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各县区中国人口2015超过一百万的

第三方登录
高要撤市设区: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大肇庆”框架形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20日上午,肇庆市高要区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在高要区府大院举行。肇庆市高要区的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肇庆市“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城市框架已构建形成,为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奠定了更加坚定的基础。 省民政厅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挂牌仪式并宣读了《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批复的通知》。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高要区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 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萍华,市委副书记、市长赖泽华,市政协主席张成文,市委常委、肇庆军分区司令员贾拾生,高要区委书记施东红,区长江启宁,区政协主席李木财,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定康,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庞德强,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孙浪等共同为高要区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区国防动员委员会衔牌揭幕(如图)。肇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勋主持仪式。肇庆市领导刘正南、李天、梁育天出席活动。 实施撤市设区后,高要大部分原属于广东省主体功能布局中的重点开发区域将改设为肇庆市辖区,这不仅有利于高要主体功能定位落实,加快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更有利于拓展肇庆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枢纽门户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为肇庆建设枢纽门户城市,打造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区域交通综合枢纽、珠江—西江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基地、东西部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台,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实现肇庆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融合中错位发展 摊开肇庆市的地图,中心城区端州面积狭小,再加上高度密集的建筑和人口,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以行政区划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更加制约肇庆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资源共享、产业集约发展。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资源分散、区域分割,城区难以形成更高的行政效能、更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更具效率的发展速度。 而一江之隔的高要幅员辽阔。长期以来,端州和高要由于行政区划分和经济制度上的一些原因,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割离局面。高要作为肇庆中心片区的发展龙头,毗邻优势没有得到利用,产业对接并不顺利。 随着高要撤市设区,两岸区域一体化发展得到实现。肇庆市经济研究学者刘红星认为:“只需在分析本地区独有的竞争优势基础上,确定各区功能定位,明确产业调整方向,推进有取舍的产业调整,最终达到城市合理分工,产业布局一体化的目标,实现整体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目前来看,在两地一体化的过程中,端州区依然会以城市经济为主,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加快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实现服务业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转变,并不断提高服务业为一、二产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整体水平。而高要则需要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三大优势,突出工业的主导作用,重点实施一批对全市经济起关键作用和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两地还应当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运作。在构建城市一体化过程中,要重点围绕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战略定位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产权市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机制,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两岸无缝对接,走差别化融合式发展之路,在融合中错位发展。 新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枢纽门户城市建设提速 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是肇庆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定位,这意味着肇庆将从珠三角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对内联系的前沿,成为承东启西、贯通内外、广聚发展要素的枢纽门户,这在肇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面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关键是要增强肇庆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新型城市化将是提升肇庆城市承载力的发展关键,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重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端州、高要历来具有一体发展诉求。近年来,端州区出现了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端州区二产发展不足,对本地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旺。而高要凭借自身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大力吸引广佛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拥有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但面临的挑战是城区服务品质不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大量的外围开发仍以相对低端的乡镇型开发为主,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特别是环境制约和低品质的园区开发,限制了高要发展效益的提升。因此,两者融合将实现人口和产业互补,实现双赢。 其实,经过城市规划发展,高要城区与肇庆市中心城区早在几年前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融为一体。俯瞰城区范围西江河段,已建和在建的五座跨江大桥如同巨型翅膀般背负起两岸居民生活,引领着两地的经济腾飞。随着居民生产来往愈加密切,实际上已经进入同城化的发展阶段。 此外,肇庆近年来一直坚持“两区引领两化”的发展战略,肇庆新区作为肇庆新兴城市的引领,承担着主要压力。随着高要撤市设区纳入中心城区,肇庆城市化版图将实现“东扩南连”,扩大发展了肇庆城区的腹地和辐射范围,有效地提升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肇庆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也将提档加速。 提升西江沿岸城市架构,打造珠江西岸重点产业发展基地 去年,“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东深入推动珠三角转型升级,这些重大机遇赋予了肇庆更丰富的内涵和活力。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肇庆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上重点产业发展基地的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肇庆新型工业化进程由肇庆高新区引领,国家级的工业发展引擎以浩浩荡荡之势奋勇前进。而有着地方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总量规模稳居肇庆各县(市、区)之首、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五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肇庆全市的26.2%等诸多标注的高要,将在大肇庆框架下借力端州丰富的公共服务与更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极有可能成为撬开肇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另一根杠杆。 2009年,九三学社肇庆市委员会曾提交《关于撤县级四会、高要市建肇庆市属四会、高要区的建议》的提案,如今高要撤市设区,作为当时提案的执笔人,政协肇庆市委常委班荣鼎表示,高要撤市设区对肇庆的整体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 班荣鼎忆起提案产生的背景,当时正值《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出台,其中提到“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和“深化改革先行区”,赋予了肇庆探索与改革的强大推动力。《规划纲要》当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还提出“以珠海市为核心,以佛山、江门、中山、肇庆市为节点的珠江口西岸地区,要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优化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这些内容为肇庆改革并调整行政区划提供了依据。 一江两岸,其中的“江”就是西江。“珠江—西江经济带”去年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要撤市设区今年获批,两者之间是否只是单纯的巧合呢? 从地图上来看,肇庆这座以西江为母亲河的城市,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并沿西江而上与大西南无缝对接。不论从区位还是历史文化渊源上,肇庆都可谓珠江西江经济带中的一颗闪亮明珠。“一江两岸”一体化协调发展让肇庆城市内部格局实现重组,提升西江沿岸城市架构,借此契机,肇庆可以打造珠江西岸重点产业发展基地,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要引擎。 “高要撤市设区后,与端州、鼎湖构成大肇庆市区,对推进该区域城市化进程,扩大区域建设发展的空间,打造‘西江经济走廊’,具有重要意义。”班荣鼎说。肇庆市委书记徐萍华: 高要撤市设区,是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省委省政府支持、事关肇庆发展大局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主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致力推进的重大举措,开启了高要以区为治、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搭建了“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城市的大框架。我们要以高要撤市设区为契机,充分释放和发掘改革红利,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要素资源,坚持产城互动、“两化”并进,加快建设“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城市。 高要设区是历史的选择、发展的要求。高要设区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高要设区必将拓展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空间和腹地,加快形成广佛肇城市经济圈。有利于打破原有城市管理体制障碍,破解“同城不同建”、“同城不同管”、“同城不同享”的困局,促进城市扩容提质,提升中心城区经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为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注入活力、提供支撑。 高要设区必将全面释放发展活力。要强化城市规划引领,把高要区全域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范围,推动中心城区融合集约发展。要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两岸互联互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重心向南延伸,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建设美丽宜居城市。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力支持和服务高要发展。 高要设区务求为群众带来福祉。要持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推进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公共交通一体化;加大供电保障力度,按照中心城区配置,今年全面解决农村电网报装受限问题;建设和改造农村道路,完善农村文化、水利等设施;加强村(社区)管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入学、就业、安居等热点难点问题,让高要人民享用城市的设施、过上市民的生活。 肇庆新名片 高要撤市设区之后,肇庆市管辖端州、鼎湖、高要3个市辖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县,设立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代管四会市。市辖区总面积由664平方公里增加到2735平方公里,是现有城区面积的4.1倍;常住人口达143万人,占全市35.6%;经济总量占全市45.3%;城市化率57.9%,城市首位度提升到35.8%。 高要区的成立,改变了肇庆市区“一江两岸”规划建设分属不同事权范围的格局,实现“一江两岸”统一规划建设和一体化协调发展,有效推动肇庆中心城市扩容提质升级发展,为现有城区功能的再优化和城市新区的拓展提供广阔空间,极大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肇庆的城市发展承载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当前,肇庆市正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将对端州、高要进行重点规划,按照提升区域整体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营造宜居城乡生态环境的要求,明确“一江两岸”空间格局,科学进行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布局规划,促进端州、鼎湖、高要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新时期,作为珠三角九市之一的肇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正以“两区引领两化”为战略路径,强化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地位,以肇庆国家级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四大发展平台为主阵地,全力打造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 高要区委书记施东红: 撤市设区有利于高要在交通、城建、经济、文化和行政与肇庆中心城区实现无缝对接、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同城化,形成更紧密的都市经济圈;有利于充分借助肇庆中心城市优势,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提高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区域竞争力,推进新一轮发展;有利于产业布局的调整,更好接受肇庆中心城区的功能辐射,梯度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接下来,高要将以撤市设区为契机,坚持“产城互动、两化并进”战略,高标准完善总体规划,主动融入肇庆市区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的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和城市集约升级发展,进一步释放撤市设区的发展“红利”。 撰文:谢辉 吴问胜 何以根 陈卓荣 杨龙 图片:苏科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2015年全国31个省市区高校招生政策汇总_考试频道_新浪网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招政策汇总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招政策汇总
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提出高校招生"26个不得"禁令,划定红线、严肃纪律。
2015年北京市实行考后知分报志愿,志愿填报时间确定为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且本科一、二、三批次志愿填报采取大平行方式。同时,今年大幅缩减和调整了高考加分项,体育特长生、市级三好生等7类加分项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适用范围调整为仅适用于市属高校。
2015年度上海市市属普通高校安排在沪招生规模约4.55万人,本科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15日至5月20日。本科以“3+1”的总分确定录取分数线,按考生志愿和“3+1”总分排序后向学校投档。高职(专科)以“3”的总分确定录取分数线,按考生志愿和“3”总分排序后向学校投档。
高校在津招生录取顺序依次为:提前本科批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批次,天津市“农村专项计划”批次,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员批次,本科一批(含A类高校和B类高校)、本科二批A阶段、本科二批B阶段、本科三批A1阶段、本科三批A2阶段、本科三批B阶段、高职(专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批次的顺序进行录取。
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采取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相结合的方式,需在6月26日进行网上填报。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
河北省全国统考试卷和对口招生的语文、数学、英语试卷以及教育理论科目继续实施网上评卷。志愿填报全部以远程网方式进行。录取工作分段分批次进行,第一段为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本一特殊类型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二特殊类型批、本科二批;第二段为本三特殊类型批、本科三批;第三段为专科提前批、专科批。
我省今年高校招生继续执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考试方案。考试实行“3+X”科目设置。“3”指语文、数学(分文、理科)、外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辽宁高考所有科目均采用全国统一试卷,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在6月下旬进行,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专科的“征集志愿”阶段取消批次服从志愿,往届毕业生也可报军校。
考试科目设置为“3+综合”,全部实行网上阅卷。今年,吉林省继续实行知分、知线、知位后,组织考生分两次填报高考志愿,普通高校共设8个录取批次。高考录取时间从7月上旬开始,8月20日之前结束。
2015年我省继续自行组织高考命题工作,江苏省普通高考仍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 2015年我省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在每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
今年,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合格考生以及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合格考生需要进行网上填报,时间为6月26日至27日,不再需要现场确认。高考加分政策出现较大调整,取消了所有鼓励性加分项目,部分项目的分值下调。
自主招生(含高校专项计划)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设1个院校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分别设A、B、C、D四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2015年福建省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高考录取工作于7月上旬开始,福建省高考志愿采用网上填报的方式,考生须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完成填报,填报时间另行通知。
从2015年起,江西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统一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全国卷,不再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自行命题。技术科目仍由江西省自行命题。
2015年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并在普通文史和理工类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高职)批全部实行平行志愿和分批次征集志愿。艺术、体育等有术科成绩要求的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艺术类提前批取得两个以上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可以填报两个顺序志愿。
河南今年将增加一线监考人员数量。为进一步防范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将要求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得自带文具,考试所需文具由考区负责统一解决。
招生院校分六个批次进行录取: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和提前批高职高专、第四批高职高专。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计划录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为本科批次线下10分。
我省全国统考时间为6月7日至8日,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实行文理科分卷考试,外语听力成绩(满分30分)计入外语总分;高考志愿按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另设“单科优秀考生”志愿和“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志愿。
文科、理科一批、二批实行平行志愿,各设置第一、第二两个院校志愿组。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院校(专业)录取实行传统志愿模式录取。提前批的本、专科院校、三批专科院校、“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等暂不实行平行志愿。
实行“3+3”的高考科目设置,全国统考定于6月7日至9日进行,全国统考的各学科答卷的评阅实行网上评卷的方式。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艺术类“单考”学校和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其它学校及需面试的专科提前批学校,实行梯度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本科提前批设6个有先后顺序的学校志愿
四川高考试题除非通用外语语种科目和汉语文外,均由四川自主命制,考后填报志愿,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
贵州高招政策整体变化不,高考时间依然为6月7日开始,考试科目与往年相同,但部分加分项目和分值有所调整。
今年高考时间和科目与往年相同,数学、英语采用自主命题,专为贫困区县考生设立了“单设本科批次”,6月25日起全省填报高考志愿。
今年,甘肃高考时间、科目的安排与往年基本相同,志愿填报全程采用网上填报。但高考加分政策改动较大,取消了奥赛等9个加分项目,过渡期内的加分项目加分分值降为5分。同时,地方性照顾加分项目仅适用于甘肃省地方省属院校,不再包括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
4月14日,青海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印发《青海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对2015年青海高考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填报志愿、高考录取、高考加分等做了详细说明。
4月14日,内蒙古高校招生委员会印发《内蒙古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规定高校和省级招办应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2015年,宁夏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采取“3+小综合”科目设置方案,高考志愿共设置五个批次,公布分数后在网上分时填报志愿。
今年,广西高考采用“3+小综合”的科目设置,6月7日高考开始,高考志愿填报6月17日开始,网上填报。同时,高考加分项目有所减少。
对两代以上(含两代)聚居在藏的少数民族考生(含区外进藏工作的藏族干部、职工子女)实行单独划线。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含师范类)毕业后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自治区2015年高考继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高考统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地方和学校考试(考查)",即:2015年高考统考成绩仍然作为划定各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和录取时投档的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地方和学校考试(考查)成绩在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为参考。
专题内重要新闻
加载中,请稍候...
具有多年经验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根据你的成绩、排名及报考倾向一对一制定一份最具实用性的报考方案...
海选院校,生成一份个性化《高考志愿填报知道报告》,分析所有高校和专业录取可能性...
通过测查个人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特点,推荐相匹配的二十个专业,附有详细介绍及开设院校...省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7月)前言长期以来,灾害与贫困是陕西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历来是陕西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陕南地区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又处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灾害与贫困问题更为突出,防灾减贫任务尤为艰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陕南灾害与贫困问题,加快陕南地区发展,推动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2011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中高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的240万山区群众搬迁转移到安全、宜居、宜业的浅丘或川道地带。工程实施四年多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陕南移民搬迁规划时间即将过半,回顾和介绍工程从决策到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付出的艰辛努力和陕南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有助于增进公众对陕南移民搬迁的全面了解,以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推动工程实施,促进陕南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小康社会建设。一、决策背景自然灾害多、贫困程度深、生态责任重、发展差距大,是陕南地区的最大实际。摆脱灾害侵袭、加快脱贫致富、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陕南人民的强烈愿望。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正是顺应人民发展意愿和时代要求,破解陕南发展困境的重大决策。应对自然灾害是这一决策的直接动因。陕南地区山大沟深,地质环境脆弱,以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占陕南地区总面积的50%以上。历史上灾害频发,毁灭性危害严重,防范难度大,治理成本高,长期陷于“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仅在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里,陕南地区因灾死亡或失踪59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亿元。月,陕南三市同期内多点暴发特大洪涝和地质灾害,再次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最重的安康市,182人遇难或失踪,7名基层干部在救灾过程中英勇牺牲。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在多次深入重灾区指导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人民群众家园被毁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面对陕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极难困境,认真倾听基层干部群众避灾安居的强烈呼声,深入剖析原址重建、反复受灾的根本原因,深刻认识到只有顺应自然规律、远离灾害源头,才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治本之策,才能走出“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的共识和决心。推动扶贫攻坚是这一决策的主要考量。贫困是陕南地区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且与自然灾害相伴而生、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经过多年扶贫开发,陕南地区贫困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三农”问题远未根本解决,减贫任务依然艰巨,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2011年底,陕南三市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11.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1%;所辖28个县(区)中27个处于秦巴山区连片特殊困难区,其中24个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县。通过2014年的贫困识别,陕南三市还有贫困人口303.5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67%。其中,因灾致贫和因生存条件差致贫的人口为288万人,占陕南三市贫困人口的95%。这些群众基本上散居在偏远深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而建设和维护成本极高,基本公共服务难以有效覆盖,长期以来发展受限,增收困难,生活艰苦,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十分突出,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对这些群众实施整体搬迁,彻底改善他们的生存生活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突破环境制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解决环保难题是这一决策的长远谋划。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陕南大量人口长期依山而居、靠山吃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资源承载与生态修复能力下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而陕南又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生态保护功能区。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水质洁净安全已成为法定责任,陕南地区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养护山水、治理生态的任务。把散居在中高山地的众多群众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将极大地减少对山林的开发破坏,从源头上解决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促使陕南通过优化人口布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发展阶段的综合财力和群众意愿是这一决策的先决条件。下川道进城镇,通过搬迁脱困脱贫是山区广大群众的世代梦想,但直到今天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减灾扶贫的投入不断增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越来越大,为陕南移民搬迁提供了有力的宏观政策保障。“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0123.48亿元,财政收入达1801.11亿元,可以投入更多力量促进陕南地区开发建设。同时,陕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实施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具备了必要的经济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绝大多数群众产生了走出偏远深山、进入城镇川道的强烈愿望,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新生代农民群体常年在城镇务工创业生活,耳濡目染现代城市文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存理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认识水平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他们渴望在城镇拥有自己的立身创业之地,期望把父母儿女接出大山、共享城市文明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新阶段的财力积累和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为陕南移民搬迁奠定了可行可为的坚实基础。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是这一决策的基本要求。陕南山区有240多万群众分散居住在偏远深山,由于居住分散且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匮乏,产业支撑脆弱,这种传统的分散居住和与之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从根本上改变,不仅难以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难以实现特色产业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更难以与陕西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只有引导和动员山区群众易地搬迁、适度规模集中居住,实现人口布局的调整与聚集,才能促进资源与产业的集约,有利于完善服务功能、有效改善民生,使有限的公共投入惠及更多群众、发挥最大效益,进而促进和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对陕南区情实际、发展基础的把握,特别是对陕南防灾减贫工作的重新审视,对政府财力、群众承受能力的理性分析,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听取意见,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按照移民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位一体”,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方式实施陕南移民搬迁。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敬畏自然、主动避灾的科学抉择,是高度重视民生,破解自然灾难之殇与贫穷落后之困的治本之策,是立足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局、促进陕西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二、总体目标与政策保障结合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减灾扶贫实际情况,陕西省制定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年)》,明确了陕南移民搬迁的总体目标、范围对象、安置政策和保障措施。陕南三市分别出台了移民搬迁实施规划及安置点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并在具体实施中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不断完善,确保了移民搬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总体目标。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要求,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搬迁移民60万户240万人。具体实施分为两个阶段:年,重点实施避灾搬迁移民、贫困山区移民和生态移民安置38万户140万人;年,实施移民搬迁安置22万户100万人。规划期内,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逐步建立和完善层次结构合理、布局有序的城乡结构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把搬迁安置区建成现代化的新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移民群众有安全、经济、实用的住房,享受便利、均等的公共服务,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住房保障。住房是移民群众的首要需求,也是政策保障的重点。一是明确住房标准。依据搬迁户家庭人口和实际需求,确定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住房标准,分别提供60、80、100平方米三种住房类型,由移民群众自主选择。确有困难可适当扩大住房面积,其中集中安置最大不超过125平方米,分散安置最大不超过140平方米。超标准超面积部分的费用全部由搬迁群众自行负担。二是拓宽住房来源。施行集中新建、原址重建、分散自建、城镇购房、安排保障性住房等多种方式,优先保障移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三是提供住房补助。政府对集中安置户每户补助4.5万元、分散安置户每户补助3万元,特困户和危困户每户增加补助1万元、四层以上楼房化安置户每户增加补助5000元。对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免费提供住房或纳入公益性敬老院供养。四是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搬迁群众,在确保一户一宅的前提下,及时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让群众安心、放心。用地保障。陕南地区立地条件差,建设用地尤为稀缺。明确搬迁安置用地的政策界限,对于顺利推进移民搬迁十分重要。一是充分运用中央支持政策。中央对解决陕南移民搬迁用地问题高度重视,支持开展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土地综合利用试点。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支持陕西省陕南地区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有关政策措施》(国土资函〔号),从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控、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编制实施生态搬迁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六个方面对陕南移民搬迁用地予以支持。陕西省按照中央政策要求,合理安排移民安置建设用地规模,切实保障移民搬迁安置用地需求。二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本着经济实用原则,坚持集中安置为主,提高土地利用率。每个集中安置点规模要达到30户以上;集中安置用地户均控制在0.2亩以内,分散安置每户用地控制在0.25亩以内,从源头上确保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三是注重占补平衡。移民搬迁规划期内,以安置点和搬迁点为主,安排土地整理项目125个。严格实施“一户一宅、占新腾旧”,稳步推进旧宅基地腾退置换和复垦。同时推行绿色产业土地利用、生态旅游土地利用、循环工业土地利用模式,力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四年来,已安排陕南三市移民搬迁安置用地专项指标1.2万亩,通过国土部土地支持政策解决4.5万亩。资金保障。强化资金保障是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的关键。为最大限度减轻基层和群众负担、防止出现因搬迁致贫问题,陕西省建立了省级主导、市县配套、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据统计测算共需投入资金1400亿元,需整合中央相关专项资金517亿元,省级预算安排、整合省级专项资金285亿元,市县配套131亿元,搬迁户自筹及投工投劳467亿元。省政府成立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按照“封闭运作、快速周转、保本微利”的运作模式,计划10年筹措60亿元用于陕南移民搬迁项目启动和资金周转。国家财政部确定从2013年起,三年内补助专项资金4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建设。所筹资金重点用于移民安置住房补助、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各县(区)设立移民搬迁资金专户,中、省财政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拨付到县区专户。建立移民搬迁资金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察,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四年多来,已筹措并投入陕南移民搬迁各类资金507.14亿元,其中,建房资金424.64亿元(中省市财政预算及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210.52亿元,群众自筹214.12亿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搬迁群众创业就业扶持资金82.5亿元。中央财政已拨付25亿元,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累计提供周转资金54.6亿元。权益保障。陕西省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法保障移民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明确提出并严格落实“三个不变”、“三个鼓励”。即: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态不变,原集体经济成员应有权益不变,原承包耕地、林地承包经营的关系不变;在群众自主自愿的前提下,鼓励搬迁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和林地经营权,鼓励进入城镇安置的搬迁户退出原集体经济组织,鼓励迁出群众将承包土地、林地交由集体经济组织托管或代为经营。实行户籍迁移自主和居住证制度,保障移民搬迁户子女就学、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的有效落实。组织保障。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最为根本。陕西省建立了省级领导、市级协调、县级实施、部门指导的运行体制,省政府及陕南三市分别成立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移民搬迁工作。先后出台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补助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陕南移民搬迁安置住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同步建立了移民搬迁规划编审、任务分解与考核、住房项目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产业扶持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强化省级统筹,协调各方行动,经常深入一线,逐县点评指导,现场破解难题;省人大、省政协多次组织视察调研,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推进陕南移民搬迁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三、政策实施与实践探索政策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执行。陕西省高度重视陕南移民搬迁政策落实,省委、省政府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陕南三市立足各自实际,严格兑现政策,认真探索总结,狠抓工作推进。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陕南移民搬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成功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实现了由艰难起步到交替攻坚再到全面推进的新发展,步入了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的新阶段。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精准确定搬迁对象是移民搬迁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搬迁成效、决定搬迁成败的关键一环。一是限定“五种类型”。突出抓好地质灾害移民搬迁、洪涝灾害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和工程移民搬迁。“五种类型”之外的,不纳入移民搬迁安置政策。二是坚持“三个优先”。把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户、居住在危险地段的贫困户以及特困户作为优先搬迁安置对象,确保有限的资源优先集中用于最需要的群众,确保在2016年前“三优先”户全面安置到位。目前,已搬迁安置“三优先”户12.4万户38.8万人,占应搬迁总户数的47.6%。三是精细摸底,严格审定。对纳入搬迁范围的农户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搬迁意愿和安置意向,把规划期内的搬迁任务一一对应到户到人。严格按照搬迁户申请、村民评议、镇村初审、相关部门审定、县区政府批准的认定程序,坚持村、镇、县区三级公示制度,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公开接受监督,确保搬迁政策实施公平公正。有序推动搬迁安置。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愿,搬迁时间、安置地点、安置方式及房屋面积等均由群众自主选择。突出避灾、安全,统筹安排移民搬迁安置布局,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逐户签订搬迁协议,按轻重缓急有序推进。一是突出集中安置为主。本着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效益、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原则,坚持把集中安置率以市为单位逐步提高到90%以上,城镇安置率逐步提高到60%以上。在县城、集镇和工业园区附近采取社区化集中安置;对各类安置社区严格限定宅基地面积标准。二是合理选址布点。统筹考虑立地条件、资源承载和发展潜力,坚决避开自然灾害隐患点和生态保护区,坚持靠城、靠镇、靠园区,把浅山川道、公路沿线、城镇周边等发展条件好的地方,作为规划集中安置点的优先选择,并合理确定安置规模。对本地不具备安置条件的,鼓励实行跨行政区域搬迁安置。三是强化建房项目管理。搬迁安置房项目建设实行政府负责制,单元式安置项目坚持统规统建,实行“一个安置社区、一个项目主体、一个项目法人”的管理模式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终身制”,从严控制成本,保证建设质量。截至2014年底,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已完成投资456.7亿元,完成移民搬迁26万户88万人;累计建设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2027个,其中30-100户小型安置点1276个,100-500户中型安置点589个,500户以上的大型安置点162个;建成集中安置房24.51万套2480.1万平方米,安置24.31097万户86.5719万人,已搬迁入住20.6352万户73.1372万人,集中安置率达88.63%,城镇安置率达70.23%。强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作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的重要保障,与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一体建设。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要求,依据集中安置点规模确定配套建设标准、内容和时限,主要由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其职责和行业政策规定配合建设对应的项目。30-100户的小型安置点,配套生产生活基本所需的水、电、路、视、讯、网等设施,安置点建成即配套建设到位;100-500户的中型安置点,增加更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相关服务功能,安置点建成后两年内配套建设到位;500户以上的大型安置点,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并配套医疗、教育、文化、卫生、超市、公墓、消防、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安置点建成后三年内配套建设到位。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与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优先配套,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四年多来,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省市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75.6亿元,全部或基本建成2027个移民安置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惠及搬迁群众86万余人。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收。培育增收产业、引导就业创业是移民搬迁的根本保障。陕西省实施集约土地发展产业、集中培训促进就业、集成政策鼓励创业三管齐下,构筑“稳得住、能致富”的产业支撑。一是增收规划到安置点。坚持搬迁安置与增收规划同步编制,优先选择靠近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城镇近郊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为搬迁群众就地就近进入园区或城镇就业创造条件。四年多来,已有14.7636万名搬迁群众就地就近进入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就业,有16.2665万名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发展二、三产业,有9296名搬迁群众通过城镇公益岗位落实就业。二是扶持措施配套到户。坚持实行“一点一策、一户一法”,逐个安置点规划配套产业,逐户落实创业就业方案,引导和扶持搬迁群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形成了“山下建社区、山上建园区、农民变工人”等多种增收致富的发展模式。三是技能培训到人。全面整合培训项目和资源,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力度,做到搬迁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搬迁贫困大学生资助、搬迁家庭新增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搬迁家庭实用致富技术培训、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培训、搬迁家庭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再就业培训“六个全覆盖”,实现每户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致富技能、至少有一项致富产业,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创新方式跟进服务管理。随着陕南移民搬迁的深入推进,由此形成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成为一项新的课题。陕南三市认真研究人口集中居住后的新需求,结合镇、村综合改革的推进,针对集中安置点不同情况,分别设立新型社区、融合型社区和挂靠型安置点,积极探索加强服务管理的新举措。在具备规模、符合条件的社区成立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落实办公场所、服务人员和工作经费,初步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对规模较小的社区,支持建立红白理事会、文化自乐班等,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自我服务;对跨区域搬迁安置群众,探索形成了“搬出地管理林和地、迁入地管理房和人”的机制;同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市场主体服务社区群众,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协调发展,有效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四、初步成效与深远影响经过四年多艰苦不懈的努力,陕南移民搬迁在减灾扶贫、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保护生态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变革、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三个陕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减灾安居。移民搬迁避开山梁陡坡、险滩沟壑,选择安全地带建设安置点,对“隔山为邻、十里同村”的偏远山区群众进行集中安置,使群众彻底远离了“灾害源”。搬迁前的土墙房、石墙房、木头房变成砖混结构的楼房,抗灾能力大幅提升。与2010年相比,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分别下降80%和70%,移民搬迁新址近四年没有一户因灾受损,打破了陕南山区长期以来“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使搬迁群众彻底告别了地质洪涝灾害威胁,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财产价值得到突破性提升。做到了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把贫困户、特困户搬迁作为重点,优先实施搬迁。四年已累计搬迁贫困户13万户41万人,安置特困户2.6万户6.7万人。通过移民搬迁,使广大贫困群众吃上了“挪穷窝、移穷业、断穷根”的“扶贫套餐”。通过“一点一策、一户一法”逐户规划致富产业,落实增收措施,配套社会保障,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农民下山进城入镇到社区,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思维眼界不断拓宽,创业就业途径更加宽泛,分工分业步伐加快,正在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市场主体转变。搬迁群众人均收入由2011年搬迁之前的4151元上升到元。四年来,陕南三市减少贫困人口41万人。通过陕南移民搬迁,在集约、节约投资的情况下,加快了脱贫步伐。改善了生态环境。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移民搬迁、人退林进,实现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扰,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改变了农村面源污染不易控制的局面,为天然林保护、山区生态功能恢复奠定了基础。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以来,实现宅基地腾退面积3.4万亩(其中:复垦2.1万亩,还林1.3万亩)。陕南年均治理水土流失240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26.7万亩,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7.8%,保护了陕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主体功能。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在二类以上,保障了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安全。推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移民搬迁把偏远地区群众搬迁到水、电、路、电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便捷的新型社区,生活方式极大转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搬迁群众享受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陕南移民搬迁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分类引导农民就地、就近有序进城入镇,走出了一条移民搬迁倒逼城镇化,加快山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行道路。目前,50%以上的集中安置点都进入了城镇规划区,共计有65万搬迁群众进城入镇,陕南三市的城镇化率由此提高6.99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经济发展。陕南移民搬迁,已直接为陕南发展注入投资507.14亿元,撬动相关投资580亿元,带动了建材、物流、劳务中介、餐饮服务、家居装修等产业发展;陕南移民搬迁使相当一部分群众走出农村、进城入镇,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催生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蓬勃兴起,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集中安置促进人口集聚,带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拉动社会消费大幅扩张,促进了陕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陕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产生了深远影响。陕南移民搬迁涉及搬迁对象占陕南总人口超过四分之一,在发展滞后的特困地区实施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世之罕见,过去短短四年多的实践已使近百万人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这一工程的决策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怀弱势群体、扶助贫困群众、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取向,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充分反映了各级干部的作风转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陕南移民搬迁推动广大农民向城镇居民、职业农民、产业工人以及创业主体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园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加快传统农村向基础设施完备、基本服务配套、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农村社区转变,探索形成了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已经成为陕南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总抓手”。陕南移民搬迁带来人口布局、产业结构等诸多调整变化,引发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与发展方式和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正在有力促进陕南地区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结束语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四年多的发展历程,陕西全省特别是陕南地区的干部群众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赢得了中央肯定、社会认同、群众拥护,极大地增强了陕西省深入推进陕南移民搬迁的信心和决心。陕南移民搬迁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这项工程正在推进当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规范完善和提高,尤其是在“搬得出”的基础上实现“稳得住、能致富”,使陕南地区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十年搬迁,百年大计。陕南移民搬迁任重道远,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陕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继续把陕南移民搬迁作为陕南地区循环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引领性工程,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紧密结合陕南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城乡一体化为路径,以后续产业培育为基础,统筹推进搬迁安置、就业创业、基础配套、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快提升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决兑现向全省特别是陕南人民的庄严承诺。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中央的重视和支持,有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参与,有陕西各级各部门和陕南地区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陕南移民搬迁必将顺利推进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口201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