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和皇帝到底是怎么来的呀?一个宗教居然搞出个皇帝,是不是很可笑呢?他的合法性又在哪,教皇和皇帝是怎么认命的呀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人关注)
&(1人关注)帖子主题:欧洲教皇对中国的文化入侵为什么失败了?
共&5898&个阅读者&
军号:6545464 工分:174014
/ 排名:70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教皇对中国的文化入侵为什么失败了?
文|山鬼(历史研习社社员)公元日,也就是大清康熙四十三年,远在罗马教廷的教宗(即教皇)克雷芒十一世给万里之外的大清境内的教民,那些“迷途的羔羊”,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禁约》。这份专门为中国人量身订造的禁令,并没有异想天开式的胡扯,可谓是句句中肯,中肯的戳到了大清的痛处与最根本的信仰。(克雷芒十一世)这份《禁约》核心内容主要有一下几点:①春秋二季祭孔子并祭祖宗之大礼,凡入教之人不许作主祭、助祭之事,入教之人亦不许在此处站立,因为此与异端相同。②凡入天主教之官员或进士、举人、生员等,于每月初一日、十五日不许入孔子庙行礼。③凡入天主教之人,不许入祠堂行一切礼。④凡入天主教之人,或在家里,或在坟上,或逢吊丧之事,俱不许行礼。⑤凡入天主教之人,不许依中国规矩留牌位在家,因有“灵位”、“神主”等字眼(以上皆引自《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第14《教王禁约》)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这些条约虽然符合西方信仰的天主教规矩,但是教皇陛下把它就这样生搬硬套在清朝的头上还是殊为不智的。而面对来自万里之外的挑衅,康熙皇帝在他对这份禁令的朱批中写道:“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康熙皇帝老年画像)除了以上这些,在后续对禁令的重申上,教皇还对讲求灵活应变,适应中国国情的耶稣会的传教士进行了警告,要求他们今后传教要先在“斗斯”(即Jesus 耶稣之音译)塑像前发誓,遵守教皇的禁令,并且还要将这些誓言文书发送到罗马教廷。随后在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为了能够继续在中国推行禁令,克雷芒十一世派出使者嘉乐求见康熙皇帝,并且提出了两条要求:一是要求将中国境内的西洋传教士都统归教皇管理,二是要求皇帝准许之前所颁布的《禁约》的实行。在中国这个讲求“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政治环境下,怎么可能将这些传教士交给教皇管理,况且康熙皇帝早就颁布了禁止西洋人传教的谕旨,所以这两个要求是万万不能答应的。面对教皇的使者,康熙皇帝却意外“允准”了,这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但紧接着康熙皇帝就表示,虽然应允了这两个条件,但天主教的规矩在中国却是行不得的,务必要禁止。而且既然天主教不能在中国传教了,那留西洋的传教士也没用了,除了会科学技术以及老迈有病的留下之外,剩下的都必须带走。最后深通西洋文化的康熙搪塞说:“朕不识西洋之字,所以西洋之事皆不论。”而且康熙还反问到,自利玛窦以来到中国传教的西洋人,之前为何不见他们说中国风俗与天主教相悖呢?(《嘉乐来朝日记》)(教皇国的国徽)的确,从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到明朝利玛窦来华,以及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在中国为官,都没有将所谓的不合规矩挂在嘴上,甚至在1656年罗马天主教史上第239位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也准许中国人行自己的礼节。可这位克雷芒一世,为什么就盯上了中国,而且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呢?要解释教皇为何会对中国如此执着,看一下当时他自己和罗马教廷的处境就明白了。多事教皇的多事之秋一、从十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的宗教改革,在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人的领导下,早就将自中世纪以来一家独大的罗马教廷的威权逼进了崩溃的边缘。再加上新教的崛起,以及英王亨利八世为了再婚而将天主教废除,并且不再承认教皇的地位,且自任为英国的宗教领袖,将英国的宗教从教皇的影响下彻底割裂了出来。而且由于教廷位于意大利,而这里又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所以新潮的思想,加上逐渐解放的天性,都让整个教廷感受到了威胁。(罗马圣保罗大教堂内部)二、如果说第一个原因是宗教改革之后所有教皇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克雷芒十一世的另一个危机则是他卷入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法国王室的内斗。从1075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宣布:“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之后,教廷就逐渐开始力压各国王室。但时过境迁,16世纪以来的欧洲国家主权思想正处于逐渐兴起之时,克雷芒十一世这样贸然插手政治事务,也导致了他和西班牙王室之间的交恶,以及原本支持他的法国教会对他的憎恨。三、也恰恰是因为以上两条原因,教皇才急于打开清朝的国门,将属于自己的宗教势力渗透进去,如果获得了这个东方大国的支持,虽然不能在欧洲给他直接的帮助,但也能使他在欧洲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而且在那个西方各国都想和中国进行贸易的时代,掌握了在大清的话语权,就等于捏住了一条重要的经济命脉,所以为了解除自己的困境,克雷芒才敢如此大胆。但很可惜他碰到了康熙。(克雷芒十一世的“老板”太阳王路易十四)再回到当时的大清,对西方文明研究已久,甚至自己也投身科学实验中的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忌讳教皇的《禁约》呢?防火防盗防洋人一、很明显的是,康熙虽然允许这些西洋传教士进入中国,但他看中的并不是他们手中的《圣经》和脖子上的十字架,而是隐藏在这些洋人脑海的科学技术,所以在驱逐这些传教士的时候,康熙皇帝才多加了一句“会技艺者留用”,而西方先进的历法及天文也确实弥补了当时中国的很多缺陷。而且道光年间的一件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当时在北京的精通天文历法的西洋传教士大多会进入钦天监为皇家服务,可是钦天监在熟悉掌握了西方的历法之后,就奏请皇帝下旨“停止西洋人入监”。二、除此之外,康熙皇帝拒绝教皇更多的还是为了国家安全的考虑。自古以来,宗教都是双刃剑,佛教与白莲社,摩尼教与明教,这些宗教稍有偏颇就会变成颠覆国家的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对待这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洋人,对此更是严防死守。而且由于当时在清朝的洋人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宫廷和朝堂,甚至像南怀仁在死后还得到了皇帝给予的谥号,可也正是他们得到的宠幸,导致他们一生都无法再离开北京,这些洋官员就连死后都要安葬在北京的墓地,就是因为他们常年在朝廷中知晓了大量的机密与消息。间谍可是每个国家都会严肃对待的问题。(左起为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三、而如此严厉的制止教皇的做法,最根本还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特性,以及清代皇室本身异族主政的局面。之前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所以从清室入关之后,为了稳固基业,就一直在努力的拉近与汉文化的距离,并且还大肆的吹捧孔孟,提倡忠孝。而克雷芒十一世所禁止的祭孔和祭祖与皇家所宣扬的无异于背道而驰,自然不能应允。而且中国这个儒家统治的文化体系,以及祠堂宗族式的民间管理机制,更是抵触这套《禁约》。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特殊的宗教氛围,就像原始的佛教在进入中国后被汉化了,中国人喜欢长生不老,道家的学说就被张道陵演化成五斗米教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法则对于宗教同样适用,而当前中国基督教的主体则是以新教为主,它的主张也变成了“爱国爱教,荣神益人。”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欧洲教皇对中国的文化入侵为什么失败了?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98321 工分:61329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宗教领袖是由皇帝策封才算数,而在欧洲诸王世登基需经教廷加冕才算数,你说哪个中国皇帝会让这种教派在中国作大?别忘了最初罗马帝国立其为国教时,教皇的身份也得经罗马皇帝认可才能通过,结果日久生变,反变成王世登基需教会认可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5676 工分:1553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65818
/ 排名:4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五、结论:基督教强烈的排他性及其原因分析环顾全球,在欧洲,基督教带去了1500年的黑暗的中世纪,其中包括300年惨烈的“猎巫”运动[12]。从欧洲出来,无论是十字军东征,与玛雅文明的冲撞还是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基督所到之地,都是生灵涂炭,文明毁灭。以中国为例,如果基督教始终坚持按利玛窦制定的“适应策略”,顺应中国文明传教,是不是可以尼?好像不可能。因为基督教在其弱小的时候,可以暂时忍耐,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不与本地文明发生冲突,一旦到它发展到一定势力,其根深蒂固的排他性必定会爆发出来,因为这是由其教义决定的。基督教虽然表面上宣传博爱、谦卑,但同时,他们认为他们是正,别人是邪,是异端,是犹大。一个人信了教,就是“神选的”,否则就是神弃的。一个人不管多么地痞无赖,信了教,就得救了,而另一个人,不管多么善良守信,不信教,就要下地狱。这种近乎散失理智的胡话,教育出来的人,人格难免极具偏执性。为了上天堂,祖先、理性、知识全部不要,不顾一切。一旦需要,无论是阴谋还是刀剑,他们都会使用。其表现,更像一个世俗的政治团体,而不是一个号称博爱的宗教。在其漫长的传教历史中,充满了谎言欺骗,阴谋与暴力,从教皇到教士乃至普通教民,都习惯于此。[7]所有的罪恶,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在上天堂、传福音的旗号下展开,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全文完)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55290 工分:3756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2楼& 中国自古以来传进来的宗教有很多,但是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多数发展的很差。天主教大概是唐朝开始进入中国的,但是发展的的十分不利,大概这片土壤上不适合排他性很强的宗教吧。当时的传教士为了能让宗教传播不管是在翻译还是教义上都做了很大功夫,比如上帝、天使这两个词就是纯正的中国词汇像是早期儒家祭天祭拜的最高神就是昊天上帝。 错了,佛教已经不是原来的佛教了,佛教已经和道教融合了一部分才被接受的,当初传过来的时候,都不信他们,后来才慢慢改的,道教也一直发展的不错,只不过后来皇帝打压而已。你看看嘉靖皇帝时期的道教!在看看满清大部分皇帝都信佛。全看皇帝的脸色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5676 工分:15620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27楼&我三姑父自从信了基督邪教之后,每次扫墓,都是袖手站一边,既不烧纸,也不去放炮。28楼&应该慢慢的规劝一下,让他看看国学。29楼&老人家,文化太低,好忽悠,家里年轻人就没一个信基督邪教的。 这没什么,慢慢的洋教等精神垃圾会在中国灭亡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955 工分:34122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这种入侵仍然在进行我家附近就有这么一家每天就在窗台放着一个特制的收音机,白天黑夜不间断地向周围大声地播放宣扬所谓福音的经文甚至于报箱里面还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宣扬福音小册子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148 工分:33005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27楼&我三姑父自从信了基督邪教之后,每次扫墓,都是袖手站一边,既不烧纸,也不去放炮。28楼&应该慢慢的规劝一下,让他看看国学。老人家,文化太低,好忽悠,家里年轻人就没一个信基督邪教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5676 工分:15590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27楼&我三姑父自从信了基督邪教之后,每次扫墓,都是袖手站一边,既不烧纸,也不去放炮。应该慢慢的规劝一下,让他看看国学。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1148 工分:32995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我三姑父自从信了基督邪教之后,每次扫墓,都是袖手站一边,既不烧纸,也不去放炮。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73259 工分:26429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为中国的文化结构太完善了,要改革,没有当头一棒,根本行不通。。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5676 工分:15533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23楼&现在信的就不参加喜事丧事,自己亲人死了不哭,不能照相,连结婚照都不能,信教以前的照片也得烧了,家里床头贴着十字,有病不用吃药,这个教下来传播叫传福音,北方农村地去很是猖狂如果这些洋教能以五鱼二饼救下来五千人,那么1942年河南的饥民都他妈的信他妈的洋教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42703 工分:16609
左箭头-小图标
照片上那是男的好是女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42703 工分:16609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现在信的就不参加喜事丧事,自己亲人死了不哭,不能照相,连结婚照都不能,信教以前的照片也得烧了,家里床头贴着十字,有病不用吃药,这个教下来传播叫传福音,北方农村地去很是猖狂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63102 工分:12647
左箭头-小图标
说白了,就是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岂是这种祸国殃民的宗教能比拟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84062 工分:8783
左箭头-小图标
傻逼教皇,古代中国讲究君权神授,皇权至上。 你再弄一个现人神来管皇帝,皇帝们不要你的脑袋就算是轻饶你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75881 工分:215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中国传统的宗族制和乡党制的瓦解弱化 使得宗教在偏远落后地区泛滥传播 一是人民愚昧 没了传统文化宗族制的制约 二是宗教的欺骗性和恐吓性 看看有些地区遍布的十字尖顶教堂 感觉华夏文化复苏任重而道远啊9楼&云南是中国宗教种类最多的地方,庙里甚至会同时供奉佛、道两家的神仙,更有不少基督教堂、伊斯兰教堂,在更偏远的贡山,还有一些天主教堂,但仔细的查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基督、天主教堂都在偏远地区,而且信众多数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这与当年那些传教士很有关系,佛教占领的是大城市,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在城市或城市边缘那些人多的地方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众和钱财,道教在云南本身就少之又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其他地区,更何况道教是为修自身,所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实在无法在城市里获得更多的信众,只好钻山越岭去到那些偏远地区传教,而且,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传统本身就比较薄弱,那些农民很容易就被这些宗教所利用了,只不过,西方教派本来想得是农村包围城市,可惜那些地方实在是太偏了,根本就没法跟城市构成关系,所以,西方教派当时就止步于偏远地区了,打个比方:贡山县的藏族多信仰天主教,我跟着藏族朋友去过一个天主教堂,位于迪麻洛的一座山上,从贡山县出发继续北行,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目前山下的路都已经修好,山上依然是土路,教堂的海拔在2500米以上,距离山谷中的公路相对高度估计有400-500米,在怒江州的怒江公路修好之前,从贡山县出怒江州需要一个月! 以前都是宗族制 都是崇敬祖宗祭拜祖先 遵守中华传统文化道德
你要是敢胡乱信乱七八糟的 连族谱都进不了 现在之所以基督教泛滥 与传统文化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73259 工分:26429
左箭头-小图标
基督教的排他性的确太严厉了。好像除了上帝教派别的都是垃圾。远远不如佛教的开明开放。。佛教的众生平等,那是民主思想的发掘地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055 工分:53861
左箭头-小图标
一个世界最大的神棍而已,真以为自己是皇帝?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0147 工分:2026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首先统治阶级不会被宗教控制。二是大部分中国人比较现实,不是信教者而是用教者。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65818
/ 排名:4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五、结论:基督教强烈的排他性及其原因分析环顾全球,在欧洲,基督教带去了1500年的黑暗的中世纪,其中包括300年惨烈的“猎巫”运动[12]。从欧洲出来,无论是十字军东征,与玛雅文明的冲撞还是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基督所到之地,都是生灵涂炭,文明毁灭。以中国为例,如果基督教始终坚持按利玛窦制定的“适应策略”,顺应中国文明传教,是不是可以尼?好像不可能。因为基督教在其弱小的时候,可以暂时忍耐,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不与本地文明发生冲突,一旦到它发展到一定势力,其根深蒂固的排他性必定会爆发出来,因为这是由其教义决定的。基督教虽然表面上宣传博爱、谦卑,但同时,他们认为他们是正,别人是邪,是异端,是犹大。一个人信了教,就是“神选的”,否则就是神弃的。一个人不管多么地痞无赖,信了教,就得救了,而另一个人,不管多么善良守信,不信教,就要下地狱。这种近乎散失理智的胡话,教育出来的人,人格难免极具偏执性。为了上天堂,祖先、理性、知识全部不要,不顾一切。一旦需要,无论是阴谋还是刀剑,他们都会使用。其表现,更像一个世俗的政治团体,而不是一个号称博爱的宗教。在其漫长的传教历史中,充满了谎言欺骗,阴谋与暴力,从教皇到教士乃至普通教民,都习惯于此。[7]所有的罪恶,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在上天堂、传福音的旗号下展开,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全文完)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65818
/ 排名:4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南怀瑾先生在《亦新亦旧的一代》中,有下面一段话:“五四运动以后的重重难关但距今五、六十年前的中国青年们,一方面痛心于国家民族的懦弱,而急欲救亡图强。一方面又受外来新颖的西方文化之影响,于是整个思想陷于古今中外的矛盾冲突,而呈一片混乱。因此形成心理上的群情激愤。“革命”“打倒”的呼声到处嚷嚷。认为必须学习西方历史文化的先例,来个“文艺复兴运动”才能救中国,因此,自然而然地便有中国“五四运动”的发生。有些人把“五四运动”的功罪,归之于某一人或少数人身上。这是昧于历史文化大势的看法,有待沉静研讨。但当此之时,尤其是知识分子们,在文学的领域里,大肆口诛笔伐,极力挑出旧社会的毒刺,加上私人的恩怨心理和愤世嫉俗的情绪,对于中国文化流弊所生的阴暗面和丑陋面,力加诋毁。因此大受当时青年们的赞赏和崇拜。文学所反映出的不满现实和反现实的心理,在每个时代里,往往胜过哲学、宗教、教育等的影响力量。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就在这种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心理状态中,而陷入一团混茫。”可以说,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毒刺进行攻击,归根结底,都是受基督教挑拨宣传所致。[8]四、将义和团运动与文革等同义和团运动,表面看,和文革一样,都是大规模群众运动,但本质是不同的。参见[9]。社会发展到今天,部分基督教徒,还在掩盖真相,他们的目的,除了[4]中说的外,我认为,主要是为了逃避责任,因为八国联军入侵,从根本上讲,和基督教的贪婪有关,如果不抹黑义和团,他们的罪恶就要大白于天下。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65818
/ 排名:4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基督教为了达到其文化侵略的目的,准备了很多洗脑资料,对新加入的人员进行洗脑,根据本人与基督徒的接触辩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国历史的全盘否定:基督徒们,认为中国历史,基本都是假的,说什么《史记》部分是真的,是他们老师告诉他们的。我就纳闷了,你怎么就知道哪部分是真的,哪部分是假的?你和司马迁通了电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讲,因为基督教自己的历史,就是一部罪恶史,所以他们不敢面对历史,进而将所有历史都否定掉,从而达到隐藏自己罪恶的目的。二、对祖先的彻底否定与亵渎:有些极端弱智基督徒,说什么“你能保证你的祖先没有强奸犯吗”,“你能保证你的祖先没有做姨太吗”?虽然他们高举逻辑的旗号,但已经被洗成了白痴,说话不仅毫无证据,而且丧失人伦。三、对传统文化的猖狂攻击:如前所述,科举时代,基督教士,为了攻击科举制,将科举与缠足、鸦片捆在一起,大肆攻击。当科举废除及鸦片停售后,基督教徒又将太监、缠足、磕头跪拜等习俗,进行攻击。泼污中国文化,狼子野心,何其歹毒。他们说中国的下跪磕头是愚昧的,落后的,但教皇的吻脚却是谦卑礼节,偏激狭隘难出其右。[10]聪明如北大的余杰,也难免俗,入人彀中,被当枪使了。恐怕也不知道究竟原因,还以为自己是在救国。其对中国文化的攻击,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五四一代乃至今天的部分国人的观念。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65818
/ 排名:4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基督教的文化侵略阴谋及带给中国的沉重灾难基督教的文化侵略阴谋及带给中国的沉重灾难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历史书讲,义和团运动是正义的行动,是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行动。触网以来,却每每发现,义和团被说的非常不堪:残忍、愚昧,到处乱杀人。记得李连杰的一部电影里,也将义和团红灯照说成不讲理的,反倒将基督教说成善人似的,究竟怎么回事尼?山东大地,乃孔圣人的故乡,千年以来,民风淳朴,尊老敬贤,为什么会对传教士们痛下杀手?山西一省,满清时代,票号满天下,富甲一方,秩序井然,年轻人多半忙着赚钱,怎么会对教民斩草除根?整个中国,一千多年来,由于儒家及科举制度的影响,但凡有条件的家庭,都要让孩子们念书,争取科举,求个出身,光宗耀祖。所以无论城乡,都讲的是“忠孝仁义”,“温良恭俭让"的人们,怎么会对这种情况不加阻止?我们的先民难道真的那样愚昧、残忍?真的那么不堪?义和团运动究竟是暴民运动,还是浩气长存的平民自救运动?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逐渐分析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从义和团,到八国联军入侵,从科举制的废除,到现在网上给中国传统文化的抹黑,最终都和基督教有关。下面向各位报告一下笔者的研究结果,不妥之处,敬请指出为盼。历史简略回顾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颁布了著名的“宽容敕令”,公开解除禁令,允许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1]1721年,由于礼仪之争,祀祖祭孔的问题激化,康熙帝与罗马教廷决裂,颁布了禁教令,但是终康熙朝并没有实行严格的禁教。清廷所驱逐的还只是未领票的传教士。雍正元年(1723年)发生的福建福安事件,不久就上报到朝廷,拉开了雍正朝严行禁教的序幕.[11],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允许传教。中法《北京条约》的法国传教士翻译,居然用欺骗手段,擅自在中文本增加“任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条款,导致中国权益的丧失。[3]通过这些条约,外国传教士不但可以进入各省传教,且因本身具有各国公民的身份,还同样享有领事裁判权和治外法权。依据条约,中国政府对基督教不但不能查禁,对于隶属中国的教民也不能依法处置。这可说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中千年未有的一大变局,外国传教士由非法变为中外条约保护下的合法,中国政府由主动变为被动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当时,不论城乡,都尊祖信孔,有条件的家庭,孩子都读书走举业的道路,不会去信什么不敬祖先的宗教。佛道有些家庭都排斥,别说基督教了。教会在法国大革命时,曾经和封建王室、贵族一样成为革命对象,其助纣为虐是主要原因。晚清的所谓教民,不乏乡村奸棍、市井流氓,依仗教会做后盾,横行一方,胡作非为(看看今天网络上一帮所谓基督徒的嘴脸,不难想像出当年晚清教民会是些什么货色)。来华教士,道德学问,也远不是晚明的利玛窦、艾儒略、汤诺望等可比。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何以清末各类社会矛盾酝酿、发展之际,民众不虑生存之艰辛,首先会组织起来朝教会开刀?许多外国传教士强行干预词讼和地方公事。由于天主教在华传教事务得到法国保护,其传教士在这方面较新教传教士尤甚。每当教民与平民发生纠纷,往往不论谁是谁非,逼迫地方官作出有利于教民的裁定,对涉事的非教民还经常滥行诬指,向中国地方官控告,或请法国公使向总理衙门交涉。备受教案困扰的曾国藩在奏折中写道:“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教民势焰愈横,平民愤郁愈甚。郁极必发,则聚众而群思一逞。”曾出使欧洲且思想极为开明的郭嵩焘也在1877年明确指出:“天主教以护教为名,恃其权利,以纵庇之。于是作奸犯科,一依教堂为抗官之具。至有身犯重罪入教以求庇者,有与人为仇依附教士以逞其毒者。府、县、厅、镇凡建天主堂者,地方则不能安其生。”(《清季外交史料》卷10)[3]对科举制的污蔑与攻击[2]在清末批判科举的浪潮中,一些传教士也推波助澜,发出改革科举的呼声,其中有的是出于对中国的好意,有的则动机可疑。例如,过去批判科举制的论者常常举出清末将八股与鸦片、缠足一起列为中国的三大祸害或三大恶俗的例子,在日本至今还存在着将科举与宦官、缠足嘲讽为中国古代三大“奇习”的说法。但并没有人认真考证此说的由来。因为研究科举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笔者偶然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史料。1895年,有位叫做Fryer 的西方人曾将鸦片、缠足和科举考试列为中国的“三大祸害”,并以此作为主题在中国出版的英文刊物《中国文库》上进行有奖征文, 奖金从8 —50 美元不等。结果到1895 年9 月18 日的截止日期内,共收到150篇应征文章③。笔者现在还没找出“三大祸害”说的最早出处,按一般中国人的流行说法,三大祸害之一是八股文而非科举制,但传教士的征文要求却明确说是“科举考试制度”( literaryexamination system) ④而不是说八股文(eight2leggedessay) 。中国人批判科举不足为奇,一个西方传教士那么热衷于宣传科举制的恶行,出发点似乎与中国士人不太一样。由此看来,关于清末对科举的批判,将科举(应该是八股)与鸦片、缠足相提并论的问题,还应该仔细加以辨析。焚烧贡院与科举制的废除[2]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曾犯下一件影响重大却被许多现代中国人所忽视的暴行,即烧毁北京贡院。贡院是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是无形的科举制度的有形体现。在京城中,贡院是规模仅次于皇城(故宫) 的建筑群,而在各省会城市中,贡院则是最大的建筑群。17 世纪以后来华的西方人往往对贡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人已深知科举制和贡院对中国士人的重要性。但是,八国联军入京后,烧毁了北京贡院。从贡院的建筑布局来看,要烧毁整个北京贡院,只能是蓄意行为。北京贡院被毁,致使1902 、1903 年的顺天乡试不得不借用在开封的河南贡院举行,而且连1903 、1904 年的会试也移到开封举行。会试不在京城进行,这在明清五百多年的科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向来正常运转的周期被打乱,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考试场规出现松弛,这实际上预示着科举制的灭亡。当初八国联军不知是否意识到,火烧北京贡院和《辛丑各国和约》中对中国部分地区科举的打击,其冲击效应之大,甚至影响到整个科举制在四年后被废除。在近代以前,东西方本是两个各自独立运行的文明体系,废除科举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典型事例。基督教文明要想真正渗透到中国,势必与儒教文明发生冲突,而对广大中国士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科举制,是传播基督教的最大障碍。当强势的西方文明借助军事力量东渐之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显得文弱无助。当科举制承载并以之为动力的儒教文明遭遇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科举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在科举制废除的过程中,包括传教士和八国联军在内的西方外来势力,起了加速其沉没的作用,这是我们在百年后回眸科举革废时所不应忽视的一个方面。庚子赔款的数量[5]《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在其后的年“付金付银”交涉和年的金法郎案交涉中,中国背负的赔款又增加了800万两黄金和7000万两白银一两银子,在当时能买一石上等大米,约合现在70公斤(140市斤)。基本是半年口粮。这还没有算沿途烧杀抢掠,对北京城的破坏,对皇宫的抢劫,以及对圆明园的劫掠。庚子赔款能建多少所大学[5]当代的基督徒们,被蛊惑洗脑后,说什么教会来修了多少大学医院云云。下面以庚子赔款所建清华为例,看赔款究竟能修多少大学。《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2400多万美元。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部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美国得到的赔款,可以建两所清华。而美国所拿到的赔款,占全部赔款的7.32%,这样算下来,全部庚子赔款可以建100/7.32*2=27,如果算上后面的“付金付银”交涉中新增的800万两黄金和7000万两白银,按1两黄金=10两白银算,15000万两白银约合10000多万美元,约为10所清华。这样总计,庚子赔款,不算利息,约能建37座清华大学。基督教的洗脑及对人格的扭曲在这方面,香港黄猫的“结束23年基督徒生涯,辞别基督教”最有说服力。[6]基督教对传统文化的污蔑和攻击方式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12958 工分:64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中国传统的宗族制和乡党制的瓦解弱化 使得宗教在偏远落后地区泛滥传播 一是人民愚昧 没了传统文化宗族制的制约 二是宗教的欺骗性和恐吓性 看看有些地区遍布的十字尖顶教堂 感觉华夏文化复苏任重而道远啊云南是中国宗教种类最多的地方,庙里甚至会同时供奉佛、道两家的神仙,更有不少基督教堂、伊斯兰教堂,在更偏远的贡山,还有一些天主教堂,但仔细的查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基督、天主教堂都在偏远地区,而且信众多数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这与当年那些传教士很有关系,佛教占领的是大城市,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在城市或城市边缘那些人多的地方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众和钱财,道教在云南本身就少之又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其他地区,更何况道教是为修自身,所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实在无法在城市里获得更多的信众,只好钻山越岭去到那些偏远地区传教,而且,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传统本身就比较薄弱,那些农民很容易就被这些宗教所利用了,只不过,西方教派本来想得是农村包围城市,可惜那些地方实在是太偏了,根本就没法跟城市构成关系,所以,西方教派当时就止步于偏远地区了,打个比方:贡山县的藏族多信仰天主教,我跟着藏族朋友去过一个天主教堂,位于迪麻洛的一座山上,从贡山县出发继续北行,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目前山下的路都已经修好,山上依然是土路,教堂的海拔在2500米以上,距离山谷中的公路相对高度估计有400-500米,在怒江州的怒江公路修好之前,从贡山县出怒江州需要一个月!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72273 工分:2456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统治阶级不会被宗教控制。二是大部分中国人比较现实,不是信教者而是用教者。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75881 工分:215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传统的宗族制和乡党制的瓦解弱化 使得宗教在偏远落后地区泛滥传播 一是人民愚昧 没了传统文化宗族制的制约 二是宗教的欺骗性和恐吓性 看看有些地区遍布的十字尖顶教堂 感觉华夏文化复苏任重而道远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55290 工分:375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中国自古以来传进来的宗教有很多,但是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多数发展的很差。天主教大概是唐朝开始进入中国的,但是发展的的十分不利,大概这片土壤上不适合排他性很强的宗教吧。当时的传教士为了能让宗教传播不管是在翻译还是教义上都做了很大功夫,比如上帝、天使这两个词就是纯正的中国词汇像是早期儒家祭天祭拜的最高神就是昊天上帝。 错了,佛教已经不是原来的佛教了,佛教已经和道教融合了一部分才被接受的,当初传过来的时候,都不信他们,后来才慢慢改的,道教也一直发展的不错,只不过后来皇帝打压而已。你看看嘉靖皇帝时期的道教!在看看满清大部分皇帝都信佛。全看皇帝的脸色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5676 工分:15533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农村有很多信教的愚昧之徒,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信教就必须将他们的先人牌位和祖先抛弃,并不得过春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98321 工分:61329
左箭头-小图标
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宗教领袖是由皇帝策封才算数,而在欧洲诸王世登基需经教廷加冕才算数,你说哪个中国皇帝会让这种教派在中国作大?别忘了最初罗马帝国立其为国教时,教皇的身份也得经罗马皇帝认可才能通过,结果日久生变,反变成王世登基需教会认可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86742 工分:710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自古以来传进来的宗教有很多,但是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多数发展的很差。天主教大概是唐朝开始进入中国的,但是发展的的十分不利,大概这片土壤上不适合排他性很强的宗教吧。当时的传教士为了能让宗教传播不管是在翻译还是教义上都做了很大功夫,比如上帝、天使这两个词就是纯正的中国词汇像是早期儒家祭天祭拜的最高神就是昊天上帝。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7条记录]&分页:
&对欧洲教皇对中国的文化入侵为什么失败了?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笔的合法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