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故事梗概的故事源头

世界最美的童话故事---《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参加《你的N岁孩子》读懂书读懂孩子征文活动获得三等奖的奖品。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家名作名画,是世界最美的童话。
《绿野仙踪》的作者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故事的主人公叫多萝茜,她是一个活泼开朗,非常勇敢有智慧的小姑娘。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多萝茜和亨利叔叔、艾姆婶婶生活在灰蒙蒙的、没有一棵树的堪萨斯州大草原上,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把她和托托(托托是一只小黑狗)带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芝国,那儿风景优美,青山绿水,花香鸟语,人民热情,比原来的大草原好多了,但是,多萝茜还是觉得“任何地方都比不上自己的家”好。
为了回到大草原,回到亲人身边。多萝茜只好去翡翠城请求魔法师奥芝帮忙。在去往翡翠城的路上,多萝茜遇到了许多伙伴,她先后遇到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各有各的愿望,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主人公多露茜让我心生佩服,多萝茜活泼开朗,不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能听到她欢快的笑声。多萝茜坚强勇敢,在被龙卷风吹倒陌生的国度后,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凭着智慧和毅力排除艰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那勇敢坚强的意志,让我们值得学习。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没有谁是天生完美无缺的。旅途如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充满艰难险阻。只有确立人生目标,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同时带着一颗善良的心,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绿野仙踪讲的是什么故事?_百度知道
绿野仙踪讲的是什么故事?
作者:莱曼·弗兰克·鲍姆国籍:美国翻译:陈伯吹 内容提要: 善良的小姑娘多诺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详:小姑娘多诺茜和叔叔亨瑞、婶婶埃姆住在堪萨斯州的一个中部农场里。为了不让自己心爱的小狗&托托&因追咬多尔茜阿姨的爱猫而被警察带走,多诺茜决定带着&托托& 暂时离开叔叔和婶婶。可还没等走出农场,多诺茜就在一位叫玛威尔教授的劝说下回到了农场。就在这时,农场突然遭到一股强龙卷风的袭击,叔叔、婶婶和其他的人们都躲进旋风地洞后,可怜的多诺茜被龙卷风连同叔叔的木头房子一起抛向了空中。 龙卷风停下来后,等多诺茜走出木头房子时,她已经掉在一个叫奥兹的矮人国里。由于木头房子掉下来时正好砸死了为害矮人国的东方女巫,多诺茜在矮人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尊宠的待遇。为此,多诺茜还得到了北方女巫的宝物--一双红宝石鞋。在多诺茜提出要回到叔叔、婶婶身边时,深受矮人国人民爱戴的甘琳女巫还给她指引了一条通向翡翠城,找奥兹魔法师寻求帮助的路。 在沿着黄色地砖去往翡翠城的路上,多诺茜与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和毫无勇气和胆量的狮子成了好朋友。为了实现各自心中的愿望,四个人结伴前行。在最终抵达翡翠城并战胜北方女巫的妹妹西方女巫后,稻草人发现自己有了会算数的头脑、铁皮人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健康的心脏、狮子重新找回了勇气成了百兽之王,而多诺茜也在红宝石鞋的魔力帮助下,回到了堪萨斯农场、回到了叔叔、婶婶的身边。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绿野仙踪OnLine》故事背景(更新:日 15:34:50)
  毁灭与重生
  1.末日之战
  千年前,天空十二神众与黑暗魔神九夜天之间爆发了末日之战。激战中,强大的黑暗魔神九夜天捅破了天,踏平了山脉,毒染了大海,将楼兰大陆撕裂成两半。天空十二神众费尽全力,以各自肉体俱灭为代价,才将黑暗魔神九夜天封印在楼兰城中的古尔维格石碑中。
  2.镇魔塔
  为了彻底封印住九夜天,天空十二神众将各自的元魂化为神玉,交给东西大陆十二个种族之王,让他们建立起十二座祭祀神玉的镇魔塔,以此来锁住黑暗魔神九夜天那强大的用来克制光明十二神众的十二种魔力。
  3.新的开始
  当太阳的光辉穿过遮天蔽日的尘云埃雾,再一次照耀在文明尽失,疮痍满目的大地上时,已经是末...
绿野仙踪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好, []|
loading...
《绿野仙踪》不是童话故事
嘉宾 / 赖建诚 苏小和
【要点1】钞票等于黄金,叫金本位。金本位国家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所以大家对金本位很有好感。金本位有什么好处?拿着钞票到任何一个银行,钞票可以兑换黄金。全世界都想用金本位,英国最早实现金本位;第二个是德国,俾斯麦任首相后把银本位废了,变成金本位国家,由此提高了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三是法国。亚洲第一个金本位国家是日本,可日本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赔了给他们一大笔钱,于是他们进入了金本位。
【要点2】一本小说叫《绿野仙踪》。里面的农夫,代表着美国西部农人,没有大脑。铁锡人代表美国工业中的工人阶级。《绿野仙踪》的作者,鲍姆(),为什么去那些地方关心农民生活?1870年后英国进入金本位,美国在1873年也通过金本位法,白银失去货币功能,变得和铁一样的金属。当时美国白银远多于黄金,美国农民所拥有的都是白银。
【要点3】中国从明朝张居正时就要用白银缴税,张居正时期一两白银兑一千文铜钱。之后银子慢慢多起来,银子相对不值钱了,白银兑换慢慢到降到700、600,康熙时一两白银兑650文铜钱,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基本上还是“银贵铜贱”。美国《购银法案》一废除,白银大跌,美国白银流进来,中国变成“银贱铜贵”。
【要点4】那时的铸币权在各省手里,各省自己铸铜钱,为谋私利越铸越小,含铜量越来越少,并往里面掺铁、铅等东西。钱越做越烂,在最极端情况下,甚至变成了“鹅眼钱”,鹅眼钱抓起一把,洒在水缸,全漂起来了。中国从秦汉以来的铜币体系到晚清崩溃了。晚清灭亡有很多原因,而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慈禧太后。这是历史课本的答案。我今天要提供另外一个答案,恐怕美国的《购银法案》,是造成中国铜币体系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绿野仙踪》,美国货币史的寓言
苏小和: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是赖老师的超级粉丝,看您的书看了很多年,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把时间交给赖建诚老师。掌声欢迎!
赖建诚:谢谢各位!没想到有这么好的环境,台北或许有,但我不知道,台湾的清华大学在台北以南(大概七八十公里),一直住在那里,很少离开,我就是书呆子,就坐在电脑前面,不会回简讯。各位现在看到的字不是我打的,我不会打字,而是她(内人)帮我打的。她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人,英文我自己打,中文都是她打的,又快又好。我的字是狗爬加蚯蚓,自己写的都认不出来,她都认出来了,我省了很多事,她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人物。
还有赵琼,太感激她了,我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书都是在赵琼手中活过来的,大家鼓掌,感谢她。
我今天主要工作是讲个故事,我写书时有个潜规则,一定要掌握在5页内(每个故事),要不人家就烦了。今天我以《绿野仙踪》的例子,把背后有意思的东西讲出来。
为什么《绿野仙踪》不是童话故事?或许大家已经知道:它是美国金银本位的竞争史。我今天是既替魔鬼也替天使辩护的律师,会说各种各样的讯息,但你不要被我诱惑,我讲的故事不是要混淆你,但请各位注意听。
大家都知道有一本小说叫《绿野仙踪》。为什么叫《绿野仙踪》?1900年出版的第一版书,背景是绿的,为什么是绿的?因为美钞是绿色的,所以“美元”也叫“greenback”。“奥兹”(Oz)有四个含义,第一为人名,就是奥兹(Oz)。奥兹第二个意思是重量,比如去美国邮局寄东西,台湾20公克标准是5块钱,而在美国是1盎司。奥兹第三个意思是液体容积的单位,英国人和美国人说的都是盎司。第四种意思是金银的重量单位。所以有好几种意思,一个是人名,一个是金银隐含在里面。第一版是一个农夫,代表着美国西部农人,没有大脑。铁锡人代表美国工业中的工人阶级。比较难懂的是里面的狮子,这是懦弱的狮子,当时两个候选人,白银自由化运动失败后,作者鲍姆非常讨厌白银党总统候选人布赖恩,就把布赖恩塑造成懦弱的狮子。所以第一版出来后,主角是这样的,当初选的不是这个名字,后改成这个名字,大卖,于是他写了14本此系列的书,但销路都比不上第一本。
图片上的这位是《绿野仙踪》的作者,鲍姆(),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文化记者,娶了很有钱的千金。鲍姆专替中下工农讲话,经常去农村。他为什么去那些地方关心农民生活?因为当时美国白银远多于黄金,但银价下跌,而美国农民所拥有的都是白银。1870年后英国进入金本位,美国在1873年也通过金本位法,而大家都不知道。有了金本位法之后,白银不再是货币。以前可以直接用白银,铸出多少银币,欠人家钱的就直接还。实行金本位后,白银失去货币功能,变得和铁一样只是金属。说明自此以后,家里的白银都没有货币的功能。所以发起“白银铸造运动”,希望任何人拿着白银都能铸造成银币。
王云五这样一个学者型的出版人对我们很大的启发就是――要做一个杰出的编辑、杰出的出版人,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王云五在这方面非常优秀。出版人有一个特点:出版人的知识结构要杂家,编辑就是杂家,什么都要知道一点,尤其是做社会科学出版的,跟理工科出版社不一样,理工科出版社懂数学、生物、物理等就行了,懂音乐做你的就行了。社会工作出版很析,什么都要知道一点,需要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王云五这方面做得最好,和我们一般的编辑知识结构比较而言,他很广博;和专业的学者比较,他的学问比较泛,不够专。但从普通编辑、出版人知识结构来说,他不光是博、杂,还显得特别专,《中国思想史》研究出了六大本,有六大本《中国教育思想史》,又专门研究法律、宪法,研究经济管理,研究出版,每个方面有他自己的成就和成果。而且他研究宪法,也成了宪法学方面的专家,还成了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小组、修宪小组特别重要的成员。我们和他比较起来,出版人作为杂家而言,他不仅是庞杂,知识面很丰富、广泛,而且很专,但跟学者比起来就显得比较杂,不够精。所以给我们的启发是: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一个优秀的编辑一定要这样来成长自己,一定要成为研究型的、学者型的编辑,在出版业才能做出更好的工作来,不仅是文字编辑、修改错字,一定要学习数早自己。这是王云五作为出版人给我们最好的一个启示。
图片上的是大家熟悉的,主角是多萝西,她代表美国政府善良的人民。小狗叫“Toto”,Toto是一个小党,禁酒党,善良的美国人带着他们的狗。真正的重点在这双鞋上,这是一双白色的银鞋,在改编的舞台剧上变成一双红宝石的鞋。这双鞋子意味着什么?多萝西想回到堪萨斯去,回到她叔叔那里,但回不去。怎么办?人家就说,你脚下这双鞋子拿下来敲三下,许下愿望,就可以带你到哪儿。这隐含着什么?隐含着白银在美国法力无边。这双鞋把多萝西带回叔叔家中,银鞋就不见了,表示美国的银本位从此消失。这背后都可以找到真实的故事。这个是农夫,没头脑;这是铁锡人,容易生锈。
这是美国克里夫兰总统。白银不值钱后,很多人家里的白银没有地方卖,西部有白银的人非常苦恼。于是出现了一个事情:东部国会议员说东部在筹划一件事,希望通过一个法案《关税条例》(用现在的话是高关税壁垒)把外国进来的所有物品,将关税拉高,如此美国产业才有生存空间。但东部票数不够,所以向西部产银的地方说:你支持我的关税条例,我就支持你的《购银法案》。东西两岸联合绑架国会,国会通过《购银法案》,也同时通过《关税条例》,要求美国财政部每个月买300万盎司的白银,一直买到白银跟黄金相等为止。这两个法案最后通过了。这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国会开始要买白银,白银从1840年以后开始跌,但美国通过《购银法案》,全世界都振奋了,都把白银卖给美国,而美国财政部必须要买,因为国会规定财政部必须买。买了多少年?三年,财政部的钱买光了。许多人看不下去了:我们的国库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多钱,为什么用来买全世界都不要的白银?克里夫兰说:我们出来选总统,最主要的事情是把《购银法案》废掉。克里夫兰总统后来有没有做这件事?有,1893年11月把《购银法案》废了。之后白银价格再度一蹶不振。这时他们两边各自推出总统候选人来争辩这件事情。
(版权声明:本讲稿欢迎转载。敬请全文转载并注明文章来源:腾讯文化“燕山大讲堂”。对于稍作删节则据为己有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为何大家对金本位很有好感?
但另一边,美国支持金本位。那什么是金本位?并不是说上街买烧饼油条都拿黄金买,也不是说从此不印纸钞大家拿着金子买东西。金本位的意思很简单,还是用钞票,但在金本位的国家里,必须通告每元等于零点几公克的黄金。英格兰银行印的钞票等于多少黄金,要挂在公告牌上面。有什么好处?拿着这钞票到任何一个银行,把钞票往那儿一放,就要给我多少黄金。换句话说这张钞票等于黄金,这叫金本位。全世界都想用金本位,英国最早;第二个是德国,德国在俾斯麦任首相后把银本位废了,变成金本位国家,由此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三是法国。亚洲第一个金本位国家是日本,可日本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赔了给他们一大笔钱,所以他们就有钱进入金本位。
这张漫画就是金本位派的心态表现。
日本加入金本位后,各国就可以知道日元等于多少黄金。今年1月1日下订单,12月31日收到的钱等同于黄金,是有保障的。这对全世界做贸易的人来说,金本位好不好?好,你的钞票兑换多少黄金,要以固定百分比的黄金存量做准备。也就是说,发行100块钱纸钞,央行要有40块钱的黄金才能发行。换句话说,你的黄金存量允许你发行2.5倍的钞票,这是全世界的规定,所有金本位国家有共同的规则要遵循。
金本位有什么好处?比如新西兰发生金融危机,我是英格兰银行总裁,打个电话就可以相互融通。金本位国家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所以大家对金本位很有好感。但金本位为何停止?1870年开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效果很好,打起仗之后金本位就没有用了,比如英国跟德国不可能有钞票的流通。所以金本位年停止了。1918年打完仗,大英国协要求英国恢复金本位,但英国打仗打穷了,国库里没钱,撑了好几年。其中最反对恢复金本位的,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主张恢复金本位的是澳洲新西兰人,他们说没有金本位怎么做生意?怎么知道对方的钱值不值金子?所以逼英国回到金本位。1925年英国勉强回去了,撑到日的前几天,英国片面宣告“从今天开始英镑脱离黄金”。自此金本位结束了。
回到美国。美国为什么支持金本位?他们说:如果是金本位,我们国家会在国内繁荣,在世界上才有地位(那时美国还是个农业国家)。加入金本位有什么好处?有三个:商业繁荣、文明、世界地位。
但反对金本位的人说,我们要金银复本位。比如跳降落伞时有主伞、有副伞。主伞没有打开,副伞可以救命。金价激烈波动时,就宣告用银子。换个角度说,中央银行不止公告货币值多少黄金,同时也公告金银的兑换比例,比如1个单位的黄金可以兑换16个单位的白银,金子升值或贬值,就可以改用白银来计价。跳伞有两个机制,人有两只脚,今天把银本位去掉了,变成单一的金本位,就变成单脚,跛了。这是反对者说的话。
这是白银派的人,这是在1896年的芝加哥体育馆里,大家非常激动。为什么激动?白银的货币功能很重要,我是农人、工人,家里没有黄金,只有白银,把白银变成金属,没有货币功能,我怎么办?我从前用白银,比如我借你的100万,用的是白银贷给你100万,现在白银变成金属,还给我的一100万白银就是金属,有什么用?所以白银恢复货币功能,牵扯到这些人的生计,你看这些人多激动啊,而金本位人多祥和啊!这些人的目的,是希望白银恢复货币功能,可天不从人愿。
国会投票,1900年时美国已有彩色版的杂志。这是典型的黄金派、白银派。这幅漫画里真正要彰显的是,白银派的愤恨,他们输了,输得很不甘心,但大势已去。这是后来的结果。
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如果各位是1900年善良、正直的美国人,要替下一代跟国家决定货币路线,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跟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一样走向黄金本位,会带来繁荣、商业。如果跟《绿野仙踪》的作者一样,同情农民、工人就去芝加哥参加他们的会议。答案已经知道了,但100年后的我们在北京做一个公民投票,选黄金本位的请举手,选择白银本位的人请举手。(现场举手)成人中、学生中、台湾人中、北京人中,都是黄金本位,这是世界潮流。也许大家会问,难道对工人没有同情心?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选择金本位。
现在开始另外一个话题:美国纽约是国际间黄金清算的重地。现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都是你买我的,我买你的。但到12月底时总是有一些零头账要结,比如3000万美元,是300公斤的黄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有一个黄金地下库(在曼哈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个房间,比如台湾有一个房间,就写着“台湾”,玻利维亚也有一个房间,两边央行算一算,你欠我300公斤黄金,玻利维亚就立刻把黄金转给台湾。在国际清算中,300公斤黄金没有多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用黄金做小额结算。黄金很重,如果这个金砖砸给你,接住就是你的,但你接得住吗?也许小命就没了。
黄金成分是99.99%,是纯金的意思。每块超过20公斤。
《购银法案》是造成中国铜币体系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推动《购银法案》跟中国有什么关系?这是什么时候的铜钱?“大清铜币”“户部”。这个钱漂不漂亮?这个钱有什么特色?那时候的钱已经依照西方的方式铸造了,全世界的钱币都一样,都有一个圈边。这个边是什么意思?以前没有机器制造时是人工铸造,不完整,在世界上流来流去,于是出现一个行业:金钱兑换者,把钱收进来,晚上把窗帘拉上,叫上老婆和小孩,点上蜡烛,用剪刀在旁边刮钱,小小地偷,不那么明显,所以这个行业有一个术语叫“让钱流汗”,于是钱越来越小。如果人家买东西拿着好钱,就越不容易拿出去,因为面值一样大。所以那时中国的铸币技术跟西洋已经一样了。
这是户部的铜钱,晚清的铸币权不在中央,看这个就知道:广东省造。这样的铜币品质比不上刚才的。也就是说中央造的钱跟广东造的钱喜欢哪一个?(现场:中央)但面额呢?一个铜板值十分钱。
这是民国的币,洪宪元年,当时的铜圆。面额一样,但和刚才相比更糟糕了,这是湖南铸造的――“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币”,面额不变,但钱的品质却越来越烂。
洪宪元年的铜钱还加上了英文:First Year of Hong Xian。这个英文实在是太菜了。看这个,会发现品质更糟糕了。
大家回过神来,我们再表决一次。刚才各位举过一次手,那是美国国内的议题,可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国际银价在1870年后因为通过了金本位而大跌,1890年美国《购银法案》把白银价格拉回来了,三年后又废除《购银法案》,白银价格自由落体。落体后谁不高兴?美国拥有白银的人不高兴;但谁高兴?中国人。因为从明朝张居正时就要用白银缴税,张居正时期一两白银兑一千文铜钱(官方的价格)。之后银子慢慢多起,银子相对不值钱了,白银兑换慢慢到700、600,到康熙时650文铜钱。但不管白银怎么跌,白银在中国人的心目、习惯中地位依然很重,娶老婆、买田地或者大买卖用的都是白银,所以白银进入到中国的骨髓里,中国人看到白银就像吸血鬼看到血一样,很难控制那种冲动。后来白银经过了两三次起伏,《购银法案》一废除,白银大跌后,谁最紧张?当然是华人。那时间白银大量流入,流入有什么好处?等了400年,现在白银这么便宜了,高兴吗?高兴。但这不重要,你拿到白银是个人的事情。那时的铸币权在各省手里,广东省总督明白一件事:既然白银便宜了,就拿白银去日本买铜货,干嘛?铸铜钱,一公斤可以铸一堆,里面掺铁、铅等东西。这样办法还不错,广西省也看到这个办法还不错,但我们既没有白银也没有红铜,我们只有拿自己的东西卖给广东省,把铜钱买回来,熔了,然后掺其他金属,越做越小,里面还掺了铅、铁等东西。再后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看到了,于是钱越做越烂,含铜量越来越少。在最极端情况下,他们说钱越做越小,变成了“鹅眼钱”(鹅的眼睛那么大),鹅眼钱抓起一把,洒在水缸,全漂起来了。中国从秦汉以来的铜币体系到晚清崩溃了。被谁害了?外国的银价害的。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慈禧太后把北洋水师的钱拿去修颐和园,晚清灭亡有很多原因,而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慈禧太后。这是历史课本的答案。我今天要提供另外一个答案,恐怕美国的《购银法案》,是造成中国铜币体系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篇文章表面看起来平静、自然、流畅,你知道在我心里有多久吗?至少三年,我不明白美国的《购银法案》为什么对中国会有影响。我开始写笔记,写了半年想不出什么问题,就放在抽屉里,过了半年不死心拿出来看,还是想不明白。过了两三年,突然有一天想到就是这个道理。但学术上人家不接受小故事,总要讲出学理,所以我写成三句话的口诀。张居正时期1比1000时是“银贵铜贱”。康熙时银价跌了,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基本上还是“银贵铜贱”。但美国白银流进来后,变成“银贱铜贵”。所以整个故事串起来就是三句话:中国从“银贵铜贱”到晚清时的“银贱铜贵”,再加上劣币驱逐良币,这才是击跨晚清的最后稻草。所以我觉得人的学习有三种:一种是生而知之,生下来就知道吃喝拉撒;第二种是学而知之;第三种是困而知之,困了好几年终于搞懂了:原来这么简单啊――这种知识终生难忘。所以我希望大家体会一点:“困而知之”才是真正的知识。
最后从《西游记》的角度来看。我10岁时看《西游记》,看到的是盘丝洞、铁扇公主、猪八戒。等我20岁上大学重看时,看到的是长安城、西域和历史上的东西。等我四十几岁陪小孩重看时,前面两类东西不看了,看什么?看每个章回后面的“有诗为证”,后来我才知道一件事,有人跟我说,其实吴承恩写《西游记》,前面都是吸引人的故事,真正的关键是后面的“有诗为证”。你把那一百多回的“有诗为证”结合起来,就是吴承恩的禅修心得――啊!有道理!《绿野仙踪》不是童话故事,有没有道理?谢谢。
(版权声明:本讲稿欢迎转载。敬请全文转载并注明文章来源:腾讯文化“燕山大讲堂”。对于稍作删节则据为己有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人为什么爱闭关?
苏小和:谢谢赖建诚老师,讲得非常精彩,首先请允许我把我的问题问一下,然后把时间交给大家。第一个问题,做经济史是孤独的事业,基本上没人做。做经济史的学者非常少,最好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像凯恩斯、科斯这样的,做理论创新的,纯粹用数学模式推进。如果在这块做不出来,会做经济学思想史,国内的汪丁丁出了一本《经济学思想史》。经济史、经济学史、经济学思想史不一样,非常有意思。国内的经济学家都是在经济学思想史的维度上解释中国经济,国内经济学家很少做原创性的经济学理论,像赖老师这样做经济史的非常少。台湾有一批专家是大陆人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刘石吉老师、侯家驹老师,包括美国的,杨小凯也做过这个事情,他写过《百年中国经济史》,我想问赖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您的治学过程中,跟这些人之间有没有故事跟我们分享?
赖建诚:没有。我讲一个小故事,杨振宁发现那个理论的实验发现者是吴健雄,他们家女人比较强势。吴健雄在台湾设了科学基金,有人访问他,写了一本《吴健雄传》,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这辈子谁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她说我不受人家的影响,我自己影响自己就好了。我的答案没有那么高,但也有那样的意思。我1970年念大学,今年61岁,从来没有后悔过,从大学就走这条路,人家说这行没有前途我不管,人家说去美国我去法国,我想着巴黎地沟里流的都是香水,万一条件不好,找个美女,改善我下一代的外观条件也不错。我从小跟人家不一样,但我知道我是书呆子。所以那时我到法国念书,后来到清华大学教授本科,到现在30年,写了书,但这本书在台湾那边不算业绩。到了中年明白了一件事:第一,不比人家好,只好跟一家不一样。哪个更容易?不一样容易,所以我走了一条跟人家不一样的路。第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否则挤破头,空气也好污浊。换一个地方海阔天空,在一个海阔天空的地方走了30年。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您有一篇文章提到明代的经济闭关,有日本、朝鲜、美国的例子,我不知道还是不是有中国的例子,我想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赖老师。你觉得闭关仅仅是因为技术的原因吗?您提到GDP数字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导致国家发展落后。但中国的问题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尤其是大陆更多是意识形态的牵制,我这个年龄知道有一句话: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草。从您的角度谈谈。
赖建诚:闭关问题不是意识形态,19世纪以前没有现代意义的意识形态。我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书《边镇粮饷》,说的是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出去后,觉得还是眼前的威胁,于是锁国。为什么锁国?如果东门打开的话,不得了,会超出他的预算。那时没有什么意识形态,我家的防线太长把门锁起来就行了,我家钱多,我家仇人多,就把门锁起来,免得惹麻烦。日本是另外一回事,日本有传教士,日本更加复杂,我没资格回答。中国是把门关起来,社会监督成本就少了,省了很多钱。19世纪之前是出于实际的考量,就把门关起来。
苏小和:第三个问题跟这个讲座有关,是关于金本位的问题,我觉得金本位最大的效率是通过金本位制度抑制政府超发货币,这么多黄金不能超过它的基数,超过以后就有一种制度力量导致政府搞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我在美国听过一个很好的讲座,有各种数据,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完全是美联储超发货币。北京现在房价高得不得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钱太多,政府的钱发行以后不像水而像油,如果一桶水倒在地上会均匀流动,但如果是一桶油的话,油有黏附性,哪里有吸引就会流向哪里,所以房地产推高有货币的原因,也有国企的原因,最根本原因是政府不受制约,没有民主限制的制约,也没有金本位的制约。所以我想问赖老师,看台湾、香港过往历史,金本位方面是不是没有大陆跨得那么快?
赖建诚:今天回到金本位可能吗?不可能,70亿人口,黄金只会变少不会变多。所以今天的钞票是纸本位。什么叫钞票?我拿给你,你愿意接受就是钞票。我拿一瓶水给你换汽车,最后给他了。那这瓶水变成了什么?变成我俩之间的货币。回到具体现实问题,美国为什么这样做?美国四年选总统,第二年、第三年就为下一任考虑。但怎么得到选票?让每个人口袋有钱,让物价温和上涨,每个人赚到钱,这是最好的方法。但罗伯特?希勒写了一本《非理性的繁荣》警告我们。非理性的繁荣,你们继续吹气球,美国总统最喜欢吹,如此吹下去哪有不爆的呢?只是以什么方式爆而已。
苏小和:谢谢,讲得非常丰富。赖建诚老师提到一个词:政府本位。中国大陆的经济就是政府本位,政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房价这么高,80后是最惨的一代,因为房价太高了,如果你父母没有钱,你们基本没戏,北京的房子买得起吗?由此提出了一个特别严肃的命题:经济学,一方面要探讨分析发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秩序,另一方面永远记住批评政府,可今天中国很少有这样的学者。赖老师可能不是尖锐的、喧嚣的对政府进行批评者,但通过对经济、历史、学识的梳理直接告诉你答案,政府本位不可行。
我还有一个问题,您提到明朝的边防经济支出。中国经济有一个词“维稳”,“维稳”需要钱,现在大部分钱的支出在维稳这一块。台湾的维稳是多少?
赖建诚:我不知道,但我们没有危机感,所以还好。在台湾我没有危机感,什么话都可以说。每天有杂七杂八的事,不过我从来没有想到要移民,从来没有。这些事高高低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都有,没有才奇怪了。社会中中产阶级最重要。达尔文说,再不合理的事情走到今天就有它的道理,同时要取代它不容易,因为它是长期演化过来的,再不合理也有它存在的价值,这是有意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不要看得太严重了,生活在自己,自己的感觉最重要。台湾有一个国老说,台湾人跟麻雀一样,人走过来,麻雀就吓一跳飞到旁边,可人一离开它又飞回来,麻雀会离开人吗?不会,我们就是从小被吓大的,没事。谢谢。
苏小和:谢谢,心态非常好,下面时间交给大家。
年轻人应该重复基本功,把它变为本能
提问1:我很少听到以这样纯真、可爱的方式讲学术上的内容,您一直讲课都用童话的方式吗?包括您自己学术时。您纯真、可爱的方式,是不是让自己枯燥、孤独的学术有乐趣?谢谢!
我只有这一种方式,没有第二种方式,我的所有题材是这样的,最困难时也是这样的。每个人有困难和挫折,不过我明白一件事,天下没有无聊的事,只有无聊的人。《绿野仙踪》没人看,但我这么做,无不无聊?可看懂以后,确有了恍然大悟的快乐。出家干嘛?就坐在那里,但我你怎么知道他内心有多少事情在翻腾,般若的快乐哪是你能得到的。所以走自己的路,继续走,就这么简单。
学习经济史、研究经济史为了什么,对于现在有什么帮助?是单纯地找一些过去的数据里做研究,还是说了解过去真的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谢谢!
如果你的学习都是有目的才去学的,我恐担心你走不远。台湾经济学界最有名的朱敬一,他去密歇根大学念书。他本来是念理工科的。他说自己的兴趣绝对不是理工科,但一定要念理工科的,之后转念人文。这样他才有机会。如果你都看好,每件事都用在刀口上,那你的人生很困难。上天有上天的安排,有太多是你安排不了的。所以朱老师说他就是要走经济学,去美国后专念数学科。人家说这不相干。他说学习不一定要有目的,我很早就明白,不为特定目的学习,才是将来你无意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他年轻就明白这件事。所以不要太局限于眼前,世界变化大得很,你不知道的事情多得很。换个方式来说,同样的道理,在少林寺里真正决战时,跟蹲马步有没有关系?有。不蹲马步,招式再厉害有用吗?马步是一切根本。重复基本功,把它变为本能,所以越年轻的人越来要做两件事:基本功做好,不为任何目的的学习,在将来不可预测时,才可能会救你一命。
提问3:那台湾新闻人和大陆新闻人在这方面有什么不同?
赖建诚:我简单回答一下,假如你今天选我当总统,我只有三个字:拼经济。这三个字做好一切都好,所有的复杂、所有的争执,经济好了自动减半,你的问题就解决了。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所以当总统只有一个事情,让你的购买力多一个“0”,你会不会选我?你会不会选毛泽东?“毛泽东”跟“毛泽西”只是一个代名词,谁让你多一个“0”就应该要选他,事情就这么简单。
提问4:时间有限,我简单陈述我的三个问题:第一,金银本位,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国外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用银支付,银下降,是否对当时的清政府财政有一个反减少。还有美国放弃庚子赔款给清华大学,是否跟银价下跌有关系?
赖建诚:没有关系。晚清的赔款,银价下跌对我们会否减轻负担?相反会增加负担,因为那时虽然要庚子赔款,但签约时签的是英镑,对中国写银两,英文里写英镑,英镑是金本位。庚子赔款是30年,每到赔款时银子就跌,当初签的是值多少英镑,现在值不了这么多英镑,除了补本金之外还要补利差,这叫“镑亏”,因为英镑所造成的亏损。等于是我们不但要付出本金和利息,还有汇差。所以白银跌价对我们是不好的。
说美国把庚子赔款给清华大学。其实在当时烧圆明园的列强里,美国是最弱的,因为它最远,成不了气候,将来要侵占中国的是什么?英国等国家手上有枪打不过,所以他们抢你的时候我也抢,但抢完以后我来讨好你,还给你,派你们的学生到美国读书。于是中国派一些人去。但影响近代中国人的不是留美,而是留日,但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留日仇日,留美亲美。
提问5:我是工科生,对我来说《绿野仙踪》真的只是一个童话,听完后受益匪浅。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通过哈利?波特讲大法学与哲学的东西。我想问您,用这种童话讲经济和法学的现象,是不是对学门的过度解读,您对这种事情有什么看法?
赖建诚: 过度解读有害吗?没有。我们都在过度解读。比如读《金刚经》,很多人解读后,你听我天花乱坠地讲,但最后的解读权还在你的手里,为什么要跟着人走呢?而且我们之所以要读《金刚经》,是因为我们要到彼岸,只要到彼岸,《金刚经》就不重要了。本来就是这样,何必拘泥在《金刚经》里?而若跳不出来,永远就跳不出来了。我是经济学出身的,明代的事我不知道,但我写了一本关于明朝的书,600页,写完后我也忘记了。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我写《边镇粮饷》时变成历史学家,写《经济史的趣味》是经济学家,会不会人格分裂?不会,因为从小我就两边都不是人。简单说,中午吃牛排晚上吃烤鸭,不是困难,所以你的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只能吃一种食物呢?一个人可以穿西装也穿马褂,为什么要分那么多?何必画地为牢?
苏小和: 谢谢,赖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单纯的、专业性也特别明显的学者,我在自己的读书笔记里写过,现在很难找到这样的教授,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讲稿欢迎转载。敬请全文转载并注明文章来源:腾讯文化“燕山大讲堂”。对于稍作删节则据为己有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燕山大讲堂#
还能输入140字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为何对金本位很有好感?
中国人为什么爱闭关?
监制:翟红新、窦瑞刚
策划:杨子云
主办:腾讯文化
电话:010-
本期信息:
(台湾 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知名经济史学家)
(著名诗人、财经作家)
时间: 15:00―17:00
地点:彼岸书店
编辑:曾茜
制作:李雪原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腾讯评论"燕山大讲堂"。对于稍作删节则据为己有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扫描二维码,加入燕山大讲堂微信群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确定取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野仙踪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