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鲁野一公四川一脉科技有限公司字辈

对当代社会修谱工作的建议&&&&&&&&&&
发布者:&|&
浏览(3684) 评论
&|&发布时间: 09:56:27&最后更新时间: 09:56:27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独家
对当代社会修谱工作的建议
作者:江天德&& 单位:清流县客联会
寻根是人的天性,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根活动。“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慎终追远,孝悌为先。”(清人张澍《九氏寻源》自序)中华民族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而姓氏寻根正是追宗觅祖的终南捷径。浩瀚大海有源头,参天大树有须根,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国史、方志、族谱的长期存在和世代延续,系统和完整地记录了我们民族沧桑历史的踪迹,族谱是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以图表形式记载本家族世系人物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她与国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其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和珍藏价值,又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祖敬宗的良好传统,更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客家人在不断迁徙中,十分重视谱牒的修撰和传承。当然,族谱也就成为海内外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依据。在新形势下,组织相关人员专门研究和挖掘、整理本姓氏的文化遗产、追溯本姓氏的起源、迁徙、分布、人物等,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对客家人“崇先报本,启裕后昆”具有特殊的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就当代修谱工作谈几点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一、在修撰族谱的工作上,要注重发挥家族热心人士的人才和智力优势 。要积极撰稿,详细记录姓氏源流、支脉播迁等繁衍发展过程。一是要熟悉本宗族历史与现状人士。在修撰族谱的人员组成中,要注重发挥家族人员结构特殊、人才众多、渠道通畅的优势,以“姓氏源流、支脉播迁、人口繁衍、民俗演变、民系形成”的重要方面为切入点和途径,围绕修撰族谱的组稿要求,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为下一阶段的实施奠定基础。二是要在宗族中有较高的威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在平时日常宗族中的事务,对宗族中某些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若干方面作详细的记载,广求善策,广集群言,谋统筹修撰族谱之计,建统筹修撰族谱之言,献统筹修撰族谱之策,自家的事情,自家来做;自家的孩子,自家抱,人熟路熟,事倍功半,有利于修撰族谱工作的开展,家族人齐心协力,正本清源。更能产生饮水思源,见贤思齐的效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热心于本宗族事业。宗族之事无大小,事无巨细,特别是修撰族谱更需要热心之人,不计报酬的参与其中,才能完成修撰族谱这一伟大工程。
二、在修撰族谱的工作上,要注重走调查研究的路子。要理清思路,深入挖掘,全面细致,尊重历史上修撰的族谱。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修撰族谱更需要广泛、细致的调查,才能有理有据,条理分明。譬如:闽西《江氏族谱》亦有不同版本。一是淮济之说。姓氏郡望是谓某姓氏在此一地域人口兴盛,名人显赫,是这一地区的名门望族。所以,一个郡望不是一个姓氏所有,而是多个姓氏共同生活的地方。江氏有淮济开基之说,认为“淮之南为淮阳,济之南为济阳”,是同时发展形成的二个郡望。对万姓统谱谓江望出济阳,总有一些不臣之意,但又找不出论证先后的史实。把因西晋永嘉之乱而徙迁入闽的济阳江氏族人搅和着说:“江姓人家乃江统遗派,此淮济入闽之始也”。须知汉晋南北朝的江姓名人均出陈留济阳考城(济阳郡地),当时没有淮阳郡望之记载,何来“淮济入闽之始也”;目前发现少数谱牒,均要用一、二个篇幅为淮阳先于济阳或同时与济阳立郡,撰编一些上古时代无文字记载的所谓传言。两晋南北朝期间,江氏为著姓大族,名人贵胄盛众,均出于济阳,此间的史、志、传、记均无姓氏淮阳之记载。所以,济阳郡就成为江姓人氏的骄傲和象征。据了解,蔡姓人氏也属济阳郡。二是入闽始祖说。闽西江氏源自齐鲁,世系江西,客望二广。江氏入闽始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鲁野一,号仲宜任南建州刺史,赠诰命官人;原籍江西建昌府南丰县鹊巢树下,生于唐文宗太和丁未元年(827),殁于大梁乾化二年壬申(912),高寿八十六岁。当时,鲁野一公为避黄巢之乱,入闽到南剑州(今南平)。他偕野二公举家二十余人乔装打扮,日夜兼程途经白水寨渡江,在后有追兵前有江险之时,鲁野一公遂祷告河神:如果鲁氏二十余口能安然渡江,即拜“江”为姓。清流、宁化、连城江氏族谱有二种说法,一为建昌府,二为建康府。建昌府属江西,于明朝中后期始设,在此之前的元、宋、唐期间,无此邑,纯属音误。笔者以为:鲁野一公时为唐朝刺史,治地已为反军所占,所以弃官、避乱,隐姓埋名是为免遭陷害。鲁姓郡望为扶风。当不至于改建为济阳郡。鲁野一,顾名思义,“我是鲁地(江姓祖源地)来了一个闲野之身”。(鲁为周公旦之封邑,今山东及河南东北部)鲁野一公渡江的危情转化情况同南宋高宗过长江之泥马渡江南的情形如出一辙,亦可能是拜江为谢;今既要隐居此地,当然要隐江认江,拜江为姓。以讹传讹于当地。当时客居他乡,必须与当地人和平相处,用此神话迷惑土著人,认为“这些人是有神灵护佑的。”三是判官之神江礼公生卒年说。清流林畲《江氏族谱》记载:三世祖二十五郎,名礼,字恭叔,号福潭。后晋开运二年乙未(946)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生,宋太祖建隆三年壬戌(962)年进士,癸亥年(963)特授湖广潭州判官。乾德元年因张文表、周保权闯乱,占据湖南潭州。二十五郎公奉命帅二千乡兵征讨,往潭州府会师与贼周保权力战于湘阴之野,于宋真宗咸丰三年庚午(1001)以身殉国,亡年五十五岁,葬于清流大路口龙分洞凉伞岽。连城庙前《江氏族谱》记载:江礼生于后梁贞明丙子二年(916),宋乾德元年(963),以身殉国,时年四十八岁。葬龙津镇中段村后龙山半腰。两本族谱对比推算,后者记载较为客观实际,与年代年龄相符合;前者可能记载有误,年龄与年代不相称,有偏差。据此,我们采用了后者记载,并作了修改,为子孙后代留下可寻之根。
三、在修撰族谱的工作上,要注重加强家族团结。要协调一致,同心同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旧立新,建立新机制,有始有终地做好修撰族谱。一是要破除门阀观念。门阀是指封建社会有权有势的姓氏家庭。一开始就有了某姓贵,某姓贱,某姓强,某姓弱。人的社会地位便看其出身门第之高低贵贱,这就是门阀观念。于是在修谱之时也由此而产生附势心理。不论是与不是,硬是把自家与历史上的某某达官贵人联宗,这不是求实的科学态度。其实强弱贵贱之势并非是永恒的。它们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昔日王侯堂前燕”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二是要破除血统观念。血统观念也称“血统论”,通俗的解释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优者的后代必定优,而劣者的后代必定劣。把生物遗传科学凝固化、绝对化,把人的素质统统归结于遗传的因素,这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是不科学的。人的素质是由复杂因素形成的,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到今天,姓氏早已失去贵贱的作用。因此,在修撰族谱时,要完全摒弃“血统观念”,不排斥异姓的加入。同时,也允许姓中之子女有选择自己姓氏的自由。如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有一大批“河洛人”逃难到了闽西,闽西江姓收留不少逃难者。对于这些逃难者,无论男女,江姓都视为本姓,女性以姑姐相称,姓江氏;男性有继嗣者,为江姓,其后代也为江姓,有些已不明其原来姓氏。在修谱中,对这些“河洛人”并不特别注明。三要破除“男尊女卑”观念。男尊女卑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这种观念早已为时代所不容。男尊女卑虽然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影响,但男女平等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因此,在修谱中在废除男尊女卑的族规,凡是男性可参与的宗族活动女性都可以参加;在族星表中无论男女,一律录入;在人物志中,只要符合条件的,无论男女,都可以立传。四是要破除“生不立传”观念。“生不立传”的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不知始于何时,是何道理。从国史与地方志,乃至族谱,都有这么一条潜规则。笔者以为,这一条规则已不合于时代潮流。当今之世,更应当注重为在世之人立传。美国马克维斯图书公司,据说是很权威的,其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所收录的我国名人大都是当今在世者。在国内很有影响的《名人传记》,是河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刊物,也并不专为死人立传。因此,在修谱中应当确定立传标准,而不论其在世与否。
四、在修撰族谱的工作上,要注重筹措经费。要统筹经费,精心理财,确保修撰族谱按步骤分阶段地有序进行。一是确定经费来源,把握经费支出。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修撰族谱是一项浩大工程。各宗族筹措资金路数不一,办法不同。收入方面,相同的有:其一、新丁上图谱收入,其次、按新丁口摊派,第三、自愿捐资,第四、宗族共同财产的租金。支出方面,相同的有:其一、族谱及档案资料建设,其次、会务及必要的劳务补贴。二是要把握好各个阶段的关键步骤,有序推进修撰族谱工作。首先,宣传发动阶段。此阶段侧重开始酝酿讨论修族谱的方案,建立修族谱理事会,邀请本宗族热心此事的代表参加,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族人积极参与,为修谱筹集资金。其次,编撰阶段。在建立修族谱理事会后,应当组建编撰委员会,由主编阐述修族谱的纲要和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立各房编委联系方式以及时间和要完成的初稿时间,明确增加的内容和落实任务的时间。第三,校稿阶段。校对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虽然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校对,仍然会有差错的。因此,资料汇总后由主编系统地加以审阅,将族谱原始上下部分与新修部分加以比较、对照,注意彼此之间的关联,特别要注意世系表代次上下之间的联系。如同一人,彼此说法不一,或书写的文字不一;同一件事发生时间彼此说法不同,前后自相矛盾。为尽量减少差误,要多方电话联系求证,取得一致。
(2009年8月9日)
作者简介:
江天德 &(60)··“”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我是江西,广丰人,姓江,宗字辈.我空间有祖谱资料,可不知谱上所说地方现在是那,我们想修谱了,很想知道,清流县,坑头在那.谢谢各位邦忙,我的QQ号是
:121老兵&( 18:00:47)&
拜读佳作。前段忙于父亲住院和报纸创刊60周年,很少上网,现在才来拜访。
:&( 22:54:45)&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倡议,而且可操作性强。对喜欢修谱的客家人有借鉴作用。谢谢你,热心的客家博友。
:&( 09:47:47)&
建议甚好!族谱与国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蕴含着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和珍藏价值,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49:14)&
问好老乡作家!为您的渊博学识喝彩!学习了!!!
:&( 21:44:51)&
诚然,修譜非小事。
:&( 15:45:12)&
问候邻友江主任!拜读佳作。
:&( 16:58:41)&
修谱正在兴起。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好方式。
:&( 13:33:36)&
8 篇, 1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华夏江氏寻根记江氏,华夏,华夏江氏,萧江氏,江氏宗祠,江氏集团,江氏字辈,江氏家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华夏江氏寻根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江氏的祖先是谁
江氏的祖先是谁
江氏按什么字辈排下来的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江姓起源有四:    &&
&&一、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   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相传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个贵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诸侯国的国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国、赵国、郯国、葛国、黄国、江国、梁国、徐国、萧国的国君姓氏都是嬴。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启自黄帝传自高阳氏,由高阳氏三传而生伯益,当尧之时,举益为虞典官。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启建庙祭祀。益生三子,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于江,遂以国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于此!周武王时,仍旧封益地,所以春秋时称江人,鲁文公四年楚国废江国为济阳郡,江氏始称济阳族系。其后有宋代御史江景房为浙江衢州开化一代始祖。至咸淳元年时,任宰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时,因元入侵,江万里为国尽忠,万里之胞弟万倾、万九与母奔鄱阳,遭遇乱劫杀,兄母不下落不明,万九逃居湖北今黄岗县中和乡罗曲村八里湾,为我系湖北入蜀的由来。其时有江万载,临危授锦衣卫摄行中军事,扶昺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隐居福建建宁府江宁化石壁村。江万九之四子江文友,于元朝定鼎时,携家属入蜀,定居于今重庆江津县九龙铺。为入蜀之一代始祖。   二、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三、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湾。   四、鲁姓一支改江姓   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有鲁野一公,唐宣宗时进士,受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地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姓江,后因有感于宦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出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
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舜帝时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 (主掌刑名之官)。始祖。江&&济,周武王于公元前1101年(或公元前1046年)赐南郡地(今湖北江陵),立江国(郦道元《水经注》谓江国在安阳县故城南,春秋文公四年,楚灭江)。江&&乙,战国时楚国大臣,他向楚宣王讲述的狐假虎威的故事,成为很富哲理的成语典故。江景房,吴越海州判官,吴越国副相。江&&翁,西汉诗经博士。江&&公,西汉名士。江&&允,西汉宜春令。江&&充,汉武帝直指绣衣使者,芜湖令江&&德,又名喜,汉太常。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受封为轑阳侯。或为江氏开基始祖。江&&仁,公元前85年继任轑阳侯。江&&革,字次翁,莽乱,奉母逃难,光武帝时还乡,事母甚谨,人称巨孝。东汉明帝时举孝廉,历司空长史、五官中郎将、谏议大夫。江&&熙,晋兖州别驾,撰《春秋公羊谷梁二传评》三卷,《集解》十卷。江&&灌,字道群,晋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县)人,官至吴郡太守。著有《尔雅音》六卷、《尔雅图赞》二卷。江&&绩,字仲元,江灌子。初为秘书郎,历谘议参军,出为南郡相,授御史中丞。江&&蕤,西晋谯郡太守,封亢父男。江&&祚,晋南安太守。著有《江氏家传》七卷。江&&统(?-310),字应元,晋散骑常侍,国子博士。著《徙戎论》存史。江&&虨,字思玄,除尚书吏部郎,迁御史中丞、侍中、吏部尚书。永和中,代桓景为护军将军。出补会稽内史,加右军将军。代王彪之为尚书仆射,转护国将军,领国子祭酒。江&&惇(304-353),字思悛,辟太尉掾,康帝为司徒,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儒林参军;征拜博士、著作郎,皆不就;永和九年(353)卒,时年四十九。《新唐书》载,有《江惇集》五卷。江&&逌,东晋太常、将军。公元353年用“火鸡阵”战胜羌兵。著有《江逌集》五卷。《晋书》有《江逌传》。江&&敞,东晋剡令,撰《陈留志》十五卷(随书"志第二十八)。江&&伟,晋通事郎,著有《江伟集》六卷。江&&霖,东晋名士,累官国子祭酒,简文帝为相。善围棋,著有《江霖集》五卷。江&&敳,历琅邪内史、骠骑谘议。江&&恆,元熙中为西中郎长史。江&&夷,敳子,字茂远,晋尚书。江&&琼,字孟琚,晋冯翊太守。江悦之,字彦和,北魏梁州刺史,追封安平县子,谥曰庄。江文遥,悦之之子,北魏安州刺史。江文远,文遥弟,善骑射,勇于攻战,以军功位中散大夫、龙骧将军。江&&果,文遥子。父死,被推摄安州事,后率城民奔高丽。东魏时方还。江智渊(418-464),南朝宋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著有《江智渊诗选》。《宋书》有《江智渊传》九卷。江秉之,字玄叔,南朝宋临海太守,著有《江玄叔集》四卷。江&&邃,又名邃之,字玄远,南朝宋元嘉十二年为尚书祠部朗兼散骑常侍,后为司徒记室参军,太学博士,著有《文释》十卷。江&&式(?-523),字法安,仕北魏,官至骁骑将军、著作佐郎,书法家。著有《论书表》和《古今文字》四十卷。《魏书》有《江式传》。江&&奂,南齐中书郎,著有《江奂集》九卷。江柔之,字叔远,南朝齐人,以孝悌著称,位至尚书台郎。&&&&&&&&江&&泌,字士清,南齐南康王侍读。江&&苹,南齐武帝萧赜(472-483在位)大臣。江&&旰,字季阳,济阳人也。祖柔之,萧齐尚书右丞。江&&祏,字弘业,南齐右卫将军,尚书。江&&祀,字 景 昌&&,祏弟,南齐侍中。江世源,南朝护国将军。江&&湛,夷子,字徽深。南朝宋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江&&恁,南齐著作郎。江&&轲,字伯伦,南朝齐人,贞正有德行,为时人所敬重。江&&概,南朝齐人,官至侍中。江重欣,南朝齐人,为人清恭严肃,位至声射校尉。江&&敩(451-495),字叔文,南齐侍中,领国子祭酒,明帝即位,改领秘书监,又改领晋安王师。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文学家,封醴陵侯。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著有《江淹全集》。江&&昙,字彦德,南朝梁人。祖籍济阳考城。少好学,有气度,元帝时位至侍中、太子詹事。江子一,字符贞,南梁尚书仪曹郎,通直散骑侍郎,出为戎昭将军、南津校尉,侍中,谥义子。著有辞赋文笔数十篇行于世。江子四,南梁尚书金部郎,黄门侍郎,谥毅子。江子五,南梁中书侍郎,谥烈子。江&&洪,南朝齐人,初为太学生,以文才为竟陵王子良召为西邸学士。江&&革(?-535),字休映,少家贫好学,州举秀才,齐竟陵王子良召为西邸学士,入梁,为御史中丞,出为广陵太守,官至光禄大夫。江&&洪,南朝梁人,善作文,为建阳令。江德藻(509-566),南梁中书侍郎,迁云麾临海王长史。陈台建,拜尚书吏部侍郎。江从简,南梁太尉从事中郎。著有《江从简诗选》,其中《采荷调》很有名。江&&茜,字彦标,南梁光禄大夫。江&&紑,字含絜,徐州主簿。子总。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大臣。幼聪敏,有文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著有《江总集》20卷,明人辑有《江令君集》。江&&禄,字彦遐,南梁东湘王参军。江&&揔,南陈尚书令。欧阳询之父欧阳纥因谋反被诛,江揔秘密收养欧阳询(557-641,隋太常博士,唐给事中、宏文馆学士,书法家)。江&&椿,南陈直通散骑常侍。江大权(?-570),字伯谋,历少府,封四会县伯,卒于通直散骑常侍。(史)江&&矩,北周庐江太守。江&&积,唐代进士,著《八仙传》。江承宗,唐代医家。曾任凤翔节度要籍。辑《删繁药詠》三卷,或作《删繁药诀》,未见行世。江&&遵,唐代诗人。其《咏史》:“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不及尧阶三尺高。”江&&汉,字汝广,观察使。江&&湄,字尔峦,官刺史。江仲逊,字惟恭,封镇国将军。福建莆田人。子采芹,女采萍,世居东华。高祖迁江东,以女贵封妃,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其父江渚追封正议大夫(正四品)。江文蔚,字君章,五代南唐御史中丞。著有《吴秀集》、《桂香集》行于世。江&&为,文蔚子,晚唐五代诗人,有诗集一卷,今存八首。其《岳阳楼》: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江汉臣,后周朝议郎。江汝刚,宋太平兴国初(976),领歙县节度。江&&白,字受采,宋景德初(1004)登进士。江休复(),字邻几,宋代诗人,著有《嘉佑杂志》三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欧阳修在其家曾得其文集并为之序。江少虞,字虞仲,常山(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进士。为建州(今福建建瓯)、饶州(今江西波阳)、吉州(今江西吉安)太守,俱有治绩。1145年辑成《宋朝事实类苑》78卷。江&&濬,上虞人,宋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傅行简榜进士。江&&开,宋代文学家,词人。江&&参,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笔墨细润。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江&&喆,南宋医生。字明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医术精湛,于家邑大疫时,以药熬汤济人,多有效验。后宋理宗有病,奉诏入京为之治,霍然而愈。治公主漏胎疾亦愈,帝拟赐官,不从请辞。后乞归,其子亦以医名。江&&泳,宋代诗人。江安止,宋代诗人。江端本,宋代诗人江邦佐,宋代诗人江&&望,字民表,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进士,任左司谏。睦州人(建德)。江荣渚(福建江氏族谱载为江苣),字辚(巴陵江氏族谱载为璘),南宋中期人,贤达,一生隐居,教授乡里。江&&湘,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宋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上高县(清同治《上高县志》卷七)。江&&烨,巴陵江氏族谱称长烨,又称长源。宋理宗时登进士第,曾任教授、都尉、知县、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西路提举茶盐公事、大理司帅参等职,一生专治程朱理学。江万洋(1192-?),南宋中期举人,袭父职,官枢密。江万涛(1196-?),拔贤副榜处士。江万里(1198——1275),讳临,字子远,号古心,宝庆二年(1226年)以舍选登进士第,淳祐元年(1241年)于吉州州治庐陵县城东赣江之心,创建白鹭州书院。历任福建转运使、国子监祭酒、刑部侍郎、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湖南安抚使、左丞相兼枢密使、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元兵至,其弟万顷守饶州阵前殉职,遂偕子及家丁百余口投止水尽忠。其再传弟子文天祥有祭文云:“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著有《宣政杂录》一卷,存国家图书馆(索书号:/ 87915:16)江万顷,讳伯,字子玉,号古崖。南宋进士,南剑知州。守饶州时,抗元兵阵亡。江万载,讳亿,字子丸,号古山。率子侄入闽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脉相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