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姓纪的空军女师长师长

我国首位空军女师长任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程晓健作为中国空军第一位女师长,驻蓉运输航空兵某师师长程晓健已被提拔为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这一消息由解放军唯一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军网证实。中国军网6月23日报道称,6月16日下午,成空副参谋长程晓健在辅导授课结束后与学员们一起探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础,使大家对“严”字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公开消息显示,现年52岁的程晓健是山东济南人,1981年成为中国空军第五批女飞行学员,先后飞过6种机型,安全飞行3240多小时,多次出色完成战斗空运、军事演习等任务,历任航空兵团副团长、航空兵师副参谋长、指挥所副参谋长、航空兵师副师长等职。新华网日刊发《“我能飞多久,就要飞多久!”——记中国空军首位女师长程晓健》的文章称,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在中国拉开序幕,程晓健作为中方空军代表和中方四机编队的第二架飞机机长,参加了这次演习。2009年,中国空军特级飞行员、46岁的程晓健被任命为驻蓉运输航空兵某师师长,成为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空军出现的第一位女师长。新华网上述文章称,在程晓健担任师长后不久,这个师开始接装某中型运输机。程晓健带领部队,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相继建立完善了17项安全措施和外出驻训任务规定,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新装备的首飞。另有公开资料显示,在28年的飞行生涯中,程晓健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1990年被评为“全军妇女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空军优秀飞行员,2004年被评为空军优秀参谋人员,2007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是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军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honeyzh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空军首位女师长晋升副军级 成空副参谋长_西陆网
陆省三,,抗日将领,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鲁东地区工委书记,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
日,彭丽媛启蒙老师王音璇病逝,享年77岁。10月14日是王音璇老师的追悼会,国家主席夫人彭丽...与 文章关键字:
相关的新闻
网友点击排行百家姓有姓纪的吗?
百家姓有姓纪的吗?
没有

芦笛捷报还,天子威德传,鹏有乾坤志,留名丹史间。
邮箱: 链接:http://user./
纪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2位。作为姓氏的“纪”读音应为“几(Ji,三声)”,但现在一般都读作“季(ji,四声)”。
姓氏源流  纪(Jǐ)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 纪姓祖先炎帝氏》所载,西周初年,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i省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   2、上古有纪族,伏羲氏之臣有纪侗,即其族。舜未为帝时,有师名纪后,也是古纪族后人。迁徙  纪姓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台湾是第七十一大姓。纪姓是炎帝的后代,传说纪姓先祖在纪地(今山东寿光南纪台村一带)建立诸侯国纪国,在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攻灭,纪国的公卿后代遂以国名“纪”为姓,以做纪念。纪姓后来在甘肃天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天水望。唐宋间,纪姓向沿海迁移,明清时候,更进一步向台湾迁移,逐渐发展成为大姓。
分布  纪姓现遍居全国各地,海外也有分布。据2006年数据,大陆纪姓按人口数排名157。一支于明末清初迁居台湾,据1978年统计,“纪”为台湾第71大姓。   潮汕纪姓的族谱和辈序   族谱是以记载一个姓氏的祖先名讳,及家族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献。国史、方志和宗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族谱产生于夏朝,到了汉朝,族谱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崇尚的宗族文化。以后,随着封建门第制度法律化,官修世族大地主的合谱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唐朝中期,族谱由以前的官修合谱逐步转向私家修谱而兴盛起来。宋朝受“三纲五常”的宗法伦理思想支配,私修族谱逐步普及和完善。明、清至民国,宗族活动盛行,私修族谱有增无减。 潮汕纪姓在正史上不见经传,各县志、府志少有留名。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始祖纪恩在潮州府任通判、中宪大夫的时间较短,当时又是南宋末年,战乱不断。元兵进入潮州城后烧杀抢掠,南宋末年潮州府的档案材料大多毁于战火。第二,潮汕纪姓七百多年来少有大富大贵者,也少有名人。所以,族谱成为延续潮汕纪姓家族史料的重要载体。目前,潮汕地区留下了族人自编的五本老族谱:   (1)现存最早的族谱有嘉靖14年(1536年),九世孙纪朝武修的《潮州纪姓源流录》,该族谱序云:“旧有谱志,遭厄运罹海寇,谱斯失矣,然幸存渔湖一谱不泯”。在1536年以前就已有旧谱存在,但修于何时不明。   (2)明万历辛亥年(1611年)4月,十一世孙纪毓初主修的《达濠纪氏族谱》,附有“万历辛亥岁贡进士知潮阳县丞事凌志尹赠”的“毓初公族谱序”。(3)“永历癸巳岁(1662年)4月,十四世孙纪魁黄主修的《重修族谱》,并写有序文。   (4)清乾隆年间十七世孙纪文征编的《贵政山纪氏族谱》。   (5)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七世孙纪振位于浮西写的《潮汕纪氏始祖宋元宠纪公族谱》。   这五本族谱的序文对始祖纪恩的简历记载雷同。由于历代常有续修族谱,潮汕纪姓家族史料才得以长存,从一世祖纪恩开始,至今世系宗支清晰,辈序分明。2002年10月,官埭纪氏大宗祠重新修订了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纪氏祖谱》。这次祖谱续修,核对了潮汕纪姓始祖纪恩生化时间,辩正了宋时的地名、官职,解决了纪恩为何立籍鸥汀背的疑问,确定了洪氏妈的存在问题,补充了历史的史实,增强了始祖纪恩生平事迹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对于潮汕纪姓的迁移,搜集有关史料,写出前辈不敢写之事实,把被颠倒的历史纠正过来,澄清了传说中的谬误。   全国许多地方,现在还存有纪姓族谱,部分族谱名称如下:   1、河北文安《纪氏家谱》不分卷,纪昌期(清)等修,清道光间刻木;   2、河北文安《纪氏家谱》不分卷,纪英培、纪文浚等(民国)重修,民国五年(1916)序,石印本;   3、河北献县《景城纪氏家谱》十八卷,纪昀(清)纂修;   4、江苏镇江《润东彪社纪巷纪氏十修宗谱》十卷,纪崇国纪崇祥等(清)重修,清光绪元年(1875)行素堂木活字本,扉页作《润东纪氏家乘》;   5、江苏镇江《润东云山纪氏宗谱》十二卷,纪崇义等(清)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   6、浙江松阳《高阳纪氏宗谱》不分卷,纪堂(民国)撰序,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   7、福建同安《龙安纪氏重修族谱》,纪为果(清)修,清乾隆元年(1736)修,民国间重钞本;   8、江西临川《纪氏敬义堂世次录十卷》首二卷,纪大奎(清)编,清咸丰二年(1852)敬义堂刻本;   9、江西临川《纪氏敬义堂世次录节钞》,纪慎斋(清)撰,务本堂钞本;   10、湖南长沙《湖南纪氏族谱》(四修)含长沙支族澧县支族十四卷,纪涤夫(民国)主修 ,民国三十七(1948)木刻本;   11、《台闽高阳纪氏宗谱》,纪竹林等修,民国83年(1994年);   12、《九龙纪氏总谱》,台湾纪肇廉修;   13、陕西彬县《纪氏宗谱》,1719年版本;   14、陕西彬县《纪氏宗谱》,1945年续本;   15、陕西彬县《纪氏宗谱》,1998年修订本;   16、《金陵纪氏宗谱》,1994年续订本。   辈序是用以表明同家族世系血缘秩序和关系的名字序列,又称字辈、字派、行第、派序。在潮汕地区,习惯用“辈序”通称。辈序所用的字组成的词句或诗句,都有特定的含义,一般由始迁祖或族中有学问有名望的人制订,并写入族谱,一字一辈,世次分明,在族内具有权威性。 潮汕纪姓从一世祖纪恩开始,至今七百多年,虽辈序分明,但后来各派系所用辈序序文有差异。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潮汕各地宗亲贤达,云集一地,聚会相议,取当时各地宗亲辈序序文中普遍用及的“明”字为21世,并以该字为首撰就七言诗二句:“明经力穑传家远,睦族敦宗庆泽长。” 作为此后全潮汕纪氏家族21世至34世统一辈序序文。2002年10月续修族谱,根据各地宗亲的要求,官埭纪氏大宗祠理事会委托纪英辉(23世)续撰辈序序文。经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确定在原二句“长”字之后,再增续七言二句:“光焕云屏贞尚衍,德扬瑞彦永隆昌。”作为35世至48世统一辈序。增续后辈序序文如下: 明经力穑传家远,睦族敦宗庆泽长。 光焕云屏贞尚衍,德扬瑞彦永隆昌。意思是:通晓古圣先贤的经书术数,努力于耕耘收种,这样的训导要在家族中永远传下去。和睦敦厚宗亲族谊,欣庆先祖的恩德长久福荫子孙。要光耀我纪氏先祖,把先祖的贞德节操崇尚延续下去。以先祖的贞德传统造就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才德杰出人才。这样,我们的宗族便能永远地兴隆昌盛。
历史名人  纪 昌:纪昌者,又学箭于飞卫……著有《列子·汤问》 。   纪 信:今四川省西充县关文镇扶龙村人,刘邦起兵抗秦,为部将。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项羽率兵围攻河南荥阳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也筋疲力竭,汉王刘邦十分着急。五月,将军纪信见情况危急,便对汉王说:“事急矣,臣请诳楚。”在征得汉王同意后,由陈平写了一封诈降书,送与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半夜,城中两三千妇女从东门鱼贯而出,络绎不绝,楚兵都拥至东门看热闹,汉王乘机与张良、陈平、樊哙、夏侯婴等数十骑从西门逃出。天明,纪信扮汉王乘龙车出城受降。项羽发现被骗,下令将士齐集火炬,烧毁龙车,纪信全然不惧,于烈火仍大骂项羽的残暴。纪信死后,被葬在荥阳城西孝义堡。刘邦建立汉朝后,特在他的家乡置安汉县(今西充县),以资纪念。后人感其英勇忠义,把纪信诓楚的史实编成戏剧《纪信替死》,搬上舞台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时,亦把纪信的家乡安汉,称之为“忠义之邦”。   纪 昀:字晓岚,晚号石云。清朝河间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他贯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库全书》总纂,校订整理,每书悉作提要,冠诸卷首。未著录者则为存目。主持编纂工作20余年,一生精力,备注于此。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书7种。   纪 政:女,台湾新竹人。在竹南中学时,首次代表原校参加运动会,夺得跳高金牌。高二时,以体育成绩特优,获“教育部”准许出国深造。1963年赴美,1973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工艺大学,获体育学士学位。年任美国加州瑞德兰大学男子、女子田径教练兼女子体育组主任。1976年返台,任“中华民国田径协会”总干事。1980年当选“立法委员”。1983年再次当选“立法委员”,并任启智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纪政在月间,先后6次破、1次平短跑世界纪录,被誉为“东方羚羊”。.   纪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人。 其夫早丧,映淮不再嫁,以守节闻。   纪玉良:海京剧院老生演员,生于1917年,卒于2002年,原名纪云峰,曾用名纪应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爱京剧,中学时代向魏公陶学戏,1936年拜马四立为师学老生,1937年下海,边习艺边演出,期间向陈秀华、瑞德宝、张少甫等学艺。1940年与李玉茹、王金璐等中华戏校毕业生搭班赴沪,改名纪玉良。后又与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后同台。1951年参加上海人民京剧团,1955年并人上海京剧院,1971年调到上海“五·七”京训班任教,1978年调回上海京剧院一团。纪玉良宗谭学马,嗓音宽亮,擅演剧目有《将相和》、《武家坡》、《辕门斩子》、《大·探·二》等,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剑波为其首演。   纪登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纪兆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江苏邳州市大胡楼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员.   纪荣旭: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东赵村人,1916年生,1938年赴延安参加抗日,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编入新四军,任排长。指导员等职,后担任新四军《江淮画报》记者,解放战争参加渡江战役。革命胜利后,任青岛警备区保卫科长、济南军区军事检察院院长。1964年转业到山东省无线电厂任党委书记。   1990年12月去世。   纪亭榭少将   纪亭榭(1914-——),黑龙江省东宁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1总队总队长,晋察冀军区第5军分区参谋长,第1军分区3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公安局保安大队大队长,张家口军警联合处处长兼卫戍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察哈尔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兼武装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独立旅旅长,华北军区直属第209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副参谋长、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天水古称秦州。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汉设陇西郡、北地郡置天水郡。《水经注》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秦州志》记载:“城前有湖,冬夏无增减,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后废。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省蠡县南),相当今河北保定市、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改为郡,还治高阳。隋开皇以后废。   平阳郡:汉置平阳郡,治所现在山西省临汾市。   2、堂号   高阳堂:原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名字(黄帝→昌意→高阳),汉朝时设有两个高阳县,一属幽州涿郡,二属徐州琅邪郡。晋武帝泰始元(265年)立高阳为郡国,管辖地区在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军师长军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