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53222部队在1979年对越1979越南自卫反击战战中为什么现在查不到?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派了哪些部队_百度知道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派了哪些部队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东线:第一批:于日前进至待机地域,包括4个军、3个地炮师和高炮师、3个铁道兵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完成部署和展开。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进入前沿机场和阵地,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百余艘和作战飞机百余架。
广州军区:41军(军长张序登 政委刘占荣)、42军(军长魏化杰
政委勋 励)、55军(军长朱月华 政委郭长增(代))、广西边防三师、广西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独立第一团,
武汉军区(司令员王必成,第一政委王平,第二政委严政,副司令员周世忠、孔庆德、林维先、李光军,副政委吴瑞山、萧永银,参谋长郑志士,副参谋长唐皎、王子修、崔**,情报部部长梁光烈):43军(军长诸传禹 政委赵盛昌(代))
第二批:武汉军区:54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股票/基金&
揭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十条秘密军规
第1页:红色的禁忌
第2页:不许自伤
第3页:打死不许动
第4页:错一点都不行
第5页:步兵角色的转变
第6页:全民皆兵
第7页:不要搞假的
第8页:小心到底
第9页:创新是战争之魂
第10页:“三不”男子汉
  2月17日是1979年越中边境战争爆发35周年。越共高层下达命令,要求媒体不要大肆报道那场边境战争。
  但老兵吴日灯还是接受了媒体采访,他曾在1979年参加过高平战役,当时年仅21岁。吴日灯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对粮仓和百货商场秋毫无犯,并在门外贴上封条。
  越南老兵也许无意间道出了中国士兵的十条秘密军规。以下是中国老兵对那场自卫反击战的回忆节选。
对越自卫反击战
  (1)红色的禁忌
  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不戴红领章、红帽徽的原因?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三天部队伤亡很大,除了指挥程序有问题外,与佩戴的红领章、红帽徽成为敌人的射击目标点也有很大的关系。后来下令全部取消佩戴红领章、红帽徽,进攻时也不再举着红旗进攻。
  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部队里的一名班长和战士。有一次部队在往前开进的时候,班长叫一名战士背一袋红色的米袋子,这位战士不肯背。班长问他为什么不肯背?他指了指在前面山坡上行进部队,班长一看就明白了。
  原来那红色的领章和红色的帽徽是那么的耀眼,就更别说那迎风招展的红旗了。
  于是班长取了一条备用的绿色军裤,将红色米袋子里的米倒了进去,并将这一发现报告了上级机关。
  上级首长对此非常重视,马上下达紧急命令,红色一律禁忌。红领章、红帽徽和红旗在以后的战斗中就很少出现了。
  后来这个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的事迹。希望在今后的战争中能记住,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读书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连载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50军150师448团8连集体向越军投降真相
日,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广西方向的越南高平市往南40余公里的班英附近担任撤退警戒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50军150师448团2营遭敌伏击,被围部队向上级请示要求全团回援,获得150师师部同意。但是50军驻150师工作组的部署失误,只派1、8连增援,并且命令他们去走小路。其实当时的通信联络并未中断,但结果造成448团共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407。其中最可耻的是448团8连由负责干部冯增敏,李和平带领集体投降。
&&&&战后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杨勇上将亲临总结,50军工作组成员关豁明副军长被撤职,降为正师级,侯培聚副政委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刘忠和副军长被降职。
从战役学上分析:部队被围以后到底应该是集中突围还是分散突围,这完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48团在被打散了以后,有一个营基本上是分散突围,结果与越军一场混战,没有几个被俘虏的,还创造了不错的战绩。相反,而坚持集中指挥突围部队的却出现了成建制被缴械的情况。
越南投降后,冯增敏、李和平被遣返回国后判处有期徒刑。
448团隶属50军150师,可是448团与50军的历史可不在同一轨迹上。50军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60军,属于滇系军阀的滇军。该军在辽沈战役中长春起义后进行整编,部队番号为中国人解放军第50军,50军在朝鲜战场上所向披靡,是最先攻入韩国首都汉城的军队。曾泽生这个军长一直当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尽管是挂名的。
50军后来南下入川,可是随行的只有148师与149师这两个师,把老150师留在了东北的沈阳军区。9师与西藏军区的52师对调防务,同年12月52师改称149师。这样,真正与50军有直接血缘关系的部队只有148师,驻扎在四川崇庆,离都江堰不远。
50军归属四川成都军区以后,成都军区的几个独立团组成了新的150师。448团的前身是成都军区独立一团。虽然团史不可考,但这个团在50年代四川阿坝剿匪的战绩不俗,后来成了成都军区撑门面的部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解放军建设正规化的时候,448团也许是成都军区第一个建设起正规军营的团。1974年成都军区成立步校,那应当是个副军级的建制,448团的驻地相临就是十三军的一个驻地,尽管13军要比50军牛气很多,可他们看着这份待遇是可望不可及。
有一个问题也许能从侧面说明一点什么,据说有几年448团这样一个名气不大的团级部队却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尤其是城市干部子弟很多,搞得谁都管不了。文化大革命时期448团一直没有全训过,每年一般只有最多一个营在全日制训练,其它连队有些在支左,有些在农场,有些在基建或施工。&
这样一支部队战斗力能有多强,也许不敢恭维吧,但这不是448团兵败越南的唯一原因。448团的兵败与当年朝鲜战场的180师的被全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很多网友的帖子里面说由于部队干部惊慌失措,指挥不当,蹊跷的是为何文件中不说明究竟是哪一层部队干部惊慌失措,那一级的部队干部指挥不当。许多靠想当然的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是448团的干部,其实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首先与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60军一样,50军被拆散,149师随13军,150师是作为当时的预备队。本来150师是可以连国门都不用出的,因为整个战事进展顺利,中央军委已经准备班师回朝了。150师入越作战是当时请战的结果,150师入越时无疑是没有充分的作战准备,武器兵员补充都不如其它先期入越作战部队。但是,对于448团最致命的是仓促应战以及没有兄弟部队的协同,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不单单是448团的干部指挥失误,也不是150师的干部战略部署失败这么简单。如果人们翻开历史看一下当年朝鲜战场上60军180师的遭遇,聪明人都可以看出其雷同。两者都是在大军撤退的时候陷入险境的,而两者都是因友邻部队不辞而别之后不知所措的。在朝鲜,是63军的不辞而别为美军包围180师大开门户;在越南,不再是63军,而是43军。我不能武断的说这是决定因素,因为的确有其它部队在相同情况下突围成功的。
但是,在1985年10月全国大裁军的时候,50军与43军被同时裁撤并且番号撤销,多少说明了一点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卫反击战参战部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