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提出文学语言的高标准是什么尔雅东方文学史作业

2014尔雅通识课中国古典小说鉴赏四大名著题库完整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4尔雅通识课中国古典小说鉴赏四大名著题库完整版
21尔​雅​通​识​课​中​国​古​典​小​说​鉴​赏​四​大​名​著​题​库​完​整​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最新尔雅东方文学史考试答案2014年11月
下载积分:949
内容提示:最新尔雅东方文学史考试答案2014年11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34|
上传日期: 19:57: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最新尔雅东方文学史考试答案2014年11月
官方公共微信“鲁迅新文化传统?当代文艺理论”研讨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鲁迅博物馆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北京市文联研究部    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时间:5月6日  上午:8:30――12:00  下午:2:00――6:00  地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101报告厅    发言顺序  开幕式:5月6日(周二)上午  8:30―8:35朱水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持会议,宣布研讨会开始  8:35―8:40周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致词  鲁迅理论研讨会在厦大召开是我们荣幸,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衷心感谢,祝顺利。厦大有87年历史的重点大学,曾有林语堂、顾颉刚等来任教,发展很快。中国有特殊现象,好学者集中在北京,但常识不是这样,好大学应该不在首都,如美国的最好大学绝不会在华盛顿,德国也不在柏林,英国不在伦敦。今年是《狂人日记》发表90年,鲁迅是具体亲切的,令我们感觉迫切的话题,现在充满后现代等理论,让我们觉得离鲁迅远了。  8:40―8:45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致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非常高兴在美丽的厦门大学召开这样有意义的会议。来到这里,回想起民国时期的文化生态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地方。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是重温旧梦,是对当代的一种焦虑,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盼。在这里,我们会聆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在这个会议里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青年人对五四文化传统的理解。相信在这个研讨会里头我们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8:45―8:50索谦(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致词  今天我们来到厦门这个海滨城市,这里有美丽风光,我们在这里讨论不轻松的话题,探讨鲁迅等在现代与历史拐点上的智慧。鲁迅在1926年在厦大的日子写下著名文学篇章,从未放弃责任。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追寻鲁迅足迹,寻找于今天的有益经验,任何回顾历史的举措都是着眼于现实问题,现代市场经济推进文化全球化,多样性文化形态中让我们回想起五四学人如何对待传统。今天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应该回顾鲁迅和五四,包含着来之不易的智慧,大胆攫取,使用自我创造力。北京文联非常荣幸与厦大联合举办,感谢。预祝成功。    第一单元  (5月6日上午第一时段)    主持人: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8:50―9:05王富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鲁迅与当代社会》  今天这个会议的题目:“新文化传统?当代文艺”理论研讨会,我觉得取得很好。为什么这个题目现在重新得到关注,我觉得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有很大关系。我们回顾三十年想想,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往前推从1949年-1979年,这也是三十年。从1949年往前推到1919年,也是三十年。从1919年向前推到1889年,又是三十年。这120年的时间,我们又完成了什么?1889年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理想就是中体西用。这120年来我们完成了当时洋务派对中国社会的一个理想。中华民族经过这三十年的努力完成了120年前的知识分子没有完成的理想,但是我们没有完成的还很多。同时我们要思考,当前的这种社会形态是不是稳定的,不存在危机的状态?19世纪20世纪初知识分子所感受的对社会形态的危机感,在经济繁荣的掩盖下好像不存在了。但是假如我们是研究鲁迅、思考鲁迅的知识分子,我们就应该存在一种危机感。当前的盛世是如何得来的?这种繁荣到底从何而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与思想文化齐头并进?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背后实际上是依靠我们丰富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我们靠出卖我们的劳动力、出卖我们的环境得到经济的繁荣但是在这繁荣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危机。在毛泽东时代,我们是以弱对强,环境迫使我们要以拳头示人。现在我们中国是要以强大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与西方发达大国一起参加强权俱乐部。这里充满危机,这些危机也可能是以前德国、日本、意大利经历过的危机。这种危机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应该是非常强烈的。  在我们的文化上,到现在我们实现了什么?在中国我们看到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1889年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和思想。在这三十年我们消解了什么?表面上是消解了毛泽东时代的文化专制主义,实际上消解了的是鲁迅、新文化传统。五四以前康有为要把儒家写入宪法变成儒教,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重新出现了国学热,有人提出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儒家共和国,这便陷入一个文化怪圈。我们仍然在研究新文化,但是我们所说的新文化是要把儒家定位为儒教的这样一种把新的旧的掺和在一起的文化。这样的想法可能不一定对,只是我想问我们现在在哪里?似乎我们还在1889年,不在2008年。如果我们回到1889年,那是不是会重新回到五四运动、重新回到孙中山,继而重新回到毛泽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忧思。  9:05―9:20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五题议》  小问题:今天你在哪个角落里感觉到与鲁迅有关?很多文学史说法不准确,谈论新文化开端回到鲁迅,把鲁迅和五四捆在一起。其实我们看蔡元培、胡适之等文章,新文化开端是他们负责任,和鲁迅无关。五四时鲁没有像胡适等提出完整主张,那回到五四就不是回到鲁迅。只是后来鲁迅的成就把五四成就掩盖了,鲁迅话语被五四话语掩盖了,不能用科学民主概括,他讲个人自觉。个人在什么地方,从新文化纬度,我们恐怕还停留在科学民主的纬度。我们应把鲁迅和五四做暂时剥离,问题会更清楚。前段有个争论,《胡适还是鲁迅》,胡适追求民主价值建构,鲁迅是破坏性的力量,所以我们现在不要鲁迅要胡适。这个观念怎么来的,个人和五四如何对立起来的,是对鲁迅理解不多。鲁迅批评过兽性爱国主义,因为没有个人的强大。强调个人,容易换算成别的东西。鲁迅经常两面说话,所以我们经常误会,好象他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混合,要还原鲁迅,要剥离五四,和民族剥离,剩下个人。王富仁讲的三个30年。我们很多东西在退化,很多文人的个性削落了。副刊的东西没有了,文章整齐,话题多,但无个人。现代文学和当代比,差别在现代作家虽然形式上不圆熟,但有个人存在,鲁迅,郁达夫,朱自清等,当代作家把全人格写进去的很少。这和政治权力的参与有关,中国看重公共话题,而这恰是鲁迅的问题。退化到个人后,内心是很完整的,心在何处?他和尼采等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要内部精神强大,改变国民,但心依托何处没有讲明。文化的根基在个人,个人根基在心,但心不知在何处?主义,革命,世界等,徘徊就在这里,不知道前途在何处的个人,鲁迅塑造的过客形象滋养了知识分子,但过客形象也是双刃剑,使之迷茫。周作人通过知识来认识人,借助人类学,性心理学来研究中国人,最后出路宣布自己是儒家,很奇怪。甘杨论。个人出路怎么会是儒家,这很成问题。把鲁迅和五四并行不悖,可以,今天,鲁迅的问题还没有完成,应该回到五四。变成过客,变成沙,中国的每一粒沙都认为自己是沙皇,个体思考太少了,被绑到大国梦中的人很多。底层写作,现代,后现代等理论问题要思考,但最后要面对个人。解决公共问题的资源很多,思考个人的很少,有的比如鲁迅。  9:20―9:35王乾坤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再论鲁迅的归属》  非常惭愧,我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一个鲁迅研究专家。在很久以前,我曾被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所吸引,后来乘兴而来乘兴而去离开了鲁迅。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没有研究过鲁迅。而是回到亚斯贝尔时代。但如果说我就此告别了鲁迅,这是不正确的。当我在研究古代著作时,不期而至的鲁迅会跳出来发表感想;而当我读鲁迅的时候,孔子孟子也会跳出来发言,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离开鲁迅,逃到祖训时代去,因为过去我没有机会,对于古时候灿烂的文化没有做深刻的研究,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古时候人们在洞穴里头生活,会把洞穴当作全世界。如果总拘囿在一个领域,我们会把相对的文化绝对化,视野就会变得狭窄。而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厦大建校85周年的时候,我来了,我写了篇文章叫《论鲁迅的归属》。今天我的题目叫《再论鲁迅的归属》,从新的角度研究鲁迅。  我们中国人喜欢给人做一个界定,如科学家、数学家、爱国主义者。但鲁迅拒绝这种界定,任何界定如启蒙主义、民主主义都是不科学的。界定为“启蒙主义”他启什么蒙,“民主主义”在他的著作里头也并不明显。  那么怎么认识鲁迅?如果我们站在一个百年情节中来认识鲁迅这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在这种情节中间我们不配谈鲁迅。我们要从一种新的角度。离开当下的处境,离开百年情节,退,退到很远的看不到这个地方的地方才能认识鲁迅。你站的地方地理位置或许不能改变,但是我们的精神可以超越,可以看得更远。也有很多人骂鲁迅,对于这些骂的人我们要耐心听完他们的意思,他们的逻辑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年轻人对世界公平、普适价值那么绝对,别人提个什么观点就立马指责“这是唯心主义”。看问题、做研究时不能持这么绝对的角度。  我今天是来学习的,我来这里听众多专家学者的思想,所以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我的发言就当作是抛砖引玉。  9:35―9:50徐坤北京作协一级作家  《鲁迅的忧郁》  我是作家,不幸成为各位精神批判的对象。王富仁30年为时间截段,郜元宝如何回归内心的问题,说作家都千篇一律,这个问题经不起追问。我以女性作家身份谈软话题。鲁迅的精神遗产中,爱情是重要一条。从鲁迅来厦大后的经历来说,爱情很伟大。不管是何种精神斗士,都可能受到爱情的影响。鲁迅将在黑暗中徘徊,如果没有许广平的话。我们为现代出版制度叫好,保持自由攥稿人身份,保持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厦大是鲁迅人生拐点,从1926年单身来此到后来去广州与许广平团圆,选择写作来养家,这些变化从厦门开始。厦大这里没有呐喊,只有伤逝和彷徨。有他和许对爱情的试探,尤其是《伤逝》中,对许的爱情想象想了一个遍。厦大如何挤走鲁迅?鲁迅在《两地书》中一味夸大厦大缺点,是三一八惨案后,鲁迅态度激烈,受到压迫,在厦大生活。未到目的地,风言风语多,与爱人小别离,鲁迅心情不好,一切有关厦门的坏话表现在两地书里。这里风光优美,对照两地书,其实出入很大。在这里鲁迅思考的主要是如何处置爱情,只写了《伤逝》,其他都为此书作注解。当时鲁迅已经46岁,他和许也不可能在北京居住,他善良,京城论敌多,逃离是权宜,但不是最终。爱情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条路》表达了三点:我和朱安没法了断;我比你大17岁;我没有钱,工作不稳定,要受苦。感谢许广平,是许带给他勇气,接到情信,鲁迅立刻交了辞呈。许广平是伟大的女性,在俄罗斯,她就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在今天,她就是杨振宁28岁的年轻妻子。他们和广州过渡,在上海安家10年,鲁迅有家居生活,心情明快,用自己的笔表达理想,满足生活必需。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发起过左翼作家联盟,最后病逝。厦大的经历,一说明爱情伟大,触到人内心柔软处,二说明自由撰稿人的制度很好。中国出版博物馆在上海兴建,有自由的撰稿身份,鲁迅才能脱离体制自由写作。因而我们要健全出版制度,保护发言权力,现代性启蒙任务才有接续的可能。这也是鲁迅留给我们的遗产。    9:50―10:00主持人点评、答疑  (1)问:请问王富仁老师,中国现在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叫板,主要是出于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这个叫板是确实必要的,如果没这些叫板,可能反而对我们不利,您认为呢?  王:今天我们的论题是研究鲁迅。有些东西他有两套价值观念,其中一个是对当前的价值意义,鲁迅的特殊意义是在平常生活中显现的。  我们看待事物时应该想,为什么这么做?它的需要是在一种什么精神基础之上产生的?你的问题如果要做一个具体的回答,这对于我来说有难度。我想表达的是在三十年中我们做了哪些事,没有做哪些事,还有最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那些重要的东西我们忽略掉了。这是我们研究鲁迅最重要的意义所在。研究过后在未来的三十年我们应该做什么选择,就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1919年我们的选择并非如此,当时我们选择民主,现在失了民主,当时我们选择自由,现在却失了自由,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的迷,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2)问:徐坤老师,您如何看待80后创作,和鲁迅是完全剥离,还是有联系?  徐:还是从个案来看,如张悦然。知识结构还是跟我们一样。  还是传统的价值观等。但韩寒、郭敬明等不同,比较叛逆。但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后,会有回归,会在鲁迅的精神中找到价值。    (3)问:郜老师,您一直在强调个人,萨特曾说他人即地狱,我觉得“个人”有时更是地狱。当你上下左右东西南北都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你是如何来收拾这份精神的狼藉的?  郜: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在我们日常中,个人的依附性是很显然的。这个依附性在不同的文化资源中有很多解释。鲁迅呼喊个人要变成觉醒的个人。鲁迅是个个性强烈的人,但是他又不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今天很多不谈个人的人反而会变成一个个人主义者。  《文化偏至论》中鲁迅说以前中国人不谈个人,所以一提到个人就很迷惘。你的问题也表现了一种困惑,个人是应该扩张的还是顺服的?周作人在《知堂回忆录》中说他晚年给鲁迅写过不少回忆录,“已经对得起大哥了”。以前强调人只有人的力量。周作人把《圣经》里头的话反而用之,认为“我们就如神”,当时他处于一种自我的扩张和膨胀状态,但晚年时他发现人就是人,人只有人的力量。我们很多学者以为人的奥秘已经发展完了,现在要发展大问题,社会问题、革命问题。80年代我们对人的问题还感兴趣,但是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对人的问题、宗教问题已经不感兴趣,而是对政治问题、国家问题等大问题比较关注。  (4)问:王乾坤老师,请问离开当下百年情结如何可能,鲁迅如何和苏格拉底等哲人、作家交流、融合?  王:西方哲学共同母题:讨论人的问题。徐坤谈的也是这个问题,《神曲》中思想者在女性带领下进入天堂。所有哲人都在讨论人的问题,解放台湾,四个现代化等,都在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10:00―10:30合影、茶歇    第二单元  (5月6日上午第二时段)    主持人:周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10:30―10:45黄鸣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互联网艺术中的艺术批判》  这次研讨会的论题之一是“文艺的自我批判意识如何可能”,因此我报的发言题目是“互联网艺术中的艺术批判”。我曾以此为题撰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今天就不重复,想讲的是一个相关问题,即“鲁迅与黑客”。这个问题应当从属于“数码时代的鲁迅”或“网络鲁迅”,但它所涉及的“重新背景化”和互联网艺术中的艺术批判相通,也和本次会议“鲁迅的基本命题在今天是如何延伸的”议题有关。  一、鲁迅的作品令人想起黑客:对母体的审视与警觉  严锋评论《《黑客帝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援引鲁迅《〈呐喊〉自序》:“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认为鲁迅笔下的铁屋子当然也是Matrix的一个版本。[]  一、鲁迅的作品令人想起黑客:叛逆的猛士  荒眠《读鲁迅,反思《黑客帝国》》将这部著名影片和《野草?淡淡的血痕中》联系起来,以鲁迅笔下的“造物主”类比于电影中的“建筑师,AI最初的编写者”,以“叛逆的猛士”类比“救世主尼奥”,以“怯弱者”类比“甘愿被Matrix奴役的人们”。作者并不是妄想鲁迅先生对《黑客帝国》深信不疑,只是隐隐感到他似乎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参透或者说是察觉了些什么。[]  二、鲁迅预言黑客:身分隐秘的侠客  郭初阳《鲁迅与《铸剑》中的黑客形象与预言》,认为鲁迅在这篇小说中一再提到“黑”。在眉间尺割下自己的头,把复仇事业转交给黑色人之后,黑衣人成了作品着力描写的对象,他“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仿佛生来就是为了代人复仇似的,热情凝聚到了极点,反而显得无比冷峻,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侠客成为真正的“黑色人”的时候,才可能维护和平与公正――“天下太平”。总之,孤身一人的侠客想要战胜强大的对手,就必须消除自己的劣势――只有使自己与黑暗的背景融为一色,使自己的行为、身份变得彻底隐秘,让对手的强大的优势“大而无当”。当侠客无法以正常的手段寻求公正时,便只能寻求黑暗的公正。所以黑是侠客力量的基本保证――只有黑到极处,才能坚硬如铁。“黑衣人”几乎便是网络黑客的化身,在八十年前所写的历史小说中,竟然有着对数字时代的预言!这也正可见出鲁迅的伟大吧。  三、鲁迅像黑客:研制精神抗生自护病毒  青年文艺批评家陆兴华《让我们去与鲁迅比写作》:“鲁迅放养到社会中的那些话语,象泻药,又象病毒,它们置我们身上的某种光荣伟大的传统于死地。鲁迅的伟大,在我看来,至少在于他在写作中象黑客一样地钻研出了一种搞垮中国的某一早该被搞垮的版本的病毒。我羡慕他的写作几乎快要成为这种伟大的病毒了--所以,我认为鲁迅捣鼓出来的,决不是一种继续给那种早该垮掉的传统版本装门面的“思想”或“文学”,只有昏乱的博导们才会这样认为。我们今天仍急需研制这样的病毒。我们的写作也应该是为了继续研制出这种精神抗生自护病毒。”  三、鲁迅像黑客:以类似网文的形式发起挑战的文坛勇士  寒雪(刘松萝)《鲁迅:网络时代的作家》[]没有用“黑客”一词,但说鲁迅的杂文(特别是后期的杂文)却很像网络上的文章。批评和辩论性的文章居多,篇幅短小,观点鲜明,这些都是网文的特点。最早还只是内容上的接近,到了1933年出版《伪自由书》以后,鲁迅的文集在形式上也与网文接近了,从中可以看到主贴、跟贴以及作者的答复。如今的各路文学大师们有幸生活在“不争论”的年月,他们的作品就很不幸地经不住反问。网上的勇士频频地向他们挑战,其实就是在继续扮演鲁迅的角色。所以对于那些自封的文豪们来说,不把鲁迅打倒,位子是坐不稳的。  (由此看来,鲁迅有点是文坛黑客了)  三、鲁迅像黑客:擅长使用“马甲”进行战斗  前些日子,有两位网友谈到鲁迅的各种马甲,这又是与网络相似的地方。不过,鲁迅使用马甲倒不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而是“鲁迅”这个ID被锁定了,无法通过新闻检查。批判鲁迅的文章多矣,还没看到谁说过鲁迅用马甲顶过自己。相反,鲁迅还发表声明,拒收“思想巨人”之类的桂冠。[]  据查:第四野战军《一位拥有200多个“马甲”的高人(附:清单)》  四、黑客景仰鲁迅:气节与赚钱能力  网上有人以“忧郁的黑客”为名开博客,在题为《鲁迅》的文章中说“鲁迅先生一直是我景仰的,尽管我并不喜欢他的文章,有点枯涩.我景仰的是他的气节,从不和任何黑暗合流,这些黑暗并不仅仅是指国民政府,也包括中国所有丑陋的东西.他选择了高尚的生活,尽管这使他孤独一生。当然,我也要钦佩他的能力.赚了那么多钱.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必须学会赚钱.否则只能舔当权者的屁股.有了经济独立,才有思想自由.我对这点深信不疑。”[]当然,这位博客作者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的黑客还有待考证,但引文至少说明他是以黑客的视角看待鲁迅的。  五、以鲁迅精神反黑客:犀利的言辞,韧性的战斗  广东宋祖德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宋祖德日发表《黄家驹真实死因》,称黄家驹认识了一有夫之妇,该女甚至为他离婚,于是在三角恋困扰下选择自杀。随后在6月24日,宋祖德公司网站遭到黑客攻击,点击进入可看见屏幕上有巨大的黑色骷髅,与“怀念家驹”的文字以及黄家驹坟墓的图片,到6月底该网站才恢复。在遭到第一波攻击后,由于宋祖德没答应黄家驹粉丝的要求,没有在博客上删除文章,也迟迟没有回应,黑客真水无香等人发动了第二波攻击  五、以鲁迅精神反黑客:犀利的言辞,韧性的战斗  宋祖德16日下午表示,“律师已经在广州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对于“反宋祖德联盟”网站,他却表示:“作为娱乐性质的网站,我会一笑而过不会较真,毕竟是些年轻人,对于一些超前的理念不太理解,我会提出中肯的意见;如果我不对,他们可以提出建议和抗议,但使用非法的手段黑网站,那就是犯罪。”那么是否以后还会“毒舌”艺人?宋祖德表示当然还会继续,“言论更犀利一些,更猛烈一点!我会像以前一样,像鲁迅那样继续战斗。  五、以鲁迅精神反黑客:反对欺软怕硬  日,孟随《“反明星的爱国主义”不过是一场恶搞》所针对的是“中国反明星组织”。这个半地下的网络组织有22万会员遍布中国心脏地区。其行为准则是:“不爱国”的明星就是垃圾,应被永远铲除;只准我们欺负别人,不准别人欺负我们。孟随对该组织加以批判。文中谈到:鲁迅愤慨地说过:“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鲁迅接着还说:“这些孱头们!”  六、万一鲁迅也黑客  鲁迅若活到今天,其命运会如何,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一种假设。罗稷南、黄宗英说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于上海说过,鲁迅在四九年后,要么配合,要么闭嘴,要么进监狱。如今网络上在探讨“万一鲁迅也博客”之类问题。不排除将来也有“万一鲁迅也黑客”的文章出现。  七 结语  上述征引表明:鲁迅及其作品在今天面临着被重新背景化的多种可能性。如果要给出“文艺的自我批判意识如何可能”的答案,那么,重新背景化就是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之一。文艺的自我批评意识可能为创作者、鉴赏者、传播者等多种角色所具有。以下,仅仅从批评家与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谈。  什么是“自我批判意识”  从字面上看,“自我批判意识”至少有三种可能的解释:从自我出发进行批判(包括社会批判、媒体批判和艺术批判等)的意识,针对自我(一般是指过去的自我)进行批判的意识(“觉今是而昨非”),关于自我所进行的批判活动的意识(带有反思性,涉及这种批判的起因、过程、做法、效果、评价等)。就以上材料而言,鲁迅及其作品被重新背景化主要是和第一种意义上的自我批判意识相关的。  第二种含义:批判自我  不过,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来到世间,没有带着镜子,那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人借助一是生产(活动),我们的生产(活动)同样是反映我们的镜子。二是交往,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叫保罗的人看作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来说,这整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就这一意义上所说,我们对鲁迅及其作品重新加以解读,也就是对自己重新加以定位,这种定位就包括对自己的过去加以批判。  第二种含义:批判自我  一定的意识总是和一定的存在相适应的。“自我批判意识”意味着对于先前的存在与意识的批判,这只有在当事人已经改变了存在及与这种存在相适应的意识才可能。因此,重新背景化对于针对自我所进行的批判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时人将鲁迅及其作品置于当代黑客文化的背景中加以解读,这实际上是引入了新的参考系;  第二种含义:批判自我  如果有人写一部《大话鲁迅》(小说、电影或网络游戏)、将鲁迅塑造成《黑客帝国》中黑客尼奥那样的人物,那么,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传统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容忍度问题;如果这样的作品为传统文艺理论与批评所不容、但又确实取得票房或社会效益意义上的成功,那么,我们就面临着自我批判的必要性问题;如果我们找到、发明或验证了适用于此类“离经叛道”的作品的理论范畴和尺度,并因此实现了作为理论家或批评家的自我更新,那么,我们就解决了自我批判的可能性问题。    第三种含义:反思自我批判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探讨“文艺的自我批判意识如何可能”?会议主办者所设立的议题包括:鲁迅的基本命题在今天是如何延伸的,“五四”学人眼中的“传统”,“国学热”中看鲁迅的价值,当代文艺怎样面对“五四”语境,当代文艺中的新文化传统,文艺的自我批判意识如何可能等。会议安排五四青年节前后,又同时讨论“当代文艺怎样面对‘五四’语境”等问题,可见,我们正在触及“文艺的自我批判意识”的第三种含义。  第三种含义:反思自我批判  为此,我们还要对当前的黑客文化进行批判性考察,追问我作为发言者是否偏爱黑客、与会诸位是否讨厌黑客、在座若有黑客或反黑客的话如何评价我的发言、我今后是否会就自己今天的发言进行自我批判。    扩展的问题包括:鲁迅的基本命题在今天是否延伸到黑客文化中,“五四”学人眼中的“反传统”,“黑客崇拜”中看鲁迅的价值,当代黑客艺术如何面对“五四”语境,黑客文化是否渗透到当代文艺中的新文化传统。    10:45―11:00孟繁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博导、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  鲁迅对我而言很遥远,甚至连追随这样的感觉都很难产生。我从事当代文学批评。这么多年来我们很少讨论传统。五四以后,破坏性的文化力量成为百年来最重要的文化力量。  当下的文学从2004年以来,一个集中讨论的问题就是底层写作的问题。这是唯一能够成为公共研究的一个命题。之前在学界很多问题都讨论过了,包括国家叙事及个人写作,但是底层写作迟迟没有出现。  2004年底层写作出现了,很多学者加入这个命题中讨论。启蒙话语在八九十年代彻底失败,它带来的挫败感在知识分子心中长期存在。89年到90年代中期创作界一直无所作为,与之前学界的思想状态有关系。底层人的生活状态被作家所关注,它必然要成为一个重要的素材。很多批评家对底层写作这个现象的批判非常彻底,比如有批评家把底层写作分成男女底层,男底层是暴力血腥,女底层是卖肉求荣,他称底层写作是一种游离了文学本色的写作。这种看法我不赞同。这种文学批评不符合底层写作的现状。到今天,底层写作发展了五六年。从起初到现在,它自身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很多人关注,我觉得这是悲哀的。底层文学事实上与无产阶级文学确实存在一些联系。它与左翼文学也有精神上的关系,左翼文学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比如柔石的《二月》。但是在总体上来说,底层写作已远远超过左翼文学范围。但是却没有受到与它的创作想匹配的关注。  11:00―11:15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延安文化中的鲁迅传统》  回想10年前我在《黄河》时,收到《胡风集团案》的文章,震动很大。《人间鲁迅》引起书商兴趣,再版,王富仁等开会讨论鲁迅传统,对当代有什么启示。我认为鲁迅反北洋军阀,反国民政府,厌恶自由主义,这三点与延安文化沟通,所以被肯定,但在反专制等反抗性方面是抽象否定的。    11:15―11:30林丹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五四语境之于女性写作》  前两天我看到孔庆东教授在《百家讲坛》里头解读鲁迅。他认为鲁迅作品中主要是两类人物:吃人者与被吃者。我们对鲁迅小说《伤逝》非常熟悉,在这小说里头,子君是被吃者,但鲁迅看到的却是普通生活中类似一地鸡毛的事情。在这样一个五四文化精英代表者的作品中,他的话语为什么在某些区域敏锐但是有些领域迟钝。  五四一个重要话题是妇女解放。提及妇女解放,我们就会想到的是《玩偶之家》的娜拉。她作为一个妇女解放的符号呈现出来。五四妇女解放话语在五四的叙事里通常有个模式,这个模式是少女解放而不是妇女解放。这是作为一个女学生的解放,她走出的不是夫权而是从封建家庭里头的父权走出来。这与娜拉的夫权模式有很大区别。这时期妇女解放的主体是男性的改良性的私奔的少女解放文本。但在五四时候,我们也看到很多女作家比如庐隐、凌叔华等,她们完全不是从改良的妇女解放模式出发,但为什么她们没有被纳入五四核心中来进行关注?  对性别关系的探寻在五四改良式的模式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改良式的模式却愈演愈烈,成为红色经典。我们现在不断改编不断更新的改良式的文本不断上演。事实上五四女作家探寻的比鲁迅等作家走得很远更深,却在主流评价体系中被掩盖了。这种掩盖其实也掩盖了女性自我解放的路程。  英国有个专门研究知识分子的学者约翰,他说男性启蒙者的知识分子有个天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有启蒙癖和导师癖。在《伤逝》里头,这几条在涓生的身上印得淋漓尽致。  五四男女作家写作很不整齐,女性写作一直流于主流评价之外,这是很不公平的。当代文学评论中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当代女性作家写作很红火,评论也很多,但是她们真正的价值意义没有被提及。    11:30―11:45许锐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燃烧岁月中的新秧歌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开端》  文学一直以高于艺术的地位出现。交流对话能够促进思考。民族民间舞蹈的确受五四影响,特别是延安座谈之后。中国民间舞蹈是单纯概念,但发展到今天成为复杂概念。三层次划分:原生态,专业舞蹈体系,舞台呈现的层面,三层面互动,独特。欧洲的民间舞几乎消亡。新秧歌运动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化改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方针在舞蹈上直接指向民间舞蹈。火热,喜闻乐见等词汇。《凤阳花鼓》改《拥军花鼓》,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改造。化妆上改成英武形象,工农兵形象都有。《兄妹开荒》等,新秧歌运动成为乌托邦式象征式符号,具有极强感染力。吴小邦认为新秧歌激动人心,但动作简单,没有学到老秧歌中的血肉。边疆舞运动很火热。今天我们跳的舞蹈大多是迪斯科,交谊舞,肚皮舞,钢管舞等。过程中找到方法论,但没有价值核心的判断标准,不知道如何判断,在不同需求下作出不同判断,不知道对错。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但真正传统舞蹈是男性跳的,带宗教性,后来改成女性跳,露小腿,后有杨丽萍的舞蹈,再往后成了碧波孔雀。取其精华,去取糟粕的判断标准不清晰。希望民间舞蹈团自觉做开创性工作,希望研究者多关注形而下的生动的舞蹈。    11:45―11:55主持人点评、答疑  (1)问:许锐老师,您说当下艺术从原生态发生了变形。但是我认为这种变形反而便于艺术的传播。请问原生态的文化艺术与变形后的艺术哪种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答: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多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原生态,另外一个层面是已经进入专业领域了。民间舞蹈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这种发展创造应该在什么轨道上进行,用什么样的方式怎么样去发展创造。由于旅游,民间舞蹈在一定基础上得以保存。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专业舞蹈工作者,他怎么样去保存怎么样去传播,这便涉及文艺上的自觉和价值判断上的问题。  (2)问:林丹娅老师,请问您认为女性作家写女性好,还是男性作家写女性好?  答:我写作时80年代出去采风,别人介绍我时说我是作家,基层干部不屑地说:“女作家?我阅读过程中出色女性形象都是男性作家写的,你能写好男人还是女人?”毕飞宇写女性写得很好,他们都在写想象中的对象。  (3)问:请问谢泳老师,延安的那套文化可以把鲁迅纳入他们的系统,那在公民体系中能不能也把鲁迅纳进来?  答:在1949年以前在主流意识形态中鲁迅还赶不上胡适这些知识分子。1949年后他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推重的文化人物,与鲁迅自身有很大关系。他的文章可以比较晦涩,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  (4)问:请问孟繁华老师,底层写作中,鲁迅写作里头涉及的算吗?红色经典中的算吗?当下写作与底层有没有可沟通的?  答:底层概念不确切,当代文学很多概念都是临时性的,如朦胧诗、女性写作等。鲁迅等当然有底层写作,基本资源都是来自于此。  (5)问:请问黄鸣奋老师,您把鲁迅与黑客作个比较,他们的对比点在哪里?  答:他们的对比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鲁迅对当局来说是神出鬼没的人物,这与黑客相似。另外如果把写作当作是一个技术,他的技术无疑达到了至高点。黑客技术也是当代技术中的高层次技术。    第三单元  (5月6日下午第一时段)    主持人:孟繁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博导、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2:00―2:15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接受鲁迅的难点》  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有17篇鲁迅的文章,中学老师普遍反应不好讲。这是鲁迅的问题还是讲解者的问题?  鲁迅先生一直在寻找一种特有的精神的表达式,他对汉语的表达具有警惕心理。有时候看鲁迅的文章,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使用的语系恰好是当年鲁迅很厌恶的语序。用这样的语序去研究鲁迅,这便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鲁迅的藏书一共有一万四千册,其中有个关于朝鲜半岛的考古报道,他为什么对这样的东西感兴趣?鲁迅是有种暗功夫的,他的这种暗功夫在他的文本上没有明确的显现。从他的藏书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域外文化的深切理解,充分尊重他人的自我。中国文化里头有两个传统,即专制文化的传统和大中华的传统。专制文化的传统对中国人性格影响浓烈,大中华的传统要么把他人当作蛮夷之邦要么对他人俯首称臣。韩国知识界尊重鲁迅,他们在鲁迅的文本中找不到大中华的概念。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考古起于1927年,那时鲁迅在上海,他给当时的考古专家写信要求专家写一个西行日记。鲁迅觉得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考古工作的进展唤起了他的研究欲望。鲁迅认为考古工作可以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鲁迅对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兴趣,他故意给士大夫级人的书写捣乱,他认为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的文章太没有自我。他表达的时候一直在颠覆量化了的士大夫文体。他想寻找鲜活的个性式的文本,寻找独有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其实都是此种观念的闪现。他的小说、杂文经常用一种非常悖论的方式,用反逻辑化的东西还原世界本真。当前讲解鲁迅时都是用当下流行的时尚的话语,这样的讲解与描述可以理解,但是它是否真的契合了鲁迅本来的世界?  2:15―2:30吴俊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新文化传统的改写或续写----国家文学和启蒙文学的缠绕》  《鲁迅个人政治的建立和当代启示》:  1926年以前鲁迅是公务员身份,之后文化重心的南下,鲁迅南下生活,嵌入了时代的宏大叙事当中。政治,是人和人的关系。1926年南下,以前是说北洋政府发了通缉令,现在证实没有这回事,他和许广平从北平南下,之前受政府制度牵制,个人身份也不完全。到南方来,是他社会关系的获得,用林丹娅的话说是获得政治和生活的解放。对当下启示是,一看出鲁迅的政治态度。我认为他是非党派。二是人生生活态度,有信仰,有宗教感,将现实和实有纳入虚空,在虚空里面向虚空。三是文化态度。文学的力量是经由被政治的否定获得的。文学和政治目标相分歧时,文学被打倒。但政治总要被自身否定,文学才是最终胜利者。鲁迅对人格的启示是,中国人在三个问题上“自我,国家,民族”的处理会发生偏差。个人对知识分子来说,往往有摆脱国家的自觉,但难超脱民族感情。民族感情常作为人质被绑在国家上。中国人常分不清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国家文学和启蒙文学划分,国家文学指国家权利对文学的支配,这两种文学在中国交替进行。鲁迅到南方来,从而建立他个人政治。    2:30―2:45朱水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鲁迅自省的当下启示》  厦门时期的鲁迅可以用“温暖、无聊、喜怒”六个字来概括。日他在大婚之夜写过一句话:“一面是埋葬,一面是留恋”。他埋葬什么?留恋什么?鲁迅要埋葬的就是他先前所信奉的进化论。  鲁迅在五四时期在新文化时期想从戏台中退出是很不容易的。重要的文学思想家需要自己独立的精神。  鲁迅在厦门的徘徊中为自己摆出了三条道路后来把三条道路并成两个选择,是继续教书当教授还是继续写文章走文艺道路?鲁迅的精神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想以文学来改变中国社会的状态。他想以文学去想象,以自己的脚敲出宏大的钟声。  现代社会显现出与五四时期很不一样的状态。那时有个想象的目标和价值的预设。五四时期以西方现有资源作为参照,个人观点总是与民族国家社会密不可分。这与当前空间焦虑的状态很不一样。现代人依然找不着一个可供寄托的载体。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很特别的。一切精神的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了交换价值,只有在市场交换中才能去寻找它新的价值。当下的文学生存已经不是西方与东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是当下文学所缺失的。  2:45―3:00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全球化?现代性?鲁迅》  如何回到鲁迅,即是超越鲁迅。鲁迅对当时进行了坚定的超越。我们的困惑:鲁迅希望其作品速朽,而我们认为不朽。这个悖论是我们最大的困难。两个问题:一是高速发展,是融入全球秩序,超越先生路线。我们提供的不是民族悲情的宏大叙事,而是千百万人的努力。中国的崛起变化是改变人类进程的变化。二是第三世界进程。现代化概念,进入空间概念。没结果的叙事变得有目标。    3:00―3:15张柠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新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  我想讲的是传统模式与当代的文学这样一个话题。任何时代都会创造被后人社会视为传统的东西。当无法创造这种传统时便会焦虑,当前的讨论显现的其实也是一种焦虑。  传统究竟是什么东西?我将它概括成三种模式:父子模式、朋友模式和兄弟模式。第一种是父子模式。传统是权威的,必须遵循。在文学上以诗歌作为表现手段。五四新文化传统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弑父。鲁迅是弑父传统里头的干将,他和同仁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朋友模式,但是后来的文化实践呈现出来的却是兄弟模式。在文学体裁上显现的是小说。今天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是一种情人模式。是一种勾引的关系,在文学上表现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小说,而是影像文化,观看的文化,窥视的、欲望的文化。  这三种模式发展的内在逻辑。五四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概念本是合一的,但是在实现过程中却分开了。为了实现德先生和赛先生更多的诉求,我们转向了民间,所谓的民间就是不受任何外在逻辑控制的自由的东西。打着民间的旗号,用非理性的东西对抗理性的东西,这是两个分开后导致的不良后果。  关于文学写作。五四以来,试图建立一种朋友模式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兄弟的文学模式。这实际上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写作。鲁迅的《野草》在语言与真相之间的关系他是有怀疑的。文学模式的建立失败,但是以往的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创造了什么。今天抬头的东西恰恰是传统文化里头的奴隶道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民主与科学,而是权力与科学。    3:15―3:30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国书协理事  《书法现代转型的困惑》  鲁迅在书法界地位在提高,在现代书法史上成为重要的大家。书法上,鲁迅没有超越传统,是传统文人的温文尔雅。四种类型,一是鲁迅只做不发言,二是说了很多自己做少,如林语堂等,三是坚决反对,如郑振铎。使书法现代转型最困难。四是汉字改革,满足科学救国的方法。如标准草书。发展到后来,做而不说的人很多,启功等人,认为书法不是艺术。郑振铎、林语堂类型在当代也没有声音。五四以后书法失声。只存在鲁迅这种心灵喜爱的类型,是文人的雅玩。清代书法转型没有在五四继承,最后在新文化传统中几乎找不到。这个状态,张柠认为使书法保持了不受污染的状态。但不可能。日本书法在1922年被逐出美术展览,之后建立了强大传统。我们希望能和时代合拍,如人体艺术等,有当代书法的影子。当代书法的分类:传统的,新古典主义,源于书法的。问题是,中西合理通道在哪里,边界在哪里。回到鲁迅的状态能不能保持住?老派文人也不再写信。如果不能,现代的转型出路在哪里,书法缺位与建构的时间太长了,准备不足。希望各位将书法纳入研究关注的视野。    3:30―3:40主持人点评、答疑  (1)问:请问孙郁馆长,您认为鲁迅的文字晦涩难懂,仅仅出于他想创造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吗?  答:鲁迅认为汉语表达是失意的,没有逻辑性。我们对过去的语言符号太熟了,他就采用陌生化的方式,借用外力重新组合。鲁迅用这样一种方法,创造了一种别样的智慧的表达方式。  (2)问:请问张柠老师,刚才您说鲁迅怀疑语言与真理关系,具体如何理解?  答:选择某些词语来表达意思,有意识地表达和没有意思的表达是不一样的。〈野草〉是让语言表达自身的意思。  3:40―3:55茶歇    第四单元  (5月6日下午第二时段)    主持人:张柠(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3:55―4:10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当代文艺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当代文艺与五四新文化传统之间有种奇特的关系:继承与断裂。继承了五四以来向西方学习及否定本民族传统的思想。从二十世纪初到70年代,对本民族传统的否定很强烈。  断裂主要显现在与五四文本之间的断裂。八十年代初作家与批评家都效仿《金蔷薇》。我们可以买到马原与格非的类似《金蔷薇》的札记,也是与《金蔷薇》一样对西方作家持致敬的态度。他们看不到五四前辈的影子。汪曾祺是特例,是五四文本继承者中成功的特例。  中国八十年代翻译作品做得精益求精,增加了西方文化在我们这代人中的可信度。相反西方人研究中国作品的就没有这么庞大的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青年在思想上继承的是五四传统,即向西方学习的传统,但是在文本上他们与五四传统是断裂的。这与五四时代作家其实有种同构关系。五四一代作家可以有旧学修养也可以没有,在他们的文本中,更多的是向东洋西洋学习的因素,中国传统如明清的文化传统对他们的渗透较弱。在中国鲁迅是个奇特的现象,在文革中他的文本是五四作家中唯一合法的阅读对象。文革结束后,很多在文革时期曾被推崇的文本遭到批判,鲁迅的形象却仍然坚挺。八十年代后社会渐渐解冻,我们才能重新认识沈从文、周作人等作家。  新时期以来短短三十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家,也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但是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还不稳定,似乎还没与创作界、文艺界达成相对一致的阵容。  4:10―4:25刘庆邦北京作协副主席、作家  《沈从文心目中的鲁迅》  五四以来,他们俩是可以称为大师的人。将他们的小说作一个比较,鲁迅重理性,批判,硬,骨感,深刻,沈重感情,抒情,柔软,水的性质,美。都从自身经历出发,概括风格,鲁迅沉郁,沈忧郁。鲁迅对沈不欣赏,甚至是反感的,在书信中对沈的人品评价颇有微词。沈称自己是乡下人,但骨子里是非常傲的人,自信。沈欣赏废名,郁达夫,徐志摩,不欣赏郭沫若,认为缺少亲切的美。沈对鲁迅是非常尊敬的,甚至是推崇的,有文章《学习鲁迅》。说五四以来,在实证方面,鲁迅有明确实绩。鲁迅在古文整理上,“不为章句所掳”,对中国民族的虚伪、自大、堕落、因循守旧进行尖锐讽刺,流露悲悯情怀,对乡土文学的发轫起了引领的作用。沈还肯定鲁迅为人,工作为人诚恳。尽管鲁迅对其有微词,沈对鲁迅的评价很高。但也有看法,如《阿Q正传》他不喜欢,鲁迅的悲哀在于他看清了一切,仍然被一切所困,不可自拔。借沈来看鲁迅,说明每个作家都有局限性。了解这些,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些。  4:25―4:40王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另类的现代性:被叙述的乡村与乡村女性》  我从新文学格外关注的热点中切入,探讨乡村与乡村女性。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就在于乡土文学的重建。从五四开始,家庭伦理道德的变革及妇女问题是重大命题,新文化格外关注乡村与乡村女性。  五四以来存在一个脉络,即写知识青年与乡村女性的爱情故事。比如柔石,比如张贤亮。这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知识分子的身份逻辑。知识分子到哪里去寻找身份?知识分子很难通过知识独立价值来获得身份,只能依赖底层人民的评价来获得身份。乡村女性由于其独特的身份、性别被当成底层民众的符码,很容易进入知识青年的逻辑中。  现代性首先是种进化论的时间价值诉求。把线性的时间诉求空间化,这是中国独特的现象。获得空间化的时间体验,最能表现的就是娜拉的出走。娜拉从内到外空间的变化见证的是时间历史的进步。  乡村女性是20世纪时间叙事的重要支点。在现代性的空间叙事中,具有意味深长的时间的指向。留守的乡村女性形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留守,也是对传统的留守。本质化的乡土叙事中,他的意义不是自足的,而来源于与都市的对照,它的愚昧与都市文明的对照,它的本土性与全球性的西化相对照。乡村正是因为能与都市相对照所以被叙述,而其中无法被对照的东西,不涉及愚昧与文明的、本土性与全球性的对照就被有意无意忽略了。这种二元论的对照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妇女闲聊录》乡村女性称呼丈夫小王,与我们的机关单位称呼一致,与我们之前想象中的不一样,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话语是被建构起来的。  4:40―4:55刘晓江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员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创新的三种模式》  题目:《尊重历史的选择》。福建专场的剧种,高甲戏有低音,大提琴伴奏的《骑驴探母》。这是传统剧目,还有新编的历史剧目《洪承筹》都有低音提琴,《二到讫梁》也有明显拨弦。13届“青歌赛”中原生态二人台演唱有低音提琴,报道中指出因为加了西洋乐器,是“嫁接”,分数很低。传统乐器加大提琴,如果专家对民间音乐形式进行引导,要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一要从创新性上看待,守其宗,得其变。保留核心要素后,加丰富的元素,值得肯定。二从历史性看,1融中西所长不失其主体性,中国音乐有了低音的观念。2从嫁接到融合,从赵元任,开启中国音乐多声起步。3要尊重历史的选择。是否都要加低音,最终历史会告诉我们结果,不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是绝对的,而不是任意的。  4:55―5:10陶庆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文艺批评的破与立》  五四那一代人边破边立做了那么多事情,而现在我们不断批评当代文学现实,却建立不起新的东西。看话剧《盲人》想到鲁迅的《过客》。鲁迅太了不起了,他完全把西方的艺术形式带来的冲击艺术化了。他塑造的文艺形象历经百年仍然给我们深刻印象。《盲人》这部戏让我特别迷茫,我们的戏剧艺术难以从西方现代艺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它的思想脉络嫁接在别的脉络之中。这是我对现代戏剧不满意的地方。  1949年新的文化体制建立后,现代戏剧走向主流腔。主流腔在变化。当今的戏剧都商业化了,在简单的层面上搞笑,都是在消费我们现在的情感问题。精英艺术家们自然看不上,但我认为面对冲击要有自己的思想资源。我们常常困惑却不知如何解决。  我们有三种文化传统:古典文化传统,二十世纪以来引进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化传统及49年以来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我们实现了洋务运动时憧憬的富国强兵,这样一个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精神层面呢?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丢了很多东西,但是要看到这种社会文化建制中的活力。  5:10―5:25赖洪波北京市文联研究部文学博士  《“新文学传统”的当代命运――对当代文学与“新文学传统”的几点思考》  文学的崇高感降低,文学给人神秘、高雅的感觉,但接触后不是这样。当下对文学的认识不是新时期的固定概念,有乐观和悲观的看法。当下的文学传统,有新文学传统、古代传统文化、49年后的传统,新时期打出重回五四的旗号,提升对文学的审美意义追求。挑战来自市场经济等非文学因素。文学失去轰动效应,是令人心疼的事实,这是新文学的危机,而不是所有当代文学危机。当代文学有2个重要品质,对文学作用的界定,从梁启超开始,对决定命运的作用,对启蒙者的地位作用。在今天而言,非文学因素,如市场冲击是很致命的。市场、传媒、批评与文艺,有巨大影响。新文学遭遇到严峻挑战,大众文化欣欣向荣。新文学传统建立的观念、尺度、标准,必须针对当下现实做调整,是新文学反思的起点。全球化给我们压力,强烈的诉求下产生对传统热潮的追捧,新文学传统给了我们反思的思想资源。鲁迅摆脱二元对立模式,新文学受到挑战,但新文学传统提供我们思考当下的资源。    5:40―5:50主持人点评、答疑  第四轮专家的发言有个共同点:对当代文艺评价体系的焦虑。  (1)问:请问刘晓江老师,厦门的爱乐乐团用西方交响乐的形式来表现民族传统乐,比如《鼓锣回响》,您对此如何看?  答:民间自身在变化,这就是中国音乐的传统。大提琴虽然不是传统音乐表现要素,但是它是音乐传统发展中的必然。中国音乐传统的必然就是变化就是交流。《鼓锣回响》它的变化非常大。在整个音乐发展中,低音的观念其实早已经深入人心。  (2)问:中国知识分子与乡村女性的结合是建构关系。另类现代性在中国语境之内,这种叙事的意义在哪里?  答:我们在讨论现代性时常常会忽视一个重要的范畴就是性别。乡土经验也好,本土经验也好,他是复数的。现代性不是单数的,可以有很多身份的加入,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尔雅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