纺织。自己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制作新衣,样样不落。宫嫔们拟她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皇子朱植最幼,性格放荡不羁,长大后被封到开封做周王。马皇后对他极不放心,周王临行时,便派江贵妃随往监督,还把自己身上的纰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木杖一杆嘱咐:“周王有过错,就令他纰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从此一见着慈母的纰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为。以严为爱是马氏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氏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对待朱元璋的义子宋文正、李文忠等,她细心照顾视为己出。每逢岁灾辄率宫中之人节衣淡食。太祖谓已发仓赈恤,不必怀忧,后谓赈恤不如预备,朱元璋甚以为然。
  马皇后关心人民,体贴妃嫔,保护百姓臣下,功德传于宫内外。一日闲谈,马皇后问朱元璋: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吗?朱元璋说:这不是你所要问的。马后说:陛下是天下之父,妾为天下之母,子女的安危,做父母的可以不问吗?马皇后的对话,旨在劝朱元璋关心人民的疾苦,爱民如子。
  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国子监)回来,马皇后问他太学有多少学生,朱元璋答道有数千人。马皇后说:“数千太学生,可谓人才济济。可是太学生虽有生活补贴,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针对这种情况,马皇后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笔钱粮,设置了20多个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生徒颂德不已。这说明在用人方面,马皇后非常爱惜人才。
  马氏虽贵为皇后,每天都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亲自过问,无微不至。妃嫔等劝她自重,后语妃嫔道:“事夫亲自馈食,从古到今,礼所宜然。且主人性厉,偶一失饪,何人敢当?不如我去当中,还可禁受。”一次进羹微寒,太祖因服膳不满而发怒,举碗击后,后急忙躲闪,耳畔已被擦着,受了微伤,更泼了一身羹污。后热羹重进。从容易服,神色自若。妃嫔才深信后言,并服后德。宫人或被幸得孕,后倍加体恤,妃嫔等或忤上意,马后设法调停。
  根据《明史演义》记载,太祖尝自作诗云:“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先是江南富家,无过沈秀,别号叫沈万三,太祖入金陵,欲修筑城垣,苦乏资财,与沈秀商议。秀愿与太祖分半筑城,太祖以同时筑就为约,秀允诺。两下里募集工役,日夜赶造,及彼此完工,沈秀所筑这边,比太祖早三日。太祖阳为抚慰,阴实妒忌。嗣沈秀筑苏州街,用茅山石为心。太祖说他擅掘山脉,拘置狱中,拟加死罪。马后闻知,替他求宥。太祖道:“民富侔国,实是不祥。”马后道:“国家立法,所以诛不法,非之以诛不祥。民富侔国,民自不祥,于国法何与?”太祖不得不释放沈秀。又有一年元宵节,朱元璋化装外出,杂在人群中观灯,见一灯上写着:“女子肩并肩,乘风荡舟去,忽然少一人,却向岸边往。”谜底是“好双大脚”。朱元璋认为是讽刺马皇后的,大发雷霆,要严惩“刁民”,如不查出具体人,全城百姓一律遭殃。马皇后闻后又进谏道:“妾是大脚,自己不嫌,陛下不嫌,别人纵然是嫌,有什么相干呢?陛下不是说幸亏妾脚大,才能背出陛下逃出死地吗?何况天子为民之父母,子女们随便说自己的父母,并没有伤害父母之心,做父母的怎能大怒不止,要置子女于死地呢?”一席话说得朱元璋怒火全消,遂收回成命,使百姓免去了一场灾害。
  还有,有人报告参军郭景祥之子不孝,尝持槊犯景祥,太祖欲将他正法,马后得知后劝元璋道:“妾闻景祥只有一子,独子易骄,但未必尽如人言,须查明属实,方可加刑。否则杀了一人,遽绝人后,转似有伤仁惠了。”于是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冤枉。朱元璋叹道:“若非后言,险些儿将郭家宗祀,把他斩断呢。”
  朱元璋的养子李文忠守严州时,杨宪上书诬劾,朱元璋想召回给予处罚,马皇后认为:严州是与敌交界的重地,将帅不宜轻易调动,而且李文忠一向忠实可靠,杨宪的话,怎能轻易相信呢?太祖向来敬重信赖马皇后,并派人去严州调查,果然不实,文忠乃得免罪。春坊庶子李希贤,授诸王经训,用毛笔管击伤王额,太祖大怒,马皇后劝解道:“譬如使人刺锦,只可任他剪裁,不应为子责师。”太祖乃罢。此外,隐护功臣,事多失传,就在宫里也不尽详。
  据《马皇后遗传》载:马皇后病重期间,君臣请祷祀求良医,马皇后自知难以痊愈,坚决不肯。他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祷祀何益?世有良医,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药不效,罪及医生,转增妾过。”朱元璋叹息不已。继问马皇后有无遗言,马皇后呜咽道:“妾与陛下起布衣,赖陛下神圣,得为国母,志愿已足,尚有何言?不过妾死后,只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臣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言毕溘然长逝,寿51岁,太祖、宫人恸哭失声,百官一律下泪,宫中尝作追忆歌道: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万斯年,庇彼下泉,悠悠苍天。
文章来源:第153期
作者:刘慧桥
  在中国历史上,以太监的身份爬上宰相高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就是李辅国。赵高阴险毒辣,在历史上臭名昭著。李辅国比起赵高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他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不学就会;他翻云覆雨,落井下石,无所不能;他谋害同类,残杀异己,从不手软。他的臭名自然也不在赵高之下。
从太监到“元勋”
  李辅国本名叫李静忠,出生于武则天长安三年(703)。他的家庭并不显贵,属于比较贫苦的一般市民家庭。迫于生计,他被人阉割,送入宫中当了太监。
  李静忠的出头与一匹马有关,这匹马就是太子李亨的宝马。最初,李静忠在皇家的马厩里干活,又脏又累,被人呼来唤去,连皇家的那些牲口也不如。因为他念过几天私塾,有一点文化,脑子又机灵,不久就让他做了马厩的记账员。李静忠在经营账目的同时,把皇家的那些马养得又肥又壮。他的上司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推荐给太子李亨,让他喂养李亨的那匹宝马。李静忠为了赢得太子的欢心,对那匹马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每天把那匹马梳洗得干干净净,喂养得膘肥体壮,打扮得漂漂亮亮。太子李亨非常高兴,就把李静忠调到了东宫,跟随自己左右,负责自己的外出安排。天长日久,李静忠越来越得到太子和太子妃张良娣的赞赏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于第二年六月逃出长安,到巴蜀避乱去了。太子李亨在大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改名为李豫,即唐代宗)、三儿子建宁王李倓,以及李静忠等人的拥戴下,北上朔方,最后到达灵武(今甘肃灵武县)。李静忠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决定力谏太子即位,挽救危局。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子妃张良娣,太子妃举双手同意。这时,跟随的大臣们也一次次上书,希望太子即皇帝位,带领军民消灭叛军,收复失地。但是,太子李亨却死活不同意。他觉得,父皇现在远在巴蜀,自己岂能自立为皇帝?站在一旁的李静忠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对李亨说:“殿下,人心所向是成败关键。皇上自出京城,大事皆委于你;马嵬坡以来殿下战功显赫,已是众望所归,天下皆唯殿下马首是瞻,请太子殿下以国事为重,为社稷着想。等收复失地,平定反贼,再迎皇上回京。”
  太子李亨是个聪明人,虽然仁孝,但也是建功立业之人。他在推让一番之后,于这年八月正式登基,顺理成章地当了皇帝,把远在巴蜀的玄宗尊为太上皇。李静忠一下子成了肃宗皇帝的“开国元勋”,从幕后堂而皇之地走到了台前,与大臣们享受一样的礼遇,甚至超过了他们。
  九月,肃宗听从李泌的建议,任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东征,李静忠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军政大事都委任于他。为了感激李静忠的拥戴之功,李亨特地赐李静忠名“护国”,凡是四方表奏,御前符印发布军令,统统交给李静忠办理。
  李静忠虽然从幸灵武,拥戴肃宗有功,被授予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太子詹事,终日伴随肃宗左右,掌握了内草诏书、外宣军令的特权,但他自知势力不济,党羽不多,后台不硬,所以做事比较谨慎,不敢轻举妄动。为了找到坚硬的靠山,他对张良娣极力巴结,低声下气,阿谀奉承,终于赢得了她的信任。他们一个在朝中,一个在后宫,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排斥李泌&毒死肃宗的儿子李倓
  李泌是肃宗小时候的朋友和老师,深得玄宗的赏识和太子李亨的尊敬。后来,李泌遭到杨国忠的迫害,被贬出京城,隐居颖阳。李亨当上皇帝后,派人千里迢迢去请李泌,李泌碍于情面,只得来到了灵武。
  肃宗坚持和李泌同吃同行,对榻而眠,彻夜长谈,情谊不减当年。所有军国大事,包括战争决策,将相的任免,都一一与李泌商量。肃宗打算封李泌为右丞相,但李泌坚辞不受。肃宗知道他的脾气,也就不再勉强。
  李泌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肃宗和李静忠原先的良好关系。也就是说,李静忠的位置完全被李泌取代了。为此,李静忠在感到失落的同时,对李泌产生了极大的嫉恨心理。
  肃宗在灵武继位的消息传到西蜀,玄宗便遣使到灵武,并赐给张良娣一副七宝马鞍以示奖励。马鞍上镶嵌着很多奇珍异宝,张良娣十分喜欢。这件事正好被李泌看到了,李泌不愿意让肃宗步玄宗的后尘而使国家继续衰落下去,于是建议肃宗将七宝马鞍纳入国库,以备战事,肃宗同意了。
  李静忠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良娣,张良娣对李泌非常不满,她与李静忠商量,一定要把李泌从肃宗身边赶走。李静忠又怂恿张良娣向肃宗哭诉,要求立她为皇后,肃宗有所动心,便与李泌商议。李泌从国家大计出发,建议肃宗暂时不要册立皇后,要集中精力收复长安,稳定大局。肃宗权衡利弊,痛快地答应了。张良娣知道了这件事,就更加痛恨李泌了。她和李静忠勾结起来,处处为难李泌,想方设法地给李泌穿小鞋,弄得李泌走也不是,在也不是,十分为难。
  李静忠和张良娣的行为,引起了建宁王李倓的极大不满。李倓性格直爽,爱打抱不平。他把李静忠和张良娣狼狈为奸、处处排斥李泌的行为告诉了父皇,要求父皇处置二人。但是,肃宗没有马上表态,让李倓下去了。
  张良娣和李静忠知道了李倓在肃宗面前打小报告的事,就决定对李倓进行报复。
  有一天,前线传来的捷报让李俶欣喜万分,他一高兴,竟喝了个酩酊大醉。半夜,他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床前有个身影正举剑向自己刺来,他急忙用臂一挡,剑刃刺进了他的肩膀,刺客仓皇逃走了,李俶由于失血过多而昏迷了过去。
  肃宗得到这一消息后大惊,连夜赶去看望儿子,并命令李静忠务必要捉拿刺客。很快,李静忠把一个蒙面人带到了肃宗面前。肃宗也不问话,举起宝剑就要杀那刺客,吓得刺客连连求饶:“皇上,不是小人的罪过,是建宁王派小人干的。建宁王还说,不刺死广平王,小人也难活命啊!”
  肃宗听了,心如刀绞,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对其兄长下此毒手,所以半天没有说话。一旁的李静忠故意为难地说:“皇上,这可怎么办呢?”
  肃宗眼里终于冒出了一道凶光,说:“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远在军中的建宁王李倓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忽然接到了父皇派人送来的圣旨和一杯毒酒。他还来不及赶回去向父皇申诉,就被李静忠的心腹强行按住喝下了那杯毒酒。
  广平王李俶清醒过来之后,见到了闻讯从军中赶回来的李泌。李泌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李静忠和张良娣干的,心里很悲愤。连皇子他们都敢杀,何况是自己呢?因此,李泌决定在适当的时机离开这是非之地。李俶知道内幕后,决心要为弟弟报仇,除掉这两个恶人。
假传圣旨逼宫&架空肃宗皇帝
  757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执意离开权力斗争的漩涡,进衡山修道去了。李泌一走,李静忠终于去了一块心病。
  这时候,肃宗没有大规模东讨,而是深居皇宫,大封功臣。十一月,改封李俶为楚王,立张良娣为淑妃,授李静忠为殿中监,总掌宫中大政。十二月,肃宗从成都迎回了玄宗,安置在长安城南的兴庆宫居住。
  乾元元年(758)二月,肃宗又封李静忠为太仆卿,三月改封李俶为成王,立张淑妃为皇后。李静忠上奏肃宗,请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辅国,肃宗同意了。从此以后,李静忠就叫李辅国了。
  自从回到长安后,李辅国不仅成为皇宫总管,而且掌握了禁军。他深居皇宫,每日侍奉在肃宗左右,凡是肃宗发布的军政诏令,都必须经过他签字才能施行。除非正式朝会,平时宰相百官上朝奏事,肃宗一般不出朝,均由李辅国代替接奏,发布号令。李辅国大权在握,不是皇帝,胜似皇帝,就是深居皇宫的宦官也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五郎”。
  张皇后有个儿子叫李佋,才几岁,被封为兴王。她为了将来能当上皇太后,就勾结李辅国,威逼肃宗要立自己的儿子李佋为太子。肃宗征求大臣李揆的意见,说:“成王李俶跟随朕出生入死,功劳极大,朕欲立为太子,卿意如何?”
  李揆马上跪下,双手作揖:“陛下此次决定,实在是社稷的福气,恭喜陛下。”
  肃宗又想起李泌临走时的嘱咐,就高兴地说:“我意已决,任何人不能改变。”
  于是,肃宗没有答应张皇后和李辅国的要求,而是很快将成王李俶立为太子,并改名为李豫。
  张皇后对李豫更加痛恨,一心想陷害他,但却抓不到太子的任何把柄。
  唐玄宗被肃宗迎回长安后,住在兴庆宫,整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为了显示太上皇的威风,他还经常在长庆楼设宴,款待一些将军和大臣。玄宗曾劝肃宗不要重用李辅国,李辅国知道后,对玄宗怀恨在心,就在肃宗面前造谣说:“太上皇居住在外面,与外人多有联系往来,他们恐怕要对陛下动手,不如把太上皇迁入皇宫来。”肃宗听了,虽然感到吃惊,但没有同意。
  李辅国并不甘心,他假传圣旨,请太上皇到太极宫赴宴,实际上是强迫唐玄宗移居到太极宫去。唐玄宗移居到太极宫的第二天,肃宗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龙颜大怒,立即召见李辅国,想给他点颜色看看。没想到,李辅国到来,还带着六军统帅和各位大将,威风不可一世。
  肃宗说:“你们可知罪?”
  李辅国却不慌不忙地说:“禀皇上,臣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不如此,皇上您地位不保,六军不安啊。”
  肃宗害怕马嵬坡兵变的闹剧重演,只得忍着气说:“好了,你们都回去歇息吧。”
  李辅国完全把肃宗皇帝架空了,完全取代了皇帝决定朝政大事的权力。从此,肃宗对李辅国已经由原来的信任而变成仇恨了。
残杀皇后&拥立代宗&
  上元二年(761)八月,李辅国被封为兵部尚书,依然掌握兵权。但这些官位仍然满足不了他那颗贪得无厌的野心,他向肃宗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要担任宰相职务。
  肃宗对李辅国的无理要求非常生气,但又不敢横加拒绝,只是微微一笑,婉转地说:“以您的功劳,做什么官都可以,只是怕文武百官不同意。”
  李辅国碰了软钉子,并不死心。他暗中活动,拉拢朝臣,让百官上表推荐自己。肃宗对李辅国的阴谋了如指掌,他暗中召见宰相萧华,对萧华说:“李辅国想当宰相,如果百官大臣的推荐奏章递上来,那么就不得不让他当宰相了。”萧华知道肃宗的苦衷,就联络仆射裴冕,坚决不能推荐李辅国。裴冕是肃宗的旧臣,非常正直,他说:“李辅国找过我了,让我推荐他当宰相,我没有答应他。现在即便砍断我的双臂,我也不会推荐他当宰相。”
  由于肃宗有萧华和裴冕等大臣的支持,李辅国的宰相梦彻底破灭了。因此,李辅国对萧华和裴冕恨之入骨,准备伺机报复。
  肃宗宝应元年(762)三月,求相不得的李辅国首先对宰相萧华开始了报复。他多次在肃宗面前诬陷萧华专权,请求罢免他的宰相职务。肃宗知道李辅国是在报复萧华,就没有答应。李辅国坚持要罢免萧华,软弱的肃宗没有办法,只好下诏罢免了萧华,降为礼部尚书,让李辅国的亲信元载接替了萧华的相位。四月,李辅国又串通元载,诬陷萧华不轨,再贬萧华为峡州司空,逐出了京师。接着,李辅国利用同样的手段,把裴冕贬为冕州刺史,逐出了京师。这样一来,李辅国更加目空一切了。
  宝应元年四月,肃宗皇帝病重不能上朝,便把军国大政交给了皇太子李豫,令其监国。张皇后原先威逼肃宗立自己的儿子李佋为太子,肃宗没有答应,而是把李豫立为太子。后来,她的小儿子不幸夭折了,但她并不死心,便打算立肃宗的二儿子越王李系为太子,以换掉李豫。肃宗病重后,张皇后就加快了要废掉李豫的步伐。
  李辅国的发迹,与张皇后的暗中支持有很大关系。张皇后和李辅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利用,互相勾结,表面上相处得很好。但现在不同了,肃宗皇帝久病不愈,李辅国专权跋扈,对张皇后就不那么恭敬了。张皇后想垂帘听政,李辅国想独霸天下,二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要废掉李豫,必须先除掉李辅国。张皇后使出了借刀杀人的手段,想利用李豫杀掉李辅国。她找到李豫,历数李辅国罪状,要李豫当机立断。没想到,李豫听后却吓得哭了。张皇后知道李豫不能成事,就又找到肃宗的二儿子越王李系,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越王李系一口答应下来。他选拔了宦官二百多人,埋伏在长生殿后,准备在李豫进宫看望肃宗时发动兵变,杀死李豫。
  张皇后的阴谋不想被李辅国的亲信程元振觉察了,他立即将此事报告给李辅国。李辅国果断采取行动,封锁了宫中的各个大门,阻止李豫进宫。张皇后见事情败露,一筹莫展,只好站在已经不能说话的肃宗面前等待死亡的到来。
  晚上,李辅国和程元振带着羽林军包围了皇帝的寝宫,他们见人就杀,见好东西就顺手牵羊拿走,并直接冲进了肃宗的卧室,当场抓住了张皇后。肃宗经受不了如此的打击,惊吓而死,年52岁。
  肃宗一死,李辅国的胆子更大了,他下令将张皇后、越王李系等人一同斩首。受牵连的一百多人也全部被杀,并株连九族。
  第二天,李辅国让李豫穿上孝服,与大臣们相见。在李辅国的拥戴下,李豫在肃宗的灵前即位,这就是唐代宗。
李辅国被杀之谜
  李豫即位后,虽然对李辅国专权不满,但因为他有拥戴之功,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宝应元年五月,代宗加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就成为唐代第一个以宦官身份入主宰相的人,实现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不仅如此,代宗还尊李辅国为“尚父”,食邑八百户。然而,李辅国仍不满足,他比以前更加骄横跋扈,甚至公然对代宗说:“大家(唐时宦官称皇上为大家)只管坐在宫中,外边的事情尽听老奴处置好了。”气焰嚣张到了极点。代宗虽然不高兴,但惧于李辅国的权势,再加上自己刚刚继位,政局不稳,只得忍气吞声,任其摆布。
  李辅国的专权,终于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就是李辅国的心腹程元振。程元振自认为对李辅国有功,不满于现有的地位,他的野心是取代李辅国,成为政治的核心人物。于是,程元振就在代宗面前历数李辅国的罪状,恳请代宗加以制裁。代宗本来就对李辅国不满,现在有程元振的支持,他就将计就计,利用程元振这个宦官来除掉李辅国这个宦官,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这一年六月,代宗和颜悦色地对李辅国说:“李公公,你是三朝老臣,为我大唐王朝立下了很大功劳。朕念你劳苦功高,年龄大了,该好生休息,军务太繁重,就交给程公公吧。你也应该回家享福了。这么多年来,真是辛苦你了。”
  这样,李辅国稀里糊涂地被解除了元帅行军司马和兵部尚书的职务,由程元振担任,并且命令他搬出皇宫,居住到自己的府第去。
  李辅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程元振,程元振赶忙把目光移开了。百姓闻听罢免了李辅国,人们奔走相告,长安城一片欢腾。李辅国这才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在举国上下的一片唾骂声中,他不得不上书请求辞职。代宗求之不得,趁机罢免了他的中书令之职,封他为博陆王,允许他进京朝拜。李辅国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李辅国被罢免了中书令,想最后一次到中书省写一封谢表。他刚步入中书省的门槛,值班的官员大声喝道:“您已被罢免宰相,不能再进入此门。”李辅国没办法,就气呼呼地跑到代宗面前,说:“我这个老奴侍候不了您这个小皇帝,我只好去侍候九泉之下的老皇帝了。”代宗知道他心中有怨言,只好下了一道诏书,对他进行安慰并准备送他出京。
  正当李辅国准备动身出京的时候,宝应元年十月十八日晚上,一个刺客翻墙进入李辅国的府第,把睡意朦胧的李辅国杀死,并割走了他的脑袋和右臂。多行不义的李辅国终于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时年59岁。
  李辅国死后,代宗下令有司追捕刺客,并用木头做了一个脑袋,安在李辅国的无头尸上,加以安葬,并追赐他为太傅。
  李辅国究竟是怎么突然被杀的?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史学界一般有三种说法:
  说法之一:代宗皇帝在作太子的时候,就深受李辅国压制,早就积怨太多,但一直没有报仇的机会。再加上李辅国杀害了李倓,假传圣旨逼迫玄宗移居太极宫,围攻皇宫吓死肃宗,更使得代宗仇上加仇,下决心要除掉李辅国,为自己的父皇和弟弟李倓报仇。但是,李辅国拥戴代宗当皇帝又立了大功,代宗不好明着下手,就派人暗中刺杀了李辅国,连夜将他的人头和手臂送到泰陵,祭奠死者,然后又杀死了刺客,杀人灭口。
  说法之二:程元振一直和李辅国有隙,在他手下受气太多,后来升了官仍然遭到李辅国的蔑视。程元振接替李辅国担任元帅行军司马和兵部尚书的职务后,虽然李辅国已无法调遣,但这些人大多为李辅国的旧部,根本不服管教。程元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李辅国,以此来威慑李辅国的那些旧部。
  说法之三:第三种说法就是民间的刺客杀死了李辅国。解除一切职务只是李辅国政治生命的终结,而他所犯的罪行,杀一万次也不足以平民愤。因此,民间的侠客进入李辅国家中,把他杀死了。有人在杭州曾见过一个相貌奇特的武士,这个武士在衙门里当差,有一次酒后失言,说他就是杀李辅国的人。是否真实,不得而知。
  虽然李辅国之死成了千古之谜,但多数人认为,第一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文章来源:第153期
  作者:史宗义
                 
                      ▲邓通画像
  邓通,汉文帝的宠臣,是被司马迁和班固写入《佞幸列传》中的名人。至今还有一句关于他的俗语常被人们提起:“穷通有命,富贵在天。”他身上还有着强烈的传奇色彩,糊里糊涂地由一个穷小子骤然成为富甲天下的大财主,而又糊里糊涂地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竟至饥寒交迫,冻饿而死,之后又糊里糊涂地被一些人捧上神坛,作为财神,有模有样地享用起善男信女的膜拜和冷猪肉。他的一生,不亚于一本大书,令人解读不尽也感叹不尽。
  邓通是汉代蜀郡南安邓庄铺人,那里位于著名的铜山东北部,相距有三四里地的样子。邓通的父亲叫邓贤,生于西汉开国初年,读过几年书。长期的秦末战乱之后,难得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人们有了喘息的机会,不仅生产力得到恢复,人口也得到逐年的增长。邓贤是个精明人,耕织愈勤,家道很快小康。更为可喜的是,他在接连有了三个女儿后,妻子还为他生了个儿子,这对年逾中年的他来说,自然是金贵非常。因时常见到村子附近官道上的驿骑肥马轻裘,志得意满地飞驰而去,那四通八达、毫无阻滞的大道便在他的眼前光芒四射。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于是就为儿子起名叫“通”。
  幼年的邓通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和伙伴们在一起疯闹,或是到村北的官道边看来来往往的车马,或是去清澈平阔的南河戏水、摸鱼,对诵读圣贤书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到了弱冠之年,读书虽没有跟着年岁一起长进,但却练就了一副撑船弄水的好身手。由于他没有寒窗之苦,又生长得自由自在,且经常在水中鱼一样饱享大自然之浸润。因此,逐渐变得一表人才。其父邓贤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决心给儿子安排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和未来。
  在西汉初年,致仕当官,出人头地大致有三条路:一条是郎官。家有财产十万钱以上的中等户,可以自备车马、服装、生活费,到京师做候补郎官,等候朝廷需要时选用。一条是在本郡做小官吏,这一群人不计财产多寡。还有一条就是给大才大名者准备的,国家和官府可以指名专召。邓贤走的就是第一条路。他给寄予厚望的儿子邓通置办车马服饰一应等物,虽恋恋不舍但还是坚决地将他们一家的梦想,送到京师长安。少不了叮咛和嘱咐,更多的是祈祷和期盼。
  走出家乡的偏僻与封闭,来到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满目的繁华和新鲜,邓通这个年轻的乡巴佬真不亚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真恨不能多长几双眼睛,脚下安个风火轮。他完全被好奇、兴奋和幸福感淹没了。就这样,日复一日,衣食无忧,但任时光飞逝而不觉。也真是活该邓通命运好,他并没有像好多苦捱时日的候任郞官一样,等得胡子白。而是他仿佛还没有怎么玩够的时候,竟偶然遇见一个同乡,此时正充文帝的内监。他在与邓通小酌时言及宫内正缺少一个掌管行船的。由于这条船不是一般的船,而是皇帝的御船,是皇上处理政务累了,或是与太后、后妃们散心娱乐泛舟湖上用的,所以舵手要擅长此道的好水手才行。邓通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他没有别的本事,但要说撑船,那应该说是他的一绝。他这么多年没干别的,光练这个了。当下,邓通便央求这个同乡代为推荐,并备厚礼一份,恭恭敬敬送上。这个内监在宫中虽无什么权力,但推荐这么个芝麻小官儿,还是能够办到的。邓通很快就去宫内做了一个御船水手,名曰黄头郎。在五行中,土克水,土色黄,为使御船安全,使水始终老老实实地负载着船上的贵人们,因此,撑船的人都冠以黄色的帽子,故名之。
  邓通可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对这个水上的差事,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这与小时候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捕鱼捉蟹有什么区别呢?因此,他的日子是充满阳光的,由于内心喜欢这个差事,因此,就干得尽心尽力,再加上他技术好,说话不多,很讨人喜欢。
  他想,一辈子能永远这样,心愿足矣。他的家人得知他的情况后,也是高兴得不得了。俗话说得好,这人要是该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可是假使运气来了,却躲都躲不开。一天,文帝刘恒,夜做一梦,甚是奇怪,醒来后梦中情景历历在目,清晰无比。原来,他梦的是,自己要上天,五色斑斓的天宫就在眼前,只一步之遥,就可位列仙班。然而,就这一步,却怎么也上不去,任他使尽吃奶的力量也无济于事。他心里那个急呀!谁知,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一个黄头郎,在他背后,使劲地推了他一把,于是,精疲力尽的文帝一步登天。文帝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但他没有自顾自地一边乐去,而是回头寻找到底是谁帮了自己,也好牢记在心,日后报答。只见那个黄头郎是这样的,短衣衫,衣服带子在身后打结。梦醒之后的文帝,觉得这个梦境实在有些蹊跷,他就想,可能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吧。文帝急不可耐地来到了未央宫西苍池中的渐台,不声不响地向远处的黄头郎们一个个仔细辨认,终于看到其中的一个跟他梦中所见穿戴完全相同。此时,定力深厚,喜怒从不形之于色的汉文帝不禁“啊”地叫出了声。于是把那人传过来,问他的姓名,当他听说,叫邓通时,激动得似乎把周围的一切都忘记了。因为繁体字的“邓”左半部恰是“登”啊!且“邓”又与“登”同音。登通!登通!登天必通!文帝真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他打定主意,邓通是自己命中的贵人,上天赐给自己,帮助自己登天的人,一定要好好善待他。邓通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一连串的好运就为他从天而降,接连十几笔的赏赐使他的财富迅速膨胀,并平步青云,官至上大夫。
  邓通不仅船撑得好,而且生得面如满月,目似黑漆,肤如白雪,伟岸挺拔,绝对一个美男子,小帅哥。除此之外,他还聪明黠慧,善于揣摩,且不喜张扬,简直就成了文帝的心肝和宝贝,受宠是不用说的了。
  文帝在中国历史上可是有道的明君,是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千秋佳话。
  一日,宫内去了一个道法高深的相士。文帝就让他给邓通看相,那个人说:“此人虽是富贵相,但最终必将穷困至极,冻饿而死。”文帝听后,非常不以为然,他说道:“能使邓通富有的是我,我难道能让他冻饿至死吗?”文帝像是跟这个相士赌气似地,特地下旨,把邓通家乡蜀郡严道附近的铜山都赏赐给了邓通,准许他开山采铜自己铸钱。这无异于将天下的财富赐给了邓通,邓通富甲天下,甚至不逊于天子。邓通拥有了铸钱的特权,召集人马,大规模铸钱。由于邓氏钱有光泽,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至王公大臣,中至豪富巨贾,下至贩夫走卒,都十分喜爱邓通钱,因此,邓氏钱币遍天下。
  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船夫,能官至太中大夫,年俸两千万石,并拥有可以与国家相匹敌的巨大财富。这些都是怎么来的,邓通比谁都清楚,因此,他对文帝也是十分地感激,侍候文帝鞠躬尽瘁,倾尽全部心血。
  被后世垢病和指责多多的是那件吮痈之事,以至不少人认为“吮痈舔痔”这个成语,就是邓通留下的。
  “痈”即是毒疮,多长在人的背部。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床上度过,背上长了这么个东西,怎能睡得安稳呢?且不说它还有钻心的疼痛呢!偏偏文帝就长了这么一个毒疮。宫中的御医,想了不少办法,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每天来来往往床前探望的重臣和后妃络绎不绝,但除了几乎一样的安慰和焦急之外,个个都是束手无策。文帝的痛苦可想而知。翻着花的大疮恶臭难闻,有日益扩大和加深的趋势,时间长了,难保生命无虞。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黄头郎出身的邓通大脑中灵光一现,毅然决然地扑身下去,将嘴巴紧紧地贴在文帝的大疮上,一下一下使劲地嘬了起来,在场之人不敢掩鼻,但是心中的恶心是无以复加的。毫无疑问,他们哪个也做不到。但是,文帝确实感觉痛苦大减,症状变轻,文帝的病痛出现可喜转机。
  至此,一个问题自然地浮现在文帝的心头并随口说出:“天底下谁最爱我呢?”邓通当然不敢傻乎乎地说“舍我其谁也”这样不知深浅的话,而是没怎么想就这样说:“应该没有谁比太子殿下更爱您的了!”文帝听了邓通的话,长叹一声,并没有再说什么。
  邓通不知道,就是这样一句随意的也是让他后悔一辈子的话,它的杀伤力有多大,给他的命运带来多么致命的影响。
  那一日,太子来探视文帝的病情。文帝说:“这毒疮折磨得我生不如死,怕是快要不久于人世了。真是痛苦之极!我听说把里面的脓液吮吸出来会感觉舒服一些。”那太子其实也是至仁至孝之人,尽管因为毒疮的腥臭污秽而面露难色,却还是按照文帝暗示的意思做了。文帝注意到太子的脸色,轻轻地闭上眼睛。后来,太子知道英明的父皇之所以让他吮吸恶心的毒疮,全是因为邓通的一句话。太子感到非常不安,做为一个臣子,尚且如此义无反顾,而自己做为太子,皇上最为亲近的人,反倒从内心不愿。真是惭愧至极,但同时,也开始怀恨上了邓通。
  文帝不知是心有察觉,还是对自己百年之后的担忧。在一次与邓通闲谈时,不无忧虑地问道,有一天,文帝不在了,邓通怎么办呢?惊愕的邓通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嗫诺着没有回答。
  凡事物极必反,邓通也毫不例外。文帝终于撒手而去,邓通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太子即位,是为景帝。汉景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禁止私自铸钱,并且免了邓通的官职,让他闲在家里。这时有人告发邓通私自盗取原料和生产器具到域外铸钱,汉景帝命令彻查此事,调查结果证实确有此事。于是景帝派人抄了邓通的家,没收所有财产,并且还要罚款,这样邓通就由一个灸手可热、人人艳羡的超级富豪瞬间沦为一个还亏欠几亿万钱的穷光蛋。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记得文帝的临终遗言“一定不要让邓通贫困饿死”,于是,就赐给邓通金钱和衣食。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公主的赐予还未到邓通之手,就被看守邓通的官吏给立马收走了,甚至不允许邓通拥有一分钱。邓通最终饿死街头,死后连一文铜板也没有。
  文章来源:第153期
  作者:马 军
          
                      ▲周亚夫
  周亚夫之忠可谓愚忠,而汉景帝则是巨奸。在集权时代,即便像汉景帝这样造就“文景之治”的皇帝,也是相信不得的。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未央宫内肉味扑鼻,酒香四溢,原来,汉景帝刘启要宴请条侯周亚夫。宫殿之上,歌舞升平,气氛和谐。与往日不同的是,有一个14岁男孩儿——太子刘彻。
  待到景帝一声令下,周亚夫才注意到,自己案几之上的肉并没有切成肉块,而且也没有筷子。周亚夫以为负责酒席的官员失误所致,脸上立刻显露出不悦的神色,回头向他们索要筷子。
  景帝冷笑着说:“此不足君所乎?”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可以看出景帝对周亚夫的表现是不满的。
  周亚夫听出皇帝的语气有些讥讽不满之意,但是不明白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索要筷子?
  太子看着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尴尬略有些惶恐的周亚夫,只好摘掉帽子,告罪请退,快步离去。看着离去的周亚夫,景帝愤愤不平地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周亚夫生于将相之家,精通韬略,长于治军,颇有其父周勃之风。公元前174年,周亚夫驻军细柳(今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抵御匈奴入侵,文帝刘恒亲自视察细柳营并劳军。由于“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文帝也必须遵守军中之令。一身戎装的将军周亚夫以军礼参见文帝,文帝大受感动。出了军门,众臣皆惊。文帝却说:“嗟乎!此真将军矣!”文帝在临终之时,特意嘱托儿子刘启:封周亚夫为车骑将军,如果天下有危急,周亚夫可以带兵。
  为消除诸侯王势力对朝廷威胁,汉景帝刘启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周亚夫临危受命,以太尉之职率兵平叛。周亚夫成竹在胸,以梁国为诱饵,让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担任正面抵抗,吸引七国主力,自己则绕道敌后,断敌粮道。最终,周亚夫不负众望,平叛成功。可是,他的平叛战略有着极大的冒险性:如果刘武那里发生意外,长安城就会失掉屏障,后果不堪设想。所幸,没有发生万一。即便如此,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刘武,岂能和周亚夫干休。于是,刘武每次上朝,经常和窦太后说周亚夫的不是。
  不久,由于景帝的器重,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丞相统领百官,辅治天下,需要精通权术,需要懂得权宜。周亚夫性格直爽,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他的相权又岂能不和独裁的皇权发生激烈冲突?栗姬失宠,景帝因此要废掉没有过失的太子刘荣。周亚夫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据理力争,坚决反对;景帝因窦太后之请,想封王皇后的兄长王信为侯。周亚夫以高祖遗诏“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为由,回绝了景帝和窦太后。景帝想封归降汉朝的匈奴王徐卢等五人为侯,周亚夫认为这些人背主失节,又不同意。于是,君臣隔阂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大。周亚夫又耍起了性子,借口有病,请假不上朝。尴尬的景帝趁机免掉周亚夫的丞相一职。
  可是,景帝仍然对这个功高盖主、名盛一时的周亚夫心怀顾忌放心不下。为了试探一下周亚夫,景帝煞费苦心,终于想出这条妙计——宴请免官的条侯周亚夫。如果周亚夫姿态恭顺,也许会考虑让他做刘彻的辅政大臣。反之,这顿饭就成了“鸿门宴”。
  如此“怠慢”功勋元老,周亚夫对这些负责宴席的官员有些不满,虽然有些小家子气,可也在情理之中。周亚夫哪里知道,这正是景帝设下的一计。面对景帝的嘲讽,周亚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过错,更难让他心服口服。周亚夫的道歉,不过是出于对皇权的敬畏,出于对景帝的尊重。其实,这本是件小事,可是如果通过这件事,把周亚夫与太子刘彻联系起来,问题就复杂了。何况,这本就是景帝设下的一计,其结果理所当然的就是上纲上线。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终于,有一件事让景帝抓住了周亚夫的把柄。周亚夫的儿子从皇家的作坊为他购买了500套陪葬的甲楯,被工人告发牵连到周亚夫。面对责问的狱吏,周亚夫不做任何解释。被激怒的景帝就把周亚夫直接交给了廷尉处理。廷尉依据是“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面对莫大的侮辱,周亚夫以绝食进行抗争。五天之后,一代名将周亚夫吐血而亡。
  周亚夫做河内守的时候,当地的传奇术女许负曾经给他相面:日后将封侯拜相,结果却被饿死。周亚夫质疑道:既然被封侯怎么会被饿死呢?许负解释说,是因为周亚夫长有横纹入口,是饿死的命相。
  对于周亚夫的死,并不是因为他有横纹入口,司马迁说得很到位:“足己不学,守节不逊。”一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需要学习,就是今天所说的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周亚夫善于韬略,长于治军,并且忠贞为国,不计私利,固然使他能够走向人臣的至高点。可是一旦他处于权力最高峰时,就不能很妥当地处理好相权与皇权的矛盾,虽然坚持臣节,却缺少足够的理智和智慧,显得不够谦逊,最终给自己带来无可挽回的结局。
  文章来源:第153期
  作者:陶士云
说明:本博客的所有征稿启事是伍弱文的在全国各地的报界或文学朋友们的约稿信息,伍弱文没有时间一一参加,便将报界朋友的最新征稿信息收集在博客里,择时参加。因此,不是伍弱文本人在征稿,伍弱文收不到参赛作者的稿件,也请不要向本博客发出问询参赛结果或“请查收”之类的纸条。同时提醒:根据伍弱文二十余年的投稿经验,对于有收费的征稿,要慎重或拒绝参加。&&(2014年7月底新浪网关闭了所有的圈子,中华作家联谊会圈子同样同时关闭。有的博友发邮件说愿意另外帮我建网站,我因工作太忙,无力兼顾,婉言谢绝,从此中华作家联谊会博客圈成为记忆。)&副圈主:&&&&&&&&牟玲、樊晓敏、邵顺文&&刊于报刊杂志的部分例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困潦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