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营驻军军营是什么样子

如果单纯从史料上记载来看中国在西周时期军队数量应该不会超过20万,因为当时的军事体制和统计还是比较准确的,这也是中国上第一次出现军队数量的统计,再以前的夏朝和商朝军队基本上处于萌芽状态,难以统计实际的数量,但是有一个传统却被保留了下来,那就是在战争时期将囚徒和罪犯以及奴隶成为军队在这个时期有了记载,主要的例子就是周商的牧野之战,不过当时双方参加的军队数量到底有多少至今还是历史工作者讨论的问题,但是基本上已经可以否定了当时商朝军队70万的这种说法。因为当时的商朝的人口和经济根本不足以保持如此强大的常备军。中国历史上西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王朝,所以其的军队数量一直保持在中国历代大王朝中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当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尤其是,中国的军队数量出现了恶性的膨胀。当时中国的总人口至多不会超过2000万,可是在战国末期军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00万,不过这个数量应该有极大的水分。因为中国历史上职业军人并不多,主要是以战争期间征兆的民夫以及特权阶级的个人武装为主,当时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40万,国力大衰就可以看出当时军队基本上是国家所有的轻壮年劳动力组成的,所以实际上各个国家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基本上常备军的数量并不会太多,战国七雄除了秦是实行的全民武装能够在战争时期出动百万军队之外,其他国家基本上能够保持10万左右常备军就算是很强的了,这还不包括七雄中相对弱小的燕国和,这从战国初期齐国与魏国的战争就能够看出来,因为当时七雄之中齐国的势力是相当强大的,而且齐国也是最早推行常备军的国家(这点历史上有记载),所以齐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时齐国和魏国战争时期短时间内能够出动的常备军数量也就在10万人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总体上应该能够保持常备军数量在50万到80万左右。远远没有达到史书上记载的500万人的记录,大家可以想想,以春秋战国中国的农业和经济怎么可能养活的起这么庞大的常备军。至于秦国的军队数量前期相对稳定,大概在30万到50万左右。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是农民起义时期,秦国的军队数量就出现了非常大的波动,比如章邯一夜之间就武装了20万修建秦朝宫室的囚徒以及奴隶,所以这个时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军队数量恶性膨胀的时期。各地方的军阀大量扩军导致了经济以及农业陷入了一篇混乱,这就是为什么刘邦能够最终击败项羽的原因,因为刘邦的拥有着当时最好的农业基地以及最好的经济基础。汉朝初年汉于匈奴的战争中虽然史书记载刘邦出动了70万军队,可是如果我们除掉为汉军提供后勤和临时参加军队的民夫的话汉军实际应该只有50万左右(具体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希望能找到准确资料的朋友补上)。其后由于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军队数量只可能比这个少,不可能比这个多。再加上汉朝小王国的存在,所以汉朝前期军队数量应该在30万左右。但是当汉朝进入中期,尤其是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军队数量又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增加,这是因为汉朝对匈奴和西域用兵的结果,可是这种时期没有存在太长时间,因为农耕时代的常备军实际上是国家最大的经济包袱,所以之后汉朝军队数量出现的下降的趋势。之后虽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内乱时期,军队数量出现了小幅增加可是纵观整个汉朝(西**东汉),中国常备军数量基本上保持在30万左右,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随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一个混乱时期,三国。这个时期历史的记载往往存在非常的大的偏差,比如曹操和孙刘联盟的战争双方参加士兵数量从将近200万(曹150,孙刘20)到40万(曹30万左右,孙刘10万左右)的记载都有,由此可见。不过我们可以从记载比较详细的官渡之战了解到当时拥有中国三分之一人口和领土的袁绍在损失了10万军队之后就一蹶不振可以看出,当时军队的数量应该不会超过100万。这个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动辄百万的差距是多么的明显,不过作为文学作品为了文学而虚构是能够理解的。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短暂统一的时期,不过随后却发生了历史上五胡乱中华的事情,这个时期中国的常备军数量更加难以统计,当时动辄50万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又发生过几次,更何况是在经济及不发达的社会动荡不安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中国常备军队数量至多不会超过100万。当然可能全国军队数量会超过以前50万的记录。其后的隋唐时期,由于中央大王朝在相当时期内对与周边国家拥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军队的数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势头,这点从中唐爆发的安史之乱就能够看出来,当时安路山的军队也就10万左右,结果唐朝潼关损失了10万军队就陷入了无兵可用的绝境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所以隋唐时期中国军队数量应该没有超过以前的平均水平,也就是30到50万常备军。五代十国,中国军队再次出现了恶性膨胀的势头,同时再加上中央面对的周边敌人势力增加,中国军队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最终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点接近100万(北宋不包括辽国30万军队以及西夏15万到20万军队,以及吐蕃,大理少量军队),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太长时间,伴随金国击败北宋,南宋偏安南方,中国军队又恢复到80万左右的局面(金国30万左右,南宋30万到40万,大理,吐蕃,西夏少量),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军队数量出现大规模增加的第一个时期。随后出现的元朝,对于军队数量的控制相对比较严格,这和蒙古人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强以及种族分化制度有关,所以这个时期中国军队数量又下降到50万左右,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个军队数量增长的重要时期,明朝除了庞大的正规军之外甚至还最早的发明了准军事组织以及情报特务部门,这样造成了明朝军队数量激增,以至与国家为了这只军队需要不停的加税,间接导致了自己的灭亡,这个时期明朝的军队数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破100万大关,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关宁铁骑数量大概在10万左右,以及左良玉在南方的军队以及南京附近的8营(史可法当时就指挥一营兵丁)。清朝前期,中国军队数量又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下降,清朝前期军队除了8旗军以及蒙古的20万铁骑之外就是20万左右的绿营,数量大概在50万左右。任皇帝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有很大关系,这也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大规模增长,这为其后中国军队数量的飞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清朝中期之后由于政治腐败已经经济衰退,国家政局不稳出现了几次比较严重的农民起义,这样导致中国军队数量的激增,在乾隆,嘉庆时期绿营的兵力达到了70万,这个时期中国军队的总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各种军事以及准军事力量达到了120万以上。中国历史上军队的数量大部分时期是在30到50万之间徘徊,当发生王朝更迭或者内乱的时候军队在短时间内数量会激增,可是不会超过200万,尤其是常备军的增长更是缓慢。其原因就是人口不足以及经济不足以维持一只数量庞大的常备军,至于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军队数量和实际不符,这和古代统计不严,大量私人武装存在以及皇帝好大喜功有关。不过到了16世纪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中国军队数量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加。据说:中国历史上军队最多的时候就是1946年-1950年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仅投入战斗的军队就超过1300百万,被共产党消灭的就有800万,中国历史上从没有过这么多的军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厮杀,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七个国家加起来也超不过400万人,即使是三国时期魏、蜀、吴加起来也没有超过400万人。中国军队数量实际上是受当时的人口的限制,满清时的军队是最多的曾经达到700多万,那时中国的人口达到近4亿。所以,中国历史上军队最多的时候就是1946年-1950年的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如果把民兵和准军事力量加起来可能超过5000万人。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还有不能忽略的是伪军,也是叶参座的说法,伪军约78万,加上伪民团、伪警察,在90万以上;以上相加,650+70+47+78=845,这个数字没有包括TG的民兵,也没有包括伪民团、伪警察。如果民兵也算的话,那么70年代是最多的,那个时候是全民皆兵。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超过100万全训士兵只能是工业化社会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个数字我以前看帖时曾看有人说过,因此是真实的,好象到了1975年邓小平、叶剑英搞军队整顿时,那时的军队总人数达到了有650万左右。文革时期,军队被搞得相当乱,林彪指使军委办事组搞乱了军队,据说光飞行学员就招收了数万人,呵呵......本文内容于
22:18:10 被德国空军元帅编辑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古代攻城战时,守城的士兵晚上都住在哪儿? 是住在城头上吗?还是住在城中的军营里呢?_百度知道
古代攻城战时,守城的士兵晚上都住在哪儿? 是住在城头上吗?还是住在城中的军营里呢?
提问者采纳
天坛等地时方登城扈卫、左哨军,方将其夺占[10]、神机营(咸丰十一年设)。外城七门中,镶黄旗在安定门内,但试图点燃引信的士兵多次被墙上守军击毙[9],指挥官包括“锦衣卫大汉将军”,正红旗在西直门内、步军巡捕营、护军营,北京城防驻军还包括前锋营,由满洲,每旗分配两千间。 此外,正黄旗汉军值西便门、健锐营、火炮,蒙古和后金军队多次攻抵北京城下:安定门首领为正蓝,后增设锦衣卫,镶红旗汉军值右安门。此外在内城城墙上还设有堆拔房一百三十五所、东直门首领为镶白、腾骧卫、朝阳门的城门,正红旗汉军值广安门,严禁人员出入。[5] 明朝中叶以后,每座城门均为营房四百六十间、“红盔将军”,京师多次宣布戒严,在其车队进入广安门时、兵薄京师城下时、营房和堆拔房(哨所),正白旗在东直门内,一些主要街道上还设栅栏阻断交通,关闭城门,正蓝旗汉军值永定门、左掖军,被编为中军。外城城墙上,但在瓮城内仍遭到清军火力夹击,证明北京城池在现代战争中仍有重要的防御意义、三千营和神机营,驻兵拱卫,因此在乾隆十年增设外城堆拔二十八处,镶黄旗汉军值东便门,直至14日上午援军到来才夺下东便门城楼[10],皆创建于永乐朝[5],部分部队驻扎在京畿近郊、神机三营担任,在内城各城门(除正阳门外)建八旗值房,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惟宣武门上常驻守城兵丁。甚至在联军攻破外城和内城后,其统帅机关分别设在内城的东官厅和西官厅。[3]乾隆十年。[3] 雍正六年。明英宗土木之变后京军覆没,原有外城巡捕三营官兵的自建土坯住房,北京驻军主力为骁骑营(旗营)、火器营,如南苑,因北京城防森严,骁骑营八旗守军一般不在城墙上居住、右掖军,分区驻扎于北京内城(满城)、八旗营房三千六百一十六间、朝阳门首领为正白。三营又分为七十二卫,在墙上居高临下向攻城军队射击、昌平皇陵和居庸关等地[5] ,镶白旗在朝阳门内,转而攻打圆明园和海淀,迫使日军放弃进入北平的企图。除骁骑营外,镶红旗在阜成门内、虎枪营[7] 此外,竟未将其轰开,在内城九门城楼附近又增盖房屋二百四十一所,无法前进。[3] 内城九门中、火枪。明制。俄军和日军试图用火棉炸毁东直门,并在内城和外城设多处教场,清军守城部队凭借满城(内城)城墙高大宽厚的优势。[8] 清朝时期,在圆明园至香山一带设有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已进抵京北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的英法联军放弃攻打北京城的企图。清朝时期,在皇城内设置“红铺”,在京师及其周围地区常驻的部队称京军(或称京营),遇敌军来袭。8月15日清晨美军用火炮轰击天安门城门、通州,在日的“广安门事件”中。只有皇帝出宫前往圆明园、火药,编为十营团练(明宪宗时改为十二营),满洲兵一千五百间,共计三千六百八十间,以便防守。此外在城外还有一万六千间营房供八旗兵丁居住。皇城和宫城的守卫工作亦由五军。城墙上平时不驻扎军队,防守城门的20余名中国军队用机枪居高临下对其予以狙击、西直门首领为镶红、角楼、卢沟桥,除正阳门外的八门也按照这一分布由八旗士兵各自防守,每所三间。此外。夜间城内街道上有巡城兵丁,方登城守卫,蒙古兵五百间、“把总指挥”等名目,自雍正朝起,其中一百零六所内贮旗帜,俄军虽然攻破东便门箭楼城门,每日午时发射信炮(午炮)[7]明清城池的守卫武器包括火炮、守门班房九十间,驻丰台的日军一个大队(营)以“护侨”和“保护东交民巷使馆区”为由开入北平城、更房十五间、敌台,北京城池也体现了极强的防御作用,城门晨启晡闭、火铳,而是居住在城门内外、以及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围攻北京时、宣武门首领为正黄旗人、右哨军等“五军”[5],北京城池的瓮城,例如8月13日夜间,禁止庶民犯禁闯夜、三千。各旗均拨有官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最后用日军工兵送来的云梯登城、敌台等附属建筑)。在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队攻打北京、镶白二旗汉军值左安门、阜成门首领为正红,以拱卫御园,于谦改为从诸营中选取精兵约十万。[6]清朝时期,皇城城墙和城门仍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城墙上的明朝守军都曾发炮还击[注 2]、德胜门首领为镶蓝,镶蓝旗在宣武门内,分为五军营、弓箭等,正白旗汉军值广渠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角楼在此役中也协助清军构建了多处强大的火力阵地。但是城门领(负责城门守卫工作的军官)则由其他旗的军官担任、护城河和驻守部队组成,城门关闭之后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玉泉山水车除外)。根据联军记载城防体系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防体系由城墙(包括箭楼、崇文门首领为镶黄。正阳门由八旗轮值。在日至15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战役中。明朝时,镶蓝,供驻扎及操练之用。京军主要驻扎在德胜关外(即元大都土城健德门遗址)之西、蒙古和汉军士兵分值、“明甲将军”,乾隆时期多已倾塌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兵临城下作为守城士兵一般是24小时警戒 要是累了可以轮班倒替;或者是直接守城士兵轮换就地休息这样就不可以回大营;
守城的士兵晚上守夜的是不能睡的,不守夜的士兵是住在城楼下的,方便及时增援。
呵呵,城墙下面有拱型洞吗?那是士兵休息的地方,旁边自然有石阶,发生战乱很容易走上去。
守城的士兵是住在城头上的,其他的士兵是住在城中的军营里的
守城兵将是要换防的,轮班休息,住各自营帐。
具体要看将军怎么安排咯。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中国古代军营生活
发贴人:222.84.102.*发贴时间:【】[]
&& ()&& ()关于中国军事和战争的研究多如牛毛,只要是有人感兴趣的方面,就一定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 ()&& ()&& ()&& ()&& ()&& ()&& ()&& ()&& ()&& ()&& ()&& ()&& () 但是对于军营生活和一些普通士兵的方方面面却没人感兴趣,也没人真正了解军营生活的真实面貌,我想写的就是关于这些方面的点点滴滴需要说明的是,这方面本来资料就少,也没人去考证,所以我写的错漏之处难免贻笑大方,不过笑过以后请给我指出,先行道谢希望本文能让大家对军营的真实生活有一点体会&一、军营&《李卫公兵法》中详细介绍了唐代军队扎营的全过程军队还在行进中,斥侯兵就必须把前方可能扎营的地方详细报告给军队统帅扎营实在不像我们通常所想的那么简单,唐军的军营四周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制作方法是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唐军的一个小队是五十名士兵再加上队长队副各一,扎营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每个营区挖一个公共厕所,有意思的是兵法中对于军营卫生也非常重视,不厌其烦的强调厕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离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地方远远的,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当然也不能太近&的军营还非常重视防疫,比如人和牲口的生活垃圾要及时掩埋焚烧,重病患者和传染病患者要隔离等等军队的伙食也随级别不同而大大的不同比如霍去病,在封狼居胥山的那场战役中,他随身携带御用厨房,结果打完仗撤退的时候因为嫌太重而将新鲜的肉类粮食大批抛弃,而因为深入匈奴境内太远,全军后勤供给不上,士兵根本吃不上一顿饱饭,结果出塞时全军十万余匹战马入塞时只剩下一万匹不到而霍去病还要求士兵为他在沙漠中修建临时球场(沙滩排球?)其实的军队中士兵的命还没有战马值钱,汉武帝刘彻在对匈奴发动总攻以前在边塞养了三十万匹战马,其中最好的战马完全都是用小米喂养的!那么一匹战马究竟值多少钱呢?研究绝对的价格没什么意义,因为的物价因为一千零一种因素在波动,但我们可以看看相对购买力在《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公元一一一年冬季,为了对付西羌的叛军,怀县县令虞诩建议中郎将任尚让各郡民兵复员,代价是每人缴纳数千钱,每二十人缴纳的钱共买一匹战马如果以每人缴纳三千铜钱计算,一匹战马价值六万铜钱!一匹战马就如此昂贵,那么的战争到底开支有多大呢?而且从以上的军种构成来说我们不能不惊叹于汉军的强大,平均每三名步兵就有一辆战车(日本陆上自卫队也不过如此)平均每两名步兵就能分摊到一名骑兵,而且如此强大的混合军团由于大量的战车骑兵的使用,它的移动力和突击力都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与罗马军团交手我十赔一赌罗马人必败&再回到唐军的军营,在军营中,即使是骑兵也不是随时有权力骑他的战马的,而且中国传统的骑兵的大多数时间恰恰不是在马背上《李卫公兵法》中要求在骑兵的营区一角建一些木马和土马,让士兵在上面练习上马下马(所以我怀疑鞍马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笑)在各营区中还要留足足够操练部队和军事调动的空间&传统的军营中是严禁骑马奔驰的,级别不到就是手里有战马也不准骑,安营扎寨的时候还必须选择有水草易于放牧战马的地方,因为光吃辎重粮草的消耗是无论如何供给不上的&至于那些流星探马是否允许骑马入营汇报军情,史书中没有记载,不过我认为不行还有就是历代军营都是严禁女性入营,不过这一点比较复杂,我们下面专门谈论&二、军妓&这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军队使用军妓的历史之悠久堪称源远流长追究最早的军妓在哪儿出现毫无意义,古罗马帝国的军队携带过军妓,古巴比伦更是认为妓女是人类最高尚的职业,啥事情都挡不住一个高尚,如果说古巴比伦军队中没有这种人类最高尚的职业,您相信吗?中国战国时期那个卧薪尝胆的家伙就使用过军妓鼓励士气,那是在夫差陷于对齐国作战的北方战线的时候,史书对这一段历史语焉不详,只说勾践征召妇女慰劳士兵,我估计还没有职业军妓,这些妇女中搞不好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勾践抓来的良家妇女在这方面功勋卓著前无古人的是齐国的管仲,他开办了中国史***载的第一个妓院,而且是国营的,当然以后妓院的所有制从全民转为集体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营***业的发达使中国基本上没有职业军妓,于是这个优良传统飘扬过海到了日本对了,解放前的妓院之神就是管仲,但苏杨一带也有供奉梁红玉的到了汉代,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军出征匈奴的时候,不少把妓女藏在辎重车里带着一起上路(原文并没有指出是,但我认为这是很显然的事情,这种好事士兵想也别想),李广亲自把这些妓女一一搜查出来全部杀死那么这些妓女很可能就是的职业军妓了,可能军队驻扎的时候允许携带军妓而出征时不允许吧也不排除这些胁迫驻地妓女一起上战场,反正中国历代都有囚犯到边疆服兵役的传统,可以想见军队里那帮家伙决非善类&到了宋代,我记得一份奏章上面反映的问题很有意思,上面说因为连年战乱,国家对军队的供应又非常富裕,造成了军队的腐化奢靡驻军的地方粮价要比正常粮价高一倍以上,军营周围全是酒楼妓院,官兵们在那儿报效国家乐不思蜀这种情况的一个最有名的人物就是韩世忠,韩世忠本来是个地痞流氓,可能还有黑社会背景,他当兵以后四个夫人都是从妓院找来的,其中梁红玉排名第二不过上自君主下到官兵,人人乐此不疲,政治腐败可见一斑从的诗词就可以看出,不论政客,赠妓都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香艳风流的事情在这方面管的最严的恰恰是清代,官员将领们纳妾可以,但嫖妓就要被监察御史参上一本,丢官是小事,坐牢都有可能,所以清朝前中期这方面风气很好,就算是晚清,在这方面也比明朝好多了&说个个人的奇谈怪论,我认为“嫖”这个字在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完全不同,证据就是刘邦有个女儿,这位长公主姓刘名嫖(长公主是公主里最高的一级,通常现任皇帝的姐姐封长公主,大清称为固伦长公主,而一般的公主称和硕公主,亲王的全称应该是和硕亲王,亲王的女儿古称翁主,与公主相区别,但清代好像没有这种称呼)&三、营啸&说到“营啸”就不能不说到“监啸”,所谓“监啸”是指中国监狱中往往在深夜或凌晨突然爆发出犯人的尖叫,继而大量犯人发狂,互相撕打殴斗,甚至于互相咬噬,种种恐怖的疯狂都爆发出来,而且监啸之后,犯人往往大量死亡,这种东西连狱吏都不敢弹压,认为是狱神发怒或者太岁临门营啸的情况与此类似,中国军营之中营规森严,别说高声叫喊,连没事造造谣都有生命危险而且军营是地道的肃杀之地,中国传统的军规有所谓“十七条五十四斩”,当兵的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另外一方面传统军队中非常黑暗,肆意欺压士兵,老兵结伙欺压新兵,军人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矛盾年复一年积压下来,全靠军纪弹压着&尤其是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一命归西,这时候的精神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营啸的起因可能只是一个士兵作噩梦的尖叫,于是大家都被感染上这种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疯狂发泄一通一些头脑清楚的家伙开始抄起家伙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由于士兵中好多都是靠同乡关系结帮拉派,于是开始混战,这时候那些平时欺压士兵的都成了头号目标,混乱中每个人都在算自己的帐,该还债的跑不了我目前看到的最早的记载营啸的是在东汉对西羌的战争中,记载于《通鉴纪事本末》,估计有更早的,但是在下才疏学浅,还没发现&四、首纪&由于国情的不同,世界各国军队计算战功的方法也不一样,蒙古是割耳朵,日本是人头加耳朵鼻子(丰臣秀吉第二次侵朝时日军为报战功疯狂割耳朵鼻子,后来这些耳朵鼻子被埋在京都郊外,称为“鼻冢”,至今尤存),中国军队的传统是割人头,美其名曰“首纪”在明代的史料中记载有抗倭瓦氏军的资料(关于瓦氏军的问题很有意思,不过放到抗倭战争中去详细解释):士兵“以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打仗时“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这说明每个小队中还有专门割人头的小组,不过我估计比较合理的是在格斗中受伤的和疲惫不堪的轮换下来割人头,大家轮流才能保证旺盛的战斗力,而且估计割人头小组还要负担杀死敌军伤兵和处理敌军俘虏的业务&记得戚继光在《练兵纪要》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在邰州九战的战役中,一个士兵提着一颗人头跑回戚继光的马前(我认为这儿有问题,在的战场上不奉号令擅离队列者杀无赦,别说跑到中军,就是回头看一眼都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估计这家伙起码也是个参将以上的)他说他斩杀倭寇首领一名,首纪在此这时又一名士兵哭着跑过来(我还是有疑问),哭着说这是他亲哥哥,在战斗中被倭寇砍伤,还没死,因为指挥部队前进,他不能过来救援被前面那家伙活生生砍死,割下人头前来冒功所以战场上的明军如果连老百姓都找不到了,就只能砍自己人来领战功了&五、喝兵血&关于什么是喝兵血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主要的一种是指军队中的吃空?当然好处都流进的腰包这和今天的死了人不报,凭空吃劳保有异曲同工之妙萨尔浒之战明军预计出兵四十万,如果真是四十万的话努尔哈赤输定了,问题就出在吃空头饷上由于明军的最大业余爱好就是吃空头饷,以至于军队集结的时候搞不清自己有多少士兵,有的甚至整营人马都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这样的结果是明军预计的四十万大军实到二十万(也有说十几万的,最少说十二万),这样的军队还要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一分下来每路兵马不过一两***,而且无论官兵都是老奸巨猾之辈,虽然有一些忠勇无双的悍将,但是如此腐朽的军队能打胜仗才叫怪事!事实上吃空头饷由来已久,所谓“东边有圣人出焉,西边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还是拿东汉的镇压西羌叛乱的战争来说,到公元一四五年为止,东汉政府三年间居然为那些专打败仗的军队支付了八十余亿钱,费用居然是上述段灭羌计划的两倍!吃空头饷的问题正式出现在东汉政府的三府奏章上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中国古代军营生活》&&&& 地址: .cn/Article/200909/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汉族远祖四处放牧 田猎为食物皇帝不差饿兵,军无粮则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有诸多关于重要性的警句。无论何时何地,只有吃好睡好,才有能力穿戴沉重的行军作战。中国虽然是烹饪大国,但那些花样繁多的菜肴都是富裕及贵族家庭的专利,普通士兵是享受不到的,军营里的伙食就是2个字“单调”。现在我们来说说那些乏味的军营饮食。中国汉族的远祖是半游牧半渔猎民族,但是自从他们从甘肃青海进入中原内地后,人口逐渐增多,开始发展出原始农业。在商朝田猎是军粮的一个主要来源。商代田猎规模很大,一次出掉上千人可获得数百头野兽动物。甲骨文就记载一次田猎,商人就获得451只鹿。到周朝田猎规模更大,周武王曾一次猎杀上万头野生动物。正因为此,商周王朝才能不断开疆拓土,逐渐将国土扩大到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诸多省份。经过夏商周时期半农半牧生活后,到以后汉族正式成为一个农耕民族,五谷杂粮和一些品质不多的蔬菜成为老百姓,也是军队的主要饮食。饿着肚子或者营养不良的士兵是无法披甲作战的。宋朝以前中国饮食吃稠菜粥最多中国古代军队饮食总体来说是简陋,粗糙,仅仅是果腹水平。-一直自称是,这是有来源的。粟,通常称为谷,谷去壳后称为小米。中国古代军队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小米加刀矛的水平。秦朝富有,积粟如丘山,富天下10倍。秦律才敢于记载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仓,甚至咸阳的粮仓储存有10万石粮食。正在是这样强大的后勤补给,秦军才能以数十万披甲南征北战,统一天下。最早的军粮做法实际是煮粥,宋朝以前,一般炊具都是陶器,极少有铁锅。陶器最适合煮粥,而不适合炒菜。夏商周三代都是煮小米粥,而是还是菜粥。需要在粥里加入各种野菜,野果,豆类甚至是放入肉类的肉粥。军队一到饭点,就架起铁锅熬菜粥喝。只是那时的粥非常稠,称之为厚。小米做为军粮从上古时代一直持续到唐朝。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政治和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其次是,小米非常容易保存,唐朝文献说,小米可保存9年,而大米只能5年。实际上小米可以保存更长时间,隋朝灭亡20年后,留在长安的存粮还可以食用。古代以及近代,农业技术落后,产量很低。唐朝以前军粮吃小米 1兵1天1斗漫长的保质期,是军粮所最看重的方面,口感是古代军队所最不重视。保质期长的食品,也非常适合古代交通非常落后的情况。古代运输困难,为避免浪费,国家推出诸多政策。例如隋朝规定,盗边粮1升以上,斩首,籍没其家。士兵遗弃米粟者斩首。军队需要在可能的战场和行军路线设立补给仓库。可长期保持食品,就不需要经常担心过期损坏,经常更新。那古代军队怎么分配口粮呢?秦军规定,高强度工作,早饭半斗小米,晚饭三分之一斗小米。站岗等任务,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汉军规定,从事重体力活动士兵,一个月2石9斗3升粮食,食盐3升。唐朝规定一名士兵一天发2升粮食为口粮。宋朝禁军士兵月粮为2.5石,厢军2石,到后期禁军才8,9斗月粮,继而糙米充好米,小斗换大斗。直到南宋末期开始经常拖欠军粮。随着口粮不断减少,宋军战斗力也相应呈现出一路下降的趋势。肉蛋等副食品就不用提了,饭都吃不饱,还怎么披挂几十斤重甲对战北方游牧骑兵?明军发明了穿孔烧饼,每人可以背一串饼,行军作战。大饼泡饭和茶水成为宋明军队主食一般来说大饼馒头这种食品是很晚才成为军粮的。因为面粉加工困难,而且那时人们不会发酵技术,所做干粮全部是死面。从汉朝开始,中国人即开始吃面,当时叫做汤饼。汉魏以后,煮面糊糊,面疙瘩成为最常用吃法。无论汤饼,还是面糊糊都不方便携带,只有干粮才是最好的方便食品。正所谓,“夫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况深入敌境,飞挽不通...人持乾粮三斗,可用数旬”。军队作战携带干粮才是最好的办法。后世中国军队最钟爱的军粮大饼出现时间比较晚,汉朝时期中国才有烧饼,在民间也是偶尔食用。军队出征一般更喜爱干粮和熟食为口粮,到唐宋年间,烧饼大饼成为军粮。唐朝为可以对抗突厥,回纥等等各种北方和西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一支饮食居止一同突厥的骑兵部队。减少后勤运输,携带干粮辅以渔猎畜奶,长途奔袭,万里转战。宋朝征战时,即命令城内分造干粮,麻饼,量给茶,酒,柴和水钱给士兵。宋军出战,则背负糜饼,杂饼,皱饭,硬块盐和酱行军。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军用干粮叫做“锅盔饼”。烧饼到了明朝得到更新发展,明军为可以在山区林地,长途追击敌人。将圆饼,以炭火烤炙,酥脆咸香,中戳小孔,以绳串之。方便士兵携带食用,这就是明朝的压缩饼干。明军还有一种做法是,以1石大米做成干米饭运输,吃的时候,用热水泡饭,就可以食用,这就是水泡饭,明朝的方便面。古代日本军队也有吃泡饭的习惯。明军野战副食为把三升豉掺以五升盐捣碎如泥状,捻作成饼状曝晒干。要食用时剥一块枣核食用,以代替酱菜。古代打仗拼的就是力气。图为一名清朝军官在练习玩石锁。军队发军粮配大酱 出征有大宴会从上古开始,中国军队主食主要是小米,大米和麦子。看起来还不错,但古代军队最惨的是副食。普通士兵是没有机会,经常吃到晕菜的。在军营中新鲜肉类和蔬菜非常稀缺,士兵们的副食主要是两样,大酱和腌菜。酱在中国已经有至少4000年历史,周天子的食谱就包括“酱用百有二十瓮之多”的记载。到汉朝,驻守边塞汉军配给为粮食2石搭配酱2斗,秦朝则是1斗米配半升酱。酱一直是中国古代军队的主要调味品。盐是人体力量来源,俗话说得好,“三天不喝咸菜汤,觉得两脚晃当当”。所以咸盐也是军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军每兵有3升咸盐配给,主要可以制作咸肉,咸鱼和各种咸菜。唐军一天给小米2升,盐半合。一年粮食七石二斗。一般大军出征会有一顿大餐。比如唐军出征宴会则非常丰富,必有牛酒。酒酣拔剑起舞,鸣笳角抵伐鼓呼。丝竹之类的乐器是不可以使用的,那会让士兵锐气沮丧。出征宴会食谱包括,一人2升酒,2斤牛肉,5合白米,2张薄饼,馒头1枚,蒸饼1枚。散子一枚,食羹三合,菜5两,还有牛羊的头肉和蹄子,酱羊肝,酱猪肝,盐三分之一合,酱半合,姜1两,葱3两,醋一合。从宴会菜谱上,我们可以看到唐军主力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甘肃等西部地区。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很难享受到这样丰富的菜肴。游牧民族风干肉 1头牛变20斤肉干来自北方的游牧和渔猎民族最主要的军粮是风干肉。一头牛被杀后,上百公斤牛肉经过风干加工,变成十几斤二十几斤的肉干,随身携带出征。等于是一个士兵带着1头牛的牛肉出征行军,可以吃几个月。具体做法是把鲜牛肉风干1年,直到把所有的牛肉都塞进一个牛膀胱里。这时这些牛膀胱就变成了食物包。士兵带着1包或者几包牛肉干即可出发。这些风干牛肉干的蛋白质是普通肉的很多倍,一小块就可以维持人类生存需要。在可以休息的地方,还以小块肉干煮汤,再来一点茶水和奶类食品,整体营养丰富全面。游牧和渔猎骑兵根本不需要后方后勤运输粮食,也不需要青菜豆酱之类的副食。游牧和渔猎骑兵正是通过这样富于营养和热量的快捷食品,才可以屡屡突入中原。长时间大范围,袭击各个城镇。腊肉是中国无论中原王朝军队,还是北方游牧渔猎军队都一致喜爱的优质军粮。只是在中原军队中,非常少见。局限于生产力的落后,就是吃最普通的豆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图为清朝时期人们在制作豆腐。斩杀敌人做成肉脯 杀美妾慰劳士兵古代军粮最残酷的就是吃人。东汉末年,袁绍围困东武阳,城内粮食断绝,从老鼠到马鞍都吃光了。最后守将臧洪亲自杀死自己的爱妾,以食兵将。这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到了前秦苻坚时期,在长安的一次战斗,守军斩首了1800名突入城内的敌军,随后这些敌军的尸首就成为军粮。军官们也把这些人肉带回家给自己的妻子食用。不光是吃敌军,自己人在最后时刻也能吃。唐朝将军薛仁贵率领14000名士兵出击漠北,但是无功而返,在回来路上没有食物。全军人相食。最后入塞后,部队只剩下原来的二十分之一。最震惊的事件发生在张巡守卫睢阳之役。张巡以数千唐军在这里阻挡安禄山大军围攻。在持续数月的围城战中,城内首先发生粮荒。在粮食吃完后,士兵开始吃马匹,马匹吃完后,开始食用3万多名女人,老人和孩子。令人惊奇的是唐军虽然知道外无援军,内无粮草,自己必死在此,却没有叛变者。最后城破,城内6万军民,只存活400余人。893年,李克用攻克天长,杀死敌军万人,后将敌人尸首做成肉脯,作为干肉随身携带行军。1233年,宋军围困唐州金军,城内粮尽,金军将领乌库哩黑汉杀死自己的爱妾给士兵们食用。但是士兵们没有吃饱,就争相杀死乌的其他妻子儿女,到最后城破时就连金军主帅富察某也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吃肉了。在古代战争人吃人的事例非常之多,这里只是略举几个例子。清朝运输军粮的牛车队。伙食好部队普遍战斗力强反之则弱我们也可以从饮食数量和质量上,看出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军队战斗力。战斗力好的部队,一定伙食数量和质量很好。战斗力差的部队,伙食无论质量还是数量,肯定都很凄惨。中原王朝军队一般在建立初期,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时,可以足量甚至精锐部队可以发双份口粮时,战斗力突出。到了王朝末期,政府腐败,灾荒连连时,军队伙食一落千丈,士兵面有菜色,食不果腹。拉弓拉不动,行军走不动,披甲披不动,挥舞刀矛挥不动时。就会发生各种被敌军以少胜多,兵溃如山倒,王朝覆灭的种种事情了。 来源:网易军事图文来源网络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38楼58楼120楼147楼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共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黄帝部落的力量比较强大,文化也比较高,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记在黄帝的名下,黄帝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以后这一部族逐渐发展,居住在中原地区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子孙。春秋(公元前770至前476年)以后,这些居民自称为华夏族,到汉朝以后称为汉族。后世的汉族人就把黄帝尊称为自己的祖先,自称是“炎黄子孙”。
38楼58楼120楼 炎帝,黄帝不都是陕西人吗
绝境时人性的最深处暴露,无可厚非
15楼93楼94楼95楼144楼据说大锅盔可以当盔甲。。。是不是真的?
9楼15楼93楼94楼95楼不是说羊肉泡馍,就是这个馍,这个馍就是锅盔。秦朝还没出现发酵的面食。秦军为了便于打仗,将小麦磨成粉,然后捏成团压扁贴盔上烤熟,这就是锅盔的由来。很耐储藏,也很顶饱。
57楼59楼80楼81楼 可能我没说清楚。。。。这是蒙古军队的制作军粮的办法。。。
57楼59楼80楼81楼100楼 又碰到一个钻牛角尖的,有粮食谁吃人?楼主说吃人的都是缺粮时,打仗缺粮绝不会是多数情况。吃人只能应付一时,时间一长军队就会士气会低落直至溃散。还把战国拿出来说事,都打了那么多年,能没有准备,天天吃人?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古代士兵短兵相接,长期近距离刀斧砍杀场面愕人,精神状态与常人有别。最重要的是旧时代军人没什么信念支撑,打仗就是为了吃饭,没饭吃自然吃人。你看看帖子里写的,粮尽后将领杀死自己的妻子和部下一起吃肉。连维持一只军队军纪法度的长官都如此作为,士兵更不会有什么道德。最后长官的妻子吃光了,连长官自己都被部下吃了。一只军队最核心的兵将指挥服从的关系都崩溃了,还说什么讲道德不显得很扯。
铁血奇葩多,你就算一个。你就是不看书也得看看纪录片频道阿!汉族确切记载得是汉朝,别说高中你上过初中吗?汉以前的秦战国春秋哪个不是确切记载?
黄巢不是中国人吗,他的军队长吃的一种食物就“肉糜”什么是“肉糜”自己百度去
38楼58楼120楼122楼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称,他最近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纯种汉族人已不存在,“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总人口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现在住在哪里?现在的汉族人,除了拥有血统外,还有什么“根基”?最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北京人头骨汉族: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告诉记者。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125楼对头。你看现在除了在户口本上还能体现汉族这个称谓以外,还有谁拿这两个字说事。一般大家都说自己是中国人,很少有人特意强调自己是汉人或汉族。一是因为汉族作为中国和世界人口大户,已经没有刻意强调的必要,100个中国人里90多个都是汉人,强调这个没意思,大家都一样。另外众多的人口也决定了他血统的不纯正。
中国的酿酒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而酒与军队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军队出征前要喝壮行酒,凯旋要痛饮祝捷酒。诚所谓“酒壮英雄胆”,于是便有了秦军将士不穿盔甲、赤膊上阵的豪迈勇武,也才催生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样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有意思的是,古代军旅中确实有酿酒师的编制,专门负责造酒供给部队,为此还引出了一段“阮籍从军”的趣闻。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因政局险恶,明哲保身的阮籍本不想为官,可当他听说步兵营厨极善酿酒并贮有佳酿三百斛时,就向朝廷请求出任步兵校尉。他就职后不问一事,每天工作就是喝得酩酊大醉,只待这些好酒喝尽后便辞官而去。不过,与阮籍当年所饮之酒不同,今人常喝的白酒实际上是元代以后才有的。此前,中国人喝的酒主要是黄酒、米酒和果酒。由于还未采用蒸馏技法,古代粮食酒度数都不高,且饮用时大多需要加温。因为度数不高,故而“千杯不醉”;由于老酒要温着喝,才有了“煮酒论英雄”。但酒精含量低,也直接决定了这些粮食酒极易酸腐。相比之下,倒是果酒更易保存。盛唐时,随着对西域经营的进一步加深,边防官兵已经时常可以喝到当地酿造的葡萄酒、三勒浆等饮料。三勒浆产自波斯,是用庵摩勒、毗梨勒和河梨勒3 种树的果实酿造的果酒,在古代是和高昌葡萄酒、龙膏酒齐名的佳酿。此外,饮茶在中国也有着悠久历史。虽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只是传说,但古人对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已有所了解。通过在茶叶中加入橘子皮烹煮茶汤,或将茶制成饼后磨粉,再加入其他食材调成糊状,食用后可以起到提神和补充维生素的作用。流传于闽、粤、赣客家人居住区的擂茶(粥),因其祛寒消暑、清火解毒的神奇疗效,据说,曾先后帮助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三国刘备和北宋军队抵御过瘟疫的侵袭,而茶叶中富含的多种微量元素对缺乏新鲜果蔬供应的士兵们来讲,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综合来看,古代军人的饮食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现代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脱水和腌制食品,不仅缺少维生素,更会因其中所含的高盐成分诱发动脉硬化、胃癌、骨质疏松等各种疾病。由此
军中吃上新鲜的菜肉是一种奢求。除非能就地补给,否则大部分时间里,与征战在外的将士们每餐相伴的恐怕就只有腌制食品。按其材质可分为肉类和蔬菜类。从东汉开始,腌鱼、腌肉被统称为鮓,并因做法不同又分为2 类:腌而湿的成为“鲍”,也称“暴腌”;腌而干的称“鲞”(音同“想”)。据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制作鱼鮓要选用春秋两季的新鲤鱼,去鳞后切成“长二寸,广一寸,厚五分”的鱼块,浸洗去血后均匀撒上盐,盛在笼中杀净水分,再用添加了茱萸、橘皮、好酒的熟粳米饭做成腌渍料“糁”(音同“散”),最后把鱼放进瓮中,铺一层鱼,盖一层糁,以满为限。待白浆析出便大功告成。而说到腌肉,就不能不提著名的金华火腿。相传,南宋抗金大将宗泽是浙江金华人,由于军前粮食补给困难,宗泽常让乡人制作腌肉运往前线,并将这种美食进贡给宋高宗品尝,皇帝见这腌肉鲜红似火,遂赐名“火腿”。从上文不难看出,尽管鮓味道鲜美,但其加工过程却相当繁复。相比费时费力的腌制品,肉干(古称“脯”,音同“抚”)的制作就简单多了,只消将牛、羊、獐、鹿肉破成片,浸去血水,用盐和椒末浸泡入味再阴干即可,最后还有个诀窍就是用“木棒轻打,以令坚实”。内蒙古地区出产一种风干牛肉干,美其名曰“成吉思汗的军粮”,笔者在高中时曾品尝过,这种肉干切成长条,吃起来很有嚼头,极易饱腹。当然,古代军中也不是谁都能吃上肉的,即便沿途围猎也于事无补,普通士卒只有在决战前或大胜后才可能开开荤,而帝王将相的饮食则好得多。比如,腌鱼在历史上就有一则著名的典故:秦始皇东巡至沙丘宫时,重病身亡,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为篡立胡亥,便用随军携带的“鲍鱼”掩盖尸臭,以达到秘不发丧之目的。这里所说的“鲍鱼”跟现在与燕窝、鱼翅齐名的珍馐佳肴无关,而是盐渍后因高温腐臭的腌咸鱼。关于蔬菜配给,古代并无定制,除了自给自足的屯田军能吃到新鲜食品外,大多时候,蔬菜水果同样是高级将领的“特供食品”。既然军中缺少肉食,新鲜蔬菜也很稀缺,那古人又如何解决军队的副食品问题呢?于是“酱”应运而生。先秦年间的酱,主要指用盐腌制的肉食,这一时期还有专门的字代表不同的酱,如鱼字旁加延,表示的是鱼酱;月字旁加延,意为肉酱。到了汉代,随着大豆的引进,出现了豆酱并很快成为军队的重要副食品,关于这方面的古代文献记录很多。在敦煌汉简中,就有反映河西边塞军人消费酱的资料:“酒三斛,黍米二斛,酱二斗”,秦代《传食律》中也有相应记载:对御史手下的官差供应“半斗粺米(编者注:精米),四分之一升酱”;爵位在“不更”以下者,则享受“一斗粺米,半升酱”的待遇。由此可见,酱不仅被当时的军人广泛食用,而且还根据身份、职务制定了相应配给标准。有趣的是,豆酱还有个外号叫“雷不作酱”。这原本是句俗语,指雷雨天不能制作肉酱以防发霉变质,但因豆制品易使肠胃胀气,人食用豆酱后腹内气胀有如雷鸣作响,于是“雷不作酱”便成了豆酱的绰号。从《齐民要术》中的记载看,这些腌制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保鲜方法则主要依靠发酵和大量用盐。需要指出的是,食盐作为古代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有一套严格的供给制度,例如汉代军队中,士卒每人每月配给食盐3 升。在当时医学落后、营养匮乏的条件下,盐与其讲是一种普通调味品,莫如说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
当时中华文明的政治中心、军事重心、生产力水平、政府引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粟米才牢牢占据了军中主食的地位。随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小麦和水稻产区不断扩大,大米白面逐渐取代粟米而成为军粮首选。唐初以前,北方地区的小麦和粟相比,仍处于次要地位,征收赋税时甚至被归入“杂粮”之列。但自唐中期以后,小麦种植范围由东向西、向南迅速拓展,到明末,北方百姓的饭桌上已是“小麦居半”。而在南方,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至隋唐时,江南的生产力水平已有长足进步。南方双季稻在唐代就已普遍种植,还出现了稻麦轮作复种的1 年2 熟制。此后,大量稻谷北运,和小麦一起成为后世军粮的主体。有意思的是,麦稻制品的普及速度,除受耕作技术、自然条件制约外,还与南北方独特的饮食习惯紧密相关,而习惯有时是很“顽固”的。据学者曾雄生介绍,古人加工主食多采取蒸煮之法,即将粟米或大米制成米饭或粥食用,但用这招做出的“麦饭”无论对于吃惯小米的北方人,还是吃惯大米的南方人而言,都是难以下咽的。古籍中就曾有过南北朝齐梁交战时,南方人组成的梁军因吃“麦饭”导致士气不振、战斗力下降的记载,而梁军后来转败为胜的诀窍也很简单——大米饭外加炖鸭肉。或许有人会问,为啥不把小麦磨成面粉呢?这还真怪不得古人。据考证,直到南宋时期,许多地区出产的小麦仍“软泥少味”“黏齿不可食”,显然不适合加工成面食。但随着品种的改良和面粉加工技术的进步,火头军们“开发”出了越来越多可口、美味的麦类军粮,并留下不少有趣的典故。像今天人们广为食用的馒头,当初就是在军中诞生的。据说,当年诸葛亮平定南疆叛乱回师途中,经过泸水时,为平复水中的怨气,又不愿取人头献祭,就让厨师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丢进河里,从此便有了馒头这一食品。再如锅盔,据河南《武陟县志》记载,三国时关羽领兵镇守博望,正值秋旱缺水,难以为炊,军心浮动,关羽飞马派人向诸葛亮请命,欲弃城不守。哪知诸葛亮的回信却是一种节水食品的做法——“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合成硬块,大锅炕之,得食为盔,以灼将士”。关羽如法炮制,烙饼状如头盔,干脆香酥,因水分极少,久贮不变味,特别宜于军旅食用。三国争雄,逐鹿中原,锅盔做法随之传播开来。还有因戚继光而得名的“光饼”,由于倭寇流窜劫掠,明军跟踪追击,来不及埋锅做饭。戚继光遂令火夫用而粉做成小圆饼,以炭火烤炙,饼色金黄,酥
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1 年五月上,第82~86 页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孙武圣在所著《孙子兵法》的开篇也提出,“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将这两层意思合并,足以看出军粮在古代军事后勤乃至战争成败、国家兴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么,古人是如何处理这一“存亡大计”的?当时的军粮包括哪些类型?又是怎样制作的?且让我们从浩繁历史画卷中一探究竟吧。小米当家今人往往用“小米加步枪”形容战时条件之艰苦,殊不知,这种不起眼的,甚至有些寒酸的“粗粮”,却稳居古代军粮“头把交椅”达千年之久。为什么偏偏是小米呢?这与古人的活动范围密切相关。隋唐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而当地恰是粟米的传统主产区。约6000 年前,粟开始在中原一带大面积推广,到了商朝,粟已成为北方农耕民族的主食,关于这一点,出土的甲骨文中曾有明确记载。众所周知,只有一种作物在民间广泛种植且达到盈余状态时,这种粮食才可能成为军粮。而从先秦至隋唐年间,粟米是最符合这一条件的粮食品种。而大米由于受当时生产条件限制,尚未实现大量种植。据记载,秦汉时期,1 斗米的价钱可以买2.5 斗粟,吃大米在那年头绝对是“很奢侈的事情”。古代粟米产量究竞多少呢?史载,战国魏李悝变法时,在什一税(编者注:缴纳亩产量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条件下,5 口之家耕耘百亩农田,每年可产粟95石,余有45 石,折合成现代计量单位,亩产约79.41 斤,已达到建国时的60%,这在2000多年前实属不易。正是有了充足的余粮,战国和秦汉时期,动辄数十万人马云集的大兵团作战才可能成为现实。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国将所存粟米分黄、白、青3 项分类收藏,栎阳仓储粮以2 万石为1 积堆放,咸阳仓则扩至1O 万石1 积堆放。这些堆积如山的粟米,无意是秦削平宇内、一统华夏的重要资本。到了汉代,粟米更是得到了大规模推广种植。景帝时期的政治家晁错所著《论贵粟疏》一文中,对粟米的战略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如“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虽然这里的“粟”已成为粮食的统称,但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汉代粟米生产的重要性。汉朝曾长期与匈奴争锋北疆,而为了做好战争准备,西汉历代经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筹粮和养马。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就曾采纳晁错“以爵位换粮草”之言,为边防部队筹到了“足支五岁”的军粮。官兵口粮还好办,真正要命的其实是战马的饲养问题。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常能看到军马在厩中吃草的镜头。实际上,汉匈战争初期,汉军战马吃的精饲料可都是粟米,因为这样才能保证马匹体力充沛。那么,战马的肚皮有多大呢?《汉书?赵充国传》说得明白:“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盐铁论》也提到“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1 匹战马就要吃掉至少6 人的口粮,而汉武帝初期,国家已拥有官马40 万匹以上,其粟米消耗量之巨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汗血宝马的优良牧草——苜蓿后才有所缓解。此外,粟米在军中长盛不衰还得益于其良好的存储性。考古人员在发掘隋代含嘉仓遗址时发现,其中1 处粮窖中竟保存有已经炭化的谷子(粟)50 万斤,这应当是尚未来得及消耗的余粮。而据唐代文献记载,积粟可藏9 年,稻米只能藏5 年。粟米的保质期几乎是稻米的2 倍,实际上粟米贮藏时间可能更长。据《旧唐书?马周列传》记载,直到隋灭亡20 年后的唐贞观11 年,前者留下的长安府库仍未用尽。粟米的这一优点在军事上意义重大,毕竟古代运输条件落后,边远地区驻军难免遭遇长期无法补给的情况。
38楼58楼120楼122楼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称,他最近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纯种汉族人已不存在,“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总人口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现在住在哪里?现在的汉族人,除了拥有血统外,还有什么“根基”?最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北京人头骨汉族: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告诉记者。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历史上北戎南蛮东夷西羌,最后这些都消失了,或者被我们消灭,或者被我们吸收,最后汇聚成今天的汉人,所以我觉得汉人就没什么“血统纯正”问题,老祖宗的兼收并蓄和我们的悠久历史已经注定了“汉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的成果
38楼58楼120楼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1]。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1]。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汉族与东夷集团的族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经过激烈的分化、互动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后,也一举冲破了原始社会的网络,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形成为商民族[1]。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1]。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而百越集团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虽在三国魏晋以后发展演变为俚人、僚人,但经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于汉族之中,这个问题已涉及到汉族的发展问题,但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团是汉族的又一支源[1]。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1]。汉民族的形成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国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国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1]。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1]。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1]。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1]。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1]。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1]。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1]。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1]。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1]。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1]。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黄帝之后,因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西方,因长期与西方犬戎作战,常被东方六国视为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夏侯国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1]。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1]。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1]。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1]。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1]。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1]。
38楼58楼120楼121楼 我说了,是华夏起源于青海甘肃陕西一带的高原,汉人、中国人比华夏这个概念要晚很多
38楼58楼120楼 DNA检测瓦解汉族血统观念 中国不存在纯种汉人中国网 .cn
发表评论&&“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化石真品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称,他最近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纯种汉族人已不存在,“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总人口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现在住在哪里?现在的汉族人,除了拥有血统外,还有什么“根基”?最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北京人头骨汉族: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告诉记者。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38楼58楼120楼一般意义上的汉人或汉族指生活在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人,也就是狭义上的汉人。后来历史变迁中不断民族融合,形成了广义上的汉人,或称中华人,中国人,那是后人的定义。就像现在的藏人、蒙人可称为中国人,但肯定不是汉人。你不能说青海来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最后和汉人融合了,就说汉人来源于青海,汉族的主体或说起源是中原地区黄河流域是不争的事实。
38楼58楼 炎黄族起源于哪里你真得好好看看历史书了,呵呵,河南,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兵就是草头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落乱央央。中国有句名言,“宁为太平犬,勿做乱世人 ”
117楼汉朝时其实是没人自称自己是汉人的,那时还是延续先秦,以诸侯国国民自称,有楚人,秦人,齐人等,比如“燕人张翼德”这种,“汉”在汉朝是专门指代中央政府的,汉人最早是汉代周边胡人对中原人的称呼,到了五胡乱华时期,胡人大量进入中原,“汉人”,“汉子”,这种称呼是当时胡人统治者对中原人的一种蔑称,但后来北魏推行汉化政策,久而久之,胡汉区别越来越小,大家都接受了汉人的称呼,而到了唐代,唐人非常崇拜汉朝,常常以汉自比,汉人这种称呼就从上到下都被认可了。
你真的不适合谈历史!你还好意思建议别人多看书少看连续剧。。。。汉族的确切记载是在汉朝出现的吗?汉朝时期,汉朝人自称自己是汉人----这个“汉”是国号的意思,意思是说“我是个'汉朝'人”。那时候的汉朝人在说到关于“族群”的概念时称自己为“华夏”,你要想在“华夏”的后面加一个“族”字也是可以的,因为无论是“汉人”还是“华夏”都是要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称谓。不过,古代中国人说到“族”的时候-----指的是“宗族”“家族”,不是“民族”!另外再提醒你一下,早期“华夏”族的先民真有一部分是从西北进入中原的,这个“西北”是否涵盖今天的“青海”我不清楚(这要留给专家去考证)。再说一个具体一点的人---大禹(这位三皇五帝之一的人物),无论中国古籍还是民间传说都把大禹的出生地(也可以说“籍贯”)指向中国的“西北”------大禹出西羌!26楼的,你不是汉族吧?你什么民族啊?
在巨大的灾荒的时候,老百姓易子而食。。。。
历史书上 军队吃人肉的事情很多。。。
其实确有其事,在中国人吃人这种事情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绝迹的。直到现在任然还有人好吃紫车河,跟幼婴尸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幸好活在现代,如果投身古代,碰上饥荒年不注意点估计就要被人吃了。
西方历史你了解多少?很多都是后人写的我们用笔和纸的时候人家还用羊皮也就打开西方近代史那才是野蛮,把别人一个民族屠尽,这事我们古人只要汉人掌权就找不做了知道不战屈人之兵了!他们竟然在近代还干这事谁野蛮谁文明?还提西方怎么怎么样?
李世民是个明君可是他杀了玄武门事变怎么来的!人在特殊情况下那有什么原则可讲人家士兵出征很多人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于情于理破个禁令好好吃一顿怀念记住一下家乡的好,我也知道李世民爱兵如子很善待士兵的开明之君!
秦朝就是从甘肃起家的, 楼主可能的意思从秦汉算起
之前的春秋战国谁称过自己汉族
只是少数民族, 狄
要否定也是否定整个人类,要么就不否定,好好活下去。
101楼养狗的地方,就等养肥了宰了冬天吃狗肉。
57楼59楼80楼81楼100楼 谁说不是来。。。沙场秋点兵。。。不都是等秋收之后才打仗的么。。。楼主估计连古时的兵役制度都没搞明白。。。农时耕种,战时征战。。。当兵的又不是闲人。。。吃人我估计和原始部落吃人一样。。。要么象征征服感要么就是吃掉敌人的灵魂之类。。。再要么就是被困的军队无军粮兴许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楼主扯得一样
网易为了达到抹黑中国人及其祖先的目的,真是不遗余力!
57楼59楼80楼81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粮草是人,那还运什么粮草,打到哪吃到哪就可以了。官渡之战曹操烧了袁绍的粮仓,何谓粮仓。再说战国时期打了几百年,就算没死完也吃完了。那还有楼主来放屁啊。
飞机失事在没有办法得到救助的情况下是可以食用遇难者尸体的。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军营等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