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地,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均无改变的情况下,工作十年后还会出现粉尘职业禁忌症症

第九单元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与控制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职业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职业病、工伤、和工作相关疾病。  预防、控制、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不良劳动条件。首先要通过作业环境评定,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实验研究和健康危险度评价。才能正确认识、评价和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作用条件,对远期效应进行危险度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1.接触:是指人群接触某种或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过程。  2.接触评定:是指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了解人群接触某种有害因素的程度,为进一步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  接触评定的主要内容是:接触人群的特征分析-人群数量、性别、年龄分布;接触途径、接触方式;接触水平评估。  接触评定是作业场所评定的核心。  3.接触评定的方法:  (1)询问调查: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唯一方法)。  (2)环境监测  二、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空气监测)是指系统的有计划的对职业人群所处的不同环境空气进行系列测定,以了解在不同生产环境、不同时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估计人的接触剂量,调查职业中毒原因,评价控制措施的效率和效果及制定卫生标准。  2.目的  (1)掌握生产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极其组织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情况。  (2)估计人的接触水平,为研究接触水平与健康状况关系提供基本依据。  (3)了解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评价劳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4)对预防措施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控制危害因素及制定、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5)提供历史记录,检测率、合格率等,为职业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3.环境监测的类型  (1)空气粉尘的监测  (2)空气中化学毒物的监测  (3)物理因素的监测  三、生物监测  1.概念:定期、有计划地监测人体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效应。  2.生物监测的特点意义――优点:  (1)反映不同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来源(食物、空气、水,职业与非职业的)的总的接触量,而环境监测只能反映环境中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的量。  (2)可以直接检测引起健康损害作用的内接触剂量或内负荷,与保护职业人群健康关系更为密切。  (3)综合了个体接触毒物的差异因素和毒物的典型动力学过程极其变异性。  (4)通过易感性指标的监测,可以早发现确定易感人群。  (5)一般花费较少,可较早地检出对健康可能的损害,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3.生物监测指标的类型  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呼出气中毒物含量的测定――接触性生物监测;生物学效应指标的测定――效应性生物监测;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测定。  (1)接触性生物监测:  ①特异性指标:直接测定化学物原型或其代谢产物。如果测定的为化学物原型,则该物质不需要经生物转化或缺乏毒物代谢动力学资料。  铅――血铅,血铅水平反映了铅的接触、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全过程,并能间接反应软组织及靶器官中铅含量。一般不接触铅的正常人全血中Pb的浓度低于0.965μmol/L ,而Pb接触者及Pb中毒者血Pb明显增高,并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②非特异性指标:  甲苯――尿马尿酸含量测定:  甲苯经肝脏代谢为苯甲醇、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为马尿酸从尿中排出体外。正常人体尿液中有一定量的马尿酸存在,在正常膳食中,如果摄入水果、蔬菜代谢后也可以产生马尿酸。但是人体在接触甲苯后2小时,尿中马尿酸的水平会急剧上升,且与环境中甲苯量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效应生物指标  在一定的环境暴露物的作用下,机体产生的可以测定的生化、生理变化或其他病理方面的改变。  效应性生物监测:  有机磷农药――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Pb――血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LAD)活性;  Pb――尿δ-氨基-γ-酮戊酸(δ-ALA)含量测定,有助于铅吸收和铅中毒的诊断。  (3)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量的测定  CO――碳氧血红蛋白;  4.生物监测的程序  (1)监测指标的选择:原则是根据毒物代谢特征及监测目的而定。指标的选择特异性、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受检人群个体间变异小、便于取材、检测方法。  (2)样品的采集:血、尿、发、乳汁。  (3)采样的时间和频率:T1/2。  (4)适宜的检测方法  (5)结果的评价:BEL。  四、健康监护  (一)健康监护是劳动卫生监测的一部分内容,是通过各种检查与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的重要手段。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极其程度,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属二级预防。  (二)内容  1.健康检查:就业前、定期、离岗。  2.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生产环境、健康检查;健康监护卡(职业史、疾病史、基础疾病资料)。  3.健康状况分析:发病率、患病率、疾病构成比、平均发病工龄。    (1)发病率=某个时期内新发现的病例数/该时期内平均工人数×100%;  (2)检出率=检查时新发现的病例数/受检工人数×100%;  (尘肺的检出率受检工人工龄大于一年)  (3)受检率=实际受检人数/应受检的人数×100%;  (受检率大于90%以上,计算发病率或患病率才有意义)  (4)患病率=检查时发现的新旧病例总数/从事该作业受检人数×100%;  (5)疾病构成比:说明各种不同疾病的轻重职业病分布情况;  1期矽肺例数与各期矽肺数之比=1期矽肺例数/矽肺总例数×100%  (6)平均病程期限(矽肺):进展和防治措施评价;  平均病程期限=某个时期内患某病患者有确诊到死亡时间总和/ 该时期内死于该病的例数  (7)病死率;  (8)病伤缺勤率。  4.劳动能力鉴定  五、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一)定义  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特定的(职业)人群,在特定的(生产或工作)环境中,受到特定的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健康影响或疾病,并对这些影响或疾病的出现频率和分布,以及影响分布的因素(包括采取措施的干扰)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  流行病学调查:职业危害与疾病或中毒发生。  (二)职业流行病率关系学在劳动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1.研究各种职业病或职业中毒、工伤、职业性多发病在某些职业人群中发生的频率和分布状况,估计它的危险度。  2.研究并确定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各种职业性疾病的关系,发现或明确其病因,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影响,以及弄清并排除存在的干扰的混杂因素。  3.研究并确定接触剂量―反应(或效应)关系,为制定或修订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或物理因素的强度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4.根据以上分析研究而采取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卫生工作质量进行鉴定。  5.研究并确定某些指标的正常值,提出某些职业病的发生、死亡预测预报值或趋势。  (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1.接触水平评估:环境监测结果计算。监测点有代表性、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2.工人健康状况:  职业史、疾病史、家族疾病史、生活习惯。  3.人口统计学资料  工人、地区――肿瘤、尘肺。  (四)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横断面调查:现状调查,属于描述流行病学,快速、花费少可以提出新的病因假设(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的病因假设),不能得到因果关系,职业病普查和工作有关疾病的调查研究。  注意的问题:  (1)健康工人效应:掩盖有害因素作用。  (2)时间先后关系不清:因素――疾病。  (3)病程因素:职业病特点,某病程长的疾病可能被高估。  (4)患病资料的解释谨慎  (5)其他:样本量、诊断标准一致性等。  2.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  (1)病例-对照研究:因素-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统一方法、控制偏倚,由果及因,病因可能性判断,下结论要谨慎;经济、快速、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研究。统计学指标:比值比。  (2)队列研究:  接触组、对照组,可以推断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关联程度大小。  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标化死亡比、相对危险度。     相对危险度评价相对危险度联系强度正联系负联系1.0~1.20.9~1.0无1.2~1.50.7~0.9弱1.5~3.00.4~0.7中等3.0~10.00.1~0.4强>10<0.1极强  (五)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控制  1.调查员:培训。  2.方法:测定方法一致,国标法、实验室国家标准,人员前后一致。  3.调查对象选择:随机化原则。  4.资料处理、分析。  六、实验室研究  1.动物实验: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手段。  达到多种目的:  (1)化学物基本毒性;(2)职业有害因素的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3)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联合作用;(4)毒理学机制;(5)实验室治疗;(6)制定和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2.体外测试  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毒理学试验,机制研究,早期发现、早治疗。  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是指通过对工业毒理学测试、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期进行管理。危险度评价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中重要内容,管理毒理学。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作用5项: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估计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估测、推算健康损害剂量和程度;提出可接受的剂量、浓度;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内容包括: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  要素包括:研究资料、危险度评定、危险度管理三部分。  (一)危险度评定:  1.危害鉴定:因素是否可以导致职业性损害。  (1)流行病学调查;(2)动物实验;(3)体外试验;(4)因素的理化性质。  2.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核心内容――剂量与作业者健康反应的关系。  3.接触评定:代表性、抽样代表总体(现场检测、人群特征分析等间接估计人体吸收剂量等)。  4.危险度特征分析:接触人群职业性健康损害发生的危险度,估计发生率。  (二)危险度评定中的不确定因素  定量评定基础是:充分可靠的实验数据、正确的假设、合理的推到模式和足够数量人群流行病学资料。  如果认识水平、技术水平、资料不足(流病),不能对职业性有害因素健康损害有肯定结论,称为危险度评定中不确定因素。  (三)危险度管理  综合危险度评定结果、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对职业性有害因素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如卫生标准、各种接触限值、法律法规等。   第二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  第一: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安全一章;  第二:工厂厂址选择、工厂的设计和施工阶段符合卫生要求,改建扩建工厂三同时;  第三:工艺流程:机械化、自动化、清洁生产替代原料;  第四:隔离、通风;  第五:个人防护用品;  第六:化学品登记,毒物分类管理;  第七:工效学手段,合理设计工具、舒适参加劳动;  第八:特殊岗位人员营养补充,合理膳食;  第九:健康教育。  一、劳动卫生法规、监督管理  (一)劳动卫生法规与监督――法规  1.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  是国家保障劳动者在安全卫生工作条件下进行生产和劳动的管理依据,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  三种类型:专项法律法规、非专项法律法规、国务院部委规范性文件。  2.职业病报告制度  急性职业病在24小时内向患者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死亡、同时3人以上急性职业中毒、1名职业性炭疽,立即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其他慢性职业病,15日内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尘毒危害的企业,年底之前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当年度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测定和工人体检情况。  (二)劳动卫生法规与监督――监督  劳动卫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部分。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分为: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  1.预防性卫生监督:新建、改建、扩建和续建厂矿企业的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三同时)进行的卫生监督。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审核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对项目提出卫生监督结论。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1)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查可行性报告,了解项目概况、卫生特征和卫生防护措施;  (2)设计阶段――审查项目设计书特别是和工业卫生有关的内容;  (3)施工阶段――检查图纸和设计中卫生要求落实情况;  (4)竣工阶段――劳动卫生学调查,环境有害因素测定、防护措施的评价,为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2.经常性卫生监督  对现有的厂矿企业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情况,定期或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目的在于技术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保护工人健康,提高效率。  主要内容:  (1)劳动卫生法规执行情况:劳动卫生档案管理、新化学品毒性鉴定和卫生审核制度、职业病报告制度;  (2)劳动环境:有无职业性有害因素,特点、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定期监测;  (3)防护措施:有无、效果如何、个人防护;  (4)健康检查:是否进行定期体检、职业病与职业禁忌症、职业病的管理(调离、休息、治疗)。  二、劳动卫生标准  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做的统一规定。劳动卫生标准是贯彻、实施劳动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实质性劳动卫生管理和监督的法定依据。  卫生标准:毒物、粉尘、物理因素、检测规范和管理标准。  由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制定和修订;是保护作业工人健康而规定的标准。  (一)劳动卫生标准――车间(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  1.最高容许浓度(MAC)  工作地点空气中任何一次有代表性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该浓度,也就是指工人在该浓度下长期从事生产劳动而不引起任何急性或慢性职业危害的浓度。我国和前苏联等使用。新含义:相当于上限值,只用在少数急性毒性高或危害大的化学物质。  2.阈限值(TLV)  (1)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  工人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五天工作)的时间加权平均值浓度该值容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波动,在该阈限值浓度下,大多数工人每天反复接触不至引起“有害作用”,但不排除由于个体敏感性不同,引起个别人不适,促使既往疾病恶化,甚至发生职业病。主要为美国等国家使用。  (2)短时间接触阈限值(TLV-STEL)  是指每次接触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每天接触此浓度不得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时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  上限值:是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浓度(可以<15分钟采样测定值表示)。  最高工作场所浓度(MAK):德国科学研究联合会制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虽译为最高容许浓度,但实际上是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技术参考浓度(TRK):该限值为致癌物质根据目前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低浓度,遵守TRK只能减少并不能排除该物质对健康的危害。  保证健康的职业接触限值:制定这种接触限制时,仅以保护工人健康的资料为依据,而不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或工程技术措施等因素。  3.制定依据:  ①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  ②动物实验、人体毒理学资料――毒性、LD50、毒作用特点、易感性资料;  ③现场劳动卫生调查;  ④流行病学资料。  新化学物制定均需要进行,老化学物根据现场调查和流行病资料制定接触限值。  研究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核心,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研究有害物质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目标是确立一个合理安全的界限。接触-反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  4.有害效应与保护水平  有害效应:研制职业卫生标准时不得出现或控制其出现比率的机体反应或毒作用效应。如呼吸道刺激效应、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等。  标准化对象不同的卫生标准,保护水平不同,如美国、德国标准不同。  高危人群:一小部分人在接触有毒物质时,由于一种或几种生物因素影响,毒作用的反应较一般人出现早或严重,称为易感人群或叫高危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对一氧化碳敏感)。  (二)制定标准的原则  1.科学性  2.可行性  3.经济发展与健康保护水平  原则: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性和可行性结合。  参考国外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  (三)生物接触限值  定义:是接触者机体生物材料(血、尿、发、呼出气等)中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量或其引起生物反应的限量值。  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是按照制订MAC的原理,规定出生物组织中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最高耐受界限。  保护水平:绝大部分工人的健康不受损害。   美国ACGIH :BEL。  德国:职业接触生物学耐受量BAT。  我国:生物接触限值BEI。  (四)劳动卫生标准的应用  是监督执法的依据。MAC是衡量车间空气质量的尺度,防护措施评价,达到改善劳动条件的目的。MAC不是安全与有害的绝对界限。对于某些特殊的化学物,TNT经皮吸收,即使空气浓度小于MAC,亦可发生职业性白内障,注意皮肤防护。  多种毒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新的评价方法。  三、工业通风与效果评价  1.任务:工业生产中,粉尘、热、湿气产生等影响健康。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高温和湿气,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达到保护工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工业通风、除尘、降温、排毒安全生产的很关键的环节,是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学科的重要内容。  2.工业通风的分类:  (1)通风系统的动力来源: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抽风机。  (2)按照组织车间内的换气原则:  全面通风:整个车间空气环境质量维护――有害因素扩散范围不能控制或有害因素发生源不能固定。  局部通风:作业环境某些部分建立良好空气环境。是高温车间的主要通风方式。  混合通风:两者结合。  全面通风注意事项:  1.气流组织方式:送风、排风口位置和人员安排;  2.换气量和换气次数;  3.新鲜空气量符合要求  局部通风(局部排风――粉尘、局部送风――高温)  注意事项:  1.局部排风的系统构成:吸尘罩、风除尘净化设备、风机;  2.除尘器是降低气体粉尘浓度,干式(静电)和湿式(水浴)两类除尘器;  3.净化器:吸收和吸附净化有毒气体――排放标准。  四、工作场所的采光与照明  作业场所的采光与照明是重要的劳动环境条件之一。视觉劳动环境,预防视觉疲劳和职业性眼病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常用术语  1.光通量:从光源发出的可见光辐射能流。时表示光源发光能力的基本量,单位是流明(lm)。  2.照度:当一个物体受到照射时,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为照度,单位勒克斯(lx)。  3.采光系数:室内工作面一点的照度与开阔天空散色光水平照度的比值。  4.眩光: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幅度太大,亮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极端的对比,导致人体不舒适或降低观察物体的能力,这种视觉条件叫做眩光。  (二)采光  1.方式:顶部采光(天窗)、侧面采光(侧窗)、混合采光。  2.卫生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以采光系数最低值为设计标准。如:精细工作,识别物体最小尺寸为0.3~1.0mm,室内自然光照度最低值100lx,采光系数最低值为2。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三)照明  定义:指在无天然光(夜班)或天然光不足的情况下,为从事生产活动或保证作业安全而采用人工光源的一种形式。是可以调节的。  1.形式:按照用途照明可分为常用照明、事故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和障碍照明等。  (1)一般照明(全面照明):无局部特殊需要,在作业场所安装照明器,使整个工作环境达到规定视觉条件的照明方式。  (2)局部照明:在某个岗位或作业面安装照明器,达到该岗位规定的视觉条件(台灯)。  (3)混合照明:上述二者。  注意在工作场所一般不单独设局部照明。事故照明(危险如已引起工伤场所)一般使用的白炽灯或卤钨灯。  2.卫生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例如:工作识别对象的最小尺寸小于等于0.15mm,亮度对比小,最低照度1500Lx;混合照明;大件贮存岗位,照度5lx,一般照明即可。  五、个人防护用品  为避免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工人随身穿戴的用品。对于劳动条件不能从根本改善的作业,为主要防护措施,一级预防。  (一)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帽、防护服、护耳器、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皮肤防护用品等七类。  1.防护帽――建筑工人。预防重物坠落。电焊工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口鼻罩)、防尘防噪安全帽。  2.防护服――衣、帽、裤、围裙、鞋罩。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化学毒物对机体的污染。防热服(阻燃、铝箔)、通风服、制冷服、防酸防碱服装(丙纶制成)、微波屏蔽服(金属丝铜丝、镀金属布料)、防尘服。  3.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防护眼镜――防辐射线(焊接、激光、微波、炉前工),使用反射性和吸收性镜片;  防护面罩――固体碎屑(口腔科医生)、化学溶液、防热、电焊工面罩。  4.呼吸防护器  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空气中有毒气体含量不高,氧气不低于18%。  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机械过滤:粉尘、烟雾。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滤料;  化学过滤:防毒面具。  常用防毒滤料及其防护对象防护对象滤料有机化学物蒸汽活性炭酸雾钠碳氨硫酸铜一氧化碳霍布卡  隔离式呼吸防护器:吸入非现场空气。自带式和输入式两类。  5.防噪声用具: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帽盔,声音强度衰减20~50分贝。  6.皮肤防护用品:  手套、膏膜――防护手和前臂;有机溶剂、油料、染料――干酪素防护膏。  (二)注意事项:个人防护用品:  立法和规定;正确选择;加强教育和培训:达到正确使用和合理保管、有效性;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规范使用;专人保管和养护、清洁、消毒。  六、工作场所健康促进(work place promotion)  (一)定义:是指从企业管理策略、支持性环境、职工参与、健康教育、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作业条件,改变职工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减低伤病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职工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健康促进的内容  强调主观的参与与客观的支持,渥太华宪章规定5项活动领域:  1.制定支持健康的公共政策:各部门参与;  2.创造支持性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  3.强化社区活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4.提高人人参与水平: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职业人群是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  1.职业人群健康问题突出:职业人群是人口总数的50%~60%,我国从业人员2亿,劳动力人口、经济生产力的创造者。  2.作业场所健康促进是“低投入、高收效”活动。工伤、缺勤、下降,效率上升。  (四)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内涵  职业卫生、一般卫生。通过政策支持和导向,传媒教育、个人参与和干预措施,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自己的环境:有害因素、个人的特点、生活方式等;  2.环境因素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3.参与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创造健康工作环境。  (五)作业场所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  过程评价、近期与中期评价、远期评价。  七、职业有害因素分级管理  曾提出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级标准与评价方法,这种分类和分级并不是安全范围的界限,而是卫生管理的措施。这也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提出对职业病危害实行分类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职业安全  一、职业安全的意义与任务  职业安全:亦称劳动安全,是研究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事故的一门专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人身或设备事故,创建安全、健康的生产和操作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及相应的活动。  任务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事故  事故:是指一个未曾料想到的不希望发生的事件,特别是那些导致损失和伤害的事件。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击伤、车辆伤害等、操作事故(瓦斯爆炸)。  三、职业性安全事故的调查与评估  1.调查目的:弄清安全事故的性质、类型、人员、设备经济损失程度,寻找原因、调查责任人劳动安全,避免人身与设备事故,保护工人健康安全,采取的措施。分析事故原因、“危险因素”等。  2.调查的内容与步骤:计划、收集资料、取证检测分析相关资料、做出结论、提出整改意见、规定责任、监督落实情况、评价实施效果。  3.评估指标(伤害程度指标):  千人死亡率: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死亡的人数。  千人重伤率:某时期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百万吨死亡率:生产100万吨产品死亡的人数。  百万工时伤害率:某时期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的伤害人数,伤害频率。  4.事故伤害程度  轻伤事故:损失一天工作日的。  重伤事故:有重大伤害但无死亡。  死亡事故: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9人。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大于10人。  四、职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  职业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五同时原则: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与安全同时考虑。  预防原则与对策:  1.技术对策:设计、施工、生产、监督、维护;  2.教育对策:安全教育;  3.强化法制对策:执行标准;  4.管理对策:科学、发展、系统、和人文观点。  5.环境对策  6.紧急救护
医学教育网执业医师选课中心
执业医师考试宝典
2015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下载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医师在线课堂
执业医师热门培训&&
考试答疑微信
版权所有 深圳市诺达实业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禁忌症与职业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