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你哭泣 庞麦郎郎是中国人吗?

鬼魅说唱风来袭 庞麦郎新神曲《恶魔不要啊》今日首发【组图】
时间: 来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摘要】今日,《我的滑板鞋》演唱者约瑟翰·庞麦郎发布2015年度新神曲《恶魔不要啊》,歌曲将于今日进行首发。为宣传歌曲,庞麦郎颠覆演绎韩美男,尽显阴柔本色,迎合歌曲的鬼魅说唱风。
  今日,《我的滑板鞋》演唱者约瑟翰&庞麦郎发布2015年度新神曲《恶魔不要啊》,歌曲将于今日进行首发。为宣传歌曲,庞麦郎颠覆演绎韩美男,尽显阴柔本色,迎合歌曲的鬼魅说唱风。
  庞麦郎新神曲恶魔不要啊
  庞麦郎新神曲恶魔不要啊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频道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
中国网山东频道滨州热线电话:【】 投稿邮箱: 中国网山东频道滨州微博:/ChinaBZ
中国网山东频道滨州网友群 :
24小时排行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 | 对外服务:人所不能承受之真实,有关庞麦郎
时间: 09:06   来源:新浪读书
  初读《惊惶庞麦郎》,我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女服务员正在把旧床单扯下来,一抖,毛发、皮屑泼泼洒洒散在空气里。他起身,冲水,马桶剧烈抖动”。这个画面直扑脑海,我仿佛真的看见了漂浮在浑浊空气里的头皮屑。我下意识躲避了一下,仿佛在躲避这个“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区的街道十字路口,羞涩得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抠着手”的男人。如果他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贴着“底层文学”标签的小说里,我都欣然接受。唯独出现在一本人物杂志里,却觉得非常不适。是什么让我不适?是脏乱差的环境,还是庞麦郎漏洞百出的话语和混乱不堪的生活习惯。我竟一时答不上来。
  这篇报道太细节了,细节到我几乎要不相信庞麦郎就活在身边:“房费每天158元,位于转角,不足10平方米,没窗,大白天也得开灯。床脚的被单上,沾着已经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唯一的板凳上堆着他的褐色牛仔布大包”,“他拎来一袋生花生叫记者吃,然后径直去了洗手间,隔着半透明的玻璃门,一边蹲坐在马桶上一边说,‘我要上封面,必须在最前面,拍照也必须把我拍得帅,你不要跟我耍花招。’”记者用一双冷静的眼睛注视着这个草根的一举一动,尽量还原他的生活。是不是这些扑面而来的细节,让我不适?
  写实电影,底层小说,都跟我们隔了距离,我们始终在观看别人的生活。我想起热播的家庭调解节目。看别人在电视上声嘶力竭、拍案而起,人们不禁庆幸:幸好咱家不这样。因为不是“咱家”,所以看得踏实,丝毫不会有对自身的联想,还能评点一二。微博上那些悲惨的故事,我们难过地转发、呼吁、伸出援手,但他们,从来不是,也不会(该)是我们。只有距离很远的事情,我们才有力气声讨、悲悯,所有降临到我们头上的,就不再是事情,而是灾难。我们大概没有想过,那些当事人,只有两条路:往前,硬着头皮走下去;往后,一败涂地回去。
  再读一遍,我渐渐明白,我感到不适的原因。这篇报道的写法,把我们一开始就摆在了当事人的角色上。还来不及用道德评判,我们就被大量的细节击中――他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缺乏教育,逻辑混乱,因执拗而显得可笑。结尾落在“无人喝彩,他为自己按响了屏幕上的‘欢呼’键”。这生活,竟让我们看不到出路。
  出现在报道里的庞麦郎,打小就是个怪人,“庞明涛(庞麦郎原名)从小在姑姑家长大,自认‘书很用力很乖的’,但因家境和成绩不好,很早就退学了,也不讨人喜欢。聊到家人,他紧皱着眉,把头埋在膝盖上,‘不说他们,没好的人。’成名后,儿时玩伴庞志斌在贴吧发帖,骂他‘想红想疯了’。‘他小时候就是个拐棒子(脾气古怪)’”――很《来自星星的你》不是?
  这种怪异,一般被归结为成长过程中的先天不足或后天灾变,比如基因病变、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庞麦郎虽然家境不好,由亲戚抚养长大,但并没生活在极端环境里,以致可以成为他怪异的原因。这怪异仿佛横空出世,骨子里就带着。对这种人,我们一时难以接受,下意识地远离。而对那些童年不幸的人,我们却愿意贴近抚慰。如果换成作家来写,想必会对庞麦郎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一探究竟,就算不是家庭悲剧,也是被事件触动,有了诱因的性格变化,才使得人物“可靠”,我们看起来才觉得心安理得――这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懒惰?
  庞麦郎日后的种种表现,都是他骨子里的怪异所致。为二十块钱大闹警察局,对人充满戒备,时常有被骗的感觉,为了“国际化”自称台湾90后唱作人。有人分析这篇报道争议的原因:对庞麦郎这种神经质的表现,文章缺少足够的背景追问。庞麦郎对成功的渴望可以理解,但为何会扭曲到几乎病态的地步?对这些追问,报道没有给出原因,就像加缪笔下的“局外人”,文章告诉你的只是――这个人就是这样的。
  伴着流行文化成长的我们,面对失去前因后果的人生而无所适从。空降的怪人让人心生恐惧。而这个怪人,居然成功了――五万一场的商演,MV,上北京台,出专辑,靠着不在调上的“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和团队的运作,成了乐坛新星。他红到KTV要靠播放他的MV来招揽生意。我们是不是在把他当作娱乐消遣的同时,隐约羡慕着他的好运气,甚至有更多的年轻人在模仿着他的成功路线。网络发表歌曲,选秀,寻找唱片公司。我们自信,只要有运气光顾,他们能比庞麦郎做得更好。正是这份自信,让人们难以接受庞的不堪。这之中有一个微妙的变化,我们看不起的庞麦郎却成了我们奋斗的目标。媒体更把他打造成了一个草根逆袭的范本,还有网友给他贴上“大神”、“神曲”、“励志”的标签,渐渐地,没有人关心真正的庞麦郎是什么样的。
  一旦提到“草根”,我们想到的是他们历尽了艰难,有朝一日终于功成名就,埋没的金子发出光芒。这个范本,数年前的缔造者是王宝强。草根可以穷,可以潦倒,但朴素,勤奋,有志气,不停奋斗,最好还诚恳谦虚……天啊,这不是圣人吗?不,这大概就是我们臆想中的草根。前几年王宝强偶尔撒个野,舆论便喋喋不休,现在,庞麦郎简直是在败坏草根形象了。不过,这或许就是草根的真实情形,他们住处破烂,不善自我经营,甚至还撒谎,吹牛,不知天高地厚……但是,这就是他们,如假包换。经历了黑暗,难道会没有阴影?长期的底层经验,难道会不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记?钉子穿过身体,难道会没有钉痕?我们太爱相信神话,却不愿意看到真实。那么,你去过你的生活,别让他们做你的梦,也别要求一个相信自己眼睛的小姑娘鲸书,不说出你们穿着皇帝的新装。
  如果一定要在庞麦郎的人生里找出一点惊艳之处的话,倒是有一点,他很在乎国际化。偶然听到一首迈克尔?杰克逊的歌,他被震撼了,立志要做中国最国际化的歌手。他还给自己起了艺名――约瑟翰?庞麦郎,拍MV,要求必须有外国人出镜,对台湾身份有执念,提及老家汉中就大为恼火。庞麦郎成长的年代,港台文化、国际流行是闪烁的泡泡,国际强于港台,港台强于大陆,城市强于乡村。这种阶梯思维,一直影响着我们,使得我们总想站在最高的台阶上眺望。可现在,社会发生了变化,流行的是中国风和有机蔬菜,庞麦郎的愿望和现实发生了双重错位。第一次,庞麦郎追求的是高上大、洋气,要求录音师做出飙高音的效果,而我们需要的是平民摇滚;第二次,他做的不在拍子的电子乐经过编曲师的妙手,阴差阳错成了人们心中的励志神曲。
  塑造庞麦郎神话的价值体系,不分辨成功和成名的区别,他们眼里只有后者,也就忽视了庞麦郎到底具不具备成为一个音乐人素质这一问题。我们面临着一个奇怪的时代,一方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的跨界都变得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我们却生活在一个门槛越来越低的时代,随意的跨界成为常态,仿佛什么人都可以在任何领域成功,“民间”的任何东西都胜过“专业”。“能不能做成”的问题大过了“能不能做好”的问题,甚至丧失了“好”的标准,一切着眼点在于“好玩”、“新鲜”、“与众不同”。这一切导致了庞麦郎的成功,也因此没人去挖掘他作为从业者素质的高下,也就是一个音乐人的基本修养,人们都围绕着外围打转。
  卡夫卡在一次谈话中说,高尔基写对他见过的作家的印象,却并不加以自己的评价,这是了不起的。一个不擅自给写作对象贴标签,而是写出自己真实印象的文章,或许是好的。但就像不懂事的小孩指出皇帝的裸体一样,在这个时代,难免是一种冒犯。至于这宫廷内外的一切,甚至是皇帝本身的心理,应该是大家共同致力的话题,不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分内之事。
  庞麦郎不完美,甚至问题多多,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人,居然活生生地在今天成功了。如此以来,我们大概不用忙着对他的各种行为表态,也不用和记者叫板,我们最该问的问题或许是,他为什么红了?在他赢得的喝彩中,究竟有没有值得钦佩的地方?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为什么?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我的滑板鞋》主唱约瑟翰o庞麦郎花田找对象_搭讪广场_花田_中国唯一免费的大型恋爱交友社区
【第221期】《我的滑板鞋》主唱约瑟翰o庞麦郎花田找对象
约瑟翰o庞麦郎
24岁,172cm,摩羯座
祖籍台湾基隆,现在坐标陕西
目前在做全职艺人
“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一个午后的时间,这首小清新R&B歌曲在网上走红,他的演唱者有一个洋气的名字:约瑟瀚o庞麦郎。我们从朴实的歌声中感受到一个普通青年对滑板鞋的追求迷恋,一层层的感情抽丝剥茧,恰如其分地击打着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略带迷人的乡音,没有太多修饰,却散布着致命的吸引力,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庞麦郎在@虾米音乐人的一次专访中提到自己现在最想找个女朋友。面对这样微不足道的愿望,花田怎能坐视不理。所以我们通过虾米采访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想要给他生孩子的女粉可以排队阅读下面的内容了。
1、自我介绍一下吧。说说你的性格啊,爱好啊,工作啊。
&&&& 我现在的工作是全职艺人。我的性格,我觉得有时外向,有时内向。我的爱好很多:打篮球、桌球、写作、唱歌,跳舞。
2、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对女朋友的外貌有什么要求?
&&&& 喜欢听话的那种女生。希望她长得可爱。
3、希望女朋友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 我这个人很随和,适合所有女生,对这没有要求。
4、之前谈过恋爱吗?谈过几次?
&&&& 谈过。一次。
5、以后如果有了女朋友会不会专门为她写一首歌?
&&&& 会的,只要她喜欢,会为她写一首歌。
6、这首为女朋友写的歌,已经在心里酝酿好了吗?
&&&& 是的,现在就差一个女朋友了。
7、身边的女性朋友知道你现在这么红吗?
&&&& 应该知道吧,我妈都知道了。
8、你红了之后有女生追你吗?
&&&& 我最近很忙,对这还不了解。
9、听说在你红了之后,很多女粉丝说要给你生孩子,你怎么看待这些女粉丝的行为?
&&&& 我不是很在意这些,我想她们是说说而已。如果真的想要给我生孩子,为什么还不来找我。
10、想要在多大年纪结婚?
&&&&&& 嗯……不知道,没想过,遇到合适的就结婚吧。
11、结婚后想要几个孩子?
&&&&&& 要是结婚了的话,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看心情吧。
12、能接受闪婚吗?
&&&&& 需要时间考虑一下。
13、能接受姐弟恋吗?
&&&&& 姐弟恋是???你说的姐弟恋是指???
14、相信网恋吗?
&&&&& 我觉得做朋友可以吧,恋爱还是算了。如果在花田认识了,我想快点见面。
15、以后想在哪里发展?在哪个城市生活?
&&&&& 目前还不确定。
16、哪些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寂寞,想要找个女朋友?
我现在觉得一个人挺自由自在的。当然寂寞的时候也有,这种时候就想有女朋友在身边也挺好啊。
17、你觉得自己为什么到现在还是单身?
&&&&& 我一直都在忙,没时间谈恋爱。
18、你的女朋友一定要喜欢你的音乐和舞蹈吗?
&&&&& 必须喜欢。我不会喜欢不欣赏我的女生。
他正在寻觅恋爱对象,喜欢他就立即  庞明涛的父亲常年在煤矿打工,而母亲体弱多病。说起近些年为支持儿子的音乐创作而几乎投入所有收入,两位老人面露难色 摄/丽案调查工作室记者 蒲晓旭
  法制晚报讯(记者 蒲晓旭)我们听过他作词并演唱的“2014洗脑神曲”《我的滑板鞋》,听过自称长自台湾基隆的他口吐陕南方言,看过让他贴上“荒诞”、“邋遢”和“谎话连篇”标签的报道。可我们还是不了解他,尽管对他的报道和讨论在今年一月刷屏了整个微信朋友圈。
  但有些问题至今没有揭开答案,比如他的真实年龄、家庭出身、成长轨迹和所坚持的音乐梦想的成因和经过。
  法制晚报记者赶赴陕西宁强县家中。我们试图关注,作为一名从穷僻山村走出的小镇青年,从背井离乡到一夜爆红之间,被忽略的孤独与坎坷,进而分析这些缺点可能的成因。
  出身 生于上世纪80年代 长于陕南山村
  在庞麦郎的家乡——陕西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镇南沙河村,出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开摩托或步行7公里,村民进镇只能等两天一次的赶集,那里才有私人面包车,靠一条约五米宽的盘山公路在村镇间往返。迎面遇上货车,面包车必须靠边停下,否则无法会车。当地司机介绍,汶川地震之前,这只是一条未铺水泥的土路。
  这是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国家级贫困县属地的南沙河村的写照。
  在村口下车打听庞麦郎家位置,有年轻人在“噢”了一声后,指着不远处土坡上的三间瓦房:“就是那儿”。比起村里不少二层小楼,偏居一隅的三间房并不起眼。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演唱者约瑟翰·庞麦郎、真名庞明涛的青年便来自这里。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法晚):家里除了庞明涛还有什么人?
  庞德怀(57岁,庞明涛父亲):庞明涛从小在村子里长大。他还有个哥哥在山西长治煤矿打工,在当地做了上门女婿。现在家里只有我和他妈两个人。
  法晚:他上学上到什么程度?
  庞父:他小时候在村里的南沙河小学读书,作文还可以。后来上了代家坝中学,中考时差三五分没考上,家里也没钱送他上高中,就上了宁强职中。在宁强职中,他的作文还上过职中的校报。职中待了不到半年,他在电视上看到西安外事学院,又去外事学院读了两年,学的专业是出来搞外交的。在外事学院第一年作文还考了98分。可读了两年还有一个多月就考试了,他跟着西安几个小伙子去山东打工,结果没找到活儿,直到没钱花了才跟我打电话。从这之后就再没读书,第二年他就去了广东打工。
  法晚:庞明涛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出生于台湾基隆,他是出生在那儿吗?
  庞父:庞明涛出生在南沙河村,从小在南沙河长大。在离开西安外事学院打工之后,一个台湾老板曾教他如何写歌词。我们祖上没有在台湾生活的人。
  法晚:庞明涛曾在视频采访中称生于1990年,然而网上却爆出他的身份信息照片,显示他生于1979年,他到底出生于哪一年?
  张青梅(58岁,庞明涛母亲):他哪年出生我不记得了,但1979年是他哥哥的出生年份,哥哥比他大七八岁。在填写户籍资料时,村上的会计把他哥哥的生日填到庞明涛的表上了。后来办身份证时,他和他爸都嫌去宁强县里变更麻烦,我又不识字,就一直没改。
  庞明军(庞明涛哥哥):我出生于1979年,庞明涛出生于1984年,登记的时候,把我俩的生日弄颠倒了。
  性格 内向寡言 “村里没有和他玩得好的”
  内向、寡言,在村里没朋友,有时连父母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勤快、聪明、羞涩、爱哭,老实巴交、幼时爱和其他孩子打架……所有这些评价,都来自父母、亲属和邻居对幼时庞明涛的回忆。这一切,与媒体先前呈现的庞明涛“彷徨”、“迷失”、“狂妄”和“邋遢”的形象看似毫无关联。
  法晚:庞明涛小时候调皮吗?
  庞父:他小时候个子长得比同龄人快,经常打别人,一月就能惹一两回事。我们也经常训他。但因为他是小儿子,从小也没打过他。上了初中后,就再没惹过事。他小时候很会干活儿,犁地、除草、种玉米他都会干,但也要大人分配,你不说他也不主动干。但是他很聪明,小时候带他去种玉米,大人忘记带锄头和化肥,你不用叮嘱他就会主动带上。
  法晚:他在村里朋友多吗?
  庞父:村里没有和他玩得好的,这周围也没有他的朋友。平时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他也不跟别人耍,就闷在家里睡觉、看书看电视。他喜欢看一些现代小说。
  法晚:能否讲些庞明涛的事?
  张青春(庞明涛幺婶):以前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小时候他很勤快,每天放学回来都去搬柴。每天早上上学,他和哥哥一起走,哥哥不等他,他就哇哇一路哭到村口,有人开玩笑说村里安了个唢呐。还记得他小时候不爱吃玉米榛子饭,一听说吃榛子饭,撒腿就跑。可他本身又没钱,也没啥买的吃,所以你看他现在也没长肉。
  现在比小时候懂事多了,他回到家里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吃饭看电视。有时候叫他过来吃饭,两三趟都叫不过来,他还是不好意思。
  法晚:庞明涛平时爱撒谎吗?
  庞德斌(50岁,庞明涛叔叔):他平时不怎么撒谎,就是不爱说话。
  梦想 频繁头昏无法打工 音乐或是唯一出路
  去煤矿打工和售卖粮食也不足两万的年收入,年复一年地投入儿子的音乐事业,对于年近六旬、一辈子面朝黄土的庞父夫妇来说,就像是一场赌博。
  在他们看来,儿子因身体原因无缘体力劳动,音乐似乎是他唯一的出路。他昼夜写歌,渴望成为歌星。但多年毫无建树、受骗和挫败开始让他暴躁和惶恐。
  法晚:庞明涛是什么时候对音乐感兴趣的?
  庞父:他从广东打工回来的2008年就开始写歌词了。我想让他打工挣钱,他说他不打工了,要写歌。
  庞母:2012年他从广东打工回来,跟我说他写了几首歌词。我还担心他白费工夫,是在搞传销什么的,就说你没上过音乐学校怎么会写歌。他说你不信我们就试试。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北京打工的时候,就白天黑夜地写歌。
  法晚:庞明涛为什么会突然喜欢音乐?
  庞父:具体怎么喜欢上的,我们不知道。我觉得他可能是看电视上那些歌手轻轻松松能挣不少钱。
  法晚:迷上音乐之后,庞明涛有什么变化?
  庞叔:对农村人来说,赶酒席就算件高兴事。可平时有酒席他都不去,就在屋里写歌,这么多年一直搞这个。
  庞母:庞明涛用一个大作业本写歌,有时候写写就撕了,说是在外面打工有人骗他。这些歌词装了整整一塑料袋,扔在床底,后来被我烧掉了。他前后写了两个笔记本,但有一个本子没写满。
  庞父:我估计有四五十首。
  法晚:平时在家他唱歌吗?
  庞母:我曾经让他跟我唱,他不唱。他小时候爱跟同学唱歌,回到家里唱得少。
  法晚:他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庞母:他经常说头昏、心跳快。他大约在2008年生病,直到三年后头昏的不行才跟我说的,他说他怕跟我们说了难受。我让他去做检查,他不去。
  庞父:现在他说隐约对音乐有点头绪了,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头脑也没有之前昏了。
  生活 向家人要路费 家里每年支持他1万块
  终于,由庞麦郎作词并演唱的《我的滑板鞋》蹿红网络。一夜之间,他从无人问津到爆红网络,尽管他带有浓烈方言的唱腔至今饱受诟病。
  迅速走红带来缺氧式的晕眩,曾经的暴躁和惶恐却未及退去,庞麦郎“彷徨”、“迷失”和“狂妄”的形象最终暴露在聚光灯下。
  法晚:你们支持庞明涛搞音乐吗?
  庞父:我想让他打工挣钱,他说他不打工了,要写歌。还说家里没钱,要是有4万块钱早都发专辑了。我也觉得亏欠他,就随他了,何况除了写歌他也没什么其他爱好了。
  法晚:你们如何支持他的创作?
  庞父:全家一共五亩地,种点玉米、水稻和油菜。他妈天天吃药,就靠我在煤矿打工,带上卖粮食,一年也挣不到两万块钱。但这些年每年支持他配音、路费和将歌曲发布在网上,每年得一万块钱。他2010年左右在西安录音,给了他3000块钱,后来录《我的滑板鞋》又给了他6000块。他曾说要把吉他,我也给他钱让他去买。前前后后,感觉给他投入的钱起码有四五万了。
  法晚:这期间庞明涛除了写歌还干什么?
  庞母:他在山东、北京好多地方打工。在广东、云南,他给饭馆端盘子,但他身体不好,干几天就停了,老板也不给结账。他想休息一下,但又没钱花,又去找活儿干。他有时还会问家里要路费,要零花钱。我们曾劝他回来,他又说回来没钱用。
  法晚:他的音乐创作顺利吗?
  庞母:这期间他已经发了两首歌了。在上海的时候他发过一首叫“喜马拉雅牛”(其实是《西班牙的牛》),但是没火,后来又发了一首《摩的大飚客》,也没火。他急得和我们发脾气。
  考虑到家里就靠他父亲一人打工,我的胃和腰都不好,年年吃药要花一万多块钱,这些年每年支持他配音、路费也得一万块。我们劝他不要搞音乐了,但他不听。
  他已经有很多年没笑过,他这几年受了很大的痛苦,说压力大得很。
  法晚:你们试图劝阻过他吗?
  庞母:我们希望他挣钱娶媳妇,也想着给他攒点钱,他说不要,说要等歌曲成功了才结婚。跟他说他不听,结果钱也攒不下,急得我们睡不着觉。
  法晚:有没有想过庞明涛有天也会走红?
  庞父:也想过。但是我们没钱,也没背景,只能靠他自己闯,闯到哪儿是哪儿。
  争议 诉讼在即 称“公司赢不了他”
  在代家坝镇打听庞麦郎和他的作品,十有八九都知道这是当地的一位“人物”。与年轻人毫不掩饰对歌曲的推崇并对庞麦郎本人作出“夸张”、“神叨”的评价不同,听过该歌的长者只是付之一笑。
  成名后的庞明涛仍在漂泊。除过半月一次的电话和摆在家中的电视、柜子,他带给家里的,还有无尽的焦虑。
  法晚:你们听过庞明涛唱的《我的滑板鞋》吗?
  庞母:我在网上听过这首歌,他嗓音不好听,我觉得他唱得不好,也害怕他写错唱错会惹事。
  法晚:庞明涛在外打工这些年,为家里做过什么吗?
  庞父:2009年春节他从广东打工回来,给家里买了个电视、柜子,给我和他妈一人买了件衣服。
  法晚:你昨天新买了一辆摩托车,是庞明涛给你买的吗?
  庞父:摩托车是他提出让我买的。他早就跟我说买台车,推个化肥什么的也方便。他让我先把车买回来,到时候再给我钱,他还是挺关心我们的。
  法晚:他经常和你们联系吗?
  庞父:他时常几个月都不打一次电话。但2014年走红后,一般半个月就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前几天他还打过电话,他说他在江西唱年会。我劝他该订婚了,不能再跑了,他说让我别管。结果第二天他就换号了,我也联系不上他。
  法晚:他今年要回家过年吗?
  庞母:他说今年过年不回来,他说在外打工没时间。
  法晚:据媒体报道,唱片公司已起诉庞明涛,诉讼在即,你们担心吗?
  庞母:我问他打官司能赢吗,他说公司赢不了他。他叮嘱我们不要接受记者采访,害怕是唱片公司找的人。其中具体的事情,只有他们双方才知道。
  文并摄/丽案调查工作室记者
  蒲晓旭
  人物简介
  庞麦郎:真名庞明涛,歌手。代表作歌曲《我的滑板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网友称为2014年洗脑神曲。
  今年1月,某杂志曾在一篇采访中对庞麦郎不为人知的一面进行披露,并爆料其违背经纪合约。而有关唱片公司表示,北京朝阳法院已于去年12月受理了其与庞麦郎之间的诉讼。
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庞麦郎是煞笔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