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每日军在东北屯了多少军队抵抗苏军 日军 电影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被消灭的|日本|关东军|苏军_新浪军事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被消灭的
资料图:日本关东军
  作者:吴开胜
  1919年,为提升关东军地位,日本撤销了关东都督府,设立了权限较小的关东厅,并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部。关东军从此直接受日本天皇指挥,独立性大大增强。
  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磨刀霍霍的关东军借机从南铁路属地冲出,一天内便占领沈阳、长春、辽阳等城市。与此同时,关东军开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1932年达到6个,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1937年达到7个,1938年9个,1939年11个,1940年12个。1941年七八月间,为了配合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关东军接连组织以苏联为目标的特别大演习,并再次调集大量部队囤积东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85万人,号称百万。
  太平洋战场的炮灰
  眼看德国进攻苏联受挫,日本十分忌惮,不敢贸然进攻苏联。趁英法等国忙于欧洲的非洲战事,无力东顾之机,日本人决定先发动太平洋战争。关东军于是奉命南下。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次年6月,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到惨败,被迫停止了战略进攻,转而采取守势。关东军也不敢再主动挑起事端。1942年下半年,日本《陆军综合作战方案》专门指示关东军,要“防止对苏发生战争,维持北方静谧状态”,但仍在继续扩充关东军力量。1942年10月,日本将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司令部和装甲军、关东防卫军司令部以及第二航空军司令部。
  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指望这支“精锐之师”能够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1945年1月,大本营又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可是,关东军不但没能扭转太平洋战争的败局,反而白白充当了对美作战的炮灰。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为此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3的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国内。
  1945年5月初,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的视线逐渐转向远东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各抗日武装也不断打击和消灭日军力量。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特别是由于日本在各个战场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关东军往日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
  成为逃跑兵团
  欧洲战事结束后,苏军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关东军。日苏联向日本宣战。此刻,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的150万重兵已经利用夜幕掩护在中苏边境展开。9日凌晨,苏军突然从三个方向同时向日军发起了强大的突击行动。拂晓,苏军几乎在所有方向上跨过了国界,强渡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分别从后贝加尔、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进入了中国东北境内,在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击。9日,毛泽东主席也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配合苏军的进攻行动。
  尽管关东军早有对苏作战的准备,甚至一度还拉出与苏军决战的架势,但是,由于关东军设想决战的时刻是1946年,不仅未能侦察到苏军的实力,甚至连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的消息,也没能提前得到。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关东军精心布设的阵线很快就土崩瓦解,总司令部慌忙决定放弃“新京”(长春),固守通化,并指令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随总司令部迁往通化,企图在通化一带与苏军决战。此时的关东军官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纷纷逃命。原来设想的大决战竟然化为一场拼命的追逃游戏。苏军各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都进展顺利。特别是由克拉夫钦科上将指挥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在大兴安岭的突击行动收到了奇效,在不到一周时间已前突到东北中部地区,创造了一个奇迹。关东军从此一蹶不振。
  难逃灭亡命运
  8月10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命令,指示关东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放弃满洲,退守朝鲜。但长期以日军“王牌”自居的关东军为了维护自己“皇军之花”的脸面,仍然负隅顽抗,不肯投降。可是,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姿态并不能重新唤起日本的士气。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开宣布投降。但骄横的关东军借口没有收到日军大本营的停战命令,仍然继续抵抗。到17日,除海拉尔、虎头和东宁等少数筑垒地域的残余日军仍在顽抗外,关东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眼看败局已定,关东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终于向苏军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
  8月19日中午,苏军阿尔捷缅科上校率5名军官、6名士兵组成的军使团,在9架歼击机护航下到达长春机场与日军进行谈判。迫于压力,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此次战役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
  不仅如此,那些靠关东军发家的日本高级战犯大都也没有逃脱正义的审判。曾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曾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的板垣征四郎,曾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木村兵太郎,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七方面军总司令的土肥原贤二,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十四方面军参谋长的武藤章,均被送上了绞刑架。其他一些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关东军将领要么受到惩罚,要么背着千古骂名苟且偷生。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二战最后一役在中国 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
来源:环球时报
  俄罗斯把苏联战胜纳粹德国的5月9日定为胜利日,并将举行盛大阅兵式。但对于整个二战而言,战胜纳粹德国并不意味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日,在中国军民的协助下,苏联红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决定性一击。甚至在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仍有残余日军在多个要塞中负隅顽抗。直到8月30日,牡丹江附近东宁要塞的枪声才彻底停息下来,宣告二战最后一役的结束。
  苏联将计就计争取调兵时间
  日至11日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承诺,苏联将在纳粹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向日本宣战。此前苏联和日本出于各自的战略需要,一直依靠1941年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保持“冷和平”,但双方都清楚,一旦战略形势有变,这份条约就不具有约束力。
  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苏联单方面废止《苏日中立条约》。这其实是苏联即将开战的危险信号,但日本高层认为该条约的废止似乎有深层含义:“如果日本提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新条约,苏联就有可能取代纳粹德国成为日本的强大盟友”。于是日本提出以实质利益来换取苏联调停战争的方案。6月7日,苏联驻日大使马利克向莫斯科汇报:“作为对苏联与日本续订新协定的条件,日本愿意向我国归还在1905年俄日战争期间占领的南萨哈林岛,甚至可向我移交整个千岛群岛。”
  斯大林获悉日本政府的用心后,决定用“外交太极”为向远东调派兵力争取时间。这种做法收到奇效,甚至到了7月26日,中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也宣布赞同公告精神之际,日本政府仍然希望苏联能帮助“降低投降条件”。
  以对日交涉为掩护,苏联红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远东战役的准备。在拟订作战计划时,苏军总参谋部拿出三个作战方案,即登陆日本本土、进攻中国关内和闪击满洲。此时日本本土集结着约200万陆海军主力,苏军缺乏执行战略性登陆战役的能力,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而关内日军没有密集的集团,同时苏军只能沿着蒙古乌兰巴托至中国张家口方向出兵华北,道路难以通行,也无法给予日军决定性的打击。只有满洲,那里云集了70多万关东军,是日军在中国最密集、最强大的作战集团。苏军确信,如果迅速消灭关东军,将使日本失去陆军最精锐部队,击碎日本继续战争的意志。
  当时,苏军在远东只有不到40个师的兵力,这些部队沿着1400多公里的边境线分散部署,而且装备陈旧。为此,从1945年5月至7月,约有13.6万节车皮满载人员和物资开赴远东。在赶往东方的部队里,许多对德作战英雄部队都名列其中,它们大都有突破德军筑垒地域的经历,对付日军在边境设置的防线非常有经验。同时,远东部队各坦克旅的第1坦克营全都换装新式T-34中型坦克,战役突击力量得到显著增强。
  1945年8月,苏军在远东集结了150多万人、2.6万门火炮、5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外加3800多架战机。7月30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成立远东苏军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被任命为总司令,所有战争准备都已完成。
  苏军主力势如破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凌晨,百万苏军的滚滚铁流冲向日军阵地。尽管当天多数突击地段正下着大雨,让苏军机动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也掩护了他们的行动。苏军战士冲入前线日军哨所时,日军士兵大多还没从睡梦中清醒过来,有些人甚至以为“日军的增援部队来了”。全线进攻不到一小时,苏军就占领日军前沿地区的所有哨所。
  苏军随后继续推进并扩大战果。在西线,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外贝加尔方面军在中蒙边境的旧楚鲁海图伊村强渡阿尔贡河,开始向满洲纵深挺进。而在东线,苏联远东第1、2方面军强渡黑龙江、乌苏里江,向绥芬河、牡丹江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对哈尔滨、长春展开“向心攻势”。由于苏军摩托化纵队的快速穿插,丧失纵深防御地带的日军一路溃败,士气低落。
  要塞区拉锯战最为惨烈
  最激烈的战斗主要爆发在日军经营多年的边境要塞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就在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带修建了大量永备性军事堡垒群。牡丹江附近的东宁要塞群曾是当时关东军规模最大、构筑最齐全、可容纳兵力最多的军事要塞。该要塞群由胜洪山要塞、勋山要塞、麻达山要塞、三角山要塞等组成,最多时曾驻扎超过13万日军,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和“北满永久要塞”。
  由于日本此前抽调部分关东军精锐支援太平洋战场,苏军发动攻击时,驻守东宁要塞群的日军缺口较大。尽管如此,苏日仍展开惨烈的拉锯战。日军不断派出特攻队员,利用暗夜爬向苏联坦克,携带燃烧瓶和炸弹进行自杀攻击。苏军不得不下令坦克乘员下车,拿起冲锋枪和手榴弹掩护坦克,拦截疯狂冲来的日本自杀袭击者。一名苏军老兵回忆:“战斗中,我们乘车小心翼翼地开进前线那条狭窄的小路,道路两边散布着数辆被打瘫的T-34坦克和大批被机枪打死的日本兵尸体,烟云密布的天空中,若干架我们的伊尔-2强击机呼啸而过,而远处的玉米地里,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庞和一面面太阳旗在玉米地里闪动,那是日军的迫击炮连&&”
  在附近的东宁县城,日军密集的火力点也给苏军造成较大伤亡。日军发疯似的向苏军发起反冲击,只要一名苏联士兵登上城墙,就会有十几名日军和伪满军冲上来围堵,用苏联老兵的话说:“敌人完全不顾惜死多少人,他们只要城池。”面对死硬的对手,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战斗中,第384步兵师第567团第7连遭日军火力点压制,机枪下士菲尔索夫用轻机枪向敌射击孔打了几个点射,但日军机枪没有被消灭,仍然阻挡着苏军前进。此时菲尔索夫的子弹已然打光,于是他扑向敌火力点,用身体堵住机枪眼。菲尔索夫的英勇行为,确保了连队的顺利进攻和战斗任务的完成。
  突破东宁要塞区后,苏军主力迅速向纵深穿插。直到8月17日,苏军开始从各个方向突入牡丹江南城,街上满是飞舞的纸灰,这是日军司令部机关正在焚毁文件。日军士兵且战且退,最后都集中到城南渡口周围,那里是日军最后的退路。由于日军手里有一列装有四门重炮的装甲列车,火力之凶猛连苏军坦克都难以靠近。苏联坦克兵上尉斯莫特里茨基驾驶坦克高速冲向日本人的装甲列车,最后同归于尽。经过数小时的殊死战斗,牡丹江获得解放,日本关东军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也宣告覆灭。
  但牡丹江的解放,并不意味着附近的东宁停止抵抗。东宁要塞群被攻破后,残余日军大部向吉林溃退,但仍有一小部分留在外围的勋山、胜洪山等要塞里凭险死守。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东宁要塞残余日军因通讯问题并未得到通知,还在负隅顽抗,苏联的劝降则被当作是“诡计”。由于要塞的坚固工事让日军躲过了苏军猛烈的炮火,两军士兵甚至在阵地上展开肉搏战,从山坡上的单人掩体到山顶的战壕,到处都堆满尸体。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8月26日,苏军下令被俘的关东军中佐河野贞夫前往胜洪山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日军才完全放弃抵抗。同时苏军也在附近清缴漏网日军军事人员的行动,8月30日,东宁地区的残敌全部肃清。至此,二战最终在东宁要塞画上了句号。
(责任编辑:UM005)
原标题:二战最后一役在中国 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
&&&&&&</div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苏联出兵东北始末:消灭日寇还是抢夺东北利益?
查看: 1022|
评论: 0|来自: 《百年潮》
摘要: 雅尔塔会议,英美得到了苏联对日作战的承诺,但是前提却是严重损害中国的利益,尤其是在东北问题和外蒙问题上。
日零时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 ...
雅尔塔会议,英美得到了苏联对日作战的承诺,但是前提却是严重损害中国的利益,尤其是在东北问题和外蒙问题上。
首批大阳四轮车下线
近日,首批“大阳”低速四轮车
5月14日,国家审计署召开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经济责
  11月8日下午2点半,青山公司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
陵川公司统一思想 学习先行
集团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
Copyright &#169;
bqb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器之友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电话:023- 传真:023-日本投降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日本投降
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结&&&&果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结束,美军开始了大反攻。日本投降场景(油画)
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分别由和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1]
莱特湾海战
1944年春夏间,美国先后夺取由日本委任统治的、加罗林和马里亚纳3群岛。10月爆发,日本海空军力。[2]
日本投降降书1945年1月美军在登陆,3月占领。同年3月到6月,美军占领和,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无条件,日本拒不投降。
雅尔塔协定
日至11日,英、美、苏签订《》,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中国战区反攻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以后,虽然日本军阀在后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来自于内地的美国空军的攻击,再加上太平洋战场已日益吃紧,盟军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于是为了消灭美军在中国的飞机场以维持大陆交通线的通畅并早日结束以集中全力于本土防卫。
1945年3月起日军先后发动和。在河南,日本军阀于3月下旬从之后的防线以东向西发动攻击,其前锋一直冲到西峡口。在湖北,3月日本军阀向西北部发动攻击,于4月8日攻陷;不过之后国民革命军随即发动反攻,收复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在湖南,日军以空军基地为目标,于4月向湖南西部发动攻击,但是在抵抗之下,日军遭受大挫败而退回原阵地。之后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向广西地区发动反攻。
日收复南宁。194中国军队开往前线5年6月29日收复柳州。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抗战战果,并宣布抗战战局面已转守为攻。1945年,令其无条件投降。日中国伞兵首次作战,180人空降广东开平县袭击日军。日陆军总司令部制定,以桂林、、衡阳、、广州、香港、为作战目标的反攻计划。7月24日第二十军、第二十九军等部,分3路沿湘桂铁路及其两侧向桂林急进,至本日、连克中渡、黄冕、阳朔、白沙,并经激战夺占桂林南方门户永福。7月25日中美空军协同,以305架战机猛袭上海日空军基地。7月27日收复桂林。7月31日将军接到了空军司令部中将命令,他在中国战区的职务被正式解除。8月1日清晨,陈纳德将军乘坐C-47飞机离开中国的土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站在跑道边向他挥手致谢。8月收复广西全境。此外,国民革命军原本预定于8月收复广州以打通中国对外运输要道,因为日本投降而未实行。
波茨坦公告
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由于此时美国的已试验成功,美国新总统对于苏联的参战并不抱太大兴趣,所以未邀请苏联协商或署名,造成苏联颇为不满。日,日军运输队向苏军投降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8月5日200架战机从大琉球岛及基地出发,对东京及其机场与九州进行轰炸。炸弹与子弹齐下,日本又有十二城市受重创。8月8日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随即发表在对日宣战,发动。
日零时10分苏联百万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守东北之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部署在中国东北和,苏联红军投入到远东战场则多达150万人,双方的装备也相差悬殊,于是在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日,日内务省发出《外国驻屯慰安施设整备》和《关于外国驻屯慰安施设问题给内务省各警保局长的通告》等,要求各地警务部门建立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慰安所。
日,官方拨5000万日元,由东京警视厅牵头成立“特殊慰安施设协会”,设慰安、游技、艺能、特殊施设、食堂和物产各部,并在天皇皇宫前举行了“结成式”。日本人称之为“国家卖春机关”。
日止苏军对日作战结束。1945年8月,由于美国的核武打击与苏联军队的参与日本投降,中国内部开始有人感觉到抗日战争终结之日即将到来。
日共产党由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将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
日之决定日军投降必须包括在内的一切武装部队。
日至11日延安总部发布命令,八路军、开展全面大反攻。向解放区武装部队连续发布七道命令。8月11日蒋介石电第十八集团军司令朱德、,政府对处置敌军已统筹决定,该集团军部队应驻原地待命。国民党方面也在美军空运、海运帮助下,迅速占领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产党军队则接收经营许久的中小城市、乡村地区,但是在苏军协助下也收复了一个省会城市张家口。而且八路军、新四军因为长期敌后抗战的缘故,控制了大量铁路干线,增加了远在西南方面对敌正方的国民革命军接收日占领区的难度。
日中法签专约交还广州湾。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15日本投降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
8月15日蒋介石发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战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它最后的证明……”为庆祝抗战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日。民众狂欢,恶梦结束了!
8月15日,外交部长收到华府电,后在(重庆夏季时间晨7时)四国首都同时发表声明,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日军停战命令手续完成后即发出,所属部队停止进攻。
8月15日,急电日军最高指挥官指示日军六项投降原则。
8月15日,朱德令冈村宁次,向中共投降,冈村宁次拒绝接受。
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4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
8月17日下午三时美国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美国决不参加。8月17日下午五时三十二分冈村宁次复电蒋委员长,派员至杭州候命。接洽地点将改芷江。
8月20日蒋介石再电毛泽东,朱德未明了受降程序,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信守,望即来渝共定建设大计。
8月21-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请降之地点。[3]
8月23日战事直到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8月27日国民党派专机接毛泽东,28日,下午3点45分抵重庆。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 国军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呈交投降书,冈村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4]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更正:并不是冈村宁次向何应钦呈交的投降书。而是他的参谋长小林浅三郎。而且投降仪式中,作为投降代表的冈村宁次都没有呈缴象征武器的佩刀。原因是国民党代表和其事先商量决定的。
此日后入侵中国之日本军队向中国军队投降。[5]日,在东京的日本 皇宫防空洞里,一群军政要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从目前(日)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外相东乡茂德垂头丧气地说着,两手一摊,倒在沙发上。
发表《波茨坦公告》
7月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将它彻底消灭。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
8月间,苏联对日宣战,进攻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
9日零时刚过,苏联百万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了全线总进攻。东乡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总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只破败的帆船,很快就会在风雨飘摇中沉没。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这样的结局。
海军司令部总长说道:“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与其无条件投降,不如实行本土决战!”陆相阿南惟几打断丰田副武的话,一拍桌子,站起身朗声说:“我们在本土决战,虽然不能确定胜利,但还可一战,打得好还可以击退登陆敌军。所以,我坚决反对无条件投降!”会议没有结果。
下午,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铃木简单说了两句,然后由外相东乡报告了苏联参战及原子弹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应投降,会场又展开了争论。最后,铃木征询各大臣是否应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结果六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没有表态。铃木无可奈何地说:“内阁既然不能决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日本书记官朗读《波茨坦公告》
随后的御前会议仍旧在皇宫防空洞中举行,天皇裕仁来到会议室。
铃木先让书记官朗读《波茨坦公告》,然后宣读他拟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准备接受日由美国、英国、中国政府,以及后来由苏联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至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
接着,由东乡说明提案理由,“对日本来说,接受《波茨坦公告》虽不体面,但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再加上原子弹出现,苏联又对我宣战,时局急变,对方更加强硬。”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就是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复兴之日。”
他刚说完,陆相阿南、和丰田等人马上表示反对,争议又起。铃木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把目光转向了天皇。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辩论,这时他喃喃地说道:“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他把手一挥,“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美国政府收听到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广播。9月2日图片报道随即征询英、苏、中三方意见,发表了一道复文:“自投降之时起,日本天皇必须听命于美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愿确定之。”
两天后,美国飞机在东京上空撒下了载有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电文和同盟国复文的日语传单。一时间,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在日本民众中传开来。
8月14日,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会上,陆相阿南等人声泪俱下,他们说:同盟国复照对保护天皇制度措词不明,恳请天皇准予再提出照会。如同盟国不允许保护天皇制度,那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会场上一片沉默。
终于,天皇裕仁说道:“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定没有变……”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泣声。天皇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第二天播出。主战派的一伙少壮侍卫军官得知这一消息,决定举行政变。这天晚上,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寻,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阻止向全国广播。警卫部队很快镇压了这次叛乱。投降诏书立即在电台播出。主战派头子陆相阿南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杀。
8月28日,美国空军的飞机在东京机场降落。大批的英、美军队开始在日本海岸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
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大东亜戦争终戦ノ诏书(原文)
朕深ク世界ノ大势ト帝国ノ现状トニ鉴ミ非常ノ措置ヲ以テ时局ヲ収拾セムト欲シ兹(ここ)ニ忠良ナル尔(なんじ)臣民ニ告ク朕ハ帝国政府ヲシテ米英支苏四国ニ対シ其ノ共同宣言ヲ受 诺スル旨通告セシメタリ
抑々(そもそも)帝国臣民ノ康宁ヲ図リ万邦共栄ノ楽ヲ偕(とも)ニスルハ皇祖皇宗ノ遗范ニシテ朕ノ拳々(けんけん)措カサル所曩(さき)ニ米英二国ニ宣戦セル所以(ゆえん)モ亦(また)実ニ帝国ノ自存ト东亜ノ安定トヲ庶几(しょき)スルニ出テ他国ノ主権ヲ排シ领土ヲ侵スカ如キハ固(もと)ヨリ朕カ志ニアラス然(しか)ルニ交戦已(すで)ニ四歳ヲ阅(けみ)シ朕カ陆海将兵ノ勇戦朕カ百僚有司ノ励精朕カ一亿众庶ノ奉公各々最善ヲ尽セルニ拘ラス戦局必スシモ好転セス世界ノ大势亦我ニ利アラス加之(しかのみならず)敌ハ新ニ残虐ナル爆弾ヲ使用シテ频ニ无辜(むこ)ヲ杀伤シ惨害ノ及フ所真ニ测ルヘカラサルニ至ル而モ尚交戦ヲ継続セムカ终ニ我カ民族ノ灭亡ヲ招来スルノミナラス延(ひい)テ人类ノ文明ヲモ破却スヘシ斯(かく)ノ如クムハ朕何ヲ以テカ亿兆ノ赤子(せきし)ヲ保シ皇祖皇宗ノ神霊ニ谢セムヤ是レ朕カ帝国政府ヲシテ共同宣言ニ応セシムルニ至レル所以ナリ
朕ハ帝国ト共ニ终始东亜ノ解放ニ协力セル诸盟邦ニ対シ遗憾ノ意ヲ表セサルヲ得ス帝国臣民ニシテ戦阵ニ死シ职域ニ殉シ非命ニ毙(たお)レタル者及其ノ遗族ニ想ヲ致セハ五内(ごだい)为ニ裂ク且(かつ)戦伤ヲ负ヒ灾祸ヲ蒙リ家业ヲ失ヒタル者ノ厚生ニ至リテハ朕ノ深ク轸念(しんねん)スル所ナリ惟フニ今後帝国ノ受クヘキ苦难ハ固ヨリ寻常ニアラス尔臣民ノ衷情(ちゅうじょう)モ朕善ク之ヲ知ル然レトモ朕ハ时运ノ趋(おもむ)ク所堪ヘ难キヲ堪ヘ忍ヒ难キヲ忍ヒ以テ万世ノ为ニ太平ヲ开カムト欲ス
朕ハ兹ニ国体ヲ护持シ得テ忠良ナル尔臣民ノ赤诚ニ信倚(しんい)シ常ニ尔臣民ト共ニ在リ若(も)シ夫(そ)レ情ノ激スル所滥(みだり)ニ事端ヲ滋(しげ)クシ或ハ同胞排挤(はいせい)互ニ时局ヲ乱リ为ニ大道ヲ误リ信义ヲ世界ニ失フカ如キハ朕最モ之ヲ戒ム宜シク挙国一家子孙相伝ヘ确ク神州ノ不灭ヲ信シ任重クシテ道远キヲ念ヒ総力ヲ将来ノ建设ニ倾ケ道义ヲ笃(あつ)クシ志操ヲ巩(かた)クシ誓テ国体ノ精华ヲ発扬シ世界ノ进运ニ後レサラムコトヲ期スヘシ尔臣民其レ克(よ)ク朕カ意ヲ体セヨ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各国务大臣副署
正式中译本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宁、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
历史报纸大力宣传
日、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1版《侵袭广岛市》一文报导说:“东京七日中央社电日大本营于七日下午三时半发表:一昨六日广岛市因美敌机B29型小编队之攻击,发生相当损害。一敌机于此次攻击中,似使用新式炸弹,详细情形刻正调查中。”[6]
8月8日苏联红军根据《雅尔达密约》,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申报》1版发表《日皇颁和平诏书》的新闻,记载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东京十五日中央社电日皇为万世蕲求和平,十四日赐命政府,对中美英苏四国通知接受波次坦宣言。同时,颁赐大诏,宣示接受四国共同宣言之不得已,并于十五日正午躬亲广播大诏。”[6]
历史报纸《申报》详细记载这一经过,部分标题如下:
日降军七百万名将全部缴械解散申报1版[7]
公务人员还都需两月半竣事申报1版[7]
中宣部詹特派员谈文化事业整理办法申报2版[7]
筹设办事处申报2版[7]
昨全部撤退申报2版[7]
日降书今晨签字申报1版[7]
三十四万名申报1版[7]
待命解除武装申报1版[7]
新加坡基地申报1版[7]
分批运东印申报1版[7]
慕尔堂昨交还申报2版[7]
昨在京顺利完成申报1版[7]
受降后七小时何总司令谒陵申报1版[7]
日军略据点申报1版[7]
接收汕市政申报1版[7]
昨飞抵沪申报2版[7]
召见冈村申报1版[7]
今日签降书申报1版[7]
澳主力舰上举行受降礼[7]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军对日军的作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