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优抚金有变化吗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放假吗_百度知道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放假吗
提问者采纳
国务院通知9月3日放假一天,星期天调休上班,9月4日、5日连休共3天。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必须放,学校开学推迟一天,还要阅兵!共和国的阅兵式必须要看!太壮观!
会的,在九月三号全国放假一天
不放假,我就没放
抗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天安门城楼开始“美容”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天安门城楼开始“美容”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来源:&&日07:32
7月11日,天安门城楼前搭起了脚手架和围挡,开始进行整体粉刷维修,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到来。
(责编:单芳、陈悦)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图片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抗战故地行 系列报道 商丘网
  ■包括商丘抗战纪实和全国抗战故地行大型采访活动,寻找、关爱抗战老兵爱心行动,树立抗战纪念碑,举办抗战文物展,举办纪念抗战胜利书画展等
  ■在接下来两个多月时间内,本报将派出4路12名记者,分赴东北、山陕、京津、冀鲁豫和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实地采访
  为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到来,京九晚报昨日在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启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用笔墨去还原历史,激励国人以爱国之情筑牢中华强国之梦。
  京九晚报创刊于日,如今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14个年头。自2003年以来,晚报编委会每年都要策划大型采访活动,成功举行了西藏行、京九行、商丘边界行、汶川地震灾区行、淮海战役故地行、连霍行、革命圣地行、“天南地北新商人”、隋唐大运河行、“溯源母亲河”等一系列大型采访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相关报道
  ■包括商丘抗战纪实和全国抗战故地行大型采访活动,寻找、关爱抗战老兵爱心行动,树立抗战纪念碑,举办抗战文物展,举办纪念抗战胜利书画展等
  ■在接下来两个多月时间内,本报将派出4路12名记者,分赴东北、山陕、京津、冀鲁豫和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实地采访
  有些历史不能忘记,即使时间已经走过了整整70年。为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到来,京九晚报昨日启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用笔墨去还原历史,激励国人以爱国之情筑牢中华强国之梦。
  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庄严肃穆。昨日,京九晚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在这里启动。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商丘日报社社长刘道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郭文剑,商丘日报报业集团调研员房诗唐,夏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段玉忠,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商丘日报副总编辑、京九晚报总编辑张浩哲及参加启动仪式的嘉宾、记者参观了纪念馆,并向彭雪枫将军塑像敬献花篮,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
顽强抗日 商丘人民浴血奋战7年多
彭雪枫:人民的英雄,不朽的丰碑
日军进犯 铁蹄践踏永城
遭袭后杀人泄愤 日军血洗俩村庄
鬼子突袭太丘集 千年古镇遭蹂躏
鬼子血洗夏邑 疯狂屠戮百姓
日寇灭绝人性
血洗毛囟鸭屠夏瞎
鬼子见人就杀 睢县尸山血海
郑廷珍:柘城将军血染忻口
民族英雄鲁雨亭 改旗易帜为抗日
中州王飞霄 肝胆硬如铁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豫东抗日游击队 杀倭除寇逞英豪
死就死了,死也不能当亡国奴
老军人赵百廉忆战斗故事
一门多忠烈 抗战“杨家将”
抗日军民 地道战术歼日寇
85岁老兵 守护25年谱忠诚
钢筋铁骨贾兼善 视死如归不屈服
孙端夫:出生在贾寨的开国少将
15名日本侵华老兵的忏悔
一位“七七事变”亲历者的控诉
“九?一八”,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哈尔滨保卫战:
东三省沦陷前的最后抗争
罄竹难书“七三一”
刺刀下的伪满洲国 暗无天日13年
喜峰口战役:大刀痛饮日寇血
受审沈阳,日本战犯低头认罪
西安事变:民族存亡下的大义抉择
永放光芒的洛川会议
瓦窑堡会议:吹响民族抗战的号角
延安:革命的大本营 抗战的心脏
八路军总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脏
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
百团大战: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
太原保卫战:三天四夜的殊死搏斗
忻口战役:国共携手抗日
的成功典范
夜袭阳明堡机场
八路军创造世界军事奇迹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的民族英雄
激战黄土岭
日军“名将之花”命丧太行山
狼牙山五勇士 视死如归壮河山
冉庄地道:抗击日寇的“地下长城”
白洋淀雁翎队:
芦苇荡中的抗战奇兵
台儿庄大战:
中国正面战场的首次大捷
刘老庄战斗,
82勇士血战1600日伪军
新四军的铁血抗战史
潜伏魔窟的“传奇司令”汤景延
四行仓库保卫战:
一场向全世界直播的战争
淞沪会战:一寸江山一寸血
南京保卫战:抗击日寇的慷慨悲歌
南京大屠杀:整个城市尸山血海
揭秘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证据
吴先斌和他的民间抗战博物馆
武汉会战:抗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中山舰与6架敌机激战75分钟
宜昌大撤退:
保留中国抗战工业命脉的壮举
石牌保卫战:二战最大规模白刃战
重庆空战 虽败犹胜的抗战
军魂张自忠:裹尸马革南瓜店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网站联系电话:上传时间:
陕西抗战老兵营协税新村广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年活动记实
与文化站周站长联系,叫上陈长保和邓兴军,来不及吃早饭,买了几个馒头,就匆忙到新村广场.八点以后开始布置会场,约十点基本布置好了.七个抗战老兵陆续到了,年龄最大的吴坝的苏宗有,年龄已经九十五了.最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梁山镇敬老院送来位五保老人,竟然是位百岁老人,1932随徐向前参加红军.
因为临时增加老兵,不在计划之列,我于是告诉汉中王总,由他准备慰问金和慰问品,不让这位资格最老和功勋卓著的老英雄,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年受到委屈.非常高兴,抗日名将高桂滋之女高士洁如约到会,与她父亲老战友,17军252团长岳英贤之子岳抗生第一次见面,回想中条山浴血抗战九死一生,热血沸腾情同手足.记者纷纷为抗战英雄后代见面,拍照留影无限感慨.好在綬帶和纪念章都有宽裕,王总又买了一朵大红花,整个慰问和纪念活 动温馨热烈,始终在欢快的乐声中,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氛.
由于洋县堵车,开会时间推迟半小时,翟正理一一介绍七位抗战老兵,张老师补充介绍老红军.高士洁介绍十七军,在中条山浴血抗 战.老八路和抗战老兵,还唱了几首抗日歌曲,中气十足斗志昂扬,受到与会群众热烈鼓掌.下午2时,为纪念抗日胜利七十年,全国唯一汉调桄桄戏剧团,为抗战老兵演出精彩剧目.
来不 及看老红军的详细资料,从他给秦基伟夫人写的材料看,说他三年困难时期任陕西省委副书记 另文称書记处书记 兼西安市委书记,不顾个人安危为关中饥饿百姓开仓放粮三十八万斤,因此被判刑十年,关中百姓为他鸣不平,上书减刑四年.
参加八年抗战,这位老红军自不待言,据陪同的人说,他身负枪伤数十次,至今背部子弹还用钢板固定,腹部还有一段移植动物的肠子.如此战功赫赫,赈救灾民冤案还未平反,十年浩劫又惨遭迫害.他有口难辩,自杀未成遂隐居山林,辗转梁山现在敬老院生活.了解他的老首长先后去世,他只好给秦夫人写信,年过百岁风烛残年,不知能否亲见昭雪.
我们嘱咐老红军的外甥,先把红军抵达陕北之后,你舅父在何部队,经历过什么战役,直到抗战胜利的经历写出来,我们先通过陕西抗战老兵营,走访填报按照抗战老兵得到政府和民间优抚.同时,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向相关部门直到中央,反映老红军救济饥民反遭打击的冤案及文革迫害.相信以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必将为百岁老红军平反昭雪,褒奖舍已为民的老共产党员.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
当前位置:&&
共同的历史 永远的记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英烈祭
这是几名抗战老兵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的牺牲军人纪念碑旁(日摄)。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来凤山北麓,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腾冲国殇墓园是在全国建立最早的抗战烈士陵园,也是滇缅战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抗日战争陵园。新华社记者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 清明时节雨纷纷,洒落在曾经被抗战英烈鲜血浸染的大地上。
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牺牲、死难者高达3500万人。
英勇的呐喊已经沉寂,壮烈的牺牲也已远去。回望历史,面对未来,一种激越而凝重的血液仍在我们心中流淌。
2015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们为先烈默哀,向历史致敬!
&父亲,我回来看您了&&&
清明的雨水打在脸上,与泪水一起流淌。浙江泰顺县雅阳镇国岭村,有一个&维亮亭&,亭畔有一棵四人抱的大枫树,83岁的王美蕉每次用手轻抚树干,都感觉它是父亲王维亮用血肉浸润生长起来的。
日,大雨。中共地下党员、代理嘉兴县政务的王维亮率同志转移途中遭遇日军,一行13人全部被俘。日寇先是巧言诱降,继而用尽酷刑。嘉兴新塍镇人至今还传颂着王维亮就义前的慷慨陈词:&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卖国求荣我做不到。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王维亮牺牲得十分惨烈:日寇先用大刀断其双臂,再挖心剖腹,然后把躯体斩成三段&&
父亲牺牲时,王美蕉只有2岁。自记事起,她就开始&寻找&父亲。1943年,纪念王维亮等13位爱国义士的塔墓被汉奸蓄意摧毁,烈士尸骨至今无处寻觅。
&一定要给父亲正名!&从少女到老妪,这个决心始终支撑着王美蕉。多年来,她不断写报告、查资料、寻证人,希望复原父亲当年牺牲的经过。她告诉丈夫:&我一定要有一个儿子姓王,把我父亲的血脉延续下去!&
2001年冬天,王美蕉终于从泰顺县民政局拿到了父亲的烈士证。父亲,终于可以安息了。他牺牲时,也是冬天。
在那烽火遍地、山河破碎的岁月,每一个昂首走向死亡的抗战英烈,都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家庭。他们走得如此匆忙,甚至来不及亲吻一下刚刚会叫爸爸妈妈的儿女,一出家门,就成永别。历经劫难的大好河山,也见证着数十年的绵绵哀恸与苦苦追寻。
这是一个七旬老人寻父的故事--
1937年王家发离开湖南大庸县投军时,儿子王章贵只有3岁。他与父亲的联系,只有父亲从战场上寄回的家书。战地来信的地址,从长沙到广东韶关、英德,再到广西、云南。
父亲一直没有回来,如果阵亡了,那牺牲在什么地方呢?王贵章退休后,几乎把全部精力用来寻找父亲的下落。他不断搜集资料,研究父亲当年行军路线,最后,他把目光对准了云南腾冲。
他踏上三千里寻父长路时,已年过七旬。穿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来到腾冲抗战烈士陵园--国殇墓园。萋萋芳草中,一方方石头墓碑依山势整齐排列。王家发生前部队番号在五十四军一九八师。王章贵爬上斜坡,花两个小时,看遍了五十四军48方&王姓&石碑,却没有找到父亲的名字。
他怅然下坡,又不甘心,在门口买了腾冲抗战和国殇墓园的专著,在一片黑压压的名字中,找到了&下士班长□□发&,不知何种原因亡佚了完整姓名,但部队番号又对不上。他转身又上了山坡。
终于,一块墓碑出现在眼前,上有&下士班长王家&6个字,最后一个字已被泥土掩埋。王章贵双膝跪地,双手颤抖着插进土里,去刨,去挖&&最后他抱住墓碑,老泪纵横,哭诉着:&父亲啊,母亲在1996年夏天去世,她老人家一生都在对你的想念中度过,她的墓碑上还刻着你的牌位&&&
在云南国殇墓园,在四川建川,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记者都听到这样苍凉而执著的故事。时光静流,等待儿子回家的父母早已离世,而当年的孩子也垂垂老矣,却仍然在努力寻找中拼凑着父辈的面容&&
1945年,著名作家郁达夫被日军宪兵杀害在苏门答腊岛后四年,郁嘉玲出生。她没见过爷爷一面,&但从家人讲述和留存的实物中,已经与爷爷相遇相识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郁嘉玲的父亲全力投入研究郁达夫,她帮父亲誊抄文稿。父亲去世后,郁嘉玲继承父业,先后在海内外发表了多篇研究文章,了专著《我的爷爷郁达夫》。
对她而言,爷爷是一个既遥远又亲近的形象,&他身上流淌着中国文人对民族的赤心和灵性,并浸润于后代的血脉之中。&
调查载入中,请稍候...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调查榜
阅读:6526
阅读:3865
阅读:3404
阅读:3109
十八大报告中国首次提到了“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七十周年征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