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蛤阅兵感想看见英子有何感想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 在这漫漫的人生之路上,本质上,每个人都是在独自前行。只是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路口,会遇上不同的人,与你同行一段;过了这一段,你们挥手告别,再迎接下一段旅途,或是独行,或是换一位旅伴,走完属于你们的这一程。
&&&&&& 当我们初来到这个人世的时候,最初遇到的是给我们生命的那两个人,他们给我们这一生最大的依赖和呵护,他们对我们予取予求,但他们通常无法陪我们全程;然后,在求学与工作中,运气好的话,可能会碰到一二知己,在成长的路上陪你分担心事,但他们只能陪你特定的这一程,最后将各自走上完全不同的路;然后,可能会遇到一个他,一个我们梦寐以求的知心爱人,我们渴望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人,但在这个快节奏、变幻莫测的年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太像一个遥不可及的爱情童话,因难求而变成了一种奢望。一切都不能任由我们设定,一切也都不由我们掌控。于是,我们变得没有信心,对自己,对爱人,对将来&&即便是遇到一个极可心意的人,我们都爱得那么谨慎,爱得那么敏感,爱得那么不放心。于是,我们注定再度独行。
&&&&& 但我们不该黯然,不该愤懑,不该怨天道不公。也许我们的相遇,已是老天善意的安排;也不要感叹我们相遇的时机不对,实际上,再早一点,我们无法互相理解,再迟一点,可能就太晚了。此时此地的相遇,已经是足够好了,我们为彼此的生命添了一抹亮色,所以我们要永远记得对方的好,记得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而尽量不再去纠缠与计较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与久久无法释怀的回忆了。
夏日田間即景(近沙士頓)
作者:徐志摩 1922年
寫於1922年2月,原載於日《時事新報&學燈》,並未錄入徐志摩在世時出版的4本詩集中。
柳林青青,南風薰薰,幻成奇峰瑤島,一天的黃雲白雲,那邊麥浪中間,有農婦笑語殷殷。
笑語殷殷&&問後園豌豆肥否,問楊梅可有鳥來偷;好幾天不下雨了,玫瑰花還未曾紅透;梅夫人今天進城去,且看她有新聞無有。
笑語殷殷&&「我們家的如今好了,已經照常上工去,不再整天的無聊,不再逞酒使氣,回家來有說有笑,疼他兒女&&愛他妻;呀!真巧!你看那邊,蓬著頭,走來的,笑嘻嘻,可不是他,(哈哈!)滿身是泥!」
南風熏熏,草木青青,滿地和暖的陽光,滿天的白雲黃雲,那邊麥浪中間,有農夫農婦,笑語殷殷。
最容易獲得快樂的捷徑,莫過來自他人直接而真誠的讚美
曾經聽過一個幽默的小故事,讓人感覺十分溫馨,便常常在我帶領的一堂有關「讚美」的潛能課程中引述&&
在巴黎浪漫的露天咖啡座,一個年輕男子雙眼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他的女伴美麗的雙眸。在情人充滿愛意的眼神裡,那位女生羞紅了雙頰,不禁慢慢低下頭來&&
這時,年輕男子口中冒出了一句:「妳的爸爸&&是不是當小偷的&&」
在如此浪漫的氣氛下,聽到這般突兀的問話,女生霎時詫異地抬起頭:「不是啊!我爸爸&&你是知道的,他在當警察啊!你怎麼會說他是小偷&&」
年輕男子伸出右手,抓了抓後腦勺,慢慢地道:「那就奇怪了,如果&&妳爸爸,他不是當小偷的,又怎麼能夠到夜空裡,將天上的星星,偷摘下來,放到妳的眼睛裡呢&&」
在課程中講過這個故事無數次過後,有個學員拿了一份在互聯網路下載的故事給我。那是這個故事的台灣版本,不知道是哪個頑皮學員,在上完課、聽過這個故事之後,自行延續出來的&&
年輕男子看完女伴的雙眼之後,接著又將她從頭看到腳,再從底下看回雙眼,繼續問道:「那麼&&妳的媽媽,是不是種田的?」
這位女生心中小鹿亂撞,以為又有浪漫得令人心醉的甜言蜜語可以享用,連忙搖頭道:「不是啊!我媽媽&&是公務員,你是知道的&&」
這次年輕男子換過左手,還是抓了抓後腦勺,疾聲道:「如果&&妳媽媽不是種田的?那她怎麼能夠把田裡種的蘿蔔,拿來長在妳的腿上&&」
同樣的場景、相同的主角,從巴黎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兩個故事的版本,竟然會產生如此這般的差異,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經意間被輸入太多否定的錯誤訊息,以致於讓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們,迷迷糊糊地失去了讚美別人的天賦本能。
想讓自己過得快樂嗎?用讚美來代替嘲諷,絕對是最有效的快樂秘方;否則,為什麼「浪漫之都」會是巴黎,而不在台北?
【快樂雋語】讚美已失去的事物,會使它在記憶中分外珍貴。&
幸運口香糖 文/楊明
小韋一進餐廳,還沒坐下,先給我們一人一包口香糖,有人說:「潔牙口香糖是飯後嚼的,現在拿出來幹嘛?」
「這口香糖不一樣。」小韋說:「可以帶來幸運。」
一條口香糖,改變命運
小韋說出一年前發生的一段小插曲。那年他的公司垮了,留下數百萬元的債務,他想找工作卻四處碰壁,已經可以說是無路可走。有一天,他從一家公司面談出來,面試的主管委婉的拒絕了他,他站在復興南路上,不知道要往哪裡走,十字路口等紅燈時,一位賣口香糖的老先生攔住了他:「先生,買條口香糖吧!」
「我沒零錢,改天再買。」小韋順口說,其實他身上有二十元零錢,但那是他待會兒坐捷運回家的車錢。不知道為什麼,老先生似乎被他這句話激怒了,以一種近乎悲憤的語氣大聲對小韋說:「我不信你沒錢,不過是一條口香糖。」
小韋愣了愣,綠燈亮了,他其實可以不要理老先生,逕自過馬路就是了,但他卻慢條斯理的拿出皮夾,打開來給老先生看,裡面一張紙鈔也沒有,然後他又拉著老先生走到路口的提款機,將提款卡放入,當著老先生的面輸入密碼,出現的存款金額是八十七元。
老先生將手中的口香糖塞到小韋手裡,說:「年輕人,不要洩氣,現在你沒有的,以後都有機會賺到。」
原本的綠燈又轉成了紅燈,另一邊的紅燈變成了綠燈,小韋放棄橫越復興南路,順著紅綠燈的更換,改成穿越忠孝東路,反正他沒有特別的目的地。在路的另一邊,他遇到了以前的一個同業,打了招呼後,同業問起他的近況,小韋一五一十說了,或許是走投無路的心情使他不想再費力維持表面的面子。同業拉著他去吃飯,並為他介紹了一份工作,雖然是從基層做起,但原本工作經驗便十分豐富的小韋,靠著努力認真的態度,很受老闆賞識,進公司後連升好幾級,如今已經是經理了。
絕望中的人最需要的是信心
「在這一年中,每當我遇到重要的案子要談,去客戶那裡之前,我都去向老先生買一條口香糖,因為我認為那會為我帶來好運。如果不是他給我那條口香糖,我往另一個方向走,就不會遇到舊識,也就沒有這個工作機會。」
其實,我倒認為口香糖不一定有為小韋帶來好運氣,但是卻帶來了信心。在絕望中掙扎的小韋,從老先生給他的口香糖重新感受到別人對他的信心,老先生提醒了他,雖然他現在什麼都沒有,但因為年輕,就還有機會,這份信心使他遇到舊識時,沒有企圖遮掩自己的落魄,勇敢說出找不到工作的窘境,說出自己的困難,別人才有機會幫助你。
其實,每當談重要的案子,小韋都再去找老先生買口香糖,潛意識也是增加自己的信心。畢竟他摔過一大跤,原本的自信也跟著打了折扣,有了口香糖,你相信接下來的事會比較順利,也就可以用一種誠懇的態度和客戶溝通,人在愈沒有自信時,說話愈會遮遮掩掩,獲得了對方的信任,接下來的細節當然會比較順利。
小韋在向老先生展示空了的皮夾的那一刻,其實也就是他決定誠實面對自己困境的一刻,不再隱藏自己的一無所有。果然,他得到了另一次機會,但是能夠握住這次機會,靠的還有他的努力與堅持。
人生苦短,愛要及時
她....她已經不在這裹了。請問您哪裹找?」電話彼端傳來老年男猶豫的聲音,讓站&
在小港機場公共電話這頭的他,在原本緊張的心情下,更顯得不知所措。&
看著幾年前留下的電話號碼,物是人非的結果,並不是特別令人意外,這樣的劇情,在&
他從美國回來的飛機上,也曾排演過無數次,接下來該追問的是:「她搬走了嗎?」、&
「她結婚了嗎?」、「怎麼跟她聯絡?」但老人的語氣在半平靜中帶著冷淡,是曾經經&
歷過人生大悲大痛過的那種了然,顯然沒有鼓勵他繼續問下去的友善。於是,他說:&
「我是她從前的朋友。謝謝您啊!」對方早他一秒掛上電話&,讓他連後悔的餘地都沒&
有,悻悻然地離開公共電話,從一茫茫人海,投入另一處人海茫茫。&
舊金山到高雄,遙遠得讓人以為是跨了一個世紀,讓剛因全美持續性不景氣而決定到碩&
士學位後就回國的他,一時之間,更覺得舉步維艱。說他是為美國不景氣不好找工作,&
所以才在學成後歸國,固然是事實;但是,想要與她再續前緣的念頭,也是原因之一。&
留學生涯兩年之中,情海翻滾幾回,驀然回首,心頭浮現的還是她純靜的面容,滿懷希&
望回來,只可惜她已不在火闌珊處等他。是的,當離開的時侯,他沒有留下任何足以讓&
她等他的理由。愛情並非廉價品,如果一次牽手和一個吻,就教一個女孩為一個毫無承&
諾的男人苦守寒窯,那麼不是女的太傻,就是男的太有魅力。很顯然地,她既不夠傻,&他也沒有那麼大的魅力。&
等待,是歲月中太高昂的代價,誰都付不起。那年,他剛退伍回來,本來想北上找工&
作,後來因為家人積極鼓勵他出國深造,為生活起居方便,留在高雄隨便找了個朝九晚&
五輕輕鬆鬆的差事,下了班就去補托福。補了半年多,春天將臨的一個微寒的雨夜,他&
留在自習教室,最後一個離開,關燈前才第一次注意到她,坐補習班櫃台的女子。&
「要走啦!外面下雨囉!」這是她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對他而言,只是一句普通的問侯&語,卻是在她心中排練過千百回的臺詞。&
他檻尬的轉身對她微笑:「沒騎車又忘了帶傘,在騎樓下等雨小一點再走。 &
「我有傘,你等我一下,關完門窗,我們可以一起走。」這是她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下&
雨天的週末,也是她心情故事裡一段永遠不能抹滅的段落。她打開心門,任他走進,讓&雨把世界隔開,遠遠地隔開。&
一路上,她說他注意到他模擬考的成績愈來愈好了,還傳授他許多從考題中練得分的祕&
訣。他聽得出他已經用心觀察也許久了,也猜想這可能代表她對他有某種程度的好感,&或者,只是托福補習班櫃台小姐一種職業&
性的敏感而已。但他清楚自已要的是什麼,所以不遂深究。接下來的日子,他們還是點&
頭之交的朋友,儘管她不斷給他許多精祌上的鼓勵,為他加油,他仍無動於衷。&
直到幾個月後,他以高分通過考試,開始申請學校了,到補習班拿資料時,她對他說:&「恭喜你啊!最近還好吧?」寒暄幾句後,才告訴他:&
「我辭職了耶!只做到今天,我請你看電影好嗎?」在他的堅持下,當然是由他作東,&
但是因為錯過了開場時間,電影沒看成,倒是吃了一非常羅曼蒂克的燭光晚餐。糗的是&
;付帳前還被一同補習的男同事兄妹檔撞見,在他耳邊開玩笑說:「補接福還能一魚兩&
吃,划算喔!」出國前,那位在餐廳偶遇的男同事打電話來:「喂,呆頭鵝!你是真的&
不知道還是是裝的,她暗戀你很久了,她本來只是去打工幾天而已,是因為看到你,為&
了接近你才留在那裹坐櫃台....騙你幹嘛,她是我妹的同學.........」這通電話讓他&
足足失失眠三個晚上,回想起這些日子來的點點滴滴,原來她的容顏是因為愛而顯得那&麼美麗:「唉!我真是呆頭鵝啊!」但又&
能如何,出國在即,他用什麼理由要她等他?因為真的想不出什麼具體的理由說服自&
己,於是約她見了最後一面,在彼此都認為是最後一場電影的午夜街頭,吻了一下她的&手。她大方地回應,在他前額留下一個祝福的吻。&
原來,寂寞才是戀愛最好的理由。當他留學異鄉,一安頓下來以後,開始感受到寂寞之&
可怕,與戀愛之必要。接二連三談了幾次短暫的戀愛,對象都是來自亞洲的女留學生,&
包括:來自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等。到最後真正能留在他心版上的,竟然還是在台灣&已不知去向的她。&
「我...其實也沒什麼,只不過想見她一面。」他在踏破鐵鞋無覓處之後,終於找到可&
以向昔日那位一起補托福的同事的妹妹求助:「回國一個月多了,到處打聽不到她的消&息,昨天然想到可以問你。」&
對方回應的口氣,彷彿比他還要猶疑與無助:「那你當初為什麼不表明.....唉,講這&
些都沒用了,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說,她.....她在三個月前過世了,癌症,從發現到離&
開沒幾個禮拜,走的很快,我去看她時,她還問起有沒有你的消息。」&
青天,霹靂他心頭被重重地震撼了一下。一段說來已雲淡風清的感情,竟成了他一生最&
沉重負擔。人生苦短,愛要及時。這個道理,就算他出國留了十次學,修了一百個碩&士,也學不會。
人要學會的三種智慧
人一輩子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與今天之間有扇後門,今天與明天之間有扇前門。
這"三天"中"今天"最重要。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明天的事情等來了再說吧,最要緊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要想過好今天,要學會做三件事。
第一是"會關門"。
把通往昨天的後門和通往明天的前門都關緊了,人一下子就輕鬆了。第二是"會計算"。
要學會計算幸福。有的人本子上記的全是困難和問題,從來沒有記過幸福。
有些人對自己做對的事情一件也沒記住,對自己做錯的事情記得特別牢,徒增了許多煩惱。第三是"會放棄"。請牢記:"先捨後得,捨了才會得,捨了一定會得"。學會說三句話
第一句話:"算了。"
錢包被偷了,算了;電視機燒壞了,算了;骨頭摔斷了,算了;眼睛瞎了,算了。對於既成事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第二句話:"不要緊。"
不管發生什麼問題,一定要學會說"不要緊"。一生都要樂觀,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第三句話:"會過去的。"有一句俗語"天不會總是陰的。 "別憂愁,一切都會過去的。學會三種方法三樂法:就是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三不要法:1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2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3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年齡減十法:
舉例來說,假如你今年78歲了,當別人問你多大年紀時,你應該回答:我今年68歲。It's only for age over 50.
不要小看這種方法,它有明顯的煥發青春的功效。心態年輕,人自然會顯得年輕。
人生到處有陷阱
在某個雞尾酒會上,張先生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千元大鈔,向所有的來賓宣佈:「他要將這張千元大鈔拍賣給出價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競價,以50元為單位,到沒有人再加價為止。」出價最高的人只要付給張先生他所開的價碼即可獲得這張千元大鈔,但出價第二高的人,雖無法獲得千元大鈔,仍需將他所開的價碼如數付給張先生。這個別開生面的「以錢買錢」的拍賣會,立刻吸引了大家的興趣。
  開始時,「100元」、「150元」、「200元」的競償聲此起彼落,到價碼抬高到「500元」時,步調緩和了下來,只剩下三、四個在競價。最後只剩下王先生和林先生在那裡相持不下。 當王先生喊出「950元」時,張先生彈一彈他手上的千元大鈔,曖昧地看著林先生,林先生似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1050元!」這時會場裡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張先生轉而得意地看著王先生,等待他加價或者退出,王先生咬一咬牙說:「2050元!」人群裡起了更大的騷動,林先生擺一擺手,喝口雞尾酒,表示退出這個「瘋狂的拍賣會」,大家才鬆了一口氣。結果,王先生付出「2050元」,買到那張「1000元」鈔票,而林先生則平白付出了「1050元」。
兩人「平分秋色」,各損失的「1050元」都納入了張先生的荷包。
陷阱的三個特徵
這個遊戲是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蘇必克(M.Shubik)發明的,想拍賣錢的人幾乎屢試不爽地從這拍賣會裡「賺到錢」。它是一個具體而微的「人生陷阱」,參與競價的林先生和王先生在這個「陷阱」裡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後都付出了痛苦的代價。 自古以來,人類為捕殺動物所設的「陷阱」,通常有下列三個特徽:
有一個明顯的誘餌。&通往誘餌之路是單向的,可進不可出。&越想掙脫,就越陷越深。&
人生道上的大小「陷阱」多少也與此類似。社會心理學家泰格(A.Teger)曾對參加「千元大鈔拍賣遊戲」的人加以分析,結果發現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兩個動機,一是經濟上的、一是人際關係上的。經濟動機包括渴望贏得那張千元大鈔、想贏回他的損失、想避免更多的損失;人際動機包括渴望挽回面子、證明自己是最好的玩家及處罰對手等。千元大鈔就是一個明顯的誘餌。開始時,大家都想以廉價而容易的方式去贏得它,希望自己所出的價碼是最後的價碼,大家都這麼想,就不斷地互相競價。當進行一段時間後,也就是出價相當高時,相持不下的兩人都發現自己掉進一個陷阱中,但已不能全身而退,他們都已投資了相當多,只有再增加投資以期掙脫困境。當出價等於「獎金」時,競爭者開始感到焦慮、不安,發現自己的「愚蠢」,但已身不由己。當出價高過獎金時,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是「損失者」,不過,為了挽回面子或處罰對方,他不惜「犧牲」地再抬高價碼,好讓「對手損失得更慘重」。
人生到處有陷阱
在日常生活裡,大至商場上的競爭,小至等候公車,都有「陷阱」在等待著你。譬如公車平常是十五分鐘一班,當你花在等待的時間超過十分鐘後,你會開始煩躁不安,但通常你會繼續等下去,等到超過十五分鐘公車還不來時,你除了咒罵外,也開始感到「後悔」&&你應該在十五分鐘前就走路或坐計程車去的。但通常你還會繼續等下去,因為你已「投資了那麼多的時間」,不甘心現在改坐計程車,結果就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直到公車姍姍來遲,你心理的困境才獲得解脫。但人生有很多「目標」,並不像公車那樣「必定會來臨」,而且投資的也不是你「個人的時間」而已。
如何避免蹈入陷阱
在人生道上,如何避兔蹈入這類「陷阱」,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心理學家魯賓(J.E.Rubin)的建議是:
確立你投入的極限及預先的約定﹕譬如投資多少錢或多少時間?&
極限一經確立,就要堅持到底﹕譬如邀約異性,自我約定「一次拒絕就放棄」,不可改為「五次裡面有三次拒絕才放棄。」&
自己打定主意,不必看別人﹕事實證明,兩個陌生人在一起等公車,「脫身」的機會就大為減少,因為「別人也在等!」&提醒自己繼續投入的代價。&保持警覺。&
這些方法大家也許都知道,但「知易行難」,一旦掉進人生的陷阱,抽身是不太容易的!
待人「微軟」一點
有一個小男孩養了一隻烏龜,這天,他想盡了辦法要讓這隻烏龜探出頭來,可卻怎麼樣也沒辦法。他試著用棍子敲牠,用手拍打牠。但任憑他怎麼敲,怎麼拍,烏龜都動也不動,氣得他整天嘟著小嘴,好不開心。後來他的祖父看到了,笑了一笑,便幫他把烏龜給放到一個暖爐上面,不一會兒,這隻烏龜便因著溫度而漸漸地把頭、四肢、尾巴給伸出殼外。男孩開心地笑了。 最後,祖父對小男孩說了一句話:「當你要別人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變時,不要用攻擊的方式,而要給他關懷與溫暖,這樣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可不是嗎?就像故事中的男孩對待那隻烏龜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期待別人聽進自己的意見,或是要別人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去改變時,也常常會用一些比較激烈的手段與言語,然而,套一句故事的最後祖父所講的話:「當你要別人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變時,不要用攻擊、批評的方式,而要給他關懷與溫暖,這樣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聖經》上有一句值得省思的話:「回答柔和,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待人「微軟」一點!待人「微」和、柔「軟」一點,適時適度地給別人一些微笑與溫暖,不但不會讓您的建議被打折扣,反而還會讓您的話語與理念更能嵌入人們的心坎兒裡。發怒,往往是愚者的行徑,待人「微軟」一點,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前從前,有一個地方,有一位少年和少女。少年十八歲,少女十六歲。少年並不怎麼英俊,少女也不怎麼漂亮。是任何地方都有的孤獨而平凡的少年和少女。不過他們都堅決地相信,在這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一定有一位100%跟自己相配的少女和少年。
有一天,兩個人在街角偶然遇見了。「好奇怪呀!我一直都在找妳,也許妳不會相信,不過妳對我來說,正是100%的女孩子呢。」少年對少女說。少女對少年說:「你對我來說才正是100%的男孩子呢。一切的一切都跟我想像的,一模一樣簡直像在作夢嘛。」
兩個人在公園的長椅上坐下,好像有永遠談不完的話,一直談下去,兩個人再也不孤獨了。追求100%的對象,被100%的對象追求,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呀!可是兩個人心裡,卻閃現一點點的疑慮,就那麼一點點,夢想就這麼簡單地實現,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談話中斷的時候,少年這麼說道:「讓我們再試一次看看。如果我們兩個真的是100%的情侶的話,將來一定還會在某個地方再相遇,而且下次見面的時候,如果互相還覺得對方是100%的話,那麼我們馬上就結婚,妳看怎麼樣?」「好哇!」少女說。於是兩個人就分手了。
其實說真的,實在沒有任何須要考驗的地方;因為他們是名副其實100%的情侶。而且命運的波濤是注定要捉弄有情人的。有一年冬天,兩個人都得了那年流行的惡性流行性感冒,好幾個星期都一直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結果,往日的記憶己經完全喪失,
當他們醒過來的時候,他們腦子裡己經像少年時代的D.H.勞倫斯的錢筒一樣空空如也。不過因為兩個人都是聰明有耐心的少年和少女,因此努力再努力的結果,總算又獲得了新的知識和感情。並且順利地重回社會。他們也能好好地搭地下鐵換車,也能到郵局去發限時專送。而且也經歷了75%的戀愛,或85%的戀愛。就這樣少年長成32歲,少女也有30歲了。
~~~時光以驚人的速度流逝而過~~~
於是在一個四月的晴朗早晨,少年為了喝一杯MorningService的咖啡,而在原宿一條巷子裡,由東向西走去,兩個人在巷子正中央擦肩而過,失去的記憶的微弱之光,瞬間在兩人心中一閃,她對我來說,正是100%的女孩呀!他對我而言,真是100%的男孩呀!
可是他們的記憶之光實在太微弱了,他們的聲音也不再像十四年前那麼清澈了,兩個人一語不發地擦肩而過,就這樣消失到人群裡去了。你不覺得很悲哀嗎?
☆&.﹒?&∴&﹒&.﹒?&∴&﹒村上春樹
PS:其實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到我們都不相信,而讓它給溜走了
寬容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寬容的故事一:佛家禪語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外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
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
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
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們可以想像聽到老禪師此話後,他的徒弟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寬容的故事二:六尺巷
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
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
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宰相出面干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做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
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張廷玉失去的是祖傳的幾分宅基地,換來的確是鄰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寬容的故事三:總理軼事
有一次,理髮師正在給周總理刮鬍鬚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即把臉給刮破了。
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這並不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使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
寬容的故事四:婚姻往事
一位老媽媽在他50周年金婚紀念日那天,向來賓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訣。
她說:「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準備列出丈夫的10條缺點,為了我們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諾,每當他犯了這10條錯誤中的任何一項的時候,我都願意原諒他。」
有人問:「那10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
她回答說:「老實告訴你們吧,50年來,我始終沒有把這10條缺點具體地列出來。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婚姻的漫漫旅程中,不會總是豔陽高照,鮮花盛開,也同樣有夏暑冬寒,風霜雪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媽媽一樣,學會寬容和忍讓,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你的身邊。
人生中,寬容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互相寬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互相寬容的夫妻一定千年共枕;互相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寬容的故事五:香煙故事
有一次,幾個哥們一起去一個朋友家看球。
男人看球,總離不開香煙。
直到球賽結束,才發現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抽了三盒煙。
朋友的妻也一直在旁邊陪著我們。
但是,她竟然什麼也沒說。
只是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打開窗子,讓新鮮的空氣進來。
我們覺得很奇怪,你怎麼就不管管他和我們這麼抽煙?一個哥們兒問道。
朋友妻微微一笑,說:「我也知道抽煙有害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抽煙能讓他快樂,我為什麼要阻止?我請願讓我的丈夫能快快樂樂地活到60歲,而不願意他勉勉強強地活!到!80歲。畢竟,一個人的快樂不是任何時候或者金錢可以換來的。」
我們再看到這個朋友的時候,他已經戒煙。
問為什麼,他憨笑著說:「她能為我的快樂著想,我也不能讓自己提前20年離開她呀。」
彈性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作者:吳若權
兩個人都各自忙了一陣子,好不容易有時間相約出去吃晚餐。他體貼地問她:「今天想吃什麼?」她很努力地想了很久,並且認真地回答:「吃小籠包,很有名的那一家。 」 興沖沖地趕到名聞遐邇的小籠包店,卻只見鐵門拉了下來,上面只有「今日公休」四個大字迎接他們。她一時之間很難接受期待落空的結果,竟在瞬間變了臉色。「改天我再請你來吃嘛,別不開心了。」他很有耐心地安撫她的情緒,卻意外地激起她
的反擊。 「都是你啦,事先也不打聽清楚,害我們大老遠跑來還撲了空。」說著,說著,她竟
邊走邊哭了起來。 對於她劇烈的反應,他有點不知所措,但仍千方百計地設法讓她開心。「那我們去吃另外一家小籠包好嗎?」 「不要,」她斬釘截鐵地再說一次,「我就是不要。」甩頭一個人往前走。 很留意風度的他,立刻追了過去,但心裡已經對她突如其來變得不可理喻的行為,有了難以磨滅的反感。
其實,約會時決定晚餐要吃什麼,對感情並沒有關鍵性的影響,但是在溝通時若失去分寸,就顯露出缺乏彈性的問題,形成僵局,將是兩個人交往的障礙。生活與工作,每天充滿各式各樣的談判。有時候回答說「要」,是指凡事可以再商量,不見得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但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說「不要」,就等於關閉協商大門,毫無彈性可言。彈性,很重要。保持彈性的確重要,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個多變的電子時代,保持彈性已經不再是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從重要變成必要。如果不能保持適當的彈
性,很可能讓自己到處碰壁,無路可走。反之,擁有的彈性愈大,代表選擇性愈多、適應力愈強;於是,發揮的空間就會更寬廣。
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年輕人,才剛加入公司幾個月而已,好不容易把家裡從南部搬遷到北部,一切安頓好之後,妻子也適應了新的居住環境,公司竟主動問他:「會不會介意被調到國外工作?」對其他同事而言,這是個大好機會。但是對他來說,需要顧慮的因素很多。一來,他才剛結婚而已,二來,北部的房子還是貸款買的,若為了追求工作上的挑戰就拋下這 一切,實在很難向妻子及她的娘家交代。但若放棄這個機會,自己一定會覺得很懊悔。在內心掙扎幾天之後,他決定坦白告訴妻子,並且聽聽她的意見。沒想到妻子很明理,甚至思考事情也很周延,她說:「明知道若不接受挑戰,將來會後悔,就應該及時把握。再說,我們還這麼年輕,如果現在都缺乏彈性去適應多變的人生,以後怎麼面臨更多的問題呢?就把它當作我們鍛鍊彈性和適應能力的機會吧。」
這位年輕的太太講得真好。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市場的專家研究表示,在經濟不景氣的期間,很多資深工作者或高階白領主管,都很容易在一夜之間丟掉飯碗,至於他們能不能東山再起呢?關鍵就在於是不是具備轉
換不同工作及職務的彈性。人們很容易因為年齡增加,而變得主觀,因此失去接受不同工作安排的彈性。現今許多大型企業公司,為了培養高階主管該有的寬闊視野,都儘量讓他們還在基層的時候就開始輪調不同部門的工作,這時候彈性是個很必要的特質,如果抱持著「只能做這個,不適合做那個」的心態去工作,很快就會被職場淘汰。
當然,新世代所需要的彈性,是指多準備幾個替代方案,而不是漫無原則。先決定自 己要的是什麼,策略定出來以後,再運用彈性去達成目標。很多人之所以排斥彈性,是因為採取彈性,常會增加成本。就拿目前企業界最風行的「彈性上班時間」來說,許多公司為了兼顧同仁和顧客的需求,將上班和下班時間以三十分鐘區隔為不同的時段,讓大家更方便處理公務,也能兼顧私人生活。
美聯社華盛頓報導指出,目前全美約有二千九百萬名全職工作者可以彈性上班,占所有勞工的百分之二十九,而且比例正在逐年增多。「彈性上班時間」的確增加企業營運的成本,光是看水電費的支出,就可以一目瞭然。但是這項作法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員流動率,卻有明顯的績效。 行銷方面也有類似的觀察,在「大量生產」的時代,產品都是以「大量少樣」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但消費者的選擇就變少了、甚至沒有選擇。市場競爭出現之後,消費意識抬頭,「少量多樣」的產品才能受到歡迎。
例如選購汽車,如果可以讓車主自行決定車子的顏色、內裝、配備,每個項目都有三種以上的選項,讓車主自己組合,確定後一個月內交車,生產成本勢必增加,但沒有這樣做,車子將賣不出去。廠商所能做的努力,就是在提供彈性選擇的前提下,想辦法降低成本。就像那位新婚不久、即將被公司調往海外發展的年輕人一樣,發展的目標既已確定,接下來要處理的,是以更好的替代方案,降低人生的成本,這就是彈性。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觀念、體能、職位、金錢、人際關係&&都需要很好的彈性。觀念有彈性,就不會老是覺得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體能有彈性,好處不只是動靜皆宜而已,代表健康狀況也很不錯。職位有彈性,工作無貴賤之分,自己不容易失業,也懂得尊敬別人。金錢有彈性,吃路邊攤和五星級飯店,都能享受出不同的美味。人際關係有彈性,才可以在信任彼此的前提下,同時擁有親密與自由。
至於,如何擁有絕佳的彈性呢?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專注於自己的利益,當你願意多想想別人的立場、兼顧他人的利益,換個角度、設身處地,就比較能設想出新的替代方案,來解決眼前和未來那些難纏的問題。能想出替代方案,並且嘗試它的可行性,這就是彈性。
美國管理協會曾提出一項調查顯示:聰明的決策者,有九個必要的特質:
難得糊塗。在能控制的範圍內,對細節有高度的容忍性。&精於排定優先順序,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擁有很好的傾聽能力。因此能夠廣泛取得所需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
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既有支持者來宣傳,也有擁護者協助推行和實踐。&
開放胸懷,不會先入為主,也不會過度依賴過往的經驗判斷是非。&
保持彈性,並可容許不太完美的決定,以換取將來發展的空間。&
在「質化」與「量化」的統計資訊中,找到平衡點。例如:兼顧「數字報告分析」和「顧客反應意見」,得到有助決策的資訊。&
冷靜面對充滿熱情的創意提案,重視執行的過程,盡一切努力避免失控。&
絕不盲從,更不落入「他可以,我也可以」的心態;正如同尊重專家意見,但不完全依賴專家。
其中第六項,具體提到保持彈性這項特質,而細讀其他要點,發現成為聰明決策者的必要條件,其實都和「彈性」這個特質脫離不了關係。也許,你無意成為聰明的決策者,但不要忽略了,人生裡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雖然,幸福不必強求、快樂,也不能強留,但這都是一念之間的抉擇。
擁有絕佳的彈性,會讓你隨時有更多替代方案,每一次都能做出聰明的選擇。
一個簡單的測試可能會告訴我們很多的東西
女主持人氣勢咄咄的問一個男嘉賓,你為什麼那麼在乎錢,男嘉賓說:「錢能買到一切!」
現場的觀眾嘩然了。 
男嘉賓微笑的說:「我們做個測試吧。」
一個很簡單的主題,你的一個仇人愛上了你的女友,現在想要你退出,你是一個正常的人,你愛自己的女友。那個男人願意出一點錢來補償你。所有的觀眾都很不屑這種論調,男人緩緩的開出了第一個價格「五萬!」現場的觀眾鬆了口氣,論點很集中:「五萬,簡直是瞧不起人,為了五萬放棄了愛情?更主要的是放棄了自己的人格」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否定了。 
男人接著開出了第二個價格「五十萬!」  
現場的聲音小了很多,一部分的人開始自己的計算了,在過了好大的一會兒,絕大多數的男人依然選擇了否定,他身邊的女友感動的看著他。只有少數的人接受了這五十萬,其中的一個人說:「自己沒有錢,父母苦了一輩子了,臨老了生病沒錢醫治,為了父母,放棄了愛情吧。」  
男人接著開出了第三個價格「五百萬!」  
現場更靜了,男人的第一個動作都是看身邊的女人,也許是在權衡什麼。一半的男人沉默了,另一半的男人怯生生的說:「我要愛情。」身邊的女友也有點呆住了,一個女孩子站起來說:「如果一個男人肯出五百萬,我想我沒有理由拒絕他。」沉默的男人選擇了金錢,五百萬可以買一套房子,一部車子,全家過上好日子,甚至可以開始自己的事業。一個男人說:「他是我的仇人,我有了這個五百萬,我可以含辛茹苦,我可以報仇,我可以計劃我所有的未來,當個真正主宰自己的男人。」一些女人看著身邊的男人,若有所思。
男人接著開出了第四個價格「五千萬」  
全場嘩然了,對於大多數的人,一輩子也掙不了這許多。女人說:「有肯為我一擲五千萬的男人,他一定是愛我的,這樣有錢又專一的男人,為什麼不選擇呢。」一個男人舉手:「他真的肯付五千萬?」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男人說:「愛情是無價的,但是我沒有這個能力去照顧愛人,別人有,我應該放棄,並且我有了這許多的錢,我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我可以成就事業,我可以幫助別人,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所有的人都深以為然。
只有一個人依然選擇了放棄,所有的人都用很奇怪的目光看他,他解釋到:「我的愛情是無價的」,當問到他的女友是否感動的時候,女友說:「我雖然感動,但我更感動的是為了我付出自己五千萬的人,而不是放棄別人的五千萬,他的觀點很可敬,但不現實。」嘉賓笑了笑,你們所有的人都選擇了金錢。
那個人還是以前的那個人,他的為人和評價只是因為錢的變化而完全改變了;愛情是無價的,也只是面對錢多錢少的時候。錢多就高尚了。所有無價的都是都是跟錢比較的,博物館裏的國寶,有錢了可以買,買不到了可以雇人偷和搶,再不行的話,可以發動戰爭,只要你有足夠的錢。美國打伊拉克需要的是什麼,錢;使用的是什麼,還是錢,不過是一個以錢換錢的游戲罷了。
所有的觀眾愕然了,想起自己的生活。想跳槽的時候,藉口都不是錢,但都有一個理由:「我不在乎錢,但是我在乎工資,這代表我是否受尊重和我的價值。」是啊,相同的工作,一千塊就侮辱了你,一萬塊就是尊重你,十次的侮辱等於尊重?
嘉賓說,我不想解釋為量變導致質變,愛情的質變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在你們之間叫的愛情如果通過交換就不叫了愛情。所以他拿錢換走的不是愛情,而是你的所有權,愛情已經走了,它依然無價!變質的愛情怎麼還能叫愛情?所有的人性都有價格,而又無價,當你用金錢換取的時候,人性已經丟掉了,你售賣的價格已經和你原有的人性無關。
嘉賓最後說了一句,我相信愛情,相信所有的人性,所以我努力的掙錢、愛錢。我只是不希望我的愛情和人性受到別人的金錢的考驗罷了錢重要嗎?愛情的質變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在你們之間所稱的愛情如果通過交換就不叫作愛情。
「妳明白什麼是寬恕的真意了嗎?」
有個婦人來求診。她的主述都是一些焦慮、憂鬱的症狀。診斷並不困難,就是憂鬱症,任何一位精神科醫師都可以辦到這點。問題在於是什麼造成她的憂鬱?又該怎麼治療?
「是我的先生。」婦人痛苦地說著。「但我不知道我該不該這樣說?
婦人陳述了一段艱辛的過去。原來,婦人面對著婚姻暴力的問題。先生喜歡喝酒,一喝醉,就動手打她。先生因為酒醉的關係,工作都無法維持長久,讓她不得不到外面工作賺錢,貼補家用。但儘管如此,當她回到家中之後,所有大大小小的家事,以及三個小孩的扶養,都需要她來處理。她身心俱疲,整天生活於恐懼當中,她還擔心家庭暴力的現象,會影響小孩子的發展。
「妳的公婆怎麼說?」
「他們都站在先生那邊!」婦人又敘述了一段悲情的故事。聽起來,公公婆婆偏袒親生的兒子,當暴力出現時,公婆往往反過來指責她事情沒處理好,才激怒她先生。而妯娌姑嫂們,也都採取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到頭來,她變成了一切問題的核心。明明她是受害者,她卻必須負擔「不要讓先生生氣」的責任。她不斷受挫,而且還不斷受到其他人指責。然而,這還不是苦的─
「大家都要我寬恕他們」。婦人幾乎崩潰。「教會的姊妹都很關心我,沒有他們,我活不到現在。但我說實在的,我真的很難去寬恕那些傷害我的人。」
「那你曾經去報復過嗎?」
「我很想。但我不敢。而且,我偶爾也會懷疑:到底真相是如何?是我做錯了,才導致先生打我?我到底怎麼了?」
「所以,我聽起來,妳面對的問題有幾個:妳目前處於很不確定的狀態。事實真相、孰是孰非妳沒有辦法確定。其次,妳很想報復,但妳又不希望這麼做;但如果要放任妳 這樣下去,妳又無法忍受。所以聽起來,妳很想說:妳先生聯合全家來欺負妳,但妳不甘心,妳想報復,但又覺得不妥,別人要妳寬恕,妳也做不到?
婦人點點頭。「他們都說我瘋了。我也很擔心:自己是不是瘋了?」
「我只是個醫師,不是上帝,所以我沒有能力幫你做判斷。至於診斷,我不認為那很重要。」我說。「我只告訴你該怎麼做。首先,先問妳幾個問題──妳鄰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怎樣?」婦人想了想,搖搖頭。「我沒問過他們。」「妳有什麼生活嗜好或娛樂消遣嗎?」婦人搖搖頭。「倘若妳被趕出家門,妳能自己活的下去嗎?」 婦人搖搖著。「妳仔細想一想,關心妳的人多?還是傷害妳的人多?婦人想了很久。「其實關心我的人比較多。」「好,那妳花多少心思在那些關心妳的人身上?」 婦人愣住了。
「這就是問題核心。」我說。「妳被先生傷害,也被婆家傷害,妳一心尋求所謂的正義,但妳又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妳什麼事情都不能做,這就是妳既焦慮又憂鬱的主因。而傷害妳的人少,關心妳的人多,妳卻老是花時間討好那些傷害妳的人,卻將愛妳的人棄之不顧。這豈不是很荒謬嗎?」
「所以,最愛妳的人是誰呢?是妳自己。圍繞在妳旁邊的、關心妳的人是誰呢?是那些朋友。妳得在心中提升他們的地位。妳應該多為自己、也多為朋友們著想。傷害妳的人是誰呢?聽起來是妳的先生、婆婆。妳得在心中把他們降級。妳無須去追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也無需去討論:他們到底好不好?這些真相與評價,留給上帝去做判斷,不是身為凡人的妳應該去做的。妳要做的,只是減低他們在妳心中的比重。先生想打妳,妳就去申請保護令,不然就跑給他追。婆婆喜歡指責妳,妳就不要讓她有開口的機會。他們一罵妳,妳就藉故離去,要不然,就乾脆跟他們各說各話。該妳做的事情妳就做,不該妳做的事情就讓它放到爛也沒關係。」!
「不能不做的,不然我會被罵死的。」
「妳又來了。妳又在關心那些傷害妳的人了。」我說。「而且,說實在的,妳即使配合他們,他們就會對妳有好評價嗎?」
「我明白了。」婦人默認了,但是想了一想,又開始猶豫。「這樣子不是違背了寬恕的真意嗎?我不是該去愛我的敵人嗎?」"我微微笑。「容我賣個關子,幾個月後妳就會知道。
一個月過後,婦人來返診。臉上開始有笑容了。我因為時間不夠,就沒有多說什麼。幾個月過後,婦人整個人都變了樣子:她衣著亮麗多了,講話大聲多了,走起路來也有元氣,乍看之下,很難想像這就是幾個月前那個即將瀕臨自殺的憂鬱症婦人。
「這幾個月來怎樣?」
「奇蹟。」婦人神采飛揚地說。「我只能說是奇蹟。我照著您的說法去做。我才赫然發現:我身旁有這麼多人默默在關心我!我的鄰居、教會的姊妹,甚至我的小姑們也是。我以前都沒注意過他們,而且也根本不在意他們。我真的都專注於我的先生。偏偏他傷害我最大!我微笑不語。
「我乾脆就不去理他。我沒去請保護令──我還是比較傳統,不好意思將家醜外揚。但是,他現在一喝醉,我就躲開。他連想打我也沒機會。結果他竟然去打我婆婆,我婆婆氣壞了,開始罵他。我現在除了必要的工作,我其他事情都不管了。我把自己的時間放在教會、街坊鄰居上面。而且,我還報名了才藝班。我要多學些東西。最令人高興的是,這些日子我的心情越來越好,我的小孩也彷彿感染了我的情緒似的,越來越開朗。」
「妳明白什麼是寬恕的真意了嗎?」J
「我不懂。」一絲陰霾浮現婦人臉上。「我有時候還會擔心。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是該告訴妳答案的時候了。」我說。「妳覺得妳先生為什麼會打妳?」
「我發現他很缺乏自信,小時候被父母保護的太過了,他又不懂得怎麼表達自己。當他發現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他就會直接將憤怒發洩出來。而我很倒楣,就成為他的受氣包。」
「所以過去妳的挨打,就是在幫助他繼續惡化,讓他永遠沒機會學習。」
「以後不會了。」婦人尷尬地笑一笑。「說實在的。我覺得他蠻可憐的。我有點想幫他。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
「妳需要的是知識、方法、跟資源。這些妳可以在一些書籍、助人工作中學習到,妳也可以回到校園──有何不可?」我闔上病歷。「還有其他問題嗎?」%「我還是不知道寬恕的真意。」「妳已經替我回答過了。」我淡淡地說。
很多受苦的人都誤把「縱容」當成「寬恕」。事實上,縱容是懦弱的表現,而寬恕卻是勇氣的實現。一個人如果學不會愛自己、以及愛所有愛他的人,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抗拒懦弱──他會將所有的資源拿去討好那些傷害他的人,對方將成為「壞人」,而他自己就會成為「受害者」,到最後就是合演一齣悲劇,雙雙一起墮落。
絕大多數人一想到寬恕,就想到自我犧牲,但事實上,寬恕背後是有個強大力量的。上帝的愛散在於天地間,你必須透過愛才能領略到那個力量,當你被那強大而良善的力量所包圍時,寬恕就會成為再自然不過的結果。
所以,如何才能愛你的敵人呢?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去愛所有愛你的人,同時不要對敵人進行任何評價,也不要配合敵人、或讓敵人有任何繼續傷害妳的機會,更不要浪費唇舌在辯論孰是孰非上。倘若你能做到這點,力量就會開始累積,當你成為強者的那一天,你將會發現:寬恕竟然是如此的容易。
癱瘓的女老師
半夜的時候被叫起來導尿,在附件病房事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這次卻是個女患者,女病患尿不都是由護士負責的嗎?」我問。「抱歉,賴醫師,她的很難導,要麻煩你一下 ,」護士滿臉歉意地說。
於是,我步入病房,床上躺著一位清秀的女病患,身旁則站著一個斯文的男士。他一看到我就說:「醫師,對不起,三更半夜把你叫起來,可是她實在是脹得受不了了。」拿起導尿管,我試了一下,管子硬是卡在膀胱頸進不了膀胱。我想可能是膀胱頸痙孿,這在脊髓損傷病患中相當常見。
我立刻吩咐護士,打一針鬆弛劑試圖使膀胱頸放鬆。再試一次,果然通了進去,導尿管內才汩汩地流出近一千毫升的尿液。「完了,這下膀胱準脹壞了,又得再費事做膀胱訓練」我心想。在處理過程中,我與他倆閒聊,終於知道整個故事的輪廓。
這對戀人,在同一所國中任教。一天,兩人相約同遊青翠的山谷,未料竟發生意外。女老師失足墜落深谷,摔斷脊背,造成半身癱瘓,開完刀雖已近三個月,大小便仍無法控制,而男老師也一直陪伴在病榻一旁。
隔天,教授查房,住院醫師報告女老師病情摘要後,教授緩緩搖搖頭說:「已經三個月了,一點進展也沒有,復原機會不大。」我在筆記上紀錄下這段話。女老師的頭偏向牆壁,在大夥兒將目標一向下一床病患時,我依稀聽到她的哭聲,男老師則在一旁輕握著她的手。
「離開我吧,我不會好的,」她說。
他堅定的搖一搖頭說:「都是我的錯,我要照顧妳一輩子。」「傻瓜,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下去的,和你無關。」她忽然提高音量。相當激動,大家,包括教授,都轉身望向他們。
「你已經請假快超過三個月了,再請,學校會要你辭職,」
她激動地說。男老師仍堅持地說:「辭就辭嘛,我教了幾年書,還有一點積蓄。」
女老師忽然歇斯底里地大喊:「醫師,他要騷擾我,快把他趕走,快來人哪,他是個瘋子,你們醫院搞什麼,還不把他趕走。」經過一陣喧鬧,我們只好將男老師請出了醫院。
女老師復原狀況果然不出教授所料,一直無法突破。尤其在她趕走男老師後,護士說她常暗自流淚。好幾次,男老師捧著花束來,都被他高升叱喝而走。最後一次,她揚言如果他再來就要自殺,從此再也沒見過男老師了。
某夜,又輪到我值班,正在為女老師鄰床的病患換藥,突然聽到一位中年婦人向她致謝:「多謝妳能體諒我們做父母的心,幸虧妳深明大意,不然我那個兒子,真會為妳一輩子不娶了。」只聽女老師幽幽地說:「伯母,志雄是個好人,願意嫁他的人一定不少,我不能再拖累他了。」我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她一定要趕男老師走。我原以為是 女老師接受不了半身癱瘓的事實──發瘋了。
那天晚上,她流了整夜的淚水。「她是個善解人意的女人,怕哭升吵到鄰床,總是掩住口鼻哭泣,」護士說。
時光飛逝,過了一個月,她的膀胱訓練終於成功,可以自己控制大小便,臀部的褥瘡
也癒合了。接下來的是更艱難的步行訓練。她必須大費周章的綁好兩枝重達兩公斤的長腿支架,再撐起兩根腋下的柺杖,才能掙扎站起來,勉強地拖行。
第一步嘗試便摔了一跤,幸好旁邊有治療師扶住。她咬著牙,一次又一次的嚐試著。「我好想念班上的學生,」她說。就這樣,她竟也一步一步用柺杖走了起來,只是步伐
還不穩,常常摔跤。奇怪的是,自從她轉到一樓運動治療室訓練步行後,倒是常瞥見有個帶帽子及墨鏡的男子站在遠處。「是其他患者的家屬吧,」我想。
「賴醫師,你知道嗎?那個女老師常在半夜到長廊練習走路,」護士偷偷告訴我。「或許,她真的可以走出醫院哩,」我想。但是耳邊馬上又迴響出那一段話:「超過三個月,不可能復原了。」
那天晚上,不是我值班,卻始終無法入睡。我索性回到病房,整理了一些病歷,好為隔日查房做準備。忽然我聽到長廊那頭響起一陣「呵,呵」聲,伸頭望去,只見女老師孤零零的背影拖映在冰冷的長廊上,她正在練習走路。「糟了,今天早上長廊的那一頭才剛上了新蠟,中午還有一位家屬在那兒摔倒,何況是不良於行的她了。」我的警覺太慢了,只見她搖晃一下,身體就像被砍倒的樹一般,撲向冷硬發亮的地板。
「完了,」我大叫一聲。
突然,從旁邊衝出一個黑影,即時拉住她的衣襟。但重量可能太重了,或者地板太滑了,兩人便一起摔跤在地板上。多虧這即時的一拉,落地的聲音顯然比預期小多了。
「志雄,你這又何苦。。。。」長廊盡頭傳來這句話。
我急忙趕過去,差點也摔了一跤。只見散落一地的柺杖、帽子、墨鏡和地板上那對苦命鴛鴦
「你們不要緊吧,」我一邊檢查有無外傷,一邊問她「不要緊。」女老師掛著淚珠的面龐第一次出現笑容。
「醫師,去跟教授說,我一定要走出去,」女老師握著男老師的手說。之後,病房內又看到他們形影不離地做復健。隔不久,我被總院調到外地支援,回來& 時,女老師已出院。
不知是哪一天,陽光悄悄灑滿了長廊。我相信自己一定是眼睛花了──她們竟向我走了過來。女老師笑得像一朵花似的說:「賴醫師,我回來做檢查的,一切正常。」我楞在原地,許久說不出話來。「不用穿支架,不用柺杖,一切正常。。。。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賴醫師,我們走囉。」男老師向我揮一揮手,女老師也向我說了一聲「再見」。「不,不要說再見,」我笑著大聲回答,順便撕掉那一頁記著「超過三個月不可能恢復」的筆記。
祝福你們,我親愛的朋友。你們讓我學了很多,但,不要說再見。
受過傷的人.往往比一帆風順的人.來得體貼思考得也比別人
秀蘭國小三年八班的同學們,背地裡都喊考試永遠最後一名的王小立「阿呆」,因為他在任何活動裡總是畏畏縮縮,不但不知如何表現,又常常連一整句話都講不完,更不用說上台背書了,總是背完前面幾個字,就傻在台上,老師只好不耐煩的用棍子輕敲一下他的大頭,罵一聲:「笨!下 去。」
一些表現優異,功課又好的的學生,也嫌小立嘴巴開開、眼神遲緩,一副智力不足的樣子,都不願答理他,只有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無聊時就繞著他尋開心。
九月天,天氣熱得受不了,下午最後一節是自修,小立上過前面兩堂體育課,腦袋曬得昏沉沉,竟然又流起了鼻血。小立因為容易流鼻血,平時母親就教他不要驚慌、亂動,靜靜坐著,按住鼻樑,拿出隨時擺在衣袋裡的衛生紙輕拭,鼻血就會慢慢止住,小立照著母親的話做過幾次,心裡也就不怕了。
可是那天的鼻血,不知怎的,竟像壞掉的水龍頭,止也止不住,王小立身上的紙都用完了,他清楚的感覺到熱熱的鼻血不但倒流到喉嚨裡,又從他遮著鼻子的指縫間滲了出來。他害怕得流出了眼淚,班上幾個小女生躲得遠遠的,直叫著:「怎麼流那麼多血,衣服都變成紅色的,好可怕喲!」男生們只會怪叫:「噯呀!好紅喔!」
後來,老師進來了,便叫人打電話給王小立的母親。小立就那樣仰著頭,坐著等母親來,同學們離得更遠了。血,使得小立看起來比平時還髒、還噁心,而且更呆。帶小呆看完醫生回到家裡,母親幫小立擦洗乾淨,換好衣服後,小立再也忍不住的放聲大哭起來。
媽!我&我&我流&流鼻血的特候,都&沒有人理&理&理我,嗚&嗚嗚&嗚&」母親的心絞痛著,這是多麼敏感的一刻,無論她怎樣回答滿腹委屈的孩子,都無法撫平他內心的傷痕,母親的心何嘗不對冷漠的同學有所遺憾?但是,她多麼不願意這樣的遺憾一再的重演。
考慮了許久,她終於開口:「同學們不理你,是因為他們還小,忽然間看到那麼多血,很害怕,大家都還不太懂事,不知道怎樣幫助你。今天,你的鼻血流個不停,方才了解多麼需要別人的協助,對不對?以後同學有困難,不要怕,勇敢的去幫他們,做不到時,要趕快去請老師,或其他的大人來處理,千萬不要計較從前,做你該做的事,好嗎?」
小立聽完母親的話,重重的點了兩下頭,母親的心又一陣抽緊,連忙扶住他的大頭。「不要亂動,要不然鼻血又流了。」
折騰了一晚,小立終於安靜的睡去。浴室裡有母親沉重的嘆息聲,小立制服胸前那一大片殷紅,染紅了母親的雙眼,更刺痛著母親看似堅強,其實非常脆弱的心靈,她一邊軟著雙手,無力的搓洗著小立的制服,一邊想像著兒子癱在座位上,雙眼噙著恐懼的淚水,任由鮮血不斷湧出。
她無法理解那一班不理小立,連一張衛生紙也捨不得借給他的同學們。難道人類的彼此關懷是有條件的?
母親為小立行將開始的一生感到憂心和徬徨,忍不住抽泣起來,成串的淚珠,滴滴答落在鮮紅的一盆水裡,被母親安撫後的小立卻兀自呼呼睡得好香甜。
第二天,小立如常的上課去了,依然習慣著同學們的不理不睬。偶爾有那麼一、兩個好心的同學和他淺談幾句,他便興奮得回家和母親比劃半天,看見母親難得露出愉快的笑容,小立好開心。
天氣漸漸轉涼,大雨一連下了幾天,小學校附近的公園裡積了一池小水塘,水塘裡有許多蝌蚪游來游去,那天忽然放晴,小朋友放學經過,都禁不住玩興,繞著水塘,抓起了蝌蚪。
三年八班的班長蕭玉梅,也和大家擠來擠去,搶著撈蝌蚪,一不小心,竟跌到水塘裡。水塘原本是挖來移植一株大樹的,幾乎有四尺深,不知怎的,卻空在公園裡好長一段時
日,成了人們亂倒垃圾的好地方,經過大雨的浸潤,裡面除了爛泥,就是百味雜陳的不知名的東西。
原本興高采烈的一群孩子看見蕭玉梅在水塘裡掙扎,一下子都呆住了,水塘經過一陣翻攪,刺鼻的怪味,隨風飄揚,大家聞了,「嘔!嘔!」的噁心不已,好幾個嚇得拔腿就跑。
王小立望著在污水中掙扎的蕭玉梅,那麼驚惶萬狀的小臉,彷復看見了當初滿臉是血的自己,他想起了母親的話:「不要怕,要勇敢的幫助別人,做你應該做的事。」便下意識的伸出雙手遞給蕭玉梅,使盡全力把她拉了上來。
面對著從水塘裡被撈上來的班長,王小立簡直不敢看她的狼狽相。平常那個制服光鮮、神氣得從來就沒有正眼瞧過他一眼的蕭玉梅,竟然變成了一副比自已還要悲慘的模樣,而且哭得好不傷心。沒跑走的同學,看到班長從頭到腳裹著爛泥,和數不清的穢物,幾隻黑黑的蝌蚪,在她腳下蹦蹦亂跳,早忘了她就是平時參加各種作文、演講比賽為校爭光的班長,不約而同的退到一旁,深怕自已也惹得一身髒。
只有小立一反平時的木訥與遲鈍,很快的脫下自己身上的白襯衫為她擦掉頭髮、臉上的爛泥巴,把書包裡用來晨間檢查的小手帕,抓出來給班長擦眼淚。那手帕是母親買給小立的生日禮物,上面印了許多小立最喜愛的小汽車,小立一次都捨不得用來擦臉,卻在蕭玉梅手裡變成了一條抹布。
同學們看到王小立那樣奮不顧身,彷彿受了感染,也慢慢的靠近,有的安慰班長,有的幫她提起書包,一群孩子在夕陽下,拉著彼此的手,小心走向蕭玉梅的家。
班長的母親,到學校找校長的幾天後,校長在朝會上表揚了王小立勇敢的行為。還要蕭玉梅上台講小立的故事。
「我被拉上來時,真的好臭!王小立不但沒有嫌我髒,還不顧一切的清掉我頭上的瀾泥,我真後悔,以前為什麼要對他&對他那麼&那麼兇?」蕭玉梅眼裡含著淚水斷斷續續說完她對王小立的感激,所有同學的心都靜止了,都停留在一個溫暖的地帶上,他們對周遭人的嫉妒、挑剔,對生活的不滿和輕忽,一下子彷彿都煙消雲散了。
那一刻,他們的心,都像小立一樣,純靜得可以去幫助任何一個人。那日以後,再沒有同學取笑小立是阿呆,雖然講話還是結結巴巴,大家漸漸有了耐心聽小立講完一句話,老師對他也不再那麼嚴厲。慢慢的同學們的遊戲也有小立的一分。
面對著截然不同的際遇,小立高興都來不及,哪曉得什麼叫做「記恨」?而最最開心的人,當然是小立的母親,她真慶幸自己有個善良而單純的兒子,逐漸張開雙臂開朗的迎接外在世界。
受過傷的人,往往比一帆風順的人,來得體貼思考得也比別人多!!
作者:利瑪竇 明朝
交友論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明利瑪竇撰。萬曆己亥,利瑪竇遊南昌,與建安王論友道,因著是編以獻。其言不甚荒悖,然多爲利害而言,醇駁參半。如云「友者過譽之害大於仇者過訾之害」,此中理者也;又云「多有密友便無密友」,此洞悉物情者也;至云「視其人之友如林,則知其德之盛;視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則知其德之薄」,是導天下以濫交矣;又云「二人爲友,不應一富一貧」,是止知有通財之義,而不知古禮惟小功同財,不概諸朋友;一相友而即同財,是使富者愛無差等,而貧者且以利合,又豈中庸之道乎?王肯堂《鬱岡齋筆麈》曰:「利君遺余《交友論》一編,有味哉其言之也。使其素熟於中土語言文字,當不止是,乃稍删潤著於篇。」則此書爲肯堂所點竄矣。
刻交友論序西泰子間關入萬里,東遊於中國,為交友也。其悟交道也深,故其相求也切,相與也篤,而論交道獨詳。嗟夫,友之所繫大矣哉!君臣不得不義,父子不得不親,夫婦不得不別,長幼不得不序,是烏可無交?夫交非汎汎然相讙洽,相施報而已;相比相益,相矯相成,根於其中之不容已,而極於其終之不可解,乃稱為交。世未有我以面,而友以心者,亦未有我以心,而友以面者。鳥有友聲,人有友生,鳥無偽也,而人容偽乎哉?京不敏,蚤溺鉛槧,未遑負笈求友,壯遊東西南北,乃因王事敦友誼,視西泰子迢遙山海,以交友為務,殊有餘愧,爰有味乎其論,而益信東海西海,此心此理也。付之剞劂,冀觀者知京重交道,勿忍見棄,即顏未承,詞未接,願以神交,知陽燧向日,方諸向月,水火相應以生。京何敢忘總,《交友論》凡百章,藉以為求友之贄。明萬曆辛丑春,正月人日,盱眙馮應京敬書於楚臬司之明德堂
大西域利公友論序昔周家積德累仁,光被四表,以致越裳、肅慎,重譯來獻。周文公讓而不居,曰「正朔不加,未敢臣畜」。於是以賓禮賓之,而《周官》《王會》,著在史冊。自時厥後,漢通漠磧,唐聘海邦,雖亦殊域,並至德感,鮮稱故庭,實則繁而論著罔列。洪惟我大明中天,冠絕百代,神聖繼起,德覆無疆,以致遐方碩德如利公者,慕化來款,匪希聞達,願列編氓,誦聖謨,遵王度,受冠帶,祠春秋,躬守身之行,以踐真修,申敬事天之旨,以裨正學。即楚材、希憲,未得與利公同日語也。萬曆己丑,不佞南遊羅浮,因訪司馬節齋劉公,與利公遇於端州。目擊之頃,已遷然異之矣。及司馬公徙公於韶,予適過曹谿,又與公遇於是,從公講象數之學,凡兩年而別。別公六年所,而公益北學中國,抵豫章,撫臺仲鶴陸公留之駐南昌,暇與建安郡王殿下論及友道,著成一編。公舉以示不佞,俾為一言弁之。予思楛矢白雉,非關名理,而古先哲王猶頒示之,以昭明德;今利公其彌天之資,匪徒來賓,服習聖化,以我華文,譯彼師授,此心此理,不更在楛矢白雉百累之上哉!至其論義精粹,中自具足,無俟拈出矣,然千公特百分一耳,或有如房相國融等,為筆授其性命理數之說,勒成一家,藏之通國,副在名山,使萬世而不有知其解者,未必非昭事上天之準的也。萬曆己亥正月穀旦,友人瞿汝夔序。
友論小敘伸者為神,屈者為鬼。君臣父子夫婦兄弟者,莊事者也。人之精神,屈於君臣父子夫婦兄弟,而伸於朋友,如春行花內,風雷行元氣內,四倫非朋友不能彌縫。不意西海人利先生乃見此。利先生精於天地人三才圖,其學惟事天主為教,凡震旦浮屠老子之學,勿道也。夫天孰能舍人哉?人則朋友其最耦也。檇李朱銘常,於交道有古人風,刻此書,真可補朱穆、劉孝標之未備。吾曹宜各置一通於座隅,以告世之鳥合之交者。仲醇陳繼儒題。
友論題詞蓋自陳、雷蔑聞,而叔絕交,始有激論。以予所睹,利山人集友之益大哉,胡言絕也?班荊傾蓋結帶之歡,詎惟是昔人有之?管、鮑、慶、廉,迄于今日,此誼故多烈云。乾餱之刺,用以示誠則可,倘執五交三釁,而概謂四道,終不可幾于世也。當不其然?丁未新秋日,朱廷策銘常父,題于寶書閣。
友論引竇也,自最西航海入中華,仰大明天子之文德,古先王之遺教,卜室嶺表,星霜亦屢易矣。今年春時,度嶺浮江,抵於金陵,觀上國之光,沾沾自喜,以為庶幾不負此遊也。遠覽未周,返棹至豫章,停舟南浦,縱目西山,玩奇挹秀,計此地為人淵藪也。低回留之不能去,遂捨舟就舍,因而走見建安王。荷不鄙,許之以長揖,賓序設醴驩甚。王乃移席握手而言曰︰「凡有德行之君子,辱臨吾地,未嘗不請而友且敬之。西邦為道義之邦,願聞其論友道何如。」竇退而從述曩少所聞,輯成友道一帙,敬陳於左。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當視友如己焉。
交友論友之與我,雖有二身,二身之內,其心一而已。相須相佑,為結友之由。孝子繼父之所交友,如承受父之產業矣。時當平居無事,難指友之真偽;臨難之頃,則友之情顯焉。蓋事急之際,友之真者益近密,偽者益疏散矣。有為之君子,無異仇,必有善友。如無異仇以加儆,必有善友以相資。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雖智者亦謬計己友多乎實矣。愚人妄自侈口,友似有而還無;智者抑或謬計,友無多而實少。友之饋友而望報,非饋也,與市易者等耳。友與仇,如樂與鬧,皆以和否辨之耳。故友以和為本焉。以和微業長大,以爭大業消敗。樂以導和,鬧則失利。友相和則如樂,仇不和則如鬧。在患時,吾惟喜看友之面。然或患或親,何時友無有益?憂時減憂,欣時增欣。仇之惡以殘仇,深於友之愛以恩友,豈不驗世之弱於善,強於惡哉!人事情莫測,友誼難憑。今日之友,後或變而成仇;今日之仇,亦或變而為友。可不敬慎乎!徒試之於吾幸際,其友不可恃也。脈以左手驗耳,左手不幸際也。既死之友,吾念之無憂,蓋在時,我有之如可失,及既亡,念之如猶在焉。各人不能全盡各事,故上帝命之交友,以彼此胥助。若使除其道於世者,人類必散壞也。可以與竭露發予心,始為知己之友也。德志相似,其友始固。?也,雙又耳,彼又我,我又彼。正友不常,順友亦不常。逆友有理者順之,無理者逆之,故直言獨為友之責矣。交友如醫疾,然醫者誠愛病者,必惡其病也。彼以救病之故,傷其體,苦其口。醫者不忍病者之身,友者宜忍友之惡乎?諫之諫之,何恤其耳之逆,何畏其額之蹙!友之譽,及仇之訕,並不可盡信焉。友者於友,處處時時,一而已。誠無近遠、內外、面背、異言、異情也。友人無所善我,與仇人無所害我等焉。友者過譽之害,較仇者過訾之害猶大焉。友人譽我,我或因而自矜;仇人訾我,我或因而加謹。視財勢友人者,其財勢亡,即退而離焉,謂既不見其初友之所以然,則友之情遂渙矣。友之定,於我之不定事,試之可見矣。爾為吾之真友,則愛我以情,不愛以物也。交友使獨知利己,不復顧益其友,是商賈之人耳,不可謂友也。小人交友如放帳,惟計利幾何。友之物,皆與共。交友之貴賤,在所交之意耳,特據德相友者,今世得幾雙乎?友之所宜,相宥有限。友或負罪,惟小可容;友如犯義,必大乃棄。友之樂多於義,不可久友也。忍友之惡,便以他惡為己惡焉。我所能為,不必望友代為之。友者古之尊名,今出之以售,比之於貨,惜哉!友於昆倫邇,故友相呼謂兄,而善於兄弟為友。友之益世也,大乎財焉。無人愛財為財,而有愛友特為友耳。今也友既沒言,而諂諛者為佞,則惟存仇人,以我聞真語矣。設令我或被害於友,非但恨己害,乃滋恨其害自友發矣。多有密友,便無密友也。如我恆幸無禍,豈識友之真否哉!友之道甚廣闊。雖至下品之人,以盜為事,亦必似結友為黨,方能行其事焉。視友如己者,則遐者邇,弱者強,患者幸,病者愈,何必多言耶!死者猶生也。我有二友,相訟於前。我不欲為之聽判,恐一以我為仇也。我有二仇,相訟於前,我可猶為之聽判,必一以我為友也。信於仇者,猶不可失,況于友者哉!信於友,不足言矣。友之職,至於義而止焉。如友寡也,予寡有喜,亦寡有憂焉。故友為美友,不可棄之也;無故以新易舊,不久即悔。既友,每事可同議定,然先須議定友。友於親,惟此長焉。親能無相愛,親友者否。蓋親無愛親,親倫猶在,除愛乎友其友,理焉存乎?獨有友之業能起。友友之友,仇友之仇,為厚友也。吾友必仁,則知愛人,知惡人,故我據之。不扶友之急,則臨急無助者。俗友者,同而樂多於悅,別而留憂;義友者,聚而悅多於樂,散而無愧。我能防備他人,友者安防之乎?聊疑友,即大犯友之道矣。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為事有成矣。友字,古篆作?,即兩手也,可有而不可無。朋字,古篆作羽,即兩习也,鳥備之方能飛。古賢者視朋友,豈不如是耶?天下無友,則無樂焉。以詐待友,初若可以籠人,久而詐露,反為友厭薄矣。以誠待友,初惟自盡其心,久而誠孚,益為友敬服矣。我先貧賤,而後富貴,則舊交不可棄,而新者或以勢利相依。我先富貴,而後貧賤,則舊交不可恃,而新者或以道義相合。友先貧賤,而後富貴,我當察其情,恐我欲親友,而友或疏我也。友先富貴,而後貧賤,我當加其敬,恐友防我疏,而我遂自處於疏也。夫時何時乎?順語生友,直言生怨。視其人之友如林,則知其德之盛。視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則知其德之薄。君子之交友難,小人之交友易。難合者難散,易合者易散也。平時交好,一旦臨小利害,遂為仇敵,由其交之未出於正也。交既正,則利可分,害可共矣。我榮時,請而方來,患時不請而自來,夫友哉!世間之物,多各而無用,同而始有益也。人豈獨不如此耶!良友相交之味,失之後愈可知覺矣。居染廛,而狎染人,近染色,難免無污穢其身矣。交友惡人,恆視聽其醜事,必習之而浼本心焉。吾偶候遇賢友,雖僅一抵掌而別,未嘗少無裨補,以洽吾為善之志也。交友之旨無他,在彼善長於我,則我效習之;我善長於彼,則我教化之。是學而即教,教而即學,兩者互資矣。如彼善不足以效習,彼不善不可以變動,何殊盡日相與遊謔而徒費陰影乎哉?無益之友,乃偷時之盜。偷時之損,甚於偷財。財可復積,時則否。使或人未篤信斯道,且修德尚危,出好入醜,心戰未決,於以剖釋其疑,安培其德,而救其將墜,計莫過於交善友。蓋吾所數聞、所數睹,漸透於膺,豁然開悟,誠若活法勸責吾於善也。嚴哉君子!嚴哉君子!時雖言語未及,怒色未加,亦有德威,以沮不善之為與?爾不得用我為友,而均為嫵媚者。友者,相褒之禮易施也,夫相忍友乃難矣。然大都友之皆感稱己之譽,而忘忍己者之德,何歟?一顯我長,一顯我短故耳。一人不相愛,則耦不為友。臨當用之時,俄識其非友也,愍矣!務來新友,戒毋諠舊者。友也,為貧之財,為弱之力,為病之藥焉。國家可無財庫,而不可無友也。仇之饋,不如友之棒也。世無友,如天無日,如身無目矣。友者既久,尋之既少,得之既難,存之或離於眼,即念之於心焉。知友之益,凡出門會人,必圖致交一新友,然後回家矣。諛諂友,非友,乃偷者,偷其名而僭之耳。吾福祉所致友,必吾災禍避之。友既結成,則戒一相斷友情。情一斷,可以姑相著,而難復全矣。玉器有所黏,惡於觀,易散也,而寡有用耶。醫士之意,以苦藥療人病;諂友之向,以甘言干人財。不能友己,何以友人?智者欲離浮友,且漸而違之,非速而絕之。欲以眾人交友則繁焉,余竟無冤仇則足已。彼非友,信爾,爾不得而欺之。欺之,至惡之之效也。永德,永友之美餌矣。凡物無不以時久為人所厭,惟德彌久,彌感人情也。德在仇人猶可愛,況在友者歟?歷山王大西域古總王值事急,躬入大陣。時有弼臣止之曰:「事險若斯,陛下安以免身乎?」王曰:「汝免我於詐友,且顯仇也,自乃能防之。」歷山王亦冀交友,賢士名為善諾,先使人奉之以數萬金。善諾怫而曰:「王貺吾以茲,意吾何人耶!」使者曰:「否也,王知夫子為至廉,是奉之耳。」曰:「然則當容我為廉已矣!」而麾之不受。史斷之曰:王者欲買士之友,而士者毋賣之。歷山王未得總位時,無國庫;凡獲財,厚頒給與人也。有敵國王富盛,惟事務充庫,譏之曰:「足下之庫在於何處?」曰:「在於友心也。」昔年有善待友而豐惠之,將盡本家產也,傍人或問之曰:「財物畢與友,何留於己乎?」對曰:「惠友之味也。」別傳對曰:「留惠友之冀也。」意俚異而均美焉。古有二人同行,一極富,一極貧。或曰:「二人為友,至密矣。」竇法德古者名賢聞之曰:「既然,何一為富者,一為貧者哉?」言友之物,皆與共也。昔有人求其友以非義事,而不見與之,曰:「苟爾不與我所求,何復用爾友乎?」彼曰:「苟爾求我以非義事,何復用爾友乎?」西土之一先王,曾交友一士,而腆養之於都中,以其為智賢者,日曠弗見陳諫,即辭之曰:「朕乃人也,不能無過,汝莫見之,則非智士也;見而非諫,則非賢友也。」先王弗見諫過,且如此,使值近時文飾過者,當何如?是的亞是北方國名俗,獨多得友者,稱之謂富也。客力所西國王名以匹夫得大國。有賢人問得國之所行大旨,答曰:「惠我友,報我仇。」賢曰:「不如惠友而用恩,俾仇為友也。」墨臥皮古聞士者折開大石榴。或人問之曰:「夫子何物,願獲如其子之多耶?」曰:「忠友也。」萬曆二十三年,歲次乙未,三月望,大西域山人利瑪竇集。&
多羅菩薩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subst:請在等號後輸入,沒有某項則留空 |題目=多羅菩薩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章節= |時代=民國 |作者=沙門勇勝 |第二個作者= |第三個作者= |發布者(法律用)=P.G. |翻譯者= |註釋= }}多羅菩薩法門修持課儀略錄沙門勇勝 輯&謹依《聖多羅菩薩經》略錄多羅菩薩法門修持課儀,功德利益與修持方法如《聖多羅菩薩經》云:一、彼聖多羅菩薩即是諸佛如來之慈心;二、是大明王,降魔最勝;三、是大持明、是大輪王,廣顯甚深具大勢力。四、此多羅菩薩一百八名及陀羅尼,過去、未來諸佛已說、當說,為一切眾生利益悲愍故。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至誠心,於清旦時,或為自他,誦此多羅菩薩一百八名并陀羅尼,乃至默念。六、或用匹帛為[幀],或於淨壁,依法以最上妙色畫菩薩像,或用檀香木作菩薩形,以清淨心隨意成辦。七、然後於菩薩像前,設種種供養,一日三時合掌作禮,依法至心而作觀想,誦此一百八名及陀羅尼。八、此多羅菩薩具大勢力,最上吉祥,永銷諸罪,善破魔軍於初中善,而能施彼成就之法。九、若復有人發至誠心,持念一遍、七遍乃至二十七遍,當念誦時不闕文句,是人一切富貴吉祥之事及成就法隨願獲得,永無障礙,得諸賢聖隱其本身常作擁護,又復得天龍夜叉、釋梵護世、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并母鬼主、大黑天神、頻那夜迦、慶自在天等,乃至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一切忿怒王、大威德明王等,咸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具於諸佛菩薩之行,當生蘇珂嚩帝佛剎。」註一:【幀】:經作:[巾*(穴/登)],音作:箏,《文字指歸》云:『開張畫繒也。』註二:【蘇珂嚩帝佛剎】:即極樂佛國。&◎南無多羅菩薩 (三稱)&◎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是多羅菩薩 本從阿字生 或生諸行相 不生亦不滅 是相如虛空 虛空性生故隨應現本相 相一多無礙 色相現無邊 善寂體純一 常現幻化相 密語真實語攝大真實理 真實行常行 施於無所畏 寂靜常除恚 離諸怖畏苦 善破煩惱籠能解三有縛 苦海悉永離 成就法能為 自他俱成就 唯施最上法 總持自在王亦從總持生 施總持大義 相應大自在 心意具相應 不即相應相 相應相不離定意常不動 有動皆寂然 常處蓮華座 亦從蓮華生 目淨如青蓮 常為眾生目清淨最殊妙 慈眼視眾生 佛慧眼無漏 具純一大悲 常發大悲心 常行大悲行亦從大悲生 常具大悲心 難伏垂悲愍 以悲普遍降 所有苦惱者 除苦令歡喜法施甘露味 濟苦獲安樂 苦海意清涼 是名自在母 普世為照耀 妙容熾盛光眾寶珠髻冠 清淨光圓滿 摩尼真珠飾 髮髻色紺青 螺文相右旋 莊嚴無為體不善者令善 一切願皆圓 無喻莊嚴身 善意亦善逝 寂靜常安樂 大力如意通六念具六通 得諸波羅蜜 善說四諦法 開迷大辯才 幻化苦海中 現行幻化相持劍破煩惱 弓箭與三叉 鉢致仗及槍 都摩囉爍帝 沒誐囉金剛 種種諸器仗觀視所持箭 悉施無所畏 手擲金剛杵 現作無礙通 能伏外敵軍 表剎現幢相具大智慧力 善破勇猛軍 諸闇煩惱銷 魔冤賊悉破 如日銷昏冥 是為上最勝善度輪迴海 最上大吉祥 實際住唯真 名聞稱普遍 常施愛敬願 自勝復勝他歡喜施常行 微妙最善寂 是即如來智 普仰如意珍 戒相具足持 以戒行正道梵音甚微妙 三世最上音 微妙一響聲 如虛空大藏 善生諸世間 無諍依怙者三乘為依怙 依行行三乘 解脫三乘教 諸佛依三乘 五面亦五眼 依五智性生正覺成菩提 即是大正道 一切種種相 殊妙清淨身 皆隨應現生 照世如宿曜自能達彼岸 亦善度他人 隨意化百千 巧攝諸善義 百千福具足 純一化世間善捨一切財 種種幻化相 世間大自在 吉祥諸天尊 持妙青色蓮 具戒施諸願樂善常寂靜 大靜慧焰光 諸惡障永除 是一切魔主 度難與安樂 無等平等心鬪諍悉永除 善離怖畏死 部多主宰母 示作夜叉王 現身為大龍 具百頭千目百舌大惡相 真實無畏心 勝種具百千 地天善持世 常樂無畏語 疾疫毒永除殊妙大光明 無垢常清淨 一切世間母 持法利世間 最勝灌頂王 所作皆已辦具十波羅蜜 十地位常居 藏顯十法乘 十大真實理 住十金剛句 表剎十法成十智除闇冥 觀世自在眼 具大妙色相 等虛空無邊 或現五通仙 具戒自在相離欲身應供 寂靜道常安 正覺所讚揚 是多羅菩薩 (一遍或隨力)&◎聖多羅菩薩陀羅尼那莫三滿多那哩始毘藥 薩哩嚩怛他誐帝毘踰 阿囉曷訥毘藥 三藐三沒提毘藥 那謨婆誐嚩帶曳 阿哩也多囉曳 唵薩哩嚩怛他誐多 怛他多部多酤致 波哩戍提沒提薩哩嚩怛他誐多 薩哩嚩達哩摩多 誐誐那阿末囉尾戍馱達哩摩帝 摩賀那野波哩嚩哩莎賀 (三遍或隨力。若樂念《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中之多羅菩薩陀羅尼,可於此聖多羅菩薩陀羅尼後,加念:「娜慕囉怛娜怛囉夜耶。娜莫阿利耶嚩魯吉帝濕嚩囉耶。冒地薩埵耶。摩訶薩埵耶。摩訶迦路尼迦耶。怛姪他。唵。多唎。咄多唎。咄唎。莎嚩訶。」或念心咒:「唵。多唎。咄多唎。咄唎。莎嚩訶。」三遍或隨力。若欲念梵音者,可依梵音念誦。)&◎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此迴向偈一遍。若求生淨土者,可改念弘一大師重編之「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普利一切諸含識。」等迴向偈。)
快乐的时候最孤独
&&&&&& 在一个基督教禁止娱乐的日子,有一个青年教徒不甘寂寞去玩高尔夫球。另外一个虔诚的教徒心理很不平衡,他跑去问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违禁者呢?上帝很平静地说,我会惩罚他的。&&&&&& 然而,那个玩球的青年却越玩越高兴,连连进球。这时,另外那个教徒开始着急了,他又问上帝,你为什么还不惩罚他呢?上帝仍然很平静地回答,我会惩罚他的。最后当玩球的教徒一杆能打进洞十八个球时,仍然不见上帝有什么动静。另外那个教徒已经忍无可忍了,他质问上帝,他玩得如此顺心快乐,你怎么就不惩罚他呢?这回上帝才说,我已经给他惩罚了。你看他那么为自己的成功而快乐着,有谁与他分享呢?&&&&&& 原来,我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上帝给予的孤独的惩罚啊!是上帝就该如此公平呢?还是人情原本这样冷漠?想想我们自己,在成功与快乐的时候,除了我们的至亲还有几人能与我们共同分享那份快乐呢?&&&&&&& 其实,人们在痛苦的时候最喜欢独处,他不想让外界知道他的苦闷忧愁。而在快乐的时候,生命却会充满无限的张力,他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分享他的志得意满。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的成功与快乐。这也许就是那种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吧?中国有句老话&富贵不还乡,等于衣锦夜行&,这句话已经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心态: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谁都喜欢张扬自己的优秀。在某种程度上说,人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的,他需要被社会认可,被周围人肯定、赞赏。需要自身的光环能与外部世界相互映照。&&&&&& 遗憾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快乐大多时也只属于我们自己,很少有谁愿意与你分享跟他毫不相干的快乐。所以,我们往往在最快乐的时候也会感到格外的孤独。我们会很可悲地发现,有些人能接受你的痛苦,能为你的痛苦表示极大的同情,却无法接受你成功时的快乐与幸福。&&&&&& 我想,如果有人问上帝:&我一直视朋友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我能为所有成功的人鼓掌叫好,我从不嫉妒他人的快乐。你会给我什么奖励呢?&&&&&&& 上帝一定会这样回答:&你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的那种境界,就是我给你的最高的奖励。&&&&&&& 是啊,当我们快乐着别人的快乐的时候,我们已经活在了一种境界中,那境界就是我们面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真诚与平和的心态。
城南旧事 1983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但这又不尽然,因为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城南旧事"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事情了。她有着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旧事",是他们记忆&中挥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们情感深处发酵过的一坛陈年老酒,所以他们用自己的心滋润着孕育着那段"城南旧事"。  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忏悔意识来追忆,而是以一种豁达从容的祥和心态来体味。所以影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都&保存了一份难得的温馨:像学校的阵阵钟声和孩子们的阵阵歌声,还有那辘轳井,那水车,以及在烈日下吐着舌头的狗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他们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
總統要求修憲以保衛婚姻
作者:喬治·W·布希
美國總統在日,於「Roosevelt Room」做的簡報。(UTC+10)上午10:43開始,10:48結束。
原文為英文。本文由維基文庫用戶翻譯(GFDL)。
早安。八年前,國會通過了「」,並經由前總統柯林頓簽署。本法案為聯邦法律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法定結合。本法案在眾議院以342票對67票通過,在參議院以85票對14票通過。這些國會的投票以及38個州通過的類似的法律顯示了我國對於保衛婚姻制度的一致而壓倒性的共識。最近卻有些激進的法官和地方官員積極的想重新定義婚姻。在,四個最高法院的法官表示今年五月將會下令要求發佈結婚證書給同性別的申請者。在,市政府將要發佈上千份結婚證書給同性別的人,違背了關於家庭的法律條文。那條法律明白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是由加州選民壓倒性的投票通過的。新墨西哥州的一個郡也發佈了結婚證書給同性別的申請者。儘管已經採取應對措施,我們可以預期還會有更多判決、訴訟、挑戰,造成更多的疑慮。在兩百年的美國,以及數千年的人類經驗之前,少數的法官和地方官員想要改變人類最基礎的制度。這些行動已經在這個必須嚴明界定的議題上造成困惑。這麼重要的事一定要傾聽人民的意見。如果我們要防止婚姻的定義從此改變,我們一定要發動來保障美國的婚姻制度。我們需要有力、明確而民主的行動。因為在某些州或城市重新定義婚姻的嘗試將會嚴重的影響全國。憲法規定各州要認可其他州的法律相關紀錄。企圖改變婚姻定義的人會以此為據,要求所有的州承認在美國境內任何地方完成的。國會嘗試在婚姻防衛法中處理這個問題,規定各州沒有必要承認其他州對婚姻的定義。我的行政部門也會捍衛這個法案。但是沒有辦法保證婚姻防衛法本身不會被激進派的法院推翻。如果推翻了,那麼所有的州都會被迫承認波士頓或是舊金山的官員承認為婚姻的任何關係。更進一步說,即使婚姻防衛法沒有被推翻,這個法案也沒有保障任何州或城市內的婚姻定義。基於以上理由,必須以修憲來保衛婚姻。修憲是很嚴重的事。而保存婚姻具有國家級的重要性。一男一女的聯姻是歷史最悠久的人類制度,所有文化跟宗教信仰都推崇鼓勵。世世代代的經驗教導人類,一男一女對彼此愛與扶持的承諾是兒童福利和社會安定的動力。婚姻不可能跟其文化、宗教與自然根源分離而不減弱其帶給社會的正面影響。政府藉著認可、保障婚姻的定義,維護了全民利益。今天我要求國會盡速通過定義、保衛婚姻為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結合,修憲案,並且盡快交給各州承認。這個修憲案應該保衛婚姻,並且留給州的立法部門定義婚姻以外其他法定關係的自由。美國是個自由的國度,政府對我國公民生活的影響受到限制。但是對自由的承諾並不強迫重新定義我們最基本的制度。我們的政府應該尊重每個人,並且保障婚姻的制度。這兩項責任間沒有矛盾。我們應該不帶憤怒或挖苦而對國家有意義的進行這項困難的辯論。面對未來,讓我們懷著善意和莊重來協調各種強烈的信念。謝謝。
[]外部連結
(英文。白宮提供)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蛤蟆出席阅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