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资源消费?

消费者资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百度文库破亿啦
消费者资源
大小:13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消费文化:一种不可忽视的道德教育资源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关注我们,或扫描二维码点击关注,把您认可的观点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真知。回复数字“1”查看论文投稿规则;回复数字“2”查看微论投稿规则;回复数字“3”查看微米投稿规则。 所刊载文章不代表本社观点。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作者杨淑萍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三级特聘教授,博士 [摘要]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宏观环境。作为世俗化、生活化的文化样态,消费文化中既包含着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使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学校德育资源。消费文化所蕴含的消费道德和消费伦理是现代德育内容的重要构成;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整合机制不断创生着社会新道德,推动着学校德育体系的更新与发展;消费文化对消费者身份的塑造促进了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消费文化关照日常生活的世俗取向为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提供了路向支持。[关键词]消费文化;道德教育;德育资源[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5)02-0059-06
教育作为专门的育人系统,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并能够创造社会的年轻一代,因而,贴近生活、关照生活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取向。消费文化作为消费社会中解读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系统和话语系统,包含的不仅仅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也蕴含着丰富的市场道德和消费伦理等道德资源,正是依托这些道德资源,社会交往和市场秩序才进行着有序的调节和维护。发掘和应用这些道德资源是学校教育提升其回应社会能力、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当然选择。因此,消费社会背景下学校必须转变封闭德育理念,将学校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在理性审视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变“堵”为“疏”,将消费文化中积极的德育资源整合进学校德育系统,以提升学校德育与现实的契合度及对实际生活的解释力和调节力,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消费文化:表达某种价值系统的消费符号体系消费文化是与消费社会相伴而生的一种世俗文化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消费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表达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这种消费符号是一种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的符号体系,[1]是消费社会中人们的话语系统,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观念、价值及合法性解释。可以说,消费价值系统、符号系统和消费话语及其表征系统构成了消费文化的全貌,并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实现着对社会的控制与整合。认识和理解消费文化的内涵应从三个维度进行把握。(一)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渗透”的消费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人们建构自我概念和组织社会生活的核心方式。文化人类学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受到文化的界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欲望也会不同,满足欲望的方式也会不同;物品的消费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社会义务;物品价值的决定在于使用者的判定,而使用者的判定又受到文化的影响。”[2]1一方面,既有文化赋予了商品和消费活动以社会合法性,不同国家、民族和社会,因其文化差异而使其商品乃至整个消费活动受到特定文化的规约,具有了不同的标示意义,形成了不同的消费观念、消费伦理、消费规范和消费价值观等,指示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使用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商品能够表示不同类别的文化、培养一定的生活价值理念、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建构自我概念,并见证和标记社会变迁。[2]13-18因此,消费文化中的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意义的赋予和转化活动,这种消费不仅是一种文化产物,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二)消费文化反映的是一种商品符号系统消费社会理论先驱鲍德里亚(J?Baudrillard)的研究表明,消费社会中的商品超越了其本体价值,变成了索绪尔(F?De Saussure)意义上的符号,商品的所指(“自然”使用价值)消失了,能指不断丰富,商品的意义可以任意地由它在能指的自我参考系统中的位置来确定。如此一来,商品的固定意义逐渐丧失,象征意义不断丰富。通过赋予商品特定的象征意义,使商品具有了符号价值,“平凡与日常的消费品,与奢侈、奇异、美、浪漫日益联系在一起,而它们原来的用途或功能则越来越难以解码出来”[3]124。消费过程中,人们看重的是商品所表达或标示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生活风格等符号价值或象征意义。“商品因此成为提供社会身份信息的来源和社会含义的载体。”[4]12“流通、购买、销售、对作了区分的财富及物品、符号的占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我们的编码,整个社会都依靠它来沟通交谈。”[5]商品丰富的符号序列构成了消费社会的差序编码系统,“通过各种物品,每个个体和群体都在寻找着他或她在一种秩序中的位置,始终在尝试着根据一个人的生活轨迹竞争这种秩序”[6]。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是一个系统,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它既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7]。消费文化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符号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因而消费文化又是消费社会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生产与整合系统。(三)消费文化凸显的是一种风格化的生活方式从消费文化的生成逻辑看,其既包含了文化对消费的渗透,也包含了消费对文化的渗透。前者赋予商品和消费方式以特定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使消费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范畴具有了文化内涵,从而建构起商品与消费者不同层次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后者则通过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淡化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使日常生活具有了审美意义。消费文化通过消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的消费渗透,将商品的工具理性维度和表意性维度联系在一起,并达成了一种平衡,建构起消费与文化在生活世界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消费话语及其表征系统。通过具有表意功能的商品、实践、体验、表情及身体姿态等的独特聚合,“把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生活的谋划,变成了对自己个性的展示及对生活样式的感知”[3]126。消费文化对风格化的强调使得身体、服饰、闲暇活动、饮食偏好、假日安排等都成为消费者品味个性与风格的认知指标。“消费什么、如何消费,不仅体现了个体的生活态度、精神气质、文化修养,也反映了个体的创造力。不同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映射着消费者不同的意义追求。而这种相互差异的意义自然地将社会区隔为不同的阶层与群体,社会结构的异质性增强。正是通过个性化的消费,个体的自我意识与物品的可能意义之间实现着异质同构,推动着商品的象征意义不断更新与丰富,实现着对社会系统的控制与整合。”[8]二、消费文化的误读:一种破坏性力量“消费文化是同消费社会的整个机制相融合的文化”[9],突出的是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所具有的核心地位。作为消费社会中的文化,消费文化既包含了把无节制的消费、无度的享受、无止境的消遣当作人生的终极意义和最大幸福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也隐含着平等、公正、诚信等积极健康的消费伦理和道德法则,是塑造和解读现实生活世界的社会文化力量。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受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理论界多将消费文化视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消极产物而加以批判与排斥,导致消费文化的社会支持性功能难以发挥。(一)将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将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以不断创造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为取向的价值系统,这一价值系统“把无节制的消费、无度的物质享受和无止境的消遣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和幸福,它使人改变着长期积累下来的高尚道德价值观念,把消费水平当作衡量人的尊严、贵贱、荣辱的尺度”[10]。消费主义遵循的是经济主义逻辑和享乐主义逻辑,前者主张人的一切活动皆是经济行为,经济发展是自我幸福的唯一源泉,后者认为欲望的满足即为幸福,而这两者依托的指标均为消费能力,因而金钱消费成为人生最终目的,导致人的异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消极价值观,无疑应予以批判和修正。但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中人们整个生活实践的抽象反映,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不只包括消极价值观,也包含了大量积极价值观,如自由、平等、诚信、自主等价值观亦是消费活动中人们自然而然地达成的道德共识。因而将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的观点无疑是片面的。而且从生成逻辑看消费主义并不必然是消极的。消费主义虽然过度强调自我利益和自我享受,但这也是对传统生产性社会中清规戒律长期对人性的压抑、对世俗利益忽视抗议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性解放的意义。正如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所说的:“消费主义虽然带来了商品的过度膨胀,但这并不意味着神圣性被遮掩覆没了。若我们能注意到在实践中的商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那事情就一目了然了。”[3]177同时,社会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社会压力是道德价值的重要支柱。“新价值观从不抽象地到来,它们往往与具体的情况、崭新的现实以及新的世界理解一起到来。”[11]消费主义对社会既有结构和秩序所产生的威胁必然催生新的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规范,以约束和制衡消费主义的泛滥,将其消极作用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避免其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影响。(二)将消费文化视为浪费主义文化该观点认为消费文化是一种崇尚浪费、奢侈、过度铺张的文化观念,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刺激经济无止境地增长而推广的一种浪费主义生活方式,并以“不消费即不道德”的经济伦理为其披上了社会合法性外衣,致使消费不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而成为生产、表达和实现人们无止境的欲望的过程。诚然,消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市场文化,商品的符号化演进是市场追逐利益的自然结果。商品的符号化使商品具有了表意性功能,生产商、广告商、媒介人等将象征手法融入商品的设计、生产、制作和宣传中,建构起商品与人的内在欲求表达间的关联机制,商品符号价值的不断拓展和象征意义的不断升级、不断创造激发着人们的购买欲望,“我买故我在”使消费者成为欲望的接受者和体验者。以拥有标示不同品位的商品符号凸现和竞争社会身份、地位催生了炫耀性消费、面子消费、攀比性消费,人们陷于“购买情结”难以自拔。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尔库塞(H?Marcuse)指出丰裕的物质财富成为奴役人们强有力的工具,在这种工具的操纵下,人们将“虚假需求”当作“真实需求”去追逐,使人们最终沦为物质的附庸而呈现出畸形化、单维化的人。[12]这一观点看到了消费文化所反映的物质主义商品符号对人们真实生活的操纵和禁锢所带来的威胁和危害,是建立在消费的“使用”“耗尽”“用光”的内涵基础上的。事实上,消费文化中的消费突破了作为生产之终结的“消耗”“用尽”之内涵,而衍变为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对物品进行转化的方式,具有了“生产”和“再生产”的意义。西莉亚·卢瑞(Celia Lury)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件物品的使用或挪用,通常既是消费,又是生产;既是破坏,又是生成;既是解构,又是建构。”[4]12消费并不必然意味着浪费和耗尽,而成为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品位等自主组织、建构自我生活世界的一种主流方式。正是从此意义上说,“今天的消费文化既不表明某种控制出现了失控,也不表明它是某种更为严厉的控制,而是既掌握了正式控制又把握着解除控制,并在两者之间轻易地转换交切的一种弹性的、潜在的生成结构”[3]3940。(三)将消费文化视为消解性文化该观点是从文化的消费维度理解消费文化的,认为消费文化“不仅指成为商品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突出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而且还指大多数文化活动和表意实践都以消费为中介,消费也越来越多地包含了符号和形象的消费。因此,消费文化标示着消费不再是一种效用或者使用价值的简单实现,而是变成了符号和形象消费,其着重点在于有能力无穷无尽地重塑商品的文化或象征层面,使它更适合充当商品符号”[13],因而指出文化的碎片化和过度生产是消费文化的核心特征。这一观点是基于消费对文化领域的渗透可能对既有文化秩序所产生的消解性影响的忧虑而提出的,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文化是碎片化的符号与形象飘移不定的大杂烩,这种没完没了的符号游戏破坏了经年不衰的象征意义和文化秩序的基础。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致使历史感丧失;碎片化的符号与影像难以组织和链接成一种意义叙事,成为一种无序的仿真影像堆砌,成为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而符号与影像的不断翻新和稀奇古怪的混杂成为承载人们当下情感的流行文化的主要元素,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边界模糊,文化的完整性、系统性、神圣性、高雅性被消解,出现了文化骚乱与失序,使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选择困境。这种观点看到了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整合机制给社会既有结构和文化秩序带来的冲击,其立论的依据是认同和肯定既有社会结构、社会价值及文化秩序的合理性。然而传统文化秩序是建立在文化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文化等级制基础上的,文化的神圣性取决于该文化的普及程度和拥有的人群多寡。高雅文化由于其稀缺性和为知识分子或艺术家之类的精英群体所拥有而被置于神圣地位,使社会大众难以享受到优秀的文化成果。而消费文化通过商品的符号化模糊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使高雅文化有了更宽泛、通达的表现渠道和反映方式,获得了向经济资本和生活世界转化的通途,使普通社会公众有更多机会享受到优秀的文化成果,而且驱动着知识分子与艺术家们创作更多文化精品以维护其文化精英的权威角色和优势地位。同时,消费文化对风格化生活方式的强调,使人们就像生产、设计、制造和使用艺术品、意念或符号一样通过象征设计手法将高雅文化融于建筑、服饰、休闲、餐饮等领域,使高雅文化惠及更多受众而获得更为丰富的社会生命,成为涵养和升华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资源。此外消费者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的商品的自由选择组合表达自我,标示自己的身份与品位,通过艺术化地使用商品来创造自己心仪的生活方式,也使日常生活富有了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提升了普通公众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价值。消费文化表层的破坏、消解引发的文化失序实质上是一种深层的社会建构与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文化是一种文化创生与整合机制。三、建构性力量:消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据上分析可见,植根于商品经济的消费文化因包含着消费主义价值观而对既有社会结构和秩序具有破坏与解构的一面,但作为消费社会的社会整合与调节机制,消费文化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建构性力量,其中所蕴含的积极价值观念和伦理资源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教育力量。(一)消费文化蕴含的消费道德和消费伦理是现代德育内容的重要构成从社会学的视野看,消费文化生发于消费社会,是人们依托消费活动来表达某种意义或传递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体系。与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符号不同,消费文化所指涉的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不仅是暗示、劝导人们不断消费的价值指示系统,也是规约人们的消费行为、维持市场秩序的价值规范系统。因此,从消费文化的价值构成上看,其既包含了消费主义价值系统,也包括了消费伦理、消费禁忌、市场道德等积极价值规范,这是由消费文化的市场逻辑所决定的。因为消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市场文化,市场交易追求的是“自我利益最大化”,与之相对应的消费文化是一种“需求导向”的文化,通过不断赋予商品新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建构起商品和消费者身份、地位之间的内在关联,以不断激活和创造消费者源源不断的需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一意义上讲,消费主义价值观是消费文化的本然构成。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秩序经济,而道德是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黏合剂。一方面市场经济使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空前增强,个体的自我利益实现总是与他人利益或群体利益密切关联,盲目放纵自利必然导致市场坍塌,个体利益受损。“人们于是以一种道德的方式遵从着各自获利的驱动力,温和、正直、可靠、诚信和愿于做出妥协便成为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不可缺的美德。”[14]市场道德由此生成。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物商品及其生产、交换与消费,需要放在一个文化母体中加以理解”[3]123。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都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传统的规约,形成特定的市场规范、交换伦理和消费道德。这些源于市场经济的消费道德和伦理规范不仅是引导和规范人们消费行为的价值系统,是调节消费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机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构成。(二)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整合机制不断创生着社会新道德道德是以善恶标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总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生产社会与消费社会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为核心、后者是以消费为核心建构社会关系和生活模式的。与之相适应,生产社会文化强调对工作的投入与执著,生产是为了使用,因而强调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相应地勤劳、本分、节俭、淡泊、仁厚等生活伦理深入人心;而消费文化更为看重的是商品的文化内涵,强调的是意义消费,即商品所表达或标示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生活风格等符号价值或象征意义是激发人们不断消费的动力源泉。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地位和自我价值不再是从熟人评价中或直接人际交往中得以确证的,而是通过购买具有标示功能的商品符号来实现的。这意味着消费社会中熟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合作日渐弱化,而以市场或商品为中介的陌生人之间的间接合作与交往成为主流方式,由此产生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已不适合用熟人社会中的亲情伦理、人情法则等情感道德来调节。消费文化是一种倡导“自利”的文化样态,市场经济社会的陌生性、动态性、流变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促使个体基于维护和保障自我利益的目的去反思消费活动中的人己权益关系和消费需要,从而达成普遍道德意向,催生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互利、互惠、共赢等基础道德价值取向成为基本追求。正是这些道德规范的约束和保护,才能促成原本相互漠不关心的人们在市场上的非人格化情形中进行有益的交换。这些源于新型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不仅丰富了社会道德系统,也推动着社会道德的不断与时俱进,增强了社会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力。这种新道德唯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向未成年学生甚或全社会推广与普及。(三)消费文化对消费者身份的塑造促进了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建立在市场逻辑基础上的消费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个性的风格文化,它以彰显和主张消费者充分的自由权益为前提,“以宽容、主动、民主的姿态鼓励人们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生活方式,为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民主、平等的空间,因而具有民主和解放意义”[15]。这种价值取向通过营销商将青少年学生定位于“最耀眼的消费明星”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渗透。其一方面通过对青少年群体消费自主权的主张来塑造“可利用的孩子”,使其成长为“在任何文化情境中都可以有所贡献的人”[16];另一方面通过鼓励社会参与体验,支持青少年学生自主选择能够表达自我、显现自我风格的商品,以展示青少年的独特性。在消费文化的型塑下,被赋予消费者权利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其独立消费者身份的建构,追求独立、要求自主也成功地植入他们的头脑。他们不再满足于以父母为中介的代理消费模式,更多地要求以亲自参与、自主决策、自主消费模式来确证自我。“社会参与体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影响到人们对自我与群体或社会关系的定义和态度。在这个意义上,消费活动乃是一种社会语言、一种特定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感的确认方式。”[17]青少年在消费实践中追求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与服务本身,而是商品所具有的标示功能和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立自主意识。在消费活动中,他们原有的社会身份地位差异模糊了,每个个体在消费活动中都得到同等的对待、同样的尊重,个体的自主意识得到张扬,自我表达的需求得以满足,作为社会人的合理性不断得到强化,公平、自由、民主、尊重等观念也由此深入人心。正如罗吉斯(D?Rogers)所说的,青少年绝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发展的阶段,而是一个获得有效参与社会所必需的态度和信念的过程。[18]在消费文化所营造的宽松、自由、开阔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通过时尚化的消费来表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和理想,在自主参与的消费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着有别于主流价值观的各种世俗化价值规范的影响力,这为价值多元背景下青少年道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反思资源及现实支持。“就传授美德而言,实践比任何理论课程都更加有效,后者只能起到补充性作用。”[19](四)消费文化关照日常生活的世俗取向为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提供路向支持消费文化属于生活化文化样态,一方面通过文化渗透赋予了物化商品精神意义和符号价值,不断激活和创造人们的购买欲求;另一方面通过将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文化产品商品化,使处于“尊贵”“神圣”地位的文化产品通过消费渠道走进世俗生活,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消费文化之所以能够获得迅速发展就在于它通过消费符号架起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改变了生活实践中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割裂的状况,实现了日常生活中工具理性与表意性的协调与平衡,使人们不同层面的需求皆可以在市场中找到对应物,可以通过消费途径得以满足。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消费社会就是一个一切精神的或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的真正价值的评价时期。[20]非物质产品进入消费领域撼动了精神产品不可交易的定律,使人们信守的某些价值观念发生了颠覆,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借助于特定的物化商品或金钱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善心,“原心不原迹”的传统务虚道德观也逐渐被“借迹表心”的务实道德观所取代。另一方面请客吃饭、赠送礼品、集体聚餐、联谊等消费式人际交往活动成为密切人际关系、增进彼此感情、提升群体凝聚力的常规方式,其中所蕴含的交往规则、秩序伦理既涉及亲人、熟人关系,也涉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为人们的真实生活提供世俗化价值关照。消费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其获得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消费者个人利益的积极主张。在这一逻辑支配下,生产商和营销商一方面通过提升商品的品质、设计理念和包装精美程度等赋予商品特定符号价值,建立起商品与特定消费群体的特殊需要、审美情趣相契合的文化联结,以满足消费者身份、品位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优质的消费服务使消费者获得“上帝”的身份及待遇。这种“消费者至上”的价值理念实质上是对个人利益合法性的主张,打破了社会本位价值理念一统天下的局面,个人利益得到普遍尊重和认可。但这并不表示消费社会中没有公共利益或可以以个人利益取代公共利益。从人类的社会性本质看,他人是自我生存的条件,每一个个体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这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自我利益得以实现的根基;从市场经济的本质看,它是以尊重私有财产权为基础的社会合作经济,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消费文化最终要建构和维护的是一种基于私人权益保护的契约经济和秩序经济,这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生成的基础。但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公共道德更强调道德的基础性、互惠性。与圣贤道德相比,这种世俗化、生活型的道德因其惠而不费而更易于被社会公众接受和普及。这为学校道德教育向世俗生活世界回归提供了实践支持。学校德育旨在培养具有社会所需要品格的人才,因此社会所需人才标准是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尺度,消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应是当下学校教育的基本育人目标。因而学校教育应在正视消费社会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理想道德取向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掘消费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合理安排理想道德与基础道德的比例,以生活化的方式改进德育方法,使道德教育真正焕发出活力。[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及学校德育政策研究”(项目编号:DEA100220)研究成果][参 考 文 献][1]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2]陈坤宏.消费文化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3]费瑟斯通.迈克.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4.[4]卢瑞.西莉亚.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鲍德里亚.让.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1.[6]瑞泽尔.乔治.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0[7]高亚春.符号与象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1.[8]杨淑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47-53.[9]余璇,陈晓端.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角色嬗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8-70.[10]刘济良.论消费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6-48.[11]杜宁.艾伦.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02.[12]马尔库塞.赫伯特.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3]费瑟斯通 .迈克.消解文化[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5.[14]鲍曼.米歇尔.道德的市场[M].肖君,黄承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15]任凤芹.消费文化语境下学校教育民主之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11-14.[16]COOK DANIEL THOMAS.The dichotomous child in and of commercial culture[J].Childhood:A Global Journal of Child .Research,):155159.[17]埃尔潘.尼古拉.消费社会学[M].孙沛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8]罗吉斯.多萝西.当代青年心理学[M].张进辅,张庆林,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6.[19]施密特 赫尔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29?[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79-80.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二期,版权及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若您对此文有异议,请致电010-,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此文进行处理。感谢您的关注!)关心中国教育 关注你的学刊见证师道心路 分享人人智慧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关注我们,或扫描上图二维码点击关注,把您认可的观点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真知。 《中国教育学刊》微论、微信征稿启事为了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大趋势,提升刊物的社会效益,《中国教育学刊》率先推出教育微论栏目(《中国教育学刊》纸质期刊内设栏目)与本刊“微米”移动阅读平台(基于微信的网络发表)两个新模式,现面向全社会征稿。教育微论侧重于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对教育方法策略探究的展示。既要求理论创新中的探讨与争鸣,更强调鲜活实际案例典型示范的启示与引领。文字800字左右。微论栏目获选文章,经我刊编辑加工后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并同步发表于“微米”平台。“微米”移动阅读平台(微信公众号:zgjyxk)侧重于说教育上的事,包括教育经历、教学故事、教学经验、教学感悟等,体现“真人,真事,真情,真悟”。文章长度不限,体裁不限。
微论投稿邮箱,联系人:赵老师010-。微米投稿邮箱, 联系人:涂老师010-。来稿时请注明投稿于微论或微米,投稿于微论的文章未被选用时是否可转为微米。凡“微米”平台传播过程中有较大阅读量的文章,可择优入选教育微论栏目。请广大作者、读者及时关注我社“微米”移动阅读平台。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关注我们,或扫描上图二维码点击关注,把您认可的观点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真知。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