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读机里老法师讲经视频能干别的吗

净空老法师讲经菁华录-读经-净空法师专题
首页 - 佛学专集 -  - 文章正文    │
  净空老法师讲经菁华录-读经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读经是真正的修行,是真供养。
  阿弥陀佛无处不在。经就是佛,佛没有离开经。依经典的理论、方法做,就是皈依、亲近、学习阿弥陀佛。
  读经也是念佛,读经是念自性佛,一切诸佛的本体就是自性佛。
  读经念佛就是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清净平等觉是本有,不是外来的,是真心本性。
  修净土怎样安心?把心安在一部经上,安在一个佛名号上。净土五经你喜欢哪一部,专持这一部。五经都持,心就散乱了,力量不能集中。五经偶尔读一读可以。心安住在一部经、一个名号,永远不变了,永远不动了,心当然就定了。
  我们善根福德都不足,要培植,天天亲近佛菩萨,唯一的亲近方法是读经,明理,依教奉行。
  菩萨读经绝对没想经里的意思。读经时一个念头不起,无知。起作用时,展现你无比的智慧,这叫无所不知。
  读经是修定。读经有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求根本智,那种读法,恭恭敬敬,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读经的目的破坏掉了。读经是修定,读一小时,修一小时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净宗是用读经、念佛,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定。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已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一片,是真功夫。
  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 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把你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就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打掉。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有的同修读得很快,一部《无量寿经》半小时念完,读的模糊不清,这样读,只利己,不利他。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
  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闻法要离言说、文字、名字、心缘相。
  法界就是一念心性,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都是一个意思。佛意叫我们不要执著。唯有离名字、言说、心缘相,才能体会大道。一落在名、言里,心里有念头在思惟分别执著,事实真相永远跟你隔绝。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
  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圆满的智慧。读经绝对不能思惟经中的意趣。用思考来学佛,永远不会成就。
  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参究,参究不用心意识,用的是真心,会开悟。用心意识叫研究,用的是妄心,不会开悟。把佛法当做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经典变成世法了,不是修道,修道是讲悟入境界。
  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教诲,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现前的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真弥陀弟子,天天要受阿弥陀佛灌顶,每天读经,念一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念两遍受两次灌顶,一天念三遍,就得诸佛如来三次灌顶,你的福报还有谁能比得了?《无量寿经》太长,没关系,念《阿弥陀经》也一样,念一遍,诸佛如来给你灌一次顶,念十遍,每天佛给你灌十次顶,你还能不开悟吗?
  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读经就是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分别执著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
  用读经的方法先把染污洗掉。读经比念佛有效,因为念佛只有一句佛号,佛号念久了,念到滑口了,有口无心了,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照打妄想,感到佛号没有力量,压不住妄想。读经,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不是漏了字,就是看错了行,所以你一定把精神集中在经本上,用这种方法离开妄想、分别,容易摄心。我劝大家一天至少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满三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从读诵,时间限制五年,五年读诵,纵然不能背诵,都很熟了,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现在人没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再减少一点不行了。念三年,满三千遍,念熟了,可以背诵。常背经文,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的,起念、说话、做事,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三千遍念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
  重要的是要专要精,其他一切经论法门统统放下,这三年功力完全用在《无量寿经》上,不仅是口念,一定要把经里的教训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才叫读诵。每天念,愈念得多,体会愈深、愈广,你才发现经的义理无有穷尽,用这个经来启蒙,来奠定三资粮的真实基础。
  为什么要提倡《无量寿经》?过去提倡《阿弥陀经》,民国以前,人很老实,教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念佛,《弥陀经》足够了。现在人不老实,天天胡思乱想,《弥陀经》经意很深,他要不了解一点道理,怎么能接受? 《无量寿经》讲的圆满,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不多,现代人容易接受,最契合现在众生的根机。 这部经不看注解,也能懂,依经典教训,你真做,能信、能愿、能行,你解得深浅都得利益。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无量寿经》是一切大乘经的总纲领、一切经典的精华,念这部经就是念一切大乘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这部经的。念这部经,就是把一切诸佛所讲的经统统都念到了。
  依《无量寿经》修学,“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己几十年的修行,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
  《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经”所在处,就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 念一部《无量寿经》,没一个妄想,必定跟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读经一定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 每天一定要念一部《无量寿经》。 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这个经是星星之火,字字句句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智慧。
  《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学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才通一切法。好比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得愈深,水源就愈丰富。
  每天念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用处。秘诀就是“专精”。学的经太多,纵然很如法,没有定力,定得不到,慧就不能现前。
  《无量寿经》每天读诵,不定什么时候无量寿三昧现前,在这里成就戒定慧三学。得三昧后,肯定开智慧,经里的意思,正确的理解,不用研究。
  大乘经灭罪功德非常之大,只念经题就能灭千劫极重恶业。何况读全部经文!《无量寿经》上经题有阿弥陀佛名号在,这里头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佛的别号,这个经题念一遍,就念了两声阿弥陀佛。这个经,经首的题目,灭罪功德不可思议。现代人,现代社会,受持这部经的效果,非常快速,非常有效。
  对极乐世界了解不透彻,唯一的办法多读经,多听讲,听一遍不行,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可以不听了,专心念佛了。听经是帮助你了解事实真相,明白后对佛法世法再也不怀疑了。你心如止水,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一念不生,这时可以不听经了,完全回归到自性。
  听经能提升善根福德 。听经开智慧,听经是礼赞诸佛如来,是广度众生,是真实供养三宝。天天听经,增长信心,增长愿心。每天听《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就是跟阿弥陀佛直接沟通,直接接触。
  听经可不能想,不想用清净心听,一想就把悟门堵塞了。佛法修学要用直觉,决定不能落在思惟想象里头。一想就变成死东西了。听经如是,听懂了你就悟,悟就觉悟了,听不懂不要去想,愈想愈糟糕,愈想意思全都想错了。不断重复听可以,不断的接触,希望在长时间熏习。听经不写笔记,写笔记分心,又在搞妄想执著了。
  心清净容易开悟,心不清净,听一辈子都不能开悟。一分清净有一分悟处,十分清净有十分悟处。所以学佛第一个阶段,一定要修清净心。第二阶段,求悟处。第三阶段,就是证果,得道了。那要真功夫,这功夫就是一句佛号,专持这一句佛号。前面读经、听经,都是做基础功夫,然后这句佛号才得力。我们今天念佛不得力,原因是基础没有奠定。
  单靠念佛,靠修定,就好比需要十年才能明心见性。如果能听经、研教,可能三、五年就开悟了。因为念佛,贪瞋痴慢用佛号压了,压到饱和点压不住就爆发了。听经闻法这个智慧是什么?是你一面用定压,一面用智慧化解,把它化掉了,就没有了。
  有关其他文章
地藏孝亲网(佛教)净空老法师说玩电脑游戏也算杀生?不懂???_百度知道
(佛教)净空老法师说玩电脑游戏也算杀生?不懂???
我有更好的答案
凡事都面坏面我看负面没看处……尚说玩游戏算杀意思花草世界意思佛教典查查知道……即使网络面世界另世界杀杀……
问:现代青少年喜好电动游戏,这些游戏内容许多都是教人杀盗淫妄,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当今社会上最严重的问题,把人都教坏了。我去年在欧洲访问,在巴黎、在伦敦,那边的同修就告诉我,两个星期之前有个十四岁的小孩把哥哥杀了。到法官那里去,法官问他,他不知道,他不晓得杀人是错误的,杀他哥哥是有罪的,他完全不懂。什么原因?游戏,杀人是好玩的,是游戏。将来他杀父母也是游戏,你说这怎么办?我在想统统是电动游戏机里头学来的。于是我们就体会到,这样的小孩,再过个二、三十年,长大了,如果他抓到政权,核武都在他手上,他到处乱丢,游戏!好玩的,这个可不得了!这真正叫世界末日。换句话说,是非善恶没有能力辨别,从小所谓是先入为主,中国人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
心中有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玩电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各位佛友,为什么末学念佛总是不得力呢?末学听法师讲经特别欢喜,一天听到晚都不觉得疲倦,听到夜半三更打_百度知道
各位佛友,为什么末学念佛总是不得力呢?末学听法师讲经特别欢喜,一天听到晚都不觉得疲倦,听到夜半三更打
各位佛友末念佛总力呢?末听师讲经特别欢喜听晚都觉疲倦听夜半三更打瞌睡想听念佛烦躁妄念特别念想睡觉?我业障深重罪恶凡夫惭愧呀
提问者采纳
提问说明两点:、向佛、二、凡未说明:想通佛驱赶甚至化解往罪孽念佛要须四皆空要向佛非异求圆满四皆空祈念佛清净修行世凡事皆劫数烦劫我非专业佛四皆空士茫茫凡尘粒微尘万事急于求机道既入门佛边更需自我参悟高点拨犹画龙点睛确认识佛用意持恒修身养性终往西极乐世界途径
其他类似问题
换着念佛念烦持咒;再烦诵经;再烦打坐所谓门深入需要定基础异业障重都做先净障门更我建议金刚萨埵净障意宝网五明佛院做三D画载照着修行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答:念佛: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仗阿弥陀佛愿业力往西极乐世界念佛力念佛:力;自力没:机、、两者决定深信说明明白念佛道理念佛定要听:净土宗实际创始:阿弥陀佛化身善导师定要看:安徽弘愿寺净宗师讲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师精要语往西极乐世界比身容易西必堕恶道(视频) 印光师赞:善导尚弥陀化身定要看:安徽弘愿寺净宗师讲:善导师净土思想善导师阿弥陀佛化身再(视频)
听经闻法是好事,但需要慢慢来,听经闻法要能很好的安排时间,这样会有助于念佛。行、住、坐、卧都是念佛,特别喜欢不能有效的制止,视为一种执着。“知止而能的定,定能生慧”。佛是心。心是佛。佛是万物。万物是心。还需进一步体会。特别喜欢而扰乱生活,生理的心,是一种执着,需要警惕,而一念佛,就烦躁,是散乱,打瞌睡,是昏沉。当你想念佛修定的时候就会出现,何以故?生活和学法混乱了,心不定了。在好的东西,心不欢喜,在不好的东西,心不厌烦,一切看淡,淡中有定,定则生慧!思之!
念佛有功德,听经有功德,拜佛有功德,参禅有功德,布施有功德,持戒有功德,忍辱有功德,放生有功德,助人有功德,佛祖设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解脱,法法能成佛。一切讲个缘法,不能说念佛妄念多就罪孽深,从听经中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法门。另外有可能是念得不如法,找个无人清净处大声念一个小时,说不定会找到感觉。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灭 是大沙门说
念佛是要你和阿弥陀佛相应,念时还是别老想自己罪孽深重业障凡夫什么的,但一心念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空法师讲经直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