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发生共振就是达到剑圣天人合一一了吗

什么是天人合一啊_百度知道
什么是天人合一啊
无论气功还是武术,往往会听到他们说&天人合一&,我想知道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无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大人相应,或无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到武术中,首先表现为习武者追求人与自...
天人合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天人合一”的真谛
作者:廖晓义 | 时间:10-01-14
| 来自:《绿公司》
  人生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启动心的力量,调整我们的时间和作息,修心和修身,净心和调气,治理心灵污染和精神荒漠,从而改善身体和环境,让个体生命进入和宇宙能量共振的轨道。&
  发表在《绿公司》第三期的拙文《&天地人合一&:以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得到企业界一些知音的认同与回应,我很鼓舞也很感动。文章中谈到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说,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被称为&物质&的世界只有5%,另外25%是暗物质,剩下的70%是暗能量。文章里并没有展开叙述&暗物质&和&暗能量&这95%的世界,而了解并进入这个世界,真正与其合一,是我自己和许多朋友们的愿望。
  2009年春,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得到《看不见的彩虹》这本书的电子版,一年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三遍。作者张长琳教授把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成果与中国、印度等古老的智慧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天人相应的整体世界观。对于解释&物质&以外的95%的世界,对于如何追求物能、心能和体能的三&能&平衡,给人太多的感悟和启迪。
  &看不见的世界&里的奥秘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把&心&这个最不明白的核心概念由物理学的通道给整明白了。
  &心&,就是古人体证的、物理学实证的真空。万法唯心,和万物有灵是一回事,说的是真空本源。心,不是什么独立的精神实体,更不是人脑的意识活动,所以佛教把心、意、识分开真是太深刻了。道德经的&道&说的就是这&心&本身,但中国人真聪明,不说心,而说道,也就是佛家说的空;德,是这道的相,这也很聪明,把佛教说的色界引进来,色空不二。
  量子力学就只论道而不说德,结果只能在量子世界打转转儿,毕竟是科学,分科而学,坚守专业领域。心就是道,而体现在物中,物只是&心&这种精微物质的密集化生状态。心长的什么样?张教授说,又像粒子又像波,就是所谓&波粒二象性&。其实什么也不是,只是&真空涨落&的波状存在(所谓&波&)和被称为&驻波&的波包(所谓&粒子&)。
  个体生命与这个世界怎么合一?物理学的概念是:良性共振。人心与天心能否相应、怎样相应?这个千百年来限于圣人们体证经验和文学描述的领域,在张教授这里得到了物理学的阐述。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我们的身体就是调制解调器,我们的&气&和经络,没准就是&天线&,一呼一吸,也许就是交流共振的操作。可这个调制解调器不是一架真正的机器,而是精气神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的状况,比如心智是否蒙尘、气血是否畅通、情绪是否健康,都会影响我们对于宇宙信息的接受。
  老子那样的圣人,接着的信息一定很准确。老人家虽说&道可道、非常道&,还是忍不住要用五千字与各位分享他的体证经验,那个量子世界实在是太美好太神奇了,在这个世界遨游,比在朝廷当史官好玩多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虽说&诸法空相&,还是留下那么多的佛经告诉我们在量子世界畅游的乐趣,比在无明的世界里苦熬着当国王有意思多了。圣人们之所以是圣人,只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精气神这个调制解调器养的很好,能够准确无误地接受、积累和传播宇宙能量,这能量表现为德,就是慈悲大爱。
  让&心能&苏醒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这个调制解调器好像很不好掌控。在接受宇宙信息时,不是误读就是阻断,总也调不好共振的频道,因此总也进不了快乐健康的生命轨道。因为掌控我们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利润、竞争、应酬的种种压力,比如被各种概念和欲望塞满了的大脑&&这堵天和人之间厚厚的隔墙,我们过分用计算计较的思维,又使得直觉的那个半脑处于萎缩或半萎缩状态。
  此外,还有我们似乎无法掌控的东西,比如我们吃了二十多年的化学食品而不是有机食品,我们的化学身体和电磁场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喝的水和呼吸的空气也没有那么让人放心,尽管我们知道人体至少70%以上由水构成;呼吸也很重要,人活的,就是那一口气嘛。我们整个身体都在退化,这是我们在用汽车、空调、电梯和各种机器仪器代替身体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GPS给我们带来了效率,但与之交换的是老天赋予我们的有机身体的立体方向感,这些能力还残存在森林中的猎人身上,而GPS开车族只剩下单维的方向感:向前。
  现代人退化的是整体的和自然感应、与宇宙共振的能力。这使得我们的生存能力很不敏感也很脆弱。比如我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我们听不见,但蝙蝠能听见;我们又把低于20赫兹的称为&次声波&,我们也听不见,但许多动物都能感受到,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动物在大风暴或大地震之前能够预先知道的原因。在日的海啸中,二十多万人不幸丧生,但却几乎没有动物死亡。原因很简单,因为沿着地壳传播的次声波远在海啸到达之前就已经到了有关区域,并且它们有足够的时间逃跑。
  如果不能实现或者接近宇宙能量共振的轨道,人生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心无所安,身无所立,行无所向。失道,必然缺德;缺德,必然妄为,这个世界的很多危机就因此而生了。现代性最大的代价,就是生命意识致命的萎缩,丧失了和宇宙的共振的能力。修行者想要找回这种能力,或者说,修行就是修这个调制解调器,让断线的风筝再接上。
  人生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启动心的力量,调整我们的时间和作息,修心和修身,净心和调气,治理心灵污染和精神荒漠,从而改善身体和环境,让个体生命进入和宇宙能量共振的轨道。阴阳动态平衡的强大能量会给我们健康,给我们快乐,给我们智慧。在回归母体的过程中,在天人合一的过程中,断烦恼,得健康,了生死,当此生航程到站的时候,转车换车,继续螺旋式上升的生命旅程。
  世界真神奇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当我们明白&心&是什么,这个公案就可以了断了。
  原来风也好、幡也罢,其本源都是&心&&& 真空的涨落之波和波包所形成的密集形态,和人心的真空本性是一致的,所以人能通过共振而看到,如果让一条蛇来看,对于被人类称为风和幡的这两个东西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慧能大师能够觉知自身的&本征频率&和&宇宙频率&,一语道出真相。这并不是说&风&和&幡&这些表象对于人的生活不重要,只是太多人在表象纠缠,而不去洞察真相。&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想想当年这位厨房伙计的墙头诗,确实感叹这位禅宗师祖的高明。
  跟着张教授到量子世界走了几圈,再回到现实世界,对于&看山&的那一段禅语有了一点切身的感受。&看山是山&只是看到山的表象;&看山不是山&,大约是说在量子世界里只看到真空之波和驻波的耗散以及其中的动态和谐;&看山又是山&,也许是说知道真相后的表象虽然还是山,但此山不是彼山,它不再是碎片式的物质化对象化的存在。它复活了。
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道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  |  |  |  |  | 
Copyright @2007 道农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0005号
京公网安备38号杂谈:里应外合(天人合一&共振)
这个论题比较难整理,所以只罗列各各想法。
之间的联系或许有些牵强,但思考之后却也发现许多牵强实在是有些道理。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按全息原理最好解释。一个细胞内的DNA保存了整个人的信息。部分蕴含整体。一个人体内的状况也是整个宇宙的状况。这种相似性,注定了人与天是极容易共振的,人也就难逃天的变化对万物包括人本身的影响。万物之间的联系相当奇妙,按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源自一个爆炸前的能量点。中国人的五行,可以说是万物运行的趋势、循环方式。世界上存在各种规律,不断被人发现,这些规律不光适用物理世界,还适用人类社会,也适用精神世界。比如:共振,共鸣,里应外合实际就是相通的。
所谓里应外合,就是外面攻打,里面接应。外面的攻打是一方面因素,如果城内之人有亲敌派,或者与外敌勾结的内奸力量过大,则城就轻意攻破了。
用物理学上的词,即为内外同时共振。
例如光(外)与物体(内)的关系,可分为,反射,吸收,透过
阳光下,物体显示不同颜色,颜色表明被照射物体(或物体表面涂料)与阳光的关系,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如果是对各种波长的光波普遍而均匀地吸收,则随吸收程度不同而呈现黑、灰、白等色。如对各种波长的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则呈现各种较鲜艳的颜色。白色表明光全部反射回去,物体与光波不发生共振,如果物体为黑色,表明物体与光波共振,光波几乎都被吸收。透明则表示光透过物体
吸收光越多,越容易受到光的影响,越容易升温和产生变化,也就越不稳定。而吸收表明物质内的某种因素(电子或其他)吸收了光,与光形成共振。这个较为专业,详见
从物体与阳光的关系,引伸开来,试推想,除了“里应外合”,还有其他关系
(事成,效率高)
外有意,里不应
(事可能成,但费力)
里有意,外不应
(事可能成,但费力)
里外互不应合
(各自发展,没事)
&在逻辑上是存在里外互不应合,互不干扰的情况,而事实上,世界是联系的,全息的,绝对的里外互不应合是不存在的。如同光无处不在,光是一种能量,似非要所向披靡,瓦解一切拦路虎,任何物体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的另一种形式,都不能无视光的存在,透明,折射,反射和吸收多是兼有的,都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受到了光的影响。
再比如收音机,电视(内)。我们生活的空间布满各种电波(外)。我们的肉体受到影响,但其影响较小,模糊,不能察觉。现在有了收音机,天线,电视,把频率调到空中某一种波的频率,与之共振,增大其能量,就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清楚的画面。
销售人员(外)要卖出产品,要找到有需求的客户单位。如果客户企业中有多个人,则需要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决策人(内),或是决策人身边的人(内)。&
耶稣教(外)进入中国,也是先针对某一些人重点宣传,等这些人成为信徒,他们就成了内应。蒋介石是个旧式人物,常穿旧式袍子,恪守传统习惯,却因为宋美龄(内)信基督,使得蒋最后也信了基督。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里常提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则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说了很多遍,实际上比之中国传统的“里应外和”还是差了些,“里应外合”不光说了理,并且形象传神,饶有兴趣,还能让人产生更多联想。
盲人摸象,五个盲人感觉到了大象的不同部位,盲人的感觉(内)与大象部位(外)相呼应,盲人确知了其部件的形象,其结论当然真实表达了他们的感受。他们都说得对,只是片面而已。
再说说这个“牵强附会”。实际许多内在原因在发现之前,人们需要亲近它,研究它,才可以揭开面纱。而在研究过程开始时,不同的人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人敏感,有的人不敏感。有的人对这个方面敏感,有的人对另一方面敏感。当一个人研究人的命运与出生时间的关系时,自然会有人说牵强附会。可是后来研究多了,发现还真有关系,于是便不再说那种研究是牵强附会了。事实上,我想大概大部分的学问都始于牵强附会。尤其是中国人的五行理论。
有人说,事情是什么样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事情是什么样的,看你怎么问。
例如,如果你问:光是不是一种波?通过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
如果你又问,光是不是粒子?通过实验证明,光确是一种粒子。
那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呢?看你怎么问了。
同理,问一个人是不是好人,研究一下,发现此人确有许多好的方面。反之与否。由此可知,事物本来是多重因素的,问问题就等于锁定了方面,方向,因素,限制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情人眼里出西施,怀着爱意看世界,内心的爱与世界的美好一面形成共振,内心存有爱,就看到世界的爱,一切都那么美好,似无任何缺点。而心冷了,则保看到世界的冷,看不到热,整个世界也变得冷酷无情,似无任何可喜之处。实际世界并没有我们眼里变得那么快。
打坐修行会有许多重感觉,多重境界,层次。当一个人修炼到某个层次,就能感受到世界的这个层面。当修行加深,层次提高,感受到世界的层面也提高了,于是世界仿佛变了模样,实际是世界的另一个层面的象。
我曾对同事说,如果要去公园(外),最好是先提升内心(内):读读红楼梦,想想“老爷”的不同发音,想像自己穿着长袍大袖。学学中国古典建筑的美,造园艺术,哼两句京剧或是拉下二胡。再去公园,则可看到公园的妙处。公园的美是始终都摆在那里的,只是我们的内心没与调到与之共振,便觉得没意思。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火,这种火可以变化出各种形式,这体内的火与不同的环境发生组合变化,见到美女帅哥(外)会变成情欲,面对游戏或是技术(外),则可能练就成一行之家,身处官场(外),则可能变成贪欲,处于深山(外),则可能修行得道。或可猜想,内心的火可能也有多个层次,使得我们产生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轮回中,从事不同的职业,或者一世之中即为博学之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择其善而从之。人不宜以善恶论者,十之八九。好人少,坏人也不多,多的是不好不坏的人,普通人受了坏(外)的引导变坏,受到好的影响(外)就变好。&
我们每个人都佛性俱足,所以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力,可能。不要让一时的外物蒙骗了自己。
中医讲五行,实际五行中的每一行,还可细分为五,无穷分下去。即五行之内每一行实际都蕴含其他行的因素。如人,可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人,细分五五二十五种。每种人体内都有五行的层面,但一个人内部每一行会与外部五行中的某一行(天气等状况)叠加,共同作用,形成人的各种不同特点。如西北地区风沙大,较寒冷(外),属闭藏。西北人的皮毛(皮毛主闭藏)与大环境共同作用,毛孔封闭较好,皮厚且粗。而东南之人,受到炎热湿气的影响(外),心火受外火撩拨,愈发火大,易发脾气,但脾气常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生共振的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