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水浒传人物描写里描写雨的诗词

描写山水的诗句
描写山水的诗句共29篇 &&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词句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话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念奴娇·过洞庭
作者: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②可:正当。 ③田田:荷叶茂密的样子。 译文 正当是江南采摘莲蓬的大好时节,荷叶长得多么茂盛!鱼儿在荷叶之间尽情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多么自由自在啊! 望江南 作者: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字词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白话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春江晚景 作者: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释 ①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②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④那,同“哪。 ⑤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 ⑥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 ⑦“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⑧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 ⑨佳处,一作“佳气”。 ⑩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白话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注释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诗句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⑶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⑸愁余:使我发愁。
(6)无数山:很多座山。
(7)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句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⑷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⑸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⑺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白话译文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词语注释 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随时。 ⑼叩(kòu)门:敲门。 白话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更多描写山水的诗句[]
免责声明:作文大全为公益性学习网站,内容来自于网友自由投稿或互联网搜集,作文大全所有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本站要求作文投稿系本人原创。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有文章侵犯作者权利,违规,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号-2 - 法律顾问:张律师诗句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诗句[shī jù]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后发展为或,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外文名Verse注&&&&音ㄕ ㄐㄩˋ
【文字】诗句
【拼音】shī jù诗的句子,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诗的形式,诗的内涵,亦泛指诗。[1]隋炀帝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唐《》:“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酒杯间。”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之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不废江河万古流。《》[1]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安得齐天,底定太平洋!(即)《又见》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上邪篇》
生当做人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九章.涉江》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绝句·过华清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之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心事浩茫连广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寄意寒星荃不察,。鲁迅《》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二首》之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同是天涯沦落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近水楼台先得月,。《》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之一
九州生气恃,万马齐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小人长戚戚.《》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六本》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宋末元初大诗人咏湖州]
天生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赠李进诗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杜甫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 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 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作者: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江湖夜雨点评水浒传
《水浒》中的诗文
  《水浒》中的诗文,包括对联形式的回目,以及书中的词赋闲文等,十分驳杂,据说并非全由施耐庵、罗贯中等所著。好多是校书人或别的什么人添上的。这些诗文表现出来的水平相差很多,有的甚至档次很差,文学艺术水平和《水浒》这部名著极不相衬。比起《红楼梦》中的诗词来差得太远。
  许多学者写过对《红楼梦》诗词的评注。认为《红楼梦》续书中的诗文就比前八十回差了好多,后四十回中贾宝玉作的那首咏海棠的诗,就被红学家蔡义江先生斥为“村里混饭吃,胡子一大把的老学究们写的”。
  《水浒》中这类的诗文更多得是,而且比上述的假宝玉的诗词,档次又差了好多。
  且看《水浒》中几首比较搞笑的诗词:
  “好事从来不出门,恶言丑行便彰闻。可怜武大亲妻子,暗与西门作细君。”
  这首诗很是搞笑,“可怜武大亲妻子”,这妻子又不是爹还有亲的干的之分吗?再来看一首,也是让人喷饭:
  “西门浪子意猖狂,死下工夫戏女娘。亏杀卖茶王老母,生教巫女就襄王。”
  这首诗也笑死人,“死下功夫戏女娘”,这句就够粗鄙的了,还又来了个“亏杀卖茶王老母”,为了凑字王婆拆成“王老母”三字,这作者水平也太菜了吧?而且文意也是不知所云。前后意思一点也不连贯。
  像此类的诗还有这首写黄文炳的:
  “文炳趋炎巧计乖,却将忠义苦挤排。奸谋未遂身先死,难免剜心炙肉灾。”
  “苦排挤”三字入诗本就不甚雅致,又为了凑韵脚改成“苦挤排”,就更加不通了,那句“奸谋未遂身先死”更是好笑,套用“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显得十分不伦不类。还有像这首:
  “张清神手拨天关,暗里能将石子攀。一十五人都打坏,脚瘸手跛奔梁山。”这句“一十五人都打坏,脚瘸手跛奔梁山。”手也能称跛?也根本不像诗,最多像韩复榘、王进喜之类人作的诗。
  我现在手头上有两部水浒,一本是新买的书,是太白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一百回本(下文简称百回本),没有征田虎、王庆的情节。另一部是我小时候就看的,是1975年毛主席让批《水浒》时出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叫做《水浒全传》(下文称《水浒全传》)。我仔细对照,发现这老本的《水浒全传》中的很多诗词都和一百回本中不同,正文两者几乎完全一样,但文间插得诗词很不一样,像以上所述极为粗鄙搞笑的都在这个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中看不到。
  据说水浒有好几种版本:以《水浒传》文字的繁缛、简略而论,区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以《水浒传》的回数区分,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多种类型。据说最接近于《水浒传》原本面貌的是一百回本。现存的天都外臣序本、容与堂刊本等都属于一百回本的行列。现存的简本,无论是完整本或是残本、残页,大多收藏于海外。这些东西,不是我这等如蒿如草之辈有条件可以考究的。
  但我觉得这个《水浒全传》应该是经过一番修订后的作品。不过这些很拙劣的诗词我觉得也不像是施耐庵等的原作,证据大致如下:书中描写人物的诗词,像写宋江、吴用等的临江仙等都十分工整,且看写吴用这首: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虽然不能说绝佳,但也是很不错的,绝不是以上的这种水平。另外像宋江写的反诗等,也应该是原作者当时就写到的,绝不会后来才补。我觉得可能真是个抄书稿的老学究之类的人自己写了几首歪诗加进去的。
  我看到的这个《水浒全传》上,把上述的诗词修改,删掉了不少。像1995年的百回本在潘金莲调戏武松不成时有首诗:
  “泼贱操心太不良,贪淫无耻坏纲常。席间尚且求云雨,反被都头骂一场。”
  这首诗前两句好像泼妇骂人一样,十分粗俗,什么“反被都头骂一场”直白无文。而1975年版的《水浒全传》改为这样一首:
  “酒作媒人色胆强,贪淫不顾坏纲常。席间便欲求云雨,激得雷霆怒一场。”
  改得不错,“泼贱操心太不良”这句太泼妇骂街味,改为“酒作媒人色胆强”。比如含蓄有味,第二句“无耻”二字比较多余,贪淫就等于无耻,改为“不顾”比较好。另外“席间尚且求云雨”尚且二字不大通,席间求云雨有什么不可,呵,为什么要用尚且?所以改成了“席间便欲求云雨,激得雷霆怒一场”,这“云雨”和“雷霆”相映成趣,比较妙,当然比“反被都头骂一场”的老俗话一般的直白强了好多。
  所以这后人整理时的水平明显比原来高一些,这也证明了原来这首比较菜的诗是先有的,后来比较好的诗是后人整理改动过的。我想绝不会有人把原文是“激得雷霆怒一场”的诗句改成“反被都头骂一场”这样的句子的。
  另外比较成功的几处改动有:在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后,百回本中居然有这样一首诗:
  “从来男女不同筵,卖俏迎奸最可怜。 不独文君奔司马,西门庆亦偶金莲。”
  这首诗文词粗鄙,最后一句读起来十分拗口,也算罢了。而且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事情来比喻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未免不伦不类。倒成了有替二人翻案之意了。所以《水浒全传》中就只保留了前二句,把后来什么文君相如的不当比喻都去掉了,添了这么两句:“不记都头昔日语,犬儿今已到篱边。”比原来的诗好多了。说来这《水浒全传》中有好多诗文改得比较好,1995年的百回本在最后燕青不辞而别时留下的诗句作:
  “情愿自将官诰纳,不求富贵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淡饭黄W过此生。”
  而《水浒全传》中却是:
  “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 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两诗之高下十分明显,前面诗句中“情愿自将官诰纳,不求富贵不求荣”其实只说了后面诗句中“纳还官诰不求荣”一句话的意思,“洒脱风尘过此生”一句使后者文字中自有一股飒爽豪侠之气,远胜前者,不用多说。
  但这《水浒全传》虽然多数诗文改得好了,但也有些思想和原书的主旨很不一致,像这首写于宋江私放晁天王时的诗:
  “保正缘何养贼曹,押司纵贼罪难逃。
  须知守法清名重,莫谓通情义气高。
  爵固畏能害爵,猫如伴鼠岂成猫。
  空持刀笔称文吏,羞说当年汉相萧。”
  这首诗虽然文辞还可以,但意思和书中很不一致。看来这个诗作者的思想受旧时的腐朽礼教太深。思想和原作者很不一致。这也说明水浒中的诗词十分驳杂,可能出于好多人之手。
  《水浒》中的回目,有些也拟得不大好。不如三国等精细工整。像“九纹龙大闹史家村”、“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这几个大闹重复过来重复过去也就罢了。后来回目中又有“阎婆大闹郓城县”和“郓哥大闹授官厅”这两回就有点不大合适了。阎婆只是告状而已,怎么称得上“大闹”二字,至于“郓哥大闹授官厅”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水浒全传》中把原来叫做“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的回目改为“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比原来的回目对仗工整的许多,用“何九叔”对“武二郎”,“送丧”对“设祭”,“骨殖”对“人头”,可以说对得十分妙,而且意思也比原来更贴近故事情节。读者细心看来,《水浒》后面的回目中的词句拟得比前面好,相传后面文字是罗贯中所续,倒也有几分可能。不过从文字上看,《水浒》前面的文字更具民间的古白话特色,人物细腻生动,这里不多加评点了。
  《水浒》中的人物做过诗的主要有宋江、林冲、燕青等。林冲在夜奔梁山时,在酒店里写过这样一首: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对于一个习武为主的人来说,林冲这诗已写的不错的,比之书中什么“亏杀卖茶王老母”之类的句子已强了不少。宋江的两首反诗大家熟知,这里就不再录出了,水平虽也不太高,但也算写得不错。很有点类似于黄巢的“冲天杀气透长安”的意味。宋江后来写的几首词风格倒比较相似,在忠义堂排座次后,写了一首词: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这里且不说这首词的思想性,从艺术性上说像什么“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等之类的句子还是比较出彩的。再就是写给李师师的那首: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词中的“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以及“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等句子,就文采来说,放在宋词集中,也不觉得相差多少。当然这两首词的思想主要是为了招安投降,比之稼轩放翁等的豪气来有些减色。
  不过从总体的水平来看,《水浒》中的诗词比较差,尤其是文字间的一些什么“有诗为证”的诗词,最好的也只和三国中的诗词差不多的水平。比起《红楼梦》中由曹雪芹精心创作的诗词来差得太远。不过想想《水浒》中的好汉们本来就对文墨不是太通,过于精致的诗词恐怕倒和《水浒》中的氛围不大相配了吧。呵呵,就像好汉们喝酒绝不会用妙玉的绿玉斗和成窑瓷杯什么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