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妻子、河内的出师表古今异义义例子

松溪一中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即时测古今异义词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松溪一中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即时测古今异义词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最新公告:
&--&&&--&&&--&&&--&&高一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
高一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
金钥匙学校
&&&&发布时间:
&&&& [字号:
  1.敢以烦执事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的妻子。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古义: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医生。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今义: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古义:原野。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义:男子。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今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田地或疆域。  10.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  11.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2.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音cān,验,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14.假舆马者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15.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蟹脚。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16.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属。
&&&&高考新闻
&&&&历年真题
&&&&讲义下载
我校不设加盟,所列教学部均为直营,谨防假冒!
办学许可证: 教民6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京ICP备号&“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阅读答案_高中文言文_古文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阅读答案
&&&热&&&&&★★★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9:40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①。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喜执谦②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军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放命圮族,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③,其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亦不听。喜在国三岁余,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归故郡,晏将妻子徙合浦。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悫④,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伯之后凋也’。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⑤,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谥曰贞侯。【注释】①庶子:官名。②执谦:坚持谦逊。③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④端悫(què):正直诚谨。⑤特进:官名。【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喜数谏之数:多次B.今以寝病寝:卧床C.百寮莫不为国恨之恨:憎恶D.终不顺指从邪指:旨意【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傅喜为官“忠直”的一项是()(3分)①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 ②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③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 ④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⑤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⑥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哀帝当政后,因为傅喜曾做过太子庶子,于是屡受提拔,虽然称病在家,仍然受到哀帝的特殊恩遇。B.由于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的坚持,也是因为哀帝的器重,傅喜不但没有被遣归,相反被任命为大司马,封为了高武侯。C.哀帝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只好想方设法让大臣改变主张,他先免去了师丹的官职,然后打算免去傅喜、孔光的官职。D.王莽又掌握了大权后,唯独没有免除傅喜的官爵,其中有傅喜耿介坚节,没有顺从定陶太后的意愿的原因。【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5分)(2)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5分)
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C【小题4】(1)百万军队,都不如一位贤士,因此,秦国花费千金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汉高祖分发万金让项羽疏远范增。(众:军队。间:离间。疏:疏远。每个1分,句子流畅2分。)(2)你自辅政以来,出入朝廷三年,从未明显地纠正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却如愿意遂,过失全在你傅喜啊。(昭:明显。匡:纠正。咎:过失、罪过。每个1分,句子流畅2分。) 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恨:遗憾。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点通常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本题考查较全面,涉及到A项一词多义、C项古今异义、D项通假字。【小题2】试题分析:②表示哀帝器重;③表示恭敬简约;⑥表示内心忧虑。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点评:本题是对文章信息筛选的常规题,选的点比较好,选项也明确。这种题型最好用排除法。【小题3】试题分析:打算免孔光的官职无依据。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点评:本题对原文的一些较难理解处进行了解说,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有帮助,符合当今命题方向。【小题4】试题分析:得分点:(1)昭:明显。匡:纠正。咎:过失、罪过。(2)众:军队。间:离间。疏:疏远。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点评:题中设置的几个得分点都是常见到的,如“昭”见于“臭名昭著”,“匡”见于“匡乱扶正”,“咎”见于“咎由自取”。一般句意通顺占1分,而本题是2分,分值有点高。文言文译文傅喜,字稚游,是河内郡温县人。小时爱好学问,有远大的志向,有高尚的品行。哀帝被立为太子后,成帝选拔傅喜做了太子庶子。哀帝刚一即位,就任命傅喜做了卫尉,升任为右将军。这时,王莽担任大司马,因年老请求退职,躲避在皇帝外戚家里。皇上接受了王莽退职的意见,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傅喜身上。傅喜的堂弟孔乡侯傅晏跟傅喜同样都受到哀帝亲近,而且他的女儿成了皇后。傅喜坚持谦逊待人,称病回避。傅太后开始参与朝政,傅喜多次劝止她,因此傅太后不想让傅喜辅佐朝政。于是,皇帝就任用左将军师丹替代王莽担任大司马的职位,赐给傅喜百斤黄金、上将军的印绶,以光禄大夫的身份在家养病。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都向皇帝上书:“傅喜做事仁义,高尚纯洁,对国家忠诚不二,忧国忧民,是能够辅佐朝廷的大臣。现在因为卧病在床,就让他回老家,百姓会感到失望,会说傅喜是一位贤德的人,因为意见跟定陶太后不合的缘故回家养病,百官也无不替国家感到遗憾。忠臣,是国家的卫士。百万部队,都不如一位贤士,因此,秦国花费千金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汉高祖分发万金让项羽疏远范增。傅喜站立在朝堂,是陛下的荣耀,也关系傅氏家族的兴衰。”皇帝自己也器重傅喜。下一年的正月,就调师丹做了大司空,任命傅喜做大司马,封为高武侯。丁氏、傅氏骄横奢侈,都嫉恨傅喜恭敬俭约。傅太后想谋求更尊贵的称号,要跟成帝的母亲同等尊贵。傅喜跟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一起坚持正确的意见。傅太后非常愤怒,皇帝没有办法,先免去了师丹的官职以便触动傅喜,但傅喜最终都没有顺从。后来几个月,皇帝就以策书的形式免去了傅喜的官,策书写道:“你自辅政以来,出入朝廷三年,从未明显地纠正过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却如愿意遂,过失全在你傅喜啊。上交大司马的印绶,回家吧。”傅太后又自己下诏给丞相、御史,说:“高武侯傅喜没有功劳却被封赏,心怀不忠,附和下臣,欺瞒皇上,跟原来的大司空师丹共同叛逆,不听君命,败坏官风,损害道德教化。罪恶虽然发生在被赦免之前,也不应该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还是遣回自己的封国吧。”太后又想剥夺傅喜的侯爵,皇上没有听从。傅喜居住在封国三年多,哀帝驾崩,平帝登上皇位,王莽又掌握了大权,于是就免去了傅氏家族的官职爵位,且遣返回原来的郡里。傅晏将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合浦县。王莽向太后禀告,让她下诏说:“高武侯傅喜天性正直诚谨,主张忠诚正直。虽然与原来的定陶太后有亲属关系,但最终没有屈从不正确的旨意,耿介坚节,因此应逐回他的封国。《传》不是说吗:‘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或者让傅喜回长安,把原来高安侯的府第赐给傅喜,职位升为特进,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傅喜虽然例外受到褒奖赏赐,却感到孤立恐惧,后来又被遣返到自己的封国,寿终正寝。王莽赐他谥号为贞侯。
古诗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古诗: 下一篇古诗: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古文阅读()版权所有
站长: 站长QQ: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古今异义词的辨识方法--《高中生学习(高二版)》2013年01期
古今异义词的辨识方法
【摘要】:正先看一个例子。《寡人之于国也》里有这样一段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内凶",如何翻译这句话呢?如果用"现代意义"来解释似乎也通顺,那就是"河内出现险情"或者"河内出现了性格暴躁、心肠歹毒的歹徒",稍微联系一下上下文,马上就能发现这种理解不合情理,这里的"凶"只能理解为"谷物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3【正文快照】:
先看一个例子。《寡人之于国也》里有这样一段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内凶”,如何翻译这句话呢?如果用“现代意义”来解释似乎也通顺,那就是“河内出现险情”或者“河内出现了性格暴躁、心肠歹毒的歹徒”,稍微联系一下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今异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