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和北方人打架怎么划分?

北方人 南方人 新南北分界线划定背后“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受这样的发问。大多数广东人则普遍认为广东以北的地方都属北方,而湖南、江浙一带则认为长江以北才算北方。似乎在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条模糊的南北分界线。早在1908年,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北,在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一直沿用。近日,一条新的南北分界线提出: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涉及7个省的130个县(市),总面积约平方公里。事情的关注度之高完全超出了陈全功的意料。他不得不接受网友的“拍砖”:“南北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和模糊的概念,此举没有意义”。从学术上来说,“近年来,关于中国南北分界的争论很多,这一地学难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学界应该有所跟进。”,作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方面的专家,陈全功道出初衷:“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中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农牧交错带向农区‘南移东进’,这意味着该地区的气候在变热、变干,草地扩大,农地、林地缩小。气候变异造成的生产力下降将会导致荒漠化。一想到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荒漠化,这种前景确实令人揪心。希望借助对南北分界线关注的热度,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记者:这次南北分界有什么不同?陈全功:此次分界大致沿张相文先生和当代学者指出的走向与区域分布,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可称为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为,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境内(E104°15′,N32°18′),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江苏省的泗洪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东至射阳县的海滨(E120°21′,N34°05′),度约1666.28公里。这是我的学生谭忠厚硕士依据《中国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和《数据共享网提供的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数据(年均温、年降水、年积温、湿润度、月均温、无霜期、相对湿度、海拔高度、水旱田比例等),逐点计算适宜度,制成的《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分界意义没有局限于“带”,而是将“带”细化延伸到了“线”记者:不少人问,兰州大学地处西北,为什么要关心“南北分界”、“农牧交错”。您当初做南北分界研究的原因是什么?陈全功:中国南北分界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2009年,为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协同中国地理学会,发动全国的地学工作者,评选中国境内100年来最有价值的地学现。最终,精选出“中国地理百年现”共30项。其中名列第一者,即是“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并评价说“秦岭—淮河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于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指出“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现在的秦岭。但这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因为秦岭不只是东西向一字排列的众多山头,而是南北纵横数十、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淮河,尤其是淮河下游,已难寻滔滔主流,所见的只是南北数十公里的水网。有人指出,以“秦岭—淮河”分南北有两大迷雾,“秦岭不知分南北”,“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其实在长达近100年的时间里,南北分界一直存在争议。记者:上有南北分界的传统,您怎么看待南北分界的意义?陈全功:在的发展进程中,“北方”与“南方”这种有特指意义的称谓,来源可谓久矣。时,晏婴使楚,就有“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争论,说的是南、北地域的不同,形成了物种之间的差异。、时的“衣冠南渡”,除涉及政权的更迭外,更涉及全国范围内经济、重心的南移。及至近、现代,“南方”、“北方”的说法,已屡见于官方文书和各种出版物;“北方人”、“南方人”的称呼,更频现于民间的社会交往中。但“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究竟在哪里。当时,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它似乎应当是在江(长江)淮(淮河)之间。当代学者多认为,“淮河—秦岭”不单纯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而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简称“中国南北分界带”)。此带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直到陕西的,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此带的南北,其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这都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南北分界”的划分标准是什么,有怎样的属性,是只具有自然属性呢,抑或是自然和人文属性的综合;“南北分界”究竟是“一条带”呢,还是“一条线”,“带”有多大的面积,“线”呈什么样的走向,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表述。记者:有人说这是对南北分界的重新定义,您怎么看?陈全功:这是误导。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讲“基于GIS的分布图表明,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气候、地理)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大致沿张相文先生和当代学者指出的走向与区域分布”。这应当是一种继承。我们的创新是科研方法上的创新。逻辑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科学实验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模型方法则是现代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通过模型的模拟,可以在时间上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过程,可以在空间上反映出事物的分布规律,更可以给出数量化的结果。用文字、图表进行描述的方法,就很难做到这些。给不出定量、定位的结果,可能是造成本次“中国南北分界”大争论的重要原因。3S技术的发展,已能在GIS的平台上,将不同格式(栅格、矢量、文本、图片),不同的时间(、现实、将来)的资料制成多个层面,在专家系统(专业知识规则)的指导下,基于栅格点进行运算、分析和显示,我们称之为GIS表述。由于使用了GIS表述的新方法,我们的中国南北分界(包括分界带和分界线)的研究,首次给出了定量、定位的结果。这是科研方法上的创新。记者:这次南北分界对普通居民来说,有什么意义?陈全功: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南北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差异是很大的。一种农作物在南边或许能生存得很好,但在北方却会大量死亡。我们的模拟结果对当地居民盖房子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分界初衷“希望能借助对南北分界线的关注,关注到中国的气候和粮食问题”记者:有人说您作为农业专家却提出南北分界的概念,不符合您的身份,您怎么看?陈全功:其实我更关心的问题是中国农牧交错带的问题。也希望能借助对南北分界线的关注,关注到中国的气候和粮食问题。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它使青藏的嵩草草地退化,又使原先积温不足的东北成为玉米的主产区。有人预测说,随着变湿,农牧交错带将向牧区大举“北移西进150公里”。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农牧交错带在清末民初(1900年~1930年)是69万平方公里,涉及11个省(区)的210个县(市、旗);2005年是81万平方公里,涉及13个省(区)的234个县(市、旗);2035年是109万平方公里,涉及15个省(区)的435个县(市、旗)。这说明农牧交错带并不是向牧区大举“北移西进”的,而是正在向农区快步“南移东进”的。前75年(1930年~2005年)推进了12万平方公里,后30年(2005年~2035年)推进了17万平方公里,后者的年平均推进速度几乎是前者的3.5倍。农牧交错带向农区的“南移东进”就意味着该地区的气候在变热、变干,就意味着草地的扩大,农地、林地的缩小。气候变异造成的生产力下降将会导致荒漠化。这也跟有关系。农牧交错带向农区的快步逼近,显示了该地区的荒漠化进程正在加剧。一想到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荒漠化,这种前景确实令人揪心。中国的粮食安全值得警惕。记者:这是您在研究南北分界线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吗?陈全功:研究农牧交错带在先。2006年开始,就开始对农牧交错带进行研究。2005年农牧交错带的面积比清末民初(1900年~1930年)的要大,主要是农牧交错带已扩展到原来的大兴安岭林区;2035年农牧交错带的面积比2005年的更要大,主要是农牧交错带将扩展到目前三江平原粮食的主产区。农牧交错带“北移西进”,草地是缩小了;农牧交错带“南移东进”,草地是扩大了。但不论草地是缩小还是扩大,它对国家这个大系统的生产、生态安全,是福是祸,都需要基于GIS平台的数字评估而不只是文字、图表的描述。分界炒作“模拟的成果可供参考,但并非一成不变的标准”记者:近年来,在“秦岭—淮河”一线,至少已建成三个与“中国南北分界”有关的标志。这些标志中,以淮安市在一座桥上建设的“中国南北分界标志”最为壮观,淮安的这座标志是否在重新界定的南北分界线上?陈全功:淮安的这个南北分界标志并非空穴来风,它处在南北分接带上。如果一定要按照新的南北分界线来看,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都是范畴的东西,即便它不在线上也可以这么做。我们只是一个学术上的模拟结果,仅作为参考。这些标志的建设都是经过国家测绘局批准的,我不好评价。从本质上讲,GIS表述只是一种模拟。只有不断地反复模拟,模拟的成果才能逐步逼近“真值”。总之,模拟的成果可供参考,但并非一成不变的标准,更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记者:您在划分的时候遇到过有些地方争夺南北分界线的问题吗?陈全功:没有,一切从科学的研究角度出发。链接:2.新的南北分界线3.GIS1.老的南北分界带——“秦岭淮河一带”1908年,中国地学会(后来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此带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直到陕西的,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同时,此带的南北,自然条件、地理风貌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张相文以“秦岭—淮河”划线分南北的想法在实际中却很难实现,因为秦岭不只是东——西向一字排列的众多山头,而是南北纵横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而淮河,尤其是淮河下游,已难寻滔滔主流,所见的只是南北数十公里的水网。2.新的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为,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境内(E104°15′,N32°18′),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江苏省的泗洪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东至射阳县的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3.GIS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了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来源:广州日报)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本文内容于
13:46:50 被蹒跚的海狼编辑
对着我的评论喷什么?看清楚了喷看我说的是什么?!
吃大米的南方,吃面的北方,完毕
中国人哪??是,有的兄弟说我们不是也挂国旗嘛??你看到国旗下面的条幅了嘛??什么某某地方的足球协会,什么某某城市的拉拉队。都别忘记都TM的是中国人,为什么非要分哪个地方的??你所在城市就代表你比别的城市的中国人高出一等??别丢人了好不???????
点击加载更多当前位置:
>>>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
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线与我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B.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此线C.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区别以其出生地在此线的南北来划分D.此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9744138985129324121525182900191971中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但如果要在中国版图上画出一条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有人说应该以黄河为界,也有人说应以长江为界,甚至还有人认为黄河以北算北方,长江以南算南方,把中间空出来。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从文化、习俗等角度来划分的,由于没有统一的判别方式,所以很难说应该以哪个说法为准。    中国大江大河多东西方向流淌,因此中国人好以南北说事。中国人的南北之争由来已久,但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地域界限究竟在哪里划分却不甚明了。  就自然地理而言,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划分,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即秦岭—淮河一线。但是说起人文的北方和南方来,譬如何谓北方人?南方人?就不是以这条线为界了。  《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说:北方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南方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我理解这里的黄河和长江都是指中下游。如果考虑到上游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其实在一部分人心里,北方人就是指黄河以北的人,南方人就是指长江以南的人。还有一些人以长江为界,划分中国的南北方。《现代汉语词典》的专家算哪种划法?他们为何说北方不说黄河以北,说南方不说长江以南,而要加上黄河和长江流域呢?我猜想,他们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困难:就是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这一大片土地—也就是河南、安徽、山东、苏北算北方还是算南方?他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那样说。  那样说并没有解决问题。且不说黄河出了三门峡,进入郑州一带,由于泥沙沉积,已成悬河,高于地表,两边已不可能再有支流进入,两岸高耸的堤坝就是分水岭,此时黄河已无流域可言。《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那句话,相当于说北方就是黄河以北,那么北方人就是黄河以北的人啦。  说南方人是长江流域及其长江以南的人,麻烦就更多了。麻烦出在淮河上。淮河在明代以前,尚能直流入海,自成流域,但明以后,由于修建洪泽湖,截住淮河,迫其入运河,再随运河入长江,淮河因此应属长江流域。因黄河在中下游是悬河,黄河以南的河流尽入淮河,河南人大部分在淮河流域,山东西部也在淮河流域,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不仅大部分河南人成了南方人,而且一部分山东人也是南方人了。  河南人到底应该算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呢?我们看一下人文学者怎样说。  清末民初时知名人士陶成章这样说:“凡属长江以南,称曰南方;凡属黄河以北,称曰北方。南方之人智而巧,稍迷信,而多政治思想;北方之人直而愚,尚武力,而多神权迷信。”显然,他把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这块地方略而不说,即河南人不南不北。  鲁迅写过《北人与南人》一文。从文中看,鲁迅心目中南北分界线是长江。如他说:“二陆入晋,北方人士在欢欣之中,分明带着轻薄,举证太烦,姑且不谈罢。容易看的是,羊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就常诋南人,并不视为同类。”  洛阳是晋的首都,二陆说的是东吴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二人是吴郡华亭人(今上海人)。晋灭吴后,陆机、陆云兄弟同至洛阳。既受到了礼遇,也受到了轻侮。鲁迅说《洛阳伽蓝记》常诋南人,可见鲁迅是把黄河南岸的洛阳人,当成了北人,而把长江以南的人当成南人。在鲁迅的眼中,河南人是北方人。  还有人干脆以行政区划来划分,比如今人赵无眠先生在《细说南北》一文中这样说:“习惯上,整个陕西、河南都划为北方,而不论是否秦岭以南;整个安徽、江苏也应该都划归南方,亦不论是否淮河以北。”这样说,也很难服人,陕西秦岭以南汉水流域的汉中、安康等地,河南南部的南阳盆地,若算作北方,确实有些牵强。  还有人以古时的疆界来划分南北。如把春秋战国的楚、吴、越三国的地盘称为南方,其他诸国为北方。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势力很大,长江以北甚至淮河以北很多地方,都在楚国版图内,这看一下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可明了。按此说,河南人又成了南方人。  清代大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说:“汉人南人之分,以宋金疆域为断,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为南人,河南省唯江北淮南诸路为南人。”这是元代的分法,按这种分法河南人一半北人,一半南人。  1960 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南局,陶铸任书记,下辖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五省区。这里似乎也把河南当成了南方。  还有人把华北人等同于北人,把华南人等同于南人。而华北与华南的分界是以长江为界。  这种华北与华南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的观点与自然地理学者的华南、华北的划分大相径庭。  自然地理学者眼中的华南是指南岭以南的福建、两广、台湾、海南地区。在自然地理学者的观念中,从自然的角度看,在华北与华南之间还有一个华中。地理学家罗开富先生1954年在其主持的 “中国自然区划”中,将中国划为7个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蒙新、青藏、康滇。其中华北、华中、华南的划分是这样的:华北与华中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华中与华南的分界线是南岭。  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1957 年曾主持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在他起草的方案中将中国划为三大自然区、18 个自然地区等。其中华北与华中区的分界线也是秦岭—淮河,华中与华南的分界线也是南岭。与罗先生的不同只不过是南岭山地被划到了华中区。  著名的地理学家任美锷将中国划成8 个区,但华北、华中、华南的分法与上述两位地理学家大体相同。  这些地理学家的共同点是:都在华北与华南之间划出了一个华中区,还有就是华北与华中的分界线都是秦岭—淮河。  地理学家们一再强调这是自然分区,不是文化分区。也就是说地理学家很谨慎地说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不是人文的南北分界线。  我们已经看到人文学者中的南北分界线标准很多,莫衷一是。无论是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是大文豪鲁迅,他们的标准都不是人文界公认的标准。大家只是各说各的。  经过前面这样一番梳理,我个人倒是认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分界线既不是长江,也不是黄河,而应该是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说,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的南北分界  线是重合的。  我不是地理决定论者,我不认为地理环境能够决定人们的思想和品质。而且文化区域与自然区域并不重合。  但是我觉得十分神奇的是,中国南北的自然地理界限和人文地理界限的确是重合的。  譬如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扬州一带,在文化上大家公认是属于江南,但是如果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这一带就成了北方。但如果我们承认中国南北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也是人文南北的界线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扬州在此线以南(确切地说,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扬州自然就是南方啦。  河南的南阳盆地属于汉水流域,汉水又是长江的支流,南阳人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南方,从所谓的“南米北面”、“南船北马”看,南阳人确实是南方人;如按长江为南北之界,南阳人则成了北方人;若按秦岭—淮河线分,则南阳人是南方人。可见秦岭—淮河一线分南北,分的的确不仅是自然,更是人文。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自然和人文是重合的,都是秦岭—淮河一线,那么我们就不会出现把山东人说成是南方人的尴尬,又避免了把扬州人说成是北方人的错误,也还原了南阳人的真实生活。  由于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边缘地带的桐柏山,以秦岭—淮河分南北,则河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因此河南人是北方人,安徽和苏北人是南方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人类鼻祖都在非洲~!      写些什么乱七八糟地~!!!!!!!!!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环境、进化、食物、隔世亿万年导致差异,什么大惊小怪的~!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在心里      
  我一直没搞清楚南北怎么划分的
  全是土猴子,非得分出谁更土,有意思吗?
  跟帖应该北方人居多!!!
  无论如何,我瞧不起东北满清遗族。没有歧视,就是不喜欢。怎么?不准不喜欢啊。
  楼主离题万里
        黄河          
  一句话-----所谓的分界在你的心里!!!!
  秦岭淮河线
  我觉得河南、山东以北算北方。河南、山东也算北方。
  古为黄河  今为长江  应当如此
  好贴总是沉得快!
  现在的社会,说南方北京市有什么  
  北方人想富起来必须靠后台关系和潜规则,南方人想富起来必须靠自己勤劳汗水和艰苦奋斗!
  香港人、澳门人把除了台湾和他们自己以外的所有中国地方称为“内地”;深圳人把除了深圳、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地方都叫“内地”;广东省人把除了广东、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地方都叫“内地”,甚至连湖北都算是北方,南北就是人心里的看法,无论南方和北方都一样无聊。
  凡是大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人的性格气质的形成受到地里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同一种族,环境条件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演变成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我认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北人和南人。造化弄人,每个地方的人都不一样,这点无所谓,能适应能发展能进步就好。
  偶觉得黑龙江以北的算北方,南沙群岛以南的算南方。    别的地方全居中。
  跟帖果然北方人居多!!!
  都是中国人
  我觉得以淮河划分比较靠谱,因为一过淮河,无论是口音、饮食、风俗包括生活其他习惯都发生显著变化。
  不是东西  
  每次别人问我哪里的    我说我湖北的。    别人就会说,哦,湖北啊,北方吧,你们那里吃面食吧。    我说,不是,属于华中地区,我们也是吃米饭。    在别人眼里,湖南是南方,湖北就是北方, - -我想说带北的不一定是北方。    然后,我想说,长江离我很近,打车过去十分钟左右。    长江大桥也很近,公交车就有直接到的。(但是不过江哈,过江的要算去别的地方的车了,不属于市内的公交车了。)    我记得还未通车的时候(就是没开始收费的时候) 我家人也是每天带我过桥,过个几遍来着~
我还有朋友从桥那边走到桥这边来找我玩哈哈。    如果按长江来分的话,我可以半小时前是南方人,半小时后是北方人哈哈。    要是在武汉,扬州,镇江的筒子们肯定比我这里更方便哈哈,我记得在武汉的时候过江的公交车有1。5 1。2的,现在不知道涨价没,在扬州的时候坐的是汽渡~
南北也是BIU的一声就过去了~
  我一直觉得河南算北方哦。。
  南北应该是心里认定的吧,我常常认为浙江就是北方  
  我是合肥人,我到北方,人家说我是南方人,我到南方,人家说我是北方人    合肥是江淮分水岭    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中间地带了    我也搞不清我到底属南方,还是北方    我们这大部分人主食吃米饭,也有吃面食的
  @爱舞云儿  03:23:34    每次别人问我哪里的        我说我湖北的。        别人就会说,哦,湖北啊,北方吧,你们那里吃面食吧。......  -----------------------------  哈哈,我前几年来的武汉,都几年了,直到现在武汉人还总问我,你们那吃面食吧?    我说不是,东北人也吃大米,面食只不过是吃饭中的一个小插曲。
  跟帖当然北方人居多!!!
  江苏省淮安市有一座桥,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标志,而且通过了国家的审批,这个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其实南北之分,有人文的,有地理的,有历史的,有习俗上的种种分法,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南船北马倒确实是在淮安市内中转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文献
  @爱舞云儿  03:23:34    每次别人问我哪里的        我说我湖北的。        别人就会说,哦,湖北啊,北方吧,你们那里吃面食吧。......  -----------------------------  
老乡啊,握手
  跟帖北方人居多!!!
  看贴的北方人居多!
  你想表达个啥意思  
  在春晚上。  看赵忽悠节目的是北方的,不看赵忽悠的是南方的。
  祝各位龙年大吉
  太有爱了。  
  在我们这里有个顺口溜:“ 南蛮子,北侉子,徐州是个“碳渣子” ”  也就说,自己一直没法分到底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我们离合肥郑州都很近。所  以自立一派。徐州出碳很多年。就自称碳渣子了。呵呵。  我们都是以南京分的。南京以南为南方,南京以北就称北方。
  好假  
  @heartblue-21 23:41:36  我觉得以淮河划分比较靠谱,因为一过淮河,无论是口音、饮食、风俗包括生活其他习惯都发生显著变化。   -----------------------------  很对。
  @sweety-22 03:29:26  我一直觉得河南算北方哦。。  -----------------------------  河南典型的北方人,侉子嘛!呵呵呵,没有恶意呦。
  @shaoyun74
00:16:59  在春晚上。  看赵忽悠节目的是北方的,不看赵忽悠的是南方的。  -----------------------------  不一定。苏州很多人这几年也好说“忽悠”这个赵本山的口头语,呵呵呵。
  来次  [发自iPhone/iPad客户端: 天涯 ]  
  以淮河分界靠谱,争议少。
  @gzkui  05:04:18  我是合肥人,我到北方,人家说我是南方人,我到南方,人家说我是北方人  合肥是江淮分水岭  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中间地带了......  -----------------------------  呵呵呵,海南人还说广东人是北方人呀!呵呵呵,好玩!
    作者:郭剑侠 回复日期: 00:43:12  回复
  @shaoyun74
00:16:59  在春晚上。  看赵忽悠节目的是北方的,不看赵忽悠的是南方的。  -----------------------------  不一定。苏州很多人这几年也好说“忽悠”这个赵本山的口头语,呵呵呵。------------------------------------------------------  苏州话中没有“忽悠”这个词,但有很多“新苏州人”会讲的  苏州人会讲“捣糨糊”
  据说广东朋友管广东省以北的地区统称北方……
  偶也是云南乡巴佬,哈哈
  分这个有意思吗,不都是中国人吗
  回复第7楼,@老羊要说  无论如何,我瞧不起东北满清遗族。没有歧视,就是不喜欢。怎么?不准不喜欢啊。  --------------------------  我就挺不喜欢的  
  同意楼主的看法。
  @老羊要说  18:23:47  无论如何,我瞧不起东北满清遗族。没有歧视,就是不喜欢。怎么?不准不喜欢啊。  -----------------------------  +1\  有次是在哪个电视台看到一满遗,女的,在那说"紫禁城是他们家的"  麻痹,恶心死了, 还好小日本没说南京是他们的
  秦岭淮河,这是常识吧
  @老羊要说  18:23:47  无论如何,我瞧不起东北满清遗族。没有歧视,就是不喜欢。怎么?不准不喜欢啊。  -----------------------------  呵呵。。  东北人确实让满清文化毁了。。可惜他们自己还当宝似地揣着护着
  我觉得应该以口音来区别
  海南以北是北方,都是四季分明的区域  
  广府人表示北回归线为分界线。连广东境内的鹤佬客家都是北佬。  
  当年真是该划江而治,就像东德和西德,蒋介石没用,太老实  
  天涯好贴总是一直没有人顶,垃圾贴倒常常被顶朝天!
  我一直没搞清楚南北怎么划分的
  一个成功的男人就是能够挣到比妻子花的钱更多的钱,一个成功的女人就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男人  
  原南宋统治区域属于南方,其它的属于北方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黑龙江以北的是北方人  南沙群岛以南是南方人  中间全是中国人
  南北不是按地理分的,是按吃的分的。  吃大米的算南方人,吃玉米的算北方人。  吃大米的算南方人,吃小米的算北方人。  宁夏出了水稻,那个地方就成了“塞北江南”,算南方人了。  东北种出了水稻,那个地方就成了“关外江南”,算南方人了。  云南那些山区,种不出水稻,只能种玉米的,应该算北方。
  跟东北三省接壤的地带都算北方  其它不是北方
  @偶是云南乡巴佬  22:46:01  北方人想富起来必须靠后台关系和潜规则,南方人想富起来必须靠自己勤劳汗水和艰苦奋斗!  -----------------------------  你这话说的,好像北方人就不会靠自己勤劳汗水和艰苦奋斗似的。真偏激啊,估计你在生活中性格也不咋好吧,人缘也不咋样
    不是在淮安么?有次去淮安我还在南北分界线上拍照留念了
  无所谓南北东西!废止流官,分省普选,联邦自治,中华大同!
  有没提供暖气!!!!!!!!!!妈的,冷死我了!
  五毛!
  哈哈,那么还是把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人称之为西方人吧
  打酱油   一定得选最好的油瓶子   中世纪西班牙皇家顶级御用大厨设计   制就制最高档次的酱油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论酱油》直接吸纳:   通过千锤百炼的酱油瓶,来透视我们已知的世界   什么线性透视啊,空气透视啊,隐没透视等为原则   能扯上的全给它扯上   打酱油时,左手拎着油瓶儿,右手举着刻有“丨酱油丨”ID的木牌   顶着亡灵术士的S4头盔,身着“酱油男”字样的文化衫   特非主流那种   进个帖子,有事没事就回复:   “关我屌事,我是来打酱油的”   倍儿有面子
  北方人拼命辩解划江而治的坏处,其实谁都知道:南北韩的版本。
  长江以北先是江北人,再是苏北人,再是东北人,很清楚嘛北方也不是一个整体,也是分的,你大标题搞了个北方人就不对。  
  另外东北人本来在看们这里只是个称谓,现在有了歧义,你懂的。  
  喝酒论南北方。喝白酒(高度烧酒)为北方,喝米酒黄酒(低度酒)为南方。  哈哈
  有供暖为北方
  河南人偷井盖,卖淫,抢劫!  
  回复第50楼(作者:@搞个马甲来找茬 于
00:51)  据说广东朋友管广东省以北的地区 统称北方……
很对  ==========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方人北方人长相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