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公安局纪委书记袁屯村支部书记被组识调查是真的吗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河南省沁阳市袁屯村社区的连排式住宅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1亿多人口生活在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同时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这一基本省情,要求河南必须探索符合省情的城镇化道路。
  带着对河南城镇化工作情况的深切关注,5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吕祖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吕薇赴河南开展城镇化专题调研。调研组在河南看到,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河南省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推进全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吕祖善强调。
  调研组看到,河南的城镇化,是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城镇化,是以转移农民融入城市并充分就业的城镇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镇化。调研组认为,城镇化承载着数千万河南农民的梦想。如何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化,是河南正在破解的难题。河南城镇化潜力很大,希望河南城镇化能持续健康发展,河南在中原崛起、富民强省中能够迈出新步伐。
  &乡村河南&正日益成长为&城市河南&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这一直是困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来到中原大地,真的亲身感受到了河南蓬勃发展的城镇化进程,感受到了城镇化给河南这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带来的巨大变化。&调研组成员告诉记者。
  截至2012年年底,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2.4%。2000年以来,年均提高1.57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近2400万人。目前,河南省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64 座城镇,以现代交通为依托、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镇体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
  &现在,五级城镇体系中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五级现代城镇体系整体上呈现要素聚集、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乡村河南&正日益成长为&城市河南&。&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南以新型农村社区引领城镇化
  调研组发现,河南省近年来积极探索,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双轮驱动&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这成为河南城镇化发展引人注目的创新亮点。
  调研组了解到,对于农业大省河南来说,让所有的农民都进城,不太现实;农民进城后享受了城市公共服务,但如果没有就业和收入,也待不住。进城容易就业难。尤其在县域城镇,能否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一步。
  为破解难题,河南一手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手抓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土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农民就近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在河南五级城镇体系构架中位于第五层,是作为河南城市的基层组织构建的,是在农村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的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新型农村居住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城镇体系的战略基点,是河南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
  河南要实现城镇化,土地是无法逾越的坎儿。目前,河南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城镇的公共服务同步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彻底告别了生活环境的脏乱差,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既改善了农民生活品质,又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腾出了空间。
  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已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近万个,已开工建设2300多个,初步建成9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的土地为产业集聚区发展腾出了空间。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河南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施村庄拆旧复垦24.6万亩,涉及788个村,共节约建设用地12.78万亩,总体节地率超过50%。
  河南还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农民长远利益,让&上楼&农民分享到制度红利。比如,平顶山舞钢市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为农民的房子办了房产证,并允许以农房房产证抵押贷款,就是农民最欢迎的政策之一。
  &多年来,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住宅。由于得不到产权证明而只具有居住功能,是真正的&不动产&。而给农房发放房产证就是要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缺血&、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河南省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据了解,平顶山还规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的土地,不管是建设集聚区还是发展非农产业,收益都要返还农民。例如,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对拆旧村节约的161亩耕地中的28亩先期进行商业开发,获得2000多万元集体收益,大部分用于群众的建房补贴,另一部分租金收入作为社区物业管理费用。
  产城融合让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注重培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相衔接,另一方面利用预留的发展用地,鼓励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创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让农民住进了城还不算城镇化。只有实现了就业从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捧上了非农就业的饭碗,才是实现了城镇化。没有产业做支撑的空心城镇,农民就算一时进来,要么还得回去,要么可能重蹈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城市化的覆辙,出现大量的贫民窟,成为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吕薇参加了此次河南调研,她向记者强调。
  调研组注意到,在当前河南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同地区尽管模式不同,但都注意因地制宜,把产业支撑、工业发展与社区建设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使得&上楼&后的农民不但住得高了,收入也高了,腰包也鼓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不离土不离乡,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生活。
  据了解,河南省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目前,河南省已规划产业集聚区180个,其中县域内集聚区有122个,省辖市区内的集聚区58个。
  2012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3%,吸纳就业能力大大增强。从2011年起,留在河南省内、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1360 万,首次超过了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河南城镇化潜力很大:从&三化&协调迈向&四化&同步
  目前河南正处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时期。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同时现在已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大省。近年来,河南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因地制宜,城镇化发展呈现新的格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信息化可以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使河南的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使河南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进而推动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河南的城镇化将从&三化&协调迈向&四化&同步中收获发展机遇。
  调研组在河南也听到了基层百姓的愿望:一是家乡能建更多的工厂,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在家门口上班,没有那么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二是农民工进了城,在住房、上学、看病、社保等方面,与城里人能享受差不了多少的待遇。三是农业能尽早实现集约化经营,能够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让更多农民能实现通过务农致富。
  吕祖善强调,&河南的城镇化潜力很大。今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关键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二三产业收入能够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第二,城乡公共服务能够逐步实现均等化;第三,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土地的置换和有偿流动能够实现,从而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解决好了,河南的城镇化才能发展得平稳、健康和可持续。&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您看完本文后的心情:频道合作:第RB03版: 日报08版
&&&&&&&&&&
沁阳市袁屯村党支部书记秦东红:千万富翁给村民打工
秦东红(右一)在与村民交谈。
□大河报记者&郭长秀
&通讯员&杨志强&文/图
千万富翁在穷村当“村官”
25岁就开始在市场上打拼的沁阳市袁屯村秦东红,10年前个人资产已达千万元。
&&2004年,袁屯村要选村委主任,时任焦作市政协副主席的牛学文找到了秦东红。秦东红心里清楚,老家袁屯村是个烂摊子,要想改变,自己需要付出太多太多。看到诚心实意帮助袁屯村的牛学文,他横下一条心:“这个摊子我接了!”
&&秦东红当选村委会主任后,发挥自己做生意时的人脉资源优势,当年就为村集体创收30万元,使村集体经济彻底翻了身。
如今,村民们不仅住进了每户258平方米的别墅楼,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000元猛增到2013年的1.1万余元,集体收入也由基本空白发展到了1亿元。一提起秦东红,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如今俺能过上好日子,都是这十来年东红给俺打工挣来的啊!”
住进新房子
还能在家门口上班
2005年,已是中共党员的秦东红被被任命为袁屯村党支部书记。第二年,村民只需要出4万元,就能高高兴兴地住进自家的258平方米、造价25万元的别墅楼和新型农村社区。
秦东红又拿出50万元股本金,和其他村两委成员共同出资成立了沁阳市瑞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成功让180名袁屯村村民不出村就能工作,且每年还有分红。
让自己变成“透明体”让村民个个都满意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秦东红说:“村干部就是在给村民打工,我们就是要把瑞源公司挣的钱,再反哺村集体。”
2008年,秦东红主动解散自己的公司。据统计,几年下来,瑞源公司已累计反哺村集体达一亿元之多。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起,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能领补助20元,每年春节每人发放200元补助金及食品。每年重阳节举行60岁以上老人集体宴会,树孝道之风。
目前,秦东红正筹划投资2.5亿元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投资2000万元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区,为袁屯村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关于沁阳袁屯房产商将居民楼卖给他人_河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5,587贴子:
关于沁阳袁屯房产商将居民楼卖给他人收藏
事情经过:袁屯作为新农村示范点,村里的土地都出让出去了,现在新建的楼房给部分群众安置了,还有部分并未安置,可是房产商竟把建好的房子卖给了他人,获取利润。想想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为了改善农民生活而提出的举措。殊不知被房产商利用盖好的房子群众还没有都搬进去,反倒卖给了他人。卖房钱一分也没给袁屯群众。相比邻村护城,村里将出让的土地钱分给了每位群众。唉,想想我们袁屯这黑窝什么时候才能被政府整治一下呢?请各位给我们袁屯出出建议,提前感谢下。
请您加我好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识货网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