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阅兵会不会是新中国大阅兵成立有史以来最隆重最辉煌的一次。

境外媒体:中国胜利日阅兵是否邀安倍引热议_新浪军事
境外媒体:中国胜利日阅兵是否邀安倍引热议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今年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这次阅兵明显针对日本的右翼化倾向,但中国媒体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网民表示支持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阅兵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9日引述中国《解放军报》网站报道,在1月29日下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多位记者关于今年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的问题,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并未否认阅兵这一消息。他说,相关信息外交部已于日前发布,目前没有更多信息。
  据共同社1月29日报道,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何振良1月29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表示中国将于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举办相关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唤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珍惜。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9日报道,中国今年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这次阅兵明显针对日本的右翼化倾向,但中国媒体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网民表示支持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阅兵式。
  有网民在跟帖中说,邀请安倍参加中国阅兵可以“让安倍学学历史,回忆回忆自己国家曾经犯下的错”。但也有网民指出,这一想法不符合实际,“一是中国不可能邀请安倍,二是即使邀请安倍也不可能来”。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9日报道,一些内地外交问题观察人士说,中国应该邀请日本领导人出席一场将于北京举行、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的大型阅兵活动,但一些日本分析人士将这场活动斥为霸道外交。
  一些观察人士说,中国应该仿效在欧洲举行的邀请德国参加的纪念活动;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谨慎从事,以免让北京和东京尴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廉德瑰说,中国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阅兵活动是合适的,尽管安倍可能不会接受邀请。
  他说:“如果不邀请安倍,会给人留下中国有意将日本排除在外的印象。”
  廉德瑰还说:“如果中国不邀请安倍,将有悖外交礼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对中国门户网站新浪网说,中国应该邀请安倍。
  他说:“起码我们会做出邀请,至于是否来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作为主办方,应该是一个开放和解的态度。”他说,此次纪念活动是两国解决历史争端的一个“机会”。
  但北京大学研究日本问题的梁云祥教授说,此次活动会引发反日情绪,因此问题很棘手。
  他说:“两国都不希望给双边关系制造更多麻烦。任何事故都会导致最近有所改善的双边关系出现倒退。”
  在传出中国将举行大型阅兵活动、同时“震慑日本”的消息后,一些日本分析人士斥之为霸道外交。
  福井县立大学教授岛田洋一说:“中国显然是在炫耀武力、试图威吓日本,但我认为安倍将不为所动。”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月28日报道,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今年中国似乎打算举行阅兵式,以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
  香港政治分析人士金钟说,该计划“表明习近平有雄心,他对自己有强烈的自豪感”。
  《人民日报》说,阅兵式将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并向日本政府发出信息。二战期间曾侵略中国的日本最近寻求放宽战后和平宪法对自卫队活动的一些限制。
  但金钟认为,阅兵式并非专门针对日本。他说:“它更多的是和习近平的外交政策雄心有关。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下,习近平想要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新华社发
  【延伸阅读】国防部回应俄红场阅兵是否会出现中国军人身影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表示,关于中俄两国共同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就这个问题有过回答,我没有更多的信息。
  记者:虽然中国的阅兵没有确定,俄罗斯已经确定了今年5月份会举行阅兵。请问届时在红场会不会出现中国现役或者退役军人的身影?
  杨宇军:关于中俄两国共同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就这个问题有过回答,我没有更多的信息。
  ( 09:19:13)
  【延伸阅读】台媒盘点大陆14次阅兵:从小米加步枪到战略导弹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9日报道称,大陆今年将“破例阅兵”引发国际瞩目,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4次大阅兵,首次是在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近一次是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是解放军展示装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其余的12次分别在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
  报道说,1950年时,时任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曾在阅兵式上就朝鲜战争爆发和台湾局势要求军队做好战斗准备。1951年的阅兵是解放军由骡马化向摩托化发展的关键,防空部队首次亮相。1952年较为引人注意是武警部队首次参阅。1953年则是火箭炮部队首次出现。1954年开始出现伞兵部队,也是骑兵部队最后一次接受检阅。1955年部队官兵穿着新式军服,首次佩戴军衔、领章。1956年是14次阅兵中,唯一一次在雨中进行。
  1957年解放军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首次接受检阅。1958年的民兵方队规模空前。1959年参加典礼人数达70万人。1984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次恢复阅兵,压轴的是海军导弹部队、空军防空导弹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其中,战略导弹部队是首次亮相。1999年的阅兵包括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全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图片源于网络)
  ( 08:11:00)
  【延伸阅读】国防部回应俄红场阅兵是否会出现中国军人身影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张瑶)今天下午,国防部召开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表示,关于中俄两国共同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就这个问题有过回答,我没有更多的信息。
  记者:虽然中国的阅兵没有确定,俄罗斯已经确定了今年5月份会举行阅兵。请问届时在红场会不会出现中国现役或者退役军人的身影?
  杨宇军:关于中俄两国共同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就这个问题有过回答,我没有更多的信息。
  ( 17:44:10)
  【延伸阅读】BBC盘点中国历次阅兵:9月3日阅兵备受各界关注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网站人民网的官方微信号1月27日刊发文章,间接证实中国将于今年9月3日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式,据悉俄罗斯总统普京或将受邀出席。
  据BBC中文网1月27日报道,这将是中国在“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惯例之外举行的阅兵式,规模将会略小于国庆阅兵式。这也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邀请外国首脑参加的阅兵式。
  历史回顾
  中国举行阅兵式的传统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日的开国大典至2009年60周年庆典,一共举行了14次大型的国庆阅兵。其中这十年,每年均举行阅兵仪式。
  根据中国军方机关报《解放军报》的记载,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大庆、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不过,自1960年到1983年这24年间,中国并没有举行过任何国庆阅兵。
  阅兵背后
  日,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出席了自1960年中断后的首次阅兵仪式,这一天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日子。根据中共党媒人民网的记载,1984年,邓小平指出,这次国庆阅兵的一大缺陷就是“八十岁以上的人来检阅部队”,当时有很多国内以及国外的媒体评论,认为邓小平阅兵的举动,旨在彰显其领导人的地位。
  1999年,江泽民以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党政军最高领导人身份,出席了中国50周年国庆的阅兵仪式。
  胡锦涛自2003年接任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后曾先后出席过两次阅兵仪式。第一次是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胡锦涛于日在香港昂船洲海军基地,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而两年后的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胡锦涛再以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检阅了三军部队,这也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举行的首次大规模阅兵。
  按惯例,4年后的2019年(国庆70周年)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十五次阅兵。所以此次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属于破例。
  今年意义
  即将在今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是习近平上任来的首次阅兵,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香港资深中国事务评论员,原《南华早报》总编辑林和立对BBC中文网表示,北京方面选择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举行盛大阅兵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向日本显示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看法。他说:“中国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一直纠缠不清。这次中国和俄国,也可能和其它国家一起举行大阅兵,肯定会给日本增加比较大的压力。”
  ( 11:29:56)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中国抗战大阅兵或有其他国家方阵参加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将首次在非国庆日举行大规模阅兵式,这将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的首次大型阅兵。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7日报道,据《人民日报》微信号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今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大规模阅兵式将是一次震慑日本和腐败官员的力量展示。
  香港媒体上周援引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的话说,今年将在北京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有外国首脑出席。
  根据1960年改革的国庆典礼制度,每逢10年的国庆举行阅兵式。上一次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时举行的。
  《人民日报》微信号的文章称,这次大规模阅兵式将“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文章称,中国要向全世界、尤其是日本展示其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而安倍晋三政府正在试图颠覆这一秩序,解除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长期禁令。
  文章还指出,鉴于世界经济和军事大国间越来越复杂的关系,“作为世界大棋局上的最重要棋手之一”,中国应该展示其军事实力。
  在国内,作为领导层牢固掌控军队的象征,此次阅兵将有助于震慑腐败行为。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27日报道,中共《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间接证实中国将于今年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文章引述媒体报道称,这是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证实的消息,又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估计将到北京出席。
  文章还指出,举行这次阅兵有四大目的,当中包括震慑日本和中国国内的腐败分子。
  这将是在“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规律之外举行的阅兵式,也是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
  香港《文汇报》1月27日也称,阅兵式将在9月3日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目前参与阅兵的北京军区、武警等部队已在京郊多地集合展开训练,阅兵村建设已基本完成。
  报道称,阅兵规模将比“国庆大阅兵”小,以突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意义为主,可能不会涉及过多国产最新武器装备,但“可能有其他国家阅兵方阵参与”。
  “未来,中国的胜利日阅兵可能形成常态化,并在阅兵安排上与国庆阅兵区别开来。”
  《人民日报》微信号的这篇文章说,有媒体报道称,身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的傅政华在1月22日晚出席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时证实举行阅兵式的消息,其主题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人民网转发该文章时冠上了标题《官方确认中国今年举行阅兵 首次有外国首脑出席》,其官方微博的转发标题则是《人民日报:中国今年举行大阅兵》。
  《文汇报》引述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少将称,中国天安门广场将与法国诺曼底、俄罗斯红场“组成世界三大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场所”。
  《文汇报》1月27日再次报道阅兵式的消息时称,俄罗斯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官方微博发起竞猜,中俄联合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上,两国最新的明星军事装备是否会出现。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
  ( 10:39:00)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抗战阅兵有双重意义:震美日 聚人心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外媒称,按照惯例,中国应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时进行大阅兵,但现在看来,今年的9月3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将举行大阅兵。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月28日报道,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世界各国都将举行庆祝活动进行纪念&&其中,俄罗斯将于5月举行仪式。本周,中国也宣布了本国纪念二战结束的计划,包括举行大阅兵。
  报道说,在1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在被问到2015年的阅兵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中国同有关国家一道举办相关纪念活动,正是为了&&表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报道称,然而,一家中国媒体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人民日报》微信号刊发的一篇文章试图揭示中国首次举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无关的阅兵的政治意义。第一个理由是,“展示中国军事实力”。文章称,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的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
  文章给出的第二个理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震慑日本”。文章解释道:“近些年,在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对华越来越猖狂。”文章声称,遏制这些“疯狂企图”的唯一办法是,中国“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向日本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让日本知道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绝不容许改变”。
  报道称,尽管中国的阅兵在很大程度上是向日本传达信息,但针对美国的意味更甚。上述文章也通过重复中国人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日本在制造问题,正是因为美国试图利用它“遏制”中国&&承认了这一点。阅兵意在传达如下信息:中国已经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月28日报道,中国将举行大阅兵,纪念日本在1945年投降,此举将对东京政府加强军国化发出明确无误的警告。
  据中国国有媒体报道,阅兵时军事装备林立的场景可让中国表明,它跻身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之列是实至名归。
  报道称,至关重要的是,此次阅兵是精心策划之举,目的是要回击日本。中日两国因东中国海岛屿主权问题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打算修改该国二战后实行的和平宪法,中国对此表示担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8日报道,1959年天安门阅兵后,中国官方出于“勤俭建国”的考虑,决定国庆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84年建国35周年,虽然不是“大庆”年,但在邓小平的建议下,中国举行了文革后首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报道认为,今年打破常规的大阅兵首先针对的是日本的“右翼化”。作为二战时日本的敌人,中国和俄罗斯去年就商定要在今年共同举办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而饱受西方压力、中国因历史和领土争端与日本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显然是中俄相互靠近、相互取暖的最佳理由。
  除了展示解放军肌肉、警告日本右翼势力外,中国这次打破常规的大阅兵还将起到1984年阅兵的政治作用。经过两年多的反腐倡廉和锐意改革,习近平主导的中共高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执政党的形象,恢复了很多人对改革的信心。
  1984年邓小平打破常规的大阅兵,以及阅兵后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标语,显示邓小平的个人威望因改革开放的成功达到了高峰,让邓小平能够将中国推向市场经济。
  报道称,无论是反腐还是内政外交,习近平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并未减少,相反,这些挑战和风险还可能随着反腐和改革的深入而加大。习近平需要进一步凝聚党心、军心和民心,而今年打破常规的大阅兵,将成为习近平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
  ( 10:58:00)
(新浪军事)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帖子主题:[汇编]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珍贵组图回顾
共&399&个阅读者&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汇编]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珍贵组图回顾
文章提交者:小洪8033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汇编]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珍贵组图回顾1949年:开国大典大阅兵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华社 图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9年,每年均举行了国庆阅兵。之后,按照“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的原则进行。文革时期,国庆大阅兵暂停。改革开放之后的1984年,邓小平在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阅兵。1999年和2009年,均是遵循惯例在10年大庆之际举行阅兵。 近日,官方首次确认今年将举行大阅兵,这也是继1984年后中国打破惯例、在非“10年大庆”时举行阅兵。 本文通过珍贵的资料照片,回顾新中国上的14次国庆大阅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 新华社 图日,参加分列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行进中。 新华社 图日,中国人民参加分列式,经过天安门。 新华社 图图为日,“功臣号”坦克行进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功臣号”是我军1945年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首辆坦克,1948年攻打锦州时步兵受阻,该坦克孤车作战摧毁一批火力点,为步兵开辟了通路,立下不朽战功。开国大典时曾作为领队坦克,首车通过天安门广场。受阅部队陆海空三军,由12个步兵师方队、12个骑兵师方队、8个炮兵师方队、3个团战车师方队以及6个空中编队组成,共16400余人。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图为日,高射炮方阵经过天安门城楼。图片来源:新华网1949年国庆开国大典阅兵式日,新中国空军的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 新华社 图1950年国庆:朝鲜战争爆发前的阅兵1950年国庆1周年阅兵,由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分列式以军校学员为先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使人叹为观止。图为1950年国庆日受阅的步兵方队。图片来源:新华网 日,1900多匹战马组成的骑兵大队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检阅。 国庆阅兵式上,朱德总司令在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乘机进驻中国领土台湾的局势,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阅兵后19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 新华社 图 1951年国庆阅兵:“骡马化”向“摩托化”发展1951年国庆阅兵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一批身经百战的高级指挥员以解放军军事学院学员身份参加了阅兵式,并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二是参加阅兵式的各类专业军校学员数量增加,他们来自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等,体现出新中国对专业军事人才的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图为解放军军事学院学员组成的受阅方队,身着1950式军服。图片来源:新华网 三是一些新兵种纷纷亮相,这其中包括伞兵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四是民兵大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都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图为1951年首次受阅的伞兵方队,配备苏联造ПП-43式7.62毫米冲锋枪。图片来源:新华网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防空部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新华社 图1952年国庆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艰苦战斗,这一年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与地面部队形成了强大的立体阅兵阵容,展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其为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图为坦克部队行进在长安街。 1953年国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的首次阅兵1953年,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斗争胜利,并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进入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当年的国庆阅兵,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接替聂荣臻担任阅兵总指挥,仍由朱德总司令检阅部队。分列式仍是解放军军事学院队伍走在最前,接着是各军校学员方阵,然后是步兵、骑兵等方队以及空中编队。图为日,解放军高射炮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图片来源:新华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炮部队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新华社 图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font color="#ff年:国庆五周年大阅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院的学员们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新华社 图1954年至1959年,是解放军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全面开展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解放军实现了由单一陆军为主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主要武器装备初步实现国产化,新的国产武器装备在阅兵中逐年亮相。图为1954年国庆阅兵,受阅的步兵方队手持国产53式步骑枪。图片来源:新华网1954年国庆阅兵,由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杨成武为阅兵总指挥,国防部长彭德怀检阅了部队。作为国庆5周年大阅兵,此次阅兵式受阅地面方队有38个,受阅部队共10384人。图为日,阅兵总指挥杨成武(左)向国防部长彭德怀(右)报告。图片来源:新华网开国大典时武器装备是“多国造”,国庆5周年阅兵基本是苏式,标志着解放军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国大典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组成,海军和空军只是象征,国庆5周年受阅部队由陆海空诸军兵种编成,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图为日,坦克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空军机群也同时飞过天安门上空。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国庆阅兵,是骑兵部队作为兵种最后一次参加阅兵式。骑兵部队诞生于红军时期,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人数最多时达到12个骑兵师、10万多人。随着解放军陆军摩托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骑兵部队逐渐压缩。图片来源:新华网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经过检阅台前。 新华社<font color="#ff年国庆: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1955年国庆阅兵是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佩戴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图为解放军各级军官和士兵,第一次身着佩戴军衔标志的新式军服威武亮阵,走在最前面的是解放军军事学院军官方队。55式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戴船形帽。图为解放军步兵头戴船形帽、身着新式军装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6年国庆:唯一一次雨中阅兵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在滂沱大雨中进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庆阅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阅兵。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受阅官兵的军装湿透,精神却越发饱满,踏着水花前进。图为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陪同下,冒雨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图片来源:新华网日,在雨中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 新华社 图1956年国庆阅兵式<font color="#ff年国庆阅兵:受阅人数最少,外国来宾最多1957年1月,中央军委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军事建设反映在阅兵上,最大的变化是受阅总人数比往年少,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最少的一次。不过这次阅兵国外来宾空前的多,应邀来中国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观看了阅兵式。图为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看阅兵式的埃及电影代表团成员。图片来源:新华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陆军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font color="#ff年国庆阅兵:民兵方队规模空前日,首都民兵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日,接受检阅的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1958年国庆阅兵最大特点是民兵队伍规模空前,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敌人。图为女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女民兵方队首次在国庆大阅兵中出现。1958年国庆阅兵式 1959年:国庆“逢十”大阅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整装待发,准备接受检阅。 新华社 图日,女民兵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任阅兵总指挥,新任国防部长林彪检阅了部队。这次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国自行制造的59式主战坦克和“红旗”检阅车等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图为由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组成的装甲兵方队,行进在前面的是33辆国产59式坦克。图片来源:新华网<font color="#ff国庆35周年:改革开放后首次恢复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图为日,邓小平乘坐敞篷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图片来源:新华网1984年国庆阅兵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大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任阅兵总指挥,军委主席邓小平检阅了部队。受阅部队由46个方(梯)队组成,其中空中梯队4个,地面方队42个,共10370人。图为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图片来源:新华网受阅的地面方队包括1个仪仗队,6个军事院校方队,5个步兵方队,水兵、空降兵、女卫生兵、武装警察各1个方队,2个反坦克导弹方队,7个炮兵方队,1个火箭布雷车方队,1个轮式装甲车方队,3个履带装甲车方队,6个坦克方队,1个海军导弹方队,2个地空导弹方队,1个战略导弹方队,男、女民兵各1个方队。图为女卫生兵方阵接受检阅,这是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出现女兵方阵。图片来源:新华网受阅的地面方队包括1个仪仗队,6个军事院校方队,5个步兵方队,水兵、空降兵、女卫生兵、武装警察各1个方队,2个反坦克导弹方队,7个炮兵方队,1个火箭布雷车方队,1个轮式装甲车方队,3个履带装甲车方队,6个坦克方队,1个海军导弹方队,2个地空导弹方队,1个战略导弹方队,男、女民兵各1个方队。图为女卫生兵方阵接受检阅,这是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出现女兵方阵。图片来源:新华网35周年国庆阅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一次,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壮了国威,显示了军威。图为自行火炮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图片来源:新华网<font color="#ff年:建国50周年——世纪大阅兵日,新中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也被称为“世纪大阅兵”。此次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任阅兵总指挥,军委主席江泽民检阅了受阅部队。图为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检阅受阅部队。图片来源:新华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阅兵分列式检阅。 新华社 图日,首次参加国庆阅兵式的海军陆战队方队。 新华社 图参加国庆阅兵的共有42个方队,其中地面有17个徒步方队,25个车辆方队。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特警和预备役部队等首次参加受阅。图为首次参加国庆阅兵式的海军陆战队方队。图片来源:新华网日,男女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在武器装备方面,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图为当时最新型国产主战坦克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图片来源:新华网图为1999年国庆阅兵上的远程地地核导弹方队。1984年阅兵中首次亮相的中国战略核导弹,体型庞大,需要巨型牵引车分级搭载。15年后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远程核导弹,身材、个头儿变小了。国外武器专家评论:“这次大阅兵展现的战略核导弹,外形比预期的还要小,显示出中国核导弹小型化的革命性突破。”<font color="#ff年:建国60周年——新世纪首次阅兵2009年国庆阅兵式——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陆军方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步兵方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海军方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空军方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女兵方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女民兵方队2009年国庆阅兵式——兵器装备受阅方队日,反坦克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天安门广场上还安装了大屏幕直播阅兵式。与1999年国庆阅兵相比,此次阅兵减少了徒步方队,增加了装备方队;减少了陆军方队,增加了海军、空军、二炮等军兵种方队;减少了参阅兵力总体规模,增加了高技术和特种兵方队。体现了解放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图为海军岸舰导弹方队正在通过天安门广场。 中新社发 宋吉河 摄2009年国庆大阅兵——空中战机受阅方队2009国庆大阅兵展示了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大部分是首次参阅,其中包括巡航导弹、预警机、战略核导弹、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图为歼10组成的歼击机梯队首次参加国庆阅兵。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 图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大阅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建国60周年,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注:本帖根据*****、中国新闻网2014-10 \ 2015-1有关文图资料综合汇编) 高度关注、热切期待—— 我国成功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式!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汇编]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珍贵组图回顾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的阅兵式受阅方队——无愧于全世界最正规、最整齐、最威严、最美观的正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的阅兵式受阅方队——无愧于全世界最正规、最整齐、最威严、最美观的正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的阅兵式受阅方队——无愧于全世界最正规、最整齐、最威严、最美观的正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的阅兵式受阅方队——无愧于全世界最正规、最整齐、最威严、最美观的正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日,希腊雅典,希腊总统卫队士兵进行换岗仪式。 日,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印度士兵举行降旗仪式,印度士兵摆臂高过头顶,一名士兵将腿贴向面部。 当然正步不在于“高”,合适各国军队情况、风格,体现自己的文化与风貌才是最“赞”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日,朝鲜平壤举行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阅兵仪式朝鲜接受了苏联的正步队列条例,并加以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朝鲜人民军在正步行进时不摆臂而高踢腿成直角,前进时重心在两脚间逐渐交换,很有气势但难度较大。但由于亚洲人体型原因,大幅度的踢腿和笔直不动的上半身使得队列行进时视觉上有上下跳动的感觉。朝鲜人民军前进时重心在两脚转换,几乎同时离地。 东方IC 图正步行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严格训练,并且不具实用性,但气势磅礴,能提振士气。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换防时均采用夸张地正步行进,颇有一较高下的意味。除正步队列外,不少国家在士兵换岗、庆典上也有较为夸张的动作,具有一定表演性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军队在正式阅兵前彩排训练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战胜纳粹德国67周年,分列行进时,士兵持枪,头部高昂看向右侧。 CFP 图相比于俄罗斯阅兵式上的正步走,我国的正步抬腿高度相对较低,俄罗斯阅兵中,每一队列的领队抬腿动作幅度更大,分列行进时,下颌线保持水平,头部高抬,头部大角度转向主席台方向,而靠主席台一列的军人则不转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1932年魏玛共和国国防军踢正步行进。“正步”是严谨的“德式产品”,这种源于旧普鲁士陆军的操演步伐,在军国主义时期的普鲁士用以表明军队的纪律性及身体素质足以完成一切命令,这种气势磅礴的步伐达到了普鲁士预期的效果。虽然正步行军并不实用,但德国军队将其视为军纪和效率的象征。普法战争胜利使得普鲁士军队影响力增大,正步操练被广泛模仿,保罗一世将正步引入了沙皇俄国军队训练。苏联时期,正步训练再次被广泛推广,苏联和其他华约国家在军事训练和仪式上采用了正步行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2009年国庆阅兵前,士兵在阅兵村进行严格的训练。 CFP 图根据2010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对标准“中式正步”的描述: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 15厘米处,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76岁的章立早老人珍藏着1959年他参加国庆阅兵式训练时的照片。 CFP 图因此很多人认为我国的正步学习自苏联的模式,但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在清朝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期开始,以德国军制为蓝本进行操练,民国开始出现踢正步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分重视正步训练,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彰显新中国军队的精神风貌。建国60周年献礼片《铁流1949》里有一段描写“军委首长连夜开会研究后一致认为,苏式正步不适合中国军人,最后决定放弃苏式正步,采用刘伯承司令员亲手制定的步兵操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2015年大阅兵:腿踢到脸上 比比正步哪国强?(组图)踢正步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熟悉,小学到大学,每次军训都逃不过学正步,只有动作标准,气势十足的人,才能成为“被选中的学员”走过主席台。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外国元首也将出席。届时,人们又能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用整齐划一的正步走过天安门城楼。如何才能走出齐整的 “中国式正步”?国外的兵哥哥如何走正步?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率先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率先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解放军陆军步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海军学员方队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空军飞行员方队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女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女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首都女民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俄大使:俄将邀60名中国军人赴俄参与二战阅兵[]据大公网2月6日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举办的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受到全球瞩目。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披露,一个由60名中国军人组成的代表团将赴红场参与阅兵,他还认为,中俄首脑将互访阅兵。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莫斯科5年前的阅兵中,独联体国家,波罗的海国家以及英、法、美和波兰都曾派出军官方阵参与阅兵,彰显了同盟国在二战中联合作战的崇高精神。中方领导人曾强调,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办好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共同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杰尼索夫说,俄中两国共同举行纪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各界对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牢记在心。每年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红场阅兵已成为俄罗斯回顾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历程、展示国家实力和人民尊严、表达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传统。杰尼索夫说,今年阅兵式将会邀请60名中国军人参加,至于是否邀请曾参与二战的中国老兵则需视乎老兵的身体情况而定。除了军人外,俄方还打算邀请中国历史学者作为嘉宾参与今年的阅兵仪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日至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英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英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由于全面战争时间约为8年(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为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日,日本在密苏里号上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font color="#ff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015年9月,中俄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国还将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会晤时表示,中俄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习近平主席指出,他和普京总统已经决定,2015年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希望中俄双方共同办好相关活动,铭记历史、警示后人。普京总统表示,欧洲纳粹势力对苏联等欧洲国家的侵略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等亚洲受害国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不能被遗忘。俄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日北京“两会”的政务咨询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公安局局长傅政华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据报,这是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仪式,普京估计将出席。从过去大阅兵的规律上看,这是大阅兵或是临时安排的一次阅兵,或是阅兵的相关制度有所改变。但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50326
/ 排名:271
左箭头-小图标
人民日报:中国今年大阅兵向世界亮肌肉 震慑日本日 07:47来源:人民日报一、展示中国军事实力二、震慑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三、向国人展示我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军备,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四、向腐败分子展示,除了纪委、政法系统这两个“刀把子”外,解放军这个“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高度关注、热切期待——我国成功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4条记录]&分页:
&对[汇编]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珍贵组图回顾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历次大阅兵十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