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铁伟免去职务是什么意思职务?

儿科学 重庆医科大学 李廷玉 - 概况展示 - 课程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Curriculum Center
儿科学李廷玉重庆医科大学2007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8a8aab-0119-cc4aad49-01af
河南中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南昆士兰大学
名古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密歇根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基本信息
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儿童医院院长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400014)
  李廷玉,女,1956年1月出生,1982年获医学学士,199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学术秘书、重庆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妇幼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儿科药学》主编、《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特邀编委、《现代健康人》杂志编委、《重庆医学》杂志编委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和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香港大学博士论文海外评审及答辩专家、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及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研究方向:儿童营养与生长、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基础与应用、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方面。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学术组长
  重庆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妇幼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
  《儿科药学》主编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特邀编委
  《现代健康人》杂志编委
  《重庆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临床学科II副组长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香港大学博士论文海外评审及答辩专家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评审专家
  人卫社《儿童环境健康》主编
  人卫社《儿科常见病用药指导》系列丛书主编
  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七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副主编
  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升本《儿科学》(第2版)副主编
·教学情况
  近10年来,李廷玉教授在儿童营养与生长、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基础与应用、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和2006年分别应邀出席第三届(台湾)和第五届(青岛)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作大会演讲,1998年在荷兰和2004年在墨西哥的国际儿科大会上口头发言,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2002年4月-2003年4月,作为访问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进行科研合作;2004年成功主办了第四届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李廷玉教授负责的课题组获得国际营养研究基金资助项目3项,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环境健康中心开展合作研究6年,与香港中文大学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合作研究5年,与美国辛辛拉提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研究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项,教育部、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专项科研基金资助4项,省、市各种基金资助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CSCD、BA、CA论文34篇)。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分别获重庆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037)
重庆市卫生局
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023339 )
重庆市政府
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重庆市政府
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全国第十四届儿科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指导研究生论文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孕期维生素A轻度缺乏对幼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转换体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EFFECTS OF MULTI-VITAMIN AND MULTI-MINERAL SUPPLEMENTATION ON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INFANTS IN CHONGQING
Nestle Foundation for World Nutrition Problem
Effect of Milk fortified by vitamin A and iron on school children in Chongqing, China
国际维生素A研究基金(瑞士)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转换体外研究(教科司2000-06)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学术组长
重庆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妇幼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
《儿科药学》主编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特邀编委
《现代健康人》杂志编委
《重庆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临床学科Ⅱ副组长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香港大学博士论文海外评审及答辩专家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评审专家
人卫社《儿童环境健康》主编
人卫社《儿科常见病用药指导》系列丛书主编
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七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副主编
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升本《儿科学》(第2版)副主编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期刊名与级别
PAH-DNA Adducts in Cord Blood and Fetal and Child Decelopment in a Chinese Cohort.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指导研究生论文
Differentiation of adult rat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to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culture.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指导研究生论文
Plasticity of rat bone marrow-derived 5-hydroxytryptamine-sensitive neurons: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12):801-807
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5-羥色胺敏感性神经元
细胞生物学杂志
指导研究生论文
全反式视黄酸在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研究.营养学报
指导研究生论文
早期干预对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
中华儿科杂志
指导研究生论文
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与干预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干预效果
中华儿科杂志
):526-529
指导研究生论文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的体外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指导研究生论文
维生素A缺乏对胚鼠脑发育的影响
指导研究生论文
维生素A缺乏对幼鼠脑发育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指导研究生论文
·学术研究
  近10年来,李廷玉教授在儿童营养与生长、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基础与应用、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和2006年分别应邀出席第三届(台湾)和第五届(青岛)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作大会演讲,1998年在荷兰和2004年在墨西哥的国际儿科大会上口头发言,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2002年4月-2003年4月,作为访问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进行科研合作;2004年成功主办了第四届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研讨会。李廷玉教授负责的课题组获得国际营养研究基金资助项目3项,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环境健康中心开展合作研究6年,与香港中文大学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合作研究5年,与美国辛辛拉提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研究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项,教育部、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专项科研基金资助4项,省、市各种基金资助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CSCD、BA、CA论文34篇)。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分别获重庆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037)
重庆市卫生局
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023339 )
重庆市政府
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重庆市政府
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全国第十四届儿科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指导研究生论文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孕期维生素A轻度缺乏对幼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转换体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EFFECTS OF MULTI-VITAMIN AND MULTI-MINERAL SUPPLEMENTATION ON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INFANTS IN CHONGQING
Nestle Foundation for World Nutrition Problem
Effect of Milk fortified by vitamin A and iron on school children in Chongqing, China
国际维生素A研究基金(瑞士)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转换体外研究(教科司2000-06)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学术组长
重庆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妇幼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
《儿科药学》主编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特邀编委
《现代健康人》杂志编委
《重庆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临床学科Ⅱ副组长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香港大学博士论文海外评审及答辩专家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评审专家
人卫社《儿童环境健康》主编
人卫社《儿科常见病用药指导》系列丛书主编
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七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副主编
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升本《儿科学》(第2版)副主编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期刊名与级别
PAH-DNA Adducts in Cord Blood and Fetal and Child Decelopment in a Chinese Cohort.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指导研究生论文
Differentiation of adult rat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to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culture.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指导研究生论文
Plasticity of rat bone marrow-derived 5-hydroxytryptamine-sensitive neurons: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12):801-807
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5-羥色胺敏感性神经元
细胞生物学杂志
指导研究生论文
全反式视黄酸在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研究.营养学报
指导研究生论文
早期干预对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
中华儿科杂志
指导研究生论文
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与干预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干预效果
中华儿科杂志
):526-529
指导研究生论文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的体外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指导研究生论文
维生素A缺乏对胚鼠脑发育的影响
指导研究生论文
维生素A缺乏对幼鼠脑发育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指导研究生论文
·主讲教师-李秋
博士研究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儿童医院副院长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 136号
1. 讲授的主要课程:
参与临床医学儿科学课程包括:儿童免疫学、泌尿系统、血液、呼吸系统等大课教学以及示教,同时参与临床医学与医学检验 7年制和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影象医学、临床医学生殖方向、卫生管理、护理等本科的儿科学教学及硕博士生儿科学教学,共276学时,平均学期学时数为27.6学时;学生5届约3600多人(详见表1)。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和学科的发展,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语言生动、逻辑性与启发性强,深受学生欢迎。近五年校级督导专家抽查评价得分为93分,学生评价平均94.1分。
近五年教学工作情况
课程名称 /内容
儿科学免疫系统、泌尿系统总论及各论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呼吸系统总论、肺炎、贫血总论、溶血性贫血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小儿免疫缺陷病 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儿童免疫学基础及进展 类风湿因子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组织、设计、安排临床见习和实习内容、方式,负责并参与儿科学大课教学、实习准备及考核,主持本科实习生疑难病例讨论与教学大查房,督导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修改七年制学生的毕业论文。特别是将 “模拟病人 /角色扮演”引入特殊病种的临床示教,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正在推广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招收培养研究生8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
近五年实践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 /内容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呼吸系统总论、肺炎、贫血总论、溶血性贫血
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重庆医科大学课题“以学科发展促课程建设”参加。
2)2002年-2007年:市教委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改良“模拟病人”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推广研究,主持。
重庆医科大学项目:儿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07年获得市教委教改项目。
4.教学专著及论文
1)社会发展现状下的医学教育体会,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2,27(医学教育专辑):144-145
2)改良“模拟病人”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增刊
3)改良PBL应用的利弊,重庆医学教育,2004,3(s):98
5.教学表彰/奖励
1)2005年:获重庆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奖
2)2004年:《改良“模拟病人”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一等奖, 署名 第一;
3)2004年: 《 儿内科学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获重庆市教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署名第二;
4)2003年:获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
1. 学术研究课题
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炎症加重脂质介导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脏损害的分子机制,主持;
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甘露聚糖凝集素基因缺陷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主持;
3)年:重庆市科委项目,脱氧核酶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主持
4)年: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重点项目,脱氧核酶抗儿童呼吸道病毒的研究 (), 参加。
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炎症修饰脂质介导的儿童肾病综合征肾脏损害的分之机制》,主持
6)年:高脂血症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肾硬化的关系,重庆市科委(CSTC,),主持
7)年:高脂血症加重阿霉素肾病大鼠发生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重庆市教委(KJ070301),主持
2. 学术论文
1)血清MBL水平及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指导研究生论文;
2)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MBL水平及54位密码子基因突变筛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指导研究生论文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观察,临床儿科杂志,2004年,第一作者;
4)CD40L单克隆抗体对HSP患儿PBMC及单核细胞株THP-1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第一作者;
5)儿童T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重庆医学,2005年,指导研究生论文。
6)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47-51. 指导研究生论文
7)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清水平及54密码子基因突变筛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36-338。指导研究生论文
8)942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中华儿科杂志):324-328。指导研究生论文
3. 学术研究表彰
2004年: “ 过敏性紫癜免疫发病机理研究 ” 获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署名 第一;
4.学术兼职
2003-至今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委员
2003-至今 重庆市医学会肾脏专委会委员
2003-至今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委员儿科专委会委员
2006-至今 重庆市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2005-至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
2005-至今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编委
2004-至今 国外医学儿科分册编委
2006-至今 儿科药学副主编
2007-至今 中华儿科杂志通讯员
2006-至今 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儿科学》编委
·主讲教师-朱朝敏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研室主任
E-mail:.cn
通信地址(邮编)
渝中区中山二路 136号(400014)
小儿感染性疾病
1.近5年来讲授专业课
所授课程名称:小儿传染病学、儿科学
麻疹、猩红热、水痘、肠道病毒感染、狂犬病、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婴儿肝炎综合症、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儿童腹泻病、液体疗法、流行性腮腺炎、儿童艾滋病
腹泻病、液体疗法、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儿童乙型肝炎研究进展、小儿结核病研究进展
腹泻病、出疹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出疹性疾病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主持或协助主持承办国家级《小儿感染与消化疾病》学习办6期,共承担教学时数40学时。
2)承担全院及本科室进修生讲座30学时。
3)承担各专业、各层次小儿传染病示教189学时。
4)每周承担一次的临床教学查房或疑难病例讨论,负责各级医生的培训。
5)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已经毕业3名。
6 ) 目前正在主持2002级和2003级《本科生定向实习学生读书报告会方法建立和评估》及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步尝试》教学实践探索,并获得初步效果 。
3.主持的教学科研课题
1)小儿传染病临床见习早期接触临床探索,儿科学院资助,2002,主持
2)临床实习生出科考查方法改革,儿科学院资助,2002,第二
3)儿童腹泻病CIA课件制作,儿科学院资助,2003,主持
4)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估体系建立及评估方法研究,2006,第四
4.教学论文 :
1) 小儿传染病临床见习教学改革初步探讨,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第一作者
2) 临床实习生出科考查方法的探索,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第二作者
3) 医学生临床见习期间小儿传染病教学的教改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05,第三作者
4) 儿科实习中医学生人文主义教育的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7,第四作者
5.教材编写:
参与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协作组专升本规划教材《儿科学》感染章节编写。该教材由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6.教学表彰:
1)《早期接触临床与出科考核的教学改革探索》获2002年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荣获年度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教学优秀先进个人
3)荣获年度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书育人优秀奖
4)荣获年度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书育人优秀奖
5)荣获年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书育人优秀奖
·主讲教师-于洁
儿内科教研室主任
血液肿瘤科主任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 136 号( 400014 )
儿童血液病及血液肿瘤性疾病的临床及应用基础
1.讲授的主要课程 :
所教授的临床医学儿科学课程包括: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总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其中7年制和留学生都采用全英语教学。
学期学时数为 22学时;共5届学生约1114人。
教授的学生对象包括: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本科儿科方向,临床医学7年制,留学生医学本科,医学检验、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影象医学、临床医学生殖方向、卫生管理、护理等本科,其他还有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儿科学课程、进修医生儿科学课程、全国继续教育讲座等。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作为血液肿瘤科主任,先后承担儿内科教研室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工作,参与并负责组织实施儿内科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工作。 
1) 组织、设计、安排并指导临床见习。在以学生为主导的理念指导下,开展PBL的儿科临床见习和学习,辅之以典型病例学习、角色模拟学习的活动;
2) 负责血液肿瘤科实习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通过医疗查房、主任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实现临床实践性教学,获得儿科学院2005年度主任讨论式教学查房比赛第一名;
3) 改革临床实践的考核方式。采用OSCE客观化多站式方法考核学生,强化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4) 已招收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
3.教学研究课题
1) 年:以学科发展促课程建设,重庆医科大学课题;
2) 年:儿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重庆医科大学课题;
3) 年:病案教学的应用,重庆市优秀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4) 年:儿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重庆市教委课题.
4.近年发表的主要教学论文
1) 于洁,徐酉华,等。以学科发展促课程建设,中华医学教育,):23~25
2) 于洁,徐酉华。从教师和教材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与探索, 2005,14(S):40~42 (教学一般)
3) 郭永松主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参编:儿内科学课程建设发展),群言出版社: 2005: 343
5.教学奖励和表彰
1) 2003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讲课比赛第一名;
2) 2004年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
3) 2005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内科讨论式教学查房第一名;
4) 2005年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教师 ;
5) 2006年度西部卫生人才培养项目优秀指导老师;
6) 2007年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7) 2007年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8) 2007年国家级儿科学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排名3)。
1.学术研究课题
1)“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诊治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成员单位负责人
2)“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造血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持。
3)“耐药基因转染造血干细胞避免化疗损伤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课题主研排名4
4)“修饰基质细胞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科研,,主持。
5)“白血病诊治中端粒酶变化的意义”,学校科研, ,课题负责人
6)“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科学院临床创新项目, ,课题负责人
2.发表主要论著
1) 于洁 ,张磊,莫姝,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 Fn-TPO基因修饰体系的建立。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 Vol.28 No.24 P.(CSCD,论著)
2) 王晓莉, 于洁 , 徐酉华,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研究特点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696~698 (CSCD扩展,指导研究生论著)
3) 于洁 ,徐酉华,宪莹,等。 荣成 98方案诊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2 (3):158~160 (CSCD扩展,论著)
4) 于洁 ,徐酉华。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论著)。重庆医学 , ):176~178 (论著)
5) S Rowley, Y Jie (于洁) , WI Bensinger. Trafficking of CD34+ cells into the peripheral circulation during collec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by apheresi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9-656 (SCI论著)
3. 学术表彰
1) 200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2) 白血病的耐药相关性研究及HA117基因,2004年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3等奖,排名四 (渝府发[2005]37号)
3) 2004年 获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
4)2007年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4.学术兼职
2007-至今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血液学组委员
2002-至今 中华医学会重庆儿科专委会委员
2006-至今 中华医学会重庆血液专委会委员
2003-至今 中西医学会重庆儿科专委会秘书
2004-至今 抗癌协会重庆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
2007-至今 渝中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2001-至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
2002-至今 中国实用儿科急救杂志编委
1995-至今 儿科药学杂志编委
2004-至今 儿童肿瘤杂志编委
·主讲教师-田杰
博士生导师
临床医学博士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 136号 4000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心肌缺氧耐受机制的研究以及心导管介入诊治先心病等
1. 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内容
小儿心血管解剖生理及心脏病总论、急性心包炎 \病毒性心肌炎、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英语)
先天性心脏病
医学系、生殖、麻醉系等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现状
主持本科实习生疑难病例讨论与教学大查房,督导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修改七年制学生的毕业论文。 招收培养研究生 15名,其中硕士12人,博士3人。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不超过十项)
1) 儿科学英文改编教材,科学出版社 2006年出版,副主编;
2) 临床基本技能模拟训练实验室化的实践研究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94,署名3;
3.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 2002年:重庆市教委第三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卫生部医学电子教材CAI课件“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排名第一。
2) 2002年: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儿内科学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成果,排名第四。
3) 2004年: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4) 2005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号:),以学科发展促课程建设,排名第五。
5) 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师资培养优秀个人奖。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
1) 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心肌微环境诱导MSC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及其机制的探讨,编号;负责人,资助200,000元。
2) 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心肌组织中移植细胞的发育及其相关功能意义,编号;参加(第一参研人员)资助200,000元。
3) 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失衡与先天性心脏病,编号;负责人,资助280,000元。
4) 9.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失衡对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与先心病,负责人,资助 60,000元。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相关基因。基础医学与临床 -60。
彩色超声心动图监测大鼠心肌病模型的建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567-56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相关调控基因的时序表达。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04-100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细胞生物学杂志 ):617-62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细胞生物学杂志 ):197-203。
3.近五年来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不超过五项)
1)2003年: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研究生完成 ;
2)2004年:重庆市教委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研究生完成。
4.学术兼职
2000年-至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
2001年-至今,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委;
2006年-至今,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2年-至今,国外医学儿科分册特约通讯员;
1998年-至今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儿科专业会委员;
1999年-至今,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心血管专业会委员;
2002年-至今,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委员;
·教师梯队-教师队伍整体结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师队伍一览表
(近五年全职或兼职教师)
教学顾问 /督导
李廷玉 教授
程 茜 副教授
张玲娜,张 侃,胡 燕,
蒋志阳,刘晓;
杨锡强 教授
蔡方成 教授
钱永如 教授
黎海芪 教授
徐酉华 教授
刘作义 教授
余加林 教授
陈贻骥,华子渝,邓 春,
鲍 蕾,韦 红 ;
黄 英 教授
刘恩梅 副教授
符 州,戴继宏,彭东红,
蒋 莉 教授
曹 洁,李 梅,肖 农,
梁锦平,周江堡,黄 志;
田 杰 教授
易岂健 教授
刘晓燕,余更生,钟家蓉;
于 洁 教授
戴碧涛,宪 莹,刘筱梅;
李 秋 教授
赵晓东 教授
王晓刚,唐雪梅,王 墨,吴道奇 ;
熊 丰 教授
朱 岷 教授
罗艳红,王付丽;
朱朝敏 教授
许红梅 副教授
杨 勇,刘泉波,黄延风,解元元,詹学;
合计教师 53人:其中教授37.7%,副教授41.5%,博士学位32.1%,硕士学位49.1%,海外/香港留学14人。本校硕博士毕业占85%; 学缘结构:本校硕博士毕业占 85%。
  在老一代教师的指导培养下, 60后70后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初步完成了现阶段教师梯队建设目标,构成了这支学识丰富、充满活力、勇于开拓创新的年轻的主讲教师队伍,成为活跃在儿科教学一线上靓丽的风景线。 骨干主讲教师(15位)平均年龄45岁,<45岁者67%;拥有博士学位者8人占53%,硕士学位7人占47%,正教授12人、占73%,副教授3人、占27%;经历海外留学培训1年以上者12人占80%。近3年师生比例为1:10,单次示教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8~10;亚专业覆盖面100%;年年终考核优秀100%。
  规范严格的基础医学教育、多层次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以及国外先进医学教育的熏陶打造出了这支年轻的主讲教师队伍,顺利实现新老教师队伍的更替,为迎接 21 世纪医学教育的挑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年轻的主讲教师队伍秉承了严谨求实的教学作风,坚持“三严”、“三基”的教学传统,将传统经典教育模式和国际化的现代教育方式融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并具备崇高的人文道德精神和扎实儿科专业知识的医师为终极目标。
教师梯队-教师队伍
承担的工作
教授 /博导
理论教学和顾问
教授 /博导
理论教学和顾问
教授 /博导
理论教学和督导
教授 /博导
理论教学和督导
教授 /博导
理论教学和督导
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教授 /博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教授 /博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教授 /博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士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士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士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硕导
理论和实践教学
副教授 /博士
理论和实践教学
讲师 /硕士
培养性讲课
讲师 /硕士
培养性讲课
讲师 /博士
培养性讲课
讲师 /硕士
讲师 /博士
培养性讲课
主讲教师教师简介
杨锡强 教授 博士生导师,前肾脏免疫科主任,前儿科系主任。从事儿童免疫系统疾病临床及研究和儿科医学教育工作 30+ ;常年担任儿科学主干课程免疫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并定期参加集体备课、教学查房及督导教学质量的工作,先后培养博士 32 名,硕士 30 名,博士后 1 名;先后主编国家级儿科学教材 2 本、相关参考教材 3 本。主要研究儿童免疫功能及其相关疾病。近 12 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近 5 年研究结果获重庆市二等奖 1 项,三等奖一项,教育部二等奖 1 项,四川省三等奖 1 项;参加境外国际会议发言 12 次,主持 4 次。
蔡方成 教授 博士生导师,前神经内科主任,前儿科系主任。从事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及研究和儿科医学教育工作 30+ ;常年担任儿科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定期参加集体备课、教学查房及督导教学质量的工作,先后培养了 20 多名硕士和 20 多名博士 ,连续 10 年主持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讲习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主要专业研究方向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电生理学;近 5 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发表 SCI 论文 3 篇及其他论文 150 余篇;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 2006 年特邀在 Montreal 召开的国际小儿神经会作专题报告。
年度考核优秀。
黎海芪 教授 博士生导师,原儿童保健教研室主任。从事儿童保健及儿科医学教育工作 30 + 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深入; 1997 年获省教改项目、 2001 年获市教委教改项目,多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及成果奖, 1996 年获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副主编全国高校教材 2 部,参编全国高校教材 10 部 (其中一部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9 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奖;近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 篇。
钱永如 教授 曾任儿内科教研室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是中华儿科心血管病组委员,目前担任儿科学督导专家组组长。从事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及研究和儿科医学教育工作 40 年;发表论文 80 余篇,参编学术著作十二部。长年担任儿科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及广博的儿科学知识,为儿科学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发表 7 篇教改论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奖二项。
年度考核优秀。
徐酉华 教授 博士生导师,前儿内科教研室主任及血液病房主任。从事儿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38 年,对儿科血液及肿瘤性疾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教学作风严谨,注重教学管理,承担过多层次的儿科学大课和示教; 教学研究课题《以学科发展促课程建设》获全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分会西部地区第二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2 年),《儿内科学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 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部级科研 2 项,曾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 年)。
年度考核优秀。
刘作义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前小儿传染病教研室主任,曾留学前苏联 2 年,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多年,承担多个层次儿科学理论教学,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受到同行和学生好评,多次荣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发表多篇教学论文,承担并完成重庆医科大学教学科研项目《临床实习医生出科考察方法探索》,并获 2002 年度校级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小儿腹泻病及肠道微生态,已发表科研论文 60 多篇,获多项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现任 中华医学会小儿消化性疾病学组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小儿微生态学组组长、重庆市微生态学会委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重庆医学》编委、《小儿急救医学》编委、《儿科药学杂志》编委等; 2004 年 ~2006 年考核优秀。
程茜 硕士 / 副教授 硕士导师,儿童保健科主任。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20 多年,主要承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系、影像系、口腔系、公共卫生管理等系儿科学教学和儿科系、七年制临床医学、留学生儿科学的部分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 2002 年获院讲课比赛二等奖, 2004 年评为院师资培养优秀奖。从事双歧杆菌相关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 2 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8 篇。
年度考核优秀。
余加林 博士 / 教授 博士生导师,新生儿科主任。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20 余年。主要从事小儿新生儿疾病的研究。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3 项,校办课题 1 项。参编教学参考书 5 部,编写重庆市大专自考教学大纲 1 部;多年来承担不同层次的儿科学大课教学任务、临床实践教学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已培养研究生 19 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采用形象比喻、幽默卡通等教学手段使讲课重点突出、容易记忆,深受师生的好评。
年度考核优秀。
黄英 硕士 / 教授 呼吸内科主任、教研室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25 多年, 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主持 国际合作项目子课题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在 CSCD 刊物及其他刊物发表论著 36 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和重庆市继续教育项目,多年来担任儿科系、七年制、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儿科学大课和实践教学, 深受师生的好评;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教材和科普书 3 本。曾经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 学生最喜爱老师 ” 优秀奖、 “ 教书育人 ” 奖。
年度考核优秀。
刘恩梅 医学 / 哲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呼吸内科副主任,儿内科教研室和医学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10 余年,曾留学香港 3 年,美国 1 年。主要从事小儿临床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7 项、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1 项,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6 篇、 CSCD 论文十余篇。承担儿科不同层次的大课教学任务、临床实践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承担留学生英文教学、双语教学及医学英语教学任务。参与编写教学大纲 1 部,儿科学教材及多媒体教材各 1 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深受师生的好评。 2002 年 6 月获儿童医院内科教研室 “ 明日之星 ” 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004 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 教学优秀奖 ” , 2005 年获重庆市科委 “ 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 资助, 2007 年获高教“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年度考核优秀。
蒋莉 博士 / 教授 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曾留学德国。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20 年。主要从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 3 项(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部级课题 8 项;多年来承担儿科不同层次的大课教学、双语教学、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实践及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等杂志编委。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成员,重庆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重庆医学神经学分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培养博士生 3 名,硕士生 20 名。是重庆市首届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2001 年);重庆市 “322 人才工程 ” 二层次人才( 2005 年);重庆市及医科大学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和学术骨干, 2003 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年度考核优秀。 2006 年度指导硕士生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
易岂建教授 /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心血管科副主任 ( 主持工作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儿科药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编委。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国际刊物(英文) 2 篇,参编论著 1 部。曾赴新加坡、日本、香港、英国等参加国际会议。 2002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儿科学系访问研修, 2003 年 ~2004 年受国家教育部公派在英国剑桥大学 Addenbrooke\\'s Hospital 做访问学者。 2005 年 5-8 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学习介入技术诊断和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承担科研项目 10 项,累计经费 30 余万元;与日本川崎病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儿童川崎病研究及重庆市儿童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在儿童川崎病研究方面受到日本川崎富作教授的高度赞扬。获四川省政府、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卫生局等科技进步奖五项。招收研 究生 9 人。
赵晓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肾脏免疫科主任。1998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儿科系进行博士后培训,现为重庆市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儿科学)、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重庆市儿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医科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继续教育秘书、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秘书,《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儿科药学》、《国际儿科学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资助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多项省部级科研资助,科研经费累计约280万元。研究方向为小儿感染与免疫。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CSCD论文12篇,参编专著两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中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各一次,重庆市“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科协第一届中青年学术会议重庆卫星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及其它多项市级和校级奖励。多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担任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儿科系五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儿内科和专业英语教学工作。
熊丰 教授 硕士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委员、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学组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 20 余年。主要从事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研究。负责和参与院、校、市和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多项。多年来承担儿科不同层次的大课教学、临床实践任务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深受师生的好评。获重庆医科大学 2001 年度授课质量优秀奖。参编《儿科症状鉴别诊断》等 2 部,医学专科教学大纲及重庆市继续教育自学丛书《儿科学》一部,制作《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教学课件一部(儿童医院)。
年度考核优秀。
许红梅 博士 /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小儿传染病教研室副主任。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19 年。主要从事小儿感染性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负责厅局级课题 2 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 2 项,曾进行过小儿感染性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系统教学,承担过多层次的医学生教学工作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教学效果好。曾 2 次获医院优秀教师、在医院的讲课比赛中获奖。参编教材 1 部。
年度考核优秀。
·教师梯队-青年教师培养
  教师年终考核成绩
  近五年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优秀 28人,占49%;良好31人,占43%;合格4人,占8%;优良率92%。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资培养是儿科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青年师资已成为重庆医科大学几代儿科人的重要工作和传统。师资培养计划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紧密联系,并随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医学科学国际化进程而不断更新。
  1.教师培养计划 从专业基础入手,注重教学素质与能力培养,强调学科间和学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与国际化医学教育模式接轨 。
1)医学专业培养中渗透教学素质培训
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与专科医生培养阶段,除严格执行相关培养计划外还注重教师素质培养。树立热爱教学、关爱学生、关爱病人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全部教学活动中;结合临床开展“小讲座”或“读书报告会”;轮流选拔优秀者参加外籍教师英语学习班和师资英语提高班以及计算机应用培养, 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率 100%。由儿科各三级学科负责人或主讲教师负责组织与实施培训,院级督导专家组行使监督、指导、验收培养计划的职能.为选拔主讲教师和优秀的实习带教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
2)全职教学培训
  通过第一阶段的培养和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选拔出优秀的培养对象进行全职教学培训,初期承担示教课程教学,逐步培养过度到适量承担课堂教学。凡参加大课、示教的教师必须严格进行试讲和汇报讲课、示教内容与方式,由教学组和相关学科专家进行指导,试讲后整改符合要求方能正式实施教学活动;参加每周 1次的集体备课,学习交流备课内容与教学经验;参加主干课程的大课听课,增加学习教学机会,并为示教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衔接作准备。教研室教学主任为全职教学培训责任人,教学组长具体组织教学实施与青年师资培训。
3)骨干教师,继续培养提高
  在全职教学培训和实践教学中,选拔教学效果优秀者,逐渐增加儿科学主干课程教学时数到作为骨干教师独立承担本专业本科大课教学。参加教改活动,撰写教学研究论文;资助参加国家级教学、交流会议,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推荐参加 6月~12月的脱产外语提高班,提高对外交流的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推荐、选拔教学优秀者赴境外或国外进一步深造,既与国际接轨、提高教学能力,又体现教学鼓励的意义。
  2. 培养效果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主讲教师队伍成为课程教学和临床实习教学的中坚。
1)目前骨干教师队伍年轻、勇于创新、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在儿科学教学中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近五年45岁以下青年主讲教师承担理论课者,占所有大课教师的90%,并且承担了90%的理论课教学任务和示教工作;教学效果评价为:督导专家评价平均为91.8分,学生评价平均为90.9分。
2)积极组织中青年教师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 5年有86人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72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近3年积极选派 骨干教师 到英、美、德、法、澳等国及香港等地区的院校学习 18人次,全部学成回国;他们把先进医学专业前沿知识和国际医学标准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机结合,用国际化的思想积极推进儿科学课程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导向性的作用。
3)近5年儿科学师资(含:儿内科、儿童保健科、儿童消化感染科师资)共 发表学术论文 653余篇(SCI30篇,CSCD核心刊物283篇);教学论文73篇;学术专著65部。 近 3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45项; 部省级科研 41项,获外向型资助经费达1500多万。承担各学术团体任职213人次,各学术刊物任职137人次。
  经过多年来持续实施儿科学师资培养计划, 以李廷玉教授为课程负责人的 中青年儿科学骨干教师队伍,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领头羊”和主力军的作用,成为儿科学课程教学的中流砥柱和核心。近年来,在重庆市历次课程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医学、教育等业内外专家对儿科学师资队伍素质、能力、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教师梯队-教师个人获奖名单
年教学个人获奖名单
获奖人姓名
获奖教研室
教学优秀奖
教学优秀奖
优秀研究生导师
教学优秀奖
优秀研究生导师
优秀研究生导师
优秀研究生导师
讨论式教学查房
研究生优秀导师
研究生优秀导师
优秀研究生导师
优秀研究生导师
讨论式教学查房一等奖
讨论式教学查房一等奖
讨论式教学查房二等奖
重庆市移动通信杯优秀学位论文
重庆市教委\ 学位委员会
重庆市移动通信杯优秀学位论文
重庆市教委\ 学位委员会
吕铁伟( 硕士生 )
重庆市移动通信杯优秀学位论文
重庆市教委\ 学位委员会
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任科员是什么职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