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哥林多前书15章7章讲章

哥林多前书第一章二十七到二十八节讲章_百度知道
哥林多前书第一章二十七到二十八节讲章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实万物本是洁净的,偶像也算不得什么,偶像也并不能使食物不洁净。只是圣经中说:你若对此信心充足,则可以吃,但若你对此信心是足,则不要吃。对此的圣经经文可看哥林多前书第8章的内容:\r\n8:1
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r\n8:2
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r\n8:3
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r\n8:4
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r\n8:5
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r\n8:6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借着他有的,我们也是借着他有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哥林多前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提摩太前书第三章
2、关于职分3:1-16
保罗在这里讨论教会职员当有的资格,,,保罗认为这也是有关治理教会的规矩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1)监督的资格3:1-7
首先,保罗讨论监督的资格,监督的职分是尊贵的职分,这种职分所要
的资格是相当高,做监督必须有高尚的品格,超越的才能,在婚姻中和家庭中都有美好的榜样,有相当的作基督徒的年资,乐意接待远客,而且在教外人中需要有好名声.
3:1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
“监督”[1]名词来讲:是守护者,在彼前2;25指耶稣基督,----在另外一个地方是指教会的个别领袖,徒20:28&
提前3:2& 多1:7
[2]动词来讲:
是基督或主教的职位,新约监督制度似乎是有很多人担起的,虽然在组织上还是很有弹性,地方教会有可能是有一位监督或长老担任首要领导,做教会牧者,正如耶路撒冷教会雅各一样,徒15;13-21
&只有男人担任这个职分,因为男人在家里是作属灵的领袖,所以也在教会中作属灵的领袖.林前11:2-16&
弗5:21033提前2:9& 3:7
※※监督职责是什么:
[1]守护羊群------意思是要有属灵的警觉性,随时,提防,做好准备,还有看守,保护,谨慎.徒20-28&
希伯来书13:7
[2]牧养羊群-------传讲神全部旨意,照顾,关心,喂养,保护盒带领.徒20:27,,30,,,彼前5:2&&
帖前5:14—15
监督---长老---同指一职,是指资格上,”职分”------(治理)有点区别,
长老------强调属神又灵性好成熟的人是指人的品格.(有生命的影响力)
监督和牧师:是很清楚指职位之称呼(希腊文化是市长)
“羡慕”一字也可指坏的方面,提前6:10 贪恋钱才,徒20:33
贪图---金银....也是可以指好的方面路22:15 我和愿意....
3:2做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做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
:监督在家庭和生活中必须无可指责3:2-5
------只做一个妇人的丈夫(说明一夫一妻制,有美好的见证
“无可指责:-------------无可责难,(人格与行为没有明显的瑕疵)
“一个妇人丈夫”-----即只结过一次婚,只有一妻子.
因为保罗在这里列出担任监督的条件有两个焦点;个人品德的成熟,与教导的能力.
&3:3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
作监督的还必须不因酒滋事。即不可醉酒失仪。保罗没有禁止监督喝酒,但嘱咐教会不可选举一位沉醉酒乡的人做监督。不打人可能与醉酒有关,但更可能的是暗示有些作监督的性情暴躁,对违反教规的人缺乏忍耐,用粗暴的手段对付不服约束的人。保罗说,作监督的不可如此。相反的,他劝他们只要温和,意思是以慈祥、忍耐的态度去执行监督的职务。在林后10:2说到“基督的温柔和平”时也采用同一类字。监督也要不争竞,即不喜欢吵架,因为吵架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动武,这与监督的职分不相宜。此外,作监督的还要不贪财。这可能与初期教会常把赈济的捐款交到长老(或监督)手中有关(参徒11:30)。金钱常是一个强烈的试探,作监督的在这方面必须谨慎(参林后8:18~21)。此外,作监督的若贪财,则可能重富轻贫,这也是监督的大忌。
&3:4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
3:5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管理神的教会呢?
作监督的另一个条件是,他的家庭生活必须是一个好榜样。他必须能够好好管理自己的家。这句话
一方面表示在初期教会中作监督的都是已婚的人;
另一方面又表示他应该使他的家庭生活成为信徒的好榜样。其中一个例子是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这句话的另一种译法是:端端庄庄的使儿女顺服。后一种译法可能较合原意,因为这样便把端庄一字与作父亲的相联,表明作监督的在家庭中一方面要对儿女严格管教,另一方面在管教儿女时应有端庄的态度,不要急躁或随便采用粗暴的手段去对付儿女。
  为什么保罗那么重监督在治理家庭方面的表现呢?在第五节保罗采用一个问语去说明: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这是保罗惯用的手法(参林前14:7、9、16),也与耶稣在“按才干受责任”的比喻中所提示的原则相合(太25:21、23)。在此保罗把上帝的教会(教会原文无冠词,可译为上帝的一个教会,即一个地方教会)比作大家庭。一位监督若在他自己的小家庭中管理得不好,也便难以期望他能把教会这个大家庭管理得好。管理和照管两个动词反映了初期教会监督所负的责任。
‘节制’-----------------------------头脑清楚,有自制力,与自守同意.
‘端庄’-----------------------------有规律
‘善于教导’-----------------------多1:9
&特别是对于长老与监督的要求
‘不因酒滋事’--------------------不沉迷与饮酒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管理---站在前面, 有引导带领的意思
3:6初入教的不可做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法里,3;7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初入教的不可以做监督:
意思是初信者不可以当基督,多1:6中论及担任基督的条件,就没有这一项,这是因为革哩底教会刚刚成立.不可能找到信主较久的人当监督.如果那一间教会有条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这样不注意会使他变得自高自大,落入魔鬼的审判中.
3:7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教外”:-----------------从外面来的人,
“好名声”:--------------见证,证言.
“教外有好名声”------监督对从外面来的人要有好见证
‘魔鬼的网罗’---------指魔鬼所设的陷阱
‘魔鬼所受的刑罚里面”:----------魔鬼将来要受到刑罚马太25:41&
启示20;10&&
此处或指魔鬼所施予的刑罚,不过较不可能.
юю选监督时,不单要考虑那人的素质与恩慈,还得要注意魔鬼对教会的破坏,不称职的监督,会让教会有破口,导致魔鬼有攻击教会的机会,一定要谨慎处理.
юю我们是否具备上述担任监督的资格呢?选举教会长老的时候,是否考虑上述的资格呢?
(2)做执事的资格3;8-13
与监督的职分紧密相联是执事的职分。这种职分虽然在地位上次于监督,但对他们在资格上的要求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特别声明,他们必须先受试验,证明无可责之处,然后才让他们作执事(3:10)。当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时也将监督与执事相提并论(腓1:1)。可见这两种职分在初期教会中早已存在而且紧密相联。
3:8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
那么,执事的资格,或者作执事的条件是什么呢?除了作执事的也是如此一句表示对执事的要求基本上与对监督的要求相同以外,保罗还不厌其详地逐一指出。他说:作执事的……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端庄有严肃、庄重的意思,不单是外表如此,也应该是“有诸内而形诸外”。不一口两舌的意思可能是指必须心口如一,但更可能是指,不可向这人说这样,又向那人说那样。换句话说,在同一件事上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这一点特别对执事的职分有关,因为执事为了服役信徒,多有机会到信徒家中探访,因此在言语上应该特别谨慎,免得成为播弄是非的媒介。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的吩咐,基本上与对监督的吩咐相同(2:3)。执事因多有机会探访信徒,因此也多有机会由主人用酒招待;又因担任救济事务而可能在金钱上陷入试探,所以保罗在此特别提醒作执事的不可喜好喝酒,不可贪图不是分内应得、合乎义理之钱财。
3:9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
在积极方面,作执事的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真道的奥秘应作“信仰的奥秘”。这“信仰”指基督教会的信仰,也就是教会所教导的教义。至于奥秘一词是保罗常用的名词,它的意思不是指不能理解的东西,而是指上帝在历代以来所隐藏的救赎计划,如今已因基督耶稣的降临而向人显明了。不过,这种救赎计划仍旧必须具有属灵睿智的人才能领会(参西1:26、27;罗16:25)。所以,“信仰的奥秘”便等于教会如今所了解,所教导的有关上帝救赎计划的道理(参提前3:6;弗3:4)。
  然而,作执事的如何去固守信仰的奥秘呢?保罗说:要存清洁的良心。意思是作执事的必须行事为人问心无愧,如此才能固守信仰的奥秘。良心在前面1:5的注释已有阐述,不赘。
3:10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
受试验,有人认为是指一段试用期或设立一个正式的审查委员会,详细审查他们的资格。这事虽有可能,不过在使徒行传选立七人协助使徒管理救济事工时并没有这样做(徒6:3),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先受试验不是说要经过一段试用期或者设立委员会正式审查,而且按照上述所列举的条件加以考虑,认为合格便可。没有可责之处当然不是说完全无瑕疵,因为除了耶稣以外,世上实在没有完全人。这里的意思只是说,作执事的必须没有明显可责的缺点或过失,而且是真诚的基督徒,若偶然为过犯所胜,也愿意谦卑悔改便可。
3:11女执事(原文是女人)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
至于“女执事”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基本上也与男执事相同
。她们为人必须端庄,内在如此,外表也如此,包括衣饰在内(参提前2:9的注释)。不说谗言,即不播弄是非,这是她们在协助探访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事。有节制,原文有保持安静和保持清醒的意思,可能与喝醉的事有关,即在喝酒时要有节制,以免失去清醒的头脑和安详的仪态。凡事忠心,也可译为“绝对可靠”。不但在人们托付办理的事情上忠心尽责,也在自己所知的私人资料或者受嘱咐要守秘密的事上绝对可靠,不泄漏他人的秘密,不播弄是非。
3:12 执事只要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
3:13因为善作执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并且在基督耶稣里的真道上大有胆量.
保罗再回到男执事身上。他指出男执事也与监督一样,只要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这两种要求的涵义在前面论监督的资格中已经讨论过,不赘。所可注意的是,在论监督的资格时保罗接说明,为什么监督必须能够好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原因是:“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如今在论到执事的资格时,他则扼要说,一位执事若能以正确的心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并完成其他方面的责任,则有美好的报赏。他说:因为善作执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并且在基督耶稣里的真道上大有胆量。这是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也许保罗想到,这些执事中可能有人心中觉得,为什么对我们的要求也跟对监督的要求一样那么严格,毫不放松呢?因此保罗在此加上一句安慰鼓励的话。
除了上述的美好果效以外,他们还会在基督耶稣里的真道上大有胆量。这句话中的真道原文也是“信仰”;大有胆量也可译为“大有信心”或“大有勇气”。这种胆量或勇气通常是指在人面前的胆量和勇气(林后7:4;腓1:20;帖前2:2),但也可用以形容有勇气和胆量进到上帝面前来(弗3:12;来四4:6)。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一位忠心的执事会越来越有胆量在人面前宣扬福音,见证他在基督耶稣里的信仰;又会因那在基督耶稣里的信仰越来越有勇气进到上帝面前,向他求恩。
3:8-13小总结
执事的职分虽然次于监督的职分,可是对他们的要求并不亚于对监督的要求,甚至因为恐怕有人误以为这种职分不及监督的职分那么重要,而忽略事先加以考验审查;保罗特地说明“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有人认为这里所说的“试验”是指先有一段试用期或者组织一个正式的审核委员会加以调查,但鉴于徒6:3的先例,这种推测多半不正确。更可能的是只须按照保罗在此所列举的条件加以检讨,认为没有明显可责之处便可选立。至于11节的“女人”,有些学者认为是指执事的妻子,但更可能的是指一些协助监督或男执事做服侍病人,探访家庭,以及在为女信徒举行浸礼时襄礼等工作的女人。这些女人虽不一定有执事的名称,但担任了女执事的实际责任,因此译为“女执事”也未尝不可。保罗为了对一些作执事的加以鼓励,免得他们因为对他们的要求那么高而退缩却步,便在本段末了加上几句安慰鼓励的话,叫他们认识,这职分虽不及监督的职分那么高,但对信徒的影响可能更大,只要做得好,必然能够获得全体会众的激赏。
‘执事”-----------------饭食的,&
主要的职责是协助监督”执事”要有自制能力,显示对自己的言语,饮酒,财务都要自我控制.
‘也是如此’-----------照着同样的模式,照样地,即与监督的条件相当.
‘一口两舌’-----------向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不诚恳的
“真道的奥秘’-------监督教信仰的奥秘,表示福音真理在以前世代不为人知道耶稣完成救赎后才启示出来提前3:16&
‘先受试探’----------先经过资格审查
‘女执事’-------------女人,协助男执事的女信徒,女执事或者是执事的妻子,不过以女执事罪可能.
“端庄”---------------正直高尚,有好品行使人尊重,这个德行在保罗眼中是教会领袖都必须具备的特质.
“不说谗言’---------言语上犯罪
‘胆量”---------------释放的公开说话,开城布公.
美好的地步-----享有美誉备受尊敬.,
--------我们-----是否具备上述担任执事的资格呢?选举教会执事的时候,是否考虑上述的资格呢?
3:14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所以先将这信事写给你,
3:15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的那个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
3:16大哉& 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 神在肉身显现
,被圣灵称义(或作,,,,,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表,被世人信服,被接子啊荣耀里.
保罗至此稍作停顿,先简单说明他写信的原因,然后再扼要阐释教会的本质和使命,末了又引用一首诗歌,对上帝在基督耶稣身上所作成的救赎计划加以颂扬。保罗在本段经文中对教会本质和功能的描述成为教牧书信的一个神学基础:既然教会是上帝的家,既然教会有维护真理的使命,那么教会必须有一定的秩序和规章,也必须对破坏上帝家的异端加以严正的反击。
1 使命的内涵 3:14~15
  保罗有意在不久的将来前往以弗所,不过他不敢肯定是否能够如期成行,因此先将他心里面的话用书面表达,好使提摩太“知道在上帝家中当怎样行”。当保罗提及上帝的家──教会时,便也联想到教会的使命;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但已将教会使命的内涵扼要说明。
3:14~15上
14—15节上是讲论一件事,不过在句子的结构上,若将和合本第
15节的第一句与第14节的下半句对调则较好。保罗的意思是:“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不过诚肯说我因事耽延,所以先将这些事写给你,好叫你们可以知道在上帝的家中当怎样行”。
新译本则按原文的次序翻译:“我把这些事写给你,希望不久可以到你那里去;假如我来迟了,你也可以知道在上帝的家里应该怎样行”。
  保罗接说: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跟3:5一样,在教会前面没有冠词,这便暗示,保罗基本上是想及一个地方教会而不是整体的基督教会;不过,保罗当然会同意一个地方教会也是整体的基督教会的一部分。教会是家的观念在本章五节已经出现过。永生上帝的概念也是保罗书信中时常出现的(提前4:10;林后3:3,6:16;帖前1:9),这是从旧约采用过来的概念,表示上帝是活的,与死的偶像迥然不同。
  不过,在这本节经文中最难解释的是最后一句。保罗说,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骤然看来,这句话显然表示教会比真理更加重要。然而整部新约的教训都强调真理才是教会的根基,这真理就是耶稣基督(林前3:11;约14:6)。
在处理这个难题时,
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几点:
第一、前面说过,这里的教会不是整体的教会,而是地区性的教会,因此下面所说的教会功能或使命也应从这个角度去了解;
第二、这里所说的柱石也没有冠词,表面并非唯一的柱石,只是其中一根柱石;
第三、这里
&&表示每一地方教会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维护真理的责任,而并非说她是真理的根基。
保罗先将这些事写给提摩太有两个目的:
第一、叫他可以知道在上帝家中当怎样行;:
第二、叫他知道他有维护真理,对抗异端的责任。这种解释虽有可能,但一方面,在“知道”这个动词与“真理的柱石和扶梁”之间有太长的距离,因此极难认这动词与这句话有关;二则保罗在此显然是讨论教会的使命,而不是解释为何要先将这些事写给提摩太,因此,我们还是接纳前面的解释。
  保罗在这两节经文中,一面解释他给提摩太书面指导的原因,别方面又阐释教会的本质和使命。虽然保罗打算不久以后便到以弗所去,但诚恐因故延期,所以先用书面表达心意,好叫提摩太知道如何处理眼前的问题。从教牧书信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教会所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有异端兴起。因此保罗特地说明教会的本质是上帝的家,信徒应该彼此相亲,如一家的人,靠彼此共有的天父上帝,坚决对抗异端,因为维护真理不单是教会整体的责任,也是上帝家中的每一分子共有的使命。
2 敬虔的奥秘 3:16
  当保罗说到每一地方教会,甚至教会内每一信徒都有维护真理,对抗异端的责任时,禁不住对真理本身──耶稣基督的救赎事工涌起一种热烈景仰和感恩的心情,因而发出感叹和赞美的声音。
  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 这句话使人想起使徒行传所记以弗所的动乱时,群众狂呼大喊的一句口号:“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徒19:28、34)。如今保罗写信给在以弗所教会任职的提摩太,而这封信又是半公开性质的书信,因此极有可能不是巧合,而是保罗故意让以弗所教会的信徒想起当地异教徒对他们所崇奉的亚底米神的热心,而刺激他们要对他们所持守的信仰有更高的热诚。因为人们对所崇拜的假神都如此热心,基督徒对所崇拜的永生上帝以及他藉以成全救赎奇功的基督耶稣岂不应该加倍忠诚吗?
  保罗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这在他写书信的字里行间时常流露(参罗9:1~3,11;33~36;林前9:1~6,15:55~58;林后2:1~4,6;11~13,7:5~7,11:16~33;加3:1~4;腓1;3~4,4:10~20;门8~9)。如今,这一句话也充分流露保罗内心激动的情绪。他深觉他所持守的信仰是既伟大又奥妙的信仰。敬虔的奥秘\cs8与本章九节的“信仰的奥秘”基本相同,是指上帝历代以来所隐藏的救赎计划,如今已因基督耶稣的降临、受死、复活、升天,向人显明了。不过这一切仍须具有属灵睿智的人才能领会。保罗之所以觉得他所领受、所传扬、所维护的福音真理是既伟大又奥妙的,是因为他想起他以前的为人以及蒙召的经历(参1:12~17的注释)。不过,在此他还加上一句,不独他自己有这样的感受,而且无人不以为然,意思是,大家都同意的,毫无可疑和绝对可信的。
  保罗又从教会流行的一首有关基督的诗歌中摘录一段去支持他在前一句所表达的感受:
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
被圣灵称义,
被天使看见,
被传于外邦,
被世人信服,
被接在荣耀里。
  这是一首有美好的韵律,排列整齐的诗歌,在希腊中一连采用六个单数第三人称的过去被动式动词。在提后2:11~13也有一首类似的诗歌。
  就是 这两个字原文没有,但中译本若不加上这两个字则不独意义不明,而且文句也欠优美。不过,我们得注意,就是的意思不是说,下面一首诗就是奥秘本身的解释,而是说,下面一首诗就是所有人共有的感受,即感受到耶稣基督降世,成就了上帝救赎计划,这件事实在是既伟大又奥妙的。
  他(基督)在肉身显现 这句话显然指道成肉身这件事。虽然中文和合本根据某些西方抄本将主词译为上帝,但正如前面已经分析过的,这里的主词应以基督为宜。不过,单就这句而论,说上帝在肉身显现也未尝不可,因为从教义学上说,基督在肉身显现与上帝在肉身显现是同一件事。把显现当作基督降世为人解是希伯来书和彼得前书都有的用法;保罗自己只在教牧书信中采用过(除本节外,参提后1:10)。这术语也表明基督的“先在”,即在未曾降世为人之前已经存在。
被圣灵称义 中文和合本小字注“或作在灵性称义”。因为原文的灵字前面没有圣字,也没有冠词,
第一、它的意思是,基督降世成人以后,虽然被当作罪犯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上帝藉圣灵使他从死里复活,证明并宣告他为义(罗1:4,8;11)
第二、它的意思也可能是,基督按肉体说,虽然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可是在灵里面,他确实是上帝的儿子,他从死里复活便证明了这一点(罗1:3~4)。这种解释可将本句的“灵”字与第一句的“肉”字相联起来
&但第二种解释也有圣经为证,所以二者都可接纳。
  被天使看见 这句话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说这是指天使目击耶稣从死里复活并向人宣告耶稣复活的好消息;又有人说,这是指天使看见耶稣成为肉身被钉十字架,从死里复活的过程,而对耶稣有新的看见,即新的认识;还有人说,这是指天使喜欢留心观看基督所成就的救恩,并为蒙救赎的人欢喜,正如耶稣在浪子的比喻中所说的。不过,这里所强调的似乎是天使对升天得荣耀的耶稣之崇拜,所以被天使看见应该指得胜的基督在天上受天上万军的崇拜和欢迎。这种思想在保罗其他书信中也有提及(腓2:9~11;西2:15;参来1:16)。
  被传于外邦 指基督的福音遍传天下,不独犹太人,外邦人也可听闻福音而得救。不过外邦这字亦可译为“万族万国”,若然,则所强调的不是得听福音的人是谁,而是福音传到的地区如何广阔。
  被世人信服 世人也可译为“世界”。若译为世人则强调基督福音不仅传遍天下,也为天下万人所接纳。若译为“世界”,则所强调的是,原来以真理为敌的世界如今也为基督福音所感化,信靠接纳基督为救主了。
  被接在荣耀里 显然是指基督升天。这一点在前面“给天使看见”一句似乎已经暗示过,即使是旧事重提也有新的意义,因为在此所强调的是荣耀,即环绕于上帝周围闪闪发光,不能逼视的荣光。所以这句的意思不单指基督升天那么简单,还特别强调基督被接入上帝的荣耀里,与上帝永永远远一同作王。
  这是一节以赞颂为主题的经文,也是保罗心声的流露。保罗终其一生都不能忘记复活的基督如何选召他这位罪人中的罪魁作他福音使者的经历,每逢有机会的时候,他都从心坎中向这位救赎他、呼召他、差遣他、帮助他的救主基督耶稣发出感谢的欢呼。如今在提及教会有维护真理的使命时,情不自禁地引述一首赞美基督的诗歌中的一段去表达内心感激和景仰之情。在未曾进一步的给提摩太和以弗所教会信徒予以实际方面的指导之前,引述这一首诗是极有意义的。因为只有清楚明了上帝在基督耶稣身上所作的救赎计划是何等伟大、何等奥妙的人,才能认识严厉抗拒敌挡真理的异端是何等要紧的一件事;也才能甘心乐意在日常生活中按照福音真理所显示的道德原则而行。
“柱石”------------------------根基,
依靠,& 支柱.&
“柱石根基”------------------教会,&
真理的众多柱石之一,众多支柱之一.
“就是神在肉身”-----------荣耀里, 指基督成为肉身,
大概引用当时教会的赞美诗歌
“无人不以为然”-----------毫无疑问地,&
无争论地& 确定地
“被圣灵称义”--------------在灵里称义,指基督被神成为义,为神儿子,圣灵使其复活,证实基督是无罪的.
“被天使看见”--------------复活升天的基督受天使敬拜.
“被接到荣耀里面”--------指耶稣复活升天,被接到父神那里享荣耀.
“敬虔奥秘”--------------------指那在人心中产生敬虔的秘诀,如下文指明的,这个秘诀就是那基督耶稣.
------这里并非指教会是真理的基础,而是教会护卫者信仰,也是基督信仰 的荣耀.
监督的职责是什么呢?
执事的职责是什么呢?
执事和监督职分没有什么区别吗?
敬虔的奥秘是指什么?
&&&&&&&&&&&&&&&&&&&&&&&&&
背诵经文3:1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信望爱圣经林13章13节讲章_百度知道
信望爱圣经林13章13节讲章
提问者采纳
1)上帝话语中所预言的各事一一获得应验时。(希伯来书11,现在基督徒会众却具有较完备的知识,也有理由养成更大的信心,有爱这三样。它坚信上帝的所有应许都像业已应验了一般肯确。我们看见了所期待的东西时,信心的各项特色便会终止。”(哥林多前书13,其中最大的是爱。详见 守望台杂志 *** w92 7&#47“如今常存的有信:13)虽然圣灵的神奇恩赐已不复存在,有望,便不会继续盼望、希望和爱心。但爱却会永远长存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哥林多前书1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