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没有毕业能去当兵吗?有说能的也有说不能的。请有相关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长辈回答。

高中生能去当兵吗?还没有毕业证_百度知道
高中生能去当兵吗?还没有毕业证
提问者采纳
中专;女性公民为今年年满18至1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放宽到22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可放宽到21岁,在校女大学生放宽到20岁、技校)毕业的男性公民入伍。在自愿情况下,部队一些特殊专业可征集部分年满17岁的女性公民和2004年应届高中(含职高凡年满18至20岁的男性公民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但是,你的起点就已经比别人高了,文化程度在部队里是很重要的.但是你应该知道.所以,没有上过高中的还能去呢.如果你是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话,上完大学后也未尝不可;如果你想去体验一下最基层的士兵的生活能是能,而且不会被人看不起,而且能够上升的高度也很有限,如果你没有什么文化的话,那么学历什么的就无所谓了,我劝你最好还是拿到高中毕业证,虽然它不太起眼.在部队里一般会很好发展,你只能从最低开始,是吧,如果你真得想去当兵
我想是可以的,一是《兵役法》没有明文规定。二是法律上也只规定了当兵的年龄没有说有没有毕业证呀!
可以。《兵役法》并没有明确要求教育程度的限制。
可以。《兵役法》并没有明确要求教育程度的限制。
《兵役法》并没有明确要求教育程度的限制。
当然能了,怎么不能呢?你成年了没有?
毕业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什么话不能和小朋友说?
因为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没有今后不会对小孩子说的话?今天因为朋友的一句话联想了好多,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听家里长辈们对自己的评价和批评,如:「龙生龙,凤生凤」,这句很伤人,伤的还不止一人,还有就是诸如「别人家孩子」等等,总之从外在到内在各个方面吧。因为这些我的童年过的总是有些憋屈。因为这些我想到了总结今后遇到小孩子我一定不能对他们说的话。我不想因为我的一句话或者成人观点让孩子的童年过的不愉快,甚至影响他们的未来。添加个小小的请求:答者能否附注自己是否有小孩?( 此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大可选择不回答;但此信息可表明答者之身份及经历: 孩子/父母/看客, 以完善回答。)题主多说两句,多谢各位的回答,所有答案都认真看过了。答题中出现了担心说这些那些对孩子不好,容易让孩子玻璃心的观点。因为此孩子真的会玻璃心吗?也请大家因为自己愉快或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带来的思考而对遇到的小朋友们多一点爱和关心。不论是自家还是别家的(^_^)不让曾经伤害过我们的话再伤害他们。
按时间排序
779 个回答
1.不要在孩子哭泣的时候表现出不耐烦与不屑我幼儿园插班只读了一年大班,刚去的时候我都不认识周围的小朋友,可是她们是从小班一起读上来的,她们都能玩在一起,所以相较之下我就很孤独,也变得很敏感很爱哭,有男生抢我的玩具也不敢声张,只知道哭。老师一来就对我说怎么又哭了啦,口气非常不耐烦,也不问我为什么哭。那以后,我就很少再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了。那个老师的那一句话真的一下子点醒了我,虽然我那时候才五六岁,但是却是一下子明白了软弱是没有用的,只能自己强大保护自己。 不知道这算幸或不幸。2.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他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做比较我跟我姐姐小时候关系非常亲,但是大人一直会拿我们的成绩做比较,久而久之我姐姐就开始疏远我了,说我成绩比她好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不跟我玩了。到后来长大了大家都说开了,但是那些年感情的空白却是怎么都弥补不了的,再也回不到从前姐妹情深的时候了。3.不要打击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一味指责他们干的不好我妈一直说我很懒,不愿意洗碗,其实她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小时候都有一颗帮妈妈洗碗做饭的热心,关键是我这颗热心被我妈一脚踩扁了碎的连渣渣都没有了。我小时候想帮她洗碗,但是她看我洗了一个就说我洗不干净,然后把我赶到边上还嫌我碍事,把我洗过的那个碗重新洗了一遍。就算有不满,可以跟我说给我指出啊,就算想重洗也别那么挑衅的当着我的面啊,这么简单粗暴的对待真是让我无语,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愿意洗碗了。(包括拖地洗衣服之类的,不是我妈亲手干的都不满意)
我最记得的是我小时候一旦惹妈妈生气,她就说我真的很想把你送人,不过你太坏了别人也不要你罢了,导致我以后和父母出去,他们让我在哪里等,我就想这是他们扔我的机会,然后我想该怎么一个人生活,但都是束手无策。以前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不如别人,现在想来就是因为这句话。
当我爸妈说“你看看别人家的xxx怎么怎么样!”我都会反驳“那你不看看xxx的爸(妈)怎么怎么样!”...说完之后有种整个家都输给别人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最糟糕的
高中时,爸妈为鼓励我“积极努力”学习,经常对我说:“咱家没钱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来挣钱扶持这个家。”我之前一直学习好,然后我觉得:原来这样啊,那好吧。于是我就高二辍学下来挣钱了。(老爸老妈一直不知道我真正辍学的原因,一直以为我是不爱学习了。而且以后他们经常拿这个来念叨:要是你还上学,现在就XXX。我怕他们有内疚感就一直忍着没说,终于在N次念叨之后不耐了说了出来,没想到他们竟然说我是在胡说,并且拒绝承认是这个原因。幸好我早已懒得跟他们计较这些谁是谁非,随便他们说去吧。)
最近跟爸妈关系差到一个极点 冰点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经历 我二十一岁 女 小时候是乖乖女 后来跟别的孩子越来越不一样 不服管 喜欢音乐艺术什么的 承认自己属于玩得比较疯那种 但自认为三观还算正 不会做无下限的事一个月前一家三口去欧洲玩 在英国住大伯家(爸爸亲哥哥 已移民多年)前天刚回国 已经从家里搬了出来 觉得需要一段时间冷静 想想应该怎么重新面对处理家庭关系我们到了英国第二天出门就和爸爸因小事情大吵一架 后来因为看环法我和爸妈 大伯伯妈在谢菲尔德火车站走散 当时整个火车站因封路不能通车大家都坐火车已经陷入崩溃 特别多人 当时还没办英国电话卡 四十多分钟后终于找到他们 我爸一见我就在全是人排队的广场上大骂我…各种方言脏话 问我怎么不去死…最后被我大伯劝下来 我当时真是恨不得去死了 但是没有说任何话也没有哭回到大伯家我迅速吃完晚饭 然后给我爸说 你自己检讨下自己 我爸把他的佛珠啪一下拍桌子上 对我吼了一声 滚 就走了 我大伯站起来吼我 说怎么可以跟你爸这样说话呢 然后我哭着咆哮了几句就回房间了第二天本来要出去玩 我对我爸生理心理上都极度厌恶 一个人在家哭了一天 说说我爸吧 政府工作 芝麻官 不爱上班不爱争权夺利 喜欢股票花花草草养鱼什么的 爷爷奶奶都是大学教授四十多岁才有他 成长在大学里 不善交际写了那么多不关原题的话…我爸很爱我 从小放自己身边带大 没有给爷爷奶奶什么的带过 从小就有daddy's kiss 亲脸呀眼睛下巴什么的 可是 直到现在他还这样要求!因为这件事不知道吵了多少架 他也承认我确实长大 但是就是忍不住 觉得我始终是她小小的女儿…做父母最忌讳的一点就是把你觉得好的强加在孩子身上 很不幸 我爸妈都这样…我爸甚至教育我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去做事 而结果是他为别人设定了一套他觉得好的构想 然后不顾别人自己的想法去执行 不仅是对我 对所有人 一旦发生任何问题 就一句强势又真诚的“我是为你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爸不能当官觉得人际问题棘手的原因了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爸我妈非常恩爱 我妈也挺奇葩的 不过都是小事情上 可以说是病态遇上奇葩…我妈可以忍受我爸工作回来永无止境的抱怨 我爸可以忍受我妈为一点小事就可以发脾气或者哭起来的性格…他们能找到对方并且相爱二三十年是一种幸运 我就不那么幸运了 父母是孩子影响力最大的老师 特别是住在一起的
我去伦敦的时候和闺蜜谈到父母的问题 她和我想法挺像 甚至还给我说豆瓣上有叫 父母皆祸害 的小组 想必没有人希望自己孩子进这种类型的论坛吧…从我小时候看到的爸妈就非常恩爱 一直到现在 我爸妈都会互相撒娇…所以我打心眼儿里信爱情 但是他们爱对方的方式带着强迫性质 特别是我妈 对我和我爸都是 你必须穿这件衣服 因为怕你冷 你必须吃那个 因为有营养 你进卧室必须换拖鞋 才抹了地…一点一滴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爱人的方式就是在强迫中爱
这是行为 而思维方式就继承了我爸 把所有事情都在心里设定好 当然出发点都是好的 而事情往往不是那么发展 我就无法接受 去努力修正弥补它 看起来会牺牲了很多 苦情路线 最后却没人买账…还觉得自己最可怜 总之就是一味的把自己对爱情的憧憬投射到对方身上 如果对方没有实现 那就疯了…不过幸好我意识到了 我不知道怎么办怎么改 慢慢来吧说了这么多…有人看没人看都无所谓 也算给自己的情绪找到一个出口这次和家里的风波 我也思考自己 虽然我自己还年轻 但是如果以后有孩子了应该怎样教育才好呢?我的结论是 做好自己 有健全的人格的父母在身旁能给孩子奠定一个正确的三观 剩下的任其发展了 做父母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责任 不是说你能给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质条件学习氛围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的 孩子的性格多半是年幼时期的经历影响形成的 那你就决定孩子的性格对了还有一点 千万不要瞪孩子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的童年经历是 想做一件事情 家长突然转过身来瞪你一眼 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 感觉国外的教育里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就算有的事情不能做 父母也会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 只有中国家长会这样利用大人的威严来镇压小朋友吧我爸妈现在都很爱用这一招…
我觉得答案是任何自我安慰的话,因为你的孩子还有成功的可能。
我觉得根据自身经验,千万不要以一种看似是在建议或者是同意实则是在命令或者否决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样留下的阴影是很深重的。比如孩子不喜欢不愿意听取你的观点,你就说他不愿意听取意见。每个人的意见都需要被尊重包括孩子的。不要老是以为他什么都不明白,你什么都是对的。有经验不一定意味着正确。不要什么你不满意的观点都用一句你太天真来逃避。还有不要把你婚姻的问题怪给孩子,比如不是我不想离啊,是因为为你将来考虑啊。离婚肯定会影响孩子,但你不要把你的不幸怪罪给孩子。不问意见的牺牲还自以为的高尚会让孩子压力很大好吗!!!!还有千万不要逼他一定要以你的价值观去生活。也不要逼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只因为你觉得有必要去做,不要安排他的生活。别动不动就骂他不争气。中国的父母总是容易缺失对孩子的基本尊重。所以性格缺陷这种事情说多了都是泪。
我一直觉得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大家都在不断成长,经历人生中各自必经的阶段,彼此都应当尊重对方。列举几个经历过的比较印象深刻的例子:1. 不尊重隐私。我们小学那会儿流行密码本,里面写一些小秘密、小心情什么的,前几天我发现我小学二年级的侄女仍然用这种东西,感叹过了十年,隐私仍然需要密码锁锁起来。我大学没毕业之前,父母仍然喜欢偷看短信、聊天记录、照片,我用电脑的时候偷看屏幕。我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而是不喜欢被偷窥和监视。这种心理恐怕从小就产生了,他们越想看,我越抵触,久而久之所有东西都得有密码,什么话题都不想和他们说。我觉得父母首先不要去窥探小孩子的隐私,不要以为身为父母就有这样的“权力”去做,而是以朋友视角和他们平等对话,设身处地想一想,争取让他们有心事会主动和你说,让你帮忙解决。否则,不管小朋友的事情是否可以与人分享,他们心理上都习惯先上一道锁。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隐私不是隐私,而老是对他们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2. 不尊重孩子的朋友。高中的时候成绩不错,当时也有一起奋斗的灵魂伴侣,他的爷爷快去世的时候他很伤心,给我发来了一张老人的照片,我看了也很难过,希望能够理解他的心情。这张照片被我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某一个文件夹下,然后有一天被我爸私自翻出来了,然后就是各种诋毁,其实我知道那是他在批斗我早恋,但是由于言辞激烈,对其他人胡乱撒气和谩骂,导致我极度不爽。我的想法是:别人已经很痛苦了,况且照片中的人已经离世,没必要因为一张照片进行人身攻击,多半希望逝者安息;即使是早恋,也是我多年的同学,父母对我的同学和同学的亲人应当有尊重和理解。最后,这一场争斗变成了一场混战,以我摔门而去为结尾,到了班里一顿哭,但是也没有告诉他哭的原因,害怕他难过和误解。这件事就算过去很久,仍然会记得很清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自己又想照顾别人的感受,憋在心里没法说。类似的事情还有,“XXX学习不好,不要跟他玩,多和好学生接触”,“XXX学习不好,家里也不好,你不要学坏了”,等等诸如此类。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不同,不要因为孩子回来偶尔闲聊中,对其朋友评论的只言片语就妄加断论,认为XXX不好。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本来就有限,但是父母应当从多方面想问题,尤其不要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伤害别人的孩子。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孩子的朋友,最好的话引导孩子看到朋友的优缺点。3. 急切表现孩子的才能。孩子在某一场合下表现出了某种才能,之后不论在什么场合下,都想让孩子表现一番。小时候因为唱歌挺好,直到现在每逢饭局和庆典,总要说你去唱一首吧。不去唱就说什么,小时候多勇敢长大了胆小了,之前学的白学了之类的,没用之类的。我说不去,要去你去。他们又会说,我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你有。父母希望孩子表现才能,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都给孩子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如果孩子不愿意,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或者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东西。要么回家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些节目,要么告诉孩子其实不用做的非常完美,饭桌上的人不会特别在意细节的。不要在饭桌上给孩子找不痛快,如果被拒绝了,自己尴尬,别人也尴尬。提前沟通好,让孩子做自己能力可以掌控的事情,自信是因为有准备。说些题外话,不是每一对父母都是优秀的教育家,即使教育方法得当,不见得培养出的孩子一定就是学习好人品好样样都好。小时候经历的很多事情对长大都会有影响,一些事情是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发生的。以前以为童年真的是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什么的,长大了渐渐发现小时候其实有很多负面的事情发生,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心理阴影和性格缺陷。父母不一定能时时刻刻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倒不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一些问题,告诉他们这些事情其他人也会遇到,把专注力放在更长远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现在虽然长大了,很多事情渐渐可以理解他们那么做的原因,除了这些事情,我和父母还是相处得挺愉快的,有些事情还是三个人一起商量共同面对的。但是终究成长只有一次,性格的某些方面一旦形成了难以消除。伤口可以愈合,但伤疤可能会伴随很久。不过,这可能就是人生吧。
我妈初中时骗我,考到年级前30,买DVD,我考了年级14,她就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就把气撒在我身上,每次要交学费了,就用最恶毒的话骂我。
一直都觉得要是没有文化,没有教养,就不要养小孩了,害人害己
自己娘亲经常给自己会心一击,?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和别人结婚了。?你是我的全部希望,要是你不孝敬我,我还有什么意义。?你今天穿的衣服真丑,你化的妆很丑,你的普通话真难听。?我家女儿特别内向,我家女儿特别傻,我女儿太老实了,太怕她吃亏。
等等。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我内心觉得亏欠她,我不敢和她住在一起,不想听她说话,不想对她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傻瓜。还好从高中开始自己慢慢的调整,也稍微好了点。但是这种也让我有时候会不管别人是否舒服就批判别人,虽然知道恶语伤人五月寒,却有时候管不住自己,就顺其自然的说出来了。
看看前面的伙伴们觉着也是不容易的拼了我犹记得在我的童年中最无法接受一旦我犯了错 即使是在公章场合我爸妈也不管丢不丢人大声训斥 、教育我 还会问我觉不觉着丢人当年年轻气盛对同学说老娘以后绝对不会有小孩后来 觉着人生还是顺天意吧 就打算以后绝对却不会当一个像我妈妈待人处事一样的妈妈...
“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就不疼你了。”“你爸爸妈妈偏心。”“你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你了?”
小时候和表妹去山上避暑,她听到各种长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几句。觉得说这种话还观察小孩反应并且觉得很有趣的长辈都很!讨!厌!
表妹也因为这个变得敏感起来,觉得父母真的不疼自己了,现在还是这么想的。
还遇过到一室友,听多了长辈和自己说这类话,直到高中都觉得父母不疼自己,重男轻女,偏疼弟弟。父亲如果因为她做错事呵斥她她也觉得是父亲因为自己是女孩子挑刺,心里对他带了点暗恨。再后来解开心结后我和她聊天,她也承认,她爸爸其实很疼她,只不过被那些话影响,她以前都会选择性忽略。
如果是现在的我遇到表妹的事一定会表达我的愤怒,阻止这样的恶意,这对小孩的影响太大了,真的不是玩笑话这么简单。
看了大家的回答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同病相怜的小伙伴,原本以为我的成长环境已经够奇葩了。不过还好我初中就离开那个环境,不然真的难以想像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现在对我不好的人都死光光了,但幼年那段经历还是给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从心底认为家庭是不幸之源,我坚信,除非家长素质达标,否则就不该有小孩。孩子他没有来或不来这个世界的选择权,单方面地把他们生下来又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是相当自私的行为。当然,有这样的经历,我想我自己不可能胜任家庭中的角色了,估计以后我会成为丁克族吧
不要称呼自己的孩子小兔崽子,这从遗传学上来说是对自己不利的
小的时候学习比较好,去亲戚家总是被问成绩什么的,当时还挺骄傲的。然后每次去他们家,都会被问:“现在还是班上第一名吗?拿奖学金吗,拿多少钱啊?”我已经二十几岁了,每次都是这样
文不对题,不请自来的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原问题是“有什么话不能和小朋友说?” 虽然可以无限枚举,但总也有这些那些考虑不周全,被遗漏的,所以,不若授人渔。自身情况介绍,03-06年当了三年高中教师,06年离职时,立志做一个好爸爸,现在是个4岁男孩子的爸爸。————————————正文分割线————————————导读:一和二比较枯燥,没有兴趣的可以直接跳到三。一、思维背景1、他是谁?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自然人、我跟老婆的儿子、今后会是别人的老公、还会是他的孩子的爸爸、其他人的朋友、同学。。。。。。作为这些属性和身份,他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和能力呢?(排名不分先后)坚强,独立,乐观,积极进取,能够承担责任,能够分辨是非等等。2、教育是谁负责?教育由三方面组成,社会、学校,家庭。以贵国的情况,社会我无力改变,学校只能适当沟通,唯一我能把握的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以能够让孩子养成上述的特质/能力为目标——让分数滚蛋吧。二、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孩子是我的儿子,这只是他的身份之一,在这个身份之前,他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所以有一些事情, 我给自己先定下来。孩子和我是平等的我会蹲下来跟他聊天;我会很认真的倾听他所说的内容;我会对他说的任何不现实/不可能/无法实现的内容,表现出很有兴趣;当他有任何小心思的时候,都要求他先说出来;我有好吃的东西会分享给他,自己也会吃,但不会特别留给他;(这也是平等)他有好吃的东西,我会要求他分享给我;他会把我不在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把上班时候发生的事情告诉他;我也有不懂的东西,如果遇到不懂的,我会告诉他我现在不知道,但我会想办法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是努力将问题解决;基本的原则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有惩罚。奖励和惩罚并不限制是物质或者是精神的。比如:a、“哇塞,这你都可以做到,你太厉害了!”b、“你刚才可以跟小朋友分享饼干,我觉得你做的很棒!”c、“我们约好的,今天从幼儿园回来之后,你要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但是你没有整理,我要取消你今天晚上玩手机/平板的时间。”BTW,如果是惩罚是体罚,只用自己的手,绝不使用任何其他的东西。因为打起来我也很疼,这是在告诫自己,尽可能的少用体罚的方式。随时反思自己;基于我们的目标,可以尽可能的去尝试各种方法来达到,但这是一个试错过程,所以要多反思,我哪种做法很高(为什么好?),哪种做法不好(为什么不好?)。随时调整自己(应为孩子成长非常快,从来没有一招吃天下的可能性)孩子在成长的阶段,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可能会让我们很头疼。比如说:某个阶段,会变得很暴力,动不动就打人;某个阶段,会变得很害羞,以前都会喊人,突然又不喊人了;某个阶段,会变成一个话痨,天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家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某个阶段,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越要做什么。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为什么正常?多去看看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吧),一定要保持平和心和宽容度。三、我和孩子的一些日常情景1、沟通、自制力、时间观念“爸爸,我玩手机。”“可以啊,你要玩多长时间?”“嗯。。。。10分钟!”“好的,给你,自己定时间。”。。。。。。“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爸爸,时间到了,我可以把现在玩的这一个玩完吗?"“可以!”2、选择与抉择“爸爸,这本手工书里面,我要你帮我做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这些我都要做。”“不行,我没有时间帮你做这么多。我只能帮你做两个,你自己选择两个吧!”“那我要做这个和这个,这两个!”“你决定了吗?”“是的!”“你确定?”“我确定!”“OK,我们开始吧!”3、情绪与情商“呜。。。。。。呜。。。。。。呜。。。。。。”“怎么了?告诉爸爸,发生了什么事情?”“呜。。。。。。呜。。。。。。呜。。。。。。”“宝宝,告诉爸爸,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不告诉我,我就没法帮你!”“呜。。。我的饼干掉地上了。”“怎么掉地上的?”“呜。。。我刚才跑过来,摔跤了,饼干就掉地上了”“那你哭,是因为摔跤摔疼了,还是因为饼干掉地上了,伤心呢?”“我是因为饼干掉地上了,伤心哭”“哦,太可怜的宝宝了,来爸爸抱一下你,伤心那就哭一下吧!”“哇。。。。。。哇。。。。。。哇。。。。。。”还有好多,今晚(日23:35:40)先写到这里,改天再来补充。感谢有一个唱红脸的老婆!
你不行,还是我们来吧!然后。你能干什么?包办了所有之后否认你的能力,你的思想,你对未来的希望。。。。。。。。。。。。。。。。。。。。呵呵,从小到大母亲包办我的生活,然后骂我这不会那不会→_→认为小孩是没有想法的,大人叫你怎么样就该怎么样。我6岁,妈妈要给我剪短头发,短到只比寸头长一点儿。因为她说懒得洗【直到那时她还包办我洗头→_→呵呵】然后被笑不男不女5年→_→现在说到这事儿:“小孩子你有什么想法?”我17岁,我想去学美术。我说我有梦想。“你一天到晚说什么梦想梦想的,谁在乎你的梦想?!”第二周,我搬着被子去住校了。继续学理科。企图证明我就算不学美术也能考同济,然后我失败了→_→亲戚说你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哈尔滨】上学,就在成都多好?我说受不了我母亲【她军训都能找到地方给我送东西→_→后来我被所有同学孤立→_→所以之前那个说没有朋友的同学,同病相怜,父母的做法是和孩子社交有巨大联系的,到现在我都不太会和人相处】到时候小心晚上想家躲在被子里哭!呵呵,我住校的气候母亲跑到学校里来困扰我才让我躲在被子里哭。父亲包办我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现在去银行激活个卡都不准自己去:你不知道这社会多险恶。我觉得应该自己坐火车去报道了。“你那时比我小都一个人一车坐到了大学,我为什么不行。”“那个时候社会哪有现在这么脏。”满满的负能量,从我声明我有自我意识开始他就开始给我灌输…让我避开社会的同时指责我生活在真空里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是谁造成的??!!】我不知道我是多么幸运才躲开了父母对我最大的伤害…幸亏家里有看书的习惯让我比较早的建立了最初的三观→_→【感谢大刘和你的科幻】
最近工作不顺心,昨天晚上睡不着,玩pad翻手机,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半夜给我妈发了一段微信。我说:“妈,我现在越来越肯定,如果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可以更积极更正面一点,我也许会比现在优秀很多。我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你有什么用,你有什么本事,你有什么出息,你这个废物,你这个畜生,这种负面的童年阴影直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我,XXX(我爸的名字)毁了我一生。”早上起来,我妈给我回了条微信,言语里很多愧疚。没有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妈多次表示过,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只要你开心就好。我爷爷死的早,我奶奶一个人拉扯大全家6个孩子。我爸在他的成长过程里受过很多伤害,这种敏感、易怒、自大、逞能和虚荣的内心理所当然的投射在他的教育方法里。从小到大,我爸几乎都是用暴跳如雷的方式跟我相处。怒骂,暴打。废物,畜生,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死去之类的话高频率地挂在他嘴边。有时候跟着我爸出门,有熟人对我爸说你儿子真听话,你儿子长得挺精神,你儿子个子都这么高了之类话的时候,我爸总会虎起脸对着熟人说:“他一点用都没有!”人越多的场合他会说的越起劲。每当有人客气夸我几句的时候,我爸会用更大声更高亢的腔调把我贬损一番,我和熟人互相尴尬,只有我爸洋洋得意。初中的时候,我内心陷入了深度自卑。因为学习不好自卑,因为近视自卑,因为走路驼背自卑,因为脸上长痘痘自卑,因为没有零花钱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丝毫的可取之处。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那都是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日子。我妈是传统的女人,在这么多年的岁月里始终顺从着我爸。一直到我上了高中我妈才幡然发现这种挫折式教育对孩子产生的劫难般的影响。我妈开始努力补救,在各种场合大声的鼓励我,可是那时候我觉得我妈说的都是假话,我怀疑全世界。高考意料之中考的不好,我爸咬牙切齿的把我赶出家门,恨不得我永远不要回去。后来经过七大姑八大姨的商量,我爸决定让我去当兵。我倔强地说我不去,我要上大学。后来磕磕绊绊地上了一个三流大学,因为忤逆了我爸的最高指示,我们俩几乎断绝了所有的联系。大学四年我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过年,一次是我奶奶过世。大学毕业以后,我只身一人跑到了上海,一个箱子,几千块钱,是我全部的家当。一切都不顺利,住在群租房里,每天挤一个小时地铁去上班,在公司唯唯诺诺,四处受到同事欺负。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投简历面试,机缘巧合进了一家上海很大的媒体做记者,慢慢的在业内有了些名气,路边的报刊和便利店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文章,后来还陆续拿了些奖,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能量。人生第二次选择,也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混进了金融圈。每天穿着正装皮鞋出入陆家嘴擎天的写字楼,冷漠表情显得内心坚硬无比。可是还是会在很多时候,比如昨天晚上,表现出溺水一般的痛苦和焦虑。这两个朋友,是我两任不同的男朋友。前面没有提的是,我是一个gay,虽然不能将童年不幸和同志群体画上等号,但是在这个群体里,童年遭遇过家庭暴力是大面积普遍存在的悲剧。我始终觉得我妈那句“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我都无所谓,你开心就好”包含着其他的意思。似乎有些跑题了,就这么多吧。
原谅我卖个萌站在受众角度说。别的什么都不说了,上面说的我爸妈没有百分百,也起码说了过半了。翻日记书包抽屉,比成绩,嫌花钱多,过分逗小孩(曾经把我逗的离家出走)什么都能原谅了自己也长大了。唯一一句刻骨铭心。我爸曾经说。像你这种小孩,一辈子都没有出息。某日我哭着说爸你知不知道当时这句话给我伤害多大。我爸瞬间发飙说,这点小事你有本事记一辈子。我于是再也没提这事。我没告诉他,或许我真的有本事记一辈子。不要仗着出发点是对的就肆无忌惮。如果你不能接受最爱的人永远离开。
出去,谁家要你就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