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愿你现在过得幸福安稳想玩游戏,渴是父母不同意,你来用用“披头”的方法,并把它画成四幅连环画。

当前位置: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李华,请按照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李华,请按照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用英文写一篇周记, 记述你和父母一起为爷爷过生日的过程。注意:1.周记的开头已为你写好。2.词数不少于100。Last Saturday was my grandfather’s birth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写作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Last Friday was my grandfather’s birthday. To celebrate his birthday, we made many preparations. Early in the morning, my parents and I set off for the department store to find a gift for Grandpa. We chose very carefully, eventually a warm sweater caught our eye and was purchased.To show my love for my grandpa, I made a birthday cake with the help of my mother. In the evening, we got together to celebrate his birthday. With candles lit, we sang happy birthday out loud and clapped. After making a wish, he blew out the candles. The room was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cheering. Then we took a picture of the whole family to record the happy moment. When I saw tears of happiness in Grandpa’s eyes, I was filled with a feeling of accomplishment and happiness.试题分析:这是一篇看图写作,一共四幅图。做题时:1. 认真读图,可知四幅图记述你和父母一起为爷爷过生日的过程。2. 初步构思,考虑用词、短语、句型和时态。3. 连词成句,然后再连句成文。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所学的短语或句型来表述具体的内容。4. 反复审核,修改错误。5. 注意所给的汉语提示。一般说来,看图写话中的汉语提示往往给定了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的信息,还有参考词汇都是有用信息。在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后,应在内心构思一个基本的框架,并考虑使用恰当的词语、短语和句型,以充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这是体现自身能力的重要一环。然后再将各图的单个句子串连起来。串连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过渡性语句,不至于让读者觉得文章中出现跳跃现象,更使上下文更为紧凑、自然。【亮点说明】所给范文语言简洁,运用了一些词组和好的句子: set off for动身去,with the help of在…的帮助下, got together聚会,take a picture of 拍照,a feeling of accomplishment and happiness.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With candles lit, we sang happy birthday out loud and clapped. 这句话用了with复合结构,After making a wish, he blew out the candles. 这句话用了省略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李华,请按照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主要考查你对&&图画作文&&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图画作文的概念:
图画作文就是根据给出的一幅或几幅图画所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此类题的体裁较广泛,可以是 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议论文。图画式书面表达特点:
图画式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经常采用的形式,它是一种检查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主要特点有:1、试题提供一幅或一组图画及提示,考生围绕给定的主题写出若干句语境相符、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句子。2、此类题型关键是认真审题,从提示中了解所写的内容,列出提纲或拟个腹稿,然后分段表述,写出一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意思连贯的短文。3、图画提示类作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可以是故事、新闻报道、地点介绍或说明,也可能是书信或日记等。&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看图作文是以图画或图表来提供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场景,要求作者借助图画,通过联想将一组画面的直观内容转换成传神达意的文字形式,用于反映图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从写作体裁上看,可说明介绍,可叙事记人,可写景状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看图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仔细审题:包括文体,人称,时态.// 理解到位:整体把握一组图的连贯性理解及题目要求。2. 归纳要点: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 基础到位:用简单句写出每幅图的主题句。3. 扩展成句:注意英语表达的习惯,根据提纲扩展句子.// 细节到位:注意每幅图的次要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4. 连句成篇:利用一些表示转折,因果,选择等关系的关联词和过渡句,把句子连接起来.// 表达到位:按情节发展先后,承上启下整理成文。5. 全面检查:格式文体要点语法字数等,检查到位:对照各幅图,检查全文定稿。写作说明:   
要想写好图画式书面表达,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确定文体、时态及人称。&&&&& 看图书面表达以图画提供信息,但在汉语提示及“注意”中也蕴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如短文词数、文体及写作本文的原因或意图等。因此,在答题前一定要仔细审题,弄清文体、人称及所用时态。  2、找全要点,兼顾图内图外内容。&&&&& 在动笔前,要认真读图、明确图示内容,把握好图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地点、人物与画面以及图画内各部分的关系,以便做到既准确全面又详略得当。以多幅图作提示的,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图画内容的连续性及统一性(为统一主题服务,人称、时态等也要前后一致);若是以一幅图作提示,则要弄清楚图画中所有内容的联系,明确哪些与主题有关,哪些与主题无关,从而确定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或不写。  3、准确表达,尽量避免语法或拼写错误。&&&&& 把要点列出后,要善于把分散的要点用正确、简明、地道的语句进行表达,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正确用好时态,单词拼写正确,避免汉语式英语等。同时注意调整好要点的出场顺序。4、仔细检查、修改。&&&&& 核对图中要点是否遗漏。时态、语态是否正确。文章句、段、篇是否连贯。单词大小写、拼写、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无误。书写工整、美观,一篇好的作文不但要内容写的好,字迹也要美观、工整、漂亮。英语图画作文(Writing through Pictures)写作技巧:
一、看图作文的命题特点:看图作文就是依据图画所表现的情景,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写作。一般的看图作文就是就图说话:要求考生按照所给图画,通过合理的联想将一组画面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看图作文的命题形式可以多样化,即根据图画,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一封书信,一则通知,一篇记叙文或一篇说明文等;要求学生把一幅或几幅内容连续的图画有条理、有层次地再现出来。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遣词造句、组句成篇的书面表达能力。二、看图作文的准备过程:1、正确理解提示和要求。一般情况下,看图作文在提供图画的同时也附带有简要的文字提示,我们可以利用文字提示去正确地理解图意,得到要点。切忌孤立地看图而忽视文字提示。2、确定体裁格式。根据图片内容确定好题材与体裁,弄清是写人还是写景,是说明还是叙事,是书信还是日记或其他应用文体。3、确立人称。清晰把握作文的人称线条,切不可上下矛盾,混淆不清。4、确定时态和语态。弄清所要叙述的内容事实是已然、未然还是正在进行,从而确立主体时态。5、看懂图意;切中题意。正确理解图画的基本事实,并根据每幅画之间的联系,弄清要表达的主题和梗概。6、展开想象。仔细观察细节(图画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环境、时间、动作等),依据图画细节对画面的内容加以想象、扩充或补充。三、看图作文的基本步骤:1、列出要点。明确写作的具体内容,仔细寻找全部要点,做到要点无遗漏。2、依据内容要点,选择确立可供自己使用的熟悉词汇、短语和句型。做到“不求难,不求异,只求准”。3、将要点译成基本句子。尽量用熟悉、简单的结构表达,避免因用大量的长句和复合句而造成的语法错误。忌用汉语思维生造句子。4、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及逻辑顺序或情节发展对基本句子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5、适当增加细节,运用适当的连接过渡词将句子连接成文。6、细心检查错漏:检查人称和主谓是否一致;检查时态和语态是否正确,检查语句和措词是否恰当;检查拼写和标点是否无误;检查内容要点是否齐全。四、看图作文切莫违犯以下八忌: 1、格式不对;2、要点遗漏;3、时态混乱;4、单词错误; 5、离题发挥;6、中式英语;7、标点滥用;8、书写马虎。五、常用句型:1、描述图片:As(正如)we can see in the picture, ...2、谈到现象:Recently the phenomenon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that...3、陈述理由: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 to begin with, ...&&&&&&&&&&&&&&&&&&&&&&&&& What's more / Inaddition,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4、陈述自己的观点: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n my opinion, I hold the view that…&& &&&&&&&&&&&&&&&&&&&&&&&&&&&&&&&&&&&& &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that...
发现相似题
与“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李华,请按照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54417339124218627347382439156362751在家里,当你想玩游戏、看电视、参加同学生日会……而父母不同意时,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有没有与父母争_百度知道
在家里,当你想玩游戏、看电视、参加同学生日会……而父母不同意时,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有没有与父母争
得脸红耳赤?看看人家“披头”(漫画《绝对小孩》中的角色)是怎样争取的!学一学吧!【你们去搜一搜、看一下】我来用用“披头”的这种方法试试,并把它画成四幅连环画。【发图片过来、,要很简单的,随便两笔就画完的那种】快乐暑假题目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说明原因,并和他们定好时间
是快乐暑假题目啊!!!
是快乐暑假题目啊!!!
要是我的话,一搬就顺从父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看电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假设你现在想玩游戏,渴是父母不同意,你来用用“披头”的方法,并把它画成四幅连环画。_百度知道
假设你现在想玩游戏,渴是父母不同意,你来用用“披头”的方法,并把它画成四幅连环画。
披头:不给你看电视......让电视看我。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有没有人回答啊!!!!!!!!!
参考资料:
《快乐暑假》P6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家里,当你想玩游戏、看电视、参加同学生日会……而父母不同意时,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有没有与父母争_百度知道
在家里,当你想玩游戏、看电视、参加同学生日会……而父母不同意时,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有没有与父母争
得脸红耳赤?看看人家“披头”(漫画《绝对小孩》中的角色)是怎样争取的!学一学吧!【你们去搜一搜、看一下】我来用用“披头”的这种方法试试,并把它画成四幅连环画。【发图片过来、,要很简单的,随便两笔就画完的那种】
提问者采纳
父母不想你玩游戏、看电视的原因,除了个别是觉得影响视力、不喜欢游戏或者节目本身之类的原因,大部分是觉得会影响学习。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你要让他们明白,你打游戏,看电视根本不会影响到学习,甚至,可以通过做这些达到防松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学习。与父母有不同的观点的时候,除非你想吵架,不然还是沟通来的好。大家只是立场不同,加上他们觉得你是小孩子,没有控制力,所以才想替你做主而已。
。。。我知道这些,这是我在暑假作业上遇到的题,叫我们画连环画,不是你想的那样。。。= =|||
提问者评价
好叭。。自己随便乱画了点。。那也只好采纳你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看电视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我长大了需要自由
直接做了再说
  有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扬州八怪1——罗聘
罗聘()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运道人、蓼州渔父,汉族,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江苏甘泉(今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为金农入室弟子,未作官,好游历。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又善画《鬼趣图》,描写形形色色的丑恶鬼态,无不极尽其妙,借以讽刺当时社会的丑态。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金农死后,他搜罗遗稿,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于后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其代表作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著有《香叶草堂集》。
立轴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此画是仿沈周的笔法所作的一幅小写意花鸟画。画中一株山茶花叶繁茂,后有嶙峋奇石耸立,奇石以焦墨勾出形状,淡墨晕染,山茶设色清丽、兼工带写。梅花则飞笔点出,天然之趣盎然。
立轴 1790年作
立轴 纸本水墨
款识:今年九日编无菊欲纫秋兰笑可拈画、毕自看还自悔笔花端合让江淹、甲寅重阳后一日应丽堂先生属、两峰道人聘戏笔。
印鉴:两峰道人、和葱和蒜、师竹斋生人 收藏书画印、狄平子、黄德俊评书谓画之章、墨白斋藏书画
罗聘作品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金农神味,墨梅兰竹,均极超妙,古趣盎然。道释人物山水花卉,无不臻妙,别具一格。又善画鬼趣图,描写形形色色的丑恶鬼态,无不极尽其妙,不拘泥于师法,笔调奇特,自创风格。
兰石图是文人画常见的题材。兰花以其生命力强,四季常绿,香气飘逸,无论风霜凛冽、春寒料峭都能茁壮成长而受到历代画家的喜爱。此幅兰石图作乾隆甲寅(1794)年,构图平稳,笔致细润、潇洒,墨色浓淡干湿,富于变化。山石嶙峋古拙,相互偎依,寥寥数笔,浓墨画出轮廓,淡墨擦然,表现出山石的刚硬质感。石际草间长出的兰花用双勾法写成,兰叶随风飘洒,上下左右,呼应交叉,给画面增添了一番清馨之气。作者写兰,神采飘逸,生气盎然,栩然如生,形神兼备,可见功力之深、技艺之精。有强烈的比兴功能,表现了作者倔强不屈、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深谷幽兰图
罗聘24岁时从师于金农,金农称他“爱画,初仿江路野梅,继又学予人物番马,奇树窠石”,“笔端聪明,无毫末之桀焉”。他28岁时所画《花卉蔬果》册,金农称他为“放胆作大干,极横斜之妙”。此《深谷幽兰图》表现隐身于深谷的兰花,用笔潇洒而放纵,颇有气贯长虹的态势。
立轴 纸本墨笔 南京博物院藏此画中以浓淡二墨写竹竿枝叶,水墨撇脱,随意挥洒,以浓淡枯润的变化,尽现竹之风致意态,有云雾迷潆之感。画意空灵湿润。小溪之畔,怪石嶙峋,以干笔湿墨勾染点皴,色泽凝重,富有体积感。此画反映了作者驾御笔墨的高超水平,是不可多得的一幅写竹佳作。
立轴 设色纸本
湘潭秋意图
罗聘(),字遯夫,号雨峰,又号花之寺僧,歙县人,流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从金农学画,得其真传,画梅花、竹枝、兰花。山水、花卉自开蹊径,人物亦妙而传神,画鬼尤擅胜场。此图用笔挺秀,丰姿潇洒,是他得意之作。
竹石幽兰图
立轴 癸丑(1793年)作
罗聘与华嵒都是绘画全才,是扬州诸家中最有成就的两个。然新罗秀丽,两峰古雅,各擅胜长,风韵有别,都是足传千古的。此幅以浓墨写兰竹,笔沉墨酣,凸现了前面空勾淡皴的湖石,轩昂淋漓,神采奕奕。自题云:“饭罢朗吟三百步,兴来为客写幽篁。”纸佳、墨佳、状态佳,画出的自然是精品无疑。幅式又大,是罗聘传世画作中上乘之品。
花 水墨纸本
梅 立轴 水墨纸本
纸本墨笔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在明清之际受到不少画家的青睐,罗聘显然是受金农的格言“众毁不如独赏”的影响,在此画中有意避开惯常习见的水墨撇写之法,别出心裁地用双勾白描的工笔来画梅花,变实为虚写,突出整个画面的淡雅、素洁,表现出一种纤尘不染、潇洒虚幻的超凡境界。画上有罗聘自题:“古干盘旋嫩蕊新,东风曲护几枝春。世途百折花含笑,一杀难容直道人。冬心先生句,聘”。
鸟语花香 立轴
立轴 纸本水墨 1772年作
款识:罗聘。印鉴:罗聘私印(白文)两峯画记(白文)
题款:此两峰山人乾隆壬辰长至作于京邸赐第之西偏者也,越廿七年偶捡旧画得之,遂装裱成轴。因命赤儿先大夫旧作回回莆桃诗七绝十首。时嘉庆三年戊午夏五八日。庚午长至昌平孔广栻记。
罗聘()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运道人、蓼州渔父,汉族,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江苏甘泉(今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孔广栻,字伯诚,号一斋,孔继涵直之子,孔子七十代孙,生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清乾隆举人。该作品经孔广栻收藏并长题。
卉 设色绢本
立轴 设色纸本 1795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765年作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板桥斯语颇似余胸中所欲语者。乾隆乙未五月廿九日,两峰道人罗聘并书。钤印:罗聘私印、遯夫、山林外臣、二十八宿罗心胸
诗堂:1.启功题:天下第一罗两峰兰竹巨幛。启功题。
钤印:启功、元白、浮光掠影楼
2.徐邦达题:板桥绝世惊人语,酝酿心胸幻作图。竹石如山映香草,看来高致两峰俱。两峰此图用板桥语,亦橅郑画而劲逸过之。真所谓不立一格,不留一格者。钦叹、钦叹。乙丑(1985年)四月,徐邦达拜观因题。钤印:蠖叟、徐邦达印
3.程十发题:潇湘图。乙丑之首夏,于三釜书屋观罗遯夫巨帧,为其生平力作。喜题之。程十发。钤印:十发、程潼鉴藏印:天津徐氏醉真收藏
“山林外臣”是扬州画派中另一位画家高翔()用印,高翔去世后罗聘借用了其中两方。收藏并借用前人印章在书画家中每见之。此幅《兰石》巨制所钤“山林外臣”亦曾见于罗聘1764年作品《观瀑图》。此图乃罗两峰四十三岁时仿郑板桥崖岸兰石大轴,画上跋,亦以板桥原句题之,但笔墨雄肆中另有一种清劲刚健之气溢出,并未全为板桥所囿。摹仿近人,表示对长辈艺术的感佩,古已有之,清初王鉴就有仿董其昌,甚至仿王时敏的作品传世,只能以此说明古人的谦虚及长于学习、善于学习,并非不善于创造,识者以为然否。此轴幅式巨大,书画俱佳,极难得。
花 横幅 设色纸本
横幅 乾隆戊申(1788年)作
幽谷崖石之间,蕙兰怒放,叶茂花盛,如翠袖舞风,罗带飘空;寒梅一枝,斜出崖上,劲枝疏花,更有出世之概。如此巨幅,画得幽奇清冷,却无空疏薄弱之感,自是高手。
此图是罗聘因友人张道渥(字水屋、号竹畦,自号张风子。)之请,根据李白《蜀道难》诗意所作。罗聘以雄健的笔调、丰富的想象,表现了他从未到过的蜀道的艰难,喻示了人生的艰难。为了供托效果,罗聘用峭硬的短笔条作雨点,豆瓣皴,积染深厚表现出山石风化的质感。笔简意深,表现了山势的雄浑。
罗聘是个多才画家,山水、人物、花鸟、兰竹,无不擅长,画风古拙野逸,品格在板桥、复堂辈之上。生前即为乃师金冬心所赏,每命捉刀,识者难分高下。盛年后屡游都门,翁方纲、钱箨石、法梧门等皆折节与交,推重备至。所作山水,风调多变,盖因见闻甚广,又能不羁故常故也。此作江乡小景,竹林茅舍,景极平易而趣极幽静,山头用米家法,与习见者稍异为其早年的笔。图上有钱竹汀题诗,竹汀是与两峰同时的干嘉名士,博学精鉴,有助于此画之考识。其右有近人黄宾虹先生长题,尤难得。
归帆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772年作
款识:归帆图、壬辰秋日作于都门行馆,两峯道人罗聘。印鉴:罗聘
罗聘,字遯夫,号两峰,安徽歙县人。侨居扬州,擅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笔情古逸、思致渊雅,自成风格,为“扬州八怪”之一。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受人注意。于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旧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归帆图》卷作于此年秋天,为其生平行踪提供了实物资料。《归帆图》起手绘杨柳岸处风景佳丽,整装行旅的马车、担伙,沿着驿道而行,停泊在城外的行舟扬帆待发,点出《归帆图》的画意,卷后有燕台齐永龄、钱载、翁方纲、姚江魏近思、庄甫魏临、李奉瑞、画渔吴国耘、辽海张晸、高东、周厚基、吴人、金铨、周自邰题跋,呈诗酬唱都为罗两峰将离京师返乡的内容。人生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依恋之情溢于文外。称呼有两峰四兄、两峰先生、两峰老师、两峰大词宗等。可见两峰此时善画能诗名动京师,与文人逸士有比较深的交往情谊。此卷构图巧思多变,城楼驿桥,安置得体,用笔松动自然、线条遒劲、设色淡雅。是传世罗聘作品中比较少见的写生佳品。同时代人题跋资料丰富、书法精良,为画卷更增价值。
水墨浅绛纸本 1781年作
此画绘袁枚侧身持菊像,上有袁枚三百余字的题跋,款曰:“乾隆辛丑十月二十三日,随园老人子才戏题。”时年为1781年,袁枚66岁,罗聘49岁。此画为张大千先生旧藏。
画中袁枚(),秃头长须向右侧视,面部刻划精细入微。画人之有神无神在于目,故顾虎头曰:“传神写影,都在阿堵中。”袁氏之眼神睿智、深沉、坚毅,因有喜悦之情,而眉梢之纹微微挑起。五官及额上颚下之皱纹,既能一一无差,复能勾勒点剔,灵动而有圆转之妙,一股英杰不凡之概,流溢于眉睫之间。此画衣褶以浓墨勾勒,线条类钉头鼠尾状,笔势流畅、生动自然。
此画袁枚之题风趣而具哲理,其曰:“两峰居士为我画像,两峰以为是我也,家人以为非我也,两争不决……我亦有二我,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两峰画中之我,一我也。……两峰居士既以为似我矣,若藏之两峰处,势必推爱友之心,自爱其画,将与鬼趣图、冬心、龙泓两先生像共熏奉珍护于无穷,是又二我中一我之幸也。”罗聘也真乃有情有义之士,因其珍护,冬心、丁敬两像现藏于浙博,而袁枚像在日本,供海内外识者共谛视之矣!
冬心先生像
纸本设色《丁敬像》是罗聘肖像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人物丁敬倚杖坐石,光顶高额,脑后几许白发,头颈伸得特别长,造型夸张,怪中见美,拙中含趣。袁枚在诗堂上题云;
“看碑伸鹤颈,拄杖坐苔矶。”罗聘画中有诗,袁枚诗中有画,诗画呼应,相得益彰。此像构思造型别出心裁,罗聘发展了他的老师金农的肖像画法,追求文人画的天趣、人趣、物趣,为传统肖像画开拓出新的领域。本图没有作者署款,据裱边丁敬手书《送诗客罗君遁夫归扬州》诗及丁敬致罗聘书札,得知此像并非受命之作,而是罗聘出于对前辈敬仰之情,在杭州画成后携归扬州,留作纪念。创作时间很可能是在乾隆二十八年春天,是年丁敬六十九岁,罗聘三十一岁。
中国传统人物画着重写意传神,罗聘的肖像画中同样体现了这种追求。嘉庆三年(1798)初冬,罗聘遇老友易安,便绘此图以作临别纪念。整个画面施以淡墨,行笔稚拙,给人以素雅,潇洒,安宁的感受。
欧波王孙像
焦五斗高逸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梦迥枕簟暗侵秋,尚有残钟出寺楼。忽忆故人焦处士,闭门露坐看牵牛。枕上偶成寄五斗词丈,晨起并作一图以博雅教,罗聘。印文:两峰画记(白文)
这件作品给人以高度统一的视觉美感,画面描绘的场景颇有逸趣,设色亦受“恽色”(恽寿平)影响,清新淡雅。作品右上方的题跋可窥见作者作画的意图。书与画皆直抒胸臆而臻于“唯我之境”,是“真情”、“真趣”的彼此唱和,诗以言志、文以传心,书与画章法同构。整幅作品表现出一种脱尘的宁静的超拔,充满闲适、自在、远离人间烟火的意趣。焦五斗,名仕纪,镇江丹徒人,杜甫《饮中八仙歌》有“焦遂五斗方卓然”之句,他因姓焦,遂取此典故而以五斗为号,长于诗文,着有《金山志》、《金焦二山志》。当时扬州的著名画家都与焦五斗有深厚情谊,纷纷以诗画相赠。此幅《焦五斗高逸图》则是罗骋特别为焦五斗所作,并有王文治题。罗骋善人物写真,图中人应是焦五斗相当真实的形貌,简洁的用笔亦能突出人物简朴雅重的神态。
终南进士像
立轴 设色纸本
罗聘是乾隆年间扬州画派中画格甚高,风貌最多的一个。此图写锺馗持剑前行,须发怒张,目光炯炯。一蓬发负琴小童跟随其后。状貌奇古而传神,线条屈曲有力,很能烘托人物情状。世传锺馗画大多不免俗气,如罗聘这样境界高古的并不多见。罗聘字遁夫,号两峰,自号花之寺僧,江苏扬州人,一作安徽歙县人。金农高弟。为扬州八怪之一。工诗,善画,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金农神味。墨梅、兰、竹,均极超妙,古趣盎然。道释、人物、山水、花卉,无不臻妙,貌鬼独绝,有鬼趣图,名流题咏殆遍。刻印亦入上乘。
立轴 水墨纸本
罗聘画题材极广,功力极深,格调极高,是“扬州八怪”中之突出者。此作大士像,以白描法简笔劲勾衣纹,复以墨石高低烘托之,此后扶疏作竹林,磊落古厚而有逸趣。
镜心 设色纸本
《仕女图》作一妇女在树下打坐的情景,妇人高挽双髻,两手敛袖,作低眉沉思状态,整个体姿神态,颇为宁静。妇人身后有数株高大老树,或森木叶微脱,或叶呈绛色,颇有情趣的是妇人身前席毡上正飘落了一片红叶,所谓一叶知秋,显出秋天的气息。中国传统人物画着重写意传神,清代的人物肖像画同样遵循着这个传统,在《仕女图》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人物发髻用墨的浓淡,脸部细线的勾勒,衣褶线描的应用,都体现了作者驾驭笔墨析高度技巧。全图用色淡雅,构图平稳,给人以素雅、潇洒、安宁的感受。
女 镜心 设色纸本
款识:乙酉九月十二日两峰子罗聘。印鉴:两峰道人、两峰、罗聘、金生山人
此幅《仕女图》是罗聘传世作品中唯数不多的仕女精品,保存完好。画面中一窈窕淑女,纤腰荷袂,独倚轩窗,云髻高挽,柳眉凤眼,樱桃小口,神情矜持,有一种端庄慵懒的古典美。用笔精炼,虚实相间,浓淡相宜,钩线轻灵飘逸,淡墨处轻灵圆润,浓墨处跌宕飘逸。可见他既能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古法,笔力生动,超逸不群,别具面目。
罗聘喜绘制鬼趣图,笔情古逸,无不臻妙,深得金农神味。山鬼旧注认为是山中之怪,后人则认为是巫山神女,今人多认为是女性山神。此图中的山鬼不同与张渥《九歌》中的半裸野女形象,而是一位仪态万千的秀美女子,若不是身上绘有薛荔,身后随有猛虎,几乎被认为是一位大家闺秀。
钟馗策驴寻梅图
汉 立轴 设色纸本
钟馗骑驴图
立轴 纸本设色
款识:嘉庆建元天中节画呈、也园老先生一笑、两峰道人罗聘。印鉴:罗聘、遯夫
罗聘是扬州画派代表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扬州画派另一位大师金农的高足。金农评罗聘的画说: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舜。言辞之中对这位弟子颇为赞许。罗聘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都有很高的成就。这幅以鬼神为题材的《钟馗骑驴图》可见罗聘人物画的特色,画面上画骑驴的侧面钟馗形象,人物和驴子的造型极富概括性,虽显得有些怪异和夸张,但是怪中见美,拙中含趣,神采焕然,都有一种桀骜不驯的意味。人物手左手执缰绳,右手执鞭子,驴子四蹄前行的动态都赋予了画面以强烈的运动感。
普贤菩萨 立轴 设色绢本 1758年作
汉 设色绢本
汉 设色绢本
汉 设色绢本
汉 设色绢本
仿宋人渡水罗汉
立轴 纸本设色
汉 立轴 纸本
刘海戏金蟾
和合二仙图
立轴 绢本 1782年作
翁 立轴 纸本
右军从贤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仿金冬心轴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菩萨泉上银色云,树枝不动风有声。諵諵口翻贝叶经,此十六罗汉第一尊也。清夏无事,爇牛头香,凝神图之,俟寄智慧白业人。苓龟晨吸,杞狗夜吠,亦佛域著灵之物,多宝林中遇之,遇之未足奇也。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上休日,装成立轴,七十六叟,农,又记。杭郡金农图画。
印鉴:罗聘之印(白)两峯道人(朱)修善修福(白)莲花道场(白)
说文统采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册页(十开) 1781年作
本幅楷书落款:“仿阎立本锁谏图,寄萧生湘客装藏。扬州罗聘。”钤“罗聘”白文方印、“遯夫”朱文方印。本幅另有“清玩草堂”、“半丁审定”等鉴藏印五方。尾纸有兰生于道光甲申年(道光四年,1824年)抄录的《晋书》中关于陈元达锁谏故事的一段文字,还有张唯屏于道光己丑年(道光九年,1829年)题写的对于《锁谏图》的考证文字。此画最成功之处在于针对人物的神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只见陈元达双手持笏,紧抱大树,嘶喊着进谏之言,尽忠、尽职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两名侍卫拉住陈氏的腰带与上衣奋力外扯,他们虽然胡须飞扬,双眼圆睁,亦不能将其奈何;穿着便服的刘聪横眉相向,目露凶光,放在膝上的左手紧握,显然十分激动,余怒未消的神态跃然纸上;合手伫立的刘皇后眼见事端因己而起,心神不宁,急派侍女送交君王密柬以缓解急迫的形势。画面对紧张氛围的渲染及对人物形神的描绘吸引了观者的视线,显示出画家独具一格的精妙构思。就画法来看,人物容颜用细笔描绘轮廓,须发纤毫毕现,面部略施淡墨表现起伏,服饰穿戴的线条勾写顿挫转折自具章法,有拙涩古朴之趣,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罗聘娴熟地驾驭笔墨的高妙功力。
以此图与现藏美国弗利尔艺术馆、相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的《锁谏图》相比照,人物的位置、动作基本没有太多变化,罗氏之作只是省略了皇后一侧的假山石与树丛,添加了陈元达右侧的几名侍卫。另外,罗聘还将原本用设色之法图写的表现形式改作白描,使画作平添了些许雅致。
《鬼趣图》一共8幅。第一幅,是在一片弥漫的烟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离奇的面目和肢体,似真似幻。那虚无飘渺的形象,就是“鬼”;第二幅,画面上是两个鬼:一前一后,疾速前行。后面跟着的鬼,头戴缨帽,很瘦,有人认为画的是一对主仆;第三幅,画的是一个穿着华丽而面目可憎的“阔鬼”,它手拿兰花,贴近一个女鬼说悄悄话,旁边还有一个鬼在窃听;第四幅,画的是一个矮鬼,拄着拐杖,一个红衣小鬼为他捧着酒钵;第五幅是一个绿头发鬼,脚和手臂都很长,在作捉拿状;第六幅是一个大头鬼,正追赶着跑在前面的两个小鬼。两个小鬼一边奔跑,一边慌慌张张地回头看;第七幅中,一共画了4个鬼。一个鬼打着伞在风雨中疾行,紧紧地跟在前面的一个鬼后。还有两个小鬼,头出现在伞旁,没有身子;第八幅,画的是两具白骨骷髅,一男一女,站在树丛中的一座古墓旁说话。
这些看了使人恐惧又发笑的《鬼趣图》,刻画的到底是谁?是不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罗聘说都不是,他说他画的是他亲眼所见,因为他“有一双蓝眼睛,能够白日见鬼”。《鬼趣图》一出,罗聘果然在京城博得了不小的名声。用现在的话说,《鬼趣图》可谓是罗聘投向社会腐朽一面的一柄匕首或标枪。
鬼趣图 手卷
纸本设色 1797年作
款识:人非金石草木同朽,何以谓人。此非我有,此题,余初图鬼趣第八帧句也。前七趣题者如林余不复赘,今为子千三兄书此请试参之望下一转语。嘉庆二年六月六日时将出都门衣云和尚罗聘记。印文:罗(朱文)、聘(朱文)
在清代中期的扬州画家群中,罗聘是一位才能比较全面的多面手,其绘画题材极广,举凡人物、佛像、山水、花卉等无一不精,而尤其精于画鬼。在罗聘的笔下,各色鬼影构思奇妙,寓意深刻,所谓“鬼中画出官人影”,画得是鬼魅,其实就是人间生活的写照。罗聘曾多次绘制《鬼趣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作品之中,《鬼趣图》最受人们关注。这幅《鬼趣图》长卷,实际上就是前述八幅《鬼趣图》的翻版,不过是将原来分散在八幅画面上的内容改变形式,画在一个长卷之上,其画面内容基本相同。从右至左,第一幅场景就是烟雾弥漫之中有二鬼,一鬼尖头驼背,蹒跚前行,前有一瘦骨嶙峋之鬼作回头状。第二幅一肥一瘦之鬼在前行,后面的小鬼身体极为瘦小。第三幅一面目清癯之鬼贴近一个女鬼在耳边说悄悄话,旁边有一戴高帽之鬼,似乎在窃听。第四幅画一长臂鬼在云雾之中跨步前行,此鬼披头散发,非常诡异。第五幅一大头矮鬼如垂老之人弯腰缓步低头前行。第六幅画二鬼疾趣前行,一鬼回头张望。再往前则一红衣小鬼手捧酒翁,漫步前行。第七幅画一鬼撑破伞为另一鬼遮风,伞下之鬼手持芭蕉扇,伞上复有一鬼回头张望,右下角有一鬼只露出上半身。最后是一个骷髅鬼,手擎一盏灯面向众鬼,似乎在为众鬼照亮前进的道路。毫无疑问,这幅《鬼趣图》卷与前述八幅《鬼趣图》在内容上有相当的关联,而骷髅鬼是八幅《鬼趣图》所没有的。从其它数据来看,这个骷髅鬼还出现在罗聘的其它《鬼趣图》作品之中,所以有学者认为罗聘在画这样的骷髅鬼的时候曾参考了当时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西方解剖学著作。确实,从这幅《鬼趣图》卷中的骷髅鬼来看,人体的骨骼结构画得比较精准,这是没有解剖学传统的中国画家所难以表达的。罗聘画鬼,并不是单纯为了画鬼,而是为了表达对现实人生不平的不满。正如无畏居士在题跋中所言,罗聘之所以喜欢画鬼,是因为“利欲之中于人心久矣,巧者长手,钝者短足,劳者销形,逸者蟠腹”,“出则伞扇,行乃匍匐,任尔百般弦箭风烛。人鬼何殊?无常迅速,轮回罔停,或沦地狱。人乎鬼乎?同声一笑。图而题之,用尔劝告。”人间的鬼魅比真正的鬼魅不知可怕多少倍。罗聘的时代如此,今天依然如此。从这个角度看,这幅《鬼趣图》卷自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环山书局图
立轴 纸本 1768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山水 立轴 水墨绢本
竹园清饮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