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 曾是国务委员是什么?

李肇星忆外交:曾和美国大使互相吹捧
李肇星:上中学时读报,当时喜欢《中国青年报》,就想当记者,这个梦想算是实现了一半。李肇星:两者共同点应该是爱国,对国家没有感情,是写不出好的诗歌的,同样如果不爱国,外交工作也做不好。
  昨日,首都图书馆,李肇星正在演讲。当天,李肇星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读者见面会。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原标题:李肇星:出书完成了一半记者梦想
  【对话人物】
  李肇星
  男,73岁。外交官,曾任外交部部长等职,现任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素有平民外交家,诗人外交家之称。
  我是无神论者,年轻20岁不大可能了。如果真实现,我觉得应该去祖国最需要你,而又能完成任务的地方。千万不要觉得当外交官就是每天说洋文,喝红酒。外交官要为祖国不怕牺牲。
  &&假如年轻20岁,最希望去什么外交岗位?李肇星做出上述回答
  昨日,下午3时许,73岁的李肇星,近乎小跑着,从幕后走上讲台中央。这位前任外交部长,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读者见面会。大约一个月前,他的新书&&《说不尽的外交》出版发行,这是李肇星首次触及外交题材。这位前任外长如何看待写作?50年的外交工作有哪些深刻的记忆。昨日,新京报记者和其他媒体一起,与李肇星进行了对话。
  当&作家&
  同事鼓励下写外交题材
  新京报:此前,你已经出版了十几本书。但新书《说不尽的外交》却是首次涉及外交题材。你希望与读者分享什么?
  李肇星: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的邻居清华有一句口号,&大学毕业后,要健康地为祖国劳动50年&,如今我已经工作了49年多了,再过6个月就能实现这个梦想。这50年来,我一直在外交领域工作,早就想写点什么了,但又担心把握不好,后来年轻同事们鼓励了我。三年前我开始断断续续写这些外交故事,是想分享我的信念与理想:我们只有一个祖国,离开她我们什么也干不成;人民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刚才说到梦想,写作也是你的梦想吗?
  李肇星:年轻时有很多,写作是其中一个,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还有吃饱饭,有白面、饺子吃。4岁多时在老家第一次看到八路军,做饭的战士看我流口水,给了我一个白面馒头,那是我记事起第一次吃到。这个梦想后来也实现了。
  第一次看到卡车时想当司机,这个梦想后来在非洲实现了。当时为了节省成本,驻外工作人员要会自己开,我的教练是外国女士,要求非常严,开累了双手没扶稳方向盘,她就朝我手上打;休息时脚没放在刹车上,也会踢我一脚。后来我开车特别优秀。
  新京报:你有什么梦想还没实现的吗?
  李肇星:上初中,我第一次看到火车,也想当火车司机。这个梦想到现在没实现,估计也没机会实现了。
责任编辑:单纬
我们对PC的主要需求还是体现在其充电生产力工具的方面,因此我们选购的PC要更高效。
官方微博:
热线电话:+86-10-
官方微信:大公网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李肇星:曾让秘书质问日本外交官为何胡说八道|李肇星|外交官|日本_新浪新闻
&&&&&&正文
李肇星:曾让秘书质问日本外交官为何胡说八道
  昨日,首都图书馆,李肇星正在演讲。当天,李肇星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读者见面会。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对话人物】
  李肇星
  男,73岁。外交官,曾任外交部部长等职,现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素有平民外交家,诗人外交家之称。
  我是无神论者,年轻20岁不大可能了。如果真实现,我觉得应该去祖国最需要你,而又能完成任务的地方。千万不要觉得当外交官就是每天说洋文,喝红酒。外交官要为祖国不怕牺牲。
  ――假如年轻20岁,最希望去什么外交岗位?李肇星做出上述回答
  昨日,下午3时许,73岁的李肇星,近乎小跑着,从幕后走上讲台中央。这位前任外交部长,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读者见面会。大约一个月前,他的新书――《说不尽的外交》出版发行,这是李肇星首次触及外交题材。这位前任外长如何看待写作?50年的外交工作有哪些深刻的记忆。昨日,新京报记者和其他媒体一起,与李肇星进行了对话。
  当“作家”
  同事鼓励下写外交题材
  新京报:此前,你已经出版了十几本书。但新书《说不尽的外交》却是首次涉及外交题材。你希望与读者分享什么?
  李肇星: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的邻居清华有一句口号,“大学毕业后,要健康地为祖国劳动50年”,如今我已经工作了49年多了,再过6个月就能实现这个梦想。这50年来,我一直在外交领域工作,早就想写点什么了,但又担心把握不好,后来年轻同事们鼓励了我。三年前我开始断断续续写这些外交故事,是想分享我的信念与理想:我们只有一个祖国,离开她我们什么也干不成;人民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刚才说到梦想,写作也是你的梦想吗?
  李肇星:年轻时有很多,写作是其中一个,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还有吃饱饭,有白面、饺子吃。4岁多时在老家第一次看到八路军,做饭的战士看我流口水,给了我一个白面馒头,那是我记事起第一次吃到。这个梦想后来也实现了。
  第一次看到卡车时想当汽车司机,这个梦想后来在非洲实现了。当时为了节省成本,驻外工作人员要会自己开,我的教练是外国女士,要求非常严,开累了双手没扶稳方向盘,她就朝我手上打;休息时脚没放在刹车上,也会踢我一脚。后来我开车特别优秀。
  新京报:你有什么梦想还没实现的吗?
  李肇星:上初中,我第一次看到火车,也想当火车司机。这个梦想到现在没实现,估计也没机会实现了。
  挣稿费被认为干了坏事
  新京报:你在新书里写过,年轻时还想当记者。
  李肇星:上中学时读报,当时喜欢《中国青年报》,就想当记者,这个梦想算是实现了一半。
  我知道发表文章有稿费,开始投稿想挣点学费和伙食费。我第一次拿到10块钱稿费给了母亲。她是一名农村妇女,没上过一天学,不知道稿费是什么东西,以为我干了坏事,还让我老实交代。
  不过我做梦也没梦到自己以后会从事外交工作。
  新京报:那你当初是如何走上外交岗位的?
  李肇星:当时在北大西语系毕业时,本来报考了研究莎士比亚的研究生,考得还可以。外交部又在要人,当时受到一些观念影响,觉得读研究生没什么劲,就稀里糊涂地从事了外交工作。
  忆外交
  曾让秘书质问日外交官
  记者:作为外交官,你曾是驻联合国代表。联合国日常工作是什么样的?
  李肇星:联合国的会很多,白天开完晚上开。但那里开会相对自由。如果你不想听可以不听,如果你对代表发言不满可以起身离开。
  很多会议也并非一把手必须到场,如果没有重要发言,二把手、三把手也可以坐到第一排。后来我发现,这样有利于班子团结,因为大家都想有机会坐到第一排。
  新京报:是否会有争论?争论些什么?
  李肇星:一次我在联合国大厦里准备去开会,一位三秘跑过来报告,说日本一名年轻外交官在会上胡说八道,称有的大国交会费很少,权力很大,还是常任理事国。日本交会费多,却不是。
  我和这位年轻同事说,这也要先报告?你要先斗争,赶快跑回去,问他是谁让他胡说八道的。联合国建立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是为了反对战争保卫和平建立起来的,有的国家对历史问题还没正确认识就想“提拔”自己,不可能。后来这位同事回去质问日本外交官,对方才承认无理。
  “和美大使互相吹捧”
  记者:中美关系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你和美国外交官接触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李肇星:驻联合国时,我与(美大使)奥尔布赖特女士有过很多接触。一次她问我,你们老说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外交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让她先说。她很干脆地告诉我,美国的外交目标就两个词,领导权和伙伴关系。
  她确实够朋友,虽然第一点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也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却是实话。我告诉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两个词,和平和独立自主,她听了未必赞成但也觉得是实话。我们两个人互相“吹捧”一番,又回去开会。
  记者:外交工作未必都是台前的风光。会有辛酸甚至危险吗?
  李肇星:在我外长任上,有一次8名福建人在伊拉克被绑架,需要找人去营救。我当时给老同学、前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打电话,介绍了事情之后我告诉他,“这个任务可能有危险,希望你有思想准备”,他没等我说完就说,“虽然我60多岁了,但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愿意立即出发”。
  当晚会上,我问谁愿意去,亚非司司长翟隽很激动地站起来,他认为我问是多余的,是不信任他:“这还要讨论吗?这是我的工作领域,我去。”我后来让他自己挑选营救小组成员,赶第二天最早的一班飞机去伊拉克,随后我们含泪告别。后来他们穿着防弹背心,成功救出了8名同胞。
  记者:从外长任上退下来后,退休生活如何打算?
  李肇星:我讲个故事。不久前我去格鲁吉亚,当地人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他们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当地一名农村妇女活了132岁零91天。在她130岁时,有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其次是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第三是和孩子一块学习。
  新京报:很多人说你是诗人外交家,你认同吗?两者之间会有什么共同点?
  李肇星:两者共同点应该是爱国,对国家没有感情,是写不出好的诗歌的,同样如果不爱国,外交工作也做不好。
  ■ 小贴士
  当外交官看两本书
  想从事外交工作的朋友,我觉得两本书应该看:第一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面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明确的规定,另一本是《联合国宪章》,联合国也没有权利干涉成员国的内政。
  ――李肇星谈如何做外交官
  ■ 小故事
  外长不会电脑打字
  有一次,(美大使)奥尔布赖特建议五常大使都学用电脑,在电脑上打自己的发言稿。但英国大使说他年纪太大,不想学。俄罗斯大使说,他有秘书,不用学。法国大使爱好广泛,他表示,有空得打马球,没时间学。我最后发言:“就发扬民主吧,我服从多数。”奥尔布赖特那么好的一个建议没能通过,我至今没有学会电脑打字。
  摘自李肇星新书《说不尽的外交》
  新京报记者 贾鹏
(原标题:李肇星:出书完成了一半记者梦想)
(编辑:SN035)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为什么被免除职务_百度知道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为什么被免除职务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免去李肇星的外交部部长职务
提问者采纳
国务院正部级官员退休年龄为65岁,而他在退休时就已经67岁了,现任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7条回答
到年龄了,正部级干部65岁就要到二线去。现在李肇星同志担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退休了,其实早就到年龄了,但是中央一直不让他退,把这届顶完,如果他年龄合适早就当国务委员或者副总理了
原因是因为山东无棣的假鱼粉事件,把美国的鸡鸭鱼都喂死了(包括喂死了一个人)中国陪了7000个亿。
升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了。
因为我国驻朝鲜的一级秘书叛逃了,跑韩国去了,泄露我关于“六方会谈”中我方的底牌,外交部长不下台行么?
家资亿万!
另调它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外交部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最新播报:
李肇星忆99年炸馆案:美国务卿曾问有没有后门走
  生命中的外交印记
  “卸甲归田”几年后,李肇星和记者聊天,话里话外总绕不过“外交”二字。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初竟是误打误撞才入了这一行。
  “你们这一代很幸福,没挨过饿。我小时候家里穷,4岁才第一次吃上白面馒头,感觉特别香。”回忆往事他感慨不已,“10岁时,有汽车开到老家来,大家从来没见过,就一起跑去看。我当时就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汽车司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理想。”
  “第二个理想,是做你们的同行。”李肇星说,从1953年读中学开始,自己几乎天天看《人民日报》,也一直梦想着当记者,直到进了外交部,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还是先看《人民日报》。“上学时,我最喜欢代数,也喜欢语文,还差点学了俄语,却做梦也没想到会从事外交工作。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北大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第三志愿是法文专业,第四志愿是德文专业,第五志愿是北大历史系。没想到北大以第二志愿录取了我。”1964年7月,李肇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外交部。
  肯尼亚是李肇星外交生涯的起点。1970年,他和妻子秦小梅一起成为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职员。每天早晨,他要把当地英文报纸上的消息和评论翻译成汉语,读给代办(后来给大使)听。他还负责回复肯尼亚群众的来信,当签证官、礼宾官,给打扫卫生的肯尼亚雇员发工资,给三秘以上领导做翻译……从种种琐碎工作中,李肇星积累了基本的外交常识和技能。
  1985年,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登场。此后,他先后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亲历了不少关键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中国外交一步步走向强大。
  李肇星还送给记者一本刚出版的、他的首部外事回忆录《说不尽的外交——我的快乐记忆》。“送给你,这里面有你想要的故事。”李肇星说。
[责任编辑:我国历任外交部长是谁_百度知道
我国历任外交部长是谁
我国历任外交部长是谁
提问者采纳
周恩来,陈 毅,姬鹏飞,乔冠华,黄 华 ,吴学谦 ,钱其琛,唐家璇,李肇星,杨洁篪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建国之后:周恩来陈毅乔冠华。最近的是:李肇星跟杨洁篪。至于中间的,我就没有记住!不好意思!
陈毅,乔冠华……
周恩来(Zhou Enlai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
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原籍浙江绍兴,
出生于江苏淮安。
陈毅(Chen Yi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
部长()。获元帅军衔。四川乐至人。。
姬鹏飞(Ji Pengfei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
主任。山西临猗人。
乔冠华(Qiao Guanhua ~) ...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外交部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务委员王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