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米格15是歼几与歼5?

用心创造滤镜
扫码下载App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不要回忆过去,也不要奢望未来.重要的是把握现在!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20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1065',
blogTitle:'米格传奇--从米格-15到歼-5',
blogAbstract:'&'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深度:解析印米格29与歼15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歼15|深度|米格29_新浪军事
深度:解析印米格29与歼15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资料图:俄罗斯生产的米格-29K战斗机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随着印度303“黑豹”中队配备到俄罗斯改装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上。印度的米格-29K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服役之旅。而作为中国航母辽宁舰的主力战机,歼-15时常成为印度航母载舰战机米格-29K的对比对象。那么,我们客观的分析一下,歼-15在面对米格-29K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优势。
  米格-29K的诞生
  米格-29K战斗机是最初苏联米格实验设计局(今俄罗斯米格飞机股份公司)为苏联/俄罗斯研制的第三代双发多功能舰载战斗机。苏联解体后不久就被彻底放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印度海军决定选择该机作为自己的舰载机后,米格飞机股份公司重新开始了研制工作,在原米格-29K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但飞机编号没有改变。该机可执行防空、制空、对地攻击(包括压制敌防空)、反舰和侦察等多种任务,该机也是印度海军和整个亚洲地区海军装备的第一种第三代舰载战斗机。
  1981年,为了适应苏联海军研制新型航母的需要,米格实验设计局决定在米格-29的基础上研制舰载多功能战斗机米格-29K(设计局工程编号9.31),该编号中的“K”是俄语“舰载”的首字母(已按发音转为英语字母),日,该设计局利用米格-29的第二架预生产型(编号918)首次从地面斜板上起飞成功。1983年,苏联海军提出该机的使命任务为:全天候、昼/夜为航母编队提供对30-27000m高度范围的防御,拦截敌空中目标,摧毁敌水面舰艇,阻止敌军登陆,为陆基航空兵的导弹攻击机/轰炸机护航,实行海上布雷和空中侦察等。日,苏联共产党设计局为苏联海军的新型航母研制苏-27K防空战斗机(就是后来的苏-33舰载战斗机),由米格实验局研制米格-29K多功能战斗机。
资料图:印度装备的“超日王”号航空母舰
  1984年苏联海军订购了2架原型机。首架原型机(机体原型编号为311)于日首飞,日在“第比利斯”号(日被重新命名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完成首次拦阻着舰,当月17日又在该舰上完成了首次滑跃起飞,第二架原型机(编号312)于1990年9月首飞,也是首架全状态机。装备有N010“甲虫”脉冲多普勒雷达。
  1991年12月,俄罗斯海军决定只继续研制苏-27K,米格-29K失去了政府投资的支持。该机失败的原因是被认为没有足够的航程来为舰艇编队提供充分的保护。1992年2月,原型机以外挂4枚Kh-31A/P反舰/反雷达导弹和4枚R-73近距空空导弹的构型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进行了展示。311、312号机分别于日核8月28日进行了各自的最后一次飞行。此后被封存。这个时期的米格-29总共完成了450次飞行,其中包括80次在航母甲板上降落。
  从1996年9月开始,为获得印度的航母舰载机合同,米格实验设计局将312号机就地封存。直到1999月7月,印度方面正式要求购买米格-29战斗机才恢复全面的试验。311号机也于2000年9月加入飞行试验。此后,米高扬设计局又投入了6架其他型号别的试验机。
  日,俄印双方签署了一份15亿美元的合同,内容是印度向俄罗斯购买大规模翻新后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12架米格-29K、4架米格-29KUB、3架卡-28反潜直升机和5架卡-31预警直升机。其中16架米格-29K/KUB的订货金额约为7.4亿美元,此外印度还获得了在2015年之前再采购30架米格-29K/KUB的选择权。
  日,首架为印度海军制造的米格-29K/KUB在茹科夫斯基完成首飞,该机为米格-29KUB。印度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小组从2008年10月开始在俄罗斯接受为期半年的舰载机训练。该小组平均每天飞行15架次。2009年2月,米格飞机股份公司向印度海军派驻在俄罗斯的鉴定小组交付了首批4架生产型米格-29K/KUB。日和29日,生产型米格-29K/KUB在位于巴伦支海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完成起降试验。日,生产型米格-29K/KUB完成了起降试验。同年12月4日首批4架运抵印度,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组建了303中队,暂时驻扎在果阿的汉萨海军航空站。
资料图:米格-29K战斗机进行的地面展示
  米格-29K/KUB战斗机暂时只获得了印度方面的订单。2008年9月,印度国防部批准行使选购权,增购29架米格-29K/KUB(其中K型25架,KUB型4架),使得印度购买战斗机的总数增至45架(K型37架,KUB型4架),使印度购买该机的总数增加到了45架(K型37架,KUB型8架)。俄罗斯也打算购买,来取代老化的苏-33战斗机,购买数量很可能是24架,合同将在两年之内确定和签订。
  设计特点
  机体 米格-29K的机体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占整体机身的15%,机身与老式的米格-29K(9.13)差不多,米格029K(9.31)进场着舰后的稳定率不太好,为了改善低速操纵性,米格-29(9.41)采用了面积更大的双缝襟翼,并将前缘襟翼的最大偏度从20度提高到了30度,还在边条翼外侧假装了矩形的前缘涡流控制器,用来增加升力和提高稳定性。
  米格-29K采用了2台RD-33MK“海黄蜂”涡扇发动机,单台发动机推力88.2kN。与之前版本的RD-33发动机相比,它采用了改进的风扇,空气流量提高了65%涡轮前温度提高40度,加力推力提高了6.86kN。该发动机还采用无烟燃烧室,消除了不开加力时的烟迹。采用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模拟式电子调节器/机械液压备份组合控制系统。机内总燃油容量比米格-29增加了49%,比米格-29K(9.31)增加了15%。可在机腹中线挂一个2150L副油箱,在每侧机翼下携带1个1150L的副油箱。该机还可用于执行伙伴加油任务,此时翼下副油箱的数量可增至4个,并在机腹中线伙伴加油吊舱。
  新版的米格-29K采用了莫斯科航空电子科研生产联合体股份公司的KSU-941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飞机可用迎角为30度,飞控系统可在自动飞控和驾驶员操纵方式下限制飞行包线,可提供控制增稳和机动载荷控制等功能。前缘襟翼的偏转控制电传飞控系统完成,偏度根据迎角和马赫数自动连续调整。前缘涡流控制器只在进场着舰时使用。自动油门控制。
  拉缅斯克设计局负责米格-29K的航电工作。该机采用了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拉缅斯克设计局股份公司的中央计算机,并通过俄罗斯的国标26765.52数据总线在航电系统/设备间建立互连。武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雷达面准系统、光电瞄准/导航综合系统和反雷达导弹目标指示系统。雷达瞄准系统中采用稳相加速器股份公司的N010ME“甲虫”ME多功能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光电瞄准/导航综合系统中采用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的KOLS-13SM型光电雷达和法国泰雷兹的“顶视”E头盔显示/瞄准系统。反雷达导弹目标指示系统的传感器为印度的“波纹”雷达告警接收器。
资料图:米格-29K战斗机机翼上的折叠处
  米格-29K采用了俄罗斯和印度的甚高频/超高频通信系统,其中印度提供的超高频道通信系统与苏-30MKI第3批次战斗机相同。电子战系统除了雷达告警接收机之外,还可在翼下挂以色列埃尔塔系统公司的EL/M-8222自防御电子对抗吊舱。后机身发动机舱两侧装有俄罗斯制造的干扰弹投放装置。装有法国萨热姆防务安全公司的“西格玛”95惯性导航/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塔康、仪表着陆系统、导航测距器、无线电高度表等导航定位设备。握杆操纵控制的“玻璃”座舱中装有1台拉缅斯克设计局公司的IKSh-1MT显示器和三台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米格-29KUB的后座舱安装4台MFI-68.每台MFI-86周围都有28个功能可定义的“软键”
  米格-29K左侧翼根条内部有1门Gsh-301型30mm机炮,备弹150发,共有9个外挂点,其中机腹中线1个,翼下8个,每侧翼下内侧的2个挂点都可安装串列挂梁。最大外挂武器重量由米格-29K(9.31)de&4500kg提高到了500kg。主要空战武器是R-77中距空空导弹和R-73近距空空导弹,主要的空地(反舰)制导武器包括Kh-35E和Kh-31A空舰导弹、Kh-31P反雷达导弹、KAB-500Kr或者KAB-500OD电视制导炸弹等,最初设计的空战外挂型有8种,空地(反舰)外挂构型有25种。
  米格-29K与歼-15战斗机的对比
  我们来对比一下米格-29K与歼-15之间的差别,看看两种飞机对于中国海军和印度海军都有多大的意义。而最容易做对比的将是两者的尺寸,由于歼-15战斗机暂时没有公布自己的数据,但其师承于乌克兰的T-10K,而T-10K后来发展成了苏-33战斗机。这样我们只好利用苏-33战斗机的尺寸来对比米格-29K。米格-29K和苏-33战斗机战折叠的时候都只有7.8米,米格-29K最显著的地方是比苏-33短,17.5米对21米的长度,有3.5米的机体长度并不能带来停机数量的增加,表面上看增益不大,但是3.5米长度差会让甲板停机区与降落跑道间的活动缓冲区更大,最窄处从2.7米增加到了5.2米,有利于安全操纵和甲板操作调度,更大的空间总是有可用之处的。从机库上来说,“辽宁”号180米长的机库可以纵列排布6排歼-15,每三排围绕一个升降机,理论上机库全满时,想要出动机库任意一架飞机最多只需要移动两架飞机,大多数时候搭载都可以直接出动任意一架飞机。而如果装载米格-29K、最大密度可以装10排,飞机携带数量可以装10排!飞机携带量大大提高,“辽宁”号航母与“库兹涅佐夫”号相同,库舰在极限状态下装载20架苏-33战斗机,通常最大携带量为16架,而全部改为米格-29K,则最大可以携带36架。按照不太高密度布局也可以携带28-32架,数量上有较大的优势。
  而载弹量方面,歼-15折叠机翼的时候,可以操作的挂点有6个,这6个挂点都是重挂点,都可以挂装对地对海攻击的武器,6个点总计可以挂载约5吨的载荷,几乎达到了歼-15和苏-33外挂能力的上限。而米格-29K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挂载5吨的载荷,不考虑副油箱时候最多只能挂载3吨不到的载荷,如果挂副油箱,有效载荷还会更小,仅从攻击任务操作来说,2个架次的米格-29K才能做到一个架次的歼-15的任务。而在防空任务中,米格-29K折叠状态下仅能挂载两枚导弹,歼-15战斗机也由于副油箱的位置,6个挂点可以丝毫不受影响地全部挂载空空导弹,防空作战准备方面歼-15的特质显然要高。
资料图:中国歼-15战斗机正在昂首起飞
  因此就甲板操作而言,尽管使用米格-29K可以让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多出一倍,对于航母来说,出动多一倍数量的飞机显然是更困难的事情。米格-29K在任务航程上有了显著的进步,而歼-15由于师承于苏-33,而苏-33则因为在气动布局的改变,较苏-27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但是两者任务性能相比,米格-29K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这主要是基于两者虽然标定内油航程差距不大,但是苏-33的庞大内载油上限让加油方案非常灵活,而米格-29K则必须借助副油箱才能实现类似的能力。在最大燃油时,歼-15至少可以挂载12个挂点至少10枚导弹,而米格-29K不使用副油箱才3000km出头,而且即便使用了全部副油箱也没有超过5000km。
  歼15上安装了两台国产的WS10A(加力推力为13.5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推力几乎比苏33使用的AL-31F高出一吨。凭借两台WS10A,歼15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4M,明显超过了苏33的2.2M。总体上讲,歼15的飞行指标不低于苏33,而且很可能要高一些。而据俄罗斯《防务新闻网》报道,中国推出的WS10最新一批改型的寿命只有200小时,仅为AL-31F的五分之一。而米格29K在换装了新的RD-33的3M序列发动机后,最大推力为87.4千牛。
  歼-15目前与米格-29K的差距在于,米格-29K的8枚导弹可以都是先进中距空空导弹R-77,而歼-15还没有使用这个能力的条件,因此携带的4枚R-73(PL-8)和6枚R-27(PL-12)系列导弹作战有效性还不到米格-29K作战系统的10%。很显然,过于老旧的航电影响了歼-15的性能发挥,而歼-15必须通过改进先进的航电系统,更大的发动机推力,毫无疑问甚至可以和美国海军的F/A-18E/F相抗衡,甚至在机动能力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总而言之,印度装备新的米格-29K具有相当大的意义,这种战力强悍的飞机对印度以及俄罗斯的航空工业而言,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隐藏在米格-29K战斗机是米格战斗机以往那些不良的传闻和恶劣的实战表现,但这些无法改变它是一种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的事实。米格-29K具有一定程度的多用途性和优异的防空性能,能够在小型航空上使用。印度方面目前已经表示满意新米格-29K所达到的能力,并将投入资金进一步改进这种飞机,用于装备其“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印度希望在未来20年内拥有3艘围绕这种飞机构建的航母编队,理论上至少意味着印度还将持续采购这种飞机,使机队至少达到100架左右的水平。
资料图:歼-15战斗机正在降落
  意义米格-29K带给印度海军的意义
  由于印度方面的购买,米格-29K焕发了新生。在印度方面全新的技战术指标下,新米格-29K几乎是用了俄罗斯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所有新装备和新技术,可谓当前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一个巅峰之作。
  在印度海军周边潜在对手都相对比较弱的情况下,米格-29K可以说几乎完美,能完成印度方面提出的所有要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米格-29K堪称一款杰出的第三代舰载机。但是,如果和西方现役的第三代和三代半舰载多用途战斗机相比,米格-29K的后发优势就荡然无存了,仅仅能在某些方面相抗衡。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米格-29K又是一种昂贵且并不实惠的飞机。
  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印度发展米格-29K的道路是值得警醒的。印度海军在米格-29K的问题上市非常务实且注重短期内的实利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那就是武器系统的研制不能过于被国际上的最新思路所左右,哪怕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平台和技术,如果在正确的策略和发展思路下,再辅以合适的体系,完全可以符合一个正常国家的防务需求。印度海军对米格-29K的满意,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而对于米格-29K的指责很多并不是很理智的。而印度国防过渡追求与西方武器带来的潮流,也同样是不明智的决策。(作者署名:小浪)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当前位置: &
嘴炮大比:印度米格29K靠啥死磕歼15(1)
11:57:28 &沉思的奥勒留 & &
&&&&近日俄罗斯媒体披露了其为印度改装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整备情况,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俄制米格29K&海支点&舰载战斗机的起飞训练,这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关于米格29K和歼15孰优孰劣的争论。在此次公开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海支点&的反舰武器配置起飞测试,在负荷重量上与最近中国公布的歼15最大重量起飞画面很接近,然而这远远不是新米格29K的最大起飞能力。那么米格29K真的优于中国主力舰载机歼15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歼-5,国产歼击机的起步 :: 空军世界
歼-5战斗机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工作。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苏联将制造喷气式飞机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的许可权授予给中国 。但日,根据苏联政府建议,中国政府决定停止试制米格-15比斯,改为试制性能更好的米格-17A及其发动机――歼-5。
点击查看: && 据报道该&米格&机实际上是一架二手的歼-5
点击查看: |
歼-5由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米格-17是一种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约有5~6个型别,主要型别是Φ型(昼间歼击型,西方代号“壁画”C)和具备有限全天候能力的ПΦ型(“壁画”D)。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目前世界各国的米格-17或歼-5早已退出现役,可能只剩下极少数还在阿尔巴尼亚服役。我国还有少量的歼教-5在服役。
热门作战飞机:
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喷气式歼击机。
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ΜиГ-17Ф(米格-17F)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日斯大林突然去世,临终前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这使苏联领导层出现最高权力之争。同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其地位远远不
能同斯大林担任的总书记相比,急需得到中共的支持。&1954年赫鲁晓夫在访华期间还布尔加宁、米高扬一道到沈阳参观了沈阳航空发动机厂。1954年10月,苏联政府建议中国停止试制米格-15比斯,而改为试制性能更好的米格-17爱夫。1954年10月,航空工业局油江、徐昌裕副局长及两名苏联顾问分别赴沈阳沈阳飞机厂和沈阳黎明发动机厂调研,编写出米格-17爱夫飞机和的维卡-1阿发动机的试制计划报告。10月22日,周恩来电示中国驻苏大使馆,就缩短米格-17爱夫飞机试制时间问题,向苏方提出了要求。11月8日,赵尔陆将试制米格-17爱夫飞机计划以及代拟致苏联政府的备忘录各一份呈报中央军委、国家计委及国务院三办,请求批准。
11月20日,中国空军从苏联进口米格-17飞机96架。11月23日,中央军委批准制造米格-17爱夫飞机和维卡-1爱夫发动机新计划。聂荣臻函告赵尔陆并抄致王秉璋,中央军委批准四局分党组给中央军委、计
委、国务院三办上报的《关于制造米格-17爱夫飞机和维卡-1爱夫发动机的新计划》,并指示:在米格-17爱夫的资料未到前,仍按原计划试制米格-15比
斯的部件,不试制全机。需由空军调拨的即将实习期满的技术人员200余名,试飞员5名,试飞主任1名,苏制的新发动机2台,按计划照办。请于薄一波主任请
示总理批准其他问题后,按计划进行。该计划中提出,为确保在1956年第三、四季度分别试制成功维卡-1爱夫发动机和米格-17爱夫飞机,需要同苏联进一
步商谈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增聘苏联专家和顾问,其中沈阳飞机厂增加39名,至1955年达到70名;沈阳黎明发动机厂增加52名,至1955年达到70名。
2、要求苏联提前供应试制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标准样件及发动机的部分精密工装。
3、要求苏联政府将一部分专用设备及仪器原定1956年提供提前到1955年提供。
日,二机部航空工业局王西萍代局长和段子俊副局长去苏联谈判抵达莫斯科。张闻天大使听取汇报后,于7日将中国备忘录转交苏联莫洛托夫外长,同时还递交了中国4个飞机、发动机厂的厂房主体工程照片。
代表团在苏期间同苏联航空工业部对外联络司正、副司长进行两次会谈。在第一次会谈中,苏方一般性答复同意以下4点:1.日前交付米格
-17爱夫飞机和的维卡-1爱夫发动机技术资料;2.1955年供应160台设备;3。为中国设计轮毂厂;4。设计一个可能转为制造厂的伊尔-28飞机修
理厂。第二次会谈取得以下结果:
苏方提供两套技术资料;供应50套维卡-1爱夫发动机锻铸件和毛坯;供应15架份米格-17爱夫飞机散装件,做为试制样品;供应10架份飞机锻铸件和毛坯
以及8架份特设成品。这次谈判,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苏联方面反应迅速。1955年 3月18日,米格-17爱夫飞机图纸、工艺资料及标准样件等共37箱,全部运抵沈阳飞机厂,国务院三办薄一波主任批示,为了集中力量更快地完成米格-17爱夫的试制,决定自本年第三季度起,沈阳飞机厂停止米格-15比斯的试制。
1959年,空军进口的原装米格-17新机试修任务交给空军上海13厂负责。该厂于1959年7月开始米格-17的试修准备工作,该型机在国内尚无工厂修过。为适应修理任务的需要,空军党委批准对空军13厂进行扩建,工程部指示13厂从1960年起,由原来修理飞机发展为同时兼修发动机的综合工厂。1960年3月底,在第一架米格-17飞机的试修任务即将完成时,由于形势变化,空军党委常委会议决定:上海空军13厂由于机场不能供高速飞机试飞,今后不再进行基本建设。因此,工厂于当年将已进厂的2架米格-17飞机修好出厂后,即停止了该型飞机的修理。1961年5月,空军工程部遵照空军参谋长张廷发的指示,曾下达任务给13厂,要求将1架米格-17飞机改为教练机,工厂于8月份动工,9月份就完成了试改任务,之后也因形势变化而未能继续进行。
上图为首架歼-5,当时的编号涂装与现行涂装有所不同。试制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使用苏制零件装配了13架歼-5。日,全部用自制零件组装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9月8日,喷气式飞机歼-5由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经国家鉴定验收,可以成批生产交付部队使用。9月10日在沈阳举行祝捷大会,聂荣臻元帅前往参加。为歼-5装配的涡喷-5发动机,也于同年6月通过试车鉴定,投入成批生产。中国航空工业从此跨入喷气时代。 至当年9月15日,制造出4架国产型歼-5飞机。这4架飞机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歼-5飞机767架,有力地支援了人民空军建设。
歼-5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式中单翼的后掠角是45°,为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起落架舱在机翼根部,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机身是圆形截面的流线体,机头进气。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方向舵可转动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千克/厘米2)。密封式单人座舱在应急时可抛掉舱盖,可弹射座椅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操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采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该发动机是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VK-1F发动机的仿制品,VK-1F是米格-17的发动机。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后,开始组织发动机生产,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在苏联的援助下,引进了VK-1F的专利制造权。1956年6月包括我国知名发动机设计师吴大观在内的队伍,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现“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仿制成功涡喷-5。1964年生产任务转由西安红旗机械厂负责,66年转产定型投入批量生产。涡喷-5加力推力3380千克,最大推力2700千克,额定推力2400千克,巡航推力2160千克,不同状态耗油率介乎2千克/千克/小时到1.05千克/千克/小时之间。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包括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机翼为后掠式中单翼,副翼的偏转角范围为±18度。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1型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1型37毫米机炮。装弹量为200发。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弹种包括航23-1杀燃、航23-1杀燃曳光、航23-1穿燃、航23-1训练自炸弹。37-1型初速690米/秒,射速400发/分,1954年开始研制,开始时因考虑到该炮性能落后、苏联已有后继型号,故仅计划少量生产以避免浪费,后来因为歼-5需求量增加,最终生产了236门后于1959年停产。机翼下可挂两枚100-250千克的炸弹。
37毫米与23毫米炮弹威力都相当大,但这不并不能令整个武器系统的威力大于同一时期其它的先进战斗机。与米格-17、米格-15一样,歼-5使用的这两种不同口径的火炮,初速和弹道差异较大,瞄准具无法协调,校准调试只能取中间值,在400米外弹着点已经偏散,其中37炮上偏,23炮下偏,因此常常出现瞄准射击操作正确,但是炮弹却很难命中的情况。这一缺陷在美台飞行员的回忆录中也能得到证实。我军总结经验后,强调射击距离要压缩到400米内。有的飞行员为确保命中,甚至逼近到300米内开炮,但这样要冒撞上目标或被爆炸碎片击中的危险!而F-86因采用的6挺12.7毫米机枪与瞄准具匹配得好,在1000米外仍能较准确地密集射击,加上该瞄准具设计精良,实战中火力并不占下风。另一个问题就是歼-5携带的炮弹数量远远少于F-86携带的枪弹,持续作战能力略有不足。
歼-5屡建战功,1958年7月至10月击落来犯的2架F-84G和6架F-86F,其他战例无数。有趣的是越战期间的1956年4月,四架F-4入侵海南岛我方领空,我军歼-5在拦截期间,F-4匆忙发射AIM-7“麻雀”导弹,不料歼-5拐弯半径小得以逃脱,脱靶的AIM-7竟然飞向远方的一架F-4,将其击落。
歼-5为我军开拓了喷气战斗机的先河,打下了我军驾驭喷气战斗机的基础。
1958年9月,我军歼-5编队与台湾空军24架F-86编队在浙江温州地区上空遭遇,空军飞行员王自重因掉队被其中12架F-86围困。王自重单机击落敌两架F-86后,被F-86携带的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战中空空导弹取得的战绩。但当天F-86发射的AIM-9中有一发未爆炸,坠落后被我军民发现。这枚AIM-9被送往苏联,苏联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K-13(AA-2)空空导弹,我国的进口仿制品即霹雳-2空空导弹。但是在国民革命军的史料中,战斗的经过大致为,台湾空军第11大队的多架F-86F,在温洲湾上空获得重大战果,击落10架米格-17F,其中至少有2架是被李叔元中校与钱奕强上尉所发射的GAR-8飞弹(AIM-9B当时的编号)所击落,第一代的响尾蛇飞弹至此初试啼声。最重要的是,成功运用AIM-9击落解放军战斗机后,所有参战飞行员进行了合影留念,并无任何一人伤亡。孰真孰假,还有待分晓。左图为王自重。
解放军的歼-5机群。
飞行员在歼-5旁谈话――请注意当时带有军衔的苏式军装。
翼展 9.60米
机长 11.36米
机高 3.80米
机翼面积 25.00平方米
机翼后掠角 45度
最大起飞重量 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534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1170千克(机内) 1834千克(带副油箱)
最大载重量 213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 1145千米/小时(高度3000米)
巡航速度 800千米/小时
最大爬升率 75.8米/秒
实用升限 16000米
最大航程 1560千米(带副油箱) 1020千米(不带副油箱)
续航时间 2小时50分(带副油箱)
歼-5的主要改型包括歼-5甲歼击机,这是我国在歼-5基础上改进的夜间歼击机。六十年代初,台湾海峡形势紧张,美蒋飞机P2V经常夜间低空入侵沿海各省进行侦察骚扰,我国虽有一些进口的、配备搜索瞄准雷达的米格-17PF夜间截击机,但已不够满足紧迫的需求。而且中苏关系破裂后,已不可能再进口该机,因此,急需在歼-5基础上发展一个夜战型号。这一重任,交给了成都飞机厂。1960年春调入成飞厂的屠基达被任命为歼-5甲飞机的主任设计师。歼-5甲没有设计图纸和生产资料,只有两架实物飞机和全套歼5图纸和工装。飞机外型和结构是按飞机实物严格测绘的,但强度计算、外载荷计算、静力试验任务书和技术条件等,则是按自行设计方法自己制定的。结构全面测绘完毕后,经分析对比,发现有36项部件,包括机翼、后机身与歼-5大同小异,没有原则性差别,经报告上级批准后,改用歼-5图纸。即便如此,自己设计的图纸仍占全机的60%,l万项零件中,与歼-5不同的占50%。经过15个月的艰苦奋斗,1962年10月,终于发出了全套歼5甲设计图纸和资料,铺开了全面试制工作。日,成都飞机厂的“头胎孩子”――歼5甲首飞上天。三机部部长孙志远高兴地赞誉:“歼-5甲是成都飞机厂的发家机。”
该机前机身加粗,机头上端有突出进气口前缘313毫米的鲨鱼嘴状雷达罩,进气口内加装了半球型天线中锥。这两个部位都采用硬度较小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涂蓝色油漆。由于装有简单的RP型搜索瞄准雷达,使得歼-5甲获得了较原始机型强大的夜战能力。发动机采用性能改进的涡喷-5乙。但歼-5甲的改进也有一定代价,如武器系统改成3门HP-23 23毫米航空机炮,备弹共300发,比基型火力略有下降。可外挂2枚250千克炸弹。在打击美国B-17G轰炸机侦察改型的战斗中,我军技术人员曾改进了歼-5甲的RP雷达,将向下视野由14度改为7度,上仰视野不变,从而屏蔽了尾追低空飞行的B-17G时雷达收到的地面反射杂波。日,空军第18师截击大队队长蒋哲伦成功驾驶该改型战斗机击落了B-17G。
此外少量退役歼-5被改装成了无人靶机,代号可能为“靶五乙”。我国至此成为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实体型”靶机的国家。站长个人认为“实体型”可能是指用现有退役歼击机改装成的靶机。
“靶五乙”与歼-7无人靶机、长空一号靶机
广州某展览馆的歼-5甲,可见其雷达显示器。站长观看了歼-5甲的实物后,深感苏式武器的狭窄与人机工程的落后,高大的飞行员坐进去,操作会较为不便。鸣谢 frank sunny 摄影
歼-5细节,鸣谢网友 沙龙 摄影
歼-5改造的无人攻击机
此图据说为一架被美国飞行员购买的歼-5,已经改为苏军涂装。
查看更多内容:
请关注与微信公众号: &
相关解放军军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格29和歼1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